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979600000031

第31章 是是非非李鸿章

李鸿章是一个很富争议的人物,用他自己的话说:“少年登科,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这是对他一生事业的精确总结。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道出了李鸿章的无奈。

在个人的奋斗史上,李鸿章是一个成功人士。就做官而言,他做得很成功,就做事而言,他为晚清做了很多轰轰烈烈的大事。李鸿章的最大特点是能忍辱负重、舍小保大、变弱为强。

李鸿章,字渐甫,号少荃,安徽合肥人。因行二,故民间又称“李二先生”。父亲李文安于道光十八年(1838)考中进士,李文安在科举入仕前,长期在家乡以教授为业。李鸿章少年聪慧,道光二十七年(1847)考中丁未科二甲第十三名进士。

李鸿章以科举入仕,内心还是很积极的,想做一番经天纬地的大事业,这种想法,可能是封建社会大多数仕子的共同想法。这也难怪,封建社会,人人以科举入仕为荣,正应了一句老话“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

李鸿章入京后,遍访了吕贤基、王茂荫、赵畇等安徽籍京官,得到他们的器重和赏识。科场顺利使他得以有广泛的交游,当时与他同榜的甲辰(举人)、丁未(进士)两科中,人才济济,不少人日后都担任了封疆大吏或朝中一品大员,李鸿章与这些同年一直保持着密切而特殊的关系。

庆幸的是,李鸿章在京师认识了对他一生有重要影响的一个人——曾国藩,初次会试落榜后,李鸿章即以“年家子”身份拜访了曾国藩,并因此投师于曾门,学习经世之学,奠定了一生事业和思想的基础。

曾国藩很看重李鸿章,称其“才可大用”,并把他和门下同时中进士的郭嵩焘、陈鼐、帅远铎等一起,称为“丁未四君子”。

李鸿章一生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组建淮军,戎马生涯

正在这个时候,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撼动了晚清政府,也因此改变了曾国藩、李鸿章以及众多晚清大臣的命运,太平天国起义,不到两三年的时间,就占据了晚清的半壁江山。晚清政府腐败无能,八旗子弟早已不堪一击,万般无奈,清政府只好重用汉族官员。曾国藩、李鸿章各自回乡办团练,抵抗太平军。曾氏又将自己编练湘军的心得谆谆函告李鸿章,足见期望之殷。

李鸿章先后随周天爵、李嘉端、吕贤基、福济等清廷大员在皖中与太平军、捻军作战。李鸿章以书生带兵,既有“专以浪战为能”的记录,也有“翰林变作绿林”的恶名。数年带兵生涯,使他逐步懂得了为将之道,不在一时胜败,不逞匹夫之勇。

咸丰五年(1855)十月,李鸿章因收复庐州之功,“奉旨交军机处记名以道府用”。第二年,又因克复无为、巢县、含山有功,赏加按察使衔。但是,封建官场的普遍规律是功高易遭妒。李鸿章年轻建功,引得一些人眼红,一时间,谤言四起,李鸿章几不能自立于乡里。正在此时,父亲李文安去世,鸿章丁忧在家,为父亲守制,从而结束了他为时五年的团练活动。

咸丰十年(1860),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清政府在整个长江下游已失去最后一支主力。在太平军猛烈攻势下,江南豪绅地主,纷纷逃避到已经形同孤岛的上海。为了免遭灭顶之灾,曾国藩请李鸿章组建淮军,李欣然应命,于是开始了淮军的招募与组建。

两淮地区,民风强悍,老百姓为了乱世自保,纷纷自发组织团练武装,在当地最大的三股势力是:张树声、张树珊兄弟;周盛波、周盛传兄弟;刘铭传,这三股势力相互依托,互为声援。咸丰十一年(1861),团练头目张树声曾向李鸿章、曾国藩上了一道禀帖,洞陈安徽形势,并表示了愿意投效的决心。曾阅后大为赏识,亲笔批示“独立江北,真祖生也”。由于有这些基础和李鸿章在当地的各种关系,淮军的组建、招募比较顺利。

