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51000000024

第24章 1 技术战略规划

联想是从2000年年底,从整个公司层面开始做技术战略规划的。第一次做规划是在麦肯锡的参与下进行的。整个公司在请麦肯锡做公司三年业务规划时,技术战略规划是作为一个子课题进行的。当时,麦肯锡认为联想在技术战略规划方面的能力略强于业务规划能力,且麦肯锡在技术战略方面也不是强项,所以技术战略规划主要是靠联想自己人完成的。参加规划的成员包括:技术发展部(后改为产品链管理部)、研究院、各事业部研发负责人等。贺志强作为公司技术总负责人,理所当然是规划的牵头负责人。

经过规划组的努力,联想做出了第一部技术战略规划。它的正式名称是“公司三年规划R&D职能战略”。在这部文献中,第一次明确描述了公司R&D定位及指导原则、对R&D的需求、R&D方向及能力目标、SWOT分析及挑战、战略措施、R&D投入、考核原则等。这部规划在2001年初完成,并且与公司三年规划一起给总裁室做了汇报。从汇报情况看,基本得到了公司高层的认可,也得到了麦肯锡的好评。

现在回过头来反观这部规划,还是有很多地方是值得探讨和反思的。

●从公司R&D定位及指导原则看,联想给自己的定位并不是高科技公司。其中关键词句是这样说的:在对市场需求和核心技术深度理解和创新的基础上,支持各业务群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方案,使公司成为产品、方案和应用技术的国际领先者(三年内国内领先)。这基本上是将公司定位在产品、应用技术这个层面。不要说核心技术,就是部件级技术也没有提。这个定位与公司愿景中的“高科技的联想”是有很大差距的。

●从R&D方向和能力目标看,许多没有达到。比如,在接入端深度发展方面、系统软件方面、局端技术方面、技术跟踪方面都有一些很具体的目标,但是显然没有达到。还有一些是界定比较模糊的,如从BOX到COMPACT,即从原来大盒子式的产品到紧凑型产品的开发,像笔记本、手机等。如果指的是做到板级设计开发,那至少在2003年年底还没有做到。这些没有做到的目标应占整体目标相当大的比例。

●研发实施能力目标,差距也很大。在规划中制定研发实施能力目标的初衷是很好的,它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一个企业研发的水平,但是在实施中差距也较大。比如在前瞻性规划能力方面,要保障公司产品研发不出现技术方向上的重大失误。可是在当时三层业务上增长业务中的固线接入设备(主要指机顶盒、蓝色家电类产品)、ISP服务、ASP服务等都下马了,算不算技术方向判断失误呢?在核心技术组织能力,短期突破能力、掌握程度和组织队伍能力、自主、合作、引进比例等方面,似乎都没有做到。

●优劣势分析中有名实不符的现象。比如在SWOT分析中列出了三条优势:公司管理层对技术创新的高度重视、持续有力度的资金投入、品牌及市场开拓能力。关于公司高层对技术创新的高度重视,先不说是否真重视。即便重视,重视程度的不同也是会导致不同结果的。如果只是口头上喊重视,实际什么都不动是一种情况;而真的是切肤之痛,不抓上去就睡不着觉又是另外一回事。持续有力度的资金投入看怎么比,如果跟联想以前比,确实有很大提高,但是与业界公认的标准比,差距仍然十分巨大,即便与国内企业的优秀厂商比,也是有差距的。品牌及市场开拓能力代表的是营销能力,对技术能力的影响很有限。

●在挑战分析中对应措施软弱。在面临挑战中分析的几点是比较贴切的,像高科技人才匮乏、技术积累不足、研发管理的薄弱、创新氛围的缺乏等。但是对应的举措显得苍白乏力。比如技术人才匮乏的举措是:在引进技术的同时也直接引进人才;建立有吸引力的研发文化氛围及人才管理体系,以吸引和保有人才;有意识地进行研发梯队建设。其实不能吸引高技术人才的最根本原因是没有技术含量高的研发项目,这条解决了就能从根上解决问题,其他举措都很虚。

在无核心技术积累方面的举措是:建立知识管理体系(文档管理、知识产权);通过多种手段直接引进技术,收购兼并及合作;充分利用国内的技术资源,如企业、科研院所。其实无核心技术积累的根本原因是有没有坚决做核心技术的决心和信心,有了这点,其他只是具体手段而已。像建立PDM(产品管理系统)、专利系统都是后置的,如果没有做真正的技术,空有这些系统又有何用?

