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547000000019

第19章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魏邦良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孟子这句话,想必知道的人不少,然而,人们对这句话的理解恐不尽相同。先来看看周作人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周作人很喜欢孟子这句话,也很喜欢焦理堂先生的一段话。正是焦理堂先生的那段话启发了周作人,使他对孟子这句名言有了非常透彻而深入的理解。焦理堂所写为周作人所激赏的那段话如下:

"先君子尝曰,人生不过饮食男女,非饮食无以生,非男女无以生生。唯我欲生,人亦欲生,我欲生生,人亦欲生生,孟子好货好色之说尽之矣。不必屏去我之所生,我之所生生,但不可忘人之所生,人之所生生。循学《易》三十年,乃知先人此言圣人不易。"“1”

对这段话,周作人有很详细的说明:"饮食以求个体之生存,男女以求种族之生存,这本是一切生物的本能,进化论者所谓求生意志,人也是生物,所以这本能自然也是有的。不过一般生物的求生是单纯的,只要能生存便不顾手段,只要自己能生存,便不惜危害别个的生存,人则不然,他与生物同样的要求生存,但最初觉得单独不能达到目的,须与别个联络,互相扶助,才能好好的生存,随后又感到别人也与自己同样的有好恶,设法圆满的相处。前者是生存的方法,动物中也有能够做到的,后者乃是人所独有的生存的道德,古人云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盖即此也。"“2”在周作人眼中,人和禽兽的不同就在于有没有这种"人所独有的生存的道德"--"须与别个联络,互相扶助,才能好好的生存,随后又感到别人也与自己同样的有好恶,设法圆满的相处"。而在中国,这种生存道德可用"仁"这个字来概括:"这人类的生存的道德之基本在中国即谓之仁,己之外有人,己亦在人中,儒与墨的思想差不多就包含在这里,平易健全,为其最大特色,虽云人类所独有,而实未尝与生物的意志断离,却正是其崇高的生长,有如荷花从莲根出,透过水面的一线,开出美丽的花,古人称其出淤泥而不染,殆是最好的赞语也。"“3”

"己之外有人,己亦在人中",这道理实在浅显,相信人人都懂,但真正做到,却并非易事,此所谓知易行难。令人欣慰的是,人类社会毕竟在不断进化、发展,当然,其间,人类"也做出好些坏事",甚至因此使人"落到禽道以下去了":"人类摈绝强食若肉,雌雄杂居之类的禽道,固是绝好的事,但以前凭了君父之名也做出好些坏事,如宗教战争,思想文字狱,人身买卖,宰白鸭与卖淫等,也都是生物界所未有的,可以说是落到禽道以下去了。"“4”

在这里,周作人提到了卖淫,我想周作人是说"卖淫"这一现象以及导致卖淫现象产生的社会制度"落到禽道以下去了",至于因生活所迫堕落风尘的烟花女子,一向为"嘉孺子而哀妇人"的周作人所同情,他是不会把矛头指向这些"被侮辱与被损害者"的。而对嫖客们,尤其是那些毫不节制、视逛窑子为家常便饭之徒,周作人极为反感,按周作人的观点,这些不把女性当人只把她们当泄欲工具的嫖客们也"可以说是落到禽道以下去了"。

"鸳鸯蝴蝶派"作家包天笑就是一个"躯体顽健,性欲旺盛"、频繁出入花丛的资深嫖客。包天笑曾在上海《时报》任编辑,报馆里还有一位编辑名叫冷血,此人嗜赌。所以当时上海的报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时报馆冷血好赌,天笑好嫖,哪里办得好?"晚年,包天笑在回忆录里对自己的频入花丛倒也"供认不讳",虽然他也说了"回念前尘,殊可忏悔"这样的话,但骨子里,他还是把嫖看成一件很自然甚至很健康的事。

