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79600000020

第20章 刘邦能否不杀韩信

韩信与萧何同是刘邦的开国功臣,萧何高官得做,善始善终,韩信却做了刘邦的刀下之鬼,看来战场和官场不一样,战场上的常胜将军却不一定是官场高手。

韩信是一位军事天才,受到了时人及世人的一致推崇。在帮助刘邦建立汉朝的过程中立下了不世之功。

萧何向刘邦推荐了韩信,刘邦出于对萧何的理解和信任,力排众议,用韩信为大将。韩信登台拜帅后,向刘邦谈论了统一天下的大计。

刘邦向韩信请教:“萧丞相极力举荐将军,不知将军能教给我什么高明的计策?”其实,说是请教,倒不如说是考察。

韩信先谦虚了几句,突然反客为主问刘邦:“请问大王,与您争夺天下的对手是不是项羽呢?”

刘邦爽快地回答:“是的!”

韩信又问:“大王您自己估计一下,您与项羽比有多少优势呢?”这个问题未免过于太尖锐,又令人无法回避,却又难以回答,一时陷入尴尬局面。

刘邦一向大度豁达,沉思片刻说:“我不及项羽。”

韩信看到刘邦能正视自己的弱点,并且在部下面前毫不隐讳很高兴,说:“大王与项羽相比不是没有优势。项羽英勇强悍、为人仁义、势力强大,这是他的优点,但是他有弱点,他虽然勇猛善战,却不知道任用手下有才干的将领,所以他的勇猛只是匹夫之勇;项羽待人接物言语温和,恭敬有礼,却不知道封赏立功的将士,所以他的仁义是妇人之仁;项羽虽然称霸诸侯,却不知占据关中这一根本之地,所以他并不能彻底平定天下;项羽违背义帝之约,私自分封诸王,天下必不安宁,纷争会很快出现;项羽大军所过之处皆城毁人亡,百姓对其恨之入骨,所以他不得民心。因此,项羽的强大是表面、脆弱的。”

在场众人不住点头,刘邦也频频捻须点头,韩信接着说:“大王只要反其道而行之,定能战胜项羽,您虽没有项羽那般勇猛,但是只要您重用手下大将,把所得城池分封给他们,这些人定会感恩戴德、拼死效命;大王重返关中是师出有名,是正义之师,而且您的部下都是太行山以东的人,思乡心切,定会拼死去战;现关中的三秦王是秦朝降将,他们率领20万士兵投降项羽,结果全部被活埋,所以关中百姓对这三个人恨之入骨;大王入关时,秋毫无犯,曾与关中百姓约法三章,所以关中百姓都希望大王做关中之主。况且,怀王曾有言在先,先入关中者即为关中之主,项羽仗势违约,所以关中百姓深恨项羽。如果大王先取关中,然后以关中为依托,再与项羽争夺天下,进可攻退可守,何愁项羽不灭,天下不定!”

一番宏论不亚于诸葛亮的《隆中对》,说得刘邦拍手称好!果然,韩信在帮刘邦统一天下中,屡出奇计,立下了汗马功劳。

韩信战场上的得意之作主要有六次:

第一,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后来的事情果然与韩信预料的一般无二,项羽分封诸侯的格局并没有维持多久,就有人起兵造反,首先起兵的是田荣,项羽对田荣的造反无法容忍,决定亲自带兵镇压。刘邦见时机难得,于是与韩信商议杀出汉中,重占关中。

接下来就看韩信的指挥才能了,如何越过秦岭天险,迅速进军关中是摆在韩信面前的首要问题。汉中通往关中的通道有三条:

第一条道:子午道。子午道北起于子地(今陕西西安市东南的子午关),南至午地(今洋县东约80千米处),子午谷全长330千米,横穿秦岭到达汉中盆地。当时刘邦进汉中时走的就是这条道。

第二条道:傥骆道。又称骆谷道,北起骆地(今陕西周至县西南的骆谷关),南至傥地(今洋县东约15千米处),骆谷道曲折难行,全长210千米。

第三条道:褒斜道。北起斜地(今陕西郿县的斜谷关),南至褒地(今旧褒城北约5千米),褒斜道连接褒水、斜水河谷而成,全长235千米。历代用兵多走此道,当年秦惠王时的大将司马错进攻蜀地走的就是这条道。

