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788400000025

第25章 古代东南亚与中国的交往

一、古代印支半岛各国与中国的交往

自古以来,中国和越南人民便有着经济来往和文化联系。越南人民对中国农业方面的贡献,是传入了越南中部(占城)的耐旱稻种。宋真宗时(公元998年~1022年),因江浙旱荒,取占城稻种3万斛播种。当时称为占城旱稻,其米粒大而味甘。11世纪初,占城稻种在闽、浙及长江、淮河一带种植,以后又推广到北方各地。其次,中国人民所喜爱的甘薯(又名红薯,北方称地瓜)也是从越南传入中国的。后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说“甘薯……出交趾武平,九真兴古”。中国人民在生产技术等各方面,对越南有很大的帮助。中国的铁制农具和牛耕、养蚕织锦、造纸印刷先后传入越南,对越南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中国的建筑技术、武器制造、医药针灸等先后传入越南。越南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加以发展,也有很多成就。明初有不少越南人移居中国,其中建筑师阮安曾参与当时北京的城池、宫殿、衙署等的建筑规划和设计。

中国的汉字、汉语很早就传入越南。越南的许多文人对中国的经义、诗赋等有高度修养。在现代的越南人民中,仍有很多人熟悉汉文。越南人民的语言里,也采用了不少汉语词汇。13世纪,越南创造了以汉字为基础的“字喃”(意即南国的字),但纯粹的汉文,仍然是主要的表达工具。中国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在越南流行很广。

长期以来,中国汉族和越南人民彼此在另地任职和移居乃属常事。8世纪中叶,越南爱州日南(清化)人姜公辅在内地考中进士,很受唐德宗器重,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宋代仍屡有刚建国不久的越南人举族移住广州、郴州、海南岛等地。15世纪初又有不少越南人移居中国。17世纪中叶,中国着名学者朱舜水不甘忍受清统治者压迫,曾两度侨居越南,着有《安南供役记事》一书。

清代,中越两国的商业交往分陆路和海路。陆路贸易主要依靠车拉肩挑,局限在边界的小量贸易,以日用品为主。大宗的是海上贸易,中国出口物以布匹、绸缎、纸张、颜料、烟、茶、药材为主,进口的有大米、槟榔、胡椒、砂红、冰糖、竹木及海产品等。

老挝人民和中国人民很早就有了来往。据我国史书记载,早在公元3世纪初(吴黄武六年,公元227年),就有堂明“朝贡”的记载,说明从这时起,中国老挝间已有正式的往来。唐朝时与文单国的关系十分友好。文单曾先后四次向唐朝遣使,受到盛情接待。宋元两代中老之间交往减少,至14世纪以后,中老之间官方交往又密切起来。“老挝”一名始见于《明史》,明朝嘉靖年间(1522年~1566年)对老挝开始称为“南掌”,意即“万象之邦”(因老挝盛产大象之故)。在明朝存在的270年中,老挝先后有十位国王向中国遣使三十余次,带来礼物有大象、马、犀牛、金银器等,明王朝也多次遣使访问老挝。由于中老两国陆路交通十分便利,也为民间贸易的开展提供条件。《皇明职贡图》卷一载:老挝人“知耕种,勤纺织,其近在普洱府东界外者常入内地贸易”。老挝出产的乳香、西木香、乌爹泥、鲜子、诃子和树头酒等都为我国人民所喜爱。又如老挝特产神品兰花被移栽至扬州后“人争来看,门几如市”。而老挝人民也从中国学习了酿酒、养蚕、制丝的方法,丰富了他们的生活。

柬埔寨古时叫做扶南和真腊。《三国志吴志·吕岱传》提到过交州刺史吕岱派遣官员访问扶南等国。这是中国最早派往柬埔寨的使臣。当时扶南与南海各国及印度均有来往,并有自己修造的大船,可载百人。晋朝统一中国后,扶南不断有使臣来中国。中国北朝时期,扶南国王憍陈如曾“遣商货至广州”。南齐永明二年(公元484年)憍陈如又派印度高僧那伽仙为使臣,向南齐皇帝赠送“金缕龙王坐象一躯,白檀象一躯,牙塔二躯,古贝(即木棉)二双,琉璃苏钕(音立,食器)二口,玳瑁槟榔柈一枚”。中国皇帝回赠的礼物是“绛紫地黄碧绿纹绫各五匹”。

