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60500000046

第46章

七释文中亦四。标释结叹。释中三。初举本誓言。二此菩萨下依言成行三得一切法下行成德立。又初即言实。二行实。三益实。初中亦三。初总标举。二略释。三此菩萨成就下举事广释。初中如说能行者。谓行称初誓而成。显先言实也。如行能说者。言称终成之行。显后言实也。由此始终实言无二故名第一诚谛之语。然此始终二诚实言总有三类。一约自行。如菩萨初誓言舍眼。若有乞至如言而施。有问其故答。为菩提。此言何证。便发誓言事若不虚令眼平复。表非妄语。眼随言平复。此则初言能起行。后言能增行。二约利他行。如菩萨初誓度众生如言救度。纵自行满亦不就果。要称本誓以尽生界。此亦初言能起。后言能满。三约因果。谓如菩萨初发诚言。要修万行当成佛果。如言行满后果成佛。师子吼言。我独尊等。此即初言辨因。后言显果。下云人中雄大师子吼等。是此门也。上三义中。于此行内。义通具三。文唯后二可知。二略释中二句。初释如说能行。谓如言起行故云实语。证入诸佛平等实性起入理行也。善根齐等起缘事行也。二释如行能说。谓虽成广善而不乖化志。不失先言故无二语。以终不改始故名无二。此即初能行故实。后终不改故无二也。此并三世诸佛同行顺佛果智故云随顺等也。三广释中二。初行德虽高而不舍本誓。二何以故下释不舍意。初中先成十力智显德尊高。后而不舍下明不舍本誓救摄众生。菩萨之行十力之义如净行品处已释。净名经云。虽得佛道转于****入于涅槃而不舍于菩萨之道是菩萨行。下释意中三。初反释。谓举失。违誓自诫不应。二我当下顺释。谓酬遂本愿以理自开。三何以下转释。谓忆本念今令心勇悍。于中二。先忆本谓言发自里。岂还自食。此恐违本誓失。二是故下念今谓由非他所请而能废自为他。是故令自德成殊胜。今若舍救便乖此德。此恐违现德失。由前起后故云是故也。又释我于众生是有胜德堪为救度。若舍不救则违此德。于中六句。皆初标后释。一无著故胜。二能调故上。三解空离闇。四愿满已得。五具德能变。六佛念能摄。上来成立本誓。显不可违

自下第二依本誓言而成所化。于中三句。初由前不舍得此度生无上智慧。二随一切下正明救度。三随其等明成满本愿。谓如言所作无不究竟故云满足已也

自下第三行成德立者。谓此位满成就普贤法界圆明自在之德。于中有二。先成因满足。后摩诃萨住大悲下明成果德备。以德满菩萨具此因果二用故。前中三。先标二利。二释显成满。三此菩萨义身下结德无尽。前中得自在智标自行满也。令众生净者标利他圆也。二别释中二。先显前自在亦二。一明身无不至等空法界。无量无碍者明一处现即一切处现故也。无依者明身起无本故得自在。二明身无不容内含一切。谓三世间等悉身内现。由此法界之身竖含三位横该九世。是故未来诸佛亦于中现。二此菩萨下显前令众生净。于中三。先知化器。二随其下现身说法。亦是化自身内之众生。三于化不着。谓以诸幻法化梦众生。是故虽化恒是无化。三结德无尽中二。先由前外化满显量智无尽。二入诸三昧下由因行圆显理智无二。众生依二者举凡显圣。上来因德竟。同等觉位也。智度论第四十。复次十住菩萨与佛无有差别。如遍吉文殊师利观世音等。具足佛十力功德等而不作佛。为广度众生故。乃至云。是诸菩萨于余菩萨为大比于佛不能遍知。如月光虽大于日即不现。解云。彼约十地名十住。是第十地。同此第十行中业用也。第二同果德用中。初牒前起后。得佛下正显所成。此同妙觉位。文中通成如来十种功德智。一得佛圆明十力智。二入帝网法界智。三成佛无碍解脱智。谓不思议解脱如不思议品说有十种。四成人雄无畏智。谓吼其实德故也。五得转大****智。谓法王宣法故。六成佛无碍智。显无微细碍无明。七绝生死下成佛无垢智。显无微细着无明。亦显变易尽处也。八广益众生智。九兴护正法智。十无功摄化智。谓能尽同古佛摄化方便。下结及叹可知。上来正说竟

