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088200000008

第8章 灵与肉(1)

永不割弃的民族之恋。

(灵与肉)是“文革”后奠定张贤亮在文坛上地位的作品,也是当时伤痕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发表于1980年,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曾被改编为电影(牧马人)。

他是一个被富人遗弃的儿子……——维克多·雨果《悲惨世界》

许灵均没有想到还会见着父亲。

这是一间陈设考究的客厅,在这家高级饭店的七楼。窗外,只有一片空漠的蓝天,抹着疏疏落落的几丝白云。而在那儿,在那黄土高原的农场,窗口外就是绿色的和黄色的田野,开阔而充实。他到了这里,就像忽然升到云端一样,有一种晃晃悠悠的感觉,再加上父亲烟斗里喷出的青烟像雾似的在室内飘浮,使眼前的一切就更如不可捉摸的幻觉了。可是,父亲吸的还是那种印着印第安酋长头像的烟斗丝,这种他小时候经常闻到的、略带甜味的咖啡香气,又从嗅觉上证实了这不是梦,而是的的确确的现实。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父亲把手一挥。三十年代初期他在哈佛取得学士学位以后,一直保持着在肯布里季时的气派。现在,他穿着一套花呢西服,跷着腿坐在沙发上。“我一到大陆,就会了一句政治术语,叫‘向前看’。你还是快些准备出国吧!”

房里的陈设和父亲的衣着使他感到莫名的压抑。他想,过去的已经过去了,但又怎能忘记呢?

整整三十年前,也是这样一个秋天,他捏着母亲写的地址,找到霞飞路上的一所花园洋房。阵雨过后,泛黄的树叶更显得憔悴,滴滴水珠从围墙里的法国梧桐上滴落下来。围墙上拉着带刺的铁丝;大门也是铁的,涂着严峻的灰色油漆。他揿了很长时间门铃,铁门上才打开一方小小的窗口。他认得这个门房,正是经常送信给父亲的人。门房领着他,经过一条两旁栽着冬青的水泥路,进到一幢两层楼洋房里的起居室。

那时,父亲当然比现在年轻多了,穿着一件米黄色的羊毛坎肩,肘臂倚在壁炉上,低着头抽烟斗。壁炉前面的高背沙发上,坐着母亲成天诅咒的那个女人。

“这就是那孩子?”他听见她问父亲,“倒是挺像你的。来,过来!”

他没有过去,但不由自主地瞥了她一眼。他记得他看见了一对明亮的眼睛和两片涂得很红的嘴唇。

“有什么事?嗯?”父亲抬起头来。

“妈病了,她请你回去。”

“她总是有病,总是……”父亲愤然离开壁炉,在地毯上来回走着。地毯是绿色的,上面织有白色的花纹。他的眼睛追踪着父亲的脚步,强忍住不让泪水流出来。

“你跟你妈说,我等一下就回去。”父亲终于站在他面前。但他知道这个答复是不可靠的,母亲在电话里听过不止一次了。他胆怯而固执地要求:“她要您现在就回去。”

“我知道,我知道……”父亲把手搭在他肩膀上,轻轻地把他推向门口。“你先回去,坐我的汽车回去。要是你妈病得厉害,叫她先去医院。”父亲送他到前厅,突然,又很温存地摸着他的头,嗫嚅地说:“你要是再大一点就好了,你就懂得,懂得……你妈妈,很难和她相处。她是那样,那样……”他仰起脸,看见父亲蹙着眉,一只手不住地擦着额头,表现出一种软弱的、痛苦的神情,又反而有点可怜起父亲来。