如何选择进入关中之地,决定着刘邦整个战局的成败。韩信自有出汉中的妙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韩信派出一些将士,征发大量民夫前去修复刘邦入汉中时烧毁的栈道。雍王章邯听说汉王派人修复子午道的栈道,马上意识到汉王要进兵关中,于是马上派兵采取防范措施。章邯并非庸才,他对汉军大张旗鼓修复栈道也产生怀疑,认为这是汉军的诱敌之计,他不敢放松,马上对其他两条进汉中的道路增派精兵,以防不测。韩信得知章邯已按自己的预料分兵布控,心中大喜,马上下令:以曹参、樊哙为先锋,立即进兵。汉军先沿褒斜道北进,然后改变路线,向海拔1000多米的西北方进发,沿白水河谷向东北方急进,迅速占领散关,然后渡过渭水,直逼陈仓。汉军犹如神兵天降,突然出现在关中平原。

章邯闻讯,大惊失色,先前派出的部队无法立即调回,于是临时拼凑了数万军队仓皇迎战,结果打败。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战略计划全面实现。

第二,荥阳解围,智擒章邯

刘邦在韩信的策划下占领关中后,决定乘机东进,但是关中地区还必须留下一位智勇超群的大将对付章邯。章邯陈仓兵败后退守废丘,据孤城死守,虽是孤军,但也不可小看章邯。章邯精于用兵,当年曾经连续击溃吴广、陈涉,袭杀田儋、项梁,兵围赵都邯郸。此次,在关中全境失陷的情况下,以屡败之军据一城孤守奋战,且坚持数月之久,足见其超强的战斗力。要想牵制章邯,需找一位章邯畏惧的人物,这个人非韩信莫属。韩信在关中对付章邯也很难受,刘邦东征带走了精兵强将,如:张良、陈平、曹参、灌婴、周勃、樊哙、郦商、夏侯婴、靳歙、卢绾、王陵、薛欧等重要文官武将都随刘邦东进,这样韩信所承受的压力也很大。刘邦虽有几十万大军,最终还是被项羽率领3万大军杀得七零八落,自己几乎丧命。在关中的萧何和韩信闻听此消息,大惊不已,韩信决定从自己本来就不足的兵力中抽出一部分来增援刘邦。韩信亲自带兵赶赴荥阳,追击刘邦的楚军并不知道韩信的到来,结果被刘邦和韩信杀得大败。韩信帮刘邦解围之后迅速回师,引水灌废丘活捉了章邯,章邯自杀,汉中全境彻底平定。

第三,声东击西,木罂渡军

刘邦任用韩信彻底平定关中后,决定分兵两路对付项羽,迫使项羽两线作战。一路由刘邦自己率领,另一路自然由韩信率领。刘邦仍然在荥阳正面战场,韩信则率兵北上讨伐魏王曹豹。这次,刘邦赋予了韩信更大的权利,授予左丞相的尊位,兼掌军政大权,同时把跟随自己多年且智勇兼备的曹参和灌婴拨归韩信使用。

伐魏之战虽不是硬仗,却也关系重大,刘邦不敢小视,于是请韩信和郦食其商量军机。郦食其曾到过魏国曹豹的军营,了解曹豹军的虚实。刘邦问郦食其:“谁是魏王的统兵大将?”郦食其回答:“柏直。”刘邦说:“此人乳臭未干,怎是韩将军的对手。”又问:“魏军的骑兵将领是谁?”郦食其回答:“冯敬。”刘邦说:“他是原秦将冯无择的儿子,虽然可以为将,但不是灌婴的对手。”又问郦食其:“谁是步兵将领?”答曰:“项它。”刘邦哈哈大笑:“此人虽久经沙场,但它不是曹参的对手。”刘邦气闲神定地说:“魏王的三位将军,都不是我方三位将军的对手,我军定能大获全胜。”韩信又问郦食其:“魏王部下有位将军叫周叔,此人深通兵法,智勇兼备,确信魏王没有用此人为将吗?”郦食其说:“将军尽管放心,魏军大将不是周叔而是柏直。”韩信说:“魏王弃周叔不用而用柏直是自取灭亡。”

