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998700000085

第85章 神韵与典、远、谐、则

《随园诗话》卷三驳“绝代销魂王阮亭”之说曰:“阮亭之色并非天仙化人,使人心惊。不过一良家女,五官端正,吐属清雅,又能加宫中之膏沭,薰海外之名香,取人碎金,成其风格。”盖谓渔洋以人工胜也。窃以为藏拙即巧,用短即长;有可施人工之资,知善施人工之法,亦即天分。虽随园亦不得不称其纵非绝色,而“五官”生来尚“端正”也。然一不矜持,任心放笔,则譬如飞蓬乱首,狼藉阔眉,妍姿本乏,风流顿尽。吾乡邹绮《十名家诗选》所录、《观自得斋丛书》中收为《渔洋山人集外诗》者,是其显例。如《香奁诗》云:“香到浓时尝断续,月当圆处最婵娟”,“肠当断处心难写,情到锺时骨自柔”;恶俗语几不类渔洋口吻。引申随园之喻,其为邢夫人之乱头粗服耶,抑西子之蒙不洁耶。奚足与彭羡门作艳体倡和哉。汪钝翁《说铃》载彭王倡和集事;《松桂堂集》中艳体七律,绮合葩流,秀整可喜,异于渔洋之粗俗贫薄。即其卷三十一之《金粟闺词》、卷三十二之《春闺杂咏》,虽多冶而伤雅,然心思熨贴,仿佛王次回。渔洋诗最不细贴,未解办是也。渔洋天赋不厚,才力颇薄,乃遁而言神韵妙悟,以自掩饰。一吞半吐,撮摩虚空,往往并未悟入,已作点头微笑,闭目猛省,出口无从,会心不远之态。故余尝谓渔洋诗病在误解沧浪,而所以误解沧浪,亦正为文饰才薄。将意在言外,认为言中不必有意;将弦外馀音,认为弦上无音;将有话不说,认作无话可说。赵饴山《谈龙录》谓渔洋“一鳞一爪,不是真龙”。渔洋固亦真有龙而见首不见尾者,然大半则如王文禄《龙兴慈记》载明太祖杀牛而留尾插地,以陷土中欺主人,实空无所有也。妙悟云乎哉,妙手空空已耳。施愚山《蠖斋诗话》自比其诗于“人间筑室,一砖一木,累积而成”,渔洋之诗“如华严楼阁,弹指即现”,有一顿一渐之别。《渔洋诗话》亦载厥说。则愚山又为妙悟之说所欺;渔洋楼阁乃在无人见时暗中筑就,而复掩其土木营造之迹,使有烟云蔽亏之观,一若化城顿现。其迂缓实有倍于愚山者。缪筱山《烟画东堂小品》于一《王贻上与林吉人手札》、陶澍跋云:“如《蠡勺亭》诗‘沐目浴月’四字,初欲改‘虎豹马’,既欲改‘马’为‘水兕’。此等字亦在拈髭求安之列,岂所谓‘华严楼阁’者,固亦由寸积尺累而始成耶。”正与余言相发。《啸亭杂录》卷八记渔洋诗思蹇涩,清圣祖出题面试,几致曳白;兹事虽小,可以见大。观其词藻之钩新摘俊,非依傍故事成句不能下笔,与酣放淋漓,挥毫落纸,作风雨而起云烟者,固自异撰。然读者只爱其清雅,而不甚觉其饾饤,此渔洋之本领也。要之渔洋谈艺四字“典、远、谐、则”,所作诗皆可几及,已非易事。明清之交,遗老“放恣”杂驳之体,如沈椒园廷芳《隐拙轩文抄》卷四《方望溪先生传》附《自记》所云,诗若文皆然。“贪多”之竹垞,能为馈贫之粮;“爱好”之渔洋,方为拯乱之药。功亦伟矣。愚山之说,盖本屠长卿来;《鸿苞集》卷十七《论诗文》云:“杜甫之才大而实,李白之才高而虚。杜是造建章宫殿千门万户手,李是造清微天上五城十二楼手。杜极人工,李纯是气化。”(97—98页)