然而,当他坐在父亲的克莱斯勒里,在滚动着金黄落叶的法租界穿行的时候,他的泪水却一下子涌出来了,一股屈辱、自怜、孤独的情绪陡然袭来。谁也不可怜,只有自己才可怜!他没有受过多少母亲的爱抚,母亲摩挲麻将的时候比摩挲他头发的时候多得多;他没有受过多少父亲的教诲,父亲一回家,脸就是阴沉的、懊丧的、厌倦的,然后就和母亲开始无休无止的争吵。父亲说他要是再大一点就好了,就能懂得……实际上,十一岁的他已经模模糊糊地懂得了一些:他母亲最需要的是他父亲的温情,而父亲最需要的却是摆脱这个脾气古怪的妻子。不论是他母亲或父亲,都不需要他!他,不过是一个美国留学生和一个地主小姐不自由的婚姻的产物而已。

后来,父亲果然没有回家。不久,当他母亲知道父亲带着外室离开了大陆,不几天也就死在一家德国人开的医院里。

而正在这时,解放大军开进了上海……

现在,经过了三十年漫长的岁月,经过历史上任何三十年都从未容纳过的那么多变故,这个父亲却突然回来了,并且还要把他带到国外去。整个事情是那么不可思议,以致他都不能完全相信坐在他面前的是他的父亲,坐在他父亲面前的就是他自己。

刚才,在父亲的女秘书密司宋打开贮藏室给父亲拿衣服的时候,他看见大大小小的箱子上贴满了花花绿绿的旅馆商标:洛杉矶的、东京的、曼谷的、香港的,还有美国环球航空公司印着波音747的椭圆形标签。从这个小小的贮藏室里掀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他呢,只不过是在三天前得到领导转来的国际旅行社的通知,经过两天两夜汽车和火车的颠簸才到这里的。他提来的灰色人造革提包放在长沙发的一角。这种提包在农场还算是比较“洋气”的,但一到这间客厅也好像忸怩起来,可怜巴巴地缩成一团。提包上面放着他的尼龙网袋,里面装着他的牙具和几个在路上吃剩下来的茶叶蛋。他看着那几个诧异得咧开了嘴的、畏缩地挤在一起的茶叶蛋,想起临走那天晚上,秀芝还叫他多带些茶叶蛋给父亲吃,不禁苦笑了一下。

前天,秀芝一定要带着清清到县城的汽车站去送他。自他们结婚,他还没有离开过农场,他这次远行简直成了他们小家庭的一次划时代的壮举。

“爸爸,北京在啥子地方?”

“北京在县城的东北边。”

“北京有好多好多县城大吗?”

“有好多好多县城大。”

“有马兰花?”

“没有。”

“有沙枣子吗?”

“没有。”

“唉——”清清像大人似的长叹一声,用手托着下颏,显得非常非常失望,她认为好地方是应该有马兰花和沙枣子的。

“傻丫头,北京可是个大地方咧!”赶车的老赵逗她,“你爸爸这回可要远走高飞啰!说不定要跟你爷爷出国哩。是不是,许老师?”

秀芝踡着腿坐在老赵背后,向他微微一笑。她没有说话,但仅仅这一笑,就表现了她的信赖和忠贞。她不能想象他会到别的国家去,就和清清不能想象北京有多大一样。

车辙交错的土路坎坷不平,牲口在上面颠踬地踏着碎步。路北边是一片整齐的条田;路南边,在雾霭蒙蒙的远方,就是他原来放马的草场。这里的一切都像是有股磁性的吸力,三匹马拉着一辆车也显得那么费劲。是的,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能勾起他绵绵不尽的回忆,要离开它们了,他陡然感到更加亲切。他知道三棵紧挨着的白杨后面,有一棵粗壮的沙枣树。他下车折了一枝,几个人在车上一颗颗地吃起来。这是西北特有的酸涩而略带甜味的野果,一九六○年饥荒的年代,他曾经靠这种野果度日。很多年没有吃了,现在吃起来却品出了一种特别令人留恋的乡土味,怪不得清清要问北京有没有沙枣呢!