韩信对魏军将领已了如指掌,于是挥兵而出,直逼黄河岸边,摆出可以随时进攻的姿态,魏军马上作出反应,分兵布防,一场大战迫在眉睫。魏王曹豹马上召集有关将领分析韩信渡河的渡口,最后得出结论,一致认为,韩信定会从临晋关渡口渡河,因为此处便于大军渡河,况且汉军又熟悉此处的地形。果不出所料,韩信真的在临晋关集结了大量的兵力,并且征集了很多船只,排列在黄河岸边,汉将灌婴在这里日夜演练,人喊马嘶,战前气氛很浓。其实,韩信如此布置是为了迷惑魏军,他让灌婴率领骑兵在临晋关大张旗鼓制造假象,却暗中叫曹参率步兵沿黄河北上,直奔200里以外的夏阳,决定在此渡河。曹参领命后,昼伏夜行,严格保密。所以,黄河东岸的魏军竟然没发现,曹参率军到达预定地点后,准备渡河,此前,韩信已派汉军秘密准备腹大口小的罂缶,又准备了充足的木梁、木箱等物,将罂缶和木梁、木箱绑在一起制成渡河之物,汉军神不知鬼不觉一举渡过了黄河。如神兵天降般地出现在魏军的后方,现在,柏直终于知道了什么是用兵如神,也知道了一世英名的章邯为什么会败在韩信手里。韩信分兵两路,一路由曹参率领对驻守在蒲坂的魏军发起进攻,接应灌婴率领骑兵过河,一路由韩信率领直扑安邑,向魏王曹豹发起进攻。两路大军齐头并进,将魏军全部击溃,活捉了魏王曹豹,至此,伐魏之战以全胜告终。

第四,背水列阵,井陉扬威

韩信伐魏后,向刘邦请示:要一鼓作气平定燕赵、田齐,然后兵锋南指,断绝楚军粮道,与刘邦会合。刘邦自然高兴,派张耳率领3万汉军与韩信会合进攻赵国。赵王歇、赵相陈余,得知汉军来攻,在汉军必经之路井陉口(太行山八隘之一,今河北井陉县北井陉山的井陉关)调集了20万大军,想凭借有利地形,与汉军决战。陈余并非庸才,在韩信行动之前,他已派人打探清楚,并作了充分部署:派能征惯战之将把守关隘。不过都被韩信攻破,赵广武君李左车是个非常有见识的人,他向陈余献计说:“韩信渡过黄河,虏魏王,擒夏说,现又引军千里来攻打赵国,其锋难以抵挡。用兵常识是,千里运粮,士有饥色。现在,韩信沿井陉险路进军,粮草供应是一大难题。井陉通道长达数百里,车不能并行,骑不能成列,汉军前来,粮草必在后面。我愿领3万精兵,从小路断其辎重;君凭借地势,坚守不出。如此,汉军前不能战,后无退路,军无粮草,不出十日,汉军必溃。”陈余刚愎迂腐,以仁义之师不用诈谋为由,拒绝采取李左车之计。

当时,如果陈余采纳李左车策略,这对韩信非常不利,必须改变进攻策略,否则,会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韩信听说陈余没有采纳李左车之计,这才放下心来,率领人马直抵距井陉口30里处扎下大营。半夜时分,韩信开始调兵遣将,他令一将领率2000轻骑,人手一面旗帜,乘夜色从小路隐于井陉口左右。韩信告诫他们说:“赵军见我军撤走,必然要追赶。那时你们就火速占领赵军的城堡,拔掉赵旗,插上汉军旗帜。”安排妥当以后,韩信拔营而进,直逼井陉口。天色微明时,韩信又传下命令,激励士气,他叫将士暂以干粮充饥,待打败赵军后,再饱餐一顿。他又派出一将,领精兵1万余人,渡过抵水,背水列阵。

韩信既不给士兵饱食,又背靠河流列阵,这是兵法上所从来没有的,也是兵家之大忌,以常理度之,这是自绝退路的做法,也是不能理解的。

赵军见韩信背水列阵,不禁暗自发笑,对韩信这位赫赫有名的大将到底有多大的本领开始怀疑,就是汉军对如此列阵也疑惑不解,但都知韩信向来用兵如神,虽心中不解,也不敢多问。天色已经大亮,韩信与张耳也渡过抵水,准备出战。

