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022600000167

第167章 茶花赋

杨朔

久在异国他乡,有时难免要怀念祖国的。怀念极了,我也曾想:要能画一幅画儿,画出祖国的面貌特色,时刻挂在眼前,有多好。我把这心思去跟一位擅长丹青的同志商量,求她画,她说:“这可是个难题,画什么呢?画点零山碎水,一人一物,都不行。再说,颜色也难调,你就是调尽五颜六色,又怎么画得出祖国的面貌?”我想了想,也是,就搁下这桩心思。

今年二月,我从海外回来,一脚踏进昆明,心都醉了。我是北方人,论季节,北方也许正是搅天风雪,水瘦山寒,云南的春天却脚步儿勤,来得快,到处早像催生婆似的正在催动花事。

花事最盛的去处数着西山华庭寺。不到寺门,远远就闻见一股细细的清香,直渗进人的心肺。这是梅花,有红梅、白梅、绿梅,还有朱砂梅,一树一树的,每一树梅花都是一首诗。白玉兰花略微有点儿残,娇黄的迎春却正当时,那一片春色啊,比起滇池的水来不知还要深多少倍。

究其实这还不是最深的春色。且请看那一树,齐着华庭寺的廊檐一般高,油光碧绿的树叶中间托出千百朵重瓣的大花,那样红艳,每朵花都像一团烧得正旺的火焰。这就是有名的茶花。不见茶花,你是不容易懂得“春深似海”这句诗的妙处的。

想看茶花,正是好时候。我游过华庭寺,又冒着星星点点细雨游了一次黑龙潭,这都是看茶花的名胜地方。原以为茶花一定很少见,不想在游历当中,时时望见竹篱茅屋旁边会闪出一枝猩红的花来。听朋友说:“这不算稀奇。要是在大理,差不多家家户户都养茶花。花期一到,各样品种的花儿争奇斗艳,那才美呢。”

我不觉对着茶花沉吟起来。茶花是美啊。凡是生活中美的事物都是劳动创造的。是谁白天黑夜,积年累月,拿自己的汗水浇着花,像抚育自己儿女一样抚育着花秧,终于培养出这样绝色的好花?应该感谢那为我们美化生活的人。

普之仁就是这样一位能工巧匠,我在翠湖边上会到他。翠湖的茶花多,开得也好,红通通的一大片,简直就是那一段彩云落到湖岸上。普之仁领我穿着茶花走,指点着告诉我这叫大玛瑙,那叫雪狮子;这是蝶翅,那是大紫袍……名目花名多得很。后来他攀着一操茶树的小干枝说:“这叫童子面,花期迟,刚打骨朵,开起来颜色深红,倒是最好看的。”

我就问:“古语说:看花容易栽花难——栽培茶花一定也很难吧?”

普之仁答道:“不很难,也不容易。茶花这东西有点特性,水壤气候,事事都得细心。又怕风,又怕晒,最喜欢半阴半阳。顶讨厌的是虫子。有一种钻心虫,钻进一条去,花就死了。一年四季,不知得操多少心呢。”

我又问道:“一棵茶花活不长吧?”

普之仁说:“活的可长啦。华庭寺有棵松子鳞,是明朝的,五百多年了,一开花,能开一千多朵。”

我不觉噢了一声:想不到华庭寺见的那棵茶花来历这样大。

普之仁误会我的意思,赶紧说:“你不信么?大理地面还有一棵更老的呢,听老人讲,上千年了,开起花来,满树数不清数,都叫万朵茶。树干子那样粗,几个人都搂不过来。”说着他伸出两臂,做个搂抱的姿势。

我热切地望着他的手,那双手满是茧子,沾着新鲜的泥土。我又望着他的脸,他的眼角刻着很深的皱纹,不必多问他的身世,猜得出他是个曾经忧患的中年人。如果他离开你,走进入丛里去,立刻便消逝了,再也不容易寻到他——他就是这样一个极其普通的劳动者。然而正是这样的人,整月整年,劳心劳力,拿出全部精力培植着花木,美化我们的生活。美就是这样创造出来的。

正在这时,恰巧有一群小孩也来看茶花,一个个仰着鲜红的小脸,甜蜜蜜地笑着,唧唧喳喳叫个不休。

我说:“童子面茶花开了。”

普之仁愣了愣,立时省悟过来,笑着说“真的呢,再没有比这种童子面更好看的茶花了。”

一个念头忽然跳进我的脑子,我得到一幅画的构思。如果用最浓最艳的朱红,画一大朵含露乍开的童子面茶花,岂不正可以象征着祖国的面貌?我把这个简单的构思记下来,寄给远在国外的那位丹青能手,也许她肯再斟酌一番,为我画一幅画儿吧。

一九六一年

同类推荐
  • 既然爱情留不住

    既然爱情留不住

    "豆瓣超人气女作家刘小昭奉上的冬日暖心故事集,写给那些处在爱情、工作、生活的十字路口迷惘男女们。她的那些小小故事和桥段里,充满了清澈的领悟、和细微感动,总是这样真切地留在我们心间.对于爱情,刘小昭说:“要么别想,要么别放。”每次想发吵架脾气的时候,想想小昭说的:“一辈子那么长啊……遇上个喜欢的有多不容易,对他好还来不及,怎么能忍心说恶毒的话做让对方伤心的事呢?”说到爱情的失去,她说“最难过的甚至不是分手,因为人和人的缘分有时真的不能强求,而是那些想做却没有来得及为对方做的事情……想想就难过。很多时候我们遗憾的是:我再也没有机会对你好了。”
  • 莫言作品解读