“她爷爷保险没有吃过沙枣!”秀芝把核吐到车外,笑着说。这是她发挥了最大的想象力来想象这个从国外回来的公公了。

其实并不需要想象,父子两人是如此相似,就是秀芝在街上碰见也会认得出来的。两个人都是细长的眼睛,线条纤细的、挺直的鼻梁,轮廓丰满的嘴唇,甚至举手投足之间都表现出基因的痕迹。父亲并不显老,虽然肤色和儿子一样黝黑,但那一定是在洛杉矶或是香港的海滨浴场上晒出来的,一点也不憔悴。父亲仍然是那样讲究,那样注意仪表,头发尽管花白却一丝不乱,手背上虽然出现了老人斑,但指甲却修剪得十分光洁。茶几上,在精致的咖啡杯周围,散乱地放着三B牌烟斗、摩洛哥羊皮的烟丝袋、金质打火机和镶着钻石的领针。

他怎么会吃过沙枣呢?!

“啊,这儿还能听到丹尼·古德门的《恒河上的月光》!”密司宋能说一口纯正的普通话。她长得高大丰满,身上散发出一股素馨花的香气,一头长长的黑发被一条紫色的缎带束在脑后,不时像马尾一样甩动着。“董事长,您看,北京人跳迪斯科比香港人还够味,他们现在也现代化了!”

“任何人都抵御不了享乐的诱惑。”父亲像把一切都看透了的哲学家似的笑着,“他们现在也不承认自己是禁欲主义者了。”

吃完晚饭,父亲和密司宋把他带到舞厅。他没有想到北京也有这样的地方。小时候,他也曾跟父母到过上海的“梯梯斯”、“百乐门”和“法国夜总会”,现在应该像是旧地重游,但是,当他看到在柔和的乳白色的灯光中,像男人一样的女人和像女人一样的男人在他身边像月光中的幽灵似的游荡的时候,却感到不安起来,就像一个观众突然被拉到舞台上去当演员一样,他无法进入要他扮演的角色。刚才在餐厅里,他看见有的菜只动了几筷子就端了回去,竟从肠胃里发出一阵痉挛似的反感。在他那儿,上县城的国营食堂都要带一个铝制饭盒,把吃剩下的饭菜带回家去。

大厅里响着乐曲,有几对男女跳起奇形怪状的舞蹈。他们不是搂抱在一起,而是面对面像斗鸡一样互相挑逗,前仰后合。这些人就这样来消耗过剩的精力!他想起现在正在热得发烫的稻田里收割的人们。他们弯着腰,从右到左,又从左到右不停地摆动上肢。偶尔,他们抬起头向远远的担子嘶哑地喊着:“喂,水,水……”啊,要是他现在能够躺在那一片绿阴下,在汩汩的黄色的渠水边,闻着饱含稻草和苜蓿香气的微风,那该有多好……

“您会跳舞吗?许先生。”忽然,他听见密司宋在旁边问他。他刚捕捉到的一点味儿马上消失了。他掉过头瞥了她一眼:她也有一对明亮的眼睛和两片涂得很红的嘴唇。

“不,不会,”他心不在焉地向她笑笑。他会放马、会犁田、会收割、会扬场……为什么他要会跳舞呢?

“你别为难他了,”父亲笑着对密司宋说,“你看,汪经理来请你了。”

一个穿灰色西服的漂亮男子绕过桌子走来,笑嘻嘻地向密司宋一弯腰,两人翩翩下了舞池。

“你还要考虑什么呢?嗯?”父亲又燃起烟斗,“你比我还清楚,共产党的政策是经常变的,现在办签证还比较容易,以后怎么样,就很难说了。”

“我也有我所留恋的。”他转过身来面对着父亲。

“包括那些痛苦吗?”父亲意味深长地问。

“唯其有痛苦,幸福才更显出它的价值。”