渔洋论诗,宗旨虽狭,而朝代却广。于唐宋元明集部,寓目既博,赏心亦当。有清一代,主持坛坫如归愚、随园辈,以及近来巨子,诗学诗识,尚无有能望项背者。故其自作诗多唐音,近明七子,遂来“清秀于鳞”之讥,而其言诗,则凡合乎“谐远典则”之标准者,虽宋元人亦所不废。是以曰:“几人眼见宋元诗”;又曰:“涪翁掉臂出清新”;又曰:“豫章孤诣谁能解”;又曰:“生平一瓣香,欲下涪翁拜”;又曰:“近人言诗,好分唐宋。欧、梅、苏、黄诸家,才力学识,皆足陵跨百代,使俯首撦拾吞剥,彼遽不能耶,其亦有所不为耶”;又曰:“宋景文诗无字无来历,明大家用功之深,如此者绝少。宋人诗何可轻议耶”;又曰:“胡元瑞论歌行,颇知留眼宋人,然于苏黄,尚未窥堂奥”;又曰:“山谷诗得未曾有”;又曰:“从来学杜者,无如山谷。”翁覃溪《复初斋诗集·渔洋五七言诗钞重订本镌成赋寄叶花溪》十二首有云:“拨灯逆笔诚悬溯,昆体工夫熟后生。耆旧襄阳争识得,槎头缩项有前盟”;自注:“先生尝言;少陵与襄阳不同调,而能赏识其诗。先生于山谷、道园亦然。”覃溪手批《渔洋精华录·叙州山谷先生旧游都不及访》诗评云:“山谷诗境质实,渔洋则空中之味也。然同时朱竹垞学最博,全以博学入诗,宜其爱山谷。然同时竹垞最不嗜山谷,而渔洋乃最嗜之,此其故何也。”又云:“渔洋先生与山谷绝不同调,而能知山谷之妙。”皆可为余说佐证。然覃溪疑问,颇赘而无谓。仅就皮相论之,山谷诗擅使事,以古语道今情,正合渔洋所谓“典”;宜其赏音,何不可解之有。(106—107页)

这两则分别论析王士禛的诗和诗论。

就王士禛的诗来说,钱先生指出他善于掩饰自己天赋之不足,能以人工取胜,正如袁枚所喻,“不过一良家女,五官端正,吐属清雅”,然稍放纵,不加检点,便蓬头垢面,风姿全无。如他的《香奁诗》,写浓香、圆月、断肠、锺情,香艳至为俗气,给人“狼藉阔眉”之感,比如这里举到“香到浓时尝断续”、“情到锺时骨自柔”这类诗句,几乎不像出自王士禛手笔。汪琬,士禛友,改官翰林时,别纳小姬,王士禛为之戏作《花烛词三首》云:“花间灵鹊报新除,才子今年典石渠。未必风流输小宋,两行红烛照修书。碧玉回身奈此宵,汝南鸡唤夜迢迢。从今倦听兰台鼓,莫更薰衣事早朝……”尤其不堪一读。在论诗方面,他亦善掩饰才力之薄,而言神韵妙悟,玄虚难解,佯作解会,故钱先生认为王士禛诗病在于误解严羽诗论。严羽论诗主张意在言外,弦外馀音,是要求诗在艺术上达到一种含蓄而具神韵的境界,而王士禛将意在言外,认为言中不必有意;将弦外馀音,理解为弦上无音,将有话不说,理解成无话可说。如照王士禛误解了的要求作诗,只能是真、浅、露三字,恰恰是犯了严羽的大忌。陆蓥《问花楼诗话》载:赵执信尝向王士禛请教声调,王秘不相告,论诗又多异同,赵执信即作《谈龙录》相讥,虽有泄私怨之嫌,但他转引吴乔的话说:“朱贪多,王爱好”是对的。钱先生也有同感,认为王士禛确有如真龙而见首不见尾者,即有成功之作,然大半是像以牛尾插地,骗主人说牛已入土中,其实是空无所有。施闰章称王士禛诗“如华严楼阁,弹指即现,又如仙人五城十二楼,缥缈俱在天际”,犹如禅家所谓顿现,而自称作诗犹如渐现。这里指出闰章此说是上了王士禛妙悟之说的当,以为他会顿悟,实则王士禛每于写作前都早有准备,只不过是以顿现的方式将作品示人。缪荃孙也揭穿过王士禛文思并非敏捷的秘密。更有甚者,昭梿记王士禛诗思非但不敏,而且迟钝,康熙帝曾出题面试,他几乎交白卷,因为他选词用句必得有所依傍,否则不能下笔。但是读者毫不在意他是否有所因袭堆垛,惟爱其诗的清新淡雅,可见,王士禛作诗善于藏拙的本领有多大,这不能不说也是一种难得的天分。他谈艺注重“典、远、谐、则”四字,在创作实践中皆能付诸实现,这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就王士禛的诗论而言,钱先生指出他论诗的特点是宗旨狭窄,涉及朝代却广。“典、远、谐、则”是他对诗的要求,具体说就是作诗须做到典雅、深远、合谐、正宗,只要达到此标准者,他对唐宋元明人皆不废弃,但选辑《唐贤三昧集》时,虽标为正宗,却又不收李杜元白,论诗也不满王杨卢骆,这个矛盾说明:王士禛标举的神韵,实无具体内容,易流于空泛,而他所好的“典、远,谐、则”,要求过分,又易于掩却真性灵。因此,他自己作诗或论他人的诗作,都受到局限。此外,钱先生又举引王士禛论诗的诗例,认为他并没有另眼相看宋元诗,他欣赏黄庭坚的“清新”和“孤诣”,认为历来学杜者没有赶上黄庭坚的,推崇欧阳修、梅尧臣、黄庭坚诸家的“才力学识”皆逾越百代;认为宋祁诗字字有来历,用功颇深,即使明代的大家也有所不及;指出胡应麟虽看重宋人,却未能深识苏轼、黄庭坚。翁方纲注意到王士禛诗有“空中之味”,与黄庭坚诗实不同调,然王士禛却最喜欢黄庭坚的诗;朱彝尊以博学入诗,与黄庭坚诗实是同调,照理说他应喜欢黄庭坚的诗,而他又恰恰最不喜欢黄诗。这是一个矛盾的现象,翁方纲为此而疑惑不解。钱先生认为这并不难解释,仅就表面上看,黄庭坚诗虽擅长使事用典,但能“以古语道今情”,正合于王士祺主张作诗“典雅”的宗旨。