淮军组建完毕后,曾国藩在李鸿章陪同下,检阅已到达安庆集结的淮军各营,淮军正式宣告建军。然后,用7艘大船将淮军分批由水陆运往上海,乘船入沪的淮军共计13营约9000人。

李鸿章本人于三月十日随即首先抵沪,10天后,被任命署理江苏巡抚,十月十二日实授,第二年又兼署通商大臣,“从此隆隆直上”,开始了他在晚清政治舞台上纵横捭阖的四十年。

李鸿章上任之初,上海的形势颇为严峻。当时上海是晚清最大的通商口岸,是江南财富集中之地。淮军进驻上海时,太平军再次大举进攻上海,能否抵住太平军的进攻,是对李鸿章的极大考验。李鸿章牢记曾国藩的教诲“以练兵学战为性命根本,吏治洋务皆置后图”。上海的官绅一心指望外国雇佣军抵御太平军,因此对洋人百般献媚。在这种情况下,李鸿章激励将士“军贵能战,待吾破敌慑之”。淮军虽然初出茅庐,却出手不凡,下半年就独立进行了虹桥、北新泾和四江口三次恶战,李鸿章亲临前线指挥,成功守住了上海,顿时令中外人士对淮军刮目相看。

初步站稳脚跟后,李鸿章开始从“察吏、整军、筹饷、辑夷各事”入手,进一步整顿上海的吏治。他首先罢免了一批媚外过甚的买办官吏,起用郭嵩焘、丁日昌等一批务实肯干的官员,同时建立了以务实精练、通晓洋务为主的淮军幕府;在军制上,他认识到西洋军械的威力,决定“虚心忍辱,学得洋人一二秘法”。因此,淮军到上海不到一年,全部装备了洋枪洋炮,并雇请外国教练进行训练,经过改进的淮军战斗力大大提高了;不仅如此,李鸿章还以巨大的诱惑招降纳叛,扩充实力,不到半年,淮军就迅速扩大到50个营,约2万人,在以后的日子里,淮军一直在扩张,到攻打天京前夕,淮军总兵力已达7万余人。

同治元年(1862)十一月十八日,李鸿章利用常熟太平军守将骆国忠投降的契机乘机发起收复苏、常战役,经过反复激战,最终攻克常熟、太仓、昆山等地。在扫清苏州外围后,李鸿章经过仔细研究,亲自制定了三路进军的计划,中路由程学启统率,直趋苏州;北路由李鹤章、刘铭传率领从常熟进攻江阴、无锡;南路则下攻吴江、平望,切断浙江太平军增援的道路。

程学启率领中路军兵临苏州城下,苏州太平军守将纳王郜永宽叛变,杀死守城主将慕王谭绍光,开城投降。淮军入城后,太平军八降王率部索要官衔及编制,李鸿章采纳程学启的建议,诱杀了八降王,并遣散余众。苏州杀降,引起洋枪队队长戈登的不满,一度闹得沸沸扬扬。但李鸿章却认为这毕竟消除了“变生肘腋”之患,正如其在信中所称“此事虽太过不仁,然攸关大局,不得不为”。曾国藩接报后,赞赏李鸿章“眼明手辣”。

此后,淮军节节胜利,苏南地区的太平军基本被肃清。在李鸿章节节胜利时,湘军久攻天京不下,清廷屡次诏催李鸿章率军前往会攻。但李鸿章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此时染指金陵必会被认为抢功,而得罪曾氏弟兄,于是,迟迟未动兵。后朝廷一再催促,李鸿章派刘士奇炮队及刘铭传、潘鼎新、周盛波等27营会攻天京。曾国藩之弟曾国荃向全军出示李鸿章发来的出兵咨札,激示众将曰:“他人至矣,艰苦二年以与人耶?”,众将皆曰“愿尽死力!”,第二天,湘军攻克天京。事后,曾国藩向李鸿章表示感激。江苏肃清,湘淮军将帅均得加官晋爵,李鸿章受封一等肃毅伯,赏戴双眼花翎。

李鸿章协助曾国藩剿灭太平天国后,又经历了剿捻的艰苦历程,与捻军之战大致可分为三个战场:

(1)湖北战场

李鸿章挂帅之时,正值东捻军集结于湖北臼口一带,兵力约10万人。李鸿章迅速调动湘淮军各部7万余人,分路进击,企图一举歼灭。但是,首次出师不利,淮军“松”字营在安陆罗家集被捻军击败,统领郭松林受重伤。“树”字营在德安杨家河被捻军歼灭,统领张树珊阵亡。两次大败,使李鸿章清醒认识到,捻军并不好对付,于是,暂时休战。经过休整,双方主力在安陆尹隆河展开决战,湘淮军两大主力“霆”军与“铭”军原订同时发兵,但两军统领刘铭传与鲍超相互轻视,二人各行其是,结果遭捻军痛击,刘铭传部将刘殿魁、田履安阵亡,刘本人“衣冠失落”,坐以待毙。幸亏鲍超赶来,从背后发起猛袭,才反败为胜,捻军损失2万余人。

(2)鲁东战场

东捻军在湖北大败后,于五月直趋山东半岛。在部将刘铭传、潘鼎新的建议下,李鸿章确定采取“倒守运河”之策,调淮军、东军、豫军在胶莱河两岸分段防守。结果东捻军在七月间突破胶莱河防线,无奈,李鸿章与山东巡抚丁宝桢协力将东捻军堵御在黄海、运河、六塘河及大海之间的狭窄地带,这一战略决策极大克制了捻军“以走制敌”的优势,结果,寿光一战捻军损失3万余精锐,主将赖文光率残部突破六塘河,在扬州被捕杀,东捻军被剿灭,李鸿章因功赏加骑都尉世职。

(3)直隶战场

当东捻军困厄之时,西捻军紧急驰援,捻军采取围魏救赵的策略,率军直扑直隶威胁京畿。很快,西捻军抵达保定,清廷震惊,急调李鸿章、左宗棠及直、鲁、豫、皖各督抚率军北上勤王。当时,李鸿章正驻军济宁,分派诸将解京师之危,竟无一人应命。清廷以救援不力,拔去李鸿章双眼花翎、褫去黄马褂、革去骑都尉之职。在清军的协力堵截下,张宗禹率领西捻军与湘淮军数次接战,均遭惨败。在突围转移中,又与淮军主力刘铭传、郭松林、潘鼎新部遭遇,一场激战,西捻军伤亡殆尽。

捻军彻底覆灭后,清廷赏李鸿章太子太保衔,授湖广总督协办大学士。这些官位是李鸿章为晚清卖命挣来的。他一手创建出的淮军,陆续被清廷派防直隶、山东、江苏、广西、广东、台湾各地,成为充当国防军角色的常备军。因此,他的前半生没少为晚清出力,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忠臣。

第二,办工业,苦撑危局

李鸿章因处理天津教案,被任命为直隶总督,兼任北洋通商事务大臣,后又加授武英殿大学士。

李鸿章不仅建立了一支西式装备的军队,还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同治二年(1863),李鸿章雇用英国人马格里会同直隶知州刘佐禹,在松江创办了一个洋炮局。此后不久,又命韩殿甲、丁日昌在上海创办了两个洋炮局,合称“上海三局”。后松江局迁到苏州,改为苏州机器局。

两年后,李鸿章鉴于原设三局设备不全,收购了上海虹口美商旗记铁厂,与韩殿甲、丁日昌的两局合并,扩建为江南制造局(今上海江南造船厂)。由于李鸿章又复任两江总督,苏州机器局随李鸿章迁往南京,改为金陵机器局(今南京晨光机器厂)。

同治九年(1870),李鸿章又任直隶总督,他将崇厚创办的天津机器局扩大生产规模。在中国近代早期的四大军工企业中,李鸿章一人就创办了三个(另一个是左宗棠、沈葆桢创办的福州船政局),已如他自己所言“练兵以制器为先”。

李鸿章出任直隶总督后,深感责任巨大,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积弱不振的原因在于“患贫”,因此,得出“必先富而后能强”的认识,并逐渐将洋务运动的重点转向“求富”。

