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63000000006

第6章  夕阳下的鲁西状元府

从来儒雅一书生,未道他人惹可惊。

仪态翩然由此见,衷心愿逞不平鸣。

——傅斯年的《无题》一诗

“儒雅一书生”,这是他一生都最为珍惜的“名片”——不论是站在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的潮头浪尖上,还是手持烟斗跷着二郎腿坐在蒋介石的对面,他自始至终都保持着一介书生的模样,不畏权贵、敢说敢当。

这就是傅斯年,那个从没落的鲁西望族中走出来的学术巨擘,那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中走出来的一代学术大师……

1896年的3月26日,傅斯年出生在山东聊城的一个典型的官宦世家,鲁西望族“傅家”。说起鲁西望族“傅家”,那在山东可谓是名声响亮,因为“傅家”曾经走出了一位功名显赫的状元郎——傅斯年的七世祖傅以渐于顺治三年高中状元,他不但是大清王朝历史上的第一位状元,后来更是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是名副其实的一朝宰相,并且是“圣祖爷”康熙的启蒙老师,死后被康熙皇帝称为“圣朝元老”,赞誉他“传胪姓名无双士,开代文章第一家”。

在走出了大清王朝第一状元傅以渐之后,鲁西“傅家”便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典型的官宦世家,此后又相继走出了进士、举人、太学生数百人,出任封疆大吏的人更是不少。但是,等到傅斯年祖父这一辈人的时候,随着大清王朝的日渐衰落,曾经显赫了两百余年的鲁西“傅家”也跟着走向了没落。

不过,对于幼年的傅斯年来说,家道衰落并没有让他的成长的受到太多的影响,毕竟这个没落的名门望族家庭相较于一般的平民家庭来说,不论是生活水平还是家庭教育方面都有着非常不错的条件。傅斯年的祖父傅淦少负才名,博通经史,工诗书画。傅斯年的父亲傅旭安,自幼勤奋好学,攻举子之业,性仁厚,有文名。光绪甲午年(1894年)考中举人,但是他终身都没有入仕,一直担任东平龙山书院院长。童年之时的傅斯年每天除了要去私塾读书之外,回家还要跟着祖父继续学习。可以说,正是这种良好的教育环境让傅斯年从小就表现得比一般的小孩要聪明伶俐许多,他的功课成绩不但在同学中出类拔萃,而且也被当地人称为“神童”。

1908年冬天的山东聊城分外寒冷,从入冬以来就下了好几场大雪,当地人都被严寒逼回了屋子内,很少有人愿意外出活动。临近过年的时候,年仅13岁的傅斯年告别了家人,踏上了外出求学的道路——就在这个寒冬,傅斯年跟着父亲的高徒侯延塽(清末进士,授刑部主事)来到了天津。

为什么年少的傅斯年会在这个时候跟着父亲的学生外出求学呢?非要等着在临近春节阖家团圆的时候来到天津呢?

原来,当时的傅斯年正遭遇了人生中一场大变故,四年前父亲傅旭安因病离世,当时傅斯年年仅9岁,还有一个只有7个月大的弟弟——父亲的骤然离去让这个已经处于没落中的鲁西状元府显得更加的凄凉,傅斯年的童年生活也因为幼年失怙而蒙上了一层阴影。所幸的是,傅斯年的母亲李夫人是一个坚强的女子,她一面竭尽全力为两个孩子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一面严格监督傅斯年的学业。所以,幼年失怙的傅斯年并没有因此而变得平庸,反而在母亲的严厉管教下成长为一个出类拔萃的好少年。

学业一直优异的傅斯年很快就受到了父亲的学生侯延塽的重视,侯延塽在前来傅家祭奠恩师的时候,发现傅斯年不仅天资聪颖,其国学功底更是比一般的少年学子要厚重很多,是一个读书的好苗子。于是,侯延塽为了报恩,便决定将傅斯年带到天津去读书,在他看来,当时的中国已经处在了巨大的变革时期,新学逐渐兴起并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如果傅斯年一直待在地处偏僻的聊城,接触不到新事物,学不到新知识,那么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成为一个思想僵化、满口之乎者也的“老学究”。

