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030300000008

第8章

六明頓證佛性理智萬行圓融門。如華嚴經。十信位中菩薩。皆從十智佛所來者。為十信位中以果成信故。為明信從果來以果為因故。若不以果為信。即無所信。故信無所依。何故文殊師利為上首。為文殊為果前之信。普賢明是差別智。為果後之行。文殊小男者。為初生故。因初證本智法身能生佛家故。普賢為長子者。為依根本智起行行差別智。治佛家法。諸波羅蜜事自在故。又文殊乘師子者。為明創證法身佛性根本智。斷惑之駿故。普賢乘香象王者。表行庠序為威德故。又文殊常居東方金色世界不動智佛所者。為明金為白色能離垢故。普賢菩薩常居東方寶威德上王佛所者。明萬行為寶。以此行故成其威德。若具行者。以法寶身自在也。威德無畏自在為王。若不具行者。皆有所畏。設居高位。不得為王。為有所畏故。是故子為佛位。丑為信位。寅為十住。卯為十行。辰為十迴向。巳為十地。午為等覺。未為晦。明入俗同俗化迷。申酉戌亥。為所化故。如是安立法則。法合如是故。是故如來治坎而發明。普賢為智相。主萬行。觀音為大悲之首。治凶危為上將。文殊為覺蒙之首。常為接信之師互體交參。以持佛家之法。皆令眾生住於中道。處恬和之性。智慈益物。以是身皆金色。目髮紺青。體白而相黃。為應真和氣也。皆為無形之形無色之色。經云。一切處普賢菩薩。一切處金色世界。一切處文殊師利。一切處不動智佛。經云。佛身充滿於法界。普現一切眾生前。應受化器悉充滿。佛故處此菩提樹。一切佛剎微塵等。爾所佛坐一毛孔。皆有無量菩薩眾。各為具說普賢行。又問十首菩薩等。業不知心。心不知業等十問。令起信者。自身觀照。轉令深固。經云。諸法無作用。亦無有體性。是故彼一切。各各不相知。又作水流火燄風起大地所生不相知喻。又下頌曰。分別觀內身。此中誰是我。若能如是解。彼達我有無。又賢首品中。從凡夫位。以信為首。決定取佛大菩提果故。從凡夫地。信十方諸佛心不動智與自心無異智故。只為無明所迷故。無明與十方諸佛心。本來無二故。從凡夫地。信十方諸佛身根本智與自身無異故。何以故。皆是一法性身。一根本智。猶如樹枝。一根生多枝葉等。以因緣故。一樹枝上成壞不同故。從凡夫地。信如來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我悉盡能行之。何以故。自憶無始時來波流苦海。無益之事。尚以行之。何況如今有益之事。菩薩萬行濟眾生事。豈不能為。是故從凡夫地。信佛智慧我亦當得。何以故。一切諸佛。悉從凡夫來故。如來藏身即法身也。諸福智海。莫不居中。故稱為藏。若不見法身。一切福智大慈大悲。悉皆不辦。總屬生滅。普賢行。文殊師利法身根本無相智。二人齊體。互為主伴。中間無作智。即為佛果。三人體一。寄安五位。用接凡迷。若有凡夫。信滿發心。十住之初。三身同得。文殊是佛法身。普賢是佛行身。無作之智果是佛報身。常以文殊法身無相妙慧。以為先導。說時先後。證即三身一時。法合如是。廢一不可。若廢文殊存普賢。所有行門屬有漏。若廢普賢存文殘。所證寂定是二乘。若廢佛存普賢文殊。佛是覺義。無覺者故。以是義故。三人不可廢一。若廢一。三不成故。是故三乘權教中。無此三人始終不相去離。以教門未實。總皆化身。權逐小根。且略權施。待其熟故。方遷就實。如此經中十住初位。即是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位。一位中得五十法門。以互相徹故。乃至無盡諸位等。進修行相層級。不廢漸漸而是一時。不廢一時中漸漸。位中有三十七箇菩薩。同名為藏者。為明此十地法門果終。意欲辯知正道助道故。故立三十七菩薩。成三十七助道法門。明十住已來菩薩所行皆是助道。非是五位無住無行任真自體。名之為正果故。若以初發心住。以法性無相根本智。不離無作用之體行諸萬行。菩薩與佛因果本來體齊。若簡佛果。無作無修。菩薩正加行已來。總名助道。以動寂無礙。正助元來不異一法門也。

六重令善財證法別。經中但有法門。未有人求學者。故令善財詢友。一一以行行之。一如前經之法則。令使後學無滯。彌勒令善財却見文殊。明從法身理體根本智為因。見彌勒菩薩。是善財乘法身本智為果。及諸善知識所行普賢行。以成自己佛果。見彌勒之後。入普門法界。自見其身入普賢身者。雖成正覺。常以普賢行。利益眾生。即明文殊普賢彌勒佛果三人始終一處。表通因徹果。此三人之道。是古佛之大都。源始之法際。若迷解者。即本來全得。處迷者。自沒輪迴。為古佛道法。本來常如是故。非生滅法。無作無為也。

