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088200000021

第21章 绿化树(5)

身体虚弱的折磨,在于你完全能意识、能感觉到虚弱的每一个非常细微的征象,而不在虚弱本身。因为它不是疾病,它不疼痛;它并不在身体的某一个部位刺激你,或者使你干脆昏迷;它无处不在,无所不到。实际上,要真昏迷过去倒也不错。当我意识到,我才二十五岁,又没有器官上的疾病,却如此虚弱的时候,我真有些万念俱灰。有的人万念俱灰会去皈依佛教,有的人万念俱灰会玩世不恭,有的人万念俱灰会归隐山林……这都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万念俱灰,他本人还有选择的自由。已经失去主观能动性的、失去了选择的余地的万念俱灰才是最彻底的。这种万念俱灰不是外界影响和刺激的结果,是肉体质量的一种精神表现。油干灯灭,但火焰总是逐渐微弱下去的。它最后那一点萤火虫似的微光,还能照着你看着自己怎样地死去。也就是说,它要把你一直折磨到底。死,并不可怕,尤其在我这样的时候;可怕的是我能非常清醒地看见自己一步一步地走向死亡的全过程,看着生命怎样如抽丝一般从我的躯壳里抽尽……

啊,拉撒路!拉撒路①!……

十一

第二天早晨醒来,才有了饥饿和周身疼痛的感觉。根据经验,我知道现在开始好转了。能够感到饥饿和疼痛,就是还有活力的表现。

我无论如何要想个借口留在“家”里。

吃完早饭,我向组员们指出,土坯炉子上的泥缝,经过一天一夜的烘烤,已经干裂了。如果不糊上,裂缝里就会冒出煤气。“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别刚出劳改队,又进了阎王殿。”我叫他们跟谢队长说一声,我留在“家”里把炉子再泥一遍。

我现在是“组长”了,更主要的是,这个炉子成了大家关心的一个宝贝。中尉说:“行,你别去了,我去跟毛胡子队长打个招呼。”

我料到队长绝不会凭他们一句话就对我撒手不管。我先慢慢腾腾提来一桶水,挖了几锹上,刚把泥和好,不出所料,谢队长夹着一把锹来了。

“日怪!”他内行地把烟灶里里外外看了一遍,颇为欣赏,在炉子旁边蹲下来烤着两只手,“你还会打这样的炉子:又省料,又简便,火又旺。”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我笑着把我是跟谁学的告诉了他。

“日怪!你们‘右派’,尽是些能人!”他朝干草上啐了一口,“咱们这搭儿的人,老八辈子咋样打炉子,这会儿还咋样打炉子。费泥费坯,厚得跟城墙一样,热气都透不出来。”

谢队长烤暖和了,眼泪鼻涕流了出来。他在脸上抓了一把,抹在自己的袄袖上。粗糙的大手上有一道道很深的裂口。常年的户外劳动在他手上和脸上都印上了不可磨灭的痕迹;我突然觉得他很衰老,清癯的、布满皱褶的脸上有一种老人式的宽容神情,显得很和蔼可亲。

“谢队长,你家炉子要是不好烧,我来替你改装一下吧。”我讨好地说。

“不用。”他语气很平和,拉开了家常话,“我家烧的是柴灶。谁烧得起煤哩!你们是单身职工,按规定应该给你们烧炉子的。别的,你没见?队上家家户户都是柴灶,做了饭,又烧了炕。到夜黑,再添一把柴,一夜黑也暖和了。我的灶是喜喜子给我打的。那驴日的,也有点能!”

“海喜喜不是干部?”我勾着炉缝,问他,“昨天他接我们去,我们还当他是干部哩。”

“球干部!”谢队长淡淡地一笑,“他是今年开春从甘肃过来的。听说他小时候在寺上当过满拉①,可不好好学,一蹦子窜了好些地方。劳动嘛,还是攒劲的。身大力不亏嘛。我就看待他这一点。出个远门,他也扛得住饿。嘿嘿!”

