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32600000160

第160章 自知者明

异语 34

秦惠文王算卦,问秦朝何时能够取得九鼎。

算卦的摇头晃脑一番,得出结论,你儿子在位的时候能够取回九鼎。

秦惠文王大喜,叫来儿子秦武王,叮嘱道,我为周文王矣!

秦武王自此挂念在心,即位之后一心东征,打通了秦国去周朝洛阳的路,亲自去洛阳迎回九鼎。秦武王到了之后,见到九鼎,心中大喜,足以告慰父亲在天之灵,于是想要搬起九鼎试试手。不料一时手滑砸断了大腿,当晚去世。

秦武王异母弟弟秦昭襄王即位,人说看来算卦的天命应在你身上了,你应该去周朝迎回九鼎。

秦昭襄王连忙摇头,表示从长计议,我还有亲弟弟呢。

这一拖拖到了四十年后,秦昭襄王从母亲手中夺权,赶走了大权在握的舅舅,驱逐了两个能取自己代之的亲弟弟。

人说,如今国内没有能威胁你地位的了,可以去取九鼎了。

秦昭襄王摇头,稍安勿躁,我还有异母兄弟活着呢。

这一等等到了十五年后,秦昭襄王七十岁高龄,身边的兄弟们都被自己熬死了,自己也行将就木,于是乎对人说,看来说的是我没错了,咱们去取九鼎吧!

算卦的:我其实就是随口一说。

——————————————————————————————————————————《战国论》

信陵君就此在邯郸安居,又过上了锦衣玉食的生活。

邯郸是名城,赵国又是大国,贤杰众多,信陵君交往不论身份贵贱,自然是奔走不息,多数人一声招呼就叫来了,也有自重身份的。

毛公在赌场里混迹,薛公在家卖豆浆,听说信陵君想要见他们,都说不在家,不想见。信陵君越发有兴趣,亲自登门拜访,相聊甚欢,传为笑谈。

平原君原本对这位小舅子还很敬仰,结果得知此事哈哈大笑,跟夫人聊天提起此事,原本以为你的弟弟天下无双,谁知道每日里与赌徒、卖豆浆的厮混,有点太放浪了。

姐姐听后很不开心,于是转告了弟弟,也许只是想让弟弟能够收敛点,不要任性胡为。

信陵君听后率众向平原君辞行,表示我在大梁就听闻这二人是贤人,故而到邯郸后前去拜访,幸得他们不弃,跟我一起交游,乃是生平快事,不意你如此轻视他们。我之所以率众前来是仰慕平原君的贤名,如今看来也不过沽名钓誉尔,请容我离去。

平原君听后连忙挽留,表示自己一时戏言不可当真。信陵君只是做个姿态,他也没地方去,终究被挽留下来了。

然后此事流传出去,平原君的门客走了一半。

用现在的术语叫人设崩塌了。

在外求名也好,求利也罢,诸人都有自己的名片。武力高的,会表现出轻生死、重承诺,一次博取功名;有口才的,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指点江山,为得是展现能人所不能的才华,得到任命;君王敬贤,显得虚怀若谷;公侯纳客,展现海纳百川。

其实都是将自己的名片打造好,也就是常说的人设。

在此事发生以前,大家都说平原君好客,只要是贤人就得到尊重,因而慕名而来的十居七八。可是此事传出,门客们这才发觉见面不如闻名,原来平原君骨子里是瞧不起那些底层的门客的,自然择木而栖。

这也不怪别人,谁让你口无遮拦,还被人捅了出来。装也要装得诚恳点,信陵君也在装,可是人家在人前多么的谦虚恭谨。信陵君也有骄傲、不耐烦、失望的时候,可是总是能够及时改正,不怕丢人犯错,而平原君自恃身份,总有些做的不到位。

从此之后,平原君的爱贤之名也变得名不符实,信陵君成为大赢家。不禁深思,此事若是信陵君特意安排的,那么其人就越发阴险了。

常说平原君贤明,其实早就有流言,既然你如此贤明,那么主父被困沙丘的时候,你为何不置一词?

