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044800000002

第2章

廷试

皇帝制曰朕思首自三代以来迄于宋终中间虽历世有久近而其君之历年亦有长短要之皆自其为君者何如耳但传云惟周之历世最多国祚恒久然周之所以享祚久本于文武之所积累亦后之继承者能保持之耳上至****垂及唐宋亦若是焉皆基之于先王德泽洽于民心亦继之以嗣王能尽持盈慎满之道者也洪惟朕 皇祖高皇帝代 天复世重肇中华建振古无比之功德朕 太宗继述于草创之初 列圣遵承于太定之后百有六十余载传之于今朕以宗支方在冲昧之年入承 祖位幼弱不才多招灾害于民兹来思 祖宗创造万艰惕然悚惧朕欲长保洪业于无穷有隆弗替永 宗社万禩之固保家国千世之传民得以遂生物得以适所如上之良法要道朕心慕之思之不知何以得此故进尔多士于堂尔等蕴持既久王政素闲于怀可罄所知以告朕将亲择而勉之钦哉臣对臣尝读书至说命有曰朝夕纳诲以辅台德是君以保治之道望其臣也读诗至烝民有曰衮职有阙维仲山甫补之是臣以保治之道辅其君也君不以治道望其臣是为自圣自圣者谓人莫已若虽有善言无从入矣臣不以治道辅其君是为自欺自欺者谓吾君不能虽有善道莫之告矣此上下交所以为泰而上下不交所以为否也否泰之间寔吉凶消长之机治乱安危之会也可不慎哉不然则恭默思道如高宗内修外攘如宣王皆中兴之令主也传说虽帝赉之良弼山甫虽天生之贤佐其贤与智要非有过于高宗宣王也而德命之辅阙湏之补者盖真不自满假而圣不自圣之心也盖真知王业之不易保而欲建久安长治也策也钦惟 陛下具聪明睿智之德禀刚徤中正之资将以启中兴之令图建无前之伟绩而隆亿万载无强之休于以远迈乎高宗宣王以上追三代之隆而陋汉唐宋于不足为者也微臣何人而足以赞庙谟禆国论于万分之一耶窃观 陛下临御以来凡五策士矣始之以慎初之道盖欲体元居正而更化以善治也继之以纲纪风俗盖欲通变宜民而绍复乎先王也继之以王伯之辨盖欲极深研几而纯心于王道也继之以知人安民盖欲养贤及民而绥靖乎中邦也继之以耕桑蚕织盖欲利用厚生而父母乎天下也合而观之无非所以为持盈慎满之道也然当时策士之言 陛下亦既梓之为录布之庶府传之天下矣顾皆视为虚文而未闻采为实用岂以 陛下亲策贤良之士为应故事而巳耶抑其言皆将顺逊志祗以铺张洪业扬厉盛德而为 陛下之所巳行者耶臣时窃伏草野每恨芹曝之诚无路上献乃今举于有司进于 大廷以奉 清问甚大幸也使臣复有所回护隐伏而不言言而徒摭拾三代之遗文补缉汉唐宋之故事聊以塞责而无适于用则是臣当可言之会而以空言罔 陛下也上负吾君下负吾心纵天寛地容不加罪谴而天下后世其谓臣何臣伏读 圣策见 陛下上嘉三代下及唐宋惓惓于 祖宗创业之艰难 列圣守成之不易而深忧至计惟欲民之遂生物之得所以尽持盈慎满之道盖兼前是五者之问欲会而通之以观厥成也此实所以造万世之福也岂惟一代之民物受其赐而巳哉然臣窃虑 陛下有是念也而不能底是绩也为是言也而不能励是行也兹欲励行以底绩岂有他哉亦唯 陛下推是心与是言以达之政焉耳臣愚反复 圣制曰朕思首自三代以来迄于宋终中间虽历世有久近而其君之历年亦有长短要之皆自其为君者何如耳是 陛下之所以鉴于古昔者固自探其本矣既而曰洪惟朕 皇祖高皇帝代天复世重肇中华建振古无比之功德朕太宗继述于草创之初 列圣遵承于太定之后是 陛下之所以法乎 祖宗者又自得其要矣乃复诏臣等罄所知以告是诚大舜好察迩言之心先王询于蒭荛之意也臣敢不稽经援史而为明切时务之论以复 明诏乎臣闻之书曰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是先王之政惟在于民也又曰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是 