“嗯?”父亲凝视着他,不解地耸了耸肩膀。

他心头突然掠过一阵惆怅。这才想起父亲也是属于这个陌生的、不可理解的世界的。形体上的相似消除不了精神上的隔膜。他也像父亲凝视他那样望着父亲,而两个人的目光都不能透过对方的视网膜看到眼睛深处的东西。

“是还……还怨恨吗?”最后,父亲低下眼睛。

“不,完全不是!”他把手一挥。这个动作也完全像他父亲。“正如您说的:过去的已经过去了。这完全是另外的事……”

舞曲变换了。这次是低沉的、缓慢的,像渠水经过长长的渠道。灯光好似暗淡了一些,他看不清舞池里幢幢的人影。父亲低下头,用手不住地擦着额头,又表现出那种软弱的、痛苦的神情。“是呀,过去的是已经过去了。可是回想起来,还是痛苦的……不过,我的确很想念你,尤其到了现在……”

父亲喃喃的低语配上这支比较典雅的舞曲,也使他动了感情。“是的,这我相信。”他沉思地说,“我也想念过你的。”

“是吗?”父亲抬起头来。

是的。二十年前,在那个秋天的夜晚,月光穿过窗纸被大雨淋破的窗棂,洒在一群像一堆堆破布的人们身上。十几个人睡在一间低矮的土坯房里。他紧贴着墙根,带着土碱味的潮气浸透了他的衣服。他冷得直打寒战,干脆从湿漉漉的稻草上爬起来。外面,泥泞在月光下像碎玻璃一样闪光。到处是残存的雨水。空气里弥漫着腐败的水腥气。他找到马圈,那里还比较干燥,马粪尿蒸发出一股熏人的暖气。马、骡子、毛驴都在各自的槽头上吭哧吭哧地嚼着干草。他看到有一段马槽前没有拴牲口,就爬了进去,像初生的耶稣一样睡在木头马槽里。

月光斜射进来,在马棚的山墙上画出一条分开光与影的对角线。一匹匹牲口的头垂在马槽边,像对着月亮朝拜似的。这时,他陡然感到非常凄怆,整个情景完全象征性地指出了他孤独的处境:人们抛弃了他,使他来和牲口为伍!

他哭了。狭窄的马槽夹着他的身躯,正像生活从四面八方在压迫他一样。先是被父亲遗弃,母亲死了,舅舅把母亲所有的东西都卷走,单单撇下了他。以后他搬到学校宿舍,靠人民助学金上学。共产党收留了他,共产党的学校教育了他。在五十年代那种开朗的气氛中,虽然他具有一副在畸形的家庭中养成的孤僻、敏感和沉默寡言的性格,但也慢慢地溶化在一个大集体里了。和五十年代所有的中学生一样,他对未来也有一个美丽的梦。毕业了,梦成了现实。他穿着蓝布制服,夹着备课本,拿着粉笔走进教室。他有了自己生活的道路。但是,就因为学校支部书记要完成抓右派的指标,就又把他推到父亲那里去,好像肉体上的血缘关系必然决定阶级的传宗接代,他又成了资产阶级一分子。过去,资产阶级遗弃了他,只给他留下一个履历表上的“资产”;后来,人们又遗弃了他,却给他头上戴了顶右派帽子。他成了被所有的人都遗弃了的人,流放到这个偏僻的农场来劳教。

一匹马吃完了面前的干草,顺着马槽向他这边挪动过来。它尽着缰绳所能达到的距离,把嘴伸到他头边。他感到一股温暖的鼻息喷在他的脸上。他看见一匹棕色马掀动着肥厚的嘴唇在他头边寻找槽底的稻粒。一会儿,棕色马也发现了他。但它并不惊惧,反而侧过头来用湿漉漉的鼻子嗅他的头,用软乎乎的嘴唇擦他的脸。这阵抚慰使他的心颤抖了。他突然抱着长长的、瘦骨嶙峋的马头痛哭失声,把眼泪抹在它棕色的鬃毛上。然后,他跪趴在马槽里,拼命地把槽底的稻粒扒在一起,堆在棕色马面前。

啊,父亲,那时你在哪里?

