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58700000013

第13章 1

中国的老戏曲舞台是很有意思的。两点,一个是写意,戏曲的脸谱走夸张路线,动作上也是非常有指称,一挥鞭就是一万里,几个小道具就代表千军万马,在这方面充分体现了中国人的想象力。另外一个,就是在演员的配置上用男不用女。不过,这里所说的用男不用女,并不是说中国的戏曲舞台上没有女性角色。鲜活的故事,怎么少得了两性的纠缠?只不过,女的不好出来演,那就用男的代替。于是,男扮女装大行其道。

其实,在元代以前,男扮女装的情况有,但戏曲舞台上活跃着的女演员还是不少的,所谓双管齐下,百花齐放。可是,到了宋明之际,理学兴盛起来,再有女人上台演戏,那些卫道士们就不同意了,恨不得站出来指着骂:一个妇道人家,怎么可以和男人同台,女子抛头露面,简直有失体统!女人们吓得躲进了家里。

为了限制女人的行动自由,卫道士们又出了一招。《女儿经》上说,“裹了足,不因为好看如弓曲;恐她轻走出房门,千缠万裹来约束”。女人们一个个都成了三寸金莲,更不好上台演戏了。男旦取代女人成为戏曲舞台上的女主角,成了演戏的题中之意。

明清之际,男旦蔚然成风。比较出名的有秦腔男旦魏长生。不懂行的人,可能会说,明知道是男扮女装,有何好迷恋的呢?而深陷其中的票友,却能从音色、身段、装扮种种方面,看出男扮女装的好处来。而且,男人扮女人,不但音域宽广,气息足,还能勾起观众的古怪的窥视心理。

男旦对于男性观众和女性观众,都是讨好的。男人们坐在戏园子里,放眼望去,那一方戏台上,婷婷袅袅,余音环绕,那身段,那扮相,那姿态,分明是个女人,一恍惚也就忘了演戏的是个男人。于是,男人们高兴了。女人们看过去呢,虽然台上是个女人,但她们心里却跟明镜儿似的,演戏的是个男人。于是,女人心里对台上的男演员也有了怜惜。两性通吃的便利,让男旦演员更容易成功了。

从徽班进京开始,京剧200年的历史,基本都是男旦一统天下。只有男人能做女主角。这种奇异的演戏规章,在观众们兴奋的哭喊叫嚷的吹捧中,竟也坚持了下来,到了晚清、民国,男旦之风更是达到了烈火烹油的地步。四大名旦,四小名旦,京剧艺术在这批人手里,愈发成熟精美。

男人霸占了女人的舞台。那女人去干什么了?为了充分发挥生产力,养家糊口求生存,女人们也都没闲着。无奈的是,毕竟还是男权社会啊!于是,现代以前的中国女人出来,挣口饭吃,除了手持皮鞭的女匪首,大多数做的,都是有些让人瞧不上的工作。

以上海为例,远的不说(上海的历史也不长),晚清上海开埠以来,上海女性服务业就大行其道。长三、幺二、花烟间,乃至野鸡,各个层次的妓女出现了。男人们在出了戏园子之后,还是有和女人接触的需求,生意场上,也需要有女人来绷绷台面,男人是土,女人是水,社交场合有点水调剂调剂,总归热闹些。所以说晚清上海的妓女,多少是有些公关人员的意思的。

想要深入了解那个时期的状况,可以去看看韩邦庆的小说《海上花列传》,那里面多少反映了晚清上海男人们的欲望消费需求。晚清内忧外患,但也有很多人在国难中找到了发财的机会,成了最初的一批中产阶级。上海这个地方,是最早有中产阶级的(由官员和商人构成)。他们和传统的地主不一样。他们的钱往往不是一分一分攒起来的,他们都有点投机的意思,同时他们对于女性的消费,也较之传统的士大夫,更有时代特点。他们非常小资。

《海上花列传》里的嫖客和妓女,常常都是长期的客户关系,而且一般是一对一,一相处就是三四年,其中也不乏培养出感情的。刚出社会的年轻人,长辈们也会主动帮他们张罗相好的,以方便他以后在社会上走动。

而且,妓女们领导了社会的时尚潮流。《海上花列传》里高级妓女的头面(即首饰)、吃食、服装、住房,都非常讲究。因为妓女要想生意好,派头(包括美貌)几乎是首要条件。

还有个细节很有趣。晚清的妓女们,很喜欢“坐马车”,《海上花列传》里的红牌长三沈小红,尤其喜欢坐马车。坐马车是她生活中一项重大的开支。坐马车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做广告。妓女们穿得美美的,粉打得香香的,发式做得潮潮的,坐上马车,在各大马路上一跑,真是招摇过市。男人们看到了,稍微有钱点的,都想去会会这些红牌美人,女人看到了,都想去模仿妓女们时髦的装束。

