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58700000009

第9章 3

新老板虽然不懂中国国情,但在用人上还是有些眼光的。郑正秋和张石川都不是凡角。他们天生异相,一个高,一个矮;一个胖,一个瘦;一个是一根筋的文艺青年,一个是满脑点子的生意人。郑正秋没有架子,是个好好先生;张石川性格却有些暴躁,一急起来,经常爆粗口。他们的组合,相反相成,堪称奇崛,颇有点混搭的意思,是在互补中找平衡,在对撞中找到了作为舶来品的电影在中国生根发芽壮大的独特路径。他们有点像神话传说里的哼哈二将,一哼一哈,喷云吐雾之间,造就了中国电影最初的那点如梦似幻但又十分混乱的繁荣。

先说郑正秋。郑正秋是标准的文艺青年。文艺青年两个的最大特点,他都具备。第一,他理想主义,充满责任感,认真、单纯。第二,他非常爱好文艺。他出生在1888年的年底,正是清朝内忧外患的时候。他的家庭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少荫庇,但他运气似乎特别好。郑正秋的祖籍在广东潮州。即使是在现在,一部分潮汕人还是比较看重男孩的。那么,往前推100多年,潮州人对于有无子嗣的问题,只能是更加看重。

且说当年,潮州有个有人叫郑让卿,光绪年间走科举道路,当过江浙盐运使,后来又去当过三穗知府。按照现在的说法,郑让卿可以说是个富二代。他爸爸郑介臣,原本只是一个平实朴素的大清国子民,可等到1840年,鸦片战争一爆发,上海一开埠,郑介臣抓住机会,一路北上,从广东赶到上海,开创了自己的事业。

可以说,在上海,郑家老爷子发的是国难财、不义之财。他开的那家郑洽记土栈,说白了就是鸦片批发店,是倒卖毒品——鸦片的,利润之高不难想象。没过多久,那白花花的银子就像是圆溜溜的豆子,乖乖地滚进郑介臣的钱袋子里了。

发了财的人,往往特别喜欢操心两件事,一个是特别想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另一个就是想为自己的儿女多铺些后路。发国难财的郑老爷子,一来不想当官,二来自己也确实过了做官的年纪,社会地位方面,顶多参加组建上海的潮州会馆,在老乡里面打打名气也就罢了。至于儿女嘛,最讨他喜欢、也最让他操心的就是二儿子郑让卿了。

郑让卿聪明好学,走得了科举路,当了官,给郑家挣足了面子,是个光耀门楣的好孩子。可那几年,郑老爷子一想到二儿子的子嗣问题,就免不了要皱眉头。郑让卿的人生几乎没有错过什么。该读书的时候读书,该结婚的时候结婚,该科举的时候科举,该当官的时候当官,可偏偏在生孩子这件事上,他就像个坏死的水龙头,始终不能开闸,让郑家的香火细水长流。郑让卿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自卑。结婚多年,始终没有子嗣(很可能是他本人生育功能上有问题),舆论压力大不说,百年之后,自己连个烧香磕头的人都没有,岂不尴尬。

30多岁的那个秋天,郑让卿终于绷不住了。在友人的撺掇下,他打算物色一个男孩子来当螟蛉子,即俗称的义子。可以试着想象郑让卿挑选义子的场景:许多男孩,一字排开,郑让卿一路看过去,逗一逗,笑一笑。算命先生奉上八字条,郑让卿仔细看了看,眼缘加命理分析,让郑让卿有了基本的判断。他笑着抱过一个自认为将来最有前途的孩子,慢慢地走进了郑家的深宅大院……

这个孩子是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来到郑家的,于是他们给他取名正秋。郑正秋正式开始了在官商家庭做少爷的人生之旅。他在上海生活了很短的一段时间,就被母亲张太夫人抱回潮州,熟悉老家文化,听潮州文化、潮州戏曲,好让他不要忘本。这段传统文化的基础性教育,为郑正秋未来在戏剧领域的大放异彩,打下了基础。陶冶了两年后,郑正秋跟母亲回到上海,1902年,他进入英国犹太人嘉道里办的育才书院读书。