现在,这个父亲终于回来了!

这不是梦,父亲就睡在他隔壁;这不是梦,他自己也的的确确是睡在一张柔软的席梦思床上。他摸着身下的床垫,和那硬邦邦的木头马槽多么不同!月光透过薄纱窗帷,在地毯上、沙发上、床上投下一块块边缘模糊的菱形方格。在朦胧的月光中,这一天获得的印象这时又清晰地呈现了出来,而他所得到的总的感觉,则是他完全不适应、不习惯这一切。父亲回来了,但这却是一个全然陌生的人。父亲的回来不过是勾引起他痛苦的回忆,打破了他的平静而已。

尽管已到秋天,但房间里好像越来越闷热。他索性掀开毛毯,翻身坐起来,扭亮台灯,用漠然的眼光环顾四周。最后,他的目光落在自己的躯体上。他看到肌肉突起的胳膊,看到静脉曲张的小腿肚,看到趾头分得很开的双脚,看到手掌、脚跟上发黄的茧子,他想起了下午父亲与他的谈话。

下午,喝完咖啡,父亲支使开密司宋,对他谈到公司在海外的发展,谈到他的几个异母弟的无能,谈到对他和故土的思念。

同类推荐
  • 杨柏深秋的乡野

    杨柏深秋的乡野

    与劲松相识,缘于一次偶然的机遇。清丽的容貌,羞怯的谈吐,仁厚的天性,给人一种柔情且脱俗的感觉。开始并不认为她是一个倾心文字的人,因为在我根深蒂固的观念里,娇美俊秀的女人,拥有扮靓生活与享受生活的天生优势,却是耐不得文学的寂寞,更吃不得写作的艰辛的。
  • 拯救火车

    拯救火车

    本书作者多年来创作的诗歌作品集,收录了作者自诗歌创作以来发表在全国各大诗歌刊物、报纸副刊的优秀诗歌作品。
  • 许地山散文集

    许地山散文集

    本书是许地山的散文精选集,收录许地山的经典散文,如《空山灵雨》《山响》《春的林野》《落花生》等脍炙人口的名篇。许地山是现代著名作家、学者,文章精炼隽永,质朴清新,富含哲理,兼具浓郁的异域色彩,别有一番艺术魅力,是广大中学生和喜好文学的读者必备的经典读物。作者借自然的实体,边描写边议论,或从其神志,或从其处境来寄寓他对人生的理解;写现实身边所发生的事情,常以记事始,而以自我的哲理升华终;写夫妻生活小景,相互理解或体贴,充满人间浓郁的真情深意。
  • 带着故乡去流浪

    带着故乡去流浪

    《带着故乡去流浪》是作家林东林的一部全新散文集,讲述了作家对故乡的感官记忆。每个人都在远离故乡,或在空间里,或在时间上,我们每个人都成了异乡人。但是,故乡烙在我们身上的感官记忆却永不消散。我们永远忘不了儿时的饮食记忆,摆脱不掉骨子里的故乡身份,尽管我们一生都在与故乡为敌。作家以文学的方式重新认识故乡、书写故乡、回归故乡,提出了异乡和故乡的和解之道。
  • 春——朱自清作品精选

    春——朱自清作品精选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我国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以开拓者的胆识与笔力,以独具风貌的作品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著而重要的地位。其作品清隽沉郁,文笔简约亲切,极富真情实感,被誉为“白话美文的模范”。
热门推荐
  • 总裁掠爱:纯禽小助理

