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45800000022

第22章 世界瑰宝《天方夜谭》(1)

1.“开门吧,芝麻芝麻”——《一千零一夜》与中国

《天方夜谭》与《一千零一夜》

《天方夜谭》又译《一千零一夜》,这个书名本身就浸透着中国文化的汁液,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这部阿拉伯文学故事集原名为“Alf laila wa-laila”,应译成《一千零一夜》。公元1704年,法国人迦兰(1646~1715)根据叙利亚文抄本将此书译成法文,名为《一千零一夜》。后世有人转译为更具异域色彩的《阿拉伯之夜》,许多英文译本也多以《阿拉伯之夜》命名。到了中国翻译者的笔下,《阿拉伯之夜》这个书名又被转译为具有中国文化色彩的、更便于中国读者理解的《天方夜谭》。

“天方”是“天房”二字的误写、误读或误称。阿拉伯半岛西部麦加城是伊斯兰教圣地,城中有座著名的古寺叫作“克尔白”(意为“立方体形房屋”),意译为“天房”,是中国伊斯兰教对“克尔白”的别称。中国元代就有关于“天房”的记载,用作对阿拉伯的泛称。如元刘郁在《西使记》中记载,“报达之西,马行二十日,有天房。内有天使神……经文甚多……辖大城数十,其民富实”。在《元史郭侃传》中,“又西行三千里,至天房”。自明代以后,“天房”被改写为“天方”,古时被称为“大食国”的阿拉伯国家,明代以后也改称为“天方国”。如:《明史·西域列传四》载:“天方,古筠冲之地,一名天堂,又曰默伽。”在这里“天方”就是麦加。在明代费信《星搓胜览》一书中,天方即天方国,“其地多旷漠,即古筠冲之地”。清魏源在《元史新编·郭侃传》中,改《元史·郭侃传》中的“天房”为“天方国”。清初以后,在汉文伊斯兰教的译著中,以“天方”命名的书不可历数。如《天方回回原来》、《天方性理》、《天方典礼》、《天方字母解义》、《天方至圣实录》、《天方三字经》、《天方蒙引歌》、《天方历源》、《天方正学》、《天方尔雅》、《天方圣经》等。可见至清代,天方泛指阿拉伯已得到正史和民间的确认。

“夜谭”即“夜谈”。古汉语中“谭”与“谈”是相通的。《天方夜谭》不能写作《天方夜谭》是因为要“避讳”。封建时代对于君主和尊长的名字,为避免直接说出或写出而改用其他字来代替,叫做“避讳”。如汉武文帝名“恒”,就改“恒山”为“常山”。苏轼的祖父名“序”,他作序时常改“序”为“叙”或“引”。因唐武宗名炎(841~846),这“炎”字不能用作书名,所以成《天方夜谭》。明代冯梦龙的成名作《古今谭概》的命名也是如此。出于热带沙漠居民的文化心理,阿拉伯人对炎热、太阳、火等有一种特殊的恐惧心理。原始的阿拉伯人所信奉的拜物教,一般主要集中于对月神的崇拜。他们渴望躲避白昼的炎热,向往夜晚的清凉。阿拉伯语中的单词“samar”意思就是“夜间谈话、聊天”。由于阿拉伯人喜欢在夜晚的聚会上讲述自己白天的各种经历,有时朗诵诗歌,或讲说其他故事,而这本书中的故事又都是在夜晚讲的,所以《天方夜谭》的书名再恰当不过了。

