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92300000014

第14章 到北京看升旗

有人蜂拥而来,也有人四散而去,这人来人往的喧嚣车站,既是人们到达的终点,也是出发的起点。

火车,是帮它完成二者得兼的角色,它像一条惯会吐纳的长虫,永不停歇在冰冷烁亮的钢轨上奔驰,忙着将一些人含到这个地方,又将那些人吐到那个地方。它呼啸而来,又呼啸而去,穿隧道,过平原,上桥梁;那水蛭般蜿蜒的腹腔,不知吐故纳新了多少人物,咀嚼融合了多少让人嘘唏的故事。

又是一个匆忙运行的一天,从远方奔驰而来的列车喘息未定,刚向天空吐完两口长气,站台的铁栅栏门哐当一声,裂开了一个口子,引颈已久的人们即刻拎包提袋,争先恐后挤进了站台。

一个名叫覃大业的中年男人,嘴中含着车票,一手扯着他幼小的儿子,一手拖着沉甸甸的旅行箱,从进站的人流中斜叉而出,轰隆隆地直奔六号车厢;车厢门口,笔挺地站着一个年轻的女乘务员。

这是一列开赴进京的高速;覃大业一脚刚踏进车厢,一股宁静凉爽的舒适气流,随着弥漫的轻音乐扑面而来,那是空调的凉气。休闲的感觉一下涌上了心头。找到了床铺号,放好了行李,吆喝完孩子的覃大业在靠窗的位子上坐了下来。望着车窗外的拥挤和嘈杂,享受着车厢内的安静和凉爽,想着即将开始的京城之旅,坐在硬卧车厢窗口的男人,脸上充满了向往和期待。

他是一个无职无权的公务员,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那一类,由于多年的兢兢业业,小心谨慎,今年终于评上了单位的先进,而当先进的最大实惠,就是让出门旅游一趟,单位报销车费。小人物有小人物的精打细算,这不,他趁机捎上了吵了多少次,要去北京看天安门的儿子。北京,天安门,升国旗,每一个词组对他们来说,都具有神圣的吸引力。小家伙听说要去北京,就没有安静过,也从没坐过火车,上了火车更是高兴得手舞足蹈,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覃大业不得不时时扭身面向那得意忘形的小子,训斥几声。

覃大业见车厢涌进来几拨人,那都是来送别的。一拨是一个男的抱着一个孩子,送一个年轻的女子进来,那男人抱着孩子,不停地对孩子说,亲小姨一个,那孩子就从男人的怀中探过身去,叭了一口那张粉脸。男的似乎并不满足,说,再亲小姨一个,再亲小姨一个。那女子的脸早已红了,仿佛亲她的并不是那小侄子,而是这个热心的姐夫;在众目睽睽和一些意味深长的微笑里,她更感到了不自在,候那送别的侄子和姐夫一离开,一张粉脸就冷成了大理石,仿佛对一车厢的人都充满了戒备和敌意。还有一拨人,一下从车门涌进来三四个,也涌进一股浓重的酒气,覃大业不自觉地皱了皱眉。这些人上了车厢,只见其中的两个一屁股重重地坐在卧铺上,两个人都面红耳赤,面对面相互喷着酒气,嘴对嘴互说着分别的慷慨话语,就像在吵架。跟进来的一个年轻一些的男子,手中提满了大包小袋,进来就像主人似的,一脚蹲在了卧铺架上,探身把行李架的东西不由分说朝两旁推去,腾出了一大截空,把他们带来的大包小包塞进去。这霸道的样子更让覃大业有些不悦。好在自己的是一个硬壳的箱子,推一下搡一下无所谓,他也看到那个年轻的女子,见别人对她的行李毫不客气,光洁的额头已起了皱纹,还时不时用手在鼻子前挥两下,显然是恶心他们带来的酒臭。这声势浩大的送别的主角儿,是一位五十多岁的男子,像个公务员,戴一副眼镜,这时已完全沉浸在酒精和离别的伤感中,似乎很难受,想说什么又说不出来,就时时低下头去,抿一下嘴唇,像在思考,又像把什么到嘴边的话吞了进去。他催送行的人说,火车就要开了,让他们下去。坐在他对面卧铺上的,正在情绪上,十分豪气地说,还陪老拐子坐五分钟!听了这话,戴眼镜的就又用力啄一下头,怀着感激和伤感,艰难地抿一下嘴唇,像是胸中有化不开的千言万语。站在走廊上的,显然是那说着豪言壮语的送行者的女人,苦皱着眉眼,脸上是一脸把这样的酒醉佬无可奈何的表情。她知道开车的时间已到,便过来拉他的男人。

