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32400000023

第23章 23、我的自修

一些没机会上大学的青年文学爱好者,问我怎样爱上文学,走上文学之路,又是怎样读书自修的。一些报刊也要我写点这方面的情况和感受。我想,文学是客观现实生活的反映,因此对于一个有志于从事文学创作的青年来说,首先就要立志投身于火热的革命斗争生活,投身于蓬蓬勃勃的“四化”建设中去,投身到亿万工农兵(包括劳动知识分子)及其干部中去,去生活,去工作,去结识各种人,熟悉各种人,这是要自修好的第一门课程。第二,我们的文学又是社会主义的文学,革命的文学,作为用艺术、用形象来思想的文学工作者,就要认真研读一些必读的马列和毛主席的著作。前一个时期,有些人贬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对作家创作的指导作用,甚至公然否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普遍真理。青年同志且不要徘徊迷惘。如果由于我们党曾经犯过一些错误,由于我们的文学创作受过一些“左”的干扰,或由于国际共运出现一些复杂的情况,自己思想上产生了某些困惑,再让各种外来的思潮一搅扰,就对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发生了动摇,那就太可悲了。历史不止一次地证明,当革命遭受挫折,暂时遇到困难,或者处于革命转折的时期,各种各样的思潮都会冒出地皮,争夺群众,特别是争夺青年,在这种时候,我们如果抛开马列著作,那就有可能步入迷途。因此,满腔热情地研读马列著作,追求真理,则是当代青年的当务之急,更是文学青年的当务之急。希望青年同志不要把这当做只是老生常谈。下面就说说我是如何接近文学和如何读书自修的。

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北方农村。那儿,数十年前,教育落后,全县只有四所高等小学,没有一所中学,不过,乡村小学却很普遍,各村庄都设有初级国民小学,小村一所,大村数所,此外还有私塾。这些乡村学校的设立是为了培养略通文墨的农民和旧式的商业从业人员的,没有学习年限的限制,只要家长愿意,学生愿读多久就读多久。我从五岁开始上学,在这样的“书房”混了十年,白白浪费了我一生的黄金时期。在这十年里,我没学到什么正规系统的知识,但却有一样东西给我留下强烈的印象,这就是文学。

领我接近文学的第一个人是我的祖父。我的家庭,在我们那小地方,算个读书人家,几代人都是乡村教师。我的祖父是个前清的贡生,教了近五十年书。从小,他就教我读一点唐诗和古文,我习字用的仿格,有不少是他写的,而他写仿格多半写唐诗,像柳宗元的《江雪》、李白的《静夜思》、岑参的《逢入京使》、张继的《枫桥夜泊》、刘禹锡的《乌衣巷》等等,我都是从仿格上读的。这些诗以及王维的写景诗,岑参的一些边塞诗所描写的画面和场景,及其所表现出的心境和情绪,留给我的印象十分强烈,以至到后来,我写小说时也都总是努力追求能以极少的文字,状描出特定环境的明丽的景色。那时,祖父也常常领我到菜园子里拔草或到地里去摘瓜摘豆,他常是一边干活,一边教我对对子,或给我读诗讲诗。虽然,由于科举时代早已过去,祖父也许认为吟诗已无用处,因而不曾认真地教会我作诗,甚至连音韵和平仄也没有严格管教我背会,但他却无意间引导我爱上了文学。

另一位吸引我接近文学的人,是一位姓陈的老师。这位老师对教学并不怎样热心,但却是个讲故事的能手,他常常在课堂上推开课本给学生讲《今古奇观》和其他各种故事。他讲起来绘声绘色,动人心魄,时至今日,他讲羊角哀、杜十娘、苏小妹与秦少游的故事的动人情景,还历历显现在我的眼前。他有时离校回家,要我们住校生为他看守宿舍,我们就翻他的书箱,通宵达旦地读我们翻出来的小说,什么豹子头林冲,赤发鬼刘唐,拼命三郎石秀等等,一下子迷住了我们,虽然在当时我们还不知这部迷人的书就是《水浒传》,而只知道它的书笺上写的是《第五才子书》。从此,我又爱上了小说,在村巷里寻觅小说来读,《施公案》《彭公案》《金瓶梅》《三国演义》,就是这时期初次读的,这对我日后喜欢小说有很大关系。

