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58100000030

第30章 神泼墨绘岳麓山,缕缕书香万年长——毛泽东三十年后重上岳麓山

岳麓山与长沙隔湘江而相望,清幽的山林与喧嚣的城市互为辉映。岳麓山为南岳七十二峰之一。据《南岳记》说:“南岳周围八百里,回雁为首,岳麓为足。”因为它是南岳之足,所以名为岳麓山。山中建有我国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岳麓书院,宋代著名理学家张械、朱熹等人曾在此讲过学。最盛时学生多至千人,因此有“道林三百众,书院一千徒”的美誉。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湖南巡抚赵尔巽奏准,改书院为湖南高等学堂。1925年正式改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历经千余年,一直延续至今,成为高等学府,这在世界上是少见的。

故地忆旧

1955年6月。毛泽东来长沙,游完湘江上岸后,乘车至岳麓山。

陪伴毛泽东游览岳麓山的有省委书记周小舟,公安部长罗瑞卿,省委副书记徐启文,中央警卫局局长汪东兴,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周世钊,文字语文学家、湖南师范学院教授杨遇夫(即杨树达)。

汽车开到白鹤泉,从白鹤泉下车,行人沿着石级步步攀登。

白鹤泉又名双鹤泉。相传古时有一对仙鹤飞翔其上,此后泉水中即留有鹤影,故而得名。又有人说舀出的每碗水中都有鹤影,喝了可延年益寿,游人至此,无不一试。

白鹤泉以上,山势陡峭,道路曲曲折折的,仅能步行。湖南省委准备了三乘轿子,以供毛泽东等几位年长者坐轿上山。毛泽东决不肯坐轿子。他穿着皮鞋,走在前面,向高处一步步走去。皮鞋踏着山路上的石子,发出清脆的响声。路上长满湿润的苍苔,时常打滑,很不好走。毛泽东却走得轻快,气不喘,脚不虚,边走边和陪同游山的人谈笑风生。

毛泽东故地重游,一切都很熟悉,又很陌生。

已经是整整30年没到过岳麓山了,毛泽东决意乘兴看看他年轻时留下足迹的爱晚亭、云麓宫、望湘亭……当年,毛泽东常与同学来这里读书、谈论国事。他依稀记得,山间散布着历史的陈迹。热爱历史、书法,博览群书的毛泽东,时常出入岳麓书院右侧的碑亭内。那里珍藏着著称于世的《北海碑》,是唐代书法家李邕撰文的碑刻,因文采、书法、镌刻都极精美,故又称“北海三绝碑”,尤令毛泽东所喜爱。岳麓山的自然风景,更令他迷恋。那时,他一年四季都要到这里来。春天,满山林木青翠欲滴,山峡里淌着淙淙泉流,其声似闻铮鸣;夏日,浓荫布地,清风送爽,如果在石凳上稍事憩息,格外清幽;深秋,漫山的枫叶经霜染红,酡颜似醉;隆冬到来,则大雪纷飞,琼瑶满树,亭阁与叶皆银装素裹,格外壮观。

毛泽东陶醉了,他徜徉在绿海之中,身心融化在大自然的美妙境界之中……

“主席,我们走吧。”周世钊对毛泽东说。

“啊!不急。”毛泽东颇有感慨地说,“淳元兄,我是30年没登岳麓山啰!”

“是呀,我也好久没来了,今天是特地陪主席来的。主席还记得当年的情景吗?”

“记得,记得。”毛泽东连连说。

“还是我来领路吧。”周世钊兴致勃勃地说。

于是他们继续向山上攀登。

从半学斋出来,到了赫曦台。毛泽东依稀记得,当年他常与蔡和森、张昆弟来此读书,探讨国事。赫曦台建于清乾隆年间。当时的山长罗典也是湘潭人,当过乾隆皇帝的老师。“赫曦台”得名于朱熹,他称岳麓山顶为“赫曦”一站在山顶可以观日出。此前明嘉靖七年(1528年)在山顶也建有赫曦台。王守仁有诗云:

隔江岳麓悬情久,雷雨潇湘日夜来。

安得轻风扫微霭,振衣直上赫曦台。

赫曦台后有一空坪叫古桃李坪,当年桃李硕硕,英才辈出,有“五百天桃”之称。

毛泽东在长沙求学时,常与蔡和森、罗学瓒、张昆弟等志向远大的同学在爱晚亭聚首读书,锻炼身体,探求革命真理,他们从这里登山,有时分散在山中露宿,有时顶着大风大雨进行“风浴”、“雨浴”。那时,他们即已立下“身在山中,心忧天下”,“凭栏熟计连朝夜,菜根为饭草作鞋,要将历史从头写”的雄心壮志……此时,毛泽东心潮起伏,仿佛回到了青少年时代。