同类推荐
  • 北大故事

    北大故事

    北大有属于自己的传奇。可是要为北大的传奇做出完整的定义。却显得十分困难。因为你翻拣不出一个固定的词。对那段美丽悲壮的岁月,做出确切的描摹。所以,我们只能退居一隅。为大家奉上一篇篇凝结岁月的文字。是嗟叹、还是神伤。留待您细细地“品尝”。在风雨飘摇的年代。有这样一所大学,有这样一群人物。他们执著地想着,坦然地活着。他们的个性或迂或狷或痴或狂,但内里全不失风骨与风趣。重读那所大学。重读那些人物。唤醒一段正在消逝的历史。让已经模糊的身影重新变得清晰。
  • 战将楚大明(上)

    战将楚大明(上)

    《战将楚大明》是一部讲述楚大明同志一生主要事迹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这本纪实文学作品是一本有利于继承部队优良传统,激发革命英雄主义,完成军队当代职能、使命的好书。
  • 常春藤诗丛吉林大学卷·苏历铭诗选

    常春藤诗丛吉林大学卷·苏历铭诗选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如地壳运动一样,崛起了一座座诗歌山脉。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及华东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诗歌重镇。在这一时空节点上,诗人们所具有的探索、独立、低调的写作态度,朴素、豁达、真挚的诗风,构建和丰富了当代诗人特有的诗学与美学传统,并取得有目共睹的诗歌成就。就整体成就而言,可立于世界诗歌之林。《常春藤诗丛》呈现了20世纪80年代活跃在中国,且至今仍在全国诗坛具有影响力的诗人的成就以及他们诗歌创作的面貌。
  • 只要活着,就会有好事发生

    只要活着,就会有好事发生

    豆瓣无数网友盛赞,超过300000次转发推荐,豆瓣人气作者十三的文字温暖通透,打动内心。人生充满未知,每一个努力生活的人,都会得到生命最美的馈赠。电影《阿甘正传》里,阿甘憨厚地自言自语:“妈妈告诉我,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滋味。”电影《大撒把》里有这么一句台词:“你把这事往好了想到头,再往坏了想到头,然后就没什么了。”《只要活着,就会有好事发生》是豆瓣人气作者十三写给世间所有努力生活的人最温暖的疗愈随笔集——关于人情冷暖,关于时光流逝,关于相爱相守,关于亲情绵绵……人世间所谓的运气深不可测,但只要你努力地行走在其中,总会收获自己所期望的礼物。
  • 幸存者

    幸存者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他被埋在废墟之下长达76小时。他说他是幸运的,可以活下来,可以用写作抚慰受创的心灵,可是,那些失去健康、失去家园、失去亲人的人,忍受着更加巨大的伤痛,更需要我们的关心……于是,他写下了这些文字,为了这段不该忘却的记忆。用血写就的实录以命换来的真情;献给所有地震遇难者与幸存者的宝贵记忆;这是我们共同的追思,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热门推荐
  • 勿忘时光勿忘我

