登陆注册
31940700000006

第6章 梅贻琦的稳

早在八十多年前,教育家陶行知就说过:“做一个学校的校长,谈何容易!说得小些,他关系到千百人的学业前途;说得大些,他关系到国家与学术之兴衰。这种事业之责任,不值得一个整个的人去担负吗?”有见于此,蔡元培为北大掌舵,梅贻琦为清华操盘,同为不二人选,乃属中华民族之大幸。

清华大学有一句成语:“教授是神仙,学生是老虎,办事人是狗。”这就透露出一个信息,在清华做校长不可能神气,倒有可能受气,日子不会太好过。

1931年10月10日,梅贻琦临危受命,出任清华大学校长。此前,罗家伦在清华园厉行改革,大刀阔斧,内外受困,不得已辞职走人。嗣后,阎锡山派出乔万选任校长,尴尬人遇尴尬事,他被清华师生拒斥于校墙之外,不得其门而入。继任者吴南轩深得蒋介石的信任,“党国”是他的口头禅,独断专行是他的拿手戏,结果激怒清华师生,未能久安其位。清华乱象百出,代校长翁文灏也请求辞职,校政处于真空状态。这种非常局面令教育部十分头疼。当时,梅贻琦任清华学生留美监督处监督,人在美国,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长李书华拟举荐他出任清华大学校长,致电相询,他婉拒不成,然后表示同意。

1931年12月4日,梅贻琦到校视事。12月8日,他宣誓就职,就职演说字字朴实,句句坦诚,嵌入清华师生的心坎:“本人能够回到清华,当然是极其愉快的事。可是想到责任之重大,诚恐不能胜任,所以一再请辞,无奈政府不能邀准,而且本人又与清华有十余年的关系,又享受到清华留学的利益,则为清华服务乃是应尽的义务,所以只得勉力去作,但求能够尽自己的心力,为清华谋相当的发展,将来可告无罪于清华足矣。”归纳起来,梅贻琦的“施政方针”有以下四条:(一)办大学的目的一是研究学术,二是造就人才;(二)“在学术上向高深的方面去做”;(三)要培养和爱护人才,严格避免人才的浪费;(四)要尽全力充实师资队伍,广泛延聘第一流学者来校执教。梅贻琦接手的是一个疮痍未复的烂摊子,他完善旧规,补充新血,只用一年多时间就使清华大学百废俱兴,焕发出勃勃生机。

清华学生闹学潮是拿手好戏,品评教授是家常便饭,驱逐校长是保留剧目,很难有哪位校长能够久安其位。梅贻琦却创造了一个奇迹,在大陆当了十七年清华校长,受到师生的一致拥戴,地位稳如磐石,他究竟有何秘诀?梅贻琦给出的答案颇为诙谐:“大家倒这个,倒那个,就没有人愿意倒梅(霉)!”

梅贻琦不倒,并非玩弄权术的结果,他以德服人,建设坚实的民主制度才是关键。他对教授治校的原则一直奉行不悖,实行“四权分制”,主动削弱自己的权力,教授会、评议会、校务会和校长各司其职,谁也不能取代谁,谁也不能僭越谁。清华大学教授会由校内全体教授、副教授组成,是清华最高权力机构,表决权涵盖以下几个方面:审议改进教学和研究事业以及学风的方案;学生成绩的审核与学位的授予;从教授中推荐各学院院长及教务长。教授会由校长召集和主持,但教授会成员也可以自行建议集会。清华大学评议会是学校的立法、决策和审议机构,由校长、教务长、秘书长和各学院院长以及教授会推选的评议员组成,相当于教授会的常务机构。评议会的职权包括“议决各学系之设立、废止及变更;审定预算决算,议决教授、讲师与行政部各主任之任免……”在清华大学,根本不存在外行领导内行的事情,教授会和评议会不仅分了权,也分了责,分了谤,就算有矛盾,有争端,也会有缓冲的余地,能够合情合理的解决。校务会则由校长、教务长、秘书长和四位学院院长组成,相当于评议会的常务机构,处理清华的日常事务。朱自清在《清华的民主作风》一文中不无自豪地写道:“在清华服务的同仁,感觉着一种自由的氛围,每人都有权利有机会对学校的事情说话,这是并不易的。”