在创新氛围方面的举措是:从环境、体制、文化三方面培养创新氛围。这太简单了些,其实创新氛围是由企业的文化和基因来决定的,我不认为是“培养”出来的。后来研究院在实施中做了一些努力,比如比较宽松的着装要求,建立了咖啡屋、茶室、宽大的办公位设计等等。但是这些外在环境的营造很难解决根本问题。其实创新氛围的关键问题是诸如有否高技术含量的研究课题、高水平研发人员的保有量、高质量的专利拥有等等。这些问题解决了,创新氛围自然就出来了。

●研发投入原则是对的,可是缺乏与业务的呼应关系。如果研发投入的业务方向是错的,投入多少都打水漂了。这里业务方向是否正确就变得十分关键。所以在制定研发投入原则时一定要与相关业务建立某种制约关系。比如说,如果所投入的业务方向出了问题,相关的责任人要负什么样的责任?这方面显然没有相应的规定。

●考核原则正确,但操作性弱。考核原则从满足业务群需求、投资回报率、研发管理和培训、创新氛围等维度设立了一系列KPI(关键能力指标)。这些KPI的原则是正确的。但是这些KPI指标如何监控?完成了如何奖励?没完成如何处罚?特别是责任人是谁?出了问题谁最终负责?这些问题都没有明确。这样使得再好的KPI也无法落实。另外对创新氛围建设似乎没有硬指标用于考核。其实要真想考核,也是可以设定硬指标的。比如,在国家一级专业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在国际一级专业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数、被批准的专利数、某专业领域顶级专家数等等。

总的来说,这部规划如果单纯从表面看,应是不错的规划。可是最大的问题有两点:一是与公司愿景的关系没有解决,即目前的R&D定位与“高科技的联想”基本上是脱节的;二是定了一些不错的目标,而后面的执行严重不到位。

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是:为什么这个看似不错,却不能执行到位的规划当初没人提出异议?在总裁室也顺利通过?难道仅仅是执行层推进不利吗?有没有更深的原因?

第一个问题应该是责任感问题。技术战略规划小组全体成员是否都把这个规划看成自己的责任,并做好充分准备去全力实施?这个问题应该是未解决好的。小组成员是抱着各种心态参加规划的,比较普遍的心态是先做着,至于能否实现,那是以后的事。甚至有的成员还持有“做完规划后,做不做研发这摊事还不定呢”的想法。后来一些小组成员也确实发生了岗位的变化。

第二个问题是对一些根本性问题没有展开充分讨论。比如到底要做产品公司还是技术公司,认识是含糊的,至少与愿景是不相符的。这个根本性问题的不确定,导致了后面几乎所有论点的含糊性。不知是主要负责人有意避开了这个根本性问题,还是没有想清楚,小组成员也没人去追究。反正这样一个带有根本立意性的问题就含糊过去了。

第三个问题是公司研发以前的固有观念基本控制了研讨氛围,没有人去想与以前习惯不同的东西。小组多数人员来自事业部系统,多年的工作惯性,使他们很容易就倾向于他们的习惯做法。一旦这种思维定式起了主导作用,结果是难以改变的。除非小组的负责人有很强势的引导、影响并说服多数成员,情况才有可能改观。

第四个问题是这个规划与公司的现状无疑是匹配的。这个规划经过小组无数次的讨论,最后又经过总裁室的认可,大家都没有看出明显问题,那只能认为这个规划是顺应了公司的大多数人当时的认识水平。

总之,技术战略规划是做了,第二年又做过修改,第三年在麦肯锡的参与下又重新再做。但是显然没有什么根本性的改变,这种局面麦肯锡也是无能为力。尽管他们给出一些模板,在各级访谈时尽量做些引导,但仍然不足以影响联想的大局。

同类推荐
  • 每天读一点大师投资学

    每天读一点大师投资学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壮大,“穷者越穷、富者越富”的马太效应日益彰显,投资技巧已经成为致富的基本功。但西方投资大师的著作繁多,且晦涩难懂,让广大中国投资者望而生畏,《每天读一点大师投资学》深入浅出,让大家只读一本书就掌握本杰明·格雷厄姆、沃伦.巴菲特、乔治·索罗斯、吉姆·罗杰斯、詹姆斯·P·奥肖内西、范·K·撒普、罗伯特·希勒、阿瑟·莱维特八位投资大师的投资经验,轻轻松松掌握投资精髓。中国投资者还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资本市场起步晚,制度不完善,运用西方投资大师的理论需要结合中国实际,作者在这方面也给出了操作建议。衷心希望《每天读一点大师投资学》能成为您运用大师投资智慧的起点。
  • 什么时候出发都不晚

    什么时候出发都不晚

    优酷老友记,搭建了一个平台,让平时公众眼中的商界大佬们,可以坐下来,聊一聊各自的故事。他们当中有地产界的风云人物黄怒波、冯仑、王石,互联网领域的先锋人物马云、古永锵、周鸿祎,实业界的元老柳传志、王建宙,青年导师新东方的俞敏洪,娱乐大咖周星驰、陈可辛、王长田,电商界的新秀陈欧……他们有不同的领域,不同的经历,在“老友记”这个混搭的平台,在巅峰对谈中,呈现出各自真实的内心世界和人生内幕。你可以从中看到他们的个性魅力、商业智慧和人生哲学。他们在商海沉浮中历练出的睿智眼光,他们在无数风险中所沉淀的宝贵经验,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一笔巨大财富。他们的思考,他们的成功,相信对你我都会有所启迪。
  • 销售战将:“90”后销售菜鸟到销售高手的实战纪实