谢队长笑出了声,我却不明白这有什么可笑的。停了一会儿,他又说:

“今夜黑发工资,明天休息。你们想走个哪搭儿,也行。”

“去镇南堡也行么?”我毕竟年轻,还是想去享受一下能四处走动的自由。

“咋不行?走哪搭儿都行。”

我想他不是随口这样说的,可能是有意识地要让我知道我现在不同于过去的身份。但我又不大相信他这个外表如此粗俗的人竟会体贴别人。我瞥了他一眼。他表情不变,一门心思地烤着火。可是不论怎样,他这句话使我深受感动。

他又问了我原来在哪里工作,家里还有谁,随后,好像想起了什么事,扛起铁锹走了。

“行,你闹吧。”他说,“也别太热,小心煤烟打着,最好把报纸上掏个窟窿。”

他并没有叫我泥好了再去干活。

他一走,我三两下就勾好了炉缝,洗干净铁锹,支在炉口上,取下挂在墙上的报纸包,拿起罐头筒,倒进稗子面,像昨天那样煎起稗子面煎饼来……

稗子面都吃光了,我抖抖报纸,把它钉在我草铺旁边的墙上。这样,我就有了一圈干净的墙围。我不敢再跑出去看什么马了,点燃昨天剩下的半截香烟,舒舒服服地在围着报纸的草铺上躺了下来。

在我头旁边,卡斯特罗雄心勃勃地在鼓动世界革命,肯尼迪在发表他的“新边疆”政策,西方国家正用“福利国家”的口号来蛊惑群众,某地还选举开“牛奶皇后”……这些,都离我非常非常的遥远。那么,我现在生活于其间的这个新的生存环境是怎样的呢?我觉得,在这个如此贫穷、如此粗野、如此落后,仿佛被世界所遗忘、被文明所抛弃、为任何报纸书刊都不屑于挂齿的荒村中,却有一种非常模糊的、不能用语言来表达的东西使我感到新鲜,感到亲切,感到温暖。我小时候,教育我的高老太爷式的祖父和吴荪甫式的伯父、父亲,在我偶尔跑到佣人的下房里玩耍时,就会叱责我:“你总爱跟那些粗人在一起!”后来接触的那些知识分子们,脑子里的劳动人民全是塑造出来的艺术形象——穿着白衬衫和蓝工装裤,戴着八角帽,满面红光,肌肉饱满,气宇轩昂,永远走在一条笔直宽阔的金光大道上。给我作报告的领导号召我向之学习的“劳动人民”,在我脑子里好像总是一个空泛的概念——神圣尽管神圣,我却始终不知道是什么样子。在劳改农场里是没有什么“劳动人民”的,那里不是知识分子就是狼孩。在这里,我总算置身于“劳动人民”之中了吧。首先让我感到惊奇的是,这里有一种劳改农场完全没有的乐观的、毫无顾忌的气氛。在如此贫穷、落后的荒村,竟能乐观和毫无顾忌,是多么可贵,多么不可思议啊!虽然这乐观与毫无顾忌是用粗俗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但这样更透出了朴拙与天真。回忆昨天劳动时的所见所闻,我发自内心地微笑了。

十二

镇南堡和我想象的全然不同,我懊悔一上午急急忙忙地赶了三十里路,走得我脚底板生疼。

所谓集镇,不过是过去的牧主在草场上修建的一个土寨子,坐落在山脚下的一片卵石和沙砾中间,周围稀稀落落地长着些芨芨草。用黄土夯筑的土墙里,住着十来户人家,还没有我们一队的人多。土墙的大门早被拆去了,来往的人就从一个像豁牙般难看的洞口钻进钻出。但这里有个一间土房子的邮政代办所,一间土房子的信用社,一间土房子的商店,两间土房子的派出所,所以似乎也成了个政治经济的中心。今天逢集,人比平时多一些,倒也熙熙攘攘的,使我想起好莱坞所拍的中东影片,如《碧血黄沙》中的阿拉伯小集市的场景。

我先到邮政代办所给我妈妈发信,告诉她老人家,我的处分解除了,现在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工人,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我吃得很好,长得很胖,晒得很黑,人人都说我是个标准的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就像苏联一幅招贴画《你为祖国贡献了什么》上的炼钢工人。