以法治代替人治,民主至尊,无人可耍霸王脾气。校务分层负责,法度严明,梅贻琦只须念好“吾从众”的三字经,即可无为而治。1940年9月,梅贻琦与清华结缘达三十一周年,为清华服务满二十五周年,在昆明的清华师生为他举行公祝会,异域母校美国吴士脱工学院锦上添花,授予他名誉工程博士头衔。潘光旦的评价颇具代表性:“姑舍三十一年或二十五年的德业不论,此种关系所表示的一种真积力久的精神已自足惊人。”梅贻琦在公祝会上致答谢辞,他将自己比做京戏里的“王帽”角色,这个定位相当有趣,也可见其骨子里的谦虚:“他每出场总是王冠齐整,仪仗森严,文官武将,前呼后拥,像煞有介事。其实会看戏的人,绝不注意这正中端坐的王帽,因为好戏并不要他唱。他因为运气好,搭在一个好班子里,那么人家对这台戏叫好时,他亦觉得‘与有荣焉’而已。”

乱世的显著特性就是政治风云变幻莫测,梅贻琦做清华大学的“王帽”(实则是定海神针)并不容易,他不可能回避那些找上门来的大麻烦(它们才真是左右逢源的)。跟蔡元培一样,梅贻琦在学术上兼容并包,在政治上温和中立。1945年11月5日,梅贻琦在潘光旦家与闻一多、闻家驷、吴晗、曾昭抡、傅斯年和杨振声等几位教授谈至深夜,回家后他在日记中写下心声:“余对政治无深研究,于共产主义亦无大认识,但颇怀疑。对于校局,则以为应追随蔡孑民先生兼容并包之态度,以克尽学术自由之使命。昔日之所谓新旧,今日之所谓左右,其在学校均应予以自由探讨之机会。此昔日北大之为北大,而将来清华之为清华,正应于此注意也。”他有这样的定见,公开提出“学术界可以有‘不合时宜’的理论及‘不切实用’的研究”的观点,就并不奇怪了。尽管梅贻琦在政治上严守中立,但他悉心保护教员中的左派激进分子,例如张奚若、闻一多和吴晗。张奚若和闻一多都是肝火炽盛的左倾知识分子,他们首开谩骂之端,专与领袖和当局为难,尽管梅贻琦对张、闻二人的过激言论不尽赞同,仍然顶住外界施加的精神压力和政治压力,曲意保全清华教授,甚至在蒋介石面前以战时学者生活疾苦为词,作缓颊之计。1948年8月,梅贻琦得知一份政治黑名单上有清华教授的名字,就连夜找到吴晗,对后者说:“你要当心,千万别进城,一进去被他们逮住,就没有救了,在学校里,多少还有个照应。”

学校一般都强调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蔡元培加上美育,梅贻琦在四育之后再加上群育,达到五育齐全。群体意识的培养可以使人更好地融入社会,克服交往的障碍,使群中有己,己中有群。梅贻琦说:“文明人类之生活,不外两大方面:曰‘己’,曰‘群’。而教育的最大目的,不外使‘群’中之‘己’与众己所构成之‘群’各得其安所遂生之道,且进以相位相育,相方相苞,此则地无中外,时无古今,无往而不可通也。”这段话的意思是:“文明人的生活,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叫做‘自己’,二是叫做‘群体’。而教育的最大目的,无非使‘群体’中的‘自己’与多个‘自己’所构成的‘群体’各自得到安身立命的途径,而且进一步做到互相安置互相培育,互相匹敌互相包容,这样一来,地域不分中国外国,时间不分古代当代,所到之处都能通达。”

梅贻琦的这番话恰当地阐释了他的“稳字诀”。他寡言,但并非寡人。事实上,没有哪个刚愎自用的孤家寡人能够使群众心悦诚服,得到大家持久的拥戴和尊敬,即使手中掌握强大的军队也不行。谁若在群体中以鹤立鸡群的高姿态突显自己,势必会招致强烈的反感和敌意,一只鹤唯有在一群鹤中表现出领导才能,方可确立权威,稳居其位。清华大学有那么多天才学者和行政高手,他们对梅贻琦长期表示由衷的好感和敬意,这太难得了。这说明,梅贻琦的“相位相育,相方相苞”“舍己从人,因公忘私”的群己观在实践中非常成功。