民间流浪艺人和戏曲唱本,是我接近文学的又一个媒介。数十年前,在我们家乡,每到冬季都要搞冬防,村村寨寨的村门口都有公共盖的更房,由村民轮流值班巡夜打更。更房里燃起焦炭炉,火炕,可以烧水沏茶。冬闲的农民晚间多在这儿聚会,这儿像个农民俱乐部,是全村最热闹的地方。那时还常有流浪艺人抱着三弦,在这儿清唱眉户,我还记得有两位唱眉户曲调的能手,一位名叫笃笃,一位名叫学娃,最受群众欢迎。他们有时在村里住下来,唱一个冬天,每天晚上都唱到深夜。这种时候,我常常挤在炕角里半晚半晚地听唱,我就是在这里学会唱眉户戏的。此外,忙月天,大人们上地干活,留我在家喂牲口,我常常一边给牲口添草,一边坐在槽边念戏本,唱小戏,那时,什么《花亭会》《闹书馆》《李彦贵卖水》等等许多戏,我全背得下来。这些,就是我在更房和饲养室里从农民那里学到的文艺,它使我对中国北方农民文艺有了深挚的感情,对我日后所写的小说,在气质、情趣、格调上,有着很深的影响。

离开乡下,到县城和外地求学,在我的面前展开了一个新的更加引人入胜的世界。在这儿,除中国诗词和旧小说外,更有五四新文艺,有翻译小说,这是我从未欣赏过的,它更加激动人心。特别是苏联革命文学,它不仅打开了我的文学的眼界,而且打开了我的生活的眼界,它有力地影响着我的思想,对我走向革命,发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反过来,又使我对文学的教育作用和鼓动力量有了新的认识,使我更加爱好文学,尊重文学,我也常常幻想着自己能写出这样美丽的、能如此动人心弦的文章。虽然,那时候,我还没想到我终生将要做一个文学工作者,但它对我日后选择这样一种武器来为革命斗争服务,以及对于我对自修文学能满怀信心,有着直接的关系。我还应当感谢我的小学老师吴耀宗,是他对我在这方面作出鼓舞人心的评价,对我作了热情的鼓励;感谢我们的校长谢贻芳先生,是他把革命的新文化推在我们面前,并教会我们一套自学读书的科学方法,鼓励我们特别重视课外自学。这一切,对我后来走上文学之路,靠业余自学,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念完初中时,正当国民党加紧了白色恐怖,国统区站不住了,党组织调我上延安。到延安,我原希望能进鲁艺文学系,但我的老师,当时边区文协秘书长、音乐家张寒晖同志对我说道:“老是在学校滚来滚去干吗呢?到实际工作中去锻炼吧!”这样,我就被分配到西北文艺工作团去工作,从此再也没进过学校的门,在自学的路上走了几十年,现在还在孜孜地趱行,大概还要继续走下去,学无止境,我知道的还太少太少。

不能在校读书这件事,对我的学习热情并无多大影响。一则这是革命工作的需要,二则我自信一个中途失去上学机会的人,是可以通过自学获得某种专门知识的,特别是像文学这门学问,中国古代不少学问家是这样,苏联文学巨人高尔基、奥斯特洛夫斯基更是这样。重要的是要有志气,有恒心。

要立志,这是头一条。要为革命立志,立志掌握文学创作这个武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人生不能浑浑噩噩,干革命也不能浑浑噩噩,干哪一行就要精通哪一行,而且一定要敢于给自己立下高要求,要勇于越出“一般水平”的水平线,不断地冲出平庸。“冲出平庸”应是我们的座右铭,刻在我们的心上。在自修的路上,我总是用这个思想来鞭策自己,我虽然成绩不大,但这点志气却始终不曾丢。这就要求我们下决心苦学。不要放纵自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要怜惜自己,特别是年轻力壮的时候,人家玩乐消遣,“享受生活”,你要能够抵抗住这种诱惑,抓到时间就读书;不要觉得自己年轻,来日方长,“明天”再学也跟得上,要有紧迫感,对于一个立志要搞一番事业的人来说,风华少年时候就应该有紧迫感,“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立志时”,要有计划、有要求,拾级而上,出成果,有记录;不要把专业学习变成不冷不热的温吞水,年复一年地在学着,但却没有“冲刺”,不出成绩。在自学的路上,由于这个原因而终于被自己荒废和耽误了的人,是很多很多的。

怎样读书自学?