吵吵闹闹的送别场面终于结束了。站在车厢门口,举着手做过豪壮的辞别手势的中年汉子,回到铺位上的那个戴眼镜的乘客,还沉浸在离别的余波中,掏出手机来不停地打电话,用带着克制的腔调,悼词一样的语气,告诉电话中的人,他平安离站的消息。他并不像他的外表给人到了醉意姗姗的程度,或许他有很强的自制力,即便在酒精麻木的时候也能保持思维的平静和清醒吧,因为他的话语总是简洁,克制,三言两语,啪的关了手机翻盖儿。或许他是因为怕话一多就会声音发颤,就会泄露了心底的离愁秋别绪,担心自己像个娘儿们吧,覃大业想,谁都想保持个形象,何况是在这陌生的同车人面前。打完了几个电话,见他又靠在卧铺上,不停地在那手机上按着。覃大业知道,这个伙计肯定还在发告别的信息。

火车离站了,进入了有节奏的运行中;它以一成不变的不动声色的姿态,开始了起点、终点的又一轮回。或许是因为来之不易的携子之游让覃大业心情舒畅吧,这个戴眼镜的男人,还有那个年轻女子的送别,覃大业都置身局外,看戏一样一旁看得饶有兴味儿。除此之外,他不忘对他那个上了车就乐此不疲,自得其乐地在卧铺上翻上翻下像个狲猴,一刻也不停歇的孩子时时吆喝两声。一是为了安全,二是怕把别人的卧铺弄脏了;毕竟大家还是同车的陌生人,即便人家不说,也会怨言在心。

车厢内安静了,覃大业暗暗打量这床铺对床铺,前世都曾同修了五百年的几位同路人;除了那个年轻漂亮的女子,这位戴眼镜的醉客,这床铺对床铺构成的小世界,还有一对母女。

这一对母女太安静了,以致上车以后,在离站前后的那段吵嚷里,没有让人意识到她们的存在。这对母女俩尽量收缩着自己的身子和目标,挤坐在卧铺靠窗口的一端,说着什么话儿。姑娘时而对这身旁的喧嚷闪来一眼,又很快收回了目光,继续和她的母亲,那个中年妇女窃窃私语。

中年妇女一看就是一个勤劳人,这种人在农村随处可见,又过目即忘;或许是要出远门的缘故,全身上下收拾得干净整洁,脚上是廉价的新皮鞋,还穿上了一双白袜子,让人感到那过于工整的一身整洁,处处显露的却是拘谨,不自然;被田地的太阳晒成铜色的皮肤,又显得过于癯瘦,像身上包了一层铜皮;偶尔与人目光相对,露出的卑谦慈善的笑意,都让人感到一种病倦的神态。覃大业猜想,这是一个不幸的勤劳能干的妇女,身上定患有什么重疾。她的怀中抱着一个包,里面似乎裹着一个什么贵重的盒子,她时而将脸依偎在那盒子上,带着心满意足的神态和她的女儿说着话。有时见她把脸朝向车窗外,双手却紧紧抱着那个盒子,仿佛在依靠那盒子的力量抵制着来自身体的疼痛。她的这种神态,让覃大业更加确信,这一定是上北京求医的。自己是去释放快乐,别人是去医治病痛,相同的起点和终点,内容也是迥然的不同。覃大业感叹着,跨进车厢的轻快和喜悦,仿佛也因此袅上了丝缕的雾霭。