中国从南朝的宋、齐、梁、陈,到隋唐一直和扶南保持联系。当时各国的佛教僧侣,彼此往来,南朝时期,扶南就有几位高僧来中国译经授徒。其中僧伽婆罗、曼陀罗曾在梁朝翻译了不少佛经。公元548年来中国的扶南高僧真谛,留居中国二十多年,做了不少工作,最终老于中国,唐代的玄奘便和真谛有师承关系。玄奘虽没到过柬埔寨,但在《大唐西域记》卷十中也提到伊赏那补罗国(即柬埔寨)。唐代另一中国高僧义净从海道去印度取经,到过柬埔寨,受到当地国王的热情接待。

真腊本是扶南的属国,约在6世纪中叶兼并扶南。隋炀帝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真腊的使臣来中国,“帝礼之甚厚”。唐朝前期,真腊分为两部分,北部叫陆真腊,在今柬埔寨、老挝地方,南部叫水真腊,即扶南旧境,在今柬埔寨和越南南方。唐朝中期,陆真腊和水真腊合而为一。自唐高祖武德年间(公元618年~626年)至唐宪宗元和(公元806年~820年)时期,不断有真腊使臣前来我国,长期保持友好关系。唐代陆真腊王子和副王先后来长安赠送驯象。南宋时,真腊合并占城(今越南中部)一度改名为占腊,元朝仍称真腊。元朝时中国曾有使臣去真腊,随行人员周达观在真腊住了一年,回国后写了《真腊风土记》一书,详细记载了当地风俗物产。从他的描写中看出,中国运去真腊的商品主要是金银、丝绸、瓷器、铁锅、雨伞等,真腊运来中国的商品主要是象牙、犀角、宝石和香料。据《明史》记载,明朝与真腊两国政府之间的关系很密切,常有使节往还。郑和下西洋也到过真腊。柬埔寨这个译名,从明朝一直沿用至今。

二、古代泰国、马来半岛各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中国的交往

13世纪中叶,泰国境内的泰族建立素可泰王朝,《元史》称这个国家为暹国。在暹国以南,曾出现了由真腊分出来的罗斛,是孟族和一部分泰族所建。暹国第三代国王蓝摩甘亨(敢木丁)曾六次遣使通好中国,带回许多中国瓷匠,并在该国建立陶瓷工场。他死后暹国分裂,不久即为南部的罗斛国阿瑜陀耶王朝所并,“因合为暹罗国”(《新元史》卷二五二)。是为今天的泰国(1939年改国名为泰国)。自唐宋至元明,泰国和中国的来往十分密切。明朝援助朝鲜抗击丰臣秀吉侵略时,暹罗曾向中国来函愿派兵直捣日本,断其后路。15世纪后期,汀州人谢文彬曾在暹罗朝廷任坤岳(即宰相)职,移居暹罗的中国人也很多。清朝与暹罗关系密切。自顺治九年(1652年)首次遣使“朝贡”,此后,有清一代,使节来华达四十余次,清政府对暹罗使团友好接待,“贡使所带货物,听随便贸易,免其征税”。

马来半岛和印度尼西亚都处在中西海上交通的要冲,汉武帝时,随着中国人民在南部海上航行的发展,便和东南亚各国及印度发生了海上交通的联系。从两晋南北朝至唐宋,马来半岛上的各国都和中国有密切的来往。15世纪初在马来半岛建立的满剌加王朝和中国明朝的关系尤为密切。明朝时,两国使臣往来不断。特别是从1411年至1433年,满剌加有三位国王先后五次访问中国。满剌加国王第一次访问中国是在1411年(永乐九年),代表团人数达五百四十多人。明成祖举行盛大宴会表示热情欢迎。满剌加国王辞别时,明成祖赠给满剌加国王、王妃、国王的子侄、陪臣等大量礼物。郑和下西洋的舰队得到满剌加的大力支持。郑和曾在满剌加修建仓库,储存货物。从马来半岛各地运来中国的货物主要是宝石、象牙、犀角、香料和锡块。中国运回的货物主要是丝织品、瓷器和铁器。新加坡博物馆现仍保存有中国明朝的遗物如瓷盘、古钱等。

