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030300000003

第3章

第一明依教分宗者

夫如來成道。體應真源理事二門。一多相徹。智境圓寂。何法不周。只為器有差殊。軌儀各異。始終漸頓隨根不同。設法應宜大小全別。時分因果延促不同。化佛本身施詮各異。國土淨穢增減不同。地位因果自有投分。創學之流。未諳教跡。執權成實。迷不進修。若不咸舉眾宗類其損益。無以了其迷滯者矣。今略分十法。以辯闡献。使得學者知宗。遷權就實不滯其行。速證菩提。

一小乘戒經為情有為宗。為如來創為凡夫造業處說是應作是不應作。捨者善不捨者不善。如此立教未為實有。如此有教。且約凡情虗妄之處。橫計諸惡。以教制之。令生人天。是故戒序云。若欲生天上。及生人中者。常當護戒足。勿令有毀損。眾生有為。作業虗妄。非實得故。生人天無常。虗妄非實。未得法身智身。非為實有宗。且為情有宗。於小乘中為軌持教也。如華嚴經持戒即不然。經云。身是梵行耶。身業四威儀乃至佛法僧十眾七遮和尚羯磨壇場等。是梵行耶。如是諦觀。求梵行者。了不可得。是故名為清淨梵行。如梵行品說。如是清淨行者。名持佛性戒。得佛法身故。乃至初發心時。便成正覺。與佛體齊。理事平等。混真法界。如是持戒。不見自身能持戒者。不見他身有破戒者。非凡夫行。非聖賢行。不見自身發菩提心。不見諸佛成等正覺。若好若惡。若有少法可得。不名菩提。不名淨行。當如是觀。如是性戒即法身也。法身者即如來智慧也。如來智慧者即正覺也。是故不同小乘。有取捨故。

二如梵網經菩薩戒。為情有及真俱示為宗。如來為凡夫之中有大心眾生樂行慈悲欣求佛果者。說盧舍那佛為本身。千百億為化身。頓令識末還本。行經言。若人受佛戒。即入諸佛位。位同大覺已。真是諸佛子。即為性戒故。即為真宗。此乃為大心眾生頓示法身性戒。下劣者得漸。一教應二根。如是千百億。各接微塵眾。俱來至我所。明捨權而就實。此為實有教。雖然立實有宗。不同華嚴經毗盧遮那所說。此經仍隨化身所化。方來至本身也。圓教之宗。一下頓示本身本法界大智報身因果理事齊彰。

三般若教。為說空彰實為宗。為如來初為人天凡夫說二乘教。繫著理事俱實。不能離障。為說空教。破所繫著。故般若經中。說十八種空法。世間三寶四諦三世等一切皆空。空亦空。廣如經說。此乃空却無明諸障等業。無明總盡。障業皆無。自性涅槃自然顯著。此為真有。不名空宗。雖然為真有。所說教門多有成壞故。未可為圓。如華嚴經。具報相好莊嚴。能虗能實。當部之內。當品之中。十十菩薩等。上下自相綸貫。空有之法不獨孤行。又以普賢文殊。上下交參。理事相徹。互相交映。一部之典品品相徹。句句相參。一品之中。四十品經同入。一言之內。十萬之頌齊麾。一成即一切成。一壞即一切壞。總以性齊時齊行齊故。如上等齊。說法亦齊。如是齊故。如今成佛。與三世佛齊成佛故。為無三世故。為無時故。不同彼教成壞別時故。因果前後故。