第三,外交风云,骂名千载

李鸿章一生以外交能手自负,不错,他一生的确为晚清处理过许多重大的对外事件,其结果荣辱毁誉参半。

同治十年(1871)七月,李鸿章代表中国与日本签订了《中日修好条规》,这是一个双方平等互惠的条约。但是,李鸿章在签约过程中,就认定日本人“日后必为中国肘腋之患”。果然被李鸿章言中,三年后,日本出兵侵台。清政府派沈葆桢为钦差大臣赴台湾巡阅,并调驻防徐州的淮军唐定奎部6500人前往台湾驻守。最终,此次侵台事件以签订《中日台事条约》暂告平息。

光绪九年(1883),中法战争在越南境内初起,清廷急命李鸿章统筹边防战事。李鸿章以“各省海防兵单饷匮,水师又未练成”为由,建议清政府不宜于对法国开战,当战争进入胶着状态时,朝廷内主和舆论渐起。以李鸿章为首的主和派占了上风,于是,李鸿章于光绪十年(1884)四月十七日与法国代表福禄诺签订了《李福协定》。岂知,协定墨迹未干,法军进攻谅山,英勇爱国的清军在广西和台湾战场大败法军,法军见在战场上捞不到什么便宜,便施加外交压力,李鸿章在前方将士浴血奋战的情况下与法国签订了《中法会订越南条约》,结束了战争。法国取得了对越南的“保护权”,中越边境对法国开放等特权。因此,时称“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

从客观上讲,无论是日本,还是法国,李鸿章都深切意识到,列强的威胁来自海上。因此,他积极倡议建立近代化的海军。从某种意义上讲,李鸿章的这一想法还是比较进步的。他的提议很快得到清政府的批准,中法战后,鉴于福建水师覆败,清政府决定“大治水师”。光绪十一年(1885),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醇亲王总理海军事务,李鸿章为会办。在这种情况下,北洋海军建设成军。北洋海军拥有舰艇25艘,官兵4千余人,当时是亚洲最强大的海上力量。与此同时,李鸿章趁机加紧旅顺、大沽、威海等海军基地的建设,以加强海防。但是,清廷腐败,慈禧为了修缮颐和园、过生日大肆挪用海军经费,户部也以经费难支为借口,要求停止添船购炮,自此,北洋海军的建设陷于停顿、倒退的窘境。

光绪十年(1884),因朝鲜爆发“甲申事变”,引发中日黄海大战。结果,北洋舰队不敌日本舰队,经过近五小时的鏖战,中国军舰沉没4艘,日本舰队亦遭重创。此后,清军在鸭绿江、九连城等战场与日军连续激烈交战,都以失败告终。最终,旅顺、威海等重要海军基地失守,北洋舰队覆灭。

光绪二十一年(1895)二月十八日,李鸿章作为清政府的代表,赴日本议和。行前清廷授予李鸿章割地赔款的全权。但李鸿章仍抱着“争得一分有一分之益”的念头赴日,经过多轮谈判后未达成协议。在第三次谈判后,出了一点意外,李鸿章在回住处的途中遇刺,顿时,世界舆论哗然,日方也因此在和谈条件上有所收敛。在第四轮谈判后,议和条件基本达成,中国赔款2亿两白银,割让辽东半岛及台湾澎湖等地,这就是令国人痛心的《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签订后,在国内引起强烈反响。国人大骂李鸿章是卖国贼,李鸿章也视《马关条约》为奇耻大辱,发誓终生不再履日地,在“国人皆曰可杀”的汹汹舆论下,李鸿章成了清廷的替罪羊。后李鸿章被解除了位居25年之久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职务。

光绪二十二年(1896)春,俄皇尼古拉二世加冕,李鸿章作为清廷特使前往祝贺。同年四月二十二日,李鸿章在莫斯科签订了《中俄密约》,条约的内容主要是,中俄结盟共同对付日本。此后,李鸿章先后访问德、荷、法、比、英、美、加诸国,李鸿章对西方社会制度由衷赞叹,发出“五洲列国,变法者兴,因循者殆”的呼声。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梁流亡海外,慈禧一再下令捕杀康梁余党,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却说:“我决不做刀斧手”。

