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014500000029

第29章 反思“美国梦”

●美国不是天堂,

也不是地狱

纽约港的自由女神用高举的火炬,安详的容颜,迎接着源源不断的移民。“无家可归的、饱经风霜的,统统给我,我为他们高举灯盏,守候金门,达旦通宵!”但是根据“移民中心”组织的一项最新调查,在过去的30年间,虽然美国的移民人数增长了3倍,但是新移民的生活质量一年不如一年,还比不上30年前移民们的生活水平。许多移民就算已经生活了10年、20年,至今没有置业的也大有人在。1970年时,26%的移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而到了最近,这个比例已经上升到了40%。新移民比土生土长的美国人要贫穷得多。美国和中国一样,是北半球的一个国家,同样幅员辽阔,四季分明,但是一个在东半球,一个在西半球。当我们享受正午的阳光时,美国人大多还沉浸在睡梦中,当我们在深蓝的天空上刚刚仰望北极星时,美国人的一天才刚刚开始。美国和中国不同,它没有丰富的文化底蕴,没有数千年精彩纷呈的历史,但是它强大、富饶,它有值得骄傲的地方,有无数让人心向往之的理由。美国街头一角它拥有完善的民主政治制度,民主自由的理念深入人心,被认为是美利坚精神的核心精髓;它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美国人勤奋而富于探索,来自全世界各地的精英为这个世界上最大、最成功的跨国公司不断创造着更多的财富;它是个移民国家,像万国博览会一般汇集了各个民族、各个种族的人,文化之间相互融合,造就了宽容的美国文化和自由的学术氛围;它有神奇的民族凝聚力,不同国籍、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人都在这片大陆上获得自我认同,并以身为美国人而自豪;它重视教育,重视人才,每年教育投资不遗余力,世界上最著名的学校几乎尽在美国,更有哈佛先于美利坚的美谈。美国人普遍文化水平高、有教养;它拥有好莱坞这个世界最大的梦想制造工厂,向世界传递着美国中产阶级的价值观和生活理念,成为无数年轻人美国梦的最初来源;它是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农业机械化程度极高,农产品极为丰富。交通便利,有一个庞大而高效的空中、地面、地下网络,在美国住久了就会感到美国原来很小。但认为那里仍然遍地是黄金,大把的机会,绝对是非理性的想法。美国不是天堂。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美国也存在许多不可克服的问题甚至痼疾,并非政府不愿意解决——有些问题根深蒂固,难以下手。美国的贫富差距越来越悬殊,穷人队伍越来越大,在世界18个工业化国家中,贫富差距就属美国最大。

美国最繁华的曼哈顿岛上,就是一幅活生生的贫富对比图,以109街为界,一边是富翁们的豪华住宅区派克大道,几栋造型别致的洋楼,绿草如茵,古树参天,戒备森严警卫不断巡逻,保卫着住户们的安全,住宅区内对讲机、电视监控等先进电子设备一应俱全,时不时能看到宽阔的大道上开过一部耀眼的名车;仅一街之隔的哈莱姆是不折不扣的人间地狱,门窗凋敝,垃圾堆成山,散发着腐败的恶臭,行踪诡异的人四处逡巡,时不时还能看到狭窄的街上窜出一只野狗。在美国最大的几个城市纽约、芝加哥、麦迪逊等都能亲眼见到无家可归者流落街头翻垃圾箱,或者乞讨者伸手要钱。贫富悬殊和种族歧视紧紧相连,在华盛顿白宫前经常可以看到游行、聚会或者游行示威者。虽然法律上规定人人平等,但在实际生活中还远远没有达到。黑人对于白人的态度自然不满,积怨已久,只要略有风吹草动,来自各界的黑人就会团结起来,一致控诉白人对黑人的歧视。然而,时至今日,美国黑人的状况还是没有多大的改善。美国的贫穷阶层中,大部分还是黑人。上面说到的那些无家可归者,沿街乞讨者也大部分是黑皮肤,黑人在工作机会、受教育程度、经济政治地位上都要明显地处于劣势,这只是美国社会的一个问题。种族和谐在美国尚未实现。白人与有色人种之间始终泾渭分明。民族融合进行了300多年,仍然油是油,水是水。每个城市除了贫民区和高尚社区,还被划分出唐人街、黑人区、小意大利、小东京等。在美国学校里,也是白人孩子跟白人孩子一起玩,黑人孩子和黑人孩子在一起,华人和华人一起。孩子们的思想来自于大人的影响,难怪在美国很多美国人不会说英语。由于枪支泛滥,贫富不均,暴力事件层出不穷。美国的枪杀案在世界范围内长期独占鳌头。校园暴力成为最近的热门话题,暴力犯罪年龄日趋下降,伴随着青少年的意识形态以及心理问题,其中80%暴力事件往往带种族歧视色彩,引起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据统计,在美国每22秒钟就会有1个人成为暴力侵害的牺牲品,所以50%的美国人在夜间都不愿意外出。美国是一个高度商业化的国家,无论什么都和金钱挂钩,无论什么都可以商业运作,所以让有些东西看上去不那么美好。比如金钱政治,虽然算不上赤裸裸的权钱交易,但是数目巨大的政治捐助,让人很难相信总统和议员们还能保持独立。比如教育界的行销策略和功利化,无疑让高尚的学术圣殿蒙尘。