    销售战将:“90”后销售菜鸟到销售高手的实战纪实

    《销售战将:“90后”销售菜鸟到销售高手的实战纪实》推出了巨海集团7位“90后”在工作中的突出事迹,介绍了他们对销售工作的认识和从事销售工作的心得体会,他们在年轻员工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真实呈现了巨海集团年轻员工创新发展、勇担责任、开发客户的真实案例,不失为企业文化宣传和员工培训的有用教材,对做好新一代年轻员工理想信念教育工作、鼓舞士气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红楼智慧

    红楼智慧

    与曹雪芹大师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方成巨著比起来,我常常为自己仓促间的狗尾续貂而汗颜;同时,由于水平所限,书中难免存在不妥之处,希望各位同行和朋友们多批评、指正。
  • 销售员金口才全书

    销售员金口才全书

    商场上,可以说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嘴,每一次交易都不亚于一场外交活动。采购需要说动卖方,销售需要说动买方,争得利益需要讨价还价,双方或多方合作需要谈判。就是求职应聘,或者是很好的谋略贡献给老板。这些都需要张嘴去“说”。缺少语言沟通,没有一定的语言艺术都是不行的。所以,商人这个职业多半也是靠嘴吃饭的职业。有人分析“商”字是“八口”撞开大门。虽然有点牵强,也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
热门推荐
  • 二次元之从零开始的死神天赋

    二次元之从零开始的死神天赋

    关于凌夜穿越异世界的二三事,手机从维修店拿回来发生意外,出现了“是否想改变这无聊的日常?”凌夜肯定是选否啦,谁知道手一滑,命运改变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邪王独宠嗜血妃

    邪王独宠嗜血妃

    一位杀手,新月集团的老板…………等等多重身份,可惜陨落了。在武尊大陆出现了天才。“璃儿,来来来,快点卧下,为夫以帮你暖好了床”额。。。额这位尊主要注重形象!!!“璃儿,在你面前不要形象也罢”。。。。呃
  • 林彦俊之年少有你

    林彦俊之年少有你

    原作品《林彦俊之一朝一夕永相伴》未解禁现重发【林彦俊/甜文/禁转载/勿上升真人】“林彦俊,你的明天和站在你面前的明天你要哪一个?”“我要我喜欢的明天”“如果你喜欢的明天不再喜欢你怎么办?”“我会不顾一切把明天追回来”“笨蛋,你追不上明天啊”“可我追的上你”或许两人的相遇是两颗彗星间的撞击又或许这就是命中注定
  • 经商从做人开始:李嘉诚给年轻人的忠告

    经商从做人开始:李嘉诚给年轻人的忠告

    本书把最经典的经营理念和生意心得挑选出来,用最浓缩的语言阐释,用最具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说明,以达到启迪和激励当代青年人的目的。这是一本教你如何做生意的书,但更是一本教你如何做人的书。相信每一个深谙李嘉诚经商之道的人,都能赚到大钱,赚到开心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布莱肯林场

    布莱肯林场

    以林作城,以河为池,以鸟兽为伍,安居在布莱肯山脚下裙:284179963
  • 我在书里追男神

    我在书里追男神

    (1V1双洁+小甜饼)程椿是个不折不扣的宅女,最爱干的事就是看小说,追男神。某日,在放学回家途中,因为急着回家追书,一不小心踩到了没有盖的下水道口,由此穿进了她正在追的小说里。她惊奇的发现,她成了男神的前妻,为了追到男神,程椿开启了她的追男八十一式……“阿深,你看这是我新做的甜品,你尝尝?”“阿深,我脚崴了,走不动,你背我好不好?”“阿深,你看你前女友推我。”“穆深!你看一眼老娘啊!”后来,,,
  • 第一狂妃:殿下,深深宠

    第一狂妃:殿下,深深宠

    “手感不错,虽然小了点~”摸了她的胸,敢说她小?“呸,你哪里更小!”偷了他的东西,扒了他的衣服,敢说他小?“要不要试试?”试个屁,她又不是脑抽,逃之夭夭要紧。正剧简介:唐门高手穿越成了废材少主,从此女扮男装横行异世,凡是谤她、欺她、辱她、轻她、贱她。全都揍趴,揍趴,揍趴,揍趴,揍不死他丫的!!玩转异世一有暗器,而又毒药,丹药,三有天资。左右美男环绕,日子过得不要太滋润。不过某男紧追不舍,死缠烂打,她表示很为难:“殿下,不想搞基,不约!”“好巧,孤也不想搞基。只是恰好是你……”
  • 不生病的习惯

    不生病的习惯

    健康开始于良好的习惯,结束于不良的习惯,健康的保持也有赖于良好的习惯。看看脸色、看看眼睛、闻闻气味都能看出你的健康来。矿泉水、纯净水、蒸馏水、碳酸饮料,看上去很美,但都没有白水美。5大养老穴、4种随手可得的食物让你益寿延年。很多疾病由心而生,由心而灭。传统医学把体质分为寒、热、虚、实四种,具体又分为平和体质、痰湿体质、气虚体质、血虚体质、阴虚体质、阳虚体质、湿热体质、气郁体质、特禀体质等九种。不同的体质通过人的外部特征就可以轻松地辨别出来,让你的养生不再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