    总裁掠爱:纯禽小助理

    为了能进入他的世界,她整整奋斗了五年才成为他的女人。她想嫁给他,可他的回答却是,“白梦,你真是白日做梦,你不过就是一个上不了台面的地下女人而已,我安子煜的妻子是谁也不可能是你。”他说的绝决,她听的心碎不已。她是叫白梦没错,这不代表她就爱白日做梦!谁说她一个小秘书就配不上总裁了,谁说她家世普通就不能嫁豪门了?随便你怎么侮辱也好,反正我的目标就是成为你安子煜的妻子,你娶不娶,爱不爱是你的事,我要不要嫁给你,怎么成为你的妻子,那是我的本事,你管不着!”
  • 境界之边的觉醒

    境界之边的觉醒

    生或死,当两方之境界交错,千种万般汇聚于一点之上,鲜红的血液与金属之碰撞,空灵的歌声与魔法之回响,于此刻故事将拉开帷幕。
  • 十三福晋

    十三福晋

    稀里糊涂的做了李卫三年的妹妹,因为赌博而不得不从徐州逃窜到京城,故事也这么稀里糊涂的展开了。和胤禟完全的灵魂契合,却无法互相忍让,只能一直在互相的折磨中沉沦。和胤祥,说不上是爱情,却相依相惜。爱情就是这样,无论你是不是有意的伤害了别人,总会有另一个人来伤害你,如此循环往复。
  • 摄国

    摄国

    “这......就是皇族......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我是命运的棋子,谁都是,可不能是你。”你喜欢谁,是你的事,而我喜欢你,是我的事。对与错,是与非,这些由人定下的玩意儿,我不在乎她眼中似乎跨越了瀚海阑干的无尽孤寂,百丈冰的岁月惨淡,孑然一身。一如昨日,朝她伸出手:“到我身边来。”而如今,她朝他伸出手:“......到我身边来。”我已经......等你太久太久了“我.....不能..”玄衣黑发的女子看着他,漠然而孤傲。无法辜负,无法任性,因为这是责任,天命。她不可置信的捂住脑袋,那里面浮出的,那是曾经,残缺的,被时空模糊去的赞诗内容。【祂是万恶的起源。】【亦是仁慈的神祗。】【祂坐在天道的脉络上,】......【拨弄着命运的弧线。】【湮没历史的真实。】【祂,即为原罪,亦为美德。】“你也有如此声名狼藉之时!我诅咒你!如我一般!”我于心有愧于亲人有罪于爱人有泪但,即使深恩负尽我,仍旧是我“真不愧......最后的最后,居然超越了自己的神话。”
  • 仙姬变

    仙姬变

    林染因破界石穿越至平行世界的自己身上并融合了记忆,变了灵根。所附之人为南家幺女南落月,身世坎坷,为自救,长年用染料涂花容颜,实乃花容月貌,后仍被家族以政治通婚目的下嫁于皇甫家族。夫君为皇甫浩然,据说身体废材,是一个不堪造就之人……
  • 主神大掌柜

    主神大掌柜

    人生如登山,一山一重天,登山万般难,功成掌苍生,挥袖风云起,一念山河乱……
  • 我是道士之秦王剑

    我是道士之秦王剑

    我叫徐豪天,我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家庭,万万没想到我的前世是上古魔皇炎魔,因为一件事,我的朋友付出了生命,,地府百年大劫,幽冥鬼王,历鬼,百鬼夜行,秦皇剑。血魔要统一天下,杀人无数,弄的天下大乱,徐豪天决定要消灭血魔。血魔是人类的精血所化,炎魔是地府红炎所化。上古大战:血魔PK炎魔。
  • 反派男神勾勾来

    反派男神勾勾来

    [甜宠1v1,希望大家喜欢!]宁夜一个不小心被无良系统绑定,开始一段又一段的攻略男神之路
  • 名侦探柯南之血路归途

    名侦探柯南之血路归途

    你是正义的信徒,我是罪恶的执行者。名侦探,期待你发现我真面目的一刻哦。
  • 自娱字乐

    自娱字乐

    用文字取悦自己,自娱字乐,心情的树洞,梦想的港湾。一个矫情的家伙放置过去,现在,将来文字的自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