“主席,往上走吧。”周世钊催促道。他的话打断了毛泽东的沉思。

过舍利塔,来到半山亭。这是一座六方形凉亭。据传,很早以前,这里是半云庵所在,为上下必经之处。麓山寺僧人下山购物,挑担回寺,常要在此处歇息。年久,有一烧火僧以“半”为题,赋诗一首。毛泽东很欣赏这首句句用半字、且对仗工整的诗,他轻轻地念着:

半山半庵号半云,半亩半地半崎嵌。

半山茅块半山石,半壁晴天半壁阴。

……

往上走,山势渐陡,毛泽东有些气喘。罗瑞卿等人忙上去搀扶。毛泽东说:“不要紧。”坚持自己走。

沿着山路,来到麓山寺。这里石径迤逦,古木森然,渐觉幽逡莫测。古寺有一副门联:“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毛泽东看了看说:“这副对联是我们湘潭晚清的才子王壬秋写的,他当过袁世凯的国史馆馆长哩。”

陪同的人员介绍说:“麓山寺建于西晋泰始四年,距今已1700多年,是佛教入湘最早的一所大寺庙……”

毛泽东听了,点点头说:“历史这么悠久的寺庙,湖南恐怕不多了。”

在观音阁前,毛泽东停了下来,这里有两株罗汉松,一株是六朝遗迹,叫“六朝松”,树龄在1700年以上,老干新枝,纷繁蓊郁;另一株为清人补植,原树在乾隆时被风拔去。清代湘人张九镒,有诗云:“翻风啸雨拔云根,百尺林然独踞尊。”

接着,过笑啼崖,直登云麓宫。

云麓宫“锻炼锻炼”

毛泽东沿石梯蜿蜒而上,拾级四百余梯,来到云麓宫,他额上沁出了涔涔细汗,走到屋中,注视着挂在云麓宫四壁上的诗词对联,徜徉在诗情画意之中。

云麓宫在云麓峰顶。人们在此极目千里、俯瞰万家,可领略到“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的雄浑气派,欣赏到“直登云麓三千丈,来看长沙百万家”的壮丽景象。

云麓宫在解放前夕已破败不堪,新中国成立后才由国家拨款,改建为檐阁楼式建筑。陪同游山的人向毛泽东介绍说:“云麓宫为明代吉简王就藩长沙时所建,古称二十洞真福地,但早已成废址。嘉靖年间,太守孙复令道士李可经主持修葺,植有柏桐梓及篁筱千株,山峰景色更为美丽。”

毛泽东听了,满意地点点头。

来到宫外的望湘亭,毛泽东凭着石栏眺望美丽的橘子洲、湘水,指点飞烟缭绕、烟筒林立、屋宇栉比的长沙市区,深觉眼前的一切和过去迥然不同了。人们欣赏亭中的联匾。这些联匾,皆出自名家手笔,其中有一联:“对云绝顶方为麓,求道安心才是宫”,对仗颇工,并工巧嵌“云麓道宫”四字,用心良苦。毛泽东很欣赏此联,一问,才知是清末临湘进士吴獬在湖南高等师范学堂讲学时所撰书。毛泽东端详片刻,回头问道:“云麓宫壁间,柱子上过去悬挂的‘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的联语和‘一雨悬江白,孤城隔岸青’的诗句,如何不见了?”

有人回答:“抗日战争时期,岳麓山受到日本帝国主义的摧残,解放后才逐渐修复,但这些东西还未来得及恢复原状。”

毛泽东一行兴致勃勃地登上云麓宫的高处,放眼眺望长沙城。俯瞰湘江,千里江声,万人忧乐,一齐涌到心头。然而,此时的毛泽东被眼前的秀丽景色和升平盛世所陶醉了。

下午两点,毛泽东与罗卿瑞、周小舟、周世钊等人及陪同人员在望湘亭一起共进午餐,摆了两桌。吃午饭时,毛泽东请客,红烧肉、炒猪肝、蛋汤、蔬菜、辣椒各一份,另加他在学生时代露宿风餐的野果。他对随身警卫人员说:“今天我请客,请你们尝尝湖南菜。”他介绍湖南菜的特色:辣椒、豆豉、酱油;大火、红锅、煎炒。他奉劝诸位仔细品味。吃饭时,李银桥辣得满头大汗,毛泽东微微一笑道:“锻炼锻炼。”