我没有钱,但我有很多好话寄给我妈妈。

我的组员,包括“营业部主任”也托我寄信。他们的信都很厚,大概又在向家里念苦经,要家里人赶快给他们办准迁证吧,我想。

邮政代办所门口贴着一星期前的省报。省城的电影院在放映苏联影片《红帆》。我知道这是根据格林的原著改编的。啊,红帆,红帆,你也能像给阿索莉那样给我带来幸福吗?……

我走到街上。这条“街”,我不到十分钟就走了两个来回。商店里只有几匹蒙着灰尘的棉布,几条棉绒毯子,当然还有盐。熏黑的土墙上,贴着“好消息新到伊拉克蜜枣二元一斤”的“露布”,红纸已经变成了枯黄色,问那偎着火炉的老汉,果然是半年以前的事了。

集上有二三十个老农民摆着摊子,多半是一筐筐像老头子一样干瘪多须的土豆和黄萝卜,还有卖掺了很多高粱皮的辣面子的。有一个老乡牵来一只瘦狗似的老羊,很快被附近砂石厂的工人用一百五十元的高价买走了。我估摸了一下,它顶多能宰十来斤肉。我一直把那几个抱着羊的工人——奇怪,他们不让羊自己走——目送出洞口,咽了一口口水,才转过脸来。肉,我是不敢问津的。

我的目标是黄萝卜,土豆都属于高档食品。我向一个黄萝卜比较光鲜的摊子走去。

“老乡,多少钱一斤?”

“一块,搭六毛。”老乡边说边做手势,好像怕我听不懂,又像怕我吃惊。

我并不吃惊,沉着地指了指旁边的土豆:

“土豆呢?”

“两块。”

“哪有这么做买卖的?土豆太贵了。”我咂咂嘴。

“贵!我的好哥哥哩,叫你下地受几天苦,只怕你卖得比我还贵哩!”

“你别耍你的巧嘴嘴了!”我用上了向那女人学来的一句土话,“我受的苦你老人八辈子都没受过,你信不信?”我瞪着眼睛问他。

“嘿嘿……”他干笑着,似乎不信。

“告诉你吧,”我冷笑一声,“我是刚从劳改队出来的。”

“啊,啊!那是,那是……”老乡流露出畏惧的神色。

“怎么样,土豆贱点?”我突然故意把逻辑弄乱,话锋一转,“人家都是三斤土豆换五斤黄萝卜哩。”

“哪有这个价钱?”他的畏惧还没有到贱卖给我土豆的程度。但正因为这样,他即刻钻进了一个微妙的圈套。“你拿三斤土豆来,我换你五斤黄萝卜哩。”

“当真?”我表面上冷静,而心里惴惴不安地叮问了一句。

“当真!”老乡表现出一种很气愤的果断,“三斤土豆换五斤黄萝卜还不换?!”

“行!”我放下背篓,“你给我称三斤土豆。”

我先把钱付给他——我们昨天每人领了十八元,干了一天就领全月工资,真好!老乡取出自制的秤。我们俩又在挑拣上争了半天。称好后他倒到我的背篓里。我说:

“给,我这三斤土豆换你五斤黄萝卜。”

老乡连思索都没有思索,称了五斤黄萝卜给我。我把土豆倒回他的筐里,背起黄萝卜就走。

我得意洋洋,我的狡黠又得逞了!

在劳改农场,我就经常和来给我们做买卖的老乡打交道。我熟知他们有一种直线式的思想方法。有时候,他们会出奇的固执,拼命地钻牛角,只记一点,不计其余。这也可能使他们在争取自己的利益或创造性的劳动上,表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顽强精神,但更大的可能倒是被人愚弄,被人戏耍,让他们顾此失彼,大上其当。而我就是用自己的小聪明戏耍他们的人之一。

“我”啊,你究意是怎样的一个人呢?