开始上车的时候,这由面对面的床铺围成的小世界是隔膜而陌生的。各自的脸上或是矜持,或是漠然,或者是视而不见,总之在这个小世界里,像谁使了一个什么碍眼法,似乎谁也没有意识到别人的存在。然而随着列车的奔驰前去,沿途的景物,树木、房子、农田、城市,这些产生距离的东西不断抛向身后,人们相间的距离也似渐渐拉近了。或者是相视的一笑,或者是无意中的一句插话,或者是取行李时他人的一搭手,总之那看不见的一层隔膜,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火车的哐啷向前云散雾尽。当旅途的终点越来越近,这些素昧平生的人们就会无话不谈,亲如乡邻了吧,覃大业心想。

然而,当六号车厢,那些面对面的床铺,无形的隔膜在一一融化,人们在卧铺上相对而坐,谈笑风生,其乐融融的场景一一铺开的时候,覃大业这边相邻的一组铺位,还挂着厚厚的帘子,透露着生硬的气氛。戴着眼镜,一身酒气的男人,仍在低头执着地按着手机健;那个坐在走廊窗口的年轻女子,眼睛望着窗外,留给大伙儿一个矜持的侧影,她年轻的形象真像一尊大理石塑像,既如大理石般光滑优美,也如大理石般冰冷缄默;那一对母女缩在卧铺车窗的角落,也有她们自己说不完的话语。母女俩时而抬头望来的目光,与其说是隔膜,倒不如说是拘谨,是歉意,是生怕对他人打扰的不安和报愧。

哈,真是胆小又没什么见识的乡下人!

无拘无束的只有孩子,覃大业的那个才七岁的儿子,他既不知道察颜观色,也还没有长成做为一个成人内心具备的沟沟壑壑,好奇和兴奋左右着他不安分的童心。他上了车就没有安静过,两边的床铺当上了他幼儿园和校园里的滑梯杠杆,时而在走廊里穿梭,时而蹿上哪个铺位,学着《西游记》唐僧打坐的样子,煞有其事地盘腿坐在那里闭着眼睛念念有词,然后睁开眼睛,看是否引起了别人的注意。倒是那对女母俩儿,那女儿看着这个小和尚认真的样儿忍俊不禁,悄悄对她的母亲指了指,她的母亲抬头看了看,也笑了,笑得却像霜降后的庄稼,有些衰败和凄清的味道。这个乡村农妇的心中一定藏着什么深重的伤痛吧,覃大业想,一边喝斥着儿子不要弄脏了人家的床单。

火车在这几个旅客的沉默中,如离弦之箭,飞驶向前。

突然听得呯的一声,那脚不停手不住的孩子一不小心被撞了头,大约是撞得不轻,因为接着他就捂着自己的额头大喇叭似的,张开小嘴嘹亮地哭了起来。坐在远处的几个乘客,好奇地扭过头来望。

叫你好好坐着,不听,活该!覃大业把儿子拉到身边,一边给他抚摩着额头,一边没好气地教训道。

孩子的哭声和父亲的训斥,打破了这互不相闻,互不往来的生硬隔膜的局面。那尊大理石像扭过头来看了看,又扭过头去,心想这个孩子真犯嫌,好好的床单给弄脏了;那个戴眼镜的酒醉佬发完了信息,离别的情感似乎已解脱了一半,他抬起头来,用底气很足的洪亮声音说,男子汉,别哭!

那对母女俩儿,姑娘正剥桔子呢,喂给母亲吃,母亲摇了摇头,孩子的哭声也引起了她们的注意。姑娘就从塑料袋里抓出两个大红的桔子,递给那个哭得鼻涕眼泪一塌糊涂的小家伙:小朋友,吃桔子!小家伙用手擂着泪眼,不敢去接那吸引人的两个小红灯笼,眼睛却偷偷地从小拳头下瞄着自己的父亲。

快拿着,你爸爸不会说的!那个一脸病态的妇人,见了状就接着说。她的脸仍无力地偎在怀中的那个装盒子的包上,沧桑的眼睛露着母亲们对孩子特有的疼爱和慈祥。

孩子不哭了,他坐到了那对母女的跟前,一边吃着桔子,一边回答着那对母女的问话,孩子好像说出了什么天真可笑的话儿,惹得母女俩发出了开心的笑声;这笑声让覃大业感慨万端,他佩服那对母女在生活的不幸面前豁达和乐观。这不像是外出求医的一对母女,倒是像他一样,是去北京游玩的游客;她的姑娘时而导游似的,指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景物向母亲介绍,母亲温和地望着窗外,不停地点头。覃大业就想,现在的农村真是条件好了,农民也可以坐一坐卧铺旅游了。