毛泽东谈笑风生,丝毫没有疲倦的表现,周世钊对毛泽东说:“您是60以上的人了,还是那样健康,还能像今天这样横渡湘江,这样登上岳麓山,大大赛过了许多年轻的人。如果把今天的真实情况讲给青年们听,他们一定会感到无比高兴,无比振奋。他们要认真向您学习。”

毛泽东笑着说:“这算什么,爬山吧,锻炼锻炼,何况仅仅是这样一点短路。另外,游泳也不是什么难事情,我们不是每天都要走路么?游泳也容易出问题,不可粗心大意。我在第一师范学习游泳时,就出过几次危险,不是同学的救护,险些‘出了洋’。”

这话逗得大家都笑了。

毛泽东边吃饭边风趣地对陪同人员说:“你们年纪轻,多吃些吧!”接着又指了指身材魁伟的公安部长罗瑞卿说:“罗长子,你个头大,多吃点儿啊!”

又引得大家一阵哄笑。

其实,中央和省里的负责人,都怕陪毛泽东吃饭时要谈工作,谈古论今,有时突然提个问题叫你回答,有时讲个意味深长的笑话,打个比喻,幽默风趣,可猜不透是否有所指,弄得人们很为难,精神紧张,哪还有心思吃饭?

毛泽东吃饭,饭菜很简单,四菜一汤,请客时最多加两个菜,一般陪毛泽东吃饭的人,因菜少,总是吃不饱饭。今天却不同,大家都吃得挺香,大概是登山疲劳了,人们的胃口特别好,在笑语声中愉快地吃过了午饭。

下午三点,毛泽东来到岳麓书院,这也是毛泽东青年时代常来常住的处所。

天空下起了小雨,路上更滑了,不便行走。毛泽东在随行人员的安排下,只好改变预先计划,没有去爱晚亭,直接下了山,然后从牌楼口上了小轮船。渡江时,毛泽东站在船头,眺望江面的景色,心潮起伏,思绪万千,仿佛又回到了当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风华正茂的学生时代……

下山后,周世钊兴奋不已。这天深夜,他一直不能入眠,伏在桌前,把这天陪毛泽东游山的内容写成了一首诗,题为《从毛主席登岳麓山至云麓宫》,诗云:

滚滚江声走白沙,飘飘旗影卷红霞。

直登云麓三千丈,来看长沙百万家。

故国几年空兕虎,东风遍地绿桑麻。

南巡已见升平乐,何用书生颂物华。

不久,周世钊将这首七律寄给回到北京的毛泽东。毛泽东收到周世钊的信及诗后,于同年10月4日复信周世钊,并附上七律一首:

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

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

尊前谈笑人依旧,域外鸡虫事可哀。

莫叹韶华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

诗中的“尊前”即指酒席前;“域外鸡虫事可哀”,指国际间的某些事件像鸡虫得失一样渺小,人们为这些小事而勾心斗角是可悲的。诗人回忆了他们30年前结伴读书的美好年华,回忆了当年他们在赫曦台读书、探求真理的情景。

1961年12月26日,毛泽东在他68岁生日这天,致信周世钊,信中说:“惠书收到,迟复为歉,很赞成你的意见。你努力奋斗吧。我甚好,无病告慰。‘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朝云薜荔村。’‘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同志,你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岂不妙哉?”毛泽东同时还写了那首著名的《七律·答友人》,诗云: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诗中倾注了毛泽东对湖南家乡的深深怀念和对家乡人的美好祝愿。

毛主席的竹拐杖

毛泽东一生喜爱爬山,新中国成立后每次外巡,只要条件允许,总要去登高山,攀高峰,去眺望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风光。

有一次他去爬苏州的丁家山,工作人员考虑到他已年近古稀,行走不便,便决意去为他备根拐杖。于是工作人员从住地附近砍了一根竹子,在底部绑上一块胶皮,以避碰撞声,且可防止打滑,再把竹节刨一刨,以免戳伤手,就这样因陋就简,把制作好的拐杖送到毛泽东的手中。毛泽东见了非常高兴,夸赞他们想得周到,既省钱又适用。他拄着拐杖出发了。