七明六位菩薩來眾別。如權教之內所說菩薩諸地位次。但說假真如為因果。仍地前三賢未能正證。初地之中。一地證一真如。十地證十真如。證十真如之後。方能始見佛性。前證真如。復言有十真如障。真如既能成障。明知權教之中。即施設假真如。非本真也。所設地位三乘同聞。聲聞人天共會。此經不爾。總是果位菩薩。文殊師利。即是能證之因。不動智佛。即是所證之果。今舉此因果同體無二。用成十信之初門。還令諸信者信果成因。還修果法以成因位。十住初心之上。便成正覺。為從證果本智為因也。是故。此經下云。以少方便。疾得菩提。不同權教菩提。同有為故。立能證所證。也一念之間無有能所。能所盡處名為正覺。亦不同小乘滅能所也。了能所本無動故。所有一切眾海菩薩天龍諸神等眾。皆佛果位海諸菩薩眾。非是凡夫。欲令入者。即同聖故。明毗盧遮那攝化境界等眾生徧故。故初發心時。便成正覺。於一剎那際。皆得此法。不許於剎那際外有別時得者。即非本法故。若有人。於佛法中見佛成道。作劫量延促處所而生見者。信亦未成。

八明所施法門理事別。如化佛權教中。說有情有佛性。無情無佛性。一切草木。不能成道轉法輪等。如華嚴經。即是越情實教。如功德林菩薩等十林菩薩。所從來國。國亦名慧。一切境界。總名慧體。何以然者。無有情無無情故。所以然者。無二見故。為一真智境界。無成佛者。無不成者故。夫有情無情者。此是依業說。夫論成佛者。非屬業故。如經所說。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世間相常住。是法住法位。如是之道。為有情及非情邪。若存情計者。見有情成佛。見無情不成佛。此為自身業執。如是解者。終不成佛。此由未見法空。不依實慧。未了得世間諸相本來常住。但見隨情識變生滅之相。九明與諸三乘得果別。如經所說。為聲聞人。說四諦法生老病死。為緣覺人。說十二緣行。為諸菩薩。說應六波羅蜜。今此華嚴經。亦說四諦法。即與聲聞四諦法不同。如四諦品中。明苦集本真。元來是根本智。不同三乘有欣厭故。聲聞觀苦集二諦。深生厭離。作無常不淨白骨微塵等觀。知身空寂。隨空寂法。智滅身亡。不生悲智。名之為滅。以此滅處。名為涅槃。滅伏諸苦。名為滅諦。以此滅諦。名為道諦。緣覺之流。知十二緣生之法本來無實自體皆空。知身知心。自皆無主。身心無主。性恒無我。以無我故無明便滅。無明滅十二緣滅。逍遙任性。獨覺自居。異聲聞故不趣於寂。異菩薩故無有悲智。惟不趣寂故。即勝聲聞。惟能持法故。即不如聲聞。以聲聞之人。聞佛所說大乘經典。亦能宣傳。但未親證。權教菩薩創迴二乘。及小菩薩。未能全具大悲智。但說六波羅蜜。引起小根令成智慧。以彼偏修定業。滯在無智。猶怖生死。未說七八九十波羅蜜等。九地已來。未明佛性。為修彼假智乃成障故。如此經為上上根人頓示本智。初心創發。十住位上即與佛同。以依本智法即無所修故。本無障故。任運悲智不作而成。隨緣六道。無非法界。了緣生法自體恒真。更無修作。所有念慮皆從智生。但知任運。對現色身。說法應機。如響相對。恒處生死流。法身常寂。雖經多劫體不移時。入死出生非沒生也。任大悲智不住證修。法如是故。龍女善財。總明如是。此法難信。三乘拱手。遙推是化非是人修。直說僧祇。逐情立劫。焉能信此無時智門。設經多劫勤苦作修。有得有求。作長作短。作是作非。作成作壞。捨身壞命。豈有成佛之期。何如初心即須如是入佛智境。豈不省力。以此義故。聲聞緣覺權教菩薩。不真解四諦十二緣及真如法身實智境界。皆是毗盧遮那方便引修。向此華嚴真實之海。令歸本法任智施為。所修諸地隨智所作。不起能心。而皆成辦一切種智。不似諸教地上別作對治。