车厢内的广播停了音乐,开始播音了。播音员说,前方将到什么什么站,要下车的乘客做好准备,而下一站又将要到哪里。走廊里叫卖报刊杂志,水果玩具和各种食物的,过了一趟又一趟,拿着一张地图看的覃大业时不时要翘起腿,可还没有放安稳,又要提起来,让那隆隆的推车过去。看着他老拿着一张地图看,那个戴眼镜的男子望了他一眼,就内行地介绍说,过了下一站,再走多少分钟,就出省了。说到这里,他的语气又突然凝重起来,叹口气,唉,每年回一趟老家,就难受一回,大醉几天。接着,覃大业从接下来的攀谈中,知道这位眼镜在北京的某一个部门工作,是一个正处级的公务员,母亲八十三岁了,每年老人过生的时候,他就探一次亲,回一趟家,每回一次,都是受不住乡亲们的热情款待,就要大醉一回。

唉,乡亲们太热情了!几十年了,一直在想为家乡做点儿什么——他耿耿于怀,摘下眼镜擦着,像有什么夙愿不能完成似地说。

在基层,在县一级,一个正处的官员就是天大的领导了,覃大业想到自己见过的那些处级的领导威吓的神态,拿来与这个毫无官气,倒像一个退居二线的办事员的京官儿一比,觉得那些人十分可笑。他又想,眼前的这个老乡自己发达了还不忘乡亲,还想着要报答乡梓,还是一个不错的人嘛。这样一想,先前的不快就渐渐消失了,在接下来的行程里,这六号车厢的两个男人就越谈越亲密;随着火车离乡越来越远,老乡的情味儿就越来越浓了。

泡一杯茶?覃大业打来了一瓶开水,从箱子里拿出自带的茶叶。

戴眼镜的老乡嘴朝那货架上一呶:喏,我多的是!——全是亲戚朋友送的。说着他站起身来去取。覃大业这才看清,那霸占着大半个货架的,全是他带的家乡的特产,什么茶叶、香菇、木耳,什么冲菜、贡米、蜂蜜,一应俱全,档次自然也比他的高多了。覃大业端着空茶杯,爽快地说,好,那就喝你的!

时间像车窗两旁闪过的景物一样,无声无息地流了过去。窗外已暗,车窗的玻璃闪现着车厢内的幢幢人影,列车员放下了窗帘,开始整理起车厢的卫生。

到了就寝的时间了;那个大理石女子天一擦黑就爬上了中铺,蜷在被子里睡了;刚才还在高谈阔论的眼镜,覃大业刚去刷了个牙,转身回来就听见了如雷的鼾声。他合衣倒在另一间中铺上,两片穿着袜子的脚伸在过道上,车厢中飘满了异味儿。比这异味儿更让人难受的,还有他那旁若无人的鼾声。比钢轨的声音声势还大的鼾声,显然也影响了那女子的睡眠,她徒地伸出玉手,在钢管上使劲敲了几下,可是对面鼾声如故,仍一浪高过一浪,她也只好偃旗息鼓,气愤地倒了下去,用很夸张的动作,扯几下那白色的卧铺被子,盖住了自己的头。这个自视清高的女子既不与乡下人为伍,也鄙视这一身恶臭的男人。从简单的对话里,覃大业知道她是在某个电信部门工作,此次进京是去见她的男朋友的。

宽厚而包容的是那对母女俩儿,她们甚至对眼镜的鼾声相视笑了一下。那姑娘倒了一杯水,又拿出两包药,数了几粒出来,递给她母亲。她母亲伸手去接,姑娘她却手一让,然后直接喂进了母亲的口中。那妇人是下铺,时坐时躺,身边总是离不开那个布袋子装的盒子,坐时抱在怀里,躺下时就放在枕头旁。

是个什么宝贝嘛,还这么小心?覃大业窃笑她们真是乡巴佬。即便真是什么宝贝,这一个乡下人用的包袱包着的盒子,大大方方放在那货架上,也没有人去注意。更何况,人家一看她们这乡下人寒酸的打扮,也知道不会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呀。也不嫌累得慌!就是上趟卫生间,覃大业也注意到母女俩同去同来,那妇人吊在胸口的盒子也不离身。