华盛顿风光

在美国奋斗成功的例子固然不少。中国人凭着天分和勤劳,虽然人数不多,但在学术界、体育界、政界都有所作为,星光熠熠。但始终被美国社会看作异己。每个成功的楷模都会被贴上“华裔”的标签以示区别于真正的美国人。更多的时候,新移民在美国的发展并不那样顺利,刚去的时候可能为一箪食,一瓢饮,有片瓦遮身而四处奔波。很多在国内做着体面工作的人们,不得不放下身段,放下自尊,做着最基本的简单劳动,如刷盘子刷碗,端盘子赚小费。生活问题解决了,又解决不了精神上的寂寞。1/3的移民凭借着“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过上了不错的生活。华人的平均收入也已经超过了白人,但是2/3的人还是从事着最初的职业。一个从济南全家移民到美国的中国人原本来美国的目的就是让孩子到美国上学,看中了美国完善的教育体系,为此放弃了国内优越的生活和清闲的工作。现在在美国落户已经有五六年了,他还没有找到稳定的工作,但是如神农尝百草一般尝试过各种工作了。中间想过要回到内地,但是在美国待的时间长了,他回去居然有些不适应,唯有一声叹息之后,继续在美国混日子。他们的故事并非特例,很多中国人当初为了圆梦,不惜倾家荡产,甚至举债偷渡,非法移民来到美国之后发现这里并非想象中的天堂,但是已经为时过晚,没有办法回头了。非法移民比合法移民生活更加悲惨。由于精神空虚、压力过大、不满现状,自杀、吸毒、色情已成一大社会问题。美国人吸毒非常普遍,无论贫民还是中产阶级,都有适合他们“档次”的毒品。各大城市都有红灯区,纽约的曼哈顿第42街更是闻名全球。法律对于这些是禁而不止,当然这些问题每个国家都有,但是美国有过之而无不及,让异乡人都不禁为美国的社会问题深深地担忧。

●为什么去美国?

美国政府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人已经成为各项指标都名列前茅的移民优等生和生力军。2005年共有112.2万人获得美国绿卡,其中中国人共计83000名,有44000人选择加入美国国籍,名列全球第三。亚洲人从获得绿卡到入籍的平均等待时间为八年。华人最多的州依次为加州、纽约州、得克萨斯州、伊利诺伊州,华人聚集的城市包括洛杉矶、纽约、旧金山等。纽约的810万人口中,有26万来自中国,位居第二大少数族裔(80%来自中国内地,12%来自中国香港,8%来自中国台湾),仅次于多米尼加。令人吃惊的是中国移民中英语不流利的比例高达74.6%。美国驻中国大使馆,是前往美国的最后一道关卡,也是梦想的起点。经过一系列的前期准备之后,仍然有可能在这临门一脚功亏一篑,先是购买美国的预约电话卡,预约签证时间。然后拿着精心准备的各种材料到大使馆门前开始等着。大门前被铁栏杆围住,延伸了整整两个半条街,等待签证的人在车来车往的街边挤挤挨挨地排成长龙,任何一个小小的失误都可能让你错失一次签证的机会,要么签证照片不合格,要么表格填写有误。从走进这里开始就会给人一种很压抑的感觉,不仅仅是体力的考验,也是自尊的考验。警卫们盛气凌人的样子让人不由自主地反感。谁稍微出一点什么状况,就会被呵斥得不知所措。最难过的莫过于签证。现在还没有明白签证的成功率到底是不是随机分布的,全凭签证官当天的心情,通常只有五分钟的时间来说服他给你签证,有时一边说话一边就伸手去取拒签的小纸条了。被拒签意味着之前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被拒签的人都脸色灰暗,像是刚刚经历了一场噩梦,把美丽的东西毁掉。这就是悲剧,拒签也许就意味着梦碎。