印度尼西亚的考古学家在印尼各主要岛屿如苏门答腊南部、爪哇西部和加里曼丹东部都曾发掘出许多汉代陶瓷的残片。后汉史家提到印度尼西亚古国叶调与东汉政府的联系。公元131年(顺帝永建六年)“叶调国王遣使师会诣阙贡献”。这充分说明两国人民最迟在汉代已经建立了经济和文化的友好联系。5世纪初东晋高僧法显从斯里兰卡经海路回国时,到过印尼境内的耶婆提国(应在爪哇岛上)。法显在耶婆提住了五个月,然后从这里坐商船回国。在法显回国之前,两国之间早已有商船来往,而且通常是50天便到广州。

隋唐时,中国人民和东南亚各国人民的经济、文化联系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新唐书》(卷四十三下)辑录了贾耽的“广州通海夷道”,即从广州出发,经海南岛,沿越南东海岸南航,即可抵达现在的新加坡海峡。海峡南岸是佛逝国。从广州到佛逝国只需20天左右。唐代中国和佛逝国及诃陵国的海上交通以及商人往来频繁,佛教僧侣的来往与外交使节的联系都要乘坐各国商船。南宋周去非所着《岭外代答》(1178年成书),详细记载了三佛齐和阇婆两国商人来中国广州和泉州的路线。赵汝适在所着《诸蕃志》中也说从泉州出发只要月余即到阇婆。元朝时两国的贸易范围比以前更加扩大了,印尼的许多地区都和中国发生了经济联系。印尼的摩鹿加群岛与中国的经济联系据考证即始于元代。元朝对外贸易繁盛时期专管外商贸易的市舶司多至七处,这些机构的所在地是在泉州、上海、澉浦、温州、广州、杭州、宁波。明朝郑和下西洋时,先后跟随郑和前往东南亚各地的中国水手、工匠、士兵及其他人员,他们回国之后把在各国的见闻转告国内的人民。跟随郑和出使的费信和马欢分别写下了《星槎胜览》和《瀛涯胜览》两部着作,记录了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来往。

中国同印尼境内古国的使节往返,根据各种材料不完全的统计,爪哇和苏门答腊古国中从公元132年初至1499年以叶调、阇婆达、诃罗单(呵罗单)、诃陵、末罗游(末罗瑜)、室利佛逝(佛逝、尸利佛誓、佛誓)、阇婆、三佛齐、爪哇等国名称遣使中国共约七十多次。爪哇和苏门答腊两岛以外的其他印尼古国还没有计算在内。

随着中国与印尼之间经济联系的加强和使节的来往,文化上的接触与交流也更加扩展了。唐代的高僧义净前后在印尼留居十年以上。他所写的《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南海寄归内法传》等书,对东方各国文化交流以及研究印尼历史都有重要价值。义净记载了唐僧会宁与印尼僧人智贤(若那跋陀罗)合译佛经的事。会宁是中国成都的僧人。他于7世纪60年代曾在爪哇岛上的诃陵国住了三年,和当地高僧智贤合译了《阿籍摩经》的一部分。后来会宁委托另一唐僧运期将这一佛经送回长安。成为两国中世纪文化合作事业上有明确记载的良好范例之一。

中国的重要发明和生产技术也传到了印尼等国,陶瓷和丝织品在汉代已传到印尼,养蚕织丝技术据说在唐代已传至印尼。《册府元龟》卷九七一记载,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七月,唐玄宗给室利佛逝国王的使者“赐帛百匹”。当时来往于两国之间的商船较多,商人贩运丝绢为数一定不少。南宋赵汝适的《诸蕃志》阇婆国条便说当地“亦务蚕织,有杂色绣丝”。中国纸张早在7世纪就由义净带到了印尼。16世纪中国商人把纸张运到印尼,使印尼人民不再用尖刀和树叶来书写,这对印尼文化的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从《诸蕃志》和元朝汪大渊的《岛夷志略》有关印尼各主要条目的记载,可以看出中国丝绢、青白花碗等瓷器、漆器在宋元时不断运往印尼。明朝的马欢也说爪哇人最喜欢中国的青花瓷器。印尼各岛的木棉和棉布在中世纪不断运到中国,为中国人民所喜爱。在长期经济来往中,印尼的各种香料植物如龙脑香、沉香、丁香、龙涎香、冰片等陆续运到中国,丰富了中国的药物和食用香料。中国东南沿海居民先后侨居印尼等国,他们是中国人民的友好使者,对印尼等国的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在中世纪就作出了重要贡献。