抗战期间,稳定人心当属第一要务,让大家吃饱肚子是为政者的基本职责。梅贻琦主管西南联大的校务,他肩上的担子特别沉重。据郑天挺《梅贻琦与西南联大》一文回忆,梅校长做事既稳靠又无私:“抗战期间,物价上涨,供应短缺,联大同人生活极为清苦。梅校长在常委会建议一定要保证全校师生不断粮,按月每户需有一石六斗米的实物,租车派人到邻近各县购运,这工作是艰苦的、危险的。幸而不久得到在行政部门工作的三校校友的支援,一直维持到抗战胜利。这又是一桩大协作。三校之中,清华的条件最好,在联大物质条件极端贫匮的时候,清华大学成立清华服务社,利用工学院暂时闲置的设备从事生产,用其盈余补助清华同人生活。这事本与外校无关。梅校长顾念北大、南开同人皆在困境,年终送给大家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馈赠,从而看出梅校长的公正无私。”联大八年,梅贻琦不仅收获了清华师生的敬意,也收获了北大和南开师生的敬意,因为他处事公平,待人至诚。

子曰:“刚毅木讷近乎仁。”仁者有德,德不孤,必有邻。梅贻琦被人誉为“寡言君子”,望之岸然,即之也温,待人和蔼之极。开会议事时,大家议论纷纷,莫衷一是,梅贻琦总是耐心地倾听,最后他提出意見,众人莫不折服。博采众议,无为而治,择善固执,不随俗转移,梅贻琦尊重别人的意见,自己也很有主见。校务丛脞[cóngcuǒ,杂乱],如遇难题,他喜欢先询问身边的同事:“你看怎样办好?”对方回答后,如果切实可行,他立刻欣然首肯:“我看就这样办吧!”如果不甚妥当,他就说“我们再考虑考虑”,从无疾言厉色,更不会当众失礼失态。

常言道:“酒能乱性。”若非极稳重的人,醉后多半会出洋相,失语者有之,耍疯者有之,骂座者有之,泄密者有之。“一锭金,见人心;一缸酒,见人肚”,这句谚语不是没有道理的。还有一句西谚如是说:“酒神面前无圣人。”这句话强调的同样是“酒能乱性”,英雄难过美人关,圣人也难过美酒关。梅贻琦嗜酒,而且恪守酒德,许多朋友抬举他为“酒圣”,这并不是一顶纸糊的高帽子。叶公超说:“梅先生欢喜喝酒,酒量也很好,和熟人一起喝酒的時候,他的话比较多,且爱说笑话——可是比欢喜说话的人来仍然是寡言的。他的酒品非常值得怀念:他也喜欢闹酒,但对自己可绝不吝啬,他那种很轻易流露的豪气,使他成这一个极理想的酒友。”考古学家李济的回忆更是言之凿凿:“我看见他喝醉过,但我没看见他闹过酒。这一点在我所见过的当代人中,只有梅月涵先生与蔡孑民先生才有这种‘不及乱’的记录。”蔡元培与梅贻琦都是海量,具备海量的君子总是对敬酒的人来者不拒,醉酒的几率反而更大。

有一篇纪念梅贻琦的文章,标题叫《清华和酒》,对梅贻琦的酒量和表现有细致的描述:“在清华全校师生员工中,梅先生的酒量可称第一……大家都知道梅先生最使人敬爱的时候,是吃酒的时候,他从来没有拒绝过任何敬酒人的好意,他干杯时那种似苦又似喜的面上表情,看到过的人,终身不会忘记。”

1947年4月,清华复校后举行首次校庆活动,在体育馆大摆宴席,由教员职工先行发动,逐级向校长敬酒。梅贻琦一一笑领,老老实实地干杯,足足喝了四十多盅,真有一醉方休的劲头,整场宴席下来,他的表现毫无失礼失态之处。

