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56600000022

第22章 鲁迅(5)

那时候中国一天比一天黑暗,特务们到处在抓反对袁世凯的人,街上贴着“莫谈国事”的标语。鲁迅憎恨这种黑暗,但没有力量驱逐它,并且也不相信此时中国那些变幻莫测的新派政治力量能驱除它了。

在死寂的忧闷中,他把书籍当成精神的避难所。于是,如痴如狂地看书、抄书、买书。买的书如果有残缺,就设法补抄或补绘遗失的插图。

1912年到1913年,他读的书范围极广,包括诗歌、杂著、画谱、杂记、丛书、牍、史书、汇刊等等。

后来,提倡新式教育的蔡元培被迫辞职,他更是感到在旧思想传统盘根错节的中国社会,提倡一点新东西,太艰难了。

这时,一个叫人吃惊的消息传来,他在家乡的好友范爱农被旧派人物排挤失业,生活窘困,竟不幸落水身亡了。因为鲁迅深知他是游泳的好手,所以决不相信他是失足而亡,而认定他不是自杀,是被黑暗的社会吞噬了。他悲愤极了,提笔写了《哀范君三章》。

他陷入了更深的忧郁、苦闷之中,为了不使生命虚度,就把业余的所有时间都用来辑录和校勘古书。每天夜晚,伴着昏黄的灯光,不停地抄写着、校勘着,为自己建造一座高墙,同这个令人失望和厌恶的社会隔离开,以换得内心的安宁。

他又开始钻研佛经和抄写古碑。从1914年4月中旬起,鲁迅一本接一本地阅读佛学书籍,还常常与住在绍兴的周作人互相交流。甚至为了庆祝母亲60寿辰,还捐资银元60元刻印《百喻经》上下卷40部。

1915年到1916年,他继续批阅佛经之外,又研读造像、画像、拓本、墓志、壁画、金石、瓦当文字等。

正当他经历着一生中最寂寞的这一段时间时,中国大地上一种新的东西正在萌动。陈独秀主编的《青年》杂志于1915年创刊,1916年改名为《新青年》,开始提倡文学革命。

鲁迅静观着,而且是带着怀疑的眼光静观着。

他每期都要阅读,还在1917年,给周作人寄去了10期。自己曾经呐喊过变革,但是没有用;现在别人又在呼喊了,会不会同自己一样呢?

但从这一年夏天起,他购买碑帖画册的数量减少了,一些外国书籍大量地出现在他的案头,他对鼓动自由与反抗的外国文学的兴趣复活了。

而这都在喻示着,一颗不平凡的心灵即将在沉默中爆发!

控诉吃人的社会

曾几何时,屋里昏黄的灯下留有鲁迅勤奋耕坛的身影,那是他正在描写古老的碑帖。

长夜就此逝去,他感到生命也慢慢地消逝了,一种在混沌的人世找不到出路的难耐的寂寞攫住了他。

有一天,他在日本留学时的同学钱玄同来了,一坐就坐到三更半夜。鲁迅称这位同学为“爬翁”,因为他们一起在东京听章太炎讲课时,钱玄同很不安静,喜欢在席地上爬来爬去。钱玄同则因鲁迅不修边幅,喜欢凝神冷坐,给他起了个绰号“猫头鹰”。

他们之间的友谊很深,是那种可以倾心谈笑的老朋友。钱玄同留日回国后,在浙江、北京等地从事教育工作,不久就到北京大学任教授,又兼任《新青年》的编辑。

这天晚上,他将手提的大皮夹放在破桌子上,脱下长衫,在鲁迅对面坐下,翻看他的那些古碑的抄本,发出质问道:

“你抄了这些有什么用?”