英、法联军侵华事件爆发后,慈禧携光绪逃至西安,北方局势一片混乱。为收拾八国联军之役的残局,清廷再度授李鸿章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催其北上主事。此次,李鸿章吸取了《马关条约》事件的教训,行至上海后,以身体不适为由迁延观望,部下也劝其以马关为前车之鉴,不要再做替罪羊。怎奈,慈禧在逃亡途中电催李鸿章北上抵京收拾残局,李鸿章无奈,一个月后抵京,向八国联军求和。李鸿章、奕劻代表清廷签署了《辛丑条约》,赔款4亿5千万两。

两个月后,李鸿章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人世,走完了他78岁的人生历程。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这样评价李鸿章:“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

日本人这样评价李鸿章: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

美国人的评价是:做为文人,他很优秀;做为军人,他对国家的每次战役都有很大贡献;做为政府官员,他为这个地球上最古老、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人民提供了优良设施;做为外交家,他是那个时候外交史上的名人。

太平宰相好当,末世宰相难当。李鸿章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腐败而动荡的年代,他的每一次“出场”都是在晚清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难怪,有人称之为“大清的裱糊匠”。因此,他所承担的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真不知道该怎样评价100多年前这位不同寻常的晚清重臣。

§§第九篇 侠客的情调

侠客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有文人的人格、英雄的勇气、高深莫测的武功,三者合一组成了侠客这个群体。侠客不能改变一个时代,却能感染一个时代。真正的侠客并不像金庸、古龙、卧龙生在武侠小说里所描写的那样,都有移山倒海、偷天换日之能。其实,这只是作者为了寄托某种愿望所虚构的人物。但是,侠客的生命情态能把美好的愿望以极其特殊的方式昭示给人们,让人们在传统压抑中透一透气,这就像沙漠里的一汪清水或一片绿地,最终这汪清水这片绿地要被沙漠所湮没,但人们会永远记住这汪清水或绿地,这才是侠客永不凋零的生命情调。

同类推荐
  • 三国之千古雄杰

    三国之千古雄杰

    中平元年!天下渐生乱象,群雄蠢蠢欲动。在这个英雄辈出的风云时代,穿越成为汉末刘琦,掌握着豪杰召唤系统,加入争霸天下的大潮流,征战天下并群雄,立志兴汉复盛世。千古豪杰齐聚汉末,演奏出一曲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的乱世战歌!
  • 黄土谣

    黄土谣

    以乡镇干部李国生家庭的时代变迁为主线,着重农村面貌的发展变化和人们内心世界的复杂转变,重点突现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种种社会问题和矛盾,引发的由此人们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严重脱节等问题,进而引发出对人性对社会的深度思考。
  • 开局我在大唐摆地摊

    开局我在大唐摆地摊

    【新书《大唐:我战神的身份被公主曝光了》完全免费求支持】收刀不为江湖,为红颜。抽刀不为江湖,为兄弟。你有你的朋友,沈浪有沈浪的兄弟。在这个类似大唐的平行世界,不管你是谁。见了我和我的兄弟,必须叫一声爷!【新书起航,希望兄弟们多多支持。书迷群4099663】
  • 释迦文佛

    释迦文佛

    李道,释佛,孔儒,儒释道三分万界。一日三人同有所感相会与极乐界。于西方法界相聚,感娑婆界中银河系有一新文明到达了可以传道的地步,并且对自己有所帮助。于是相约共同三分地球宗派文明。这是一个讲述释迦摩尼生平事迹与心理成长的书!虽然是处女作品,但我一定会认真写下去的!
  • 归来无玥

    归来无玥

    十四年前的一场浩劫让她举家罹难,十四年后她素手纤衣归来,只为给那个风流潇洒的皇子解毒,然而这一次入京,却让她意外地卷入皇子之争,耳后世族倾轧,强敌压境,宫廷政变,波谲云诡......一切来得那么突然却又水到渠成,幕后是一支什么样的手在拨云弄月,搅动风云,让沉寂已久的大桓朝堂掀起巨浪,让平静多年的三国硝烟再起.....一切等你来揭晓......(澍荷查了多少资料,画了好些地图,翻了不少史书,才写得倚云,以东晋为蓝本的架空小说,绝对越看越有味道,当然你也可以跟澍荷探讨下攻城掠地的法子,没准能用上哦)
热门推荐
  • 软饭吃到三国