自下第二明说别益有二。初动地者生信功德。二雨供等者是敬重功德有四。一雨供。二作乐奏十行曲。三天光。四天音赞十行德。上来总是一世界中说十行竟

自下第二大段明十方无尽世界所说十行。供等亦尔。与此合同。结成一部。谓一十行即一切十行故也。上来一说一切说总明说分竟

自下第六明证成分。于中二。初明此处证。后明一切处证。前中四。初明菩萨来集。二叹此所说。三各举证事。四是故下述意成证。问既由行法圆融令彼菩萨世界诸佛同名功德。何故此处佛及世界不名功德。答此经中凡是所证皆悉同是卢舍那佛。世界同是华藏娑婆。其说法菩萨即从法受名。凡是能证必同法名。以主伴异故。若此处望彼此为能证。即此名同彼彼名同此。是此经中规例宏致之所尔也。上来十方各十万刹同说十行。总属于此一主之伴。犹自非是十方主摄。是故后更结于十方。明一切处同证。上来一证一切证总明证说竟第七重颂分中二。先叙意后正颂。前中句别有十。一观十方显同说。二观眷属令乐闻下正显说意。三为令绍果。四为令净因。五愿坚。六行续。此上自分。七胜进摄佛。此上自德。下明利他。八说十行众生善根差别令物习学。九量器授法。十总结。此等并约因门而说故俱名种。又是性种之位故也。正重颂中。七言五言梵本无别。俱以四句为颂。总有百一偈耳。此中偈颂与前长行文势不同。略论五例。一前即约位始终布列而说。今即会融前说令无始终。是故一一行中具一切行也。二前约别行此明普行。以普别无碍二文互显。三前唯约因此通果行。以因果圆融为此行门法界故也。四前约同教摄彼中根。今显别教被斯上达。以同别无碍为一圆教故也。五前约不杂辩才此约任放辩才。说不待次。言辞不断故也。文中有二。初有五偈叹佛功德令人愿求。二十方一切下颂菩萨行令人习学。显此位中具因果二行故。又为由佛加说故。先叹佛由行所说故。后颂行。前中二。初二颂叹舍那佛。此化主故。于中初一叹佛无垢无挂碍智。次二句叹佛胜德广大。后二句叹佛证行圆净。二叹十方佛。以是助加故。于中初一显二严果满。谓解真惠深。无等福胜。速究满果。次一真悲广益。后一显智断德齐。第二颂菩萨行中三。初七言六偈颂前本分中行业不思。广如法界。究竟如空。二句句广分别下颂前说分十行差别。末后四偈结叹显胜。前六偈中显六种行业皆不思议。初一见佛离妄行。二见理成德行。三无功广大行。四寂用无碍行。五愿坚尊胜行。六摄位多门行。各一颂显可知。二颂前十行中。初一总说十行。下别显中。初六偈颂欢喜行。于中初三无畏施。一离害益生。二济苦令安。三语意受恼。次二法施。一究义。二说教。后一财施。百福者。涅槃经说。下中上上中上上五品心中各修十善。即为五十。始修五十。终修亦尔。故有百福。百福严一相也。第二善入下五偈颂饶益行。于中初一颂律仪戒。谓过不能动。次二颂摄善法戒。一顺法行。二离二行。次一偈半摄众生戒。一化处。半化行。下半总结三聚。第三智慧不可量下四偈颂无恚恨行。于中初一法思胜解忍。次二安受苦忍。谓自修行时有苦堪耐。一忍心苦。谓上半举所修。心无怠明心安忍。二忍身苦。亦上半举所修。身行无碍明身安忍。次一他不益忍。上半举所忍境。菩萨悉救举益翻损正明能忍。第四修习佛法下五偈颂无尽行。于中初二加行精进。一颂前勤修精进等十句。二颂前欲悉知众生根欲性等故修行精进。次一被甲精进颂前为众生受地狱苦等。后二无厌足精进。一智光遍益物。后一神力常益生故无足也。第五善解下二偈颂离痴乱行。于中一现法乐住禅。上半加行。颂前分别世间色法。经论等。下半住定。****彰离痴。不动显离乱。后一引功德禅。无尽地者颂前闻受正法乃至多劫不退忘等。第六无量下二偈颂善现行。前加行正体略不颂。后得智中。一大智自行颂前而亦不舍菩提心等。二大悲利他颂前不舍化众生增大慈等。第七佛甘露下四偈颂无著行。于中初一颂前受真记。以方便度此中满足故云究竟也。次一颂前悲念众生等。后二颂前于语言道心无著。第八安住下八偈颂尊重行。于中初一颂前深解法界住无相住。次一颂前于无量劫行菩萨道不计众苦而生忧恼等。次二以普眼见佛亦是颂前与三世佛等。次一延促解脱是不思议解脱亦得。颂前非究竟非不究竟等。次一颂前若有众生恭敬见闻皆得住不退转等。次一颂前心常爱乐诸佛妙法。后一颂前不离一众生着多众生等。第九具足智下三偈颂善法行。于中初一颂持成就清凉法池等也。次一颂说及问答成就等。后一依定现身颂前金色身及十身等。第十究竟下四十六偈颂前真实行。于中分五。初三总颂。初一忍智过尽。次二身土无碍。一如意通。一幻通。次二有七偈。颂前言行相应。于中初三偈颂所成十力智。次一颂正言行不虚。下三偈颂入三出佛性及善根等。三深入智海下有十二偈。颂前依誓起行如言摄生。上文略此中广。于中初三授眼雨法。次二坚信知心化。次不思下四偈显三业自在化。次二知根授法。后一结叹显胜。四彼智无与等下九偈颂前所成因满之德。于中初四二严两利满。后五三业二用极。一身。二意。三语。四身用。五语用。如次应知。是上文此菩萨义身味身不可穷尽也。五修习佛解脱下十五偈颂前所成佛果德。于中二。初七偈别颂上文。后八通颂彼德。前中初一颂前成如来无碍解脱人雄无畏等。次一颂绝生死流入智慧海饶益众生等。次三八相恒寂颂前穷尽诸佛方便大海。次一颂前观不二地等。次一颂前护三世诸佛正法。下通颂此行德。于中八偈。初四二利成满德。先三自利中。初一偈叹色根胜。偏叹眼耳及身是通性故不论鼻舌。次二叹心胜。一慧。一定。又初叹通叹智。后一叹定叹慧。下一利他。次一切知见下四偈三业殊胜德。一生处胜。二言辩胜。三身光胜。四应机胜。第三四偈总结十行。叹以显胜可知