十三

太阳暖融融的。卵石和沙砾在我脚下咯咯作响。方圆十几里阒无人迹,只有我一个人在荒滩上昂首阔步。“只、有、我、一、个!”这就是自由。在大号子里睡了四年,出工排队,收工排队,打饭排队,干了四年密集性的劳动之后,只有独自一人在一个广袤的空间行动,是多么幸福啊!

洪水从山上下来,冲出一条条深沟,又像是向山坡蜿蜒而上的卵石路。大大小小的卵石在阳光下散发着钢青色的辉光。略微向平原倾斜的荒滩,景物的色调是坚毅的、严峻的,一切都岿然不动。只有一种土色的小蜥蜴,见我过来,或是摇着小尾巴拼命地跑,沿途丢下一连串慌慌张张的小脚印;或是挑战地扬着头,用小眼睛瞪我。那样子真可笑!在这个季节没有沙葱,也没有肉苁蓉,不然我可以爱拔多少就拔多少,大嚼一顿。我不是独自一人了吗?我不是自由了吗?现在,连空气都是属于我的!可是,这时候荒滩上只有枯干了的芨芨草和酸枣。酸枣是一种多刺的灌木,实际上就是荆棘的一个品种!荆棘,这个词使我怦然心动。我耸耸肩,把背篓往上啦啦,大踏步地穿过荆棘。

美丽的蔷薇脱落了花朵,

和多刺的荆棘也差不多。

我把荆棘当做铺满鲜花的原野,

人间便没有什么能把我折磨。

阴间即使派来牛头马面,

我还有五斤大黄萝卜!

“嘚儿蓬!嘚儿蓬!嘚儿蓬、蓬、蓬!……”我在心里敲着大鼓,背着背篓在荒原上迈着大步。

前面,是一条两米宽的排水沟。早上过来,冰还冻得很瓷实,但过了中午,冰层下出现了许多可疑的小水泡——这是冰层融化的表象。

但是,这条排水沟长得东西两边都不见尽头,中间又没有桥。我走过来,走过去,选了一个比较窄的地方,拿起一块土坷垃往冰上砸去,咚的一声,土坷垃碎了,冰并没有破裂。我觉得可以冒险试一试。

两米宽的距离,如果我身强力壮,像给我妈妈写的信里说的那样;如果我背上没有五斤黄萝卜,我还是能一跃而过的。但这时的情况恰恰相反。我前一只脚刚跳到离岸三十公分的冰层上,喀嚓一声,冰层破裂了!我连人带背篓仰天摔倒在沟里。薄冰被我砸了一个窟窿,像印模一般,正和我倒下去的身形相同。

我顾不得我自己,湿漉漉地站在没过膝盖的冰水里,看看背篓,里面只剩下两三个黄萝卜了!

反正棉袄已经湿透,我连袖子也没挽,气急败坏地在沟里乱摸。直摸到全身冻得麻木,而小腿针刺似的疼痛起来,才摸到不足一半。我只好恋恋不舍地爬到沟上,把劫后的剩余捡进背篓里。

在岸上,我如同一条落水狗似的抖擞了抖擞,背起背篓走了。一直走出很远,我还流连地回头看着,仿佛沟底的黄萝卜会像青蛙一样自己跳上岸来似的。

十四

半夜,可能是受寒以后发起烧来,我被干渴烧灼醒了。窗外,呼呼地刮起了西北风,用钉子钉着的报纸有节奏地噗噗作响,就和拉风箱一样。我感到一阵阵的晕眩。我身体虚弱以后,才发现很多小说里描写的晕眩是虚假的;那种扑通一声摔在地板上,或软软地倒在沙发上的描写,多半是主人公的装腔作势。我静静地睡在被窝里也会感到晕眩,并且晕眩不但不会使我昏迷,反而会把我从熟睡中摇醒。这时,头颅仿佛比正常情况下大了许多,头颅里的血显得很稀少,很稀薄,就像只有一点点水在一个大坛子里晃荡一样。

当然不会有一个人给我倒一口水来喝。我必须忍耐。而我也习惯了忍耐。有时,我会被自己能如此忍耐而感动,也就是说,我自己被自己感动了。在这半夜时分,我就被自己感动了。耐力不像膂力,不能用计量器测试出来,并且它还包括了精神的和物质的两方面。有人能忍受精神的痛苦,却耐不住物质的贫困;有人能忍受物质的贫困,却耐不住精神的痛苦。我发现,我在精神和物质两方面的耐力都有相当大的潜力,只有死亡才是一个界限。

大自然赋予我这样大的耐力,难道就是要我在一种精神堕落的状态下苟且偷生?难道我就不能准备将来干些什么对社会有益的事情?