菲律宾出土的中国唐宋的瓷器,说明唐宋时,中国和菲律宾的经济来往已很密切。《诸蕃志》、《岛夷志略》、《元史》、《明史》都记载了现今菲律宾群岛范围内的一些地方。《明史》记载菲律宾多次派使臣来中国。永乐十五年(1417年)苏禄国的东王、西王和峒王亲自率领家属和臣僚等来中国,代表团人数多至三百四十余人。《明史·吕宋传》记载华侨潘和五等250人不堪西班牙殖民者压迫虐待,夜晚起义杀死西班牙驻菲律宾总督及西班牙殖民者多人,使西班牙掠夺计划破产。此后华侨和菲律宾人民多次并肩战斗,给殖民者以沉重打击。继明代以后,清朝与苏禄国仍保持密切的外交关系,自1726年(雍正四年)至1762年(乾隆二十七年)三十余年间苏禄国先后十次遣使访问中国,清廷对其朝贡使节“所带土产货物,听该夷照例贸易,免征关税”。

唐宋以后,中国同南洋一带的贸易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留居南洋各地的华侨逐渐增多。南宋灭亡后,闽广一带农民,困于生计,逃避苛政,不断移居南洋。15世纪初,郑和下西洋以前,苏门答腊的旧港,爪哇的杜板、新村、苏儿把牙(泗水)等地已有不少华侨。15世纪中叶,明朝政府停止官方的远航活动以后,民间出海的船队仍未中断,不少华人到南洋经商或定居。15世纪后期,还有很多华人移居暹罗。16、17世纪之间,闽粤农民移居南洋的日益增加,到印尼和菲律宾的人尤多。南洋华侨大都从事农业、手工业和采矿业,传去中国先进的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对于南洋的开发很有贡献。

三、古代缅甸和中国的交往

据《唐会要》骠国条称,魏晋之间有人写书,说永昌(今云南保山县北)西南二三千里有骠国。隋唐时,骠国和中国地方政权南诏的关系很密切。《资治通鉴·唐纪》称唐德宗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骠国“闻南诏内附而慕之,因南诏入见,仍献其乐”。《新唐书·骠国传》记载骠国国王雍羌派使节难佗访问中国,随行的歌舞团中,乐工共35人,带来乐器32件,演奏了12支乐曲。

这些缅甸音乐家在唐朝宫廷演奏,得到很高的评价。文人学士如白居易、元稹等纷纷写诗歌颂骠国音乐,一致赞扬乐曲优美。与此同时,两国人民之间的来往亦多。中国南诏拓建东城(今昆明)时,有数千骠国人参加修建。许多缅甸人长期定居云南。

1044年,骠国王族阿奴律陀做了缅甸蒲甘王朝国王以后,中缅两国关系更为密切。阿奴律陀曾亲自到云南大理求取佛牙,受到中国大理地方政权的款待。大理王送给阿奴律陀一尊碧玉佛带回缅甸。阿奴律陀的儿子江喜陀在1105年(宋徽宗崇宁四年)派缅甸佛教僧侣把珍贵礼物——大象赠给大理。第二年,缅甸使节和佛教僧侣又随大理的代表访问宋朝,备受款待。1156年,缅甸遣使向宋朝赠送金银书《金刚经》三卷,金书《大威德》三卷。宋朝回赠了金剑、绣衣等礼物。唐宋时代,中国的寺院建筑和壁画艺术等对缅甸影响颇大。两国之间联系密切。宋朝对蒲甘的使节很重视。

中缅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可上溯到西汉,唐代以后有了更大的发展。缅甸的木棉、玻璃罂(容器)、瑟瑟(绿宝石)是运来中国的主要商品,中国运往缅甸的货物则以丝绸为主。13世纪时,中缅之间的玉石贸易扩大。缅甸从中国聘去大批开采玉石的工人开矿,大量缅甸玉石运入云南加工后,制成精致的装饰品再在中国销售。当时云南的珠宝玉石商人在缅甸开设店铺百余家。中国封建统治者本来禁止铜铁输出国外,中国商人还是把铜锣、铁锅、剪刀等日用品运入缅甸,成为畅销品。缅甸的八莫城成为中国明朝时中缅贸易的一个中心。长期密切的经济来往,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中缅两国在音乐、舞蹈、戏曲、象牙雕刻、漆器以及佛教美术方面都有许多相似之处。