    莫言作品解读

    知名学者王德威、邓晓芒、史景迁、李陀、李敬泽等对莫言各时期代表作品的解读之汇编,涵盖莫言所有的长篇小说和中、短篇佳作,清晰展现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30年文学创作的轨迹,通过读懂莫言的作品,读懂莫言的人生历程。知名学者王德威、邓晓芒、史景迁、李陀、李敬泽等对莫言各时期代表作品的解读之汇编,涵盖莫言所有的长篇小说和中、短篇佳作,清晰展现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30年文学创作的轨迹,通过读懂莫言的作品,读懂莫言的人生历程。
  • 亨利·詹姆斯小说理论与实践研究

    亨利·詹姆斯小说理论与实践研究

    本书旨在介绍亨利·詹姆斯的小说理论以及他的作品是怎样体现他的理论的,主要分为:詹姆斯研究概述、理论家詹姆斯、实践家詹姆斯三章内容。
  • 桃花开

    桃花开

    《桃花开》是资深文艺女青年黄爱东西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书中大量展现了黄爱东西对逝去年华的追忆和讨论,也有对娱乐、对美、对吃、对电影、甚至小物件的见解与认知,任性而温暖的文字里,满满的都是作者对过去的思念和对生活的热爱和思考,很有生活情趣。文艺青年黄爱东西的青春回忆手册,将悄然触动你的心。
  • 牡丹亭

    牡丹亭

    如果认为古代人的爱情迂腐,那么且来读读《牡丹亭》吧,这里有你不曾了解的古人生活。作家白先勇曾玩笑说道:古人的后花园是最危险的。“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牡丹亭》里演绎的正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古代名门闺秀,进了后花园看到宜人美景,就开始蠢蠢思春,然后就邂逅了一段生生死死的爱情……一曲《牡丹亭》,写尽了天下痴男怨女的缠绵心事,连《红楼梦》里的林黛玉也读得“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热门推荐
  • 最后的脉宗

    最后的脉宗

    祸由心生,祸非祸。君乃天意,两仪恩赐,战裂变之救世主也。阴阳者,水火之象也,一脚轮回,一脚今生。
  • 重生为凤:癫狂王爷哪里逃

    重生为凤:癫狂王爷哪里逃

    上一辈子,她为爱付出,最后却成为了宫廷斗争的牺牲品。也许是上天可怜,居然让她再次重生。这一辈子,她决定抛开一切,只为了自己痛痛快快活一回。--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卿自怜

    卿自怜

    颜卿,世族贵女,十六岁成为当朝太后。皇帝懦弱无能,却总想保护她;当朝大将军手段阴狠毒辣,本欲坐上皇位号令天下,却因为她迟迟不肯夺位;他,一朝红装褪去,化为男儿身,所有的温柔只为给她。到最后,卿指点江山,又是谁伴在她身旁?虽为世家贵女,却一生坎坷,家族是她的致命弱点,有人疼又如何?有人爱又如何?君不怜卿卿自怜!
  • 亲爱的义祁君(同名热播剧原著)

    亲爱的义祁君(同名热播剧原著)

    讲述了阑州大陆的邬镞圣女米七七,劫难重生变身“失智”王妃,与孤傲腹黑的义祁王吕敖爆笑相恋后,面对三族的腥风血雨,两人携手平三族安天下,缔造了一段传奇绝美的奇幻爱情故事。(同名热播剧原著)
  • 剑域风云

    剑域风云

    公元618年,唐高祖李渊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朝代,唐朝。在消灭隋朝的过程中,叶家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也使叶家从此成为了名门望族。公元690年,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武则天即位。为了巩固皇权,武则天首先将矛头指向了叶家。一个几千人的超级世家,最终只有一个幸存者——叶巽。他逃往了唐朝的西北部,一个将剑奉为神物的地方——剑域。然而,因为他的身份,暗中也有许多大人物盯上了他,一场风暴,正在暗中酝酿着……推荐一位在纵横的朋友的书《阴山诡术》,请大家多多支持。
  • 大唐散打王

    大唐散打王

    一个现代散打王穿越到了隋唐废少身上,机缘巧合之下,练成了绝世神功,由于武林恩怨,父亲惨遭恶人所害,在复仇路上,他巧遇秦王李世民以及秦琼、程咬金、罗成等天下英雄,他上瓦岗杀李密、闯少林洗清白、上战地救罗成,这一切又是否如他所愿?他的散打功夫又是否能赢得各路高手的挑战?他的大仇又是否得报......
  • 国漫之从一人之下开始

    国漫之从一人之下开始

    一招不慎,惨遭穿越。乐逸决定了,要将社会好青年的形象给维持下去。“乐逸,这个字怎么读?”“这个字读作爱知道吗?我,爱,你,来,读来听听。”“哦,我爱你。”“对,就是这样。”乐逸的脸上满是笑容。“乐逸,你找死!”就在这时,一道身影猛地出现在了乐逸的眼前,包含怒火的一拳朝着乐逸而来。乐逸:“就不能愉快的聊天吗?天天喊打喊杀的,不知道这个世界上有和谐号这种存在吗?”
  • 许一世流年似锦

    许一世流年似锦

    竹马有三好,身高貌美让推到,时锦重生一次,最大的愿望就是嫁给竹马季流年。可是说好的温馨可人竹马,为什么变化那么大。这个腹黑霸道的男人是谁,还动不动鬼畜。木时锦一脸懵逼,被季流年拆吃入腹。这是一个双重生的青梅竹马甜宠文。
  • 一条狗的悲伤往事

    一条狗的悲伤往事

    一只狗的眼中人类世界。一条狗的悲伤,犹如江水,冲刷在人世。。。。
  • 轩辕图穹

    轩辕图穹

    志大力薄,欲与天斗,乃知一步一光年,一指一乾坤之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