韩信对张耳说:“赵军占据了有利地势,如不见我大将旗鼓,只是看见这一小股军队,是一定不肯应战的。”于是,令人树起大将旗鼓,并与张耳领一支人马,杀向井陉关口。陈余见韩信亲自领兵出战,一声令下,赵军营垒大开,数倍于汉军的赵军蜂拥而出,井陉关前顿时变成了血肉横飞的屠场,两军混战到一起。混战多时,两军各有死伤,很难分出胜负。显然,如果再打下去,汉军是十分不利的。韩信也正是利用了敌军的这种心理,想引诱敌人出关。他见时机已到,命令汉军丢弃旗鼓、兵器,缓缓后退。赵军见汉军兵败后退,衣甲器杖丢得各处都是,纷纷争抢,以作为凭据,战后请功求赏。陈余立于军营高处,注视着战场上的变化,他确信韩信此次是真败,于是下令,活捉韩信、张耳者重赏。这样一来,留下守营的赵军将士,看到别人轻而易举地夺取了战功,不禁心动,也冲出来抢夺汉军所抛弃的物品。一时间,赵军营门大开,竟无人防守。先前韩信派出的2000骑兵已经神不知鬼不觉地占领了赵军大营,还在酣战的赵军竟然无从知晓。汉军将赵军旗帜拔掉,插上了汉军大旗。

也就在此时,韩信、张耳已引军退入背水阵中。陈余见到这种情形,以为韩信已经没有退路,而自己无后顾之忧,完全可以凭借优势兵力来打败汉军,于是,他下令破阵。此时,汉军的形势的确是非常危急的,前有数倍于己之敌,后有河水,已经陷入了绝境,如果不打败敌人,只有死路一条。正当汉军不知所措的时候,韩信翻身上马,用剑一指蜂拥而至的赵军,大声对众将士道:“我们后退只有死路一条,唯有杀败赵军,才有生路,况且赵军的关隘已经被我们拿下,他们的军心已经乱了。”于是,汉军又随韩信、张耳反身杀回,个个拼死向前,至死不退。这时,天已近午,陈余见一时难破汉军,便下令收军,军队已经十分饥饿,而自己这方又占有主动权,觉得不必在一时间与汉军硬拼,完全可以消耗汉军的锐气,不必急于取胜,反正汉军背靠河水,也逃不了。于是,就下令退兵关口,午饭后再同汉军厮杀,这在当时的情况下是合乎常理的。

然而,当赵军退临井陉时,忽见营中插满了汉军旗帜,原来汉军已经占领了赵军大营,一时人心惶惶。这时,后面追兵已到,前面汉军也已杀出,赵军顿时大乱,四处逃散。陈余想控制住混乱局面,虽连斩数人,仍难奏效,只得随败兵退到泜水岸边,被张苍率汉兵围住,陈余被杀于乱军之中。不久,赵王歇也被汉军俘虏。

这就是著名的背水一战的经过。

背水一战所用的正是兵法上所讲的“陷之死地而后生,投之亡地而后存”的战法,这是一种自绝退路战术,其好处是可以充分利用将士的求生欲望,激发起他们最大的战斗潜力。然而,这也是一种非常危险的战术,非有大智谋而不可用。否则,就会置之死地而后死。

第五,兵不厌诈,奇袭破齐

韩信平定赵国后,就在思索如何破齐。韩信深知,齐相田横贤德、有威望,很善于统领部下,能使人拼死效命,而且已调20万大军驻守历下。韩信最善于以弱克强,所以,此次伐齐,他仍抱定了必胜的决心。韩信的军队尚未渡河,形势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齐王愿意与汉王合兵一处,共灭项羽。原来,在韩信准备伐齐之前,郦食其向刘邦请命,愿意说服齐王归汉,齐王竟然答应了郦食其前去说服。

由于齐王同意与刘邦共灭项羽,所以齐王与韩信由敌对的双方变成了盟友。但是韩信手下谋士蒯通却不这么认为,他认为此时正是进兵的时机,当然韩信作为一个战略家也认识到了灭齐的重要:一是历下是兵家必争之地,必须夺取;二是趁此灭齐正是良机,齐国强大,日后不容易攻破。至于齐汉之间达成的合约,这倒不必担心汉军落下不守信用的骂名,因为历来都是兵不厌诈。于是韩信决定利用和约造成的假象麻痹齐军,然后奇袭破齐。韩信下令:全军乘夜色掩护渡河,灌婴率领骑兵为先锋,置有齐军驻防的平原县城于不顾,昼夜兼程,直扑历下齐军大营,杀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初冬的寒风吹遍军营,历下齐军听说要与汉军共击项羽,所以对汉军丝毫没有防备。灌婴所率的汉军骑兵如狂风暴雨突入齐军大营,大部分齐军还没有醒过来就成了刀下之鬼。齐军主帅华毋伤仓促间组建了一支骑兵一路东逃,韩信命灌婴紧紧追赶东逃的齐军主帅。华毋伤逃至中途,被灌婴的骑兵赶上,华毋伤和他的46位将佐全部成了俘虏。