《一千零一夜》成书的时间大致是在公元八九世纪之交,至十六世纪。它的早期形式是波斯故事集《海沙尔·艾弗萨纳》即《一千个故事》。这在不少阿拉伯典籍中均有记载。马苏第(马斯欧迪,卒于956)在名著《黄金草原》(947)一书中指出了“《海咱尔·艾弗萨纳》或《一千个故事》的著作的情况”,“在波斯文中有一个叫《艾弗萨纳》的故事。此书在民众中则以《一千零一夜》之名而著称。这是一部有关一位国王、诸大臣、公主和奴希拉札德与迪纳札德的历史。”【注1】学者们指出,这里的《一千零一夜》应该是《一千夜》,“这无疑是抄录和印刷的错误。当时这部书还不可能被叫做‘千零一夜’”。【注2】另一位阿拉伯文史学家伊本·纳迪姆(约卒于1047)在著名的《索引书》中记述:“首先编撰神话、寓言,将它写成书,藏人书库的是波斯人……后来在萨珊王朝,神话、寓言有所发展。以后阿拉伯人把它译成阿拉伯文,并经文人加工润饰。阿拉伯人还自己编著类似的故事。第一部这样的书是《赫扎尔·艾福萨那》,即一千个神话故事。”【注3】伊本·纳迪姆已提及《赫扎尔·艾福萨纳》包含一千个夜,近二百个故事。十世纪上半叶,伊拉克文学家哲海雅里(卒于942)收集了四百八十个故事,每夜有一个完整的故事,但是未能完成他要写一千个故事,即一千夜故事的宏愿。学者认为这“一千个故事”就是《一千零一夜》的雏形。

阿拉伯文史学家伊本·纳迪姆在《索引书》还讲述了《一千个故事》的书名缘起和内容梗概:“一位国王每天娶一位王后,一夜之后,翌晨即将其杀死。后来娶了一位宰相的女儿,她聪颖过人,名叫山鲁佐德。她每晚给国王讲故事,在天亮时戛然而止,以使国王让她活到次晚继续往下讲,一直讲了一千夜。这期间她给国王生了一个儿子。她用智慧使国王恢复了理智,国王也喜爱她,同她生活在一起。”据埃及历史学家马格里兹(1363~1442)的《开罗地貌图》记载,一个生于法帖梅王朝阿迪德哈里发时期(1148~1171),名叫盖尔蒂的埃及文学史家,第一次使用《一千零一夜》的书名,在此之前人们均称为《一千夜》。这样更动书名的原因,一个可能是在一百或一千之后加上一,更说明它很多,这符合阿拉伯人的语言习惯。另一个可能是阿拉伯人认为奇数吉利,偶数不吉利,所以相应的还有《一千零一日》即《天方日谭》。

《天方夜谭》和《一千零一夜》的书名最早是由谁引进到中国的,经学者的研究后,有了新的发现。中国最早关于《一千零一夜》的介绍见于近代著名的林则徐(1785~1850)译辑的《四洲志(1839)一书中。此书的第六七两章集中说明了阿拉伯地区的历史地理等方面的情况,在结尾部分记述阿拉伯在学术和文化方面的成就时写道:“本国人复又著辑,论种类、论仇敌、论攻击、论游览、论女人,以至小说等书。近有小说一千零一夜,词虽粗俗,亦不能谓之无诗才。”这可能是最早使用中文《一千零一夜》的书。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到广州后,即派人广为搜集西方书报,译辑《四洲志》。当时所知《一千零一夜》版本有限。除法国人迦兰公、元1704年至1717年翻译的最早法译本外,欧洲人又根据此译本转译成美、德、法、土耳其等各种译本,但都不大忠诚于原作。《一千零一夜》最早的阿拉伯原文印本是由一位也门谢赫在印度加尔各答发行,称为“加尔各答头版本”(两卷分别为1814年、1818年出版,1829年再版时合为一卷)。公元1835年在埃及出版的“布拉克木”是正本和善本。德国的博尔斯伦本(1825~1843)和英国理查德·弗朗西斯·巴顿于1885年至1888年出版的全译本等都具有世界影响。不知林则徐所谓“近有小说一千零一夜”是指那一种版本。