这时,我开始内疚起来,心里受到自谴自责的折磨。黄萝卜的得而复失,在我看来是冥冥中的惩罚和报应。老乡是辛苦的,这个地区从来就把农民叫“受苦人”,下地干活不叫下地干活,叫“受苦去”。一块六一斤黄萝卜,比较起来是不贵的,劳改农场附近的老乡开口至少是一块八至两块。我的一块浪琴表只换到三十斤黄萝卜和一碗发霉的高粱面。可是,我却狡黠地愚弄了那位老实的、满面皱纹的老乡,还自以为得计,结果……

同类推荐
  • 蓉城未眠

    蓉城未眠

    本书以散文的形式叙写生活里一些看似琐碎的事,却含有深刻的哲理性。作者用她敏锐的心思,以淡然的文笔细细诉说着这个城市以及与这个城市有关的故事。然而,这里的天空无论阴霾或晴朗在作者笔下又有了不一样的色彩。不管你是否喜欢蓉城,只要你还热爱着自己的生活,总会从书中文字里发现有那么点点滴滴,能感动或触动你。
  • 忘不了的小事

    忘不了的小事

    古往今来,一切闪光的人生,有价值的人生,都是在顽强拼搏和不懈进取中获得的。
  • 死亡之旅:英军中国师欧战蒙难记

    死亡之旅:英军中国师欧战蒙难记

    法国前总统希拉克,在华工纪念碑揭幕式上致辞:“任何人都不会忘记这些远道而来,在一场残酷的战争中与法国共命运的勇士,他们以自己的灵魂与肉体捍卫了法国的领土、理念与自由。请允许我向这些用自己的生命为法国的独立和人类的理性原则的胜利,做出贡献的中国人致以崇高的敬意,他们的勇气和精神令人钦佩,法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作者的题记则是——文献档案确凿记载:近一个世纪前,15万中国人曾经浴血欧洲西线,可是历史却出现了重大的缺失,这支由泱泱大国派出的羸弱之师,有多少人成了异国冤魂?近一个世纪过去,历史尘埃不应湮没中华先辈的屈辱、痛苦、血腥的搏杀与悲愤的呼号。
  • 杂烩集

    杂烩集

    宁夏银川建龙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卓先生,是一位学者型的企业家,几个月前给我特别推介了付登华老先生的书稿《杂烩集》。当时,我正忙于参加中国枸杞博物馆布展和搜集素材创作第九部长篇小说《杞圣》,只好背着这部书稿抽空阅读。读后感触颇深,不由想起了他一生最喜欢的两句诗:“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着花。”
  • 郁达夫书信集(套装共两册)

    郁达夫书信集(套装共两册)

    本书包括《茑萝行》《和孤独人生的零余者》共两册。《茑萝行》就像是郁达夫写给孙荃夫人的一封家信。与读其他小说不同的是,郁达夫的小说读起来就像似一个亲密的朋友在你耳边倾诉着他的愤恨和苦楚,让你对小说主人公的际遇感同身受。读《茑萝行》,我们很难把自己当作一个旁观者去倾听一段与自己毫无关系的故事,而是一开始就被“我”拉进了“我”的生活,随着“我”的情感的起伏而澎湃不已。《和孤独人生的零余者》收录了郁达夫的书信,向读者传达了郁达夫的散文中洋溢着的回肠荡气的诗的情调。本书毫无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情,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画面。
热门推荐
  • 我与蚩尤共处一躯