韩信攻下历下,彻底改变了整个战场的形式,韩信此时南下可以进取彭城,西进可以与刘邦会师,共同夹击项羽。也就是说,项羽的后方与侧翼,全在韩信的掌握之中。二百多年后,东汉开国皇帝刘秀这样评价这场战争:“韩信破历下以开基(《后汉书·耿弇传》)。”这绝非虚语,项羽纵然神勇,也惧怕背有利刃。

韩信一鼓作气,长驱直入,驱兵直取齐都临淄,几乎兵不血刃就攻破了临淄,田氏三兄弟似乎意识到了,眼前的韩信要比那位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更可怕,当年项羽在田横镇守的城阳城下无法前进一步。

第六,半渡击敌,智斩龙且

韩信大破齐军,令项羽震惊不已,这时齐王田广派人联系项羽,想与项羽联手共破韩信,项羽自然高兴,派谁去合适呢?项羽苦苦思索,最后决定派龙且前往。龙且是项羽手下能征惯战的骁将,而且有过辉煌的战绩:巨鹿之战、击英布、破彭越。尤其是他麾下有一支楼烦骑兵,更是锐不可当。龙且领命后,率领20万大军东下与田广合兵一处共同击杀韩信。韩信得知龙且领兵前来,不敢怠慢。大战前夜,韩信挑选几位精于骑射的将士陪同,悄悄勘查战场地势,经过几天的反复思索论证,决定偷偷在上游截断潍水,引诱龙且过河,然后半渡击之。计策定好之后,韩信分头布置,各路将官领命而去,几天工夫,一切准备就绪,韩信成竹在胸,一声令下,擂鼓进军。对岸的龙且根本就没有把韩信放在眼里,他认为汉军连续作战,已是强弩之末,于是,下令开营迎战。

龙且带领楼烦骑兵一马当先走在最前面,其他楚将也一拥而出向汉军杀来。汉军稍作抵抗就全线溃败,龙且以为韩信真的败了,令楚军紧紧追赶,扬言要活捉韩信。汉军退回到潍水西岸,龙且见潍水已基本干涸,况且汉军已经渡过,没有多想,令楚军马上渡河。自己率先冲到对岸,龙且的先头部队也跟着龙且到了潍水西岸。韩信见龙且中计,立即向上游筑堤蓄水的汉军发出信号,汉军将士马上决堤放水,堤坝一毁,满床的河水挟裹着巨大的能量滚滚而下,霎时间,浊浪翻滚,水声震天。楚军的主力部队无法过河,眼睁睁地看着龙且和先头部队被汉军包围。龙且也发现中计,但是为时已晚,他几次想拍马杀出,怎奈汉军太多了,根本就无法突出重围,最终被灌婴的部将所斩。很快,龙且的20万大军死伤过半,剩下的一哄而散。经此一役,项羽再也无力组织20万人与韩信争夺东方的控制权了。

韩信灭齐后,与刘邦共击项羽,逼得项羽自刎于乌江。刘邦彻底扫平群雄,做了西汉的开国皇帝。

韩信在刘邦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每战必胜,从未有过败绩,是真正的常胜将军。终于使自己成为一代名将。

在韩信替刘邦扫除各路英雄之时,也是自己悲剧的开始。乱世出英雄,蒯通是韩信手下一个不出名的谋士,但他把当时天下的形势看得一清二楚。他看到了韩信在楚汉相争中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想说服韩信脱离刘邦自立为王,于是,他拜见韩信说:“我学过相术,相君之面,不过封侯;相君之背,则贵不可言。”韩信觉得蒯通话里有话,就把他带入密室问道:“卿之所言,是何用意?”蒯通认真地向韩信分析道:“自陈胜、吴广而起,群雄纷争,人才云集,项羽于彭城起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威震天下,今困于广武,进展艰难。刘邦率众数十万据有巩洛之地,兵精粮足,山河险要,却不能建尺寸之功,反连遭失败。今天下大势,有贤能者,即能息争,将军如助汉则汉胜,助楚则楚王,楚、汉两王的性命,就操在将军手中,将军何不乘机崛起,脱离楚、汉之争,谁都不助,自立为王,三分天下,鼎足而立,静待时机。以将军之才,又据有强齐之地,拥甲兵数十万,并吞燕赵,乘势西进,天下谁人不服。将来宰割天下,分封诸侯,诸侯皆感德畏威,争相朝齐,岂不是霸王之业吗?臣闻天与不取,是违反了天命,反受其咎;时至不行,是不用其时,反受其祸。愿将军深思熟虑,勿失良机!”