这件事是公案,平原君自然不好回答。公正的讲,平原君已经是贵族公子中难得贤人了,当初赵奢为了收税杀了他家管事的,平原君却能为国举荐赵奢,可见其人的胸怀广阔,为国尽忠不说,还能化敌为友,行事可谓高明。

关羽好小觑天下英雄,却对士卒很关爱,不好士而好兵,而张飞动辄饮酒打骂士卒,刘备屡教不听,但张飞对士人却很尊敬,推荐庞统,义释严颜。

平原君和信陵君也是路线问题。平原君喜欢走上层路线,深受士人阶级推崇;信陵君则喜欢走底层路线,深受人民群众爱戴。

所以平原君的门客虽然走了一半,元气大伤,不过还有一半是支持他的,认为贵族就要走贵族的荣誉,信陵君看重一个赌徒,一个商贩,跟他们厮混在一起,而不是正人君子一样和身份相仿的贵族阶层交往,实在是不成体统。

平原君跟妻子说的那番话,定然不是平原君个人的意思,是邯郸贵族圈子里的共识,大家以此取笑信陵君,所以才会有上面的故事,若是交口称赞的说信陵君此事做得漂亮,平原君必然不会说这类话。

平原君做人做事也是尽心竭力的。长平之战后,他极为内疚,其实他已经做好了自己的本分,只是战争上的事,失败了就说全是主战的人的责任,确实有失偏颇。

俾斯麦率领普鲁士大军和奥地利作战,获胜之后问自己的侍卫官,自己算不算普鲁士的英雄。

侍卫官说,赢了你是普鲁士的英雄,输了你是普鲁士的罪人。

长平输了,平原君成为罪人,为了赎罪,也为了赵国,平原君在外四处周旋求救,希望依靠自己的名望说服各国君主。

去往楚国求援的时候,平原君想要在门下找二十个门客一同前往,前十九位的名额定下来了,还缺一位没有合适的人选,于是召集门客问谁愿意跟自己一同前去的。

门客毛遂挺身而出,表示愿意前往。

平原君看着毛遂,脑海中一点印象都没,好奇的问,尊驾在我门下几年了?

三年矣!

平原君说,贤人立世,如锥子放入袋中,很快露出头脚。你在我门下三年,左右却没有夸赞你厉害的,我也没听过你的名字,先生还是留下来吧。

推荐自己本来就够丢人了,还被当庭嘲讽一番,言明自己还是留下的好,真是丢人丢大发了。事到如今,留在平原君府上不过是自取其辱,一般人只好羞惭而退,收拾包袱走人。

而毛遂坚持说,带我一起去,就是我放入袋中,很快就会脱颖而出。

平原君犹豫一下,想想确实没有合适的人选,也不能太过折辱门客,既然他有心,就带他去好了,反正不过是预备役。

毛遂一路也遭到了同行人的嘲讽,因为门客本就是有一技之长的人,这十九人又是平原君倚重的班底,算是高等人才,论武艺讲智谋比言谈,都有过人之处,着实不知毛遂那点厉害。

到了楚国后,平原君与门客们向楚王晓以大义。楚王名熊完,是楚怀王的孙子,熊横的儿子,谥号是楚考烈王,从谥号上讲作为君主蛮合格的。

这位合格的君主是公元前263年即位的,大致是长平之战开始前一年。此时楚国的国都迁到了寿春,正在为灭鲁而筹谋,很明显不愿意跟赵国一同反抗秦国。

楚王心中还想赵国吸引秦国的注意力,这样攻打鲁国,齐国要么损人不利己的帮助鲁国顶抗自己,要么和自己一起灭了鲁国,东征才是楚国的未来之路。

于是平原君等人从早上说到了中午,好话说尽,楚王就是不动声色,简言之就是,道理我都懂,但是……

毛遂上前对平原君说,不如让我试试。

平原君也是无计可施,你想试就试吧。

毛遂按剑上前,晓以利害,血溅五步之类。楚王不知是身边人少还是如何,可能觉得这就是平原君的绝招,必定是十步一杀之类的,所以当即答应签订同盟协议,北上助赵。

毛遂传令让人拿来酒杯,给楚王一杯,平原君一杯,自己一杯,歃(sha)血为盟,可谓是尊荣备至。

毛遂回顾同行的十九人,哈哈一笑,公等碌碌之辈,不过因人成事罢了。

平原君不胜唏嘘,拜毛遂为上宾,举荐给了赵王,赵王也是感慨不已。

既然是人才,那就接着用吧,于是秦国来攻时,赵王想派遣毛遂领兵。

这玩笑开大了。

毛遂当时就表示,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你让我拔剑威胁个人什么的,我没问题,当说客也行,可是领兵就实在不是我所长,也不是我不行,主要是没带过兵啊,你还是换个人吧!