开始爬山了,工作人员提出两条要求:第一,爬一座山,中途要稍停休息休息;第二,适当时候,要让医生查查脉搏、呼吸等情况。开始,毛泽东不同意,说这是医务人员“小题大做”。他总是说:“我这辈子爬了不少山,累不坏。井冈山那么高,还不是靠两只脚走过来的!更不要说转战陕北了,那是怎样一种情况啊!”说到这里,毛泽东放下心爱的竹拐杖,坐在路旁的石块上,陷入往昔的沉思中。

1947年,蒋介石命令胡宗南20多万军队进攻延安。当时我军在陕北仅2万余人,不足敌人的十分之一。党中央决定撤离延安,转战陕北。胡宗南匪军对延安进行狂轰滥炸,又对我部进行围追堵截。毛泽东临危不惧,采用了“蘑菇战术”,将敌人磨得精疲力竭,然后消灭之。一天,部队冒着细雨,爬上王家湾西边的山梁。虽然是六月天,但细雨迷濛的深夜,仍有几分凉意。爬到山顶,风雨越下越大,路一走一滑,天黑得伸手难见五指。牲口不能骑了,毛泽东下了马。大家要用担架抬他,他拒绝了,说:“我早说过不坐的,你们愿意扛就扛着吧。胡宗南一进攻,把我的身体锻炼得结实了,还得谢谢他呢!”说着,他步行着往上爬。随行人员为了防止他滑倒,从路旁折下一根柳条棍,让他拄着。从此,就有了54岁的毛泽东拄着棍子打仗的故事。从那时起,毛泽东就对拐棍有了深厚的感情。

想到这些,毛泽东不由自主地拿起了竹拐杖,起身继续往上爬。他的步子不紧也不慢,能持续很长时间,有相当的耐力。

毛泽东就是拄着这根竹拐杖,在杭州有时去爬海拔257米的南高峰,有时去攀314米的北高峰,有时又去登海拔239米的玉皇山。

由于毛泽东有根竹拐杖,因此行动起来也就放心多了。他逢人便扬起拐杖说:“三条腿总比两条腿稳当。”

随着时间的推移,毛泽东的竹拐杖被主人摸得又光又亮。毛泽东拄着它登上过“天下第一关”——山海关,又撑着它爬上十三陵;就是到故宫看国宝,它也不曾离开过主人的手。由于关键时刻毛泽东总是离不开这根拐杖,借助它的力量征服了不少名山大川,所以毛泽东对它的感情也日增一日。

1965年,毛泽东在长沙会见了越南共产党主席胡志明。当时美国正扩大侵越战争规模,越南人民处于严重困难关头,毛泽东站在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立场上,对越南党和国家提出的援助请求尽力予以支持。毛泽东还亲自到蓉园看望了胡志明,招待胡志明吃饭,请他观看湖南木偶戏,并和他一起合影留念。胡志明极为高兴,也很感激。分别时,他提出要用自己漂亮的拐杖与毛泽东的竹拐杖交换,作为这次会见的纪念。毛泽东婉言拒绝了,他风趣地对胡志明说:“不换。你的太漂亮了,我还是用我的讨饭棍好。”

之后,毛泽东又带着自己的竹拐杖重上井冈山。一次,毛泽东拄着它攀登宾馆后山,爬上山坡,他高高地举起手中的竹拐杖,寓意深长地对身边工作人员说:“这东西是个好武器,平时可以帮助我们走路,坏人来了可以有它自卫,打击敌人。”说完他又自信地往前走。恰好这时山坡的甬道上走过一群活泼可爱的幼儿园小朋友,他们认出了毛泽东,便高喊:“毛主席!毛主席!”毛泽东只好停下来频频向他们招手。

1966年6月17日,毛泽东最后一次回到韶山。到达之前,韶山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在做准备时,想到1959年毛泽东回故乡时,清早拜谒父母墓,山高路滑,很难上去,但却没想到要为他准备一根拐杖,还是村民庞阿公赶紧打发儿子庞景霞送去一根踩田棍。这次,他们特意上长沙买了一根精致的雕花拐杖,送到他的房间里,告诉他外出时用。毛泽东深深地感谢乡亲们为他想得周到,但没有接受拐杖,仍旧拄着自己的竹拐杖,离开时也没有忘记随身带着。至今,伟人已去,这根竹拐杖已成为毛泽东遗物中的珍品,被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珍藏着。