祖宗之意亦惟在于民也然保民之道安在哉亦曰尽教养之道焉耳矣但教养之文具易设而教养之要道实有未易尽者臣请得为 陛下言之夫古今之言养与教者夫孰不曰制田里而教树畜也设学校而明礼义也然田里何以制树畜何以教学校何以设礼义何以明则非夫人之所能知也况乎与世剂量之道随时变通之宜又有不可以执一论者盖享国长久莫如三代而三代之时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因民以授田井十则为通通十则为成无旷土无游民食节事时民咸安其居乐事劝工尊君亲上然后兴学而王宫国都以及闾巷莫不服诗书礼乐之教遵命乡论秀之规而其所以教养乎斯民者固至详至备而尽善尽美矣此其所以德洽化流治隆俗美而非后世之所能及也迨夫井田既废之后田不在官而在民是以贫富不均风俗薄恶汉唐以降识治体者咸慨古法之善而时异势殊卒无可复之理于是有限田之议有均田之制有口分世业之法然皆议之而不果行行之而不能久何也其为法虽各有可取然不免拂人情而不宜于土俗可以暂而不可以常也民不遂生物不得所而先王之治所以卒不可复者皆职此之故也臣惟 陛下以天纵之圣应中兴之运丕阐化猷增饬仪矩制礼作乐崇道右文籍田蚕室之礼咸事举行 郊庙神祗之祀无不稽订迩复议定 庙制命所司择日兴工其诸因仍苟且之制背礼不经之训一洗其陋而千百年之旷典至是复覩其盛矣凡我臣民莫不仰 大圣人之作为出于寻常万万也但仪章虽备具治道虽黼黻而畿甸要荒之间穷檐蔀屋之下民之不聊生也亦甚矣蒙袂辑屦之状琐尾流离之形使有能为郑侠者图以上献则 陛下不忍人之心亦岂得晏然而巳乎昔人论享国长久而本之于仁礼谓后有携贰者思先王之仁而不忍畏先王之礼而不敢其言诚是也自今日之时与势言之则仁民之政殆尤急于礼焉盖君之于民也犹父之于子也慈父之教其子必示之以家礼而欲其周旋观法习熟仪节以世其家斯固诏燕之道也然生业不周而不能衣食其子饥寒切身廉耻将丧则亦将视父之所示者为虚文矣安望其能从父之教乎今之民皆饥寒之民而礼义无可修之暇者也臣恐其于 陛下之礼文未必其能释然于心也昔汉文帝之时贾谊请改正朔易服色定官名兴礼乐而帝则谦让未遑臣始读汉史至此未尝不谓文帝之因陋就简而惜贾谊之说之不售也及反复思之乃知文帝当高帝战争之后惠帝昏弱之余天下嗷嗷新出汤火若遽事礼文则生息休养之意或未能专而民农为之重困此其意盖有在也卒至蓄积岁增户口蕃息天下殷富粟陈贯朽鸡鸣犬吠烟火万里断狱数百几致刑措而致治之美庶几成康矣不然则谊固英杰之才所言皆卓越之见而文帝岂弃才之主周勃陈平又岂蔽贤之相耶使谊尝历试艰难亦必自悔其说之早而用之晚岁其见必周不意遽亡弗复登用而汉之礼乐终袭秦陋是则为可惜也今 陛下忧民之心不为不切养民之政不为不行而持盈慎满之念不为不至而臣敢复有辞者愿 陛下于本末先后之间加之意而巳文帝后世之君而所行亦非纯王之道固不足法但其一时之见亦有合于圣贤之旨孔子见卫民之庶必曰富而后教孟轲陈王道于齐梁欲其谨庠序之教而必以制民之产先之是皆以仁民为先而植夫礼让之本也臣愿 陛下于退朝独处之际深宫静一之中试思今日之天下为富足耶为困穷耶若以为富足也则饱暖者不一二而饥寒者常千百杼柚其空室如悬磬而冻馁流离之惨 陛下曩时亦自形之制策矣若以为困穷也陛下何忍赤子之至于斯而不一为之所耶然臣所望于 陛下者非欲家赐谷粟以食之而人给布帛以衣之也非欲生今而反古之道也非敢为迂阔难行之说而扰天下也亦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而得夫与世剂量之道因时通变之宜不拘拘于陈迹而不失先王之意使天下帖然于相生相养之域耳盖民之所以不聊生者皆起于不均之横征豪右之兼并而无常生之业也先是奉对之臣亦尝有以是策献者矣但其说条贯靡竟统纪未终无以感悟 