包天笑在北京时曾和一位西洋女子有过一次性交易,他认为是那个"金发红颜"刺激了他的"好奇之心",所以才有了这桩"好事":"忆我在三十岁以前,真个是守身如玉,除了了自己太太以外,可称是不二色。三十岁以后居住在上海,交游既多,出入花丛,在所难免。四十岁以后,躯体顽健,性欲旺盛,此刻正在这个时期,而且久旷已在半年以上,再加以金发红颜,更刺激我好奇之心",“5”

于是,"怦然心动","好戏开场":

"自始至终,不过二小时,简言之:她是做了二小时的劳动工作。她为了博取金钱,我为了解决性欲,交易而退,各得其所,所以此中并无爱情之可言,只可说是一场幻梦罢了。"“6”

既然,在包天笑眼中,卖淫是"劳动工作",他当然可以理直气壮去嫖了,既然"各得其所",那么,何乐不为?所以,包天笑决不会认为自己的行为是"落到禽道以下去了"。

和西洋女子做了这桩"各得其所"的交易后,不久,包天笑回上海去了。"半年后,我又到北京,又住东方饭店三层楼。凭栏凝望,则室迩人遐,不免有人面桃花之感。询诸侍者,他说:'自从你先生回上海后,不久,她也回国去了。'我想:关于性欲,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仅此一缕馀恋而已。"

按包天笑的看法,自己在三个月后仍然能对卖淫女滋生"一缕馀恋",说明自己并未把对方当泄欲工具,所以,自己和对方的"交易"也就异于"禽兽"的交媾了,成了人的"出淤泥而不染"的"各得其所"的"一场幻梦罢了"。

周作人也认为嫖客与妓女的"交易"异于"禽兽"的交媾,因为,没有哪种禽兽会"聪明"到做成这种"交易",但这不是人比禽兽高明的地方,恰恰是人--禽兽不如的地方。按周作人的观点,包天笑好嫖成性说明他不具备"己之外有人,己亦在人中"这一"平易健全"的"人所独有的生存的道德",所以,他的"各得其所"的"交易"已是"落到禽道以下去了"。

在包天笑是"各得其所"的事,在周作人那里却成了"落到禽道以下去了"事,可见人与人之间的差别有多么大,这倒让我想起卢梭那句名言:"此人与彼人之间的差别,比人和禽兽之间的差别还大。"

本来,"为了解决性欲"而偶入花丛,在周作人看来亦是"可以容忍"的"人类的弱点":"世间称四十左右曰危险时期,对于名利,特别是色,时常露出好些丑态,这是人类的弱点,原也可以容忍的地方。"“7”但像包天笑这样,把卖淫当"劳动工作",视嫖娼为家常便饭,恐怕就是可忍,孰不可忍了。

在我看来,"己之外有人,己亦在人中"这一"平易健全"的"人所独有的生存的道德"是十分可贵的。因为,其中蕴涵着朴素的平等思想,也隐含着难得的以人为本的因子。所谓"己之外有人,己亦在人中",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把自己当人,也把别人当人。这简直就是妇孺皆知的普通常识。但在等级森严、贵贱分明的封建社会,具备这一常识的人可谓凤毛麟角。俗云,物以稀为贵,周作人对焦理堂大加赞赏,其原因在此。

近日偶读钟叔河先生的《天窗》,我不无惊喜地发现,五柳先生陶渊明也具备这种"把人当人看"的常识。

东晋义熙四年秋天,陶渊明离家去外地当县令。为顾惜儿子,他派了一名"力"(干力气活的奴仆),帮家里做杂事,为此,他给儿子写了一封信:

"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近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钟叔河先生对"此亦人子也"这句话大加褒扬:"县令的少爷也好,卑贱的奴仆也好,同样都是人之子,都是人,都应该得到顾惜。这就是平等的观念,人道主义的观念。""这句话的最可贵的价值,就在于要把人当人。"“8”