酒能害事,酒能坏事,酒能败事,但梅贻琦稳如泰山,溪涧泉瀑适足为景,不足为患。这样的涵养功夫令人钦佩。

同类推荐
  • 毕加索

    毕加索

    本书主要以毕加索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
  • 举起这杯葡萄酒

    举起这杯葡萄酒

    书中的主人公鲁祥云,是目前中国葡萄酒界最具代表性的民营企业家。他所建的酒堡——西夫拉姆酒堡,是现今世界上最好的酒堡之一。这个酒堡的建立,标志着西夫拉姆酒业已经成为中国葡萄酒界的一匹黑马。《举起这杯葡萄酒》展现了主人公鲁祥云从一个平凡的农民,经过了生活苦难与创业艰难的双重洗礼,成就了一番事业的奋斗历史。鲁祥云身上所特有的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精神,以及对生活永不抱怨的态度,具有普遍的人生意义,闪烁着真正的人性光辉。平凡的伟大之处,就在于在默默无闻的时候,在贫穷艰难无人喝彩的时候,能够不为环境所困,追逐梦想,一砂一石地累积,最终建成理想的大厦。而梦,则如彩云,从大厦的顶端铺向远方。
  •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之五

    中国历史名人传记——中国历史名人之五

    隋朝大官僚李渊父子,乘农民起义之机起兵,于公元618年建立唐朝。他们消灭了各地割据势力,夺取了隋末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重新统一中国。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以后,唐朝在经济上逐步得到了恢复,军事上也逐步强大起来。唐朝和亚洲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唐朝后期,土地兼并剧烈,赋税征收繁苛,迫使广大农民失去土地,纷纷破产。874年王仙芝在河南发动起义,同年七月黄巢在山东起义响应。黄巢的农民起义军,在公元880年底打进长安,建立大齐农民政权。农民军在唐军与沙陀军队的联合进攻之下,退出长安。黄巢战败自杀,而唐朝的统治也因之而瓦解。
  • 李嘉诚的智慧

    李嘉诚的智慧

    在成功的道路上,有心人永远在别人前面,李嘉诚正是这样一个聪明的有心人。李嘉诚的第一份工作是在茶楼当学徒,他勤奋工作、努力上进,赢得了老板的信任。同时,他在这里凭借着“聪明伶俐”学到了很多的“赚钱技巧”,还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为人处事之道。
  • 安倍晋三传

    安倍晋三传

    日本的政治家都爱给自己找一个“座右铭”,安倍晋三也有一句:“初心不可忘”。什么才算是安倍晋三的“初心”?有人追溯到他当选日本政府首相以前的政治理念,有人追溯到他在给父亲安倍晋太郎外务大臣当秘书时受到的影响,有人追溯到他在大学时代学到的知识,有人追溯到外祖父岸信介对他的影响,甚至有人追溯到在他父亲安倍晋太郎结婚之前就已去世的祖父安倍宽留给他的政治DNA……虽说众说纷纭,实际上都在强调同一个问题。那就是:要想找到安倍晋三的“初心”,就不能只将眼光盯在安倍晋三今天的言行上,还有必要看看安倍晋三的人生经历,过去的豪言壮语,以及了解安倍晋三的家族历史。
热门推荐
  • 《紫颜花开:冷少恋上平民女》

    《紫颜花开:冷少恋上平民女》

    他与她青梅竹马,他曾经许诺长大后娶她,此生只爱她一人。可长大后,一切都已变了,曾经的许诺成为泡影。他堂堂哲氏帝国的总裁,她平平女子。【故事属虚构,切勿抄袭】“你给我滚!”他已放下狠话,却又变卦。她琢磨不透他…………
  • 零落剑殇

    零落剑殇

    没有属性,没有天赋,因为龙血之晶。走上至强之路
  • 一片光

    一片光

    宇宙中以星舰文明形式存在的黑曜石帝国文明发现太阳系地球的存在,发起了第一次星际战争,黑曜石帝国元首与人类太空军司令苏锐同时阵亡,但是人类世界侥幸获胜。几十年后,原人类太空军司令苏锐的孩子苏雨竟然也成为了太空军司令,而原黑曜石帝国元首的儿子也成为元首,苏雨发起第二次星际战争复仇,第二代人又一次卷入了战争,仿佛陷入了相似的轮回,最终由谁结束这一切?只希望一切化作一道光,给人温暖,却又触之不及。
  • 枭宠贵后

