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65700000005

第5章 灯下漫笔(1)

§§§第1节胸怀壮志陋室何妨

我们中华民族一向有着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古往今来,许多优秀人物居陋室而胸怀大志,处逆境而奋斗不辍,终于为社会做出贡献,从而使他们居住过的陋室连同其闪光精神、辉煌成就,一起载入史册,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成都浣花溪畔,有伟大诗人杜甫居住过的“草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曾描写道:“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由此可见“草堂”的僻陋程度以及诗人晚年的凄惨景况。但诗人那不屈不挠的精神和他那“下笔如有神”的绝唱,不仅使他赢得了“诗圣”的赞誉,就连那简陋的“草堂”也生出无限光辉,吸引着无数人慕名来访,至今仍门庭若市,游客如云。

一间又矮又黑又潮的简陋小屋,里面挤住着一家五口人。遇到天雨屋漏之际,只好在墙边垒几块石头,屋顶盖点茅草,聊以遮风挡雨。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吴敬梓进行着异常艰苦的创作。经过十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儒林外史》这部不朽杰作。二百多年过去了,《儒林外史》长传于世,历久不衰;而作家当年居住的简陋小屋也被载入史册,闪耀着“穷且益坚”的奋斗精神的光华,给后人以深刻启迪。

当年,科学家童第周的实验室是相当简陋的,里面只有几个鱼缸和一架显微镜。但就在这样的条件下,童第周却努力奋斗,完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实验,以至英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看过之后,禁不住连声称赞说:“奇迹,科学史上的奇迹!”至于陈景润那著名的六平方米小屋,更为我们所熟知。

陋室,普天之下,可谓多矣。但并不是所有的陋室都闪耀光辉。如果缺乏理想,意志消沉,情趣庸俗,格调低下,浑浑噩噩,消磨人生,那么,不要说条件困苦的陋室,就是装饰豪华的房子,也会因居住者空虚无聊的生活而黯然失色、毫无光彩。美国作家欧·亨利普在《爱的牺牲》里说过这样一段话:“家庭只要幸福,房间小又何妨——让梳妆台坍下来作为弹子桌;让火炉架改作练习划船的机器;让写字台充当临时的卧榻,洗脸架充当竖式钢琴;如果可能的话,让四堵墙壁挤拢来,你和你的德丽雅仍旧在里面。可是,假若家庭不幸福,随它怎样宽敞——你从金门进来,把帽子挂在哈得拉斯,把披肩挂在合恩角,然后穿过拉布拉多出去,到头来还是枉然。”这段话是多么精彩啊!虽然它说的是家庭幸福与否同房间大小的关系问题,但对我们却不无启发。

现在,我们的国家还比较贫穷,从经济技术上看,同世界上那些先进、发达的国家比较,我国大概也只能算做一个“陋室”。但“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只要我们每一个身居这个“陋室”的人都有坚定不移的崇高信念、顽强不屈的奋斗精神,“陋室”有何妨?又怎愁“陋室”不变?旧中国不就是一个破烂不堪的“陋室”吗?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无数革命前辈,身居“陋室”,胸怀壮志,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终于改天换地,扭转乾坤,把一个满目疮痍的旧中国,建设成了一个社会主义新中国。每当想到这些,谁不为之感奋从而受到巨大激励!如今,我们年轻的一代,在勤劳祖先洒汗、在革命先辈洒血的土地上,不是更应该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用创业的双手,改变旧有的面貌,创造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想境界吗?

(刊于《四川青年》1984年第3期)

§§§第2节浅说财产和才智

个人拥有的财产,是一种物质财富;个人具有的才智,是一种精神财富。如何对待它们?不同追求和不同志向的人有不同的态度。一次,世界名著《神曲》的作者但丁,遇到一个亲王的弄臣。这个弄臣不怀好意地问他:“你聪明绝顶,但却贫穷;我虽然愚蠢而癫狂,可是富有,这是怎么回事呢?”但丁冷笑着回答说:“将来我遇到像我这样的人,而不是像你那样的人,我就富有了。”的确,庸人计较财产的多寡,智者则注重才智的高低。