上了火车就兴奋得没有停歇的小家伙,这时也闹够了,睡着了,覃大业听来打扫卫生的乘务员说,马上就要熄灯了,也就准备挨着孩子,在自己的下铺躺下身去。那乡村妇女就躺在他的对面,她的女儿给她掖好了被子,正朝上铺爬去。母亲不放心地盯着女儿往上爬,嘴里还在嘱咐,说要注意安全,莫磕着了。

从另一处嘻嘻哈哈讲着的人群中来了一个小伙子,三下两下爬上去,睡上了剩下的那一间上铺。几个人刚睡好,灯就熄了,车厢内一时有些暗淡,只有走道的下面还亮着几盏朦胧的灯光,将时而路过人的影子放得很高大。和儿子躺在一个铺位上的覃大业感到在些拥挤不堪,一时也睡不着,他在眼镜鼾声的间歇,似乎听见对面的妇女轻微痛苦的呻吟。他就想,这妇女得的是什么病呢,而她那形影不离的,放在枕头的盒子装的是什么宝贝?还没有来得及细想,突然车厢抖了一下,随着列车一声凄厉的呜咽,一阵冰凉的感觉袭遍全身,令他浑身汗毛倒竖。原来是过一个阴冷的隧道。

当覃大业睁开眼睛的时候,已是第二天早晨。播音员带着睡意浓浓的声音,说列车前方将到什么车站。那个眼镜已坐靠在窗口,望着窗外一轮红艳艳的朝阳;窗外的朝阳让这从山区来的覃大业有些惊奇,那平原的太阳要比山区的大多了。对面铺位的女母俩早已收拾停当,也正指着那硕大的朝阳又在絮絮叨叨说着什么,那母亲的怀中,仍是紧抱着那个盒子。

听那播音员的声音,大家都知已离家上千公里了,一阵乡愁的感觉又将大家拉紧了几分;这天的气氛要比昨天融洽多了,到吃中饭的时候,简直就像分别了多少年又回到了一起的邻居。大家各自拿出了一些小吃,摊放在茶几上,床上,互相敬让着,那对母女从床铺底下掏出了一大袋子桔子,说是自家产的,姑娘在她母亲的授意下,拿着漂亮的桔子一一送到大家的手中,要大伙儿品尝。

没有污染的绿色食品,好,解酒!眼镜剥了一瓣桔子塞进嘴里,大加赞赏。他似乎一副长醉没醒的样子,把大家都逗笑了。

眼镜吃完了桔子,掏出手帕擦了擦嘴,关心地问那妇女,你是什么病?北京几家医院我有熟人,想要住院,我可以帮帮忙。显然,眼镜也看出这对母女是上京求医的。

那妇女听了眼镜热情的话,十分感激,说,我不是来看病的。这病看也是白花钱。我是专门来北京看看的——

原来,这妇女检查出了癌症,医生说最多只有三个月的时间了。她想自己要离开这个世界了,心中最大的愿望,就是想到北京一趟,看看开安门,看看姑娘上学的地方——大家这才知道,她那装扮朴素的女儿,竟是北京高校的一位大学生。她拒绝了打针住院,还有什么化疗,她说,与其那样受罪,花那些冤枉钱,还不如满足自己一直放在心里的,要到一趟北京的愿望。她又指了指坐在她身旁的女儿,再说这孩子读书也还要钱啊。

大伙儿都为这个农村妇女的豁达所感动,连那一脸矜持,颇带优越感的大理石,她虽然勉强接过了桔子,却放在一旁没有动,这时也望过来,毫无表情的脸上,掩饰不住对那位在北京读名牌大学的同龄姑娘的敬佩。那姑娘用湿毛巾给她母亲擦了擦吃过饭的手,起身上盥洗间清洗毛巾去了,眼镜就不停称赞那姑娘懂事孝心,覃大业也一旁称道说,他也从没有见过这么细心周到的女儿。

眼镜说,你只有这一个姑娘吗?国家有政策,像你这样的还可以生一个儿子的。他在计划生育部门工作,三句话总是不离本行。

没想到,眼镜顺口说出的一句话,却让那妇女一下变了脸色。她苦笑了一下,然后说,我有儿子——就是因为他,我才要带他上北京的。

噢?哪你儿子?——大伙儿四处看看,都露出一脸疑惑的神色。

那妇女不再说话,她低头抚摸着怀中的盒子,就像抚爱着一个沉睡中的婴儿,清哀的脸上露出无比的慈祥。

啊,这形影不离的宝贝,原来是——骨灰盒!