金碧辉煌的美国夜色

可是为什么这么多人这样的想要去美国?为什么要去异国他乡当一个“外国人”?无数华人在美国通过自己的奋斗获得了成功,他们是美国梦的实现者,为后来者铺平了道路。这片充满了自由和机会的土地,吸引着更多踌躇满志的年轻人来此一展拳脚,有华人精英组成的非营利性组织百人会星光熠熠,会聚了活跃在各行各业的华人力量:有第一位华人将军傅履仁、建筑家贝聿铭、大提琴演奏家马友友、前华盛顿州州长骆家辉、流行病专家何大一、雅虎公司创办人杨致远、神探李昌钰、社会活动家陈香梅、前伯克利校长田长霖、导演吴宇森、作曲家谭盾、演员陈冲等等加入百人会的华人不但要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有知名度,还必须得有好的声望和性格。说到底,是金子,总会发光的。无论在哪里,出国并不是走向成功的唯一的途径,也不是适合每个人的选择。世界在飞速的发展中,像一部快进的电影,只看见来来往往的人匆匆走来走去,日升月落,看不清每个人的表情,没有计划的人生是注定失败的人生,去美国到底是为了什么?忍受单调的食物,忍受背井离乡的凄凉,这一切是否值得,如果还没有想清楚这个问题,请放慢你的脚步,这是你的人生,没有倒带的机会。很多人越来越失去了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就是思考自己,认识自己。大部分中国人的人生终极目的就是积累财富,提高社会地位,让自己和亲人过得更好。不论去美国的动机是什么,走出国门可以确定的一点就是可以开阔眼界,在国外的生活是清苦的,也许有更多的时间思考清楚一些问题,思考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远渡重洋,来到这个国家为的是什么?当看到白人向你投来的鄙夷的目光和表情时,就会明白祖国的强大是多么地重要。如中美关系一有任何风吹草动,华裔便面临主流社会的“恨屋及乌”。

