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167300000021

第21章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那难陀城波波利庵婆林,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

时,长老舍利弗于闲静处,默自念言:“我心决定知过去、未来、现在沙门、婆罗门智慧、神足、功德、道力,无有与如来、无所著、等正觉等者。”时,舍利弗从静室起,往至世尊所,头面礼足,在一面坐,白佛言:“向于静室,默自思念:‘过去、未来、现在沙门、婆罗门智慧、神足、功德、道力,无有与如来、无所著、等正觉等者。’”

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汝能于佛前说如是语,一向受持,正师子吼,余沙门、婆罗门无及汝者。云何,舍利弗,汝能知过去诸佛心中所念,彼佛有如是戒、如是法、如是智慧、如是解脱、如是解脱堂不?”

对曰:“不知。”

“云何,舍利弗,汝能知当来诸佛心中所念,有如是戒、如是法、如是智慧、如是解脱、如是解脱堂不?”

答曰:“不知。”

“云何,舍利弗,如我今如来、至真、等正觉心中所念,如是戒、如是法、如是智慧、如是解脱、如是解脱堂,汝能知不?”

答曰:“不知。”

又告舍利弗:“过去、未来、现在如来、至真、等正觉心中所念,汝不能知,何故决定作是念?因何事生是念?一向坚持而狮子吼,余沙门、婆罗门若闻汝言:‘我决定知过去、未来、现在沙门、婆罗门智慧、神足、功德、道力,无有与如来、无所著、等正觉等者。’当不信汝言。”

舍利弗白佛言:“我于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心中所念,我不能知;佛总相法,我则能知。如来为我说法,转高转妙,说黑、白法,缘、无缘法,照、无照法。如来所说,转高转妙,我闻法已,知一一法,于法究竟,信如来、至真、等正觉,信如来法善可分别,信如来众苦灭成就,诸善法中,此为最上。世尊智慧无余,神通无余,诸世间所有沙门、婆罗门无有能与如来等者,况欲出其上?

“世尊说法复有上者,谓制法。制法者,谓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四禅、五根、五力、七觉意、八贤圣道。是为无上制,智慧无余,神通无余,诸世间所有沙门、婆罗门皆无有与如来等者,况欲出其上者?

“世尊说法又有上者,谓制诸入。诸入者,谓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如过去如来、至真、等正觉亦制此入,所谓眼色乃至意法;正使未来如来、至真、等正觉亦制此入,所谓眼色乃至意法;今我如来、至真、等正觉亦制此入,所谓眼色乃至意法。此法无上,无能过者,智慧无余,神通无余,诸世间沙门、婆罗门无能与如来等者,况欲出其上?

“世尊说法又有上者,谓识入胎。入胎者,一谓乱入胎、乱住、乱出,二者、不乱入、乱住、乱出,三者、不乱入、不乱住而乱出,四者、不乱入、不乱住、不乱出。彼不乱入、不乱住、不乱出者,入胎之上。此法无上,智慧无余,神通无余,诸世间沙门、婆罗门无能与如来等者,况欲出其上?

“如来说法复有上者,所谓道也。所谓道者,诸沙门、婆罗门以种种方便,入定慧意三昧,随三昧心修念觉意,依欲、依离、依灭尽、依出要法;精进、喜、猗、定、舍觉意,依欲、依离、依灭尽、依出要。此法最上,智慧无余,神通无余,诸世间沙门、婆罗门无能与如来等者,况欲出其上?

“如来说法复有上者,所谓为灭。灭者,谓苦灭迟得,二俱卑陋;苦灭速得,唯苦卑陋;乐灭迟得,唯迟卑陋;乐灭速得,然不广普,以不广普,故名卑陋。如今如来乐灭速得,而复广普,乃至天人见神变化。”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所说微妙第一,下至女人,亦能受持,尽有漏成无漏,心解脱、慧解脱,于现法中自身作证: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是为如来说无上灭。此法无上,智慧无余,神通无余,诸世间沙门、婆罗门无能与如来等者,况欲出其上?