四解深密經。為不空不有宗。如來說於有教空教之後。說此一部之教。和會有無二見。為不空不有。即說九識為純淨無染識。如瀑水流生多波浪。諸波浪等以水為依。五六七八等識。皆以阿陀那識為依故。如彼波浪以水為依。深密經云。如善鏡面。若有一影生緣現前。唯一影起。若二若多影生緣現前。有多影起。非此鏡面轉變為影。亦無受用滅盡可得。此明五六七八識所依第九淨識處也。又云。如是菩薩雖由法住。智為依止。為建立故。此經意。欲令於識處便明識體本唯真智故。如彼瀑流不離水體而生波浪。又如明鏡依彼淨體無所分別舍多影像。不礙有而常無故。如是自心所現識相。不離本體無作淨智。所現影相。都無自他內外等執。任用隨智。無所分別。以破空有二繫。為不空不有故。深密經頌曰。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阿陀那識甚深細者。引彼凡流就識成智。不同二乘及漸始學菩薩破相成空。不同凡夫繫而實有。不同彼。故不空不有。何法不空。為智能隨緣照機利物故。何法不有。為智正隨緣時無性相故。無生住滅故。以是義故。名不空不有。此經雖復如是。於心識之處。令知空有無二。華嚴經則不然。但彰本身本法界一真之根本智佛體用故。混真性相法報之海。直為上上根人。頓示佛果德一真法界本智。以為開示悟入之門。不論隨妄而生識等。是故華嚴教門。直彰本體用法界佛果門。直授上根凡夫。令其悟入。不同深密經中安立五六七八九識施設權門。如深密經權施第九阿陀那識。意有異途。為二乘之人久厭惡生死。修空滅識。直趣空寂。及漸學菩薩樂空增勝。但有一分慈悲。未證法身佛性根本。但以空門而為所乘。六波羅蜜而為行相。初對治門。還同二乘無常不淨白骨微塵等觀。方入空觀。二乘趣滅。菩薩留生。以空無我等觀。折伏我法不令增長。以是義故。解深密經。方便安立七八識外。別說九識為純淨識。云七八識。以淨識為依止故。未即直為說第八種子識為如來藏者。為彼學徒畏苦習故。若說業種恒真。生怖難信。是故權且安立第九阿陀那識為淨識。欲令不滅識性長大菩提故。是故維摩經云。未具佛法。亦不滅受而取證也。受既不滅。想識亦然。如楞伽經。直為根熟者。說第八識業種為如來藏。維摩經云。塵勞之疇為如來種。大修道之士品類異途。解行差殊。千端萬別。除二乘之外。菩薩之乘有四品不同。一修空無我菩薩。二漸見佛性菩薩。三頓見佛性菩薩。四以如來自性清淨智。以五位加行。起差別智。滿普賢行。成大慈悲菩薩。究竟不出剎那際。充滿十方佛果門。如華嚴經。有一類菩薩。經百千億那由他劫。行六波羅蜜。不生佛家。猶名假名菩薩。以雖見佛性未彰智業。猶名假名菩薩也。

五楞伽經。以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為宗。彼經於南海中楞伽山說。其山高峻。下瞻大海。傍無門戶。得神通者堪能昇往。乃表心地法門。無修無證者方能昇也。下瞻大海。表心海本自清淨。因境風所轉。識浪波動。欲明達境自空。心海自寂。心境俱寂。事無不照。直為根熟菩薩。頓說種子業識為如來藏。異彼二乘滅識趣寂者故。亦為異彼般若修空菩薩樂空增勝者故。直明識體本性全真。便成智用故。了真即識成智。異彼深密經意別立九識。接引初根。漸令留惑。長大菩提故。不令其心植種於空。亦不令其心如彼敗種也。解深密經。乃是入惑之初門。楞伽維摩。直示惑之本實。楞伽即明八識為如來藏。淨名即觀身實相觀佛亦然。淨名與楞伽略同。深密經文。與此二部少別。如華嚴經不爾。佛身及境界法門行相懸自不同。說彼楞伽經即是化身所說。境界即是穢土山峰所居。法門說識境界為真。問答即以大慧菩薩為首。化身明教是權。大慧且論簡擇。如華嚴經教。佛身即是本真法報。境界即是華藏所居。法門即是佛果法界為門。問答即是文殊普賢理事智之妙用。五位行相因果互融。十剎十身體徹相入。