"己之外有人,己亦在人中",在周作人看来,懂得这一浅显的道理正是人异于禽兽之处。换言之,如果不恪守这一人类所独有的生存道德,很有可能让自己的行为"落到禽道以下去了"。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专制社会,高高在上、大权在握的青天大老爷们是根本没把老百姓当人看的,而老百姓们也从来没有争到作"人"的权利,在统治者的高压和愚民的双重摧残下,老百姓们甚至丧失了作"人"的欲望,他们的最高理想就是忍辱偷生,苟全性命于乱世,做一个安安稳稳的"蚁民"而已。对中国老百姓来说,漫长的封建专制社会不过是"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鲁迅语)

"但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

鲁迅名篇《灯下漫笔》里的这段话堪称振聋发聩。

把自己当人,也把别人当人。这道理浅显得不能再浅显,这句话听起来也十分耳熟。然而,每次听到这句耳熟的话或看到这行眼熟的字,却总予人一种怪异而新奇之感,可谓既熟悉又陌生,而且,倘想把这句话付诸实施就更不是一桩易事了。这未免有些让人气闷--这么浅显的道理为什么总有人不懂?也不免让人气馁--这么简单的事为什么总有人做不到?

"我近来常感到,天下最平常实在的事往往近于新奇,同时也容易有危险气味,芥川氏有言,危险思想者,欲将常识施诸实行之思想是也。岂不信哉。"“9”

周作人这番话并非无懈可击,但也并非毫无道理。至少,其中有值得玩味、发人深思之处。

注释:“1”“2”引自周作人著《苦口甘口》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15、16页

“3”“4”均引自自周作人著《苦口甘口》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16页

“5”“6”引自包天笑著《钏影楼回忆录续编》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773、774页

“7”引自周作人著《看云集》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53页

“8”引自钟叔河著《天窗》湖南文艺出版社2004年出版第152页

“9”引自周作人著《药堂杂文》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出版第11页

同类推荐
  • 诸子学略说

    诸子学略说

    本书以《诸子学略说》和《诸子略说》为主,汇集太炎先生论诸子之大部分文字,精心编辑点校而成。太炎先生治学,贯通经、史、子、集,其于先秦之儒、道、墨、法等家学说尤有深入研究,其论诸子之是非得失,每有独到之见解,而又能深入浅出引人入胜。本书为太炎先生治诸子学之毕生心血,实为先秦诸子思想入门之最佳读物。
  • 我自己走过的路

    我自己走过的路

    冰心佚文的发现几乎是紧随《冰心全集》的出版而来,目前发现的冰心佚文遗稿,总共有60余万字,而本书只是个选本。目前发现并出版的佚文遗稿,则为冰心研究以至五四新文学的研究,提出了诸多的新课题。散失已久的美文,初次面世的佳作,记录冰心走过的路……
  • 审美现代性视野下的林语堂

    审美现代性视野下的林语堂

    本书是作者对林语堂作品的最新研究成果,从现代性的审美视野下,对其作品做了全新的解释,并对其特点作出了比较详尽的阐述。
  • 常春藤诗丛北京大学卷·骆一禾诗选

    常春藤诗丛北京大学卷·骆一禾诗选

    《骆一禾诗选》是《常春藤诗丛·北京大学卷》的其中一册,共分为短诗、中型诗、“祭祀”系列诗三辑。通过“深意象”模式,将两种不同的比喻对象以同一节奏、同一行动的合一关系展现出来,翻新了固有的诗歌“意象论”。
  • 动物诗篇

    动物诗篇

    在江西,谷雨是播种的季节,也是诗歌生长的季节;是春雨催醒万物的季节,也是诗歌召唤诗人的季节。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在时任江西省省长的邵式平同志的倡导下,谷雨诗会应运而生。诗人们相聚在谷雨时节,朗诵诗歌,探讨诗艺,诗歌与春天共生共荣,诗情与时代、与故乡同调同韵。春光如羽,春雨如丝,在江西生机蓬勃的大地上,诗歌如花,粲然开放。
热门推荐
  • 销售要懂心理学