关于郑正秋在育才书院的生活,有个经典的段子。说有一次,育才书院的洋先生,要体罚一个学生,结果下面的一群十三四岁的孩子就暴动了,为首的,就郑正秋,他责问老师:“先生对我们讲授平等、自由、博爱的道理,可为什么常常体罚学生呢?”结果,郑让卿知道此事,认为郑正秋这是大逆不道,索性取消了他去育才学校读书的资格。但后人由此得出结论,说可以说郑正秋的民主思想自此奠定了基础。

这种论断多少有些草率。这里体现出的,更多的是郑正秋身上那种冲动的热血。对于搞艺术的人来说,这很难得,也是一种必需。不过,郑正秋的好运,很快就像是猪八戒吃人参果,还没尝到多少滋味,就已经消失不见。

14岁似乎注定是郑正秋生命里的流年。在育才学校期间,他的弟弟郑正冬呱呱坠地,成为郑家正派的嫡亲的儿子。郑正秋一下感到不安全了。正冬是正牌的儿子,他却是贴牌的,在那个高门大户里,即使别人不说什么,早熟的郑正秋首先就过不去自己心里那道坎。

搞艺术的人往往敏感,这敏感有点像含羞草的叶子,一碰就缩回去了。与敏感常常相伴的,就是脆弱。再往下推,一敏感,一脆弱,心不宽,气不顺,身体也就很茁壮。郑正秋从小就是个病孩子。青春还没绽放,他就成了泡在药里的病茱萸。气急、腰疼,久治不愈。父亲郑让卿看他实在痛苦,便说,实在太痛就抽两口吧。结果,毫无意外地,一抽就上瘾。(这种情况并不特殊,多少年后,沪上名媛陆小曼,也是头疼病厉害的时候抽上鸦片,结果一沾上就甩不掉。)14岁这年,经常腰疼的郑正秋被查出患有肾结石。一顿折腾,石头排出去了,可他心衰的毛病一直都有,还有咳嗽,还多痰!

儿子退了学,又病成这样,郑让卿的心理压力是很大的。为了管住儿子,同时培养儿子,他便把郑正秋带在身边,跟着自己在自家的鸦片倒卖店里做生意。郑正秋成了年轻的“少东家”。

可是,衣食无忧的少东家的心思,却根本无法集中到生意上来。所谓玩物丧志,常常会在大富之家出现。在土行站台之外,郑正秋找到了可供释放精神能量的有效途径:读闲书。《推背图》《再生缘》《三国演义》,一部接一部,郑正秋的文学素养,是在通俗的文本中打起地基的。

郑正秋读书非常疯狂。这多少是有些追补的心理——在学校读书的时候,“不幸”辍学,回到家里来自己用功,他反倒信马由缰,由着性子来,喜欢读的,那就一直读下去。这样大规模的涉猎,让郑正秋成了一位文字上的“杂家”。当然,也带来了一个副产品──深度近视眼。

现在坊间特流行一种提法:男孩穷养,女孩富养。意思是指,男孩以后要顶天立地,成为男子汉的,所以小时候宁愿让他多吃点苦,长大才能经得住风吹雨打;女孩呢,从小则不妨娇贵一点,这样长大了才不至于在物质利益面前,轻易动心。这种提法未必有道理,但也不妨参考参考。富贵人家的孩子,衣食无忧,常常有机会接触些新鲜好玩的玩意儿,若家长不严加管教,容易玩物丧志。清朝的八旗子弟,很多就很会玩。

郑正秋也是这样。读书之余,他渐渐爱上了京剧,成了票友。而且郑正秋家庭条件好,他也攀得上台面。很快,他就和梨园行里颇有名望的几位交上了朋友。其中有夏家四兄弟中的夏月珊、夏月润以及潘月樵。