有计划地系统地读书。如果空有大志而不去刻苦读书,我们终于还会是一个志大才疏的庸人。在校读书的优越性之一是它的系统性,而自修者最常见的弊病是读书紊乱,缺乏系统。对于一个专业,如果没有某种程度的系统的完备的知识,即使涉猎很多,也还不能认为是已掌握了这门专业。对于作家,自然不可以像对学者那样提出要求,因为作家的学习成果,最终是表现在文学创作上而不是学术研究的成果上。我们常常见到有些人,论文学知识和文化程度都不高,却能写出相当动人的作品,这种现象,特别是在劳动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并不罕见的。但是,对于有志以文学作为自己终身事业的人来说,要求自己的文学知识有一定的系统性,则是克服浅薄和防止小有成绩便妄自尊大的惟一办法。

系统地读书,也就是毛主席曾经说过的古今中外法。先读点历史。在系统地读中国文学之先,先读有关中国历史著作;读外国文学之先,先读点外国历史著作。我是在自修之始就先读了威尔斯的多卷本《世界史纲》,后来又读了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在读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著作时,还要找些有关的历史著作来参考参考,因为只有了解了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才能更好地读懂那个时代的文学作品。然后,要读一点简明的文学发展史,了解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发展,了解一下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一些什么样的代表作家和代表作品,记住我将要系统阅读的作家和作品的门牌号数,所属时期、主义、流派、历史地位等等。然后,按照时代顺序,阅读代表作家的代表作品。为了真正懂得文学,为了造就自己既懂艺术又有思想,因此,还必须进修哲学和文艺理论。要读点哲学著作、文艺理论著作,读点中国思想史、近代欧洲思潮史,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到毛主席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都是必读之书。只有懂得一点中国和世界思想发展史,特别是近代世界文艺思潮史和中国五四以来的文艺思潮史,我们才会知道近代和当代文学领域里形形色色的主义和派别是怎么回事,懂得哪些是方兴未艾的适应历史发展趋向的潮流,从而有助于自己的创作思想健康发展,少走弯路。

要有重点地读书。不论是西洋还是中国,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作家群,在这作家的群落中,又有着代表性的作家,他们可以是一个小集体,也可以是某一个人。为了较好地了解和学习他们,我们就要把他们作为重点,集中研读。比如,要读俄罗斯十九世纪革命民主主义作家,最好是把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理、涅克拉索夫、屠格涅夫、伯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杜布罗留波夫等人的代表著作,集中起来阅读。对于某一个作家,如果要真正了解他,也要这样办。比如,我为了对俄国作家契诃夫能有个较明晰的了解,就把国内已翻译过来的契诃夫的全部小说、剧本、手札、评传、回忆录通统找来,集中攻读,而且其中许多作品,读过好多遍,同时,还找来一切与契诃夫有关系的作家艺术家的著作,如俄国著名的演员和导演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戏剧文学家丹钦柯等人的著作以及有关高尔基与契诃夫的文字来读。这样,我就觉得我似乎有点认识契诃夫了,就像熟悉学校的老师那样熟悉他了。又比如,甚至于为了了解张恨水这样一位城市小市民文学的小说家,为了探明他为什么在旧中国城市小市民中有那么大的势力,而且他的有些小说如像《啼笑因缘》为什么还曾经在青年学生中风靡一时,我也集中过一点时间,读了他的全部著作。使我了解到,他的作品,除过是写旧社会城市小市民生活这个特定的内容,易为小市民欣赏外,在艺术表现方法上,他用中国的章回体,却大胆吸收西洋小说的某些表现手法,并且使两者融合得很自然,因而能把故事讲得娓娓动听而又不落陈套。

要有“心得”。系统地读书,目的在于打好基础,还只能算是基础课。基础是否扎实,是个文学修养的问题,是关系到一个作家的文化素质和艺术的高下、粗细、文野的问题,因此,打好基础是很重要的,系统地博览群书是必须的。但是,从获得文学的艺术技巧的角度来看,这还是很不够的。要获得技巧,就要精读,就要钻研,就要钻进去又顶出来。古人讲“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重在一个“熟”字,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关键在一个“破”字上。所谓“破”就是要找一些优秀的书,逐章、逐节、逐段地分析、思考、琢磨、领悟。要处处看破作者在艺术表现上的用意,揣摩他的技法,领悟他的艺术家的匠心。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否能够驾驭语言,熟练地使用语言,纯熟地掌握运用语言的艺术技巧,这是作家首要的基本功。因此,我们要花相当多的时间练习写作,锻炼自己的语言文字的功力;在阅读时,也要随时留意好的文章,逐字逐句地玩味欣赏优秀作品的语言美和达到这种美的文字技巧。