大家顿感悚然;是和这骨灰盒度过了一夜;那个坐在窗口的大理石女子,神色一变,身子本能地惊恐地往旁边一缩。可是接着听这妇人的讲述,大家脸上的愠怨不解渐渐消失了,心中泛起无比的心酸和同情。

原来这有着一个凄婉的故事。她是一个寡妇,全靠自己一人拉扯着孩子长大;她开荒种田,发展了一大片果园,这几年有了可观的收益;儿子和许多其他好奇的孩子一样,对世界充满了幻想,自从在课本上读到北京天安门,就对那飘扬着五星红旗的天安门充满神圣的憧憬,成天缠着母亲,要到北京看天安门,看升国旗。有两回,都在学校报了上北京夏令营的名了,可临走,都是她这个母亲坚决拦住了他。母亲说,要节约每一分钱,让在北京读书的姐姐过得宽裕一些,鼓励儿子要像姐姐一样,争取将来也考到北京读书。今年暑假,当母亲的得了病住进了院,小学刚毕业的儿子就一人在家守着柑桔园。为了筹钱,母亲住院的钱,姐姐上学的钱,为在柑桔上市前卖一个好价钱,十二岁的他像一个大人一样在家卖柑桔,下柑桔。他是从一棵柑桔树上摔了下来的,当人们发现他时,他躺在地上的身子已经凉了。孩子走了,她现在也要离开人世了,想到自己一直没有满足过的儿子的愿望,心中的结比这癌症还要痛,便想趁自己还活着的时候,带着孩子的遗愿,来一趟北京。

——只有带他上一回北京,我躺进棺材才安心啊。最后,那妇女苦笑了一下,轻抚着怀里的“儿子”,结束了她的讲述。

上盥洗间洗毛巾的姑娘回来了,看见大家一脸凝重的样子,又看看她的母亲,她母亲怀中抱着的弟弟,便什么都知道了。于是她像做错了什么事似的,带着羞怯和歉意,鞠着躬说:对不起了,我们不是有意的——

坐在远处的人不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事儿,不时向这边张望;车厢里的气氛突然沉重起来。只有覃大业的孩子没有注意大人们在说什么,见大家的目光所向是那个盒子,就好奇地跑过去,伸手要摸。

搞什么?回来!覃大业忙喝住了。那小子见父亲从没有过的声色俱厉,嘴一瘪,就要哭的样子,那姑娘忙抓起一个桔子塞进他手里,露出一口虎牙,逗他笑着说,小弟弟,别哭别哭,这个小灯笼可甜了!

覃大业望着那个身材单薄,童心未泯的姑娘,心想这个可怜的孩子,不就是要成孤儿了吗?

这时那一直沉默的眼镜说话了。

你们想到北京的什么地方玩?我有车……

大理石也忙说,她的男朋友在旅行社工作,北京的旅游景点他都可以帮忙打折的。

那妇女感激地望着这两个热心的人说,我就只想带着儿子看看天安门升国旗——不麻烦您们了……

覃大业他们不知道,还有更意外的事情等着他们。当他们互相关照着,一行人下了火车,突然见车站出口打着一条横幅,站着一群大学生,前来热情迎接这对母女,那大红条幅上写的是:欢迎爱心妈妈到北京!见覃大业和那眼镜一脸不解的样子,那姑娘才告诉他们,这个妇女不是她的亲生母亲,她刚要考大学的那一年,父母死于一场车祸,她成了一个孤儿,是这位邻居,这位好心的妇人收养了她,千辛万苦,供她上了大学;正是因为她,要为她积攒一分一厘的学费,那个抱在母亲怀中的弟弟,几次北京之行都没让他实现。她曾亲口答应过这个弟弟,要亲自带他到北京,参观她的学校,到天安门看升旗的啊。