“如来说法复有上者,谓言清净。言清净者,世尊于诸沙门、婆罗门,不说无益虚妄之言,言不求胜,亦不朋党,所言柔和,不失时节,言不虚发,是为言清净。此法无上,智慧无余,神通无余,诸世间沙门、婆罗门无有与如来等者,况欲出其上?

“如来说法复有上者,谓见定。彼见定者,谓有沙门、婆罗门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随三昧心,观头至足,观足至头,皮肤内外,但有不净发、毛、爪甲,肝、肺、肠、胃、脾、肾五脏,汗、肪、髓、脑、屎、尿、涕、泪,臭处不净,无一可贪,是初见定。诸沙门、婆罗门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随三昧心,除去皮肉外诸不净,唯观白骨及与牙齿,是为二见定。诸沙门、婆罗门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随三昧心,除去皮肉外诸不净及白骨,唯观心识在何处住?为在今世?为在后世?今世不断,后世不断;今世不解脱,后世不解脱,是为三见定。诸沙门、婆罗门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随三昧心,除去皮肉外诸不净及除白骨,复重观识;识在后世,不在今世;今世断,后世不断;今世解脱,后世不解脱,是为四见定。诸有沙门、婆罗门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随三昧心,除去皮肉外诸不净及除白骨,复重观识;不在今世,不在后世;二俱断,二俱解脱,是为五见定。此法无上,智慧无余,神通无余,诸世间沙门、婆罗门无与如来等者,况欲出其上?

“如来说法复有上者,谓说常法。常法者,诸沙门、婆罗门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随三昧心,忆识世间二十成劫败劫,彼作是言:‘世间常存,此为真实,余者虚妄。所以者何?由我忆识,故知有此成劫败劫,其余过去我所不知,未来成败我亦不知。’此人朝暮以无智说言:‘世间常存,唯此为实,余者为虚。’是为初常法。诸沙门、婆罗门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随三昧心,忆识四十成劫败劫,彼作是言:‘此世间常,此为真实,余者虚妄。所以者何?以我忆识故知成劫败劫,我复能过是,知过去成劫败劫,我不知未来劫之成败。’此说知始,不说知终,此人朝暮以无智说言:‘世间常存,唯此真实,余者虚妄。’此是二常法。诸沙门、婆罗门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随三昧心,忆识八十成劫败劫,彼言:‘此世间常,余者虚妄。所以者何?以我忆识故知有成劫败劫,复过是知过去成劫败劫,未来劫之成败我亦悉知。’此人朝暮以无智说言:‘世间常存,唯此为实,余者虚妄。’是为三常存法。此法无上,智慧无余,神通无余,诸世间沙门、婆罗门无有能与如来等者,况欲出其上?

“如来说法复有上者,谓观察。观察者,谓有沙门、婆罗门以想观察,他心尔趣,此心尔趣。彼心作是想时,或虚或实,是为一观察。诸沙门、婆罗门不以想观察,或闻诸天及非人语,而语彼言:‘汝心如是,汝心如是。’此亦或实或虚,是二观察。或有沙门、婆罗门不以想观察,亦不闻诸天及非人语,自观己身,又听他言,语彼人言:‘汝心如是,汝心如是。’此亦有实有虚,是为三观察。或有沙门、婆罗门不以想观察,亦不闻诸天及非人语,又不自观、观他,除觉、观已,得定意三昧,观察他心,而语彼言:‘汝心如是,汝心如是。’如是观察则为真实,是为四观察。此法无上,智慧无余,神通无余,诸世间沙门、婆罗门无有与如来等者,况欲出其上?

“如来说法复有上者,所谓教诫。教诫者,或时有人不违教诫,尽有漏成无漏,心解脱、智慧解脱,于现法中自身作证:生死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复受有,是为初教诫。或时有人不违教诫,尽五下结,于彼灭度,不还此世,是为二教诫。或时有人不违教诫,三结尽,薄淫、怒、痴,得斯陀含,还至此世而取灭度,是为三教诫。或时有人不违教诫,三结尽,得须陀洹,极七往返,必成道果,不堕恶趣,是为四教诫。此法无上,智慧无余,神通无余,诸世间沙门、婆罗门无有与如来等者,况欲出其上?