●希望在转角

不止一个人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们,美国并非天堂,华人要在欧美主流社会站稳脚跟,谈何容易。现在越来越多的少数族裔进入西方主流社会的各个领域,他们为后来者指明了方向。不论从政也好、从商也好、求学也好,要在美国生存,必须接受它,认同它,融入主流社会。许多人都提到过,华人的问题不在于能力,除了种族偏见和政治敌视外,华人自身也有问题,主要是“语言技能的匮乏”。在西方社会里欠缺语言沟通和交际能力,是影响他们升迁的一个主要障碍。美国第一位华裔部长赵小兰认为,实验室之所以是华裔美国人经常涉足的领域,因为这些领域中语言障碍并不是很大的问题,但是华人很少能有机会步入美国政界。可是不在政界有所作为,华人的力量始终微弱。“亚裔科学家来到美国学术界的时间相对较晚,语言方面存在障碍,同时文化定式不同,这些因素都妨碍了亚裔积极谋求升迁和荣誉头衔。”——美国国家健康研究院内部研究项目的迈克尔·戈特斯曼伯克利加州大学前校长田长霖喜欢花很多时间做科研。他认为自己并不合适做许多行政工作,但是因为目睹了华裔在管理层面所受到的限制,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开一个先河,就是要打入美国的主流,从系主任到副校长,再到校长,当时还没有少数族裔担当高层的惯例,每一次升迁都是突破,每一次都会受到某些人的反对。但是他始终坚持着这场结果难料的冒险,将玻璃天花板的桎梏视为磨炼。此外,东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也影响了华人与主流社会的交流,中国人习惯的是长幼有序,认真倾听。但美国人则不然,他们自由发言,“如果你感兴趣,想要加入,那就直接加入他们好了”,随时都可能被打断,随时也可以打断别人,没有什么规则可言。而华人在不习惯这种交流方式的时候,可能会感到被冒犯,从而不愿意积极主动地与当地文化磨合。这样华人的交际范围都被限定在一个小圈子里,华人的声音不被听到。每个文化都是这样,对熟人比较照顾,平时都看不见你,谁知道你是怎样的,升迁的时候自然不会考虑到,从手边较为熟悉的那些人中择优录取。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在美国、日本和中国分别参观了当地的富人区,各有特色,千姿百态,令他叹为观止,他分别问了这三个国家的三个朋友同一个问题:“看见有钱人住在这么好的房子,你们会不会妒忌?”结果得到三个不同的答案。美国人惊讶地说:“为什么要妒忌?他们能住在这里,说明他遇上了一个好机会,如果将来我也遇到这样的机会,我相信会比他们做得还好!”日本人想了想说:“不会的,如果一个日本人见到比自己强的人,会主动接近那个人,和他交朋友,他的长处学到手,然后再想办法超过他。”中国人眉毛一扬,笑道:“妒忌?恨不得把那小子弄死!”美国几个知名华人正在推广80/20运动,意思就是美国华人把80%的选票投给一个政党,把20%的选票投给另外一个政党。这样如果压中华人就能从中受益,赌不中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因为这20%的人随时可能转而投靠80%的人,而且即便这20%的华人被政府利用来反对80%的华人,也成不了气候。而最惨烈的状况就是华人内部分裂成一半一半,内讧的结果受损害的将是全体华人,谁都不可能从中获益。最令人心寒的莫过于骨肉相残,同胞相轻,如果华人团结起来,会是怎样?很多华人都期待着这一天。美国的华人社区领袖也都致力于凝聚全体华人力量,劳心劳力,但华人社团虽然多如牛毛。但力量分散,党同伐异。少一点对同胞的猜忌,每一个华人的成功,对整个华人社区是有益无害的事情。有人将中国人的这种窝里斗的心理比作国粹麻将。打麻将的人要防着上家,卡着下家,就算自己和不了,也要打散别人的牌,不能让别人有机会赢,这里的规则只有钩心斗角,没有团结合作。即使有合作,也是两人相互合作,就是出老千,会遭受众人的白眼和谴责。在美国谋生并不轻松,尤其是那些致力于实现自我价值的人,努力工作,却一再被怀疑对当地国的忠心,被提防,被排斥。如今美国经济复苏缓慢,随着经济状况和中美关系的变化,在美华人的命运也跌宕起伏。与此同时,中国经济突飞猛进,投资环境不断改善,东西方经济正处于发展上的博弈之中。中国的建设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同样是一片充满机遇的土地。中国政府为了吸引海外人员回国创业,也制定了一系列的“引才”政策,提供更多优待条件和政策支持。在国内,我们付出同样的努力可能取得同样的或者更大的成功。以祖国为依托,自己创业或是在跨国公司中担任中国区的核心领导层,同样是一条迂回之路。“很多人现在都觉得国家应该为我做这个,做那个,其实回来创业,国家建设强大了,海内外的中国人都受益。在国外是能感受到歧视的,玻璃天花板一定存在,想做大事情还是国内的环境更好。”——空中网总裁杨宁有统计表明,中国回国留学人员目前正以年均13%的速度增长。出去后,回来还是不回来,对于海外华人来说仍然是一个问题。有的人担心回国,会被人误会是因为在美国混不下去才回来的。此外,在国外的时间长了,已经适应了美国的生活,回国后最难学的就是协调各种社会网络和人际关系。国内的变化让他们感觉新鲜,但是有时感觉自己像一个游客,对国内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把握不准,在某种程度上也存在顾虑。

同类推荐
  • 带三只眼看国人

    带三只眼看国人

    《带三只眼看国人》作者以省为划分标准,对各个省的文化,人文,性格,习俗等多方面进行了较为客观的评述与批判,既有对该地的介绍褒扬也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其在历史,性格,文化,习俗上的不足,全面地体现了作者对祖国各个省市的热爱和期望,本书针对多年前作者引起轩然大波的《丑陋地理志》进行反省,是作者的一部"忏悔"之作,内容上更丰富,更客观,弘扬了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同时也起到了警示的作用。
  • 中华家训(第八卷)

    中华家训(第八卷)

    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勤劳善良的中国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悠久的中华古文化,具有比血缘更强的凝聚力,它把全世界的华夏儿女紧紧地联结在了一起。
  • 红楼梦诗词全鉴(典藏诵读版)

    红楼梦诗词全鉴(典藏诵读版)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自问世以来,它就以故事中蕴含的渊博的学识、细腻的叙事、动人的情节、现实主义的风格,征服了无数读者,在艺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尤其是书中的诗词曲赋散发着极大的魅力,成为这部不朽之作的灵魂。《红楼梦诗词全鉴》根据《红楼梦》原著回目的顺序,辑录了书中的诗词、楹联等,对其进行了注释和解析,力图帮助读者更准确、更深入地理解诗词的含义,加深对原著的理解。
  • 武林掌故