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献身民族的解放事业,艰苦奋斗,不屈不挠,致毕生精力于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尽瘁国事,不治家产,平生唯一的嗜好就是读书。一八九六年在伦敦居住时,他生活困苦,有一次连吃饭的钱都快用完了,一些中国留学生知道后便凑了三四十英镑送给他。谁知不到三天,他竟把这些钱几乎都用来买了新书。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他虽然异常繁忙,但却从未放弃过读书,无论是在戎马倥偬之间,还是在艰难危困之际,经常是手不释卷、苦学不止。而其日常生活则异常简朴,甚为俭约。他一生清贫,了无积蓄,离世时除了书籍、手稿外,没有任何遗产,甚至连在上海的那所美洲华侨捐赠的住宅都抵押了出去。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徐特立,为了探求知识,获得才智,竟然不惜“破产”。徐特立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从小过着贫困的生活,九岁才进私塾读书,十五岁就辍学务农。虽然身处艰难困境,但他却决心成为读书明理的人,为此制订了一个“十年破产读书”的计划,变卖微薄的家产以资读书。八年之后,他果然一贫如洗,濒临破产。但他却在这八年中刻苦攻读了许多书籍,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为尔后从事革命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认为追求财产是可鄙的,他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启发我并永远使我充满生活乐趣的理想是真、美、善。……人们努力追求的庸俗目标——财产、虚荣和奢华,从青年起,我总觉得是可鄙的。”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伟大科学家之后,他在生活上依然节俭朴素、一如既往。他从不讲究衣着服饰,甚至在科学礼堂正式发表学术讲演时,仍然穿着平常的工作服。他曾戏谑地说:“一个人的价值并不在于他的外表。要是布袋子比它里面的肉更好,那可是一件糟糕的事!”他不求奢华,也不恋金钱,而是倾尽毕生精力遨游于事业的海洋。正因如此,他才以非凡的才智,在科学上赢得辉煌成就,为人类的文明宝库增添了巨量的财富。

马克思曾经说过:“不学无术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无所帮助,也不会带来利益。”世界文豪高尔基也曾指出:“没有任何力量比知识更强大,用知识武装的人是不可战胜的。”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莱辛则认为:“生活中最没用的东西是财产,最有用的东西是才智。”他们对待财产和才智的态度,给我们多少启迪啊!人活着离不开物质条件,但人绝不能仅仅为着物质享受而活着,有所作为才是生活的最高境界。有理想有抱负的人,总是以贪婪追逐财产为耻,而以获得才智、精神富有为荣。

§§§第3节莫令岁月空蹉跎

当一个人把自己的全部心智都用于事业而潜心探索时,常常会达到“入迷”的境界。曾任我国高教部副部长的曾昭抡,治学刻苦勤奋,在北大任教期间,有一次竟面对着一根电线杆子又笑又说又点头,使过往行人不胜骇然。有人走近他的身边才弄清,他在和电线杆子谈化学哩!中国电影首届“金鸡奖”特别奖获得者、长影厂著名配音演员向隽殊,醉心事业,永不满足,经常没日没夜地苦练配音。有一天深夜,她练得泪雨滂沱,失声大叫,吓得女儿从梦中惊醒、目瞪口呆。王酩在构思电影《小花》的插曲时,常常淡忘周围的一切。一个星期天,他陪着亲戚逛公园,一边走一边想,突然转身匆匆返回家中写起来。家里人见他独自归来,问他亲戚到哪里去了,他竟茫然不知。

不过,现实生活中也有另外一种“入迷”者:有人甩起扑克来废寝忘食,有人恋棋鏖战通宵达旦,有人游乐无度迷而忘返,有人养鱼玩鸟如呆如痴……

两相对照,泾渭分明:前者精神高尚、给人激励,后者空虚无聊、令人叹息;前者珍惜生命、催人振奋,后者虚掷光阴、使人消沉;前者事业为重、令人崇敬,后者玩乐无度、使人惋惜。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伟大事业,是多么需要前者那种“迷”于学习和工作的精神啊!而后者那种“迷”于玩乐的精神状态,则同举国上下干四化的时代精神格格不入!