“如来说法复有上者,为他说法,使戒清净。戒清净者,有诸沙门、婆罗门所语至诚,无有两舌,常自敬肃,捐除睡眠,不怀邪谄,口不妄言,不为世人记于吉凶,不自称说从他所得以示于人,更求他利,坐禅修智,辩才无碍,专念不乱,精勤不怠。此法无上,智慧无余,神通无余,诸世间沙门、婆罗门无有与如来等者,况欲出其上?

“如来说法复有上者,谓解脱智。谓解脱智者,世尊由他因缘内自思惟言,此人是须陀洹,此是斯陀含,此是阿那含,此是阿罗汉。此法无上,智慧无余,神通无余,诸世间沙门、婆罗门无有与如来等者,况欲出其上?

“如来说法复有上者,谓自识宿命智证。诸沙门、婆罗门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随三昧心,自忆往昔无数世事,一生、二生乃至百千生成劫败劫,如是无数我于某处生,名字如是,种、姓如是,寿命如是,饮食如是,苦乐如是;从此生彼,从彼生此,若干种相,自忆宿命无数劫事,昼夜常念本所经历。此是色,此是无色;此是想,此是无想,此是非无想,尽忆尽知。此法无上,智慧无余,神通无余,诸世间沙门、婆罗门无与如来等者,况欲出其上?

“如来说法复有上者,谓天眼智。天眼智者,诸沙门、婆罗门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随三昧心,观诸众生,死者、生者,善色、恶色,善趣、恶趣,若好、若丑,随其所行,尽见尽知。或有众生,成就身恶行、口恶行、意恶行,诽谤贤圣,信邪倒见,身坏命终,堕三恶道。或有众生,身行善、口言善、意念善,不谤贤圣,见正信行,身坏命终,生天人中。以天眼净,观诸众生,如实知见。此法无上,智慧无余,神通无余,诸世间沙门、婆罗门无与如来等者,况欲出其上?

“如来说法复有上者,谓神足证。神足证者,诸沙门、婆罗门以种种方便,入定意三昧,随三昧心,作无数神力,能变一身为无数身,以无数身合为一身,石壁无碍,于虚空中结跏趺坐,犹如飞鸟;出入于地,犹如在水,履水如地;身出烟火,如火积燃;以手扪日月,立至梵天。若沙门、婆罗门称是神足者,当报彼言:‘有此神足,非为不有。此神足者,卑贱下劣,凡夫所行,非是贤圣之所修习。若比丘于诸世间爱色不染,舍离此已,如所应行,斯乃名为贤圣神足。于无喜色,亦不憎恶,舍离此已,如所应行,斯乃名曰贤圣神足。于诸世间爱色、不爱色,二俱舍已,修平等护,专念不忘,斯乃名曰贤圣神足。犹如世尊精进勇猛,有大智慧,有知、有觉,得第一觉,故名等觉。世尊今亦不乐于欲,不乐卑贱凡夫所习,亦不劳勤受诸苦恼。世尊若欲除弊恶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游于初禅,如是便能除弊恶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游于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亦复如是。精进勇猛,有大智慧,有知、有觉,得第一觉,故名等觉。’”

佛告舍利弗:“若有外道异学来问汝言:‘过去沙门、婆罗门与沙门瞿昙等不?’汝当云何答?彼复问言:‘未来沙门、婆罗门与沙门瞿昙等不?’汝当云何答?彼复问言:‘现在沙门、婆罗门与沙门瞿昙等不?’汝当云何答?”

时,舍利弗白佛言:“设有是问:‘过去沙门、婆罗门与佛等不?’当答言:‘有。’设问:‘未来沙门、婆罗门瞿昙等不?’当答言:‘有。’设问:‘现在沙门、婆罗门与佛等不?’当答言:‘无。’”

佛告舍利弗:“彼外道梵志或复问言:‘汝何故或言有?或言无?’汝当云何答?”