蒯通虽然只是韩信的一名普通谋士,却能把天下大势分析得相当透彻。他把韩信的优势都一一列出来,劝他自立为王。韩信考虑了一夜,第二天给蒯通的答复是:“汉王待我甚厚,我怎好背叛他呢?”蒯通见韩信为忠义恩惠所绊,继续说:“越大夫文种,助勾践复国灭吴,对勾践有再造之功,尚且被杀,莫忘了兔死狗烹之论。请问,将军之忠,恐怕比过文种吧!况且功高震主,往往自危,功盖天下,往往不赏,今将军已蹈此辙,归楚楚不信,归汉汉必惧,那又到何处去安身?”韩信听了他的这一番话,觉得十分有道理,但还是下不了决心,不知怎么办好,他对蒯通说:“先生不要再说了,待我深思后,再作决定。”蒯通见说动了韩信,便告辞了。

蒯通静候数日,仍不见韩信有任何音信,有些着急,又去找韩信,说道:“时间紧迫,希望将军速作决断。”岂知,韩信已下定决心,不背叛刘邦,当即答道:“先生不要再说了,我决定不负汉王。我奉侍项王时,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归汉王后,汉王授我大将军印,又封我为齐王,我怎能负之。我曾替汉王擒魏豹,平赵、定燕、灭齐,战功颇多,汉王定不会负我!”蒯通听后,长叹一声,知再说无用,于是转身退出。

按理说,这是韩信脱汉自立的一次绝好机会;他本人勇略超群,又手握重兵,占据齐地,有条件自立为王;蒯通又是一位很有远见的谋士,有这样的人为他出谋划策,他还有何可惧?可以说,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了,而他却优柔寡断、胆小懦弱,想反又不反,也不敢反,白白错过了一次良机。

韩信在统兵打仗上干脆利落、谋策超群,让人不得不佩服,但如何为官,如何长久立足于汉朝却实在不高明,处处被动!其实,刘邦对韩信是只利用而非重用,用他的智慧帮自己打天下,但一刻也没放松对韩信的监控。项羽兵败自杀后,他的好多部下都逃亡在外,其中钟离昧就是一位,被逼得走投无路,就奔往韩信处,韩信念其是旧交,就把他给藏了起来,不久,这件事被刘邦知道了,他认为韩信勾结钟离昧谋反。于是下旨命韩信把钟离昧速速押解进长安,韩信接到圣旨后,不忍把老朋友交出去,否认钟离昧在自己这里。刘邦听完回报,不觉大惊,认为韩信拥有重兵,违抗圣旨,有反叛迹象。

刘邦召集群臣,商议对策,后来纳陈平之计,佯称游览南方云梦泽,并在陈地会集诸侯,韩信到时必来,然后趁机捉住,刘邦遂依陈平之计。

韩信得知刘邦出游之举,心中不免犹豫,知道自己虽然功劳大,但收留钟离昧之事,已被刘邦察觉,他想不去迎驾,又恐失礼,罪上加罪,如去迎驾,又恐遭不测,犹豫不定。属下见他神色忧郁,有人建议,不如把钟离昧绑了,送给陛下,了结此事,韩信认为此话有理,却难以下决断。钟离昧看出了韩信心思,便诚恳地对他说:“刘邦本来对你就有戒心,他之所以不敢轻举妄动,就是怕我二人联合对付他。你如果把我绑了送与刘邦,他今朝杀我,那么明日,他也会杀你。”说完,见韩信毫无反应,便嗟呼长叹:“你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懦夫!我真不该来投奔你。”说罢拔剑自刎。

韩信见钟离昧自杀,割了他的人头,献给了刘邦,刘邦一见韩信,不容分说,当即将其拿下,此时韩信感慨万千叹道:“人言,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今我当如此。”