也不知道是之前得罪人太多还是如何,也不知道别人给赵王下了什么烂药,赵王反正铁了心的认为毛遂可以,先生就别谦虚了。

毛遂不得已领兵作战,战死。

人贵有自知之明,也要遇见有识人之明的明主啊!

赵王着实算不上知人的智者。

信陵君在赵国一住快十年了,期间魏王哥哥将他的亲眷送了过来,还按时给俸禄,也算仁至义尽了。

难得的是,秦王还活着。这位大哥算是上个世纪的人物了,真是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

公元前256年,秦王发兵攻破洛阳,俘虏了周朝最后一任君主——周赧(nan)王,将九鼎迁回了咸阳,完成了取而代之的象征意义。

有趣的是,这位周赧王也是上世纪的人物,公元前315年即位,还算是秦王的前辈,可惜同样的命不同的未来。

同年,楚考烈王攻破鲁国首都曲阜(fu),将鲁顷公废为庶人,鲁国灭亡。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我没记错的话,曲阜是第一次被攻陷,然而一次就够了。有理由相信,楚国答应赵国出兵之余,也有许多政治条件,主要是鲁国。赵国想来也确实自身难保,自然不会多做干预。

而秦国也不好干预,毕竟太远,唯一有可能干预的是齐国。此时齐国由君太后掌权,国内安定,经历了大乱之后的齐国,可能不想为了鲁国跟楚国结仇,尽管齐鲁历来联姻,在一块相处长达七百年。

天下无不散的宴席。

取回九鼎,秦王大喜。可是周朝取回九鼎,天下臣服,商朝取回九鼎,也是人心归顺,偏偏自己得到九鼎,竟然天下反贼这么多,最可恶的就是魏国。

刚愎的秦王非常记仇,发兵攻打魏国,表示我之前让你不发兵,你非发兵,邯郸没攻下来全怨你。

其实呢,只是借口而已。魏王也知道,一边发兵抵御秦国,一边派使臣去赵国,快去请信陵君。

魏国使臣带着相国印授和诺言来请信陵君,而信陵君却记着当初的事,对我猜忌不说,我都威胁要送死了,连劝都不劝我,如此不顾兄弟情义,去了怕是凶多吉少。

信陵君下令,门客中有为魏王做说客的,死。

门客都是背魏来赵的,感同身受,又见平日里那么和善的公子这么生气,自然不敢去触霉头。

值此之际,赌客毛公、小贩薛公来见,他们是外人,又是信陵君朋友,意气相投,自然可以直言劝谏。

两人说,公子之所以在赵如此威风,其实靠的还是魏国,一旦魏国沦亡,魏国社稷覆灭、祖庙夷平,公子有何面目见天下人呢?

孟尝君当初背弃齐国,最后在魏国终老此生,信陵君是见过的,也深以为戒。魏国是他立足之本,不管如何,只要他背弃了国家,那么定将失去所有的荣耀。

信陵君想明白了这点,政治家不能执着于过往恩怨,于是立刻收拾行李带着门客回魏国。

魏王在郊外相迎,两人痛哭流涕,尽释前嫌。魏王将上将军印给信陵君,兵十万,命他出征。

此时的信陵君已经名满天下,他在赵国的十年并非游手好闲的十年,而是积极谋划的十年。掌握兵权之后,信陵君遍发英雄帖,阐述暴秦无道,天下有沦亡之险,苍生有倒悬之危,我愿挺身而出,会盟攻秦,可有愿与我并肩作战的?

天下云集响应。

首先是赵国,常言投桃报李,于是发兵相助,而后是韩国、楚国、燕国。

信陵君率领五国兵马抵御秦国,秦军统领是秦王爱将蒙骜(ao),才能虽说不错却还是败了。信陵君率军攻至函谷关,但也攻不进去,秦军也坚守不出。

这一刻,信陵君终于完成了心中梦想,到达了自己最为辉煌的时刻。

信陵君威震天下,许多人向他献上兵法。信陵君将兵法汇总之后,编撰好,命名为魏公子兵法。

不过这种凑来的东西,着实没有太大的可流传性,何况信陵君说起来威风,其实也不过赢了一场,说他一时无两可以,说他是多厉害的将军,兵法如神,就有些太过了。

信陵君是一个很有抱负,而且有野心将其付诸实践的人。

如果那年代也有偶像人物的话,信陵君就是偶像,上至君王、卿大夫,下至士人、平民,威望如此之高。

这种威望决定了有信陵君在,赵、韩、楚、燕不会攻打魏国,因为信陵君可以凭借自身的人脉拉拢来多国来攻打你,连秦国都缩在函谷关中,其他人又怎么敢以身试险。

做公子做到信陵君这份上,也就算值了。

外国人喜欢将上海认作中国的首都,因为他们只听过这个城池。我们也喜欢将悉尼认作澳大利亚首都,大多也只认识这一个城市,谁又知道堪培拉是什么呢?