    我与蚩尤共处一躯

    我穿越了,和蚩尤共用同一具躯体说好了啊,一人一天!救命啊!换你去打!
  • 3000个居家小妙招

    3000个居家小妙招

    本书从厨房生活、居家清洁小妙招、居家收纳、宠物园艺、求医问药、家庭理财、装修布置、旅游购物、汽车养护、日常用品等十个方面介绍了解决家庭生活中常遇到问题的小妙招。
  • 亲爱的,等等我

    亲爱的,等等我

    每个人的青春里都可能有一个陈寒,但不是每个人都像祝嘉一样幸运,能够遇见一个陆瑾言。在经历了被初恋拒绝、被舍友陷害等倒霉戏码后的祝嘉,终于遇见了她的幸运男神,腹黑优雅的青年才俊、优秀的心理医师陆瑾言,而此时的祝嘉却从没想到,她是有多幸运,才会遇见这样一个他。挫折难过的时候他陪着她开解她安慰她,受伤时他第一时间出现,她喜欢别人时他温柔关怀,她放弃“暗恋”时他马上告白“乘虚而入”,母亲阻扰她意欲放手时,他不弃守护……爱上陆瑾言的祝嘉终于明白,最美好的爱情原来就是,你爱的那个人他的全世界早已为你全部打开。
  • 天医门仙

    天医门仙

    她只是一个无父无母的孩子。现如今稀里糊涂的变成了隐世门主天医门传承人,不过为什么一个宗门只有一个人,而且还是女的!!!
  • 刑事案件若干问题解释

    刑事案件若干问题解释

    本书精选了最新的、权威的和全面的。但有部分法律法规有些条款不适应当下情况了,却没有颁布新的,我们又不能擅自改动,只得保留原有条款,但附录却有相应的补充修改意见或通知等。众多法律法规根据不同内容和受众特点,经过归类组合,优化配套。整套普法读本非常全面系统,具有很强的学习性、实用性和指导性,非常适合用于广大农村和城乡普法学习教育与实践指导。总之,是全社会“七五”普法的良好读本。
  • 阴阳决之红尘梦劫

    阴阳决之红尘梦劫

    未法时代,群魔降世,子易来到华州市,风生水起。,经历一场红颜梦
  • 狂徒降世

    狂徒降世

    他们是一群狂妄之徒,杀魔诛神,无所顾忌。他们是一群无路可走的可怜人,浪迹天涯,只能互相依靠,生死与共。他们是一群有傲骨的人,不愿作顺民,宁鸣而生,不默而死。他们有共同的暗号,共同的目标,共同的组织——“狂徒”。不是他们改变了世界,是世界改变了他们,在这个百家争鸣,战火纷飞的时代,他们降世,踏上一条创世之路。PS:老书《斗魂九霄》已经完本,人品绝对有保证,风格同往常一样,玄幻加漫流,希望大家喜欢。
  • 最强犬系男友

    最强犬系男友

    初遇,陆晚木着小脸内心十分开心的摸到了金夜,看到金夜耳根可疑的红色,她觉得很好看。再遇,金夜看到了终身难忘的一幕,陆晚突破觉醒双系异能,甚至是罕见的变异属性。之后的相处中为之心动,犹豫,不忍。陆晚从小孤身一人,没有人教过她该如何与人相处,该如何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使她变得沉默寡言。他的出现,仿佛是海面上的一块浮木,托起了孤身一人漂浮着的陆晚,他的温柔,体贴,直击陆晚的内心。可是,变数还是出现了……终于下了决心,决定遵循内心的悸动,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后来再见,金夜却已不记得陆晚,陆晚一步一步的走向他,可他一边忍不住靠近一边又不敢靠近。身世谜团?一直暗中观察她的人是谁?觉醒后看到的地方是哪里?且看,二人何去何从……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是猫还是精灵

    是猫还是精灵

    我原本是只平凡的树精灵,在2020年平凡的一天,我不小心炸了老君的丹炉,气得这老头抖着烧焦的胡子将我变成了一只小黑猫,发配到人间重新集齐练就仙丹的材料。幸运如我,头一天我就找到了靠谱铲屎官,竟还是个绝世美男子。不过,铲屎官似乎也大有来头……从此我与铲屎官过上了上学、打怪的美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