潘月樵和夏家兄弟当年在上海梨园那可是数得着的角儿。他们都是从北京三庆班出来的,而且都是三庆班的头牌老生夏奎章带出来的。三庆班当年在四大徽班中位列一席,是进京给慈禧太后祝过寿的。潘月樵是夏奎章的传门弟子,又叫小莲生,主攻的是须生。夏月珊和夏月润分别是夏奎章的三儿子和八儿子,都唱武生。夏月润还是京剧名家谭鑫培的女婿。(前面我们说到,谭鑫培主演了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历史上这种人物之间的粘粘连连其实是很有趣的。)在艺术上,他们都很富有革新精神。后来他们在上海创办新舞台,动静很大,这是后话。

儿子“越陷越深”,郑让卿那几年没少长吁短叹。闹学、生病、看杂书,甚至抽大烟,这都好说,可整天跟这些“不入流”的伶人戏子搅和在一起,家里可丢不起那个人。郑让卿先是劝,不听,再骂,还不听,于是病急乱投医,心说,我的话你不听,给你娶个女人来家,媳妇的话你总听了吧。就这样,17岁的郑正秋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推动下,糊里糊涂走入了婚姻。哪知道,结婚过后,这位身负教育老公使命的媳妇俞丽君,不仅没能让郑正秋收心,反倒把自己也套进去了,有事儿没事儿,她也跟着郑正秋一起去听戏了,也成了京剧的死忠粉丝。

郑让卿没辙,只好花银子在洋务派风云人物张之洞那儿给郑正秋买了个“候官”,逼着儿子去武汉任职。他是想,商场不行,就去官场历练历练吧,没准也能杀出一条血路。

老子安排,儿子没办法,只能去。不过,待多长时间就不是老子说了算了。郑正秋在武汉的官场混了混,感到非常不适应,他一个大富之家出来的少爷,哪里应付得了中国官场的那些钩心斗角。仅过了两年,郑正秋就打道回府,重操土栈生意。

商亦有道。

郑正秋做生意,特别讲究两点,一个是“义”,一个“薄”。“以义为利,薄利多销”。讲义气,朋友就多;利薄,生意就有竞争力。但郑正秋还是比较单纯,生意场上那套黑吃黑,他不是很懂。所谓无商不奸啊。别人都耍滑头,你太老实,在生意场上,免不了要吃亏。郑正秋干了两年,先是赚钱,跟着是被人算计,赔得一塌糊涂。

他一怒之下,也看清了自己没那两下子,心说根本不是做生意的料,还是去玩京剧吧。于是,他便把生意交给弟弟郑正栋(起初叫郑正冬,后来郑正秋帮弟弟改名为正栋,希望他成为栋梁之才),彻底下海去了。郑老爷子没办法,除了叹气还是叹气,疤瘌大了不疼,唉,反正也不缺吃缺穿,就这样了,由他去吧!郑正秋彻底自由了。他要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他轻装上阵,理所当然地出入剧场,与各路名角儿混在一起,写“丽丽所剧评”,全身心投入,越来越“专业”,

冥冥之中,似乎时刻准备着中国电影对他的召唤。

同类推荐
  • 一代名帅名将兵法——彭德怀兵法

    一代名帅名将兵法——彭德怀兵法

    他的带兵哲学是与生俱来的他对战场的嗅觉也是他人所不具备的,他打胜仗的秘诀就是他对自己军队和敌人的了解和对战场的时刻把握。他的每一项部署每一次出兵都与战场的形势和客观事实密切相关,这是一个优秀的军事指挥家应该具备的素质。他--彭德怀,是每一格军人特别是军事指战员所学习的榜样,是当代军人所必需了解和崇拜的将军。
  • 世界最具英雄性的军事将帅(1)

    世界最具英雄性的军事将帅(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中国十大文豪屈原

    中国十大文豪屈原

    屈原名平,字原,是战国时期楚国政治家。他的《离骚》里的主人公自叙生辰道:“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由于对“摄提”等理解不同,对古代历法推算也有差异,这位以屈原为模特的诗人的生年还有争论。一般定为楚威王元年(公元前339)正月十四(庚寅)日生。
  • 江左风流——谢安