听得多了,天下百姓都觉得,魏王不就该是信陵君吗,或者以信陵君之贤,魏王本来就该他当的。

你无法阻止别人这么想,秦王于是重金招来晋鄙的门客,让他们向魏王进言。

门客对魏王说,天下人只知信陵君而不知魏王,就算信陵君谋逆,各国慑于信陵君的人望,也不会加以干涉,而君王还把兵权给了信陵君,就算信陵君不谋反,可是君王百年之后,王位还会是你儿子的吗?

说这种话的人自然被魏王料理了,不过这话始终在魏王脑海里萦绕不去,因为他知道这都是事实。

秦王还做了一件很绝的事,屡次派遣使臣去魏国,祝贺信陵君荣当君主。

就是魏王想让位,也只会私底下偷偷的跟信陵君说,而信陵君必然拒绝。其实他们这种权力结构也不错,哥哥当君王,弟弟领兵在外周旋,以前的诸侯国都是这么玩的,只是那时候的弟弟都没有信陵君如此地位——战国第一人。

隐藏的内部矛盾就这样被亡我之心不死的帝国主义挑起,都知道是阴谋,也都知道不能中了下怀,可是每日里见面都很尴尬,国内风言风语,传言自己要让位,连日期都有了,看着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为此欢呼,魏王心中真不舒服。

于是,魏王选了一个合适的名义,将兵权委托给了别人。所谓合适的名义,可能是信陵君病了,也可能是让信陵君担任国相,总之做的很委婉,大家都知道为什么,也都接受的了。

联军盟主都没了,自然无法再次联盟攻秦,还以为只是开始,谁料到已经是巅峰。

自此信陵君消沉下来,谢病不朝,沉迷歌舞,留恋美色。以他的功名地位,自然数不尽的美女,以至于《史记》中说“多近妇人”。

四年后,公元前243年,信陵君一病不起,就此离世,同年魏王去世,魏王熬死了自己的弟弟,王位传给了自己儿子,也算用心良苦。

同年,秦国大将蒙骜进攻魏国,下城二十座,设置东郡。

天道好还。

同类推荐
  • 大明镇南王

    大明镇南王

    张哲李观鱼情伤穿越大明。我要奋斗!只为那传说中奢靡的生活!英宗朱祁镇,您别去土木堡,下江南如何?于谦,您在北京保卫战里那水平没说的!皇弟朱祁钰,小宝宝,吃饭了,哥哥细细为你嚼。也先,哥们你是牛人!但,牛也是可以耕田的!王振,你丫的个死太监!再专权误国!小心哥给你割个二茬!马顺,就你这样的还锦衣卫指挥使呢?小心被群殴!石亨,失败是成功他娘,小命却也是娘给的,记住了!…….【一组签约.保证完本】
  • 漫画跟钱穆学历史(文字版)

    漫画跟钱穆学历史(文字版)

    对待历史,曾经有人心灰意冷、有人决绝放手、有人始乱终弃,唯有钱穆,他带着诚恳的心读历史,并在历史中找到了中国人的信心和傲骨。本书将钱穆大师的史学主张浓缩为50余个主题,去芜存菁,让学习变得更高效!
  • 神罪大明

    神罪大明

    木偶临世,宿命难逆!大明的落幕,满清的崛起,各种匪夷所思的历史进程到底蕴含了何等惊天秘闻?木偶活,大明兴;木偶死,大明亡!诡秘的谶语到底是阴谋还是天命?局中局,计中计,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最终带来的难道只有黑暗王朝的开端吗?一个意外的来客,他无视历史的洪流,他拒绝腐朽的奴役,即使神之降罪,他也只会用手中之刀斩出一个朗朗乾坤!
  • 乌孙公主

    乌孙公主

    来疆之后,先是从教于一所学校。由于教学需要,曾有一段时间潜心精读《汉书》和《古诗源》。时常被一首《悲愁歌》所深深打动:“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毡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常思汉土兮内心伤,愿为黄鹄兮还故乡。”读着这首凄楚哀婉的诗歌,仿佛还能清楚地看到那位从东方而来、跃然飙升在苍茫亘古西疆秘域上的那位大汉公主风姿绰约的身影,仿佛还能清楚地聆听到二千多年前的那位美丽的姑娘,伫立在伊犁河畔,首望着回飞的天鹅行阵,怅怅悻悻、忧忧悒悒的扼腕浩然长叹声……
  • 明观