    销售要懂心理学

    销售工作是销售员与客户之间心与心的较量。销售员不仅要洞察客户的心理,了解客户的愿望,还要掌握灵活的心理应对方式,以达到推销的目的。如何才能打开客户的心门,不是仅靠销售员几句简单的陈述就能够实现的。客户有着自己的想法和决定,销售员必须在尊重客户心理的前提下,采取灵活的销售策略,用自己的真心、诚心、耐心、爱心来捕获客户的心,控制客户的情绪,化解客户的抵触,让客户的心变得畅通,交易自然就会达成。
  • 易经密码

    易经密码

    《易经密码》的读者对象不分年龄、不分职业、不分文化层次、更不分性别与地位高低,只要是初学者都可以轻松自如地学习《易经》这门古老而神秘的智慧经典,从中获得的智慧必将终生受益!
  • 草堂随笔

    草堂随笔

    心怀淡水临春意,文味闲时数落花。王芥随笔,欢迎指正。
  • 犹有夜深月

    犹有夜深月

    上一世,她为了延长他的寿命而死去。容月是神秘而古老的四大家族之一的月夜族小公主,与云挽柔隐瞒身份到学院了解更深奥的知识,不料第一天就惹到了某大佬的注意,惹到了女生的嫉妒与愤怒,从此过上了每天惊心动魄的校园生活。某大佬邪肆的舔了舔嘴角:“小姑娘,你这辈子都逃不掉。”容月歪头,无辜的眨巴着大眼睛。虽然看起来人畜无害,某大佬到时候比谁都知道,这是个不好惹的主。可真当大难临头生死攸关的时候,某大佬怀抱着一团柔软,双目微凉:“谁敢动她?我让你们死不瞑目!”“这一世,让我护着你。”【双洁,1v1甜宠】“幸运的是,我遇到你。”本想一直这样幸福的生活,没想到半路蹦出来个妖孽说要他家小宝贝,“嗯??容月,我怎么不知道你还有这烂桃花在这呢?!”妖孽腼腆一笑,“呀咧呀咧,小月月,你相公好恐怖哦!”容月浮额……
  • 扮猪吃老虎:王爷,请滚开!

    扮猪吃老虎:王爷,请滚开!

    主角:司玦沐伽萱配角:沐伽铖以及沐家老小百里越作为沐府庶出的女儿,难道就应该受人欺负不卑不亢?贱人?一个个给前世的我偿命!亲人?呵呵,对不起!我只认识一个哥哥!婚约?素未谋面为什么要嫁?解除!什么!?竟然还有一个扮猪吃老虎的人!?还要不要脸了!?要是不想活命,就来撩。
  • 独白和路

    独白和路

    这个我也还没想,会发生什么我一点底都没有。
  • 傲世神尊

    傲世神尊

    上古之年,有大修行者突破帝境荣登长生境成为修行界第一人。后大修行者殒落,无数人想要得到他的秘密,却历尽万年而不知。少年背负天命不能修行,身挂长生命锁逆天改命。又因长生命锁之内隐藏着修行界迄今为止最大机密,令无数修行者窥及,不得弑神求道以求长生。我若成魔,佛奈我何?我若成佛,天下无魔!天之高,地之远,唯我神尊!
  • 魔泯魔

    魔泯魔

    入魔除的是“仇”泯的是“恶”渡的是“人性”入魔,却要屠尽天下的“魔”……不咋会写简介,你们凑合着……
  • Consensus Through Conversations

    Consensus Through Conversations

    Dressler shows how to cultivate six "stances" —mental, emotional, and physical — that will keep you steady, impartial, purposeful, compassionate, and good-humored. he helps you keep your cool and make the kind of inventive, split-second decisions these pressure-cooker situations demand.
  •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这是一本了解耶稣和基督教知识的理想读本。《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以故事形式讲述基督教创始人耶稣的生平事迹和心路历程,主要包括耶稣的诞生与少年时代,耶稣的传道生涯,耶稣的受难与复活三方面内容,完整再现了耶酥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