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讲学之风气,在古代所起的作用,不亚於官办的学校,甚而在某个时段,其地位完全可以取代并超越后者。此话怎讲?康宁之世,可以书声朗朗,而一旦遭逢乱世,命且不保,遑论庠序。这个时候,出个把知命的学者避身草莱,“绳墨自矫以备世之急”,开馆授徒,为王道政治留一脉元气,并得以薪火相传,这份功劳该授以怎样的奖词呢?
夫子被奉为万世师表,夫子完全担得这样的盛喻,因为夫子开辟了如黄河、长江一样的这样一条先河。这条先河的意义是指夫子悟得了清源的本事,然後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把本事传递下去,绍续至今。“为天地立心,为万世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样的话有星星那么高,不易理解,用于丹教授的心得就好懂多,“圣人的意义就是在这片土地上,他是那些最有行动能力的、有人格魅力的这样一些人。……这六个字其实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叫做‘神于天,圣于地’。一个好的人格应该是有一种理想主义的天空,让你可以有飞翔的翅膀,不妥协于世界上很多的规则与障碍;但另一方面,要有脚踏实地的能力,要能够在这个大地上去进行他行为的拓展。”翻读历史,这样的人物不是太多,但每个朝代都会有,正如太阳不必多,却亘古至今。
隋文帝仁寿三年(603),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通诣阙献太平十二策,杨坚没有采纳,罢归。於是王通讲学河汾之间(黄河、汾水),弟子自远至者甚众,那些成绩卓著者後来协助李世民开创了李唐盛世。王通承继了夫子的路线,有经济之志,无奈时运不济,转而把满腹经纶递给了围在席前倾听的弟子。王通相信弟子们可以光大他的衣钵,而自己却屡辞征召,不愿出来做官。他说,“有先人之弊庐足以蔽风雨,薄田足以餰粥,读书谈道足以自乐。”也就足矣。于是真地逍遥在山水典章之间,大业末年,王通在家去世,他的弟子私赠“文中子”。
杨素很看中王通,也劝他出仕,王通婉拒了。有人就在杨素的耳边说王通的坏话,幸好杨素不理会,待王通如初,可见当个大名气布衣,风险不少。
王通的学问,后世不可得见,因为其书不传久矣,仅一小册《文中子》,后人尚说是伪托,这且不去管他。王通的真实学问,可以通过他与门生贾琼的对话中,窥见端睨。弟子贾琼问他如何平息诽谤,王通说不去管他。贾琼又问如何制止怨恨,王通答不去管他。二个“不管”很有家道以柔克刚的特点。
按现在评职称的标准,王通连讲师边都挨不上,遑论教授,一篇《文中子》才几个字?而我听说教授都要著作等身才能评,据说这是硬件——我一听这个词,怎么老想起道路硬化?也许王通的住处不够宽敞,出门不够排场,衣裳不够华丽,可他疏通了中国如长城一样绵亘不绝的文化大动脉,并让她香火不绝,我们後人该用怎样的眼神来顶礼王通,以及几千年来象王通那样的冰雪人物呢?中国历来不缺守志的人物,某相信现下也会有。可是自由开馆的风气没有了,书院没有了,私塾也没有了,这让书林少了许多鲜活与生气。而官方一句“不具备办学条件”就可以轻轻松松地将任何风景线泯灭,中国只要还多一份这样的霸道,就别想有稷下学宫的人才济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