    明观

    人不能老是盯着夜空,特别是只有自己的时候,那种广阔的寂寥会使人变得压抑。但我不敢把目光放及别的地方,河是红的,草是红的…反倒是曝露在身体外的内脏变得恶黑,我看怕了这些尸体的腐烂过程。“天蓝蓝,地黄黄,漕州出了个傻儿郎。儿郎半大,不会说话,亲爹天天打和骂。忽然傻子开了窍,成了状元进朝堂。百姓说他才学多,又会诗文又会歌。崇祯皇帝说他好,打得鞑子满山跑……”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武道狂徒

    武道狂徒

    陈君身为远古混沌神族后裔,后遭到荒虎族攻击,丹田共有九道强横封印,受尽屈辱后他打破封印,踏上了一条成为武道强者的通天大路。
  • 华服宠妻

    华服宠妻

    龚流月,现代的一名读服装设计的大学生,在一次的毕业旅行的回国途中,莫名的穿越了。对于一名二十一世纪的女强人预备生来说,古代的各种女卑思想的接受不了我的世界由我创,谁说女人就要靠男人的。在创造属于自己的世界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挫折,嫡母的为难,女卑世界的思想打压,女子的各种不方便虽然在古代,但是不管是怎么样的女生,总会遇到一个对的人,一个可以接受龚流月各种奇异思想的男人在二十一世纪找不到男朋友的龚同学,在二十一世纪被人认为是不婚族的龚同学,肯定可以在古代嫁出去的一生一世一双人绝对不是梦,我会实现她的......
  • 苍穹战刀

    苍穹战刀

    我有一把刀,直劈苍穹,斩尽敌人!!!!!!
  • 玖门

    玖门

    故事源于九门,终于九门。跟随着主角的脚步见证又一个传奇的诞生。
  • 豪门盛宠:BOSS,求离婚

    豪门盛宠:BOSS,求离婚

    温晴兰以为,她是天下最幸福的人。不料,父母被害,哥哥嫂嫂惨死,而这一切的罪魁祸首竟是她深爱的丈夫。天堂跌入地狱,她发誓,必抱此仇。可报仇也是一门技术活。某个美男邪魅一笑,“跟我结婚,我帮你报仇。”于是,一纸婚约,她成了他的妻。她以为,这不过是场交易。不料传闻中不近女色,冷酷无情的霸道总裁竟一改习性,天天赖着她还不走。
  • 一纸契约:总裁求你放过我

    一纸契约:总裁求你放过我

    “女人,和我结婚,生下一个孩子后你就可以走,我不会再打扰你。”林夕坐在沙发上,望着面前惊慌失措的顾昕,哑然失笑,当初那个骄傲的不可一世的公主怎的突然变了模样。“我答应你。”顾昕不知道的是,这四个字,从此改变了她的一生。几年后,“放我走吧,孩子也生了。”顾昕拿着行李,准备离去。“想走?哪那么容易?”说话不算数的霸道总裁,真的能捕获顾昕的心吗?此生相遇,定不负你。
  • 破九重

    破九重

    一个放牛娃,偶被高手打斗所波及,被同样昏倒的天机道弟子所救,从此走上了修真的不平之路...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姐妹竟是如此的可怕...原来自己所在的这个世界,竟是被封锁的世界!原来这一切,竟然是个阴谋!路不平,自当铲路,天不平,自当破天!
  • 问鼎洪荒之紫龙至尊

    问鼎洪荒之紫龙至尊

    傲视苍穹挥白刃,笑问诸族试胆魂但凭三尺碧血剑,君临天下不称臣
  • 我有一座佣兵公会

    我有一座佣兵公会

    来到天源大陆的第一天,林霄创建了万界佣兵公会来到天源大陆的第一个月,百年不出的武皇被佣兵公会培养出来了来到天源大陆的第一年,万界佣兵公会遍布天源大陆,高手无数来到天源大陆的第二年,万界佣兵公会成功破界,进入了其他世界“报,会长,大乾帝国的军队攻打进来了!”正在做着美梦的林霄直接被这一消息惊醒,连忙大吼道:“我们的武皇高手呢?”“会长,别做梦了,我们哪有武皇高手,我们快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