十明所付法藏流通別。如來出現品中說。佛子。此法門如來不為餘眾生說。唯為趣向大乘菩薩者說。唯為乘不思議乘菩薩說。此經法門。不入一切餘眾生手。佛子。譬如轉輪聖王所有七寶。因此寶故。顯示輪王。此寶不入餘眾生手。唯除第一夫人所生太子具足成就聖王相者。佛子。此經珍寶亦復如是。不入一切餘眾生手。唯除如來法王真子生如來家種如來相諸善根者。不同權教付囑三乘聲聞菩薩所共流通。又三乘之教。多付囑諸聖及未生佛家諸凡夫。此經付囑最上大心凡夫唯求如來不思議乘生佛家者。何故三乘之教。多付囑諸聖者。令使流通。及付囑未生佛家諸凡夫等。為三乘之法未出情塵。明法未真易信解故。且令凡聖共讚。令教流行善根不斷。不似此十信之終剎那即佛。以此義故。三乘之教。且漸引生。未出情塵。三僧祇劫方得作佛。順情之教。根易信故。凡聖共讚。皆得流通。不同華嚴十方諸佛根本智法。及差別智大慈大悲。法出情塵教深難信。要待入證十住之位。生在佛家。為佛真子。方是流通。但有聖說。無入證者。不名流通。但有凡夫說教無入證者。亦不名流通。為自法不明。疑情猶在。不破自他暗故。未能決定知佛意故。以此義故。付囑大心凡夫入證者。

第四明成佛同別

夫智身廖廓。總萬象以成軀。萬象無形。與智身而齊體。違真相隔。得本形同。只為乖本相殊。致使化儀各別。略作十門成道差別。使童蒙起信。發解除疑。識本離權。情希勝德。十門者。

一成佛身別。此毗盧遮那佛身如經所說。有九十七種相及無盡相身。非三十二相八十種好身。

二成佛時別。權教中。佛生之後。逾城出家。菩提樹下成等正覺。以之為時。如毗盧遮那佛。即不如是。又云。如來安立化相。為度三乘眾生。應見如是出家成佛。如華嚴經中實法界海。即不如是。法華經云。吾從成佛已來。經無量阿僧祇劫。此即是迴彼三乘人。就實而論。此毗盧遮那佛。依本法界。成大菩提。還依本法界。無有時分。經云。如來不出世。亦無有涅槃。此為實說。又頂著華冠。本非出家。都無八相之事。若有人能知如來不出不沒不成不壞。即知如來常住在世常轉法輪。即是毗盧遮那出興於世。又從兜率天下降神入母胎轉法輪入涅槃。不出一剎那際。彼天猶未下。母胎猶未出。此已入涅槃。一切法事總畢。

三菩提樹別。三乘之中。見佛道樹是木樹。高下稱人間。如一乘中如來成道。所居之樹。即寶樹高顯殊特。

四所坐座別。三乘中。化身成道。棄榮貴。藉草蓐。此一乘中。本身成道。坐寶蓮華師子之座。妙寶嚴飾。具眾莊嚴。

五大眾別。毗盧遮那佛所。有大眾圍繞。皆是普賢文殊等。及有新發意者。皆是志求佛果法界之眾。皆智圓多劫一際。無前後時之眾。

六示相別。如權教中。即以兜率天受生。降神入胎八相成道等。或於摩醯首羅天。坐華王之寶座。或以三千大千之國土。以為報境。如是施設。分量限劑。皆引眾生之化儀。漸令心廣。未為究竟實相。如此華嚴法界妙。門約分十佛剎塵蓮華藏剎海。參映重重。明無盡佛國。互相徹入。一一佛剎。皆滿十方。十佛剎塵國土。皆無限礙。身土相稱。都無此彼往來之相。如此盧舍那相海。纖塵匪隔於十方。毛孔詎虧於剎海。三乘示相。螢光不可以比日月之照。琉璃難以類摩尼之淨。此乃非由佛爾。只為器劣故然。

七轉法輪別。化佛轉三乘法輪。毗盧遮那轉一乘法輪。三乘教說。說龍女剎那成佛是化。返成謗教。不順佛心。元佛本意。令龍女剎那成佛。為本法。法自無時。證盡時處。即為實法。返云是化。此是苦哉。當復奈何。不期甘露返成毒藥。翻將寶玉喚作泥塵。以實為虗。將虗為實。請後達士莫踵前賢。深可久思具閑佛意。依宗傳教。福利人天。使得金玉煥然各不沉沒。是故。化佛說三乘。即龍女剎那成佛。雪山肥膩草喻。若牛食者純得醍醐等。皆為分有。未具全示。一一具足因果報相之門。唯此華嚴具足。是故今言轉法輪別。

八轉法輪處別。權教中。化佛轉法輪。或言鹿園。或言給獨孤園等。皆有處所上下往來。此經即十處十會。及一切塵中。佛國佛身。重重重重重重無盡無盡無盡。常轉法輪。不去不來。不出不沒。皆云。不離菩提場。而昇一切處。