处处留心,多方借鉴,也是增加知识、提高文学修养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方法。自学者多是业余学习,平时还有本身工作,时间十分宝贵,因此,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看戏,看电影,看画,听音乐,游览名胜古迹,等等等等,要处处留心,多方借鉴,以求获得一点可以运用到文学创作上的东西。我从中学出来,先当了一年小学教师,后被分配到文工团,正逢大秧歌运动兴起,文工团的主要活动便是从事戏剧演出。我是个文工团员,当然首先得把戏演好,从那时起,大约有六七年时间,为了革命的需要,我都是背着背包在陕北山区奔来走去,几乎没有机会接触文学书籍,直到进了西安城,才有条件重新读书。虽然这样,我却从来没有对本职工作有什么不满或懈怠。我心中惦记着文学,惦记着小说,因此,我就在戏剧和音乐中寻找与小说艺术共同的东西,寻找日后写小说可以借鉴的东西。在剧本或歌词写作中借鉴且莫要说起,即便是从导演或演员的艺术中,也可以借鉴。我读洪深的《电影与戏剧编剧法》,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员自我修养》和有关导演的一类书以便把戏演好,同时又从中吸取一点对写小说有益的东西。比如,演员塑造角色的性格,传达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思想情绪,除台词而外,主要靠动作和表情,特别要靠眼神来“说话”,这就启示我在小说中刻画人物时,除着力写出有性格的对话外,要特别注意从性格要求出发写人物的一举一动,一招一式,一言一笑,反过来说,写人物的任何一点“表演”都要有助于塑造性格,从性格上讲,这些用文字写出来的“表演”,都应该是合理的,能够得到解释的。演员在舞台上,一举一动都要有目的性,不许无目的地乱动;作家在描写人物时,每一句都要有目的性,不可无目的地乱说。戏剧舞台上十分重视“潜台词”,追求台词和动作之外以及舞台表演之外的更深远广阔得多的生活内容;作家在写小说时,也要重视小说中的“潜台词”,不可让人物把话说尽,也不可由作者自己直接插嘴把话说完,要留有余地,要处处留下读者可以领会和补充的“潜台词”,凡是可以“尽在不言中”的地方,作者都必须“不言”,以便尽可能以精练的文字,显示和暗示出广阔的生活场景。把那些读者可以说出或领悟出来并从而可以得到一点快乐的东西,留给读者去享受吧,作者无权抢着说。导演在排戏时,讲究舞台调度,通过舞台调度,随时造成和变换观众视线的焦点,以便把重要人物放在观众视觉焦点的位置上加以突出和强调。我们又可以从导演同志这儿学到点儿东西,在小说的描写中,在重要人物出场前,搞一点必要的铺垫,造成一个“焦点”,把读者的“视线”引向小说人物的“上场口”,并留心写好人物的初次“亮相”,务期在人物“亮相”之后,使读者印象深刻,特别是对于短篇小说,由于篇幅有限,这一点更是十分重要。

又比如,音乐家讲究旋律和节奏,我们可以从音乐家那儿学点东西。比如在安排小说的故事情节和场面时,把惊涛骇浪和静静的洄流,风雨如晦与高天明月,文与武,动与静,喧闹与抒情,适当布置,巧妙结合起来,使故事的发展,从开端到结尾,像一首乐曲一样,有主题,有旋律,有节奏,高扬低回,跌宕有致。即便是行文造句,也要通过文字的平仄,词的结构变化,尽量使人读起来感到有旋律,有节拍。我在文工团六七年,读小说的机会少了,花在演戏上的工夫多了,但工夫并未白费。

我应当告诉青年朋友,我的自学还是有很多缺陷的,其中两个最大的缺陷,一是古文底子太差,二是不懂外语。多年来,我一直未下决心补上这两课。现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党中央提出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的号召,自学条件也比过去好多了,我祝愿年轻一代的自学者,比我们获得更高更完备的文化修养,因而希望他们在掌握新文学的同时,正确地说,为了更好地掌握新的文学艺术,能够具有一定的古文素养,并能掌握一种外文。

1981年10月15日

同类推荐
  • 美洲现代作品

    美洲现代作品

    哲理美文所选文章打破了纯文学界限,不仅精选了中外著名作家的有关名篇,也精选了哲学家、成功家、思想家、政治家以及科学家等著名人士的哲理美文,这些文章都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丰富的人生体验,那闪光的语言,精辟睿智,鞭辟入里,简直是句句经典,字字珠玑,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和精神的力量,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启迪性。
  • 纸上还乡