陛下之听焉臣请得而续陈之夫民常生之业在田而田无限制则兼并之患不息兹欲限之则亦未免亟夺富人之田若之何而后可哉必也因其巳然之俗而立为未然之限不追咎其既往而惟限制其将来庶几可乎请断以一年为限如自今年四月以前其民家所有之田虽多至百顷官府亦不之问唯自今年四月以后一丁惟许占田一顷余数不过五十亩于是以丁配田因而定为差役之法丁多田少听许买足其数丁田相当则不许再买买者没入之其丁少田多者在未立限之前不复追咎自立限以后惟许其鬻卖有增置者并削其所有立为一定之限以为一代之制行之数十年富者限于制而不复买田兴废无常未免鬻产则田直日贱而民产自均虽井田之制不可复而兼并之患日以消矣成化中大学士丘浚尝有此议而田宅踰制亦 祖宗朝之所禁者正 陛下今日所当加意而着之令者也且不刑一人不扰一民下方尺之纸而天下晏然自服 陛下何靳而不为此耶若乃奢侈成风靡丽成俗则又不可不严为禁革王制作****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而圭璧金章锦文珠玉成器不鬻于市此不惟可以见先王之世上下有章而且以节民之财也今天下则庶人得为帝服倡优得为后饰富民墙屋被文绣庶人孽妾缘其履百人作之不能衣一人一人耕之十人聚而食之甚至家无担石而所食者常珍囊无余赀而所衣者纨绮风俗至此盖有不啻如贾谊之所谓长太息者矣及夫冗员也冗兵也冗费也三者日积而月甚升斗之给尽出民力尺寸以上悉仰县官所谓无益之费名重而实轻者盖有不啻如苏轼之所忧者矣乃若贪贿之徒求进之辈其在京师而近于 陛下之耳目者固巳洞察臣不得而深言之矣乃若守令最为亲民而民之休戚所系尤重其间贤者不一二而不贤者常什伯或计取以肥家或贿权以要宠莫非浚民之膏血以自润也天地所生财货止有此数而耗蠹若此****之伐桑枣鬻鸡豚捐子女以应上官之求亦势之所必至耳夫民生有欲不能自遂则以其愁苦之气薄阴阳之和汨天地之精郁而为沴厉荡而为氛祲此其感召之机有必然者民何以遂生而物何以适所也 陛下策臣曰朕以宗支方在冲昧之年入承 祖位幼弱不才多招灾害于民夫 陛下之言及此禹汤罪已之言也天下民物之福也 陛下果能以此忧勤之心而布为忧勤之政阜民之财节财之费既如臣前所陈矣而又于九庙落成之日 祖宗妥灵之余一意休养弗事土木省刑罚薄税敛恤茕独雪冤抑戮贪酷进忠良释逋负绥携贰问民疾苦布德行惠使夫困者苏踣者起蒙袂辑屦者完好而充悦流离琐尾者还定而安集则天心克享协气自应庶灵毕至百嘉鬯遂 天地清宁郊庙歆享华渚流虹前星耀彩九河顺适三垂晏然不惟礼文具备将见中声可复而大雅之久沉者亦可作矣由是大礼与天地同节大乐与天地同和而唐虞三代之后再见我 明天子也宗社万禩之固家国千世之传将自与天无极矣其所以致之之由 陛下固自得之而臣既巳略述之矣 陛下能不重念之哉昔汉匡衡当元帝之时有言曰聪明果断者戒于太察温良慈厚者戒于无断宋司马光当神宗时有言曰仁明武君人之三德而仁为最要二臣虽槩举之实各讽其君之所不足也臣至愚极陋固非二臣之比而区区芹曝之诚则寔愿 陛下有以垂鉴之也虽然臣之所言皆涉于事者也而其原则在 陛下之一心而巳昔舜授禹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仲虺之告成汤曰以义制事以礼制心吕望之陈于武王曰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凶成王则曰单厥心康王则曰循大卞高宗则曰咸有一德宣王则曰兢兢业业其所以正此心而清出治之原者皆在 陛下之能自得师也若夫汉唐宋之君其间虽不无可称者然皆不免于杂伯杂夷非臣之所以望于 陛下者也倘 陛下不以臣言为迂留神省览俯赐采纳则天下幸甚臣草莽之人不识忌讳干冐 宸严无任陨越之至臣谨对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妃常大小姐