一直都很平静的姑娘,提起伤心的往事,再也忍不住心头的激动,泪下如雨;她的那些同学,在场的不少人,眼圈都红了;只有她的那位养母,仍然是那样的平静,那样的安祥,只见她掏出手帕,一边给养女擦着眼泪,一边说:儿啊,都过去了——

原来是这样!覃大业无不敬佩地望着这位朴素又病态的妇人,为自己曾经的小觑和无知感到羞惭;眼镜也惊诧地张大了嘴巴,接着醒过来似地一把抓住妇人的手,双手紧握着说:

妹子,你放心!姑娘以后的读书费用,我来想办法!

秋天了,北京的早晨清寒而明净。当东方刚刚露出曙光,宽广的天安门广场已涌来了全国各地看升旗的人了。覃大业带着他的儿子,也匆匆忙忙地来到了广场。他站在人群中,寻找什么人似的,踮起脚四处瞭望。嗬!那不是六号车厢的几个熟人吗,那对母女俩儿,那个眼镜儿?眼镜儿正热情地对那母女介绍着什么,一抬头,望见了这边的同过车厢的老乡,也高兴地挥了挥手,那对母女也寻声望过来,远远地对他微笑。覃大业望见,那位母亲的怀里仍吊着那个深色的包袱。正相互打着招呼,突然喧嚣的人群静了下来,覃大业抬头一看,升旗开始了。

在嘹亮雄壮的国歌声中,迎着东方明媚灿烂的朝霞,鲜艳的红旗飘扬而起。

同类推荐
  • 人事总监

    人事总监

    世界500强企业斯泰尔斯公司中国区的组织架构发生了变化。新成立的大中华区(总经理特伦斯)开始四处插手,步步为营地收紧对中国区(总经理袁克敏)的管理,一场明争暗斗的大戏拉开了帷幕……人事总监罗伯特周旋于公司内部的博弈的各方,处理着此起彼伏的人才争夺、员工违纪、业务黑箱操作、劳资冲突等棘手之事。置身于跨国公司的职业经理人,如何才能透过其组织架构和人事变动来窥探人力资源管理运作的真面目?
  • 英雄水雷

    英雄水雷

    小说用黑色幽默展现了一个时代的特殊风貌和价值观念。70年代末,过失纵火的水皮被当成救火英雄,不实的荣耀,成了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压得他不惜以毁容来交换安静的生活。而真正的救火英雄雷加武,却沦为贪图名利的骗子,遭受三十年的冷嘲热讽。两个平凡的小人物,因为一场火灾改变了各自的命运。
  • 凶宅笔记

    凶宅笔记

    所谓的凶宅就是曾经里面有人横死过的房子。这种死亡的人传说中因为阳寿并没有过完,所以死的会很不甘心。凶宅也会因为他们的作祟而价格狂跌。而我,就是一个专门买卖凶宅,除鬼后倒卖的生意人……
  • 双面王子

    双面王子

    既是成功职业女性也是剩女的韩智恩。只埋头工作而错过了很多男人,等回过神来发现已经三十岁了。想被爱,想恋爱,但是别说是男人,得到的只不过是一个魔女科长的外号。不错的男人们都已经被年轻漂亮的女人抢走了!怯生而又爱害羞的安静男人郑允浩。土里土气的穿着,甚至有着致命的结巴,单身宅男的典型。但是厚厚的眼镜后面藏着一张雕塑般的脸,是有着深情内心的完美男人。单恋魔女科长已经有三年了,却没有勇气!在朋友的帮助下变身的允浩,隐藏了本来的自己,和一点都没看出来的她度过了幸福的时光,然后又回到了正常生活中……虽然是同一个人,但是从完全不一样的两人中得到好感的智恩的选择是?
  • 2012年短篇小说选粹

    2012年短篇小说选粹

    这部短篇小说集,是编者一年来的阅读所得。我相信这些小说的作者,都认真地从事着创造性工作。他(她)们不仅是现实生活强大的观察者,也是当下和历史的沉思者,更是小说艺术的行家里手。阅读的乐趣,就由此而生。
热门推荐
  • 随便不行你说呢