    纸上还乡

    30余篇约14万字精美的散文作品,凡是有乡村生活经历和体验的人,都可在其中找到过去的青春记忆和无法消释的故土情怀——以乡村为经,以情感为纬,在喧嚣的现代语境中,以一颗对故乡、亲人、生命的感恩之心,描绘出一个“80后”作家疼痛、细腻、诗意的生活图景,并以此完成了一代人“纸上还乡”的精神历程。
  • 涛语——石评梅作品精选

    涛语——石评梅作品精选

    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
  • 追寻优秀的足迹

    追寻优秀的足迹

    本书中所介绍的学生是成电优秀学生群体的缩影,他们的所言、所行、所感都是我们在校园生活中触手可及的。学习、工作、生活、梦想、追求……它们理所当然的存在于我们的身边,融化在我们的习惯里。我们天天与它们产生各种各样的联系,却从来没有把这些事物剥离出来作为独立的个体,从不同以往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追寻优秀的足迹:2007-2008年度成电杰出学生陈邦清班风采》的意义就在于,让广大学子共同感受优秀、学习优秀、成为优秀、传承优秀。
  • 始有集

    始有集

    本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谈钱锺书、向达、冒孝鲁等学者的交往和治学逸事;第二部分是书评,谈赵园、杨念群、史景迁等学者的新著,品鉴得失;第三部分是谈外国文学的翻译,谈乔治·斯坦纳、苏珊·桑塔格、艾柯等作品的翻译问题。作者知识丰富、鉴赏力高,文笔活泼,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与可读性。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始于初见中

    始于初见中

    关于一场高冷学霸和俏皮学渣的一系列故事(故事内容由真实事例改编)
  • 杀机凛然

    杀机凛然

    荒古时代,黑暗降临,天地破灭,杀伐之气充斥苍宇!六道轮回被毁,魔神降临凡间,掀起无数腥风血雨。十几万年后,魔族血魔老人破关而出,天地大乱,封印减弱,从此杀伐不断,黑暗与毁灭共存,萧逸晟逆行伐仙。头顶天,脚踏地,剑指苍穹,只手撑天。PS:请各位看官看看前面十来章,觉得不好,再点右上角,反正不要钱的,不是吗?很多时候成功在于坚持,说不定,这本书可能就是您喜欢看的呢,谢谢!喜欢本书的书友可以加群:155796802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决战民国

    决战民国

    民国是战争纷飞的时代也是英雄遍出的时代短短数字揭露日军丑陋的面孔勿忘国耻爱我中华牢记使命
  • 木刀门下

    木刀门下

    《大弘朝当代史》:大弘历89年秋七月癸未夜,三更起,天星自东北起散落如雨,近地则尾迹化为白气,至五更,大小流星再现,纵横交行,不计其数,至明乃息;连续十夜,皆如之,每夜亮如白昼,声若轰鸣。天下惶恐,王亲率群臣至泰山封禅祭天,以抚天威安民心。翌年起,天地元气渐可为人所感,气分五种:金、木、水、火、土,后世武学因而剧变,以武乱禁之事愈不可止,为祸甚也。”一百年后,大弘帝国垂垂老矣,乱世将现,各方门派、势力合纵连横,伺机而动。故事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门派“木刀门”的日常开始讲起。
  • 病娇大佬又跟着她了

    病娇大佬又跟着她了

    【双洁,互相治愈系。男主偏执病娇,女主可盐可甜。】重生前,俞清风一个十八线的小明星被迫成为了顾迁舟豢养在笼里的金丝雀。想逃逃不出去只能待在笼子里坐井观天,到死也死在了那里。重生后,俞清风是真怕极了顾迁舟那偏执狠戾的样子,只想躲得他远远的。却不曾想,一个不小心,又踩到大灰狼的尾巴。为了不让自己再落的和上一世一样的惨剧,俞清风开启了养成模式。开始慢慢引导顾迁舟学着去如何爱一个人,后来在顾先生的再三勾引之下,俞清风教学还未成功就彻底缴械投降了。她从未曾这般爱过一个人,她思她念的只有一个顾迁舟。如饮鸩止渴,却甘之如饴。
  • 网王之懒惰小姐

    网王之懒惰小姐

    她很懒……懒到不会去解释……懒到这一生只会爱一个人……懒到除非伤害到自己身边的人负责她不会出手伤害别人……
  • 舰娘与提督的异常之旅

    舰娘与提督的异常之旅

    走过一路的烟花飘零,漫步于蔚蓝之海,你可曾会想过那个曾经立下无数誓言的世界,如果一切烽烟已经消逝,但新的威胁应运而生,提督应该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