中国最早将《一千零一夜》称为《天方夜谭》的人是严复。严复(1853~1921)是较早“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一派人物”。他在公元1900年至1902年间翻译英国逻辑学名著《穆勒名学》的一则按语中对《一千零一夜》进行了评介。按语写道:“《天方夜谭》不知何人所著。其书言安息某国王,以其宠妃与奴私,杀之,后更娶他妃。御一日,天明辄杀无赦。以是国中美人几尽,后其宰相女自言愿为王妃,父母涕泣闭距之,不可,则为其盛饰进御。夜中鸡既鸣,白言王为女弟道一古事未尽,愿得毕其说就死。王许之,为迎其女弟宫中,听姊复理前语。乃其说既吊诡新奇可喜矣,且抽绎益长,碎不可罄,则请王赐一夕之命,以褒续前语。人后转胜,王甚乐之。于是至一千有一夜,得不死。其出为各国传译,名《一千零一夜》。《天方夜谭》诚古今绝作也,且其书多议四城(指亚历山大城,巴格达,开罗,大马士革)回部制度、风俗、教理、民情之事,故为通人所重也。”【注4】严复写的这则按语言简意赅,既简要说明了《一千零一夜》书名的来历和主要内容,又高度评价了它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及传播状况,并指出此书的阿拉伯风俗、宗教、民情等文化风貌的社会意义。根据《一千零一夜》这部世界名著在中国流传的情况分析,当时中国尚无任何译本,能将此书评介得如此全面,难能可贵。由此可见中国用《天方夜谭》这一书名,非严复莫属。严复曾留学英国,晚年又以翻译为主要工作,他极有可能通读过《一千零一夜》的英译本。

《一千零一夜》里的中国

《一千零一夜》这部民间故事集以其波云诡、神幻怪异的艺术魅力征服了中国人民。由于历史上中国和阿拉伯始终保持着经济贸易往来和文化文学联系,所以书中描述的故事非常容易引起中国人的心理共鸣和情感交流;尤其是书中直接描写和间接提及的许多有关中国的人和事,使人丝毫不感到陌生,反而令人觉得分外亲切。总结《一千零一夜》中提到的“中国”形象,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作为故事展开和推进情节发展的间接叙述,另一类是作为人物活动的舞台和塑造人物所需要的直接描写。

间接叙述涉及的“中国”形象的主要有以下多处:

“相传在古代印度和中国的海岛上,有一个萨桑国……。”(《国王山普亚尔及其兄弟的故事》卷1,第1页)【注5】

“古代,在中国的京城中,住着一个裁缝……”(《驼背的故事》卷1,第206页)。

“中国皇帝听了裁缝的故事,点点头,表示满意。”(《理发匠六兄弟的故事》卷1第278页)

“我从中国境内的一个岛上飞来;我愿把今夜看见的一桩最奇怪的事情报告你。”(《迈野姆娜和代赫尼庶》卷2,第290页)

“格式回答着和代赫尼庶一起送白都伦公主飞到中国,闯进宫去,把她放在床上,然后各自归去。”(《戛梅禄和白都伦》卷2,第296页)

“儿啊,听说艾博·木钻斐尔长者要上中国去经营生意……求他给你买五块钱的中国货带回来……”《哈里发何鲁纳·拉施德和懒汉的故事》(卷2,第540页)

“艾博·木钻斐尔和他的同伴继续不断地在海洋中航行一直到了中国境内……”(同上卷2,第541页)

“‘这座城市叫什么名字?’我问国王。‘这座城市叫胡诺督,是中国的领土。’”(同上卷2,第551页)

“据说古代有个女神,从老远的中国迁居于此,和人类结了婚。”(《艾奈斯和王丽都的故事》卷3,第197页)

“矮律补弄死女王撞莎。……见墙上挂着一柄嵌珠玉的宝剑和一个用中国铁制造的质牌。”(《矮律补掐死女王锺莎》卷4,第349页)

“大国王陛下,知果您要知道那方面的情形,那请到中国去吧。因为中国是一个地广人众的大国。”(《赛义府·姆普可和白秋尔图·赫曼丽的故事》卷5,第140页)

“中国人听说有四十条满载士兵、武器和财物的船只靠岸的消息,中国人紧急备战。”(同上卷5,第141页)

据不完全统计,《一千零一夜》中还有八处提及“中国”、“中国货”、“中国国王”等词语的地方。这种将有关中国的人或事及地域进行间接叙述的方法,显然是一般民间故事经常使用的手法,为了使故事增加审美情趣。当然,这种通过幻想所表现出来的思想逻辑的合理性,恰恰体现了幻想故事的特征。“这些民间故事中的事物、人物、情节,有些在现实中存在,有些不存在,其明显特点都是幻想的超自然的境界。而这些幻想的、超自然的境界,追根到底,又大多具有真实的生活基础。”【注6】