舍利弗言:“我当报彼:‘过去三耶三佛与如来等,未来三耶三佛与如来等,我躬从佛闻,欲使现在有三耶三佛与如来等者,无有是处。’世尊,我如所闻,依法顺法,作如是答,将无答耶?”

佛言:“如是答,依法顺法,不违也。所以然者?过去三耶三佛与我等,未来三耶三佛与我等;欲使现在有二佛出世,无有是处。”

尔时,尊者郁陀夷在世尊后执扇扇佛。佛告之曰:“郁陀夷,汝当观世尊少欲知足,今我有大神力,有大威德,而少欲知足,不乐在欲。郁陀夷,若余沙门、婆罗门于此法中能勤苦得一法者,彼便当竖幡,告四远言:‘如来今者少欲知足,今观如来少欲知足,如来有大神力,有大威德,不用在欲。’”

尔时,尊者郁陀夷正衣服,偏露右肩,右膝著地,叉手白佛言:“甚奇!世尊,少有少欲知足如世尊者。世尊有大神力,有大威德,不用在欲。若复有余沙门、婆罗门于此法中能勤苦得一法者,便能竖幡,告四远言:‘世尊今者少欲知足。’舍利弗,当为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数说此法,彼若于佛、法、僧,于道有疑者,闻说此法,无复疑网。”

尔时,世尊告舍利弗:“汝当为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数说此法。所以者何?彼于佛、法、僧,于道有疑者,闻汝所说,当得开解。”

对曰:“唯然,世尊。”

时,舍利弗即便数数为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说法,以自清净故,故名清净经。

尔时,舍利弗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失去的莱松岛

    失去的莱松岛

    创作出《乱世佳人》的玛格丽特·米切尔写出的另一本书。
  • 祝卿

    祝卿

    架空,写手没逻辑,请见谅哦。大家族的嫡女位至将军,军队之中女子很少但是都有过往。不同的过往交织,现在不断解开大家族的恩怨,只是代价较为惨烈,也在其中不断有新的神话产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道一碗天地

    道一碗天地

    “姑娘,无需等我,我的手是用来握剑的,不是握女人的手的,好男儿志在天下,你我缘分若至,自然会相逢”少年笑着说道,头也不回的走了……
  • 站住我的霸道老公

    站住我的霸道老公

    ‘要么爱我,要么要我’景洛尘对莫雪露说,‘你怎么这么霸道?’‘你不就爱我的霸道么,否则,小奶包是怎么来的。’
  • 翻天玺

    翻天玺

    仿佛命运捉弄,又恰似幸运女神眷顾,你穿越到了一个未知的世界。这是垂直而立的九十九重天,种族纷争不断,每个时代皆有着不同的传奇那九十九重天之巅,更有十番天外天,那是神的领域。你,商逸,在得到半只森罗神眼之后,毅然决然地踏上了飞天之路!在你面前,无所谓天才,无所谓世家,更无所谓天神!“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海到天边天做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 恋上皇室冰公主

    恋上皇室冰公主

    她------冰凌皇室的公主,性格很冷,却与她性格天差地别的死党来到“落翼”。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她将面临着种种困境,最后,她是否能得到属于她的幸福?让我们进入文章了了解吧!!!!!
  • 囧女辣手摧草录

    囧女辣手摧草录

    我穿了,于是,我成了一个长者萝莉脸和御姐身材的集“萌、宅、囧、腐、雷”为一体的新兴古代女性。天下第一巨富,为我囊中之物;武林第一魔教主,与我纠缠不清;黑道第一妖孽杀手,与我同榻而眠;江湖第一风流小王爷,和我一见投缘;我掀江湖千层浪,我华丽丽顶着萝莉脸,揣着腹黑心。
  • 逐仙踪

    逐仙踪

    考功名,踏皇殿,觅仙踪,战乱魔,本是庶出之子,却不甘人后,自创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