九大會莊嚴別。說此經時。天上人中。十會十處一時普集。十方聖眾。大心眾生。又十會之眾。各從十方來。隨所來方。皆云有十佛剎微塵眾。而來集會。位位地地。以次十百千增多。為明無盡。又一一會眾皆徧法界。重重重重。參光影像。纖塵之內。亦眾會重重。一一塵中眾會。皆與法界虗空等。如是眾會。皆為諸佛菩薩。性徧一切處。身土眾會。皆徧一切處故。不似三乘中化佛眾會。皆有處所限量分劑往來。為眾生根小。非佛故然。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星辰世纪星城

    星辰世纪星城

    星辰大海,浩瀚无垠!星辰--女孩,你的人生是如此呢?地球--男孩,你是否能与她共存亡呢?你是否能得到她的爱?你会爱上她吗?我不怕你十年未归,我不怕你十年已娶,我不怕你十年弃我……
  • 无品太子妃

    无品太子妃

    一朝穿越,她成为不受待见的太子妃。带上大背包和小吉他,从此开始了在东宫的现代生活。太子不喜欢她没关系,反正她也不喜欢太子。玩自拍,吃泡面,睡箱子,剪刘海,算星座,找速配。她把东宫生活过得是有滋有味。弹吉他,唱民谣,做自助餐,办相亲大会。跳鬼舞,组乐队,开演唱会。走T台,搞服装设计比赛。她把帝都歌舞坊闹得是有声有色。
  • 激萌三国娘

    激萌三国娘

    平行世界的三国萌娘降临都市,意欲使用强大的【战技】争夺天下,统治世界?得知真相的骚年罗明洛遭遇人生大危机!等等!你们这些酷炫的战技名……实际效力原来这么奇葩这么弱吗?嘿嘿……既然如此、你们这些激萌的萝莉……那也就只能让我来好好惩(tiao)罚(jiao)一下了!
  • 鉴缘册之半片修行录

    鉴缘册之半片修行录

    江湖与仙侠同在,奇遇与灾难并行。这是一个充满奇异的半片洲,不一样的文明,千奇百怪的物种。天降神兵谁能执手,万载禁锢谁来打破?敬请关注半片修行录!
  • 星际末日时代

    星际末日时代

    人类面临灭亡前一天,人类领袖许殊意外得到老同学--一个疯狂科学家的时光机器,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在世界末日来临前的前一个月,到底是南柯一梦还是大预言?重新书写末日后的新传奇!
  • 末世游戏世界

    末世游戏世界

    “界灵”降临地球,本应该带来人类的进化,却因为能量的暴戾引发全球末日危机。而地球上盛行的游戏却因为这暴戾的能量成为现实。齐云,一个立志实现世界和平的人,如何在乱世中建立自己的秩序之城。
  • 倾世狂凤:妖孽大小姐

    倾世狂凤:妖孽大小姐

    我×!魂穿穿成了婴儿?没事,老娘照样混的风生水起。什么?外界传老娘天生废材,丑陋不堪?on,on,on.看老娘三系变异灵根,一张‘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绝世容颜闪瞎群众雪亮的狗眼!啥?皇后要她不满十岁便嫁人?可以,只要对方足够的帅便是。啥?结婚现场夫君来不了?没事,自然有人代替他嫁我。龙有逆鳞,狼有暗刺,触之必死,窥之必伤!她赫连天凰便是他凤落歌的逆鳞!一曲凤求凰他为她而弹奏,从此,他爱她,宠她,霸着她。某日,“娘子。我好难受~”“滚,别动手动脚的。”某妖孽被某女无情的踢下床。“老娘虽然嫁你了,但,还没要把贞操连带着给你呢。”“娘子”某妖孽无辜抬头“你还有贞操吗。”某女默“.....”
  • 大话女王

    大话女王

    再见她的乌鸦嘴,因为这个世界已经容不下她的胡闹。在另外的时空,她收狐狸精,降妖魔鬼怪,用自己的智慧开创了自己的时代。世人尊称她为救苦救难无所不能的神。而她却只想带着自己无数的手下杀回自己原来的世界,教训一下将自己丢过来的那个家伙!道路太漫长,先从头开始吧……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问道战天之前世魔劫

    问道战天之前世魔劫

    一首神仙赋,万载春秋劫。时光潋滟,岁月静好,请君为我倾耳听。
  • 阎王妹夫

    阎王妹夫

    从死亡的那一刻。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连工作都找不到的应届毕业生,变成了阎王的妹夫,在阎王的玩弄下,开始工作维护鬼界的稳定,不断的面临新的挑战,有佳人的陪伴,也有2货的相随,开始了不平凡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