所谓“真实的生活基础”正是《一千零一夜》产生的公元八九世纪之交到十六世纪这一历史时期的、阿拉伯和中国之间逐步确立的那诸多令人兴奋的历史性联系。公元八世纪,阿拉伯人建立了横跨亚、非、欧三洲的伊斯兰大帝国,他们渴望和中国这个泱泱大国加强沟通和了解。在继后的几个世纪里大批的阿拉伯商人,包括波斯商人经陆上和海上的“丝绸之路”来到中国这块他们向往已久的神奇土地。他们由阿拉伯蒙昧时期那种对中国充满神秘的想象,一变为具体可感的新奇感受。《一千零一夜》中大量有关中国的词语、叙述的出现,正是那个时代广大阿拉伯人渴望了解和认识中国的心理和感情的一种反映。因此,在几乎所有涉及中国的人和事中,两国人民都是和平友好的、善意和解的,让人们从心底产生一种喜悦。

直接描写涉及的“中国”形象和“中国人”形象,篇幅很长,意义深刻,都是精心构思之作。有关中国的各种因素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都起着外在或潜在的作用。《一千零一夜》中几个最有代表性、最知名的故事,如《辛伯达航海旅行的故事》、《阿拉丁和神灯的故事》、《驼背的故事》等,它们或者全部,或者局部,都将中国作为人物活动的舞台,都或多或少地塑造了阿拉伯人想象的中国人物形象。这些描写是符合历史真实的,是有现实基础的。

十世纪初,阿拉伯历史学家阿布赛德哈散曾在书中记录了他的友人依宾瓦哈伯在长安受中国唐嘻宗(873~888)接见时(876)他曾对中国皇帝说过的话。其中谈到对中国的感想时说:“昔时久闻中国之尊荣及物产之丰富,好奇心驱使余来此邦,伸得观光上国,亲睹一切也。余不久即将归回余之祖国,余兄弟之邦。切实报告余在中国所见之光华,中国各省之广大,在中国所蒙之礼遇,所得之厚赏。”【注7】这些话是依宾瓦哈伯回到故乡巴士拉城以后回忆当时情形时所说的,是在没有任何外界压力与功利目的情况下,一种内心真情实感的流露。这种美好的情景和感觉在《一千零一夜》的直接描写中也不乏其例。例如在《驼背的故事》里,描写了“中国的京城中”住着“为人达观快活、好娱乐嬉戏”的穆斯林裁缝,治病救人的“犹太医生”,“喝得酩配大醉,东倒西歪”的基督教商人,身为穆斯林的“皇宫里的厨役总管”,“医生的黑女仆”等他们有各自的宗教信仰,来自阿拉伯地区的各个地方,在中国经商、看病、做衣服、当总管、做仆人等等,相安无事,生活得很自由舒服。“基督教商人”曾对“中国皇帝”说起他来中国前后的经历“启禀主上——基督教商人说——我携带货物来到贵国经营生意,被命运驱使到这里来。我是埃及的科卜特人,从小生长在埃及。我父亲是个经纪人,我成年后,父亲过世了,我便继承他的职业,从事做掮客事务。”然后他讲了与一个一只手的青年商人结识的经过。最后说:“我跟那个青年约定月初启程,于是将自己的产业拍卖,并收买一批货物,随他离开家乡,一直旅行到贵国来。那个青年卖完货物,收购了本地的特产,然后转回埃及去了。我自己一个人留在这里经营生意,生活过得很好。”【注8】

【注1:马苏第著,耿异译:《黄金草原》,青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772页。】

【注2:郅溥浩著:《神话与现实——<一千零一夜>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6页。】