妓女成了时尚的代言人,而在马路上溜达的那一小会儿,她们也成了普通人视觉消费的对象。到了现代报业发展起来了之后,在上海这种土洋结合的地方,妓女选美(“花榜状元”)经常会在小报上出现。普通人的窥视欲望,较之以前,更加得到了满足。

晚清中国,政局是动荡的,但社会观念却在一点一点进步。西方观念、审美、行为方式,随着清朝海防的断裂,一下子涌进来了,那情形有点像一颗泡腾片,不小心掉进了水里,化学反应一下就起来了。但是这种变化,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因为传统和现代不是一刀两断的,而是交融型的、中国式的。特别是辛亥革命以后,有人宣传,女人可以解放了,出门工作了,去革命了……推而广之,女人也可以演戏了。

这种论调立刻就遭到卫道士的反对。1914年,敢第一个吃螃蟹的女人登上了新剧的舞台,保守派的唾沫星子跟着就恨不得喷到人家脸上。有个善于男扮女装的演员“凤昔醉”,就在《解散女子新剧社感言》中大放厥词,大概意思是说:现在的这些演新剧的男人,好的好,坏的坏,自己都没弄明白呢,何况没有知识的女人呢?女人登台演新剧,就是败坏妇女界的名声,大大的要不得!女人最重要的就是当贤妻良母,何苦来做什么女演员呢?

这是新剧界。

电影界的情况跟新剧界相比,还要更难一些。1905年,中国电影在谭鑫培的唱念做打中诞生了。不过,国人对于电影的接受程度并不高。最开始是怕,怕铁盒子把人的灵魂收进去了,然后是鄙视,觉得演戏都是末流。一面看戏,一面又看不起演员,这是一种很奇怪的心态。

女人演电影,那更是伤风败俗为人不齿的了。许多中国人从情感上不接受。

但是,从西方摄影术演变出的电影艺术,本身是个非常写实的东西。它不像中国的戏曲,抹上夸张的油彩,或是戴上夸张的面具,就给观众插上想象的翅膀了,所以男扮女装成为可能。

电影不是。电影首先要“真”。它强大的真实感,让男扮女装的这种演出形式,变得有点打肿脸充胖子的意思,特别别扭。男的就是男的,女的就是女的,装什么,好好演就是了。这样一来,中国的女演员便不得不在追求真实的电影中显出一丝光影了。

同类推荐
  • 悠远的云

    悠远的云

    王英在潜心研究中西医结合防治风湿病理论和临床医疗实践的同时,他利用业余时间著书立说。先后以自己从医37年人生足迹、成长之路为素材,并总结自己医疗卫生管理、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病和中医药治疗难治病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成功经验,撰写出长篇传记《悠远的云》。
  • 眉批大师

    眉批大师

    本书是一部用当代的思维与新鲜的文笔撰写的《巨人传》,选取了中外文学艺术史上数十位公认的大师,对他们的生平和创作进行了个性化的诠释,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和理解大师们的艺术个性和人格力量。本书既有学术价值、艺术品味,又有新意与可读性,既能丰富广大读者的文学常识,又能唤醒人们重温这些在不同历史时期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重量级文学家、艺术家。
  • 我行我诉:德国足球明星埃芬博格自传

    我行我诉:德国足球明星埃芬博格自传

    在最近几年里,没有哪一位运动员像斯特凡·埃芬博格这样处于聚光灯下,成为舆论的中心人物。他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比如荣获2001年欧洲冠军杯赛冠军,很富有传奇性,他在1994年世界杯赛时被赶出国家队,也同样是一段奇闻。关于他的失败的婚姻以及他的新女朋友克劳迪娅·施特伦茨的报道已经屡见媒体。现在斯特凡·埃芬博格第一次自己站出来发言了,他说自己是一个独特的、敏感的讲述者,他生活中的有些情节跃于纸上后听起来就像是由一位充满幻想的小说家写的。他充满感情地讲述了他的开端,他怎样从一块墓碑上摔下来压断了腿骨,以及他怎样不遗余力地去实现自己成为一名职业球员的伟大梦想。
  • 记取明媚时光

    记取明媚时光

    作者以雅致艳丽的文字讲述了51位明星的故事。从谢贤、狄龙、汪明荃到范冰冰、大S、小S,从上世纪60年代到新世纪,几十年的娱乐圈的人生沉浮跃然纸上。他们的爱与痛、喜与悲、繁华与苍凉,浸透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
  • 成吉思汗(名人传记丛书)