在料峭寒风中踏上求学之路的傅斯年并没有因为远离家乡而满腹离情别绪,相反,人生中第一次出远门的他却表现得十分兴奋,不论是在乘坐汽车还是乘坐火车的时候,他都十分的好奇和激动,一直向侯延塽问个不停,像个喜鹊般叽叽喳喳了一路。

傅斯年跟随侯延塽来到天津之后,先是住在英敛之(《大公报》创始人、侯延塽的好友)家里,生活费由侯延塽负担,不够之时,则由父亲生前好友吴树堂接济。由于傅斯年本来就有着不错的国学底子,再加上他到天津以后更是奋发努力地读书,所以他次年便顺利考上了天津府立第一中学堂。

傅斯年考入天津府立第一中学堂后,便搬到学校住宿,开始独立生活。这时候,侯延塽也比之前更加关注他的学业,除经常和英敛之夫妇一起参加一些文士名流聚会之外,还一再地叮嘱傅斯年要多多学习新知识,关心国家和社会的变化。可以说,侯延塽就是傅斯年成长之路上的最关键人物,日后成为中国顶级学者的傅斯年好多次在谈起侯延塽的时候,都非常感慨地说道:“我家非侯公无以有今日。”

1913年夏天,傅斯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

傅斯年初入北京大学的时候,因为国学功底深厚而进入了乙部(当时北京大学的预科班分为甲乙两部,甲部侧重于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学科,乙部则侧重于文学、历史等社会学科)。虽然傅斯年有着不错的天资与国学功底,但是在初入北大的那段日子里还是很费劲,因为北大预科班乙部的前身是“同文馆”和“译学馆”,对外语特别重视,要求学生们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看懂外文原著并听懂外文课。而此时的傅斯年虽然在天津学了一些外语,但是距离学校的要求还有很大的一段差距。不过,生性好强的傅斯年并没有向挫折低头,他整日坐在图书馆里刻苦读书,并且积极地请教外文老师和那些外文成绩较好的同学,最终在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之后,他的外文成绩突飞猛进,不但能够读外文原著和听懂老师用外文讲课,外文口语水平也在班里名列前茅。

傅斯年在北大读预科的三年中,不仅仅只会“死读书”,他也以组织能力突出而受到老师们的称赞。1914年,傅斯年同沈沅等人发起成立了“文学会”,创办了《劝学》杂志,其宗旨是研究修辞属文,提高文学素养。最后,他又在“文学会”的基础上成立了“雄辩会”,主张在提升文学素养的同时更要提升思辨能力。因此,他被同学们推举为国文部副部长兼编辑长,一时间成为了班级里的“风云人物”。

在这三年预科班学习生涯中,傅斯年不但和袁同礼、毛子水、周炳琳、沈雁冰(茅盾)、顾颉刚等人成为了预科班中的佼佼者,他的思想也有了深刻变化,慢慢变成了侯延塽所希望的那种“新青年”:他在继续学习国学的同时也开始如饥似渴地吸收新学知识,由传统价值观念的卫道士转变为科学、民主、自由的坚定信仰者,开始对国家的发展、民族的进步和社会的变革都有了深刻的认识,并决心成为一个为科学和文化献身的有志青年——从鲁西聊城到天津再到北京,傅斯年已经由当初那个官宦家族中的少年才子成长为有理想、有抱负的好青年,尽管这一路走来颇多艰辛,但是他从来没有停止自己的脚步,而是一直坚定地奔跑在前行的道路上……

同类推荐
  • 当代名家——蒋子龙自述人生

    当代名家——蒋子龙自述人生

    对许多男人来说,当父亲是一种“遗隧的艺术”。天下所有由处男变为父亲的人,无不是在毫无实际经验的情况下开始履行做父亲的责任,待到有了经验,知道该怎样针对自已孩子的具体特点而尽职责的时候,孩子差不多已经长大,性格定型了,空留下许多遗憾。世上没有完美的人,却可以有完美的合适。家是女人的梦,女人是男人的梦,能将梦转化为现实的夫妻,才能长久。在现实中偶尔还能—梦的夫妻,就是快乐的神仙眷侣了。
  •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3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3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3》介绍了中国航空工业创建时期的各企事业单位的创始人(共计86名)的生平、工作业绩和突出贡献,真实地记录了他们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而呕心沥血、殚精竭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的光辉历程,他们是“航空报国”精神的开创者和传承者。《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3》史料翔实、内容丰富,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和关心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相关人员阅读。
  • 特斯拉自传