    勿忘时光勿忘我

    勿忘我,相思之草,不变的心,永远的回忆。人生如一个整圆,起于此,念于此,结束于此。冷漠忧伤的高冷帅哥恋上甜美单纯女主,初恋重遇、神秘坏小子...高中时代浪漫恋曲。不能提及的地方,又隐藏着怎样的过去?如果未曾相遇,是不是不会有所羁绊?回首青春甜蜜恋曲,甜蜜爱恋升级恩怨虐恋。若有一天,一边是爱人,一边是亲人;一边是正义,一边是黑暗,又该如何选择?
  • 从大猩猩开始发展科技

    从大猩猩开始发展科技

    青年科学家李小贤,在实验过程中违规操作,不幸意外身亡。灵魂飘出,偶遇触犯天规,被贬畜牲道的天界妖帝-金翅大鹏鸟。他们共投胎在一头大猩猩上,双魂一体。身处在原始森林中,一切回归原始。没有现代化科技,那么一切从头开始,从原点开始,逐步建立成新的科学王国。李小贤有大梦想,有生之年,让科学之火,燃尽诸天万界。面对人类武者的入侵,他决定用科学的力量来武装自己和同伴。李小贤与金翅大鹏鸟分工明确,白天搞科研,夜晚修古神。机甲配战体,激光配法术,大炮配神通。李小贤:“猩猩战士们,把屠仙加农炮给我抬上来。”
  • 幽影刺客

    幽影刺客

    “女神之子”伊利温征服了萨利姆王国。王国的难民们逃亡四处,辗转找寻新的居所。刺客之王戴文穿越到了新大陆的开辟初期。哈里兰的荣光尚未绽放,前方,是危机四伏的未知。为了在这片兽灵、妖精和恶魔遍地的蛮荒土地上生存下去。戴文手握利刃,披荆斩棘。生前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活下去,活得好。是生而为人的信条。
  • 离霄承欢

    离霄承欢

    黎霄是个平凡的男生,但他做的一手好菜,虽然人不漂亮,但人却很温柔。莫承烨是天之骄子,可这样一个高傲的人,却败在黎霄的温柔陷阱里
  • 神之拂晓

    神之拂晓

    一朝身死,她穿越到异世界。作为一无是处的废物,被家人遗弃。偶得一只会炼药的神兽,从此,苦学炼丹,并被世人尊称为医仙。她最后一个好友在她眼前被杀时,愤怒的她爆发了。一跃成神!当她以神界主神的身份回归神界并复活好友时,她才发现自己早已被卷入神界的阴谋之中······
  • 我对修炼真没兴趣

    我对修炼真没兴趣

    痞子王穿越到异世,成为楚家的异姓少爷,丹田受损,修炼无望,遭受欺辱。然而一个助人为乐系统,让他逆天改命,他专横残暴,却对他人心存慈念;他卑鄙狡狯,却对朋友赤心相待;他身旁靓女如云,却独情于“前世女友”;他怨恨父母,却救双亲于火海!且看痞子王如何纵四海、踏八方。
  • 万世龙皇

    万世龙皇

    夏炎,一个被亲哥废掉修炼天赋的少年,一个被父亲遗弃掉的废物,受尽欺凌,但一颗神秘的珠子让他从此强势崛起。当他拥有报复社会的力量时,他却发现这其中还另有隐情。
  • 灵魂归宿

    灵魂归宿

    传说人死后,灵魂并不会马上消失,会随风消散,飘去该去的地方。等待投胎转世,可一些怨恨和遗憾过重的灵魂便会四处游荡,只能让专门的驱灵师帮助灵魂离开。“灵魂的迷失是因为生时的患得患失,强留于人间只会给活着的人带来灾难,该走的就不该停留!”面对灵魂,刘子桥的恨多于怜悯。“人生总是有太多难以避免的遗憾,如果能将最痛心的遗憾消去,那样也会瞑目了吧。”总被灵魂影响生活的邓思琪却从不怨恨,对她来说,能像正常人一样醒来,已经是上天给予她的恩赐了。可是,痛苦却从未因“恩赐”而消失......
  • 星罚之途

    星罚之途

    年少时向往着天高任鸟飞的自由。长大后才知道,众生皆在牢笼中。走的越远,知道的越多,枷锁就越重。当龙绝兴奋的走出丛林时,便已无法回头。
  • 墨者悲歌

    墨者悲歌

    一部基于春秋战国,穿越历史的魔幻现实主义武侠小说。双主角双线设定:墨非冀死前发现了秦国得以统一天下的重大秘辛,死后与现代一位同名同姓的先秦史学博士同时穿越回50年前的自己,从此励志于把暴秦按在地上反复摩擦。穿越复活后,墨非冀在路上救下一位少年,收为养子,取名墨尚铭。墨尚铭在追随墨非冀改造历史、抗击秦国的同时,于墨家私学中开启了属于战国时代却又被现代理念扭曲的学院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