同类推荐
  • 洞穴传奇探险路

    洞穴传奇探险路

    本书介绍了马耳他地下洞穴揭秘、阿尔塔米拉洞穴考证、土耳其地下古城挖掘、厄瓜多尔藏宝洞探险、血腥的丹漠洞穴故事等内容。
  • 人的行为选择与生态伦理

    人的行为选择与生态伦理

    本书共分六章,分别从人与自然、生态危机与人的道德责任、生态道德的基本原则与规范、生态道德范畴、生态道德行为评价以及生态道德行为选择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 必听的数学故事

    必听的数学故事

    《必听的数学故事》是《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系列之一:为了培养中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同学们能够早日迈入数学的殿堂,我们特地编写了这套'中小学生数学爱好培养'丛书,本套丛书根据具体内涵进行相应归类排列,有数学趣闻、数学密码、数学之谜、数学智力,以及数学游戏、数学闯关等内容,并配有相应的答案,具有很强的趣味性、实用性、可读性和知识性,是中小学生培养数学爱好的配套系列读物。
  • 我们的冬天哪去了

    我们的冬天哪去了

    臭氧层遭到破坏,地球在发烧!海水在愤怒,冰川的消融和上涨的海水在吞噬着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人类的繁荣已激怒了大自然,大自然在惩戒人类,地震、海啸,鱼类的减少以及越来越多的细菌病毒和即将消失的冬天必将改变着人类,改变着人类生存的家园!如果我们人类再不加注意,那么,若干年以后,地球将成为太阳系中又一个火星!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全球气候变暖会影响到每一个人,人类将不得不为此付出代价。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我们作为地球的主人,就应该好好保护地球,倡导文明城市,只要我们不污染地球环境,不浪费地球的能源,发展清洁能源、倡导低碳生活、发展绿色经济,就能让这个城市变得更绿色、更环保。
  • 走进科学丛书:无奇不有的世界

    走进科学丛书:无奇不有的世界

    如果我们从地球上的各个地点,对准北方一直向前走,最后大家总会在一个地点见面,这个地点就是地球的最北端,我们称它为“北极”。有人把北极叫做“世界的顶峰”,以这个顶峰为中心,向南画一个大约2500千米长为半径的大圆圈,这个大圆圈就是“北极圈”。北极圈可不是什么铁丝网或木棍所围起来的实在的圈子,而是地理科学工作者按地理特点在地图上画出的纬线圈。
热门推荐
  • 斩天灭道系统

    斩天灭道系统

    搭救美女,救命之恩以奇石相报...好心救人,却意外惹来杀身之祸...白光降世,殊不知究竟是福是祸...不明不白的穿越,莫名奇妙的拜师。...从今往后,你就是我的关门弟子。恭喜宿主开启斩天灭道系统......逆天么?我喜欢!
  • 怨灵普渡

    怨灵普渡

    你以为死后就可以投胎重新轮回么?你错了,对于清除者而言,投胎成了一件奢侈品。因为灵魂强韧,夏桐被选做清除者,他们穿梭位面为怨灵服务,继续一个又一个无止境的任务,你以为你听话的完成所有任务你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你又错了!夏桐用她的故事告诉你这一切只是一个可笑的阴谋!无止境的任务只是又一个轮回而已……
  • 纵横道踏天行

    纵横道踏天行

    当天地不在适合修行,谁能逆天而行,续上前人之路,造福众生?牧野之战,武王伐商;长平之战,白起封神;巨鹿之战,霸王破釜沉舟;霍去病西击匈虏;虎牢之战,三英战吕布;薛仁贵三箭定天山。当传奇的战役渲染上神话的色彩,那便是浩荡的诸神之战。石台,几张椅子,一壶茶。向永生的方寒、龙符古尘沙谈修行经验,造福众生;与不同时空神墓辰南、遮天叶凡、完美世界石谈各族历史,成仙之路,平黑暗之乱,布置万古之局;与三生道决叶默、斗破苍穹的萧炎、我欲封天孟浩讨论异界丹药的融合的可能性;与武动乾坤林动、无限王宗超讨论武学的变化。主神试炼中,无尽的超历史时空战争中,苏辰说,“彪悍的男人,不需要解释。”
  • 超能兵王

    超能兵王

    他是恶贯满盈的佣兵之王,他是神秘莫测的贴身保镖。昔日的黑暗之子重归罪恶之都,带着无尽的传说与神话。兄弟与女人是他的逆鳞,背叛与欺骗是他的底线——触之必死。
  • 网游之草民崛起