    随便不行你说呢

    “带饭桶的!赶紧起床!”陆粲然长得好,但骚包麻烦又嘴贱,迟舜舜知道。结婚近一年,她始终认为,他并未有多爱她。那场婚姻,无非是一场放弃,和一次拾掇。可究竟是她拾掇了这场婚姻,还是陆粲然捡走了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舜舜都在思索这个问题。小剧场:是夜。“我被蚊子咬了好几个包,你看。脸上也被咬了。”舜舜坐在床边,伸出手臂,大腿,又指了指脸蛋上清晰可见某蚊造孽的成品,撒娇求安慰。于是,陆粲然摸了摸那片凸起,漫不经心道道:“没事,让它吸,你细胳膊细腿细皮嫩肉的,吸饱了正好,晚上不咬我了。”舜舜毫不犹豫,啪的一声脆响,反手一巴掌拍他手臂上。使劲推他一把,起身就要下床。“呸,再讲一遍,你个猪!”见陆粲然闷声不语。舜舜拎着衣服就走。“干嘛去啊?该睡了。”“你说呢?”典型明知故问。她瞪了他一眼:“给蚊子洗菜去!”陆粲然:……
  • 众里荨他千百度

    众里荨他千百度

    槃翊国权可覆天的荨家家主在一场内乱中丧身,多年之后,在异国他乡出现了一个女孩的身影,殊不知多年前的槃翊国内乱与自己有关。
  • 岁岁年年长相思

    岁岁年年长相思

    前世因所托非人,将军府满门倾覆,父亲被陷害通敌叛国,被斩首示众,长兄因奸人设计被处以极刑,长姐被夫家休弃前往云华庵出家的路上被人凌辱而亡,二哥为劫囚车,当场被斩,而她为他出谋划策,一步步踩着累累白骨,踏着鲜血将他送至那万人敬仰的位子,却只换的家破人亡。重生一世,她决心改变一切,护住自己的一方天地和至亲至爱之人,不再重蹈覆辙。而傅昭今生是云天初阔,还是宿命浴火。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科幻畅享

    科幻畅享

    我是生活在一个即将进入宇宙文明踏出太阳系的新时代,接下来我将带你走进我的生活,请睁大你的双眼,张开你的耳朵,感受我的生活。
  • 图说卫星通信

    图说卫星通信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在享用着卫星通信技术的成果。我们看电视、听广播、接听电话、远程医疗诊断、远程教育等等,都离不开绕着地球运行的通信卫星。通信卫星是世界上应用最早、最广泛的人造卫星之一,它的诞生,标志着全球信息时代的到来。《中华青少年科学文化博览丛书:图说卫星通信》从卫星的来历、卫星通信揭秘、卫星通信的崛起、卫星通讯与未来世界等方面,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读者展示卫星通信技术的神奇。查看全部第1章开创宇宙事业的一大奇迹——卫星的来历。
  • 三国杀传奇之天梯复仇者

    三国杀传奇之天梯复仇者

    酷爱三国杀的他,意外来到一个三国的世界。三国的世界,无情的世界,唯有战斗,只有战斗,才能让他得到解放!一切精彩,尽在无限的战斗者。一切目标,只是为了复仇。
  • 天生丽质难自气

    天生丽质难自气

    爱自己想爱的人,过自己想过的生活,明媚如风,有枝可依,这些一直是南宫云奢寻觅着的。但红尘多烦恼,南宫小姐,您可要三思啊!
  • 梦游战神

    梦游战神

    一觉醒来,发现世界都变了,其实是自己落后了,三千年后的世界,开始了自己的战神之路。
  • 跨时空天师

    跨时空天师

    古夜存跟玄幻世界中的马十七——“马家传人”候选之一,神奇地绑定在了一起。偏偏这个时候,有着神秘身份的高中同学——司沫,不知道什么原因,突然闯入了他的生活。后来,古夜存鬼使神差地结识了唐朝集团董事长千金——唐素纤,竟然发现唐素纤是跟他有着类似经历的人……然而,更让古夜存预计不到的是,他的一个医生朋友——孟星言,将在不远的未来,跟他有着更加神奇的绑定——这种绑定,让古夜存和孟星言成为了“双核CPU”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