祖国在前进,人民在前进。光阴似箭,时不我待。年轻朋友啊,让我们珍惜时间,刻苦努力,莫令岁月空蹉跎,勤奋不息奔向前,为中华民族的腾飞做出应有的贡献!

(刊于《太原日报》1982年6月18日)

§§§第4节“欲壑难填”析

当形容一个人贪心太大、永难满足时,人们常常引用“欲壑难填”这个成语。不过,人们在生活中由于所持立场不同、理想志趣各异,因而“欲壑”也有种种。

对那些私欲熏心的人来说,或则迷醉金钱,贪婪无度;或则倾心权势,竭力钻营;或则纵情享乐,穷奢极欲。诸如此类的“欲壑”,以无尽放大的“我”字为边,以无限膨胀的“私”字为底,一切以个人主义为出发点。它是罪恶的深渊,充填着一个人的私欲,也堕落着他的生活,吞噬着他的灵魂和生命。古今中外,在这种“欲壑”中“葬身”的人,一个个都成为不齿于人类的丑物。

另外一种“欲壑”,则引人奋发向上、催人进取不息,这就是对知识永不满足的探索、对事业永无止境的追求。

革命导师马克思对知识的探索,从来没有自满过。他曾说过:“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正是这种强烈的求知渴望,使他在知识的大海中遨游不息、在科学的高峰上攀登不止,成为一个有着极广博与精深学识的人,创立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发表《广义相对性原理》后,闻名遐迩,誉满科坛,然而他却毫不自傲。面对人们的称颂,他说:“这些溢誉我不敢承受,因为我所得若干知识,是人人都可追求到的,不足稀罕。我还有更充分的欲望呢!”直到临死之前,他仍在不懈地探索。革命老人吴玉章的一生,正如他在八十二岁时所写的自励诗那样:“人生在世,事业为重,一息尚存,绝不松劲。”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了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所有这些,给人们多少启迪和昭示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向往和追求。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而那些脑子里只满装着“自我”、整天沉醉于个人主义小天地的人,他所追求的东西就难免有一天要成为沉重的负担,使自己深陷泥潭而不能自拔。有志者总是鄙夷那种只为自己着想的欲念,而以具有为人类造福的高尚欲望为荣。

让我们用革命理想的犁铧,奋力开拓追求科学知识和献身人民事业的“欲壑”,争取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中,作出应有的贡献。

(刊于《山西日报》1983年6月20日)

§§§第5节饰物与情趣

透过家中的陈设和装饰,往往可以窥见一个人的情趣、向往和追求。

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郝寿臣,为了实现他“不要让艺术拿住你,你要拿住艺术”的抱负,坚持勤学苦练几十年。他在床头贴着“睁眼即起”的字条,从不睡懒觉;在洗脸处贴着“赶快遛弯”的字条,洗完脸马上去活动喊嗓;在吃早点处还贴着“快去吊嗓”的字条,……他还在房子四壁都装上镜子,每天对着镜子作身段、练眼神,十遍百遍,从不知厌,直到满意为止。因此他功到艺精,自成“郝派”,被人赞为“艺术的忠臣”。

英国科学家开文迪许的家,是科学之“家”。楼下那个大房间,本来是客厅,开文迪许却把它改为实验室;楼上那个房间,本来是卧室,他却在床边装了许多仪器,变成了观察宇宙的观象台。

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则更有趣,因为经常在家里改进设备,他甚至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家门也为科学研究服务。有一次,他的一位朋友自远处来看望他,进屋就擦汗,抱怨这里的大门太重了,开门要费很大力气。爱迪生笑着回答:“不要生气,我的老朋友,这对您来说并不困难,因为您是不吝惜力气的。要知道,在您推门时,已经把三十公斤的水压进屋顶的水箱了。”在实验室里,爱迪生贴着雷诺兹爵士的一条语录:“人总是要千方百计地逃避真正艰苦的思考”,在这后面,爱迪生加上了自己的一句话:“不下决心培养思考习惯的人便失去了生活中的最大乐趣。”他正是以此激励自己不断地思考、试验,才在短暂的一生中获得了一千多项发明创造的巨大成就。

