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18500000069

第69章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是菩萨摩诃萨为毕定为不毕定。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毕定非不毕定。世尊。何处毕定。为声闻道中。为辟支佛道中。为佛道中。佛言。菩萨摩诃萨非声闻辟支佛道中毕定。是佛道中毕定。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为初发意菩萨毕定。为最后身菩萨毕定。佛言。初发意菩萨亦毕定。阿惟越致菩萨亦毕定。后身菩萨亦毕定。世尊。毕定菩萨堕恶道中生不。不也须菩提。于汝意云何。若八人若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生恶道中不。不也世尊。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从初发意已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行禅定修智慧断一切不善业。若堕恶道若生长寿天。若不得修善法处。若生边国若生恶邪见家无作见家。是中无佛名无法名无僧名无有是处。须菩提。初发意菩萨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深心行十不善道无有是处。世尊。若菩萨摩诃萨有如是善根功德成就。如佛自说本生受不善果报。是时善根为何所在。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为利益众生故随而受身。以是身利益众生。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作畜生时有是方便力。若怨贼欲来杀害。以是无上忍辱无上慈悲心。舍身不恼恶贼。汝诸声闻辟支佛无有是力。以是故。须菩提。当知菩萨摩诃萨欲具足大慈心。为怜愍利益众生故受畜生身。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住何等善根中受如是诸身。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从初发意乃至道场。于其中间无有善根不具足者。具足已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菩萨摩诃萨从初发意。应当学具足一切善根。学善根已当得一切种智。当断一切烦恼习。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成就如是白净无漏法。而生恶道畜生中。佛告须菩提。于汝意云何。佛成就白净无漏法不。须菩提言。佛一切白净无漏法成就。须菩提。若佛自化作畜生身。作佛事度众生实是畜生不。须菩提言不也。佛言。菩萨摩诃萨亦如是。成就白净无漏法。无度众生故受畜生身。用是身教化众生。佛告须菩提。如阿罗汉作变化身。能使众生欢喜不。须菩提言能。佛言。如是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用是白净无漏法。随应度众生而受身。以是身利益众生亦不受苦。须菩提。于汝意云何。幻师幻作种种形若象马牛羊男女。如是等以示众生。须菩提。是象马牛羊男女等有实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佛言。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白净无漏法成就。现作种种身以示众生故。以是身饶益一切亦不受苦。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大方便力。得圣无漏智慧而随所应度众生身。而作种种形以度众生。世尊。菩萨摩诃萨住何等白净法。能作如是方便而不受染污。佛言。菩萨用般若波罗蜜作如是方便力。于十方如恒河沙等国土中。饶益众生亦不贪着是身。何以故。著者着法着处。是三法皆不可得自性空故。空不着空空中无著者亦无著处。何以故。空中空相不可得。须菩提。是名不可得空。菩萨住是中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世尊。菩萨但住般若波罗蜜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住余法中耶。须菩提。颇有法不入般若波罗蜜者不。世尊。若般若波罗蜜自性空。云何一切法皆入般若波罗蜜中。世尊。空中无有法若入若不入。须菩提。一切法一切法相空不。世尊空。须菩提。若一切法一切法相空。云何言一切法不入空中。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住一切法空中能起神通波罗蜜。住是神通波罗蜜中。到十方如恒河沙等国土。供养现在诸佛闻诸佛说法。于诸佛所种善根。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观是十方如恒河沙等国土皆空。是国土中诸佛性亦空。但假名字故诸佛现身。所假名字亦空。若十方国土及诸佛性不空者空为有偏。以空不偏故一切法一切法相空。以是故。一切法一切法相空。是故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用方便力生神通波罗蜜。住是神通波罗蜜中。起天眼天耳如意足知他心宿命智知众生生死。若菩萨远离神通波罗蜜不能得饶益众生。亦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菩萨摩诃萨神通波罗蜜。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利益道。何以故。用是天眼自见诸善法。亦教他人令得诸善法。于善法亦不着。诸善法自性空故。空无所著若着则受味。是空中无有味。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能生如是天眼。用是眼观一切法空。见是法空不取相不作业。亦为人说是法。亦不得众生相不得众生名。如是菩萨摩诃萨用无所得法故。起神通波罗蜜。用是神通波罗蜜。神通所应作者能作。是菩萨用天眼过于人眼见十方国土。见已飞到十方饶益众生。或以布施或以持戒或以忍辱或以精进或以禅定或以智慧饶益众生。或以三十七助道法。或以诸禅解脱三昧。或以声闻法或以辟支佛法或以菩萨法或以佛法饶益众生。为悭者如是说法。诸众生当行布施。贫穷是苦恼法。贫穷之人自不能益何能益他。以是故。汝等当勤布施。自身得乐亦能令他得乐。莫以贫穷故共相食啖不得离三恶道。为破戒者说法。诸众生破戒法大苦恼。破戒之人自不能益何能益他。破戒法受苦果报。若在地狱若在饿鬼若在畜生。汝等堕三恶道中。自不能救何能救人。以是故。汝等不应堕破戒心死时有悔。若有共相嗔诤者如是说法。诸众生莫共相嗔。嗔乱人心不顺善法。汝等今共相嗔乱心。或堕地狱若饿鬼畜生中。以是故。汝等不应生一念嗔恚心何况多。为懈怠众生说法令得精进。散乱众生令得禅定。愚痴众生令得智慧亦如是。行****者令观不净。嗔恚令观慈心。愚痴众生令观十二因缘。行非道众生令入正道。所谓声闻道辟支佛道佛道。为是众生如是说法。如汝等所著是法性空。性空法中不可得着。不着相是空相。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住神通波罗蜜中。为众生作利益。须菩提。菩萨若远离神通。不能随众生意善说法。以是故。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应起神通。须菩提。譬如鸟无翅不能高翔。菩萨无神通不能随意教化众生。以是故。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应起诸神通。起诸神通已若欲饶益众生随意能益。是菩萨用天眼见如恒河沙等诸国土。及见是国土中众生。见已。以神通力往到其所。知众生心随其所应而为说法。或说布施或说持戒或说禅定。乃至说涅槃法。是菩萨用天耳闻二种音声若人若非人。用天耳闻十方诸佛所说法皆能受持。如所闻法为众生说。或说布施乃至说涅槃。是菩萨净他心智。用他心智知众生心。随其所应而为说法。或说布施乃至或说涅槃。是菩萨宿命智种种本生处忆念。亦自忆亦忆他人。用是宿命智念过去在在处处诸佛名字及弟子众。有众生信乐宿命者。