同类推荐
  • 敌人朋友还是伙伴

    敌人朋友还是伙伴

    20世纪即将过去。回顾这百年的历史,对中华民族的发展影响最大的国家除了俄国—苏联外,当属美国和日本。预计在下世纪,对中国安全和发展最有影响力的国家仍将是美日这两个国家。美日是头号和二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国要实现跨世纪的发展战略目标,就必须保持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并扩大对外开放,为此就必须同这两个国家打交道,而且还要打好交道。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时代主题,求和平、图发展是世界潮流,是世界人民的普遍愿望和迫切需要,是一切进步力量的崇高事业。中国作为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大国,应当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更大的贡献。
  • 红船见初心

    红船见初心

    红船精神昭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体现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本书紧扣“红船精神”的内涵要义,结合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建党历程,通过讲述中共建党先驱们的初心故事,深刻阐释了他们在建党过程中体现出的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学习红船精神,重温建党初心。本书可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党员干部的学习读本。
  • 话说小康

    话说小康

    随着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了国内外舆论关注的一个焦点,成了老百姓最津津乐道的一个关键词或者叫热门词汇。2003年元旦前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报道,江西一家生产灯笼的工厂在灯笼上写上“幸福小康”四个字,因为反映了大家的心声,生意特别好。元旦戏剧晚会上有一幅春联的横批也是“全面小康”。一位离休老干部写诗赞道:“小康企盼数千年,华夏今朝初梦圆;更把蓝图全面绘,人民一步一重天。”“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我们中国人的共同心愿。它像一座光芒四射的灯塔,凝聚起亿万人民火热的心,赋予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的强大生机!
  • 公务员职业道德:公正廉洁(四)

    公务员职业道德:公正廉洁(四)

    本书内容包括崇尚公平,履职为公,办事出于公心,努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正气在身,坚持真理、崇尚科学,诚实守信、为人正派,不以私情废公事,不拿原则作交易;为政以廉,坚守信念防线、道德防线、法纪防线,不以权谋私,勇于同腐败现象作斗争,弘扬传统美德,模范遵守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
  • 身边的共产党人(第五辑)

    身边的共产党人(第五辑)

    党的十八大以来,8000多万共产党人满怀激情凝聚在鲜红的党旗下,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紧跟全面深化改革的铿锵步伐,励精图治,披荆斩棘,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奋斗目标,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为价值追求,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作风建设、回应群众期盼。兰辉、菊美多吉……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共产党人用青春和热血践行群众路线,把名字深深烙在了人民群众的心中。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妖级战神

    妖级战神

    用高科技猎杀圈养仙人在拍卖场公开拍卖仙人的零件人类还能疯狂多久……这一切是科技的进步,还是阴谋的登场?美女?有!暧昧?有!铁血?有!升级打脸踩人?有!只要你爽,什么都有!
  • 邪王的懒妃

    邪王的懒妃

    懒人系列终回本:常言,偷得浮生半日懒。当不能偷得浮生又想懒时怎么办?当然是光明正大地懒啦!从小懒到大的庄书兰就是这样想的!当前世成为记忆时,庄书兰更是决定将这懒人做到底。管他冷嘲热讽也好,闲言碎语也罢,她庄书兰不会因此而改变!且看懒人如何笑傲官场沉浮,冷看朝野纷乱!————情景一:“美男,来,给本姑娘笑一个!”一手托起某男精致的下巴,拇指轻刮着脸颊,“啧啧,这肌肤,比姐姐我的还要好!哎!平日里用的是哪个牌子的保养品啊?”……某男呆状,第一次有种叫耻辱情绪袭上了心头——他居然被一个还未并笄的小女孩子给调戏了!情景二:“跟了本宫,他日你就是一国之母,光宗耀祖!”某男拦下某女,半带着威胁地喝着。“光宗耀祖这件事,不归臣管,你去找别人吧!”轻弹去不知何时落在肩膀上的树叶儿,微微一笑,“时辰不早了,臣得回府休息了!”情景三:“你想从这游戏中退出?”媚眼一抛,却让人不寒而颤。“我还有权力说不吗?”某女惨淡一笑,带着狡黠,“既然是你将我带入这游戏中,你怎么可以置身事外?所以,我们成亲吧!”情景四:“……新娘请下轿!”第一声,无人答应……“请新娘下轿!”第二声,还是无人答应……“请新娘子下轿!”直到第三声时,轿里忽地传来慵懒的声音,“呀!我怎么睡着了?四儿,现在什么时辰?为何迎亲的轿子还不来?”————〖精采多多,敬请期待。〗————懒人系列:总裁的懒妻帝君的懒后懒凰天下风流佳人系列:风流女画师新坑:轻松+现代+都市+网游+青梅+竹马=恋上恶男友情链接:逍遥王爷的穿越妃本色出演绝焰煞神
  • 王妃泽被天下