记得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从来不把安逸和享乐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古今中外许多在事业上卓有建树、颇有成就的人,总是把全部精力倾注在紧张的工作中,他们家中的装饰物也多是为着自己所从事的事业而设。

(刊于《太原日报》1981年8月8日)

§§§第6节娱乐漫议

何谓“娱乐”?《词典》中的解释是使人快乐;消遣。在生活中,由于人们的志趣不同,对“快乐、消遣”的理解也各异。美国著名科学家富兰克林曾说,除了读书以外,我不允许自己有其他的娱乐。他从不到酒馆、赌场或任何其他娱乐场所去消磨时光。举世闻名的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在同友人的通信中谈到自己的消遣时说:“每当我脑子中没有什么特别问题需要思考时,我就喜欢重新验证我早已知道的数学和物理定理。这样做并没有什么目的,只是为了让自己有机会充分享受一下专心思考的愉快。”

即使是同一种娱乐方式,内容也会因人而异。以下棋而言,不是常有人为输赢而争持不下、各不相让吗?但是列宁却不这样,他下棋是为搏斗和锻炼摆脱困难的能力。他说,如果不需要思考、苦战和解围就能取胜,那下棋还有什么意义呢?近日翻阅报刊,偶见两则小故事。我国宋代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婚后同丈夫相敬相爱,互学互磋,常以强记诗书为游戏。传说他们夫妻常闭门对弈,输者罚当场填词一首。一日重阳佳节,两人饮酒赏菊对弈,李清照败一局,当场填写了一首《醉花阴》词。这首词流传后世,历久不衰,其词尾三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尤令人赞叹不已。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二十七岁开始自学外文,在掌握了法文之后,他又同一位朋友一起攻读意大利文。这位朋友是个棋迷,常常硬拉他下棋。因为下棋太耗时间,富兰克林总是婉言谢绝,后来实在无法再推辞,他就想出这样一个办法:下棋是可以的,但是如果谁赢了,谁有权在下次自学见面时考试对方,或考语法,或考翻译。他们俩利用这个办法,不仅得到了积极的休息,而且互相促进了学习。像这样在娱乐中追求学问、从游戏里增长知识的作法,对我们不是很有教益和启发吗!

(刊于《太原日报》1981年9月30日)

§§§第7节“棚屋”的启示

有这样一间破旧的屋棚,既像马厩,又像菜窖,里面闭塞而潮湿,只有两张朽坏了的厨桌、一块黑板和一个旧火炉。然而,这儿却是镭的诞生地——居里夫妇就是在如此简陋的条件下,经过长达四十五个月的艰苦奋斗,终于从四百吨铀沥青矿、一千吨化学药品和八百吨水中,提炼出一克纯镭。

同类推荐
  • 我是红岩人

    我是红岩人

    《红岩》是新中国文学史册上最辉煌的篇章,60多年来几乎被所有的文学艺术作品不断地情感化,人们对它并不陌生,以至文学艺术和历史真实交织在一起,大家更愿意接受艺术的感染。我有幸一生与红岩结缘,但我却是从红岩的后面走到红岩的前面。
  • 繁星·春水

    繁星·春水

    冰心是中国20世纪杰出的女作家。她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在长达八十年的文学生涯中,创作了大量散文、诗歌和小说,在读者中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她是最早从事儿童文学创作的作家之一,是我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奠基人,在中国儿童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冰心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其代表作《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曾多次入选小学课本。小说《小橘灯》,诗集《繁星》《春水》更成为永恒的经典,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小读者。
  • 飘窗外的风景

    飘窗外的风景

    《飘窗外的风景》一书由当代实力派作家邱华栋所著。内容是作者在近几年写下的关于一些现代作家、艺术家的书评和随笔。本书共分为四辑,前三辑按写作时间由近及远安排,介绍了国内很多优秀作家、艺术家的作品,最后一辑作者介绍了近年来自己创作的一些作品,让读者对作者的作品有所了解。
  • 一花一世界:我的教育情缘

    一花一世界:我的教育情缘

    本书记录着作者对自己教育行为的反思以及和学生高山流水般的情谊。在她的心中,教育无小事,她把每一个孩子都看作是一个世界,细心的雕琢,耐心的呵护。
  • 薛飞自述:我在匈牙利的日子