十无尽藏品第十八

释名者。标人别法故云菩萨之十藏。非是人法合目。谓此十种是诸菩萨所行之法。菩萨之十藏。依主立名。一周圆数依则说十。含摄蕴积出生名藏。此一一藏内含法界体非限分故云无尽。二一一各摄一切行相故云无尽。三一一皆能出生果德无有穷竭故云无尽。无尽即藏。持业释。约十带数。菩萨依主。三释可知

二来意者有五义。一为答普光十藏问故。二前明正位今依位起行故也。同上梵行品。三前明约位别行此辨始终通行。四前行位成立今辨净治彼行。同十地等信等十行。五前自分究竟今胜进趣后。同上明法品。准问应在回向后。今此辨者但藏有二义。约蕴摄义。在十行后。约出生义在回向后。义通二处。问答互显

三宗中作二门。先通辨藏义。或一同一法界藏。或二谓大小。或三谓契经等并三乘等。或四加杂藏。或五谓名相等。或六谓大小各三。或九谓独觉亦三。或十如下离世间品。或无尽如此品。二别显此宗者。此中正十种行法该始括终。具足普贤法界行德为此品宗

四释文中。通文及义总作六门。一举数。二释名。三体性。四摄行。五释相。六结叹

初中功德林说者以是会主故。又表此行法众德建立故。三世同说者谓佛出虽异同说十藏显此十种法界之行。如大王路三世无易。故云同说

二释名者。总名如前。别中信者于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为性。对治不信乐善为业。由此含摄出生诸德。故名为藏。则持业释也。下并同此。二防非名戒。三业善为性。止恶作善为业。三惭者依自法力崇重贤善为性。对治无惭止息恶行为业。四愧者依世间力轻拒暴恶为性。对治无愧止息恶行为业。五餐教广多闻慧为性。聪敏为业。六辍已惠人无贪思为性。破悭为业。七慧者于所观境简择为性。断疑为业。八念者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妄为性。定依为业。九持者任持所记念慧为性。经久不忘为业。十辩者巧宣所持以慧为性。应机为业。此上十中信惭愧念慧。此五各当体得名。余五功能受称。谓戒施行用立名。闻持辩智用为目

三体性中有二门。一约相。谓信惭愧是善十一中三法各当自体为性。念慧是别境五中二法亦当自体为性。戒以三业善思及表无表为性。施以无贪相应思为性。依智论持以定慧为性。闻辨二种俱以慧用为性。二约融通。谓总是一法界之行。随义说十。一是法界性自澄净义如清水珠。二法界性自离过义。三四俱是法界性能灭过义。五法界摄德广多义。六法界自性放舍义。七法界自性开觉义。八法界自性明照义。九法界自体任持义。十法界随缘应机义。是故一法界为性