    江左风流——谢安

    本书为“中华历史贤臣”系列丛书之一。谢安,字安石,东晋名士、宰相,初次做官仅月余便辞职,之后隐居在会稽郡山阴县东山,常与王羲之、孙绰等游山玩水。中年时东山再起,官至宰相,成功挫败桓温篡位,并且作为东晋一方的总指挥,在淝水之战中以少胜多,挫败前秦大军,为东晋赢得几十年的安静和平。该书详细记述了谢安傲然一世,风华蹁跹的一生。
  • 纪晓岚——风流才子的方圆人生

    纪晓岚——风流才子的方圆人生

    几十年的宦海生涯,纪晓岚凭借机敏的才智伴随皇帝左右,把一个文人的价值发挥到了极致,荣宠备至,一生占尽风光。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赤魂录

    赤魂录

    世间就是个巨大的火葬场,吹打在脸上的尽是炙灼的风。—三岛由纪夫
  • 歪门邪道

    歪门邪道

    一位当代青年小道,利用阴阳秘术,解读天下名山大川的奇闻异事,寻找那些已失落在现代文明中的鬼怪精魄,葬礼、巫蛊、血席、古尸等鲜为人知的神秘事物,危机四伏的修道历程,步步惊心,在离奇诡异的土家葬礼,揭开一层层灵异的面纱,云南荒河中漂流的血席,中缅公路上的游魂……期待你的支持,让本书带你走入奇幻灵异的亡魂之路。
  • 万能魔法师

    万能魔法师

    精灵女王,龙族公主,教廷圣女,猫女,兔女郎......各族的美少女都在想小凯伦招手。作为全系法神的凯伦表示压力很大......
  • 最强杀戮至尊

    最强杀戮至尊

    【热血爽文】【玄幻征文】如同一面镜子一般的世界,一内一外分成了两个世界,两个世界中必然有两个从灵魂深处都一模一样的两个人,二人仙途冲突,必有一死!不一样的世界!不一样的杀戮!没有门派!只有一位杀手的传说!看卫轩如何一个人在杀戮中崛起,在孤独中求生!成为最强至尊!
  • 婚然心动:首席老公好霸道

    婚然心动:首席老公好霸道

    什么?只是毕业前的庆祝会,就稀里糊涂的将自己的第一次给丢了。“我要告你,告得你家破人亡,把牢底坐穿,让你一辈子出不了监狱的大门。”凌乔指着眼前英挺无比宛若从画中走出来的男子,咬牙切齿道。只是为什么那个该死的男人脸上不但没有一丝惊慌失措,还气定神闲地拿着房卡指给她看,“丫头看清楚了,你的房卡是1212,这里是1224。”所以?她这是被玷污了也没地方说理去了吗?她该怎么办?一个月后的婚礼该怎么办?
  • 情迷心窍

    情迷心窍

    我是郭蔓青,S大会计系高材生。我的人生格言:向钱看,向厚赚。可怜的我却是一家黑网站佳缘网的网络红娘,我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还要时不时的被刻薄上司虐!这一切都终结在我摊上一个高冷大叔版男客户。其实,我不会告诉你这就是一个教你如何骚扰男神并成功将男神钓回家的全攻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梦中者

    梦中者

    平凡青年梦中走上不平凡的路!一路坎坷走上梦中巅峰,终究放不下心中的平凡@@@@
  • 我想攻略大将军

    我想攻略大将军

    倒霉透的颜潇潇因为扶老奶奶过马路出了车祸从而穿越到自己玩的一款宫斗游戏,虽然皇帝也很帅,但是颜潇潇心里的白月光则是护国大将军顾笙越。想攻略顾笙越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不是自己伶牙俐齿,可能自己的人头已经挂在将军府门口悬梁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