    特斯拉自传

    本书是尼古拉·特斯拉唯一一部亲笔撰写的自传,在书中,他亲述了其1000多项伟大发明的过程与心路,客观而深刻地展示了自己传奇的一生,并揭开了爱迪生将其视为最大劲敌背后的真相。全书以其少年生活为开头,又以其对世界和平的期望而收尾,体现了一位发明家、科学家的历史责任感:他的一切努力和发明都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维护世界和平。
  • 草原之花——布木布泰

    草原之花——布木布泰

    《草原之花——布木布泰》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草原之花布木布泰传奇的一生。
  • 启功说启功

    启功说启功

    本书为“文博书画大师丛书”之一。著名美术史论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传席评价说这是“美术界最有价值的访谈录”。全书由“启功说”与“说启功”两篇构成,前篇是作者与当代著名学者、画家和书法家启功先生的长篇访谈。后篇“说启功”主要是作者对启功的艺术成就及其风格、意义的深入研究与分析。
热门推荐
  • 石仓

    石仓

    杨根善是个拐脚儿,他娶了个小自己十八岁的哑巴女人,偏远的石仓山小村炸开了窝,各种评说闲话四处而起.....杨根善的弟弟叫杨根孝,年轻的时候是个木匠,画人民币严打坐了牢,后来却成了大画家出了名,五十六岁他提出要娶小她十多岁的学生......杨根善的妹妹叫杨根娣,辣子嘴豆腐心,年轻的时候一直反对老大杨根善娶哑巴女人的事,自己嫁了个市保卫科干部,谁知患了病。回归自然,感受那段属于父母的爱情,请关注石仓,谢谢。
  • 元气时光师

    元气时光师

    当孤僻的少年凌晔突然向夏弥告白,慌乱的她狠心拒绝了。可是下一刻,少年为了救自己倒在了血泊中……伤心的夏弥陷入了疯狂的自责中,却没想到无意中启动了凌晔送她的古老怀表。时间回到了车祸那天,这一次她阻止了车祸,凌晔活了下来。原本,夏弥以为这只是一个“梦境”,醒来后她发现现实居然被某种神秘力量篡改了。凌晔没有死,而是成为了植物人,而出事的原因居然变成了失足跌下天台?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怀表真的可以重置过去,改变未来吗?为了真相,夏弥利用怀表游走在时间的“幻境”里,却得知了那些不为人知的秘密……双胞胎兄弟的尘封往事,月光怀表的古老传说,还有关于那个孤僻少年的暖心守护……
  • 惟爱而已

    惟爱而已

    (别名:我的妄想小说)我是来自二次元世界的神,来你们三次元,就是一场游戏而已表面看从来都是一人行走天地间,但绝非注孤生,而是所爱之人——只在吾心我爱你/不明缘由/不问未来/无关种族性别/惟爱而已#你问我生存的意义,大约就是爱你,和你带给我的欢乐#
  • 小鬼遇大仙

    小鬼遇大仙

    惨惨惨!她只不过是走在普通的山路上,居然无辜惨遭女鬼的“疯狂报复”!瞬间被撞飞!这下好了,她彻底地成了一个可怜可悲的小鬼,往哪走都不知道!还能再背点吗!?不能!!!!哇!老天居然真开眼了!送了她一个俊美非凡、器宇轩昂的大仙给她不说,这“大仙”居然还能带着她上天入地,穿过悬河!?看来她的鬼命确实比人命好太多了,哇哈哈哈!注意:此仙,非仙也,乃大神。只是这小鬼有眼不识泰山,竟把他从“神级”降到“仙级”,所以才有了“大仙”这个误称。不过,他乃是创造了这“千界”的众神供奉的神中之神,怎能跟她一般一见识?顶多,也就是陪她“玩”一“玩”。。。千界里大神与小鬼浪漫之恋。敬请期待!---------------
  • 你和我之间的亿万光年