    王妃泽被天下

    天帝忌惮洛神族,遂以莫须有的罪名灭洛神族,封印洛神族记忆,迁移洛神族至低等大陆孤岛,世代不得出!天帝自以为高枕无忧,其实他也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粒棋子。神界之上虚天界:天道平衡,万物生死循环?不,很快我虚天界就会超脱生死,凌驾于天道之上……她,沈灵玥,异世灵魂,洛神族绝世天才,天选之人,肩负使命而不自知。他,朝日帝国三皇子,受封曦王,绝世天才。应运而生!一个容颜倾世,一个玉树临风!一个智计百出,一个冷酷腹黑!当二人相遇,是火星撞地球还是百炼成钢化作绕指柔?与天帝斗,与虚天界斗!一次次历尽生死,一次次浴火重生!演绎了一出慷慨激昂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人间佳话!!!敬请期待......
  • 小女子的将军大人

    小女子的将军大人

    天空闪过一道闪电随之一道雷劈下,好巧不巧的劈中了女主叶溪,一劈不要急关键劈穿越了。穿越能发生什么事呢?身处一个全村村民都恨你的村子吗?还是有着心机闺蜜,处处刁难你的婆婆?Nonono现实却恰恰相反,处处关心你的好村民,可爱善良愿意为你赴汤蹈火的800年难得一遇的好姐妹,把你当做亲闺女的婆婆!这就是人生巅峰啊,可是这相公怎么有点神秘呢?还是已经……(不可能!作者怎么会允许女主当寡妇呢!!)但是这个世界和他们是真实的吗?会不会仅仅只是一个梦呢……随后女主又会发生些什么呢?
  • 在深圳奋斗的日子

    在深圳奋斗的日子

    当我们无论在少年、中年、老年,当那种违背教条的冲动产生的时候,那个心中的十字架使我们犹豫、徘徊,使我们错过高尚的快乐,即便是有勇气追求成就的人们,当那一刻发生的时候,恐惧的阴霾如影随形相伴左右,我们在黑暗的角落里如鬼影狐形,奔放自由的生命就这样被笼罩在耻辱的铠甲下面了。
  • 丫鬟有点坏

    丫鬟有点坏

    无语啊!人家不是穿王妃,就是穿公主的,到我这里怎么什么都没捞着,却成了一个哑丫鬟了?怎么?他居然是歹毒小姐的未婚夫?为什么偏偏要爱上他?爱他,后果就是被人绑成粽子丢进雪地里?人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福捏?在哪里?你讨厌我,你欺负我。怎么?还真当我是Hello,Kitty了?“哼~哼~哼,表以为偶是这么好欺负的?”小茹心理邪恶的想:错了,还是大错特错!看我怎么应付你的发难,我要见招拆招,我要发飙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游乐

    天游乐

    现代才女凤曦墨,一觉睡醒穿越成古代失忆的瞎子...凤曦墨:What?!好在,这是一个仙侠世界凤曦墨:没了双眼睛,还不能治么只是...原来,有了眼睛之后是一件这么痛苦的事情...升级、打怪、复仇...生活似乎就只剩下了这些...幸运的是,这一路走来有许多朋友的陪伴,她也逐渐地成长了起来。某天某男突然扑上来死死地抱着某女:别走,你要什么我都可以给你,只要你别离开我?!你谁?!某日某男:你若想报答于我,不若,亲我一口如何?某男眨了眨他那双桃花眼,如果忽略他背后的伤,还以为刚刚那场爆炸对他的影响真的很小呢本文1vs1,强vs强,美男帅哥众多,待认领。第一次写文,更新的比较慢,保证不坑,介意的亲可以先收藏着
  • 浮梦迟

    浮梦迟

    三国同人,出自《三国志·吴传·破虏讨逆将军传》:“建安五年,曹公与袁绍相拒于安渡,策阴欲袭许。迎汉帝,密治兵,部署诸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