【注3:同上。】

【注4:严译名著丛刊《穆勒名学》,商务印书馆,1981年,第31页~32页。】

【注5:纳训译:《一千零一夜》,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以下引文均见此书】

【注6:钟敬文主编:《民间文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第205页~206页。

【注7:张星烺:《中西交通史料汇编》第2册,中华书局1977年,第214页~215页。】

【注8:纳训译:《一千零一夜》第1卷,第212页、第223页。】

同类推荐
  • 韩国文化彼岸花

    韩国文化彼岸花

    本书作者在韩国任教两年,《韩国文化彼岸花》是作者在韩国两年间的见闻实录,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由浅入深的文字介绍韩国的基本常识、韩国政治、韩国人的休闲和旅行、韩国的价值观、韩国经济、韩国教育、家庭等文化现象逐一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说明,文字生动活泼,可以让大家更全面深入地了解今天的韩国,并能够使读者了解韩国社会的全貌。
  • 在边城与无地之间

    在边城与无地之间

    本书由“文学评论”、“学术评论”和“访谈及其他”三部分组成,理论、学术和记事色彩兼而有之。
  • 白鹿论丛

    白鹿论丛

    白鹿论坛是一个高规格的学术论坛,邀请国内外有影响的专家、学者、作家、艺术家登坛讲学。白鹿书院从2005年6月成立至今,四年来一直坚持每半个月邀请一位在本专业有影响的专家、学者或作家、艺术家登坛讲学。开坛至今。影响甚大。它也是陕西新世纪以来最早开办的向社会开放的论坛。
  • 幽梦影全鉴(典藏诵读版)

    幽梦影全鉴(典藏诵读版)

    《幽梦影》大约成书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前,是一部笔记随感小品集,收录作者格言、箴言、哲言、韵语、警句等219则。张潮取幽人梦境、似幻如影之意,尽情地抒发了对人生、自然的体验和感受,蕴涵着破人梦境、发人警醒的用心,为此名为《幽梦影》。它以清丽明快的文笔、精辟独到的议论、深蕴丰富的思想独树一帜。
  • 中华成语典故全读本

    中华成语典故全读本

    中华成语作为历史的缩影、智慧的结晶、语言的精华、文明的积淀,处处闪烁着睿智的光芒,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成语以其言近旨远、华美简洁、形象生动的独有特点,传承了中华几千年丰富的历史精华,反映了古代中国的政治、军事、文化、民间习俗、道德风尚和理想志趣。成语中包含的内容极为丰富,一般都有其由来、典故和史实,这些精彩的历史片段构成了一个个鲜活有趣的成语故事。通过这些故事,读者可以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探寻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中华成语典故全读本(超值白金版)》取材广泛,着重选取了实用性强、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并集知识性、准确性、可读性和趣味性于一体。
热门推荐
  • 一世道途

    一世道途

    屠家少爷,屠百里遭人毒害卧床不起,黑手不断蚕食屠家,加上近年被其他家族生意打压处在生死边缘的屠家该何去何从…屠百里如何靠着记忆中的功法走上巅峰…
  • 狠宠霸爱:告白99次

    狠宠霸爱:告白99次

    第一次见面便被她告白,委婉的拒绝但她好像听不懂似的每天几乎都能看见她,并且见一次就被骚扰一次。你以为你像小学妹我就会对你动心吗??难道现在的女生都是这个样子吗??她是真听不懂还是什么??可是——谁能告诉他,为什么她跟小学妹是同一个人啊——!!!
  • 亘古大帝