    枭宠贵后

    一代新后梓潇,一朝崩逝,竟成了叛国罪首,鞭尸示众。与此同时,烟花柳巷重生一孤苦无依即将被逼良为娼的孤女栾孑。从此以后,怯懦胆小的孤女性情大变。恩客如云时,有人说她全靠魅惑上位。那就让嘴闲的人见识一下什么叫长袖善舞,什么叫棋艺卓绝。无事生非触她霉头的,一个都活不过三更。本来风生水起的新生活,总会遇见令人头疼的冤家。闲庭信步桂味香,吃个荔枝也要遇见他虎口夺食。夺就夺吧,一脸嫌弃是怎么回事?不管了,反正生来大度,一口还回去就是了。一朝帝王选妃,重登皇室门庭。紧随其后的冤家一路披荆斩棘。金殿之上捏着她的下巴威胁,“你想成后,那我便是这世上的王!只为一生枭宠无双。”——上一世,她苦心经营只为贤后名声,最终落得尸身受辱。这一世,她只为报仇而来。欠过她的,剥皮抽筋也要讨回。欺过她的,以眼还眼不足为过。辱过她的,削筋剔骨难平怒火。世人再对她有失公允,那就是一个字,死。【小剧场】“主公,栾姑娘又接客了。”“阉掉。”……“主公,皇后召见男子了。”“阉掉。”……“主公,皇后想见您了。”“阉……不,为朕更衣。”
  • 夕月大陆

    夕月大陆

    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这里有超出你所想像的种种。在这里我将会带你领略全新的武学体系,自荒古流传的天之传言、诸龙神话!这里有着至高无上的神灵,有圣人,有凡人!这个故事的开端是如此的恢弘与磅礴,细心品味,字字珠玑,你眼前将会和我一样浮现出一幅幅上古的辉煌画面,一个广袤无边的世界!
  • 小小娇妻,别想逃

    小小娇妻,别想逃

    “怎么,我亲爱的老婆是因为昨天爽约情夫找上门了,今天去赴约?”明显知道她的行程,却忍不住打趣一下她,顾筱桐火了,“我们不认识,请让开谢谢”顾大少二话不说打包抱走...
  • 你不来,我不走

    你不来,我不走

    第一次,他对她说,我们一起走,最终他却独自离去;第二次,他对她说,我不来,你不走,而他却失了约,她也不再等待;第三次,他对她说,我来了,你别走,但她依然决绝地离开……那些年错过的阳光,那些年错过的笑脸,让他终于知道,他多想拥抱她,拥抱那些年错过的爱情。当第四次分别来临,他对她说,这一次,你不来,我不走。一次又一次的相聚,一次又一次的分离,所有凝结的回忆都被激活,而她,是否会赴他最后的约会?
  • 漂流五百年

    漂流五百年

    全球变暖,海水上涨淹没了所有陆地,幸存者们乘坐方舟在海上足足漂了五百年,还没见着陆地。男孩岩瑾始终不能接受父亲的自杀,悲痛的孩子和全世界对抗,不顾一切要出海寻找父亲的踪迹。漂流了五百年的幸存者们耕海牧龟养珊瑚,逢年过节开联欢会,饭后遛海豚遛鲨鱼,还遛抹香鲸,竟也活得有滋有味。陆地依旧杳无音信,死亡依旧时刻威胁着方舟上的生命。他们能找到陆地吗?男孩能找到父亲吗?温柔而残酷的海洋教导人类放下傲慢,生存的秘诀不是在恶性竞争中优胜劣汰,而是在彼此珍惜中同舟共济。大海的尽头是死亡,还是传说中的陆地?生命的彼岸是死亡,还是未知的时空?蓝色不等于忧伤,还代表天空和海洋、心智的安宁。心灵的海洋,比大水和大气的海洋更为神奇。谨以此文,致敬探索海洋、大气、星空、生命和心理奥义的伟大先驱!
  • TFBOYS之青春我最狂

    TFBOYS之青春我最狂

    陈沫雪因为快本而喜欢上TFBOYS,母亲承诺如果她考上重点高中就让她去重庆,原本学习只属于中上游的陈沫雪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最终考上了重点高中。紧接着就和韩诗瑶一起踏上了重庆之旅,谁知竟因一棒棒糖与三只结缘,接着又遇到了身世迷离的苏柚,他们直接究竟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