为现宿命事而为说法。或说布施乃至或说涅槃。用如意神通力到种种无量诸佛国土。供养诸佛从诸佛种善根还来本国。是菩萨漏尽神通智证。用是漏尽神通智证故。为众生随应说法。或说布施乃至或说涅槃。如是须菩提。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应如是起诸神通。菩萨用修是神通故。随意受身苦乐不染。譬如佛所化人作一切事苦乐不染。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应如是游戏神通。能净佛国土成就众生。复次须菩提。菩萨摩诃萨不净佛国土不成就众生。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因缘不具足故不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何等是菩萨摩诃萨因缘具足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告须菩提。一切善法是菩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缘。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何等是善法。以是善法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告须菩提。菩萨从初发意已来。檀那波罗蜜是善法因缘。是中无分别是布施者是受者性空故。用是檀那波罗蜜能自利益亦能利益众生。从生死拔出令得涅槃。是诸善法皆是菩萨摩诃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缘。行是道过去未来现在诸菩萨摩诃萨得度生死。已度今度当度。尸罗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那波罗蜜般若波罗蜜。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四念处乃至八圣道分十八空八解脱九次第定陀罗尼门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如是等功德。皆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道。须菩提是名善法。菩萨摩诃萨具足是善法已当得一切种智。得一切种智已当******。******已当度众生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差别品第八十四(丹本作四谛品)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是诸法是菩萨法。何等是佛法。佛告须菩提。如汝所问。是诸法是菩萨法何等是佛法者。须菩提。菩萨法亦是佛法。若知一切种是得一切种智断一切烦恼习。菩萨当得是法。佛以一念相应慧知一切法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是为菩萨佛之差别。譬如向道得果异。是二人俱为圣人。而有得向之异。如是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无碍道中行。是名菩萨。解脱道中无一切闇蔽。是名为佛。须菩提白佛言。世尊。若一切法自相空。自相空法中云何有差别之异。是地狱是饿鬼是畜生是天是人。是性地人是八人地是须陀洹人是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人是辟支佛是菩萨是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世尊。如诸人不可得。业因缘亦不可得。果报亦不可得。佛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言。自相空法中无众生。无业因缘无果报。须菩提。若有众生不知是诸法自相空。是众生作业因缘。若善若。恶若无动。罪业因缘故堕三恶道中。福业因缘故在人天中生。无动业因缘故色无色界中生。是菩萨摩诃萨行檀那波罗蜜乃至十八不共法时。尽受行是助道法入如金刚三昧。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已饶益众生。是利当不失故不堕五道生死中。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得六道生死不。佛言。不得也。须菩提言。世尊。得业若黑若白若黑白若不黑不白不。佛言不也。世尊。若不得云何说是地狱饿鬼畜生人天须陀洹乃至阿罗汉辟支佛菩萨诸佛。须菩提。若众生知诸法自相空。菩萨摩诃萨不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不拔众生于三恶趣乃至五道往来生死中。须菩提。以众生实不知诸法自性空故。不得脱五道生死。是菩萨从诸佛所闻诸法自相空。发意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须菩提。诸法不尔。如凡人所著是众生于无所有法中。颠倒妄想分别得法无众生有众生相。无色有色相。无受想行识有受想行识相。乃至一切有为法无所有。用颠倒妄想心。作身口意业因缘。往来五道生死中不得脱。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一切善法内般若波罗蜜中。行菩萨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为众生说四圣谛苦集苦灭苦灭道开示分别。一切助道善法皆入四圣谛中。用是助道善法故分别有三宝。何等三。佛宝法宝僧宝。不信拒逆是三宝故。不得离五道生死。须菩提白佛言。世尊。用苦圣谛得度。用苦智得度。用集圣谛得度。用集智得度。用灭圣谛得度。用灭智得度。用道圣谛得度。用道智得度。佛告须菩提。非苦圣谛得度。亦非苦智。乃至非道圣谛得度。亦非道智。须菩提。是四圣谛平等故我说即是涅槃。不以苦圣谛不以集灭道圣谛。亦不以苦智不以集灭道智得涅槃。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何等是四圣谛平等相。须菩提。若无苦无苦智。无集无集智。无灭无灭智。无道无道智。是名四圣谛平等相。复次须菩提。是四圣谛如。不异法相法性法住法位实际。有佛无佛法相常住为不诳不失故。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为通达实谛故行般若波罗蜜。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为通达实谛故。行般若波罗蜜如。通达实谛故不堕声闻辟支佛地。直入菩萨位中。佛告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如实见诸法。见已得无所有法。得无所有法已见一切法空。四圣谛所摄四圣谛所不摄法皆空。若如是观是时便入菩萨位中。是为菩萨住性地中不从顶堕。用是顶堕故堕声闻辟支佛地。是菩萨住性中能生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是菩萨住是初定地中分别一切诸法。通达四圣谛。知苦不生缘苦心。乃至知道不生缘道心。但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观诸法如实相。世尊。云何观诸法如实相。佛言。观诸法空。世尊。何等空观。佛言。自相空。是菩萨用如是智慧观一切法空。无法性可见。住是性中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无性相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非诸佛所作非辟支佛所作。亦非阿罗汉所作亦非向道人所作。亦非得果人所作亦非菩萨所作。但众生不知不见诸法如实相。以是事故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以方便力故为众生说法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七譬品第八十五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道行之路