    你和我之间的亿万光年

    或许,于我来说,生,可能只是一个名词。亦或者说,它从来从没有活过。魏当归总喜欢盯着日记本扉页上这句话。身后的人总会上前合上本子。自从他和自己一块后,总爱捏自己的脸,捏出个难看的微笑。"为什么总老是捏我脸。""笑能雨过天晴。""我怎么不知道?""因为你笨呀。"……当归五十岁生庆时,子女让她许愿。她合上双手默念:老天呀,我现在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和阿知能活到一百岁。我现在觉得生是个有意义的名词。身旁,男人默默的陪伴着,不打算问她许了什么愿望,因为,她开心就好。
  • 别让我当武林盟主

    别让我当武林盟主

    虽然我天赋异禀,任何武功一看就会。虽然我头脑聪慧,在尔虞我诈的江湖中游刃有余。但我再说一遍,别让我当武林盟主。
  • 十七年表

    十七年表

    本书叙述了1990年至2006年间一个当代中国平庸青年的成长历程,萨达姆从1990年登上《新闻联播》,到2006年被绞死,权势起伏贯穿其间。这十七年被作者定义为有别于传统意义的“萨达姆时期”,也可看成那个时代青年的成长年表。如曹寇本人所说,“或许两相参照倒别有趣味”。和曹寇一如既往独树一帜的语言和结构一样,这个小说仍然是曹寇式的,但更加绵密和平实,语言也更为简洁、质朴、野性、畅快。小说在成长的快乐与迷惘中,折射出的是某种反都市的迷思。
  • 电视摄像艺术

    电视摄像艺术

    本书对电视摄像艺术进行了全面的阐述,系统而概括地论述了电视摄像从入门到提高再到电视艺术创作需要掌握的技巧和方法。
  • 我们是命中注定

    我们是命中注定

    海归绅士学霸李瑾,为查明父母双亡的真相回到儿时的城市,由此与女主花非雨相遇,相知。而女主因跟父母走散,后被养父母收养,一家平凡却温馨。两人有过冲突,有过误会。如果爱着的人是自己的仇人,又该如何抉择?青春期的懵懂和爱慕该如何发展?而朋友们又该情归何处?朋友间的温暖,恋人间的甜蜜。是否勾起你的大学回忆?我们那么猝不及防的相遇,我想告诉你:“就这样待在我身边吧……”而在我耳畔回响的声音是:“我希望在你身边的,是我。”
  • 我给扑街作者丢人了

    我给扑街作者丢人了

    玄幻组的扑街作者穿越了,如今是手拿日月摘星辰;科幻组的扑街作者穿越了,如今是诸天万界任我行;历史组的扑街作者穿越了,如今是裂土封王乐逍遥;二次元的扑街作者穿越了,如今已经是左拥右抱满后宫……皮熊穿越了,他开始思考——我曾经在玄幻组挣扎求生,也曾在科幻组瑟瑟发抖,还曾在历史组浑水摸鱼,更曾在二次元组卖萌耍贱,最不堪回首的是!我为了谋生还曾开了个人妖号在女频撒娇嘤嘤嘤!那——我算什么组的?所以,我的金手指呢?皮熊觉得他爹妈给他取的这个名字耽误了金手指的到来!又皮又熊是闹哪样!咋不叫皮卡丘呢!皮熊坐在半焦的大柳树根下唉声叹气,自暴自弃。这棵树不是柳神,不是所有被雷劈过的柳树都是柳神!“穿越三十年,在这个玄幻,奇幻,科幻,二次元,霸道王爷爱上我各种剧情都有的神奇世界,我终于从贾大户家的小厮变成了贾大户家的二管家。”“我叫皮熊,曾经是个扑街作者。以后别叫我扑街作者,我给扑街作者丢人了。” 但是,当皮熊走进穿越者展览馆,看见诸位穿越者前辈的遗体时…… “前辈的馈赠:福神降临。” “前辈的馈赠:欧皇在世。” “前辈的馈赠:运气爆棚。” 皮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