    武林掌故

    本书收录了二十几篇武林名人掌故,记述了从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中期一百多年间武术界部分知名人物的生平事迹,记述了当时闻名全国而今已很少被人提及的武术家和他们的技艺,以及如今还活跃于武坛的武术大家。这其中既有侠士、镖头、拳师、教习,也有作家、演员、商人、民族英雄,还有扎根底层的民间高手。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整洁健身(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整洁健身(下)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热门推荐
  • 文化间性:记忆与反思(曹卫东学术文集)

    文化间性:记忆与反思(曹卫东学术文集)

    中德思想文化彼此靠近的摆渡人曹卫东学术散文自选集。追溯法兰克福学派的沿革史,绘就德国现代社会批判理论的思维图景。在《文化间性:记忆与反思》中,以“现代性”为范畴,作者探讨了我国文艺学学科及文化领导权应如何重建,大学精神和大学学术评价制度应如何建构等问题,以及在朝向现代性的过程中,欧洲社会面对的群体自我认同、法律及文化教育制度设计等方面的问题;在这些话题之外,作者还整理收集了自己近几年代表性的阅读札记、时事评论及文艺评论。
  • 古代男友:学霸移情爱上他

    古代男友:学霸移情爱上他

    他,古代穿越而来,只为寻找她。她,爱上一个花花公子,却不知回心转意,让他怎生痛楚。在爱与痛的洗礼中,他们终于走到一起,开始一段人人称赞的美好情缘。“去死吧!为什么总说爱我!”“我是真的爱你,我举脚发誓!”“去死吧你!”
  • 一岁一岁

    一岁一岁

    我的心愿是世界和平,为了你到底是在为此努力,还是因为大环境而改变了自己最初的梦,我还要挣扎……
  • 侯门嫡妃

    侯门嫡妃

    新婚之夜,便要她独守空闺一整晚。婆婆刁钻,妾室难管,娘家更是父亲不疼,无所庇佑。不过,她虽然身单力薄,却丝毫不畏这重重风浪——新婚老公没来和自己上床又怎样?嫁进来后闲言碎语一大堆又怎样?堂堂二十一世界的女硕士,还会怕你们这些古人的手段?笑话,兔子急了跳墙,王妃急了休夫!
  • 妖生孤独

    妖生孤独

    本书又名《男配和主角才是真爱》,《论直男是如何被掰弯的》,《主角和基友的日常》……这是一本作者无聊的时候写的,大家看看就好,不必当真……
  • 正一法文经护国醮海品

    正一法文经护国醮海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虹灵尉

    虹灵尉

    虹灵尉,传承于女娲娘娘的异能者,从古穿今,鲜为人知。谢安便是其中之一,本以为世上就他一人,机缘巧合之下,得知其中之隐秘,虹灵尉的世界就此拉开序幕。该世界有嬉笑怒骂,有尔虞我诈,有热血江湖,更有你侬我侬,爱恨交缠,只看谢安能否左右逢源,逢凶化吉。。。
  • 那年那月

    那年那月

    正值历史转型期,社会现象光怪陆离,人们的内心充满矛盾:既带着打碎精神枷锁的喜悦,又背负着历史包袱的沉重;既担心鼎新求变会触犯清规戒律,又不甘心在穷苦煎熬中循规蹈矩。世情、人情、亲情、爱情都在社会变革中强烈震荡,于是就演绎出一幕幕生动的活剧。听作者娓娓道来,读者如同回首往事,从曾经跨越的时空中依稀辨出一道轨迹,感悟历史是怎样走过来的,还将怎样走下去,自然而然的产生对未来的一些思考,不失为开卷有益。同时,旖旎的南国风光,浓烈的地方特色,独特的风土人情,曲折的人生故事,宛如一壶醇香的老酒,浅斟慢酌,令人陶醉……
  • 总裁的妖孽

    总裁的妖孽

    儿时的记忆成为心底最深的回忆,12年后,再相遇,却变成了一场游戏。要怎么告诉对方,其实彼此都从没忘记?
  • 人生需要马不停蹄

    人生需要马不停蹄

    我一直很想为自己这么多年的经历写一本书,也一直想让自己变成一个有故事的人。平平淡淡的人生固然令人羡慕,活得简单,人也快乐些。然而在现在这个年代,对于我们这些90后,95后来说,想要活得精彩,想要活得与众不同,或者说仅仅是让自己对世界格局有不一样的看法,我们都必须努力地活好每一天。这本书记录了我从上大学到去北京找工作,然后来西班牙留学的点点滴滴,同时,在这些默默回首的往事中,我也感受到了很多从平淡无奇的人生中无法领略到的感悟,学到了很多从简简单单的生活中学不到的事情。同时也希望这本书能够给读者一些不一样的人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