    道行之路

    大道无形?扯....那是你悟性太差。天才总被扼杀?扯.....那是你不够天才。叶杨为天域天才,重生之后如何问道苍穹?看强者归来,美女、鲜血、人生
  • 宠妃日记:雁归来兮

    宠妃日记:雁归来兮

    没有十里红妆,她嫁给了他。她说,不管世事如何变迁,我都会跟随你,你在哪里,我就在哪里。他说,你是我的人,我定会竭尽全力护着你,即使繁华落尽,我待你始终如一。后来,一切都变了,变了。她明白,只有十里红妆,就是一辈子的许诺。空口无凭,无论真情与否,没有这些做铺垫的事物,一切的美好都只会是虚幻。
  • 超神学院之流浪万界

    超神学院之流浪万界

    这是一个无名英雄带领(坑害)无数被压迫人民反抗暴政的故事。(无限流,暂定主世界为超神。)
  • 武道凌魂

    武道凌魂

    本书为《武帝魂》续作,由于那个号废了所以换个号写,请关注此书。书介绍请看原书!
  • 晚安小米

    晚安小米

    我们会习惯我们也会离开我们会微笑我们也会在某一天觉得当初,真好
  • 逆乱争锋

    逆乱争锋

    一次事故,使得少年立下了疯狂的目标抛头颅,洒热血心不弃,战无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魔王在上

    重生之魔王在上

    异世剑帝重生都市,本想按部就班的重返巅峰,却意外获得系统,从此走上了剑(贱)道不归路······
  • 血寄情眸芯绝恋

    血寄情眸芯绝恋

    当她遇到了他,“就叫殇绝吧,希望他经历的苦难就此结束”。刺杀中,他被尊主的心腹带走,她不顾自己受的伤追着他们跑,再一次承诺“殇绝,给我十年,一定等我”她不知道这只是开始十年后……她意外的遇见了他,她激动的抱住他……他面无表情的推开她“你认错了,我是白君言。别碰我,她会误会”她等了十年却等就来了一句“你认错了,她会误会。”她努力忽视心脏传来的抽痛,一字一句的艰难的开口“对不起,是我太莽撞了”
  • 伊尼斯的白塔

    伊尼斯的白塔

    暗示理论认为,魔法源自施法者的想象,借助精神力量,将“想象中的”法术投射到现实世界。元素理论认为,魔法源自自然界本就存在的元素。借助咒语对元素进行排列组合,从而形成法术。这么一来,按照暗示理论,同样具有思想的魔兽应该存在;按照元素理论,可以刻录咒语的法阵应该存在?但是它们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