    软饭吃到三国

    京大历史高材生刘煜只因家中熬夜猝死,从穿越到三国时期。竟然成了汉灵帝刘协。从此智斗董卓、平曹操、打刘备、收孙策、识诸葛。平定天下,立不世之功
  • 田宠医娇

    田宠医娇

    一朝穿越,叶红袖成了赤门村的一名小村姑,左手银针能救人,右手银针能虐渣,发家致富不在话下,弄得上门来提亲的人差点要为了她打架。这下,某腹黑汉子坐不住了,我早就相中的小媳妇怎么能让别人拐了,于是计计连环,撩得叶红袖心驰荡漾,心甘情愿为他生娃娃。(一对一,爽文,甜宠文,欢迎入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待到玫瑰花开时

    重生之待到玫瑰花开时

    重生前,她是个受尽欺负的人重生后,她逆袭成了班花,那些曾经欺负过她的人?全部ko.屌丝逆袭之路.“橙子,我们永远在一起好不好。”“傻瓜,当然可以。”期待小仙女的小说吗?
  • 我家帝后又出逃了

    我家帝后又出逃了

    沐九笙是颜绯的一滴心头血,落入黄泉河自此成了冥君,她喜欢颜绯,说不出的那种喜欢,颜绯也喜欢她,灭你全族的那种喜欢。“若是重来一次,你还会爱上他吗?”“大概……再也不会了。”……再来一次,她还是……爱他“如果我还没死,你就带我去武陵看一场桃花吧。”“好,其实青丘的桃花也开的很好。”“嗯。”轻轻地,她修长的手落入他的手掌,那眉目邪气张扬一世的冥君成了一滴血,摔落在地上,碎了……
  • 风起云归时

    风起云归时

    北方有国,名为轩。——当朝太子慕容千涵,推开了遗弃已久的宫院,遇见了被废的皇子慕容千羽,掀开了一段封尘往事。——慕容千涵认慕容千羽为兄长,他是太子,心中有善良,眼中是澄澈真挚。而慕容千羽是乱臣贼子,身后有罪恶,手上有剑光。慕容千涵悲天悯人,可怜天下苍生。而慕容千羽一心报仇,冷漠视万物皆蝼蚁。——可是当往事冤案平反,亡灵洗耻昭雪之时,慕容千羽大仇得报,夺了帝位,然而慕容千涵却心死绝望,双眼失明。——皇位之上,坐着的人无不多疑猜忌无不冷血无情,即使是骨肉至亲,即使是血脉兄弟,也无法辨别那薄薄的一层皮囊之下,藏着的究竟是怎样的心,但慕容千涵知道,他相信,而慕容千羽也知道,他犹疑。
  • 一款名叫世界的游戏

    一款名叫世界的游戏

    十年世界,十年同人。青春美好,聚首珍惜。
  • 氪星人的异世界生活

    氪星人的异世界生活

    “游走在位面的裂缝,所谓的权势都不过是一张纸”“无尽世界,只有力量才是唯一的通行证”这是一只名为超人的力量偏科生在无尽的世界里游荡,顺便努力提升魔抗的奋斗史……“那什么,咱能不提魔抗么”PS1:不论你成为何种人,正义或邪恶,你都将改变这个世界。PS2:简介要扣题,无视上一条吧,这只是一部披着无限流外衣的魔幻小说……
  • 致最后的孤独者

    致最后的孤独者

    我是……孤独者。我从孤独中来,又终将回到孤独中去。贯穿我这渺小一生的就只有孤独。亲人、朋友、爱人都终将离我而去。但我不会后悔,至少我的心中还残留着美好的回忆。至少……我曾经用我的双手撬动过这个世界。来吧,我的辉煌,即将重现。
  • 英雄联盟纪略

    英雄联盟纪略

    作者将英雄联盟中英雄的背景故事有机地结合起来,大多数英雄均得以出场,整部书中既有城邦中的普通战争,又有法师和巫妖之间的魔法战争,请君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