六維摩經。不思議為宗。維摩經與華嚴十種別。

一淨土莊嚴別。如維摩經中所說淨土。如來以足指按地。即三千大千世界。若千百千珍寶嚴飾。譬如寶莊嚴佛無量功德寶莊嚴土。一切大眾歎未曾有。而皆自見坐寶蓮華。而未說無盡佛剎莊嚴等事在一毫塵中。如華嚴經中。具說十佛毗盧遮那境界。十蓮華藏世界海。有無盡世界海。重重相入。一塵之內。有無盡世界海圓滿。十方佛境界眾生境界。互相涉入不相障礙。眾寶莊嚴如光如影。廣如經說。不但獨言三千大千世界之所嚴淨。

二佛身諸相報化別。說此維摩經。是三十二大人之相化佛所說。說華嚴經佛。是九十七大人之相。及十華藏世界海微塵數大人之相。實報如來所說。

三不思議德神通別。維摩經說菩薩神通。以小室之內。能容三萬二千師子之座。各各高八萬四千由旬。八千菩薩。五百聲聞。百千天人。維摩詰置其右手掌。擎其大眾。往詣菴園。又以手斷取東方妙喜佛國。來至此土。示於大眾。送還本處。如是神變。且為權教聲聞菩薩等。見道未實。自他未亡。所現神變。依根所見。皆有往來分劑限量。又是一時之間。聖意以神力變化。起諸小根。令漸增進故。非是法爾力故。如華嚴經中。以自本覺。自覺本心。身心性相與佛無異。無有內外往來諸見。是故毗盧遮那佛。不移本處而身徧坐一切道場。十方來眾。不移本處而隨化往。都無來去。亦無神力所致。是故經中每言。以佛神力及法如是力者。以佛神力。推佛為尊。法如是故。惟其本德。都無變化。即一一眾生身諸毛孔之內。周徧十方。不同權教。以其神力。分劑往來。擎來送去。致斯妄見。違本法身。障真菩提本覺性智。是故淨名菩薩現斯神變已。方陳實教。維摩經云。觀身實相。觀佛亦然。我觀如來。前際不來。後際不去。今則不住。是故權教小見。樂欲希奇。菩薩稱根。麤施接引。令生樂學。方授實門。不可以執化成真恒迷智眼。有作之法難成。隨緣無作易辦。作者勞而無功。不作隨緣自就無功之功。功不虗棄。有功之功。功皆無常。多劫積修。終歸敗壞。不如一念緣起無生。超彼三乘權學等見。

四所設法門對根別。維摩經對二乘根。令回向菩提入大乘。又對大乘中滯淨菩薩悲智未滿者。令其進修。即如眾香世界諸來菩薩眾。欲還本土。請佛世尊。願賜少法。如來依根。見彼菩薩滯於淨土悲智心劣。便為說法。令學有盡無盡解脫門。云不離大慈。不捨大悲。深發一切智心而不忽忘。教化眾生終不厭倦。於四攝法常念順行。在諸禪定如地獄想。於生死中如園觀想。見來求者如善師想。令且漸修增長悲智。未即一下頓示佛門。未即說言十住初心便成正覺。未即示其廣大妙事。皆有分劑故。

五諸有來眾聞法別。維摩經中所有來眾。除文殊慈氏等大菩薩眾舍利弗等影響聲聞。餘外來眾。總是三乘之中權學之眾。漸令增進。未說圓滿諸佛本乘。華嚴經中所有來眾。皆是乘如來乘。佛智果德自體法身。具普賢行。而隨影現十方剎海。一切道場還成如來所乘本法。無有一箇三乘根機。設有三乘根機。如盲如聾。不知不覺。猶如盲人對於日月。猶如聾人聽天樂音。如業貧人對天寶藏。如大福德處於地獄。亦如餓鬼臨大海邊。與佛同德同身。終不能信。不覺不知。別求佛見。故經云。佛子設有菩薩。於無量百千億那由他劫。行六波羅蜜。修習種種菩提分法。若未聞此如來不思議功德法門。我時聞已不信不解。不順不入。不得名為真實菩薩。以不能生如來家故。如維摩經中。娑婆之眾彼此未亡。香積諸徒垢淨全在。當知此類。守一方之淨剎。雖名菩薩。諦道未圓。如是之徒未詳佛意。與法身智身懸隔。惟華嚴之眾。自身與佛身無別。自智與佛智無差。性相含容。一多同別。居法界海之智水。示作魚龍。住涅槃之大宅。現陰陽而化物。主伴自在。交暎相參。師弟互融。因果通徹。