    薛飞自述:我在匈牙利的日子

    作者曾是我国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20世纪90年代初期,他辞职远赴匈牙利,在异国摸爬滚打、艰苦创业十年,如今回首这段蹉跎岁月,令他感慨万千。《薛飞自述:我在匈牙利的日子》将作者在匈牙利十年的心酸体验与奋斗故事逐一娓娓道来,全方位、多角度地真实呈现了作者别样的处世方式、人生经历与情感之路。是一部披肝沥胆、吐露心声的励志佳作。
热门推荐
  • 有趣的中国皇帝

    有趣的中国皇帝

    本书汇集了各个朝代的开国皇帝以及不同朝代盛世时期的多位皇帝,上起始创“皇帝”名号的秦始皇,下讫清朝康熙皇帝。书中对他们的生平逸事进行了讲述。
  • 游仙策

    游仙策

    青柳叶,黄槐花,旦夕劳碌无闲暇,莫如丢却游仙去,乘鹤登临道士家。请看南宫迟作品《游仙策》
  • 一赌成婚:荣少别太坏

    一赌成婚:荣少别太坏

    “我把你当世仇,你却一心想要睡我,荣少,你还要不要脸啊!”荣少说:“我喜欢你,是不能在一起的那种喜欢。”“我看你是喜欢欺负我吧?是不准跑的那种欺负。”蓦然回首,荣少又说:“诶?你是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厉害的?”我说,我本来就很厉害啊!黑线,黑线,黑线。这是发生在民国某年先婚后爱的那些事,荣少很宠溺,故事很甜虐。
  • 战禅

    战禅

    一遭踏入黑道深似海,它就像影子一样,牢牢依附。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佛家悟禅,静心。道家修禅,炼心。他日我必战禅,修仙成神。厌倦黑道,偶然机会,进入异平面,开始异世平面修仙之旅,打造最新都市玄幻小说。
  • 有异能的鬼差

    有异能的鬼差

    我成了鬼差,有了异能,我感觉世界因我而不同。
  • 许我一个奇迹

    许我一个奇迹

    本书为作者十多年来以港大为创作重心的诗歌精选集。这部诗集着眼于游历东西地域空间的感验,寻求传统和现代转化、东方和西方汇通的可能。以杭州、香港、纽约、北京、台北、泉州、新加坡等名城为主线,记录了作者对于历史时空和人情世事的文化思考。
  • 爆宠萌后:渣皇滚远点

    爆宠萌后:渣皇滚远点

    小公爷:妞,咱们私奔!某渣不珍惜你,爷稀饭!九王爷:就让渣皇和奸妃彼此相爱,为民除害!把手给我,跟我走!飘渺公子:我的童子功已破,你这个罪魁祸首必须负责!渣皇:娘子,宝宝不吃不喝,白天哭晚上哭,都快哭成人干了!宝宝,娘来了!众男:绾绾,不可以!渣皇站在阳光对立面,一脸得意的坏笑!
  • 搬家仙女座

    搬家仙女座

    灵气复苏,全球进化,猿人,血族,妖兽,嗜血的眼眸无时无刻紧盯着人类,人类超凡者依靠小世界建立城池,只能在夹缝中生存。为什么灵气复苏?为什么会有小世界?为什么有功法秘籍?为什么上一个文明会毁灭?在人类将一个又一个疑惑解开后,发现了星空中的那一个坐标。......庞大的舰队在地球面前是那样的渺小,王羽悬浮在舰队与地球之间,体内世界的力量瞬间笼罩整个地球。下一刻,庞大的地球消失了,空间开始扭曲闭合,几乎瞬间就恢复为平静的星空。目标,仙女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冥想进化

    冥想进化

    魔都本无魔,说的多了,便招来了魔性。故事发生在2026年的上海,正德中学学生查童,乘坐的电梯从30层急坠,意外进入冥想结界,获得读取人类脑电波的能力。读心术、海纳百川、海市蜃楼……小宇宙大爆发,颠覆一切不可能,小人物成为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