“没有什么用。”

“那么,你抄它是什么意思呢?……我想,你可以做点文章。”

鲁迅明白他的意思了,钱玄同正在和陈独秀办着《新青年》,需要寻求支持的力量,希望鲁迅也能参加到他们的战斗行列中去。

可是鲁迅心底是有疑虑的,他很恳切地告诉钱玄同: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的,并不感到将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鲁迅想得总是那么深沉,在这个传统、腐朽的国家里,把人们关在密不通风的铁屋子里,想把酣睡的人们唤醒,是那么容易的吗?就算是唤醒了,也不一定能打破这铁屋子,获得生的希望。那么,清醒地意识到行将死亡,会更痛苦。

然而钱玄同想得似乎比鲁迅要乐观一些,他说: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子的希望。”

他的这种乐观情绪感染了鲁迅,因为事实上他从来没放弃过自己的希望,尽管他还不知道在哪里。现在他想,或许《新青年》就是这样的希望,于是他答应了写稿子,并加入这个编辑部一起商量工作。

那时候正是白话文学刚刚提倡,胡适和陈独秀等人希望以此来拯救中国人的精神,但是封建守旧势力是强大的,文言文和白话文正在对垒中。

鲁迅开始酝酿自己的小说了!

他小的时候在读《二十四孝图》和《鉴略》的时候,就对里面很多令人恐怖的记载惊讶,结果这些东西却被一直当做是合乎道德和礼法的。后来看了《资治通鉴》等大量正史和野史,里面有不少“易子而食”、“食肉寝皮”的描写。他在反复的思考中发现:“中国人简直是食人民族”!于是,他要用笔控诉这个吃人的罪恶的封建制度!

这时,他的那个发了疯的姨表兄弟阮久孙的影子又在他眼前晃动起来。阮久孙本在山西一带做小官,但后来得了“迫害狂”症,总觉得一些外商、同僚们要谋杀他,这实际上是一个在封建势利场上快要被别人吞掉的牺牲品。

其实,在鲁迅身边,除了阮久孙这样被迫害而疯的人之外,还有着不少的叛逆者。比如他年轻时的老师、革命家章太炎,当他因《苏报》案入狱,刑满释放后,赴东京流亡时,就自称“疯癫”、有神经病。

鲁迅怜悯无辜的被迫害者,也更尊敬勇猛的叛逆者。被迫害发了疯的狂人,以及自称是“疯癫”的叛逆者,这些形形色色的人,在他胸中开始融到了一起。

1918年4月,他写成了白话短篇小说《狂人日记》,笔下的主人公狂人形象,既显示出封建制度对人残暴的迫害,又展开了不屈的抗争,并且紧紧地扣住了“吃人”的主题。

1918年5月,刊载《狂人日记》的《新青年》第4卷第5号出版了,中国新文学的第一篇作品以一种惊雷骇电般的激情横空出世,沉痛地控诉了封建制度的“吃人”历史,这是一篇对封建主义充满正气和勇敢的宣战书。

除此之外,鲁迅还发表了一批新作,如《梦》、《爱之刘》、《桃花》,抒发了他对新的理想的追求,与诅咒和诬蔑新诗创作的国粹派针锋相对。

在《狂人日记》之后,鲁迅一发不可收拾,陆续创作了不少小说,还写了很多论文和杂感。

这年冬天,他又创作了小说《孔乙己》并发表于次年4月的《新青年》评上。孔乙己是个没有考上秀才的读书人,在以传播孔孟之道为主要内容的封建教育的长期毒害下,他养成了好喝懒做和自视高人一等的坏思想。但他的社会地位和思想却使他无以为生,越过越穷,甚至沦为窃贼,但他仍然忘不掉自己的身份,不肯脱下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

小说以鲁镇的咸亨酒店为背景,每当满脸皱纹里夹着伤痕的孔乙己出现在门口,便引起一阵阵哄笑的声音,原来是喝酒的客人们嘲笑他又去偷窃了。孔乙己涨红了脸,绽出了额上的青筋,竭力争辩着,说自己是个清白的人。

最后是他偷了丁举人的东西,被这个孔乙己羡慕的、受封建文化熏陶出来的人打断了腿,终于无法生存而死掉了。

1919年,伟大的“五四”学生爱国运动爆发了,就在这个月的《新青年》上,李大钊发表了俄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期上,鲁迅发表了著名的小说《药》和4篇《随感录》,深刻地总结了以往的民主革命的历史教训。

从第4篇小说《明天》开始,他不仅在《新青年》上发表东西,还扩展到了《新潮》、《展报》等许多报刊,又写了很多小说,包括《故乡》和《阿Q正传》等。

1913年,他把自己的十几篇小说,编成集子,题名《呐喊》,在9月份出版。这一声宏亮的“呐喊”是“五四”新文学第一个丰硕的成果,立刻引起了文艺界和青年的激动和重视。