后来,刘邦觉得虽然有人密报韩信谋反,但没有证据,加之韩信有功于朝廷,恐怕群臣有看法,于是,将他放了,由楚王降为淮阴侯,以示警告。

人在失意时,往往会思前想后一番。此时的韩信似乎有此后悔,一是后悔不听蒯通之言,如果当初依蒯通之计行事,那现在自己将会是另一番光景。二是不该不听钟离昧的劝告,如果按钟离昧的意见去做,决不会像今天这样倒霉,只因自己性格优柔,缺少果断,两次机会都失掉了。结果不但未发迹,反而被软禁,这决不是天意,而是自己一手造成的。

后来代相陈豨谋反,约好与韩信里应外合。刘邦带兵亲征,临行前将内事委托吕后,外事委托萧何。不料韩信却与陈豨串通之事被吕后察知了,吕后闻听大惊,忙找萧何商议对策。议妥,欲将韩信骗进宫中再行擒获,韩信果然中计遭擒。吕后怕夜长梦多,下令立即将韩信斩首。临刑,韩信仰天长叹:“我不用蒯通之计,反被女子所杀,这岂非天命?”

韩信虽是战场的常胜将军,却不谙官场之道,最终为吕氏所杀。韩信灭齐后,就该休整一番,马上挥师西进与刘邦夹击项羽。但是韩信却没有马上进兵,而是要求刘邦封自己为齐王,岂知这犯了功高欺主的大忌。刘邦见了韩信的使者破口大骂,后经张良的提醒,又改口封韩信为齐王,命他马上进兵,由此君臣之间已有了芥蒂,为韩信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其实,韩信的悲剧还在于自己不知谦恭。刘邦建立汉朝后,大宴群臣,酒席间,君臣天南海北纵情畅谈,刘邦问韩信:“你看我能领多少兵?”韩信说:“几万而已。”刘邦接着问:“你能带多少兵呢?”韩信答道:“多多益善!”虽是实话实说,却使得刘邦隐约有些不快。

再有,韩信性格犹豫,且与刘邦深恨的人物接触密切,屡屡遭到刘邦猜疑,却又不知悔改、收敛。

以上三点是韩信悲剧命运的主要原因。韩信的悲剧命运,值得人深思。他勇武、谋略兼备,一生征杀疆场,南征北战,在刘、项相争中举足轻重,他拥有重兵,具备拥兵自重的客观条件,又有奇才人物为之谋划,完全可以独树一帜,自主为王,与刘、项三分天下,甚至有一统天下的可能,可他却在多次机会面前犹豫不决,失掉一次次绝好的机会,实是令人惋惜!

总之,韩信之死是一场扑朔迷离的宫廷阴谋,他的遭遇,刺痛着后人的良知,也赢得了后人的同情,千百年来,多少文人墨客或著述立传、或凭吊历史,歌咏韩信的功绩,悲悼韩信的不幸。

正所谓:汉王无义,青史有情;荣辱无常,人心有知!

同类推荐
  • 吴越风云之波谲云诡

    吴越风云之波谲云诡

    公元前527年,少傅费无忌讨好太子不成,因嫉妒燃起的仇恨之火,给春秋时代增添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吴越风云。伍子胥,范蠡,西施,郑旦,越王勾践,吴王夫差等历史人物先后登场,小说充分尊重历史,同时还原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真实历史人物,他们不再是以在历史上做出某件事而出名,读完小说,会发现,他们跟我们一样,是真实的人,也会有痛苦/开心/失落/贪欲/执念等复杂的情感......
  • 江湖儿女醉红颜

    江湖儿女醉红颜

    江湖儿女醉红颜是一部历史架空类小说,书中地名人名均为虚构。皇帝诏曰:广陵王镇守广陵,多年前已经削去王位,但是依旧以王爷自居,欺君罔上,其罪不可饶恕,又与此次未曾上奏朝廷就擅自出兵与北周结仇并勾结江湖乱党危朝廷安宁,此罪当杀,但朕念在兄弟情深,又加上镇守广陵多年,为了我朝廷江山社稷,为了我大陈万万子民,令陈叔月今后不得以广陵王自称,并削减广陵军饷,钦此!
  • 红楼游记

    红楼游记

    醉梦歌舞扬,流落烟花巷,念谁家富贵荣华。 美景良宵春色浓,酒樽满,脂粉香。叹书生意气,空口荒唐言,说谁人年少轻狂。犹是金陵一场梦,玉人旁,鬓成霜。
  • 义演国三