同类推荐
  • 墨池琐录

    墨池琐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临汉隐居诗话

    临汉隐居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十香词

    十香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上清太上帝君九真中经

    上清太上帝君九真中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绛云楼题跋

    绛云楼题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红梅村

    红梅村

    著名作家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中蕴含着无穷无尽的奥秘,让你足不出门便晓天下事。培根《论读书》,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 BOSS令:迷糊老婆求错婚

    BOSS令:迷糊老婆求错婚

    她误把坏男当灰太狼,闯错房,求错婚。婚后她道:“我们分房睡。”男人爽快应允。新婚夜,两间卧室中间的墙被拆,男人淡声道:“分好房了……”
  • 重生嫡女有点拽

    重生嫡女有点拽

    沈虞知看着眼前的大火,流下了悔恨的泪水,如若可以重来,她再也不忤逆家人,再也不要追随于轩辕青......涅槃重生,她沈虞知依旧是都城最骄傲的沈将军嫡女,她还没跟轩辕青成婚,轩辕青还不是东宫太子,她还有机会扭转局势。只是为何在暴虐渣男贱女的路上遇见了一个权势滔天的男人?
  • 大航海时代之海盗日记

    大航海时代之海盗日记

    这是一篇尝试性的写作题材,利用日记的形式,每天讲述一个有关《大航海时代》游戏中的情节。我玩大航海时代有好多年,如今为了家庭和工作,已经很少玩了,生活其实也是很现实的。平时也有闲暇,只是不方便那种陷在任务队伍中,几个小时下不来的那种。于是想到了码字,用来纪念曾经的玩友和那段疯狂岁月。当然,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不可避免的存在大量编造,毕竟它不是纪实类文字,但我保证绝对不毁三观。有航海迷也可以在这交流交流,帮我开拓思路,先谢了!,毕竟它不是纪实类文字。最后用一首填词,送给现在的我和曾经的我。满江红:网游金甲稠戈,游戏里,旷世英杰。睨强敌,剑锋过处,群妖皆灭。铁马晓嘶便当冷,楼船夜渡夹内急。谁人怜,食指早抽抽,缺眠极。餐具盒,已堆积。脏衣被,庸收拾。把游戏攻略,时时温习。生怕又谈关服事,辉煌化作旧记忆。叹我等,手速不如人,早该息。
  • 大明异星君

    大明异星君

    小吏问;来者何人,听闻你者小儿会妖法?回禀差爷,李佳仁是小的贱名,妖法不通,异能生来则成。县太爷审;你个小娘皮祖籍何方,家有何人,以何为生,流窜至大明京城意欲何为?回大老爷话,小的,家居于海蓝星球、明月帝国京都皇城“颐仙园”,家有父皇、母后、皇姐共计三位至亲,小的在明月帝国愧领;怒龙星际军团第三舰队司令官之职,小的流窜至大明京城观光而已!平日有空闲之时,小的经常流窜各星球位面寻美少女,抱养小萝莉,偶而救济下穷苦,顺带贩卖点小玩意,最后强调一点小的是男人哦!
  • 阳间守门人

    阳间守门人

    漆黑如夜的世界,人们总是心怀恐惧,心向光明。有那么一类人,就在你身边,看似和你一样,却在不为人知的时候,镇守一方魑魅魍魉。祖传的丹书铁券。流传着陈家先祖一代代的不同故事。似是一种诅咒。摆脱不了禁锢的命运。有一天。陈江河打开了丹书铁券。不一样的故事拉开了序幕。
  • 万世劫因你

    万世劫因你

    为你赌上千万年的修为为自己立下了万世与你纠缠不休的咒。只因只想与你一起。
  • 至尊法神:废柴五小姐

    至尊法神:废柴五小姐

    她原本是Z国的幽灵杀手,拥有十分强大的异能,但却阴差阳错的重生到了一个白痴身上刚重生就陷入了重重危机,在这个充满魔法的天青大陆上到底会展现出何种传奇?
  • 追梦

    追梦

    《追梦》讲述了一个高考落第的农村青年,为了自己的文学梦———成为一个县城里的诗人或作家,在人生的道路上奋力拼搏的故事。现在青年励志发奋的小说很多,但以诗人或作家为自己的梦想而执着追寻的却是极少,这也正是这部小说的可贵之处。
  • 迁侠仗歌

    迁侠仗歌

    世间武功分三段,九道。天下分五域,凡佛仙魔妖。胜者为王,败者为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