六設教安立法門別。維摩經以淨名居士現少許不思議之通變。令二乘迴心。又處於生死。現身有疾。令知染淨無二。又表菩薩大悲有疾。菩薩具陳不二。建定慧觀智。用彰不求之法。未似華嚴經具陳十住十迴向。十地等覺。五位大位。行相因果同別法門。

七淨名菩薩示行別。淨名為表大悲。示入生死。現其病行。華嚴經毗盧遮那。以大悲示入生死。成正覺行。

八所闡法門處所別。說維摩經。在毗耶離城菴羅園。及在淨名之室。說華嚴經。在摩竭國菩提場中。及一切世界一切塵中說。

九常隨佛眾別。說維摩經時。聲聞為常隨佛眾。但具五百。說華嚴經時。總是一乘大菩薩眾為常隨佛眾。具十佛剎微塵大眾。總是具普賢文殊體用等眾。

十所付法藏流通別。維摩經囑累品中說。佛告彌勒菩薩言。彌勒。我今以是無量億阿僧祇劫所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付囑於汝。即以其經。付囑已成菩薩已生佛家者。華嚴經如來出現品中付囑流通。即以其經法。付囑凡夫初心始能見道生在佛家者。何以然。此經表三乘是權。所有得法未成實故。所有說法者亦未實故。華嚴經云。此經珍寶。不入一切餘眾生手。唯除如來法王真子生如來家種如來種諸善根者。佛子。若無此等佛之真子。如是法門不久散滅。問曰。若計佛之真子。即十方世界無盡無邊。世界微塵莫知其數。何慮此經即便散滅。答曰。此經付囑凡夫。令覺悟入此法門。令生佛家。使其轉教佛種不斷。若囑累諸大菩薩。凡夫無緣。無凡夫修學者。凡夫道中佛種即斷。故付囑凡夫令修。不付已前大菩薩舊見道者。

七法華經。會權入實為宗。此經引彼三根之人歸一乘實教故。引眾流而歸海。攝三末而還源。藏法師等。會為共教一乘。為三乘同聞故。華嚴經為別教一乘。為不與三乘同聞故。參詳此理。會此二門。法華經引權器以歸真。華嚴者頓示大根而直受。雖一乘名合法事略同。論其軌範有多差別。略舉十門。用知綱目。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未央仙界

    未央仙界

    仙界坠落!沦为地界!如何重回巅峰?成尊?不行!入圣?不够!证帝?还是不行那我唯有超脱!才能永恒!
  • 半路人

    半路人

    深夜在公路上的奇遇之后,阎师傅的人生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一切正在发生......
  • 青云志之羽忧

    青云志之羽忧

    萧无忧,通天峰道玄关门弟子,被誉为青云第一高手,年轻一辈翘楚,身世成迷,性格古怪,却受众首座疼爱,与陆雪琪并列“青云双姝”,萧逸才,通天峰首徒,未来掌门人,最是疼爱小师妹,林惊羽,龙首峰首徒,清冷孤傲,独为萧无忧留一抹温柔,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仙子你的饭碗罢工了

    仙子你的饭碗罢工了

    在出现觉醒者的时代,为了一个奇葩系统、一个与外婆重逢的夙愿、一个躺枪的惊天大阴谋,废材严小虫不得不奔波在一边正经修仙,一边充当搅屎棍蒙蔽敌方,一边戏弄良家修男们的精分路上。严小虫o(一︿一+)o:怎么现在赚点鄙视值这么难?你们为什么不鄙视我了?众修o(╥﹏╥)o:仙子,我们再也不敢了,您还是改赚恐惧值吧……呜呜呜! 避雷针:本文女主属于成长型,前期呆傻蠢白,中期狗腿坚韧,后期独孤求败,唯一不变的是她善良正直,内容多有扮猪吃虎,受不了女主前期蠢的读者请合理避雷!
  • 七百度