    妃常大小姐

    事实证明,想和现实就那么一说。许清依原本是现代世界就一普通的古武世家的人,性子娇纵了些,惹事了自己也能处理。胸无大志,没事练练异能,玩玩电子产品,去俗世转转,小日子相当不错。可如今,莫名其妙的出现在这里,又看见一个跟自己一模一样的人死在自己眼前。身体里的异能量不到一半……还要在这个世界活下去,造孽……哦,还行吧!
  • 辟邪铃

    辟邪铃

    源于小时候院子里玩耍时,看到围墙上有金光闪闪的一个人或者什么东西。此书内疑团重重,到底谁才是真正维护世间万物,又是谁躲在幕后操纵着这一盘大棋,最终是否能幡然悔悟选择和他们并肩作战,反抗妖界。漫漫除妖路,何处是尽头。若要争上游,必走日更路。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逍遥游仙路

    逍遥游仙路

    这是一个扮猪吃老虎兼一直打脸的故事。身负暗日道印的李旷野,被误认为是修士中的废材,在修仙的路上,有很多没事找事的修士认为才踩一下暗日道印的废材修士是一件很爽的事情……只是,却没想到,酸爽到懵逼了。踩人不成,被打脸了……这是一本很直白的小说,前面十章有点文青,后来我觉得太墨迹了,就直接爽文了……弄了个群:129589072
  • 锦绣山河遥遥路远

    锦绣山河遥遥路远

    他是北周永乐王,杀伐果断,冷厉诡狡,醉心权力山河,只欲将天下一统;她是现代地理学博士跨越时空而来,无论到了那里都只爱人间山水,只愿沉醉其间。却不想这样的不期而遇,改变了初衷与执念。初见时,她言语新奇,发色怪异,唯独一双澄澈眼眸撞入他眼中,掀起微微波澜。陪伴时,她说他恃美扬威,让她心神皆醉,人间山水皆比不了他的美色,只是说话间她那双澄澈的眸子却不尽然全是他的容颜。离别时,她说她只愿“世人皆醒我独醉”,竟让他不要辜负了大好河山。再相逢,她献计青州军,他万里奔袭,相逢一眼,她从城墙之上一跃而下,却对他说,“王爷,一别经年,小女子竟无法入醉了。”万里江山,锦绣山河这是他从幼年起就印在眼底,几经杀伐,早已唾手可得,却没想到,只为一眼,就打乱了初衷,那双澄澈的眸子里是否能映入他的容颜成了他心头的朱砂痣,手中的白玫瑰,成了一生的执念。“世人皆醒我独醉”她一直过着这样的生活,却不想在恃美扬威的他那里待地久了再也入不了那样的境界,人间山水再也入不了她的眼,她只想将那个冷厉诡狡,行姿狷狂的男子放在眼中,存在心中。
  • 马普灵异录

    马普灵异录

    小说主人公“我”自幼时一次意外的遭遇,遇到了命中注定将主人公收入囊中的神秘瘦子,不断地恐怖遭遇,让原本理性的主人公对所认知的世界有了推翻现性的新认识,加入到组织以后,一段全新的诡异生活开始了.......
  • 忘记你,嫁给你

    忘记你,嫁给你

    如果在彼此深爱对方的时候,我突然忘记了你并消失在你的世界,你会怎样?
  •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超位面吞噬

    超位面吞噬

    大学生凌肆觉醒了能通过意识侵蚀,控制他人身体的能力,是上天的眷顾?还是使命的任命?怪异的梦境频频侵扰,是前世的唤召?还是今生的注定?现世杀机频出,异世征战不止,一张跨越数个位面的巨网铺天盖地而来。凌肆,已经整装待发。你呢?【非无限流不穿电影、漫威原汁原味的时空穿梭|·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