    义演国三

    中谈笑付都,事少多今古,逢相喜酒浊壶一。风春月秋看惯,上渚江樵渔发白。红阳夕度几,在旧依山青,空头转败成非是。雄英尽淘花浪,水逝东江长滚滚。——调寄《仙江临》本文纯属虚构,脑洞大开,将三国演义倒过来写。
  • 风尘任侠李白

    风尘任侠李白

    他被称为诗仙,但也是剑仙!他是风流的侠客,作诗只是个爱好!你不知道的另类李白剑术高超,有钱任性。广交好友,又是烟花之地的VIP客户。风流的他生活在盛唐的时代背景下,如果能重来,我还选李白~
热门推荐
  • 老子管理学(中国古代管理思想集粹)

    老子管理学(中国古代管理思想集粹)

    《老子的管理智慧(第2版)》贯穿老子思想的基本线索是对称:无与有;智与愚;正与反;进与退;刚与柔;近与远;静与动;大与小;奇与正;多与少;有限和无限……老子的辩证法就是对称辩证法。对称辩证法在经济领域中的运用形成对称经济。对称经济,就是化不对称为对称、化消极对称为积极对称、化低层次对称为高层次对称的资源优化配置方式,就是通过资源优化配置实现资源优化再生的经济增长方式,就是用对策代替博弈取得效益的经营方式,就是用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相对主体与相对客体、客体与客体的对称代替均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必须用对称辩证法作为中国管理模式的哲学基础。
  • 修士请留步

    修士请留步

    想不想修真?带着奇怪的系统,却必须得经历改变人心的事情。穿越或许真的不适合一些人。看着开心就好。
  • 妖尾传说之紫龙降世

    妖尾传说之紫龙降世

    灭龙魔法吗?纳兹,伽吉鲁,温蒂,拉克萨斯,克布拉,斯汀格,还有你罗格,我要把你们踩在脚下,我墨紫延,我要得到力量,力量就是保护“家人”最好的工具!小说有一段时间进入了过度期,但是已经做好修整了,知道大家想抱怨不足的地方,所以请加QQ讨论群:583231714
  • 桃花有毒

    桃花有毒

    月黑风高夜,公主待嫁时。请问多少次,不过十三次。第一次,驸马接旨心中喜,醉酒落水娶龙女。第二次,驸马迎亲坠马亡,迎亲路上会阎王。……第十三次,这朵桃花可真真的标致。不过是夹竹桃?没关系,夹竹桃也是桃。可是为什么没有人告诉她夹竹桃是有毒的?帝女十三嫁,次次嫁清风。若有来生,再见到那朵欺她,瞒她,伤她的夹竹桃,她一定要笑他,阴他,狠狠的踹倒他。傅十九同学表示坑品良好,一旦入坑,质保终生~~这是读者群:25398328。欢迎加入吐槽调戏哦。
  • 从凡人到仙巅

    从凡人到仙巅

    平淡而不平庸,孤独而不寂寞,他被称为来自“地狱的魔鬼”!
  • 专属金甲神人

    专属金甲神人

    ……你当我的保护罩,我做你的金盾牌!在南都!谁人不知,谁人不晓,沈世君是顾小小罩着的。某男,可怜巴巴:“顾大佬,求保护!”顾小小扶额,满脸献媚:“我的金甲神人,求允许抱大腿!”
  • 想你从心底最深处

    想你从心底最深处

    上得了天堂,却下不了厨房,赚钱手到擒来,让她洗衣烧饭?下辈子都不可能。幸好,她遇到了一位能够宠着她上天的男人,既不用她赚钱,也不用她洗衣烧饭,只要她在他的身边,乖乖的做一个花瓶。让她做一个花瓶?更不可能,“绝少,我最近吧,闲着没事干,给我手下的艺人接了个通告,需要出国一趟。”她露出讨好般的甜美笑容,男人神色微微一黯,“嗯,让林木森去带!”
  • 热血烽烟

    热血烽烟

    小说主人公戚蕴进,是一个武林高手,与日军作战曲曲折折,与情人相会缠缠绵绵。母亲遇难,情人被炸,他伤心欲绝,奋起报仇。
  • 混沌弑神决

    混沌弑神决

    一斩封云天、二斩囚黄龙、三斩破虚空、四斩贯虹日、五斩裂天地、六斩碎星河。天若负我、我必弑天,天明大陆,强者如林。一人一狗,看他们如何在强者如林的世界一鸣惊人
  • 上古世纪:无眠的史诗

    上古世纪:无眠的史诗

    我能看清所有人的命运,却唯独看不见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