这个时期,他还写了很多随感录,这后来成了杂文这一文学样式的发端。

1921年,鲁迅写成了自己最著名的小说《阿Q正传》,更完整地描写了辛亥革命时期的现实人生。

《阿Q正传》是在1921年12月的《晨报副刊》上开始连载的。当时《晨报副刊》刚增添了“开心话”这个栏目,每周见报一次,登载轻松活泼的文章。

正在编辑《晨报副刊》的孙伏园来找鲁迅约稿,要他给“开心话”写点东西。于是,《阿Q正传》就在这个栏目中跟读者见面了。

阿Q这个形象,多少年以来就在鲁迅心里跃动了,就是一直没有机会写,这下子好了,当天晚上他就顺利地写成了《第一章序》,为了配合“开心话”栏目,还故意加上一些诙谐讽刺的话语。但是最后还是因为内容过于严肃,从第二章起就被移到了“新文艺”这个栏目。

阿Q是个生活在江南小村镇里的贫苦农民,相当奇特和滑稽。他在被侮辱和迫害的生活中,养成了十分怯懦的习性,却又常常表现出一种荒唐怪诞的“精神胜利法”。这种富有喜剧性的矛盾和纠葛,在鲁迅笔下俯拾即是。

鲁迅通过《阿Q正传》和其他的一些短篇小说,将中国的新文学创作与20世纪世界文学的进步潮流连结起来了。全世界的读者了解中国的新文学创作,是从了解鲁迅开始的。

“五四”以后,鲁迅先后在北京的8所学校兼课,时间长达6年之久,其中主要是在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一直到1926年离开北京。在大学里他开始系统地研究和讲授中国小说史。

鲁迅讲的中国小说史,是“五四”以后涌现出来的新事物,他是第一个从事这方面工作的。

他讲课的时候,掌握了丰富的史料,治学严谨,眼光敏锐,语言风趣,所以很受同学欢迎。每逢他上课,教室里总是挤满了人,连许多不是学文学的学生也来听他的课。

他的课充满了青春的热情和蓬勃的朝气,教室里本来是两个人的座位,这时却挤坐着三四个人,还有很多人站在门边、走道,或者坐在窗台上。人数虽然多,但整个教室却保持着一种严肃的静穆,学生们都被他精彩的讲解吸引得忘了自己了。

他和学生平等相处,从不随便责备人。

鲁迅对待青年学生非常好,有的时候好得都过分了。

有一次,一个北大学生来到鲁迅寓所,往床上一坐,脱下鞋来,让鲁迅替他拿去修理。鲁迅立即照办了。鞋修好了,这个学生不仅没有道谢,反而埋怨修得太慢了。

后来,有人问鲁迅有没有这件事。他回答说:“有这回事,这就是进化论的影响,进化论牵制过我……现在不再给人去补鞋子了,不过我还是要多做些事情。”

鲁迅和他过去的学生孙伏园外出旅行时,常常是先生给学生打铺盖。孙伏园把这类事情比作耶稣给门徒洗脚,表现了对后来者的仁厚虔诚之心。

作为老师,他在学术方面的成就是巨大的,这个时期他根据讲稿写成了《中国小说史略》,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另外,还翻译了大量的外国优秀作品。

鲁迅于20年代初期,先后创作了一些刊物和团体,但由于各种原因,结果都不甚理想,令他伤心的是有的他培育过的青年后来却在他困苦的时候落井下石,真是人事沧桑,变幻莫测,令人心痛!

但最叫鲁迅悲痛的是,这种莫测之变,竟发生在家庭之内,兄弟之间,这给他的打击十分严重。

从前,鲁迅的悲哀和寂寞,都是来自个人和社会环境的,现在却来自最亲近的人,几十年长相守的手足,原来一直并肩战斗的“友侣”,这才是最令人痛惜和伤心的!