    七百度

    男主是仙,女主是狐!他们是前世的恋人,但从他们走到一起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他们的情路坎坷!后男主为了救活女主,倾尽了生命,可他命不该绝,被一位仙人救活,却也从此分道扬镳!n年后命运的交错让他们又在一起,她一直以来都知道他是她等待的人,可她回不了人形,想要默默守护着他就满足了!可他不知晓一切,不断的伤害着她,最终在他与另一个女孩结婚那日,她带着满身的伤痕离开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亲爱的,幸福就好

    亲爱的,幸福就好

    新文:http://novel.hongxiu.com/a/1036645/index.html(求收藏,求点击。)这是一群热血少年的热血青春,在17岁那个纯真而美好的年纪里,他们爱过,痛过,恨过,哭过,笑过,付出过,也收获过。当所有的繁华落幕,青春执念成殇,成为回忆,曾经心底里最柔软的地方依旧没被岁月风化老去,只是亲爱的你,是否依然放我在心底。我曾追着你的心灵,跑过了好几遍月球到地球的距离,当我以为手执你的真心,可以飞越地老天荒到永远的永远时,却恍然才知,相守却在离别时。阅尽千帆,赏遍万云,回首来时路,才觉你就是我人生中最美的景致,永远如初。——林小墨&木非爱情与我,宛若最熟悉的陌生人,我一直以为此生无心去纳爱,无力去懂爱,却在那份错付的真心收不回,肝肠寸断中狠狠实实体会到了爱而不得的悲戚。即使,于你,我终究只是个过客;于我,你却是我一辈子在等的归人。——徐凝菲只对你霸道,只对你任性,只对你无理取闹,只是对你很多的“特例”终究也换不回你的回眸一笑。我静默地守候在你对着她离开的背影之后,替你愁,替你忧,却替不了你对她独守的角落。我寂寞的替你守着心里的空城,只是亲爱的你,何时才归。——石水芙&苏辰棨伞下的身影换了又来,身旁的人也总在变迁,心里的感觉却停滞了不前。当明白纸醉金迷美色如云终究只是过往云烟之时,亲爱的你却独独不在了我身边。生命里的风景一直在转移,前方的道路也还要被雨水不断冲淋,但你,便是我生命里永远的晴天。——王富川我以守望者的姿态,全程守候你在这场爱情的游戏里。你很少回过头看我,我却很少看除了你其它的风景。从一开始,就低入尘埃的我,从不曾放弃要开出花的坚守。磕磕碰碰,一颗心伤得七零八落,最终才明白,在爱情里,输的,从来都不是最先爱上的,而是明知道此情无果,却舍不得说放弃的。——沈茜茜&倪震人生路上甜苦和喜忧,愿与你分担所有。谢谢那些陪我一起淋雨的可爱的人们,谢谢那些成教会我痛,教会我爱,教会我成熟的人们,谢谢那些愿意陪我一起成长的人们,谢谢那些在我生命中留下足迹的人们。无论将来身在何方,无论我是否依旧在你身旁,亲爱的,我只希望你,幸福就好。
  • 神侠异世

    神侠异世

    她是盘古力量的寄体,他是神秘世家的历练者,看他们怎样风云异世
  • 宠妃:倾世召唤师

    宠妃:倾世召唤师

    她鬼蝶一生最大的错误便是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身死之后,再次醒来,发现自己成了人人不待见的痴女,就算如此,她也会在这个乱世绽放自己的风华,原本以为一辈子都不需要的东西,却不慎被一个男人搅乱了自己的心湖,既然如此,这个男人老娘要了,想要和老娘抢男人?万兽践踏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