    网游之草民崛起

    被恋爱,被工作,被大学……可是你听过被游戏么?每天晚上12点到早上8点,所有人必须进入游戏,谁都没有说不的权力!除非...你不想毕业,不想要奖金,想要交比收入还多的税,还要放弃一切的社会福利!食堂的大妈,小卖部的老板,还有一贯彪悍的美女班主任,YY已久的校花,崇拜已久的大明星……这个世界太疯狂了!“老师,我都教了你多少次了?你倒是看准了怪然后再放箭啊!用粉笔砸我的时候挺准,现在怎么就这么笨啊!”“别笑,还有你,学委大人,看到谁掉血快要记得补血,像我这种满血的人,就算再帅,你也不要一直加个不停啊!”“喂,喂,我警告你,别装委屈哦,我知道你是天后,演戏这套你熟!可是,想跟着我,你至少也得先学会放魔法吧?”什么?我这个全智力加点的废柴弓箭手凭什么这么拽?白痴!难道不知道,我是唯一一个魔弓手么?魔法箭的威力也是你这种白痴能够想象的?!
  • 言之昭昭

    言之昭昭

    “二十五岁是我的一道砍儿。”“我想活下去,但是我自己心里明白,我挺不过去了。”“就这样安静的长眠不醒,没有疼痛,没有苦难,一直睡下去。”“我就要把脚收回去的时候,我看见了你在我的面前,朝我伸出手。”“我想你一定是我的幸运星,可是我不敢去握你的手啊。”“如果不能和你去天堂,那我怎么能拉你一起下地狱呢。”这是尹倾言那薄薄的日记本,所记载的最后一条日记,此后落满灰尘的日记本再也没有被打开过,直到那个长相俊秀的少年发现,一把火把它燃成了灰烬。连同尹倾言二十五年来的岁月一起燃尽。
  • 阎王的圣女孟婆妻

    阎王的圣女孟婆妻

    蟠桃大会上,经过精心打扮的孟小小准备钓一个帅郎君,来洗脱自己单了几千年身的孟婆之名!自己这么美的一个女子,怎能被称作婆。可是为什么她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一不小心扑倒了自己的顶头上司阎王!谁能告诉她,她该怎么办?扑倒了就算了吧。可是为什么自己被吃的死死的,“什么?嫁给阎王,我不要!”孟小小极其抗拒,“不要你把我扑倒了,那你让我的面子往哪搁。”阎绝挑眉,孟小小:“…………”
  • 重生之众医之王

    重生之众医之王

    医院实习结束后,陈不凡没能留院,最后只能去了一家私立医院,不想这医院出了医疗事故,就此倒闭了。女朋友嫌他没出息,跟有钱人跑了;父母也看他不顺眼,天天唠叨他,他只好搬出去住;没有收入,天天只能向朋友借钱度日,久而久之,连朋友都疏远了他,不再跟他来往……有一天,陈不凡从下楼买东西,刚好有人跳楼,那人自己没摔死,却把他砸倒了……等他醒来,发现自己竟意外重生到医院实习那年。而这一世他下定决心重活一次!且看他如何一步一步成为众医之王,又如何获得美女的芳心暗许,走上人生巅峰,睥睨天下的!
  • 码字工救世日常

    码字工救世日常

    又名:《我就是一码字的怎么成了救世小队的成员了呢?》;《我穿越的世界竟然有问题我也很无奈啊!》他们在永远未知的轮回之中为世界而战在绝望的黑暗中寻找那毫无痕迹的光~~~~~~~~~~~~呃……好像有点走错片场了?其实就是一个没有金手指只能凭自己的穿越者在终于混成了小贼之后却突然间发现自己的这个世界出了问题之后的故事……至于是被穿越过来的自己书里的主角打死,还是被别的作者的主角们阴死,就要看他的运气了说白了,这就是一个双剑小萝莉大战魔法少女,机甲战士混战飞剑大佬的故事。就是这样。提醒:1、本书极度慢热以及小众2、本书为细节控福利,欢迎品尝
  • 韵熙传

    韵熙传

    忘尘楼头牌韵熙卷入皇宫漩涡。究竟是温柔太子爷?腹黑王爷?还是逍遥世子?她究竟该怎样选择?【一个成功女人的背后,一定有三个男人爱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