鲁迅和他的二弟周作人,年龄差不多,从童年的时候一直到“五四”时期,都走着差不多的人生道路。他们都去上新学堂,都到日本留学,都面对着相同的历史任务,而且在日本时期奠定了相当一致的思想基础。他们都热爱文艺,有着共同的反封建、要求个性解放和改造社会的理想。

这些使他们在留日和“五四”时期,能够并肩战斗,成为当时文坛上耀眼的“双子星座”。也正因此,作为哥哥的鲁迅一直很关心周作人的成长,无微不至地帮助他。

周作人,号起孟,从日本回来后,一直在绍兴教书。1917年在鲁迅和许寿裳的推荐下,由鲁迅汇寄路费,来到北京大学成为特聘教授。

一开始几年,他们兄弟间的情谊,已经从少年时的相依为命,青年时的共宿共读,发展到在学术上相互切磋,在事业上携手前进的阶段。

他们共同反对封建思想、文化,提倡新文化、新文学。“周氏兄弟”,同为《新青年》的重要撰稿人,是五四文坛上的两颗明星。

在鲁迅居住北京期间,他和弟弟信件往返频繁,共有260多封;鲁迅还经常给他邮寄书刊,可见他对二弟如何关怀。周作人初到北大任教时,总是先写好讲稿,让鲁迅修改,有时鲁迅还给他誊写。自从周作人带着妻子羽太信子回到中国后,鲁迅一直负担他们全家生活的费用,还经常汇款到东京,接济羽太家的老人,资助她弟妹读书。

1919年,为了全家人能定居北京,实现早年曾经许诺的三兄弟共同生活,永不分家的宿愿,鲁迅多方奔走,花了4000元买下并修理了八道湾的房子。这些钱除了有卖掉绍兴故宅所得,还用去了鲁迅多年的积蓄,甚至向银行贷了款。

鲁迅之所以不惜花费巨款,买了这个院子,是因为房间多,空地大,适宜儿童活动和玩耍。这时他自己并没有子女,倒是两个弟弟有子女,而周作人已有一子两女。房子都修好了,周作人才带着妻子、儿女和妻舅一批人,从日本游玩完毕回到了北京,这一家人就这样独占了后院整幢房子。

1919年11月,搬入八道湾以后,为了全家和睦,鲁迅把自己的薪水都交给羽太信子支配。那时他们兄弟两人的收入,每月约有600元。但羽太信子挥金如土,雇了许多的男女佣人,什么东西都要去日本商店买,大小病都要请日本医生。所以月月亏空,总需要鲁迅到处借钱,而周作人却不闻不问。

有一次鲁迅借到钱,连忙坐黄包车拿回家,却看见医生的汽车从家里开出去,他不免感慨地说:

“我用黄包车运来,怎敌得过用汽车带走呢?”

鲁迅待人热忱、诚恳,但遇有不合理的事,也还是要提出来的,就不免要触犯羽太信子,这也就招来了周作人的不满,因此就受到许多折磨和打击。

鲁迅非常爱孩子。他买糖果给周作人的小孩吃,羽太信子不让他们接受,而让扔掉这些糖。鲁迅还听到她对孩子的斥责:

“你们不要到大爹的房里去,让他冷清煞!”

孩子们是天真的,不明白什么叫“让他冷清煞”,还是要偷着到大爹的房里去。这仿佛又成了鲁迅的罪过。后来鲁迅对增田涉谈到这些往事,说到糖果被扔掉时,十分感慨地说:

“好像穷人买来的东西也是脏的。”

这使听讲者不由想起鲁迅常说的“寂寞”这个词的深沉含义。

在和周作人夫妇的相处中,他大度、无私,却得到了相反的回报,这令人心寒。1923年7月24日开始,鲁迅和周作人一家分开吃饭。又过了5天之后,周作人捧着一封写好的信,走到前院鲁迅的屋里,要求从此跟他断绝往来。鲁迅让他当面作出解释,可是他回过头去,慌慌张张地走了,以后就始终避不见面。

同类推荐
  • 学生风俗描写范文阅读与指导(下)

    学生风俗描写范文阅读与指导(下)

    本套书从服务于学生作文的目的出发,提供了学生有效阅读的不同范文,主要包括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场面描写、景物描写、风俗描写、叙述方式、抒情方式、话题表达等类文章,同时还提供了相应的阅读与写作把握方法等,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实践性和指导性,能够全面提高广大学生的阅读和作文能力。
  • 学生青春期健康成长的教育艺术(下)