    亘古大帝

    岁月轮回,亘古匆匆,镇压绝世妖魔,屠戮乱世鬼神,成就亘古大帝!
  • 邪王的懒妃

    邪王的懒妃

    懒人系列终回本:常言,偷得浮生半日懒。当不能偷得浮生又想懒时怎么办?当然是光明正大地懒啦!从小懒到大的庄书兰就是这样想的!当前世成为记忆时,庄书兰更是决定将这懒人做到底。管他冷嘲热讽也好,闲言碎语也罢,她庄书兰不会因此而改变!且看懒人如何笑傲官场沉浮,冷看朝野纷乱!————情景一:“美男,来,给本姑娘笑一个!”一手托起某男精致的下巴,拇指轻刮着脸颊,“啧啧,这肌肤,比姐姐我的还要好!哎!平日里用的是哪个牌子的保养品啊?”……某男呆状,第一次有种叫耻辱情绪袭上了心头——他居然被一个还未并笄的小女孩子给调戏了!情景二:“跟了本宫,他日你就是一国之母,光宗耀祖!”某男拦下某女,半带着威胁地喝着。“光宗耀祖这件事,不归臣管,你去找别人吧!”轻弹去不知何时落在肩膀上的树叶儿,微微一笑,“时辰不早了,臣得回府休息了!”情景三:“你想从这游戏中退出?”媚眼一抛,却让人不寒而颤。“我还有权力说不吗?”某女惨淡一笑,带着狡黠,“既然是你将我带入这游戏中,你怎么可以置身事外?所以,我们成亲吧!”情景四:“……新娘请下轿!”第一声,无人答应……“请新娘下轿!”第二声,还是无人答应……“请新娘子下轿!”直到第三声时,轿里忽地传来慵懒的声音,“呀!我怎么睡着了?四儿,现在什么时辰?为何迎亲的轿子还不来?”————〖精采多多,敬请期待。〗————懒人系列:总裁的懒妻帝君的懒后懒凰天下风流佳人系列:风流女画师新坑:轻松+现代+都市+网游+青梅+竹马=恋上恶男友情链接:逍遥王爷的穿越妃本色出演绝焰煞神
  • 武神诀

    武神诀

    有一个叫“义侠”的世界,江山如画,千古风流人物,一时多少英雄豪杰~!年轻的国术传人,带着游戏中的秘籍《武神诀》空降而来,拥有了洞察偷学一切武学,并取长补短,独创一家的能力,成就了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第一人“大义侠”
  • 关于来到异世界如何求生的问题

    关于来到异世界如何求生的问题

    穿越到异世,与同样拥有着异世身份的一百名穿越者,在互相隐藏身份的前提下,或结盟,或厮杀,或逃离,或躲藏,看最终,谁能在此异世之中,存活至最后。
  • 重生之大佬养成记

    重生之大佬养成记

    上辈子因为没钱没势,被人打压,碌碌无为的过了一辈子。因为抱着宁缺毋滥的态度,一直到四十岁积劳成疾去世都没个男朋友。可能是倒了一辈子霉,最后老天看不下去了,给了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这一世我要成为别人口中的大佬。
  • 爹地不乖:霸道首席强娶妻

    爹地不乖:霸道首席强娶妻

    一夜迷情之后,女人在偷走他的心之后,再没出现过。如同在世界蒸发了那般。五年之后,他再次撞见她之后,她的身边却多了个四岁的小女孩。好呀,偷了我的心却和别人生孩子,有经过我的同意吗?从此,一场夺心大战从此开始。“名字是良明,为何你人却是如此无赖。你应该叫良无赖,混蛋!!!”林岚双手叉腰,对着沙发上悠然的翘着二郎腿的良明怒目而视。“你名字叫林岚,怎么就没有兰花的高雅呢?反而一脸泼辣形象。”良明抿嘴,一本正经的回答着。好啊,没兰花高雅是吧?我很泼辣是吧。今晚沙发伺候,哼,和老娘作对,让你和沙发好好交流交流感情去。
  • 机心之恋

    机心之恋

    我叫孟云心,是一个漫画杂志社的漫画编辑,突然有一天,父亲将他毕生心血托付给了我,这让我有些措手不及,因为,他是一个机器。名字叫洛丁。。。。。。。。
  • 穿越国漫动画之天赋系统

    穿越国漫动画之天赋系统

    《成龙历险记》:叮!您接触吸血鬼,可复制吸取天赋,是否复制(翻车了,这动画是美漫)????????《大圣归来》:叮!您接触齐天大圣,可复制火眼金睛,是否复制??????《狐妖小红娘》:叮!您接触涂山红红,可复制绝缘之爪(改),是否复制??????《镇魂街》:叮!您接触曹焱兵,可复制武神躯,是否复制..........剧情从,成龙历险记(完成)→白蛇缘起(完成)→大圣归来(完成)→刺客伍六七(进行中)→(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