    成吉思汗(名人传记丛书)

    蒙古族是一个崇尚“强权即真理”的民族。他们骁勇善战,崇尚武力,与农业民族“化干戈为玉帛”的观念大相径庭。蒙古西攻欧洲,南取中国,建立了世界历史上最强盛的帝国——元朝。这个帝国的创始人就是成吉思汗。
热门推荐
  • 唐铭传

    唐铭传

    遗孤少年唐煜阴差阳错误入唐门,认祖归宗,赐予其“唐家二十少”的称号,在与其众多兄弟姐妹的相处中收获了友情亲情爱情,正当唐煜在唐门地位逐渐巩固后,一个意外的消息传入唐门,江湖即将为此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 我带神仙刷副本

    我带神仙刷副本

    【最强游戏系统】神仙玩游戏却被终极Boss变成了npc,小农民穿越二十二后,过着搬砖的生活,却肩负起了拯救神仙的使命。人生如戏,我们都沉浸在梦里。这一次我不为荣耀而战,我只为爱我的人和我爱的人而战。孙悟空我们结拜兄弟吧,灰太狼,我帮你抓喜羊羊吧、、、如蝇随行粉丝群:515929239
  • 繁花铃

    繁花铃

    如果命中注定要去到一个地方遇见一个人,可否给个比瘸腿毁容老公更高的期待?如果是从三百年前开始就逃不了躲不开的宿命,可否把毒舌无赖换成温柔体贴的画风?说好的温文尔雅,谦谦公子呢?说好的相敬如宾,妇唱夫随呢?为什么明明是别人都可以在他头上撒野的人,怎么偏生就把自己压得死死的呢?而且,结婚后和结婚前的称呼一样真的好吗,皇叔?
  • 苍碧之瞳

    苍碧之瞳

    这是一个关于冒险团的故事。拥有全大陆罕见碧蓝双瞳的菜鸟魔法师,冒失却身负巨大秘密的可爱团长,威严又让人信赖的毒舌副团长,更有老好人大叔,移动冰山和自恋小鬼。他们的足迹遍布整个大陆,他们的事迹将成为吟游诗人的最爱。“我们的相遇绝不是偶然,那一定是命中注定。”*************************这是旒苏的第二本书了大家可在养肥前先收藏希望大家喜欢~
  • 权谋天下之倾城太子妃

    权谋天下之倾城太子妃

    她,四大王府靖王府嫡长女惠安郡主,自小丧母,生性冷淡。她,江湖上令人闻风丧胆的羽阁主,手持化羽剑,化羽一出,喋血江湖。他,一国太子,前皇后之子,身中寒毒,寻遍天下名医也无解。殊不知,他亦是江湖上与羽阁主并称的无情公子,手持寒冰剑,冰冷无情。他八岁,她三岁,他们师从一人,人前不识,人后携手风云,在这诡异的朝堂之上两人又如何化解危机,白头偕老,携手一生。到底是肆意江湖,还是荣登至尊?
  • 神途不灭

    神途不灭

    璀璨的斗气,强大的魔法,古老而又神秘的巫术人类主宰的阿德拉大陆,异魔横行的艾泽斯大陆,众神陨落的神之墓地一个小王国的边境小镇走出的少年踏出一条强者之路开启一段传奇历程身具斗气、魔法、巫术,纵横阿德拉、艾泽斯两界成为永恒之神
  • 六州歌头少年志

    六州歌头少年志

    大鲁太学,每年只开六班,每班只收六人,授课讲师皆为大鲁太傅学士。但凡有专一技长造极者亦或是科举考排名在前者,无关出身、性别,皆可入太学。太学攻读结业,即可入朝为官,且官位居正四品及以上。沈恩来:我就要做那太学第一人,我要成为大鲁朝最高位的女宰相。太学一级六班(倒数第一班)沈恩来:我要做班主。陈振民:不好意思,班主已经内定了,就温行兴。韩千金:此事不公。南怀瑾:咱大鲁朝王姓是什么?李青山:姓“温”。哦...
  • 谋士之创

    谋士之创

    如果说三国演义军事谋略可以取其精华为商用的话,谋士之创的里面的谋略,同样可以取之为军用,该作品讲述一个穿越的智者在明朝晚期,一次次的谋划,是一部谋略的教科书,让人受益匪浅
  • 重生嫡女之杀手归来

    重生嫡女之杀手归来

    我本是现代的一名杀手。我追杀那个人到古楼里,却不见了,我看见屋子里发出淡蓝色的光,我打开屋子,原来发出的光是一条链子,我用手去碰了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