    学生青春期健康成长的教育艺术(下)

    我们根据青少年生理和心理的发育和发展规律,特别编辑了《学生青春期教育与培养艺术》,主要包括性知识教育、性心理教育、健康情感教育、健康心理教育、摆脱青春期烦恼教育、健康成长教育、正确处世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坚强意志教育、人生观教育等内容,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知识性和指导性,能够全面指导广大学生的青春期教育。
  •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语文故事

    新课标课外快乐阅读丛书——快乐心灵的语文故事

    快乐阅读,陶冶心灵,这对于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都具有深远的意义。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能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的蓝天。
  • 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 中国农民故事

    中国农民故事

    本书从农民个体行为的视角出发,以案例的方式,视察和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所经历的各种选择及其经济后果,提供了“三农”问题的全景式观察,并反映了影响决策的自然和制度环境。
热门推荐
  • 无常戮道

    无常戮道

    天界和冥界的大战,导致时空裂缝将主角俩人穿到了另一个时空的2099年俩个初三的学生身上,在这玄师的世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龙虎山之绝世道士

    龙虎山之绝世道士

    十二岁那年的异变让我的生活不再平凡,反而让我的生活充满了刺激,背负了复仇使命的我,在经历了四年的磨练之后,是否变得更强,是否变成高冷范,还是逗比流,这些都请你与我在书中找到答案。我的QQ:2036164683
  • 赌神少爷逮上门:百变娇妻

    赌神少爷逮上门:百变娇妻

    初次见面,他眼角眉梢藏不住笑意。“谢谢!”他手指成八字,指向脑门,顽劣而调皮,留给她一个宽阔而爽朗的背影。二次见面,她化身角色接近他,不达目的不罢休,他却要她陪着他赌上一局,“警官,你只能相信我,只有相信我,否则你永远休想抓到我!”一局危险而疯狂的赌局……三次见面,他成了她的救命恩人,她不得已照顾受伤的他。雷雨夜,他变成了另外一个人,邪魅而蛊惑,嚷嚷着喜欢她,爱她…
  • 全能大佬太牛了

    全能大佬太牛了

    五音不全?你好古筝,钢琴..大师级学习太差?7岁学会研究生课程,保送!不好看?全宇宙最美奖了解一下不通外国语言?全国语言倒背如流????人们:卧槽,大佬说好的低调呢? 大佬表示自己想低调做人,可奈何有个爱扒马甲的老公!
  • 大佬夫人C位出道

    大佬夫人C位出道

    燕初飞一出生就是人生赢家。她有绝世的颜,超多的钱,旷主的爸,三个纵横医法商界的哥哥,和一个颜值逆天身高一八八的财阀未婚夫……大约是人生太如意,连老天爷都嫉妒了,于是,她被人害死了!再睁眼,借尸还魂的她变成了季小白。一穷二白,家徒四壁,亲妈是个残疾,继父是个人渣,而她腿边还抱着一双四岁的龙凤胎……重生不久,她们就被逼到露宿街头。还好,还好,她那个两看生厌的未婚夫曾送过自己一整栋楼,不能卖,还是能住的嘛!!只是住进去后……燕初飞:“你怎么在这儿?”指着她对面的门,前未婚夫意味深长地来了一句:“我也住这里……”
  • 九麋灵感

    九麋灵感

    平时写话题书评的灵感,九麋的小灵感放这啦!
  • Confucius

    Confucius

    Thekeytothisimpressiveimperialstability,theideologythatproppedupthismagnificentcountrywas,asthemissionarieswerelatertodiscover,providedbythelifeandteachingsofthatOrientalculturalgiant,Confucius,thefounderoftheschoolofConfucianism.
  • 异界召唤之水浒英杰

    异界召唤之水浒英杰

    作为一个小小的山贼,梁全却想将天下纳入手中。只因他虽身临异界,却可召唤水浒英杰为己所用。梁山聚义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大宋朝廷十节度等文臣武将;辽国十一曜大将、二十八宿将军;以及江南方腊、河北田虎、淮西王庆手下英杰,尽在麾下听令,还有那雷部三十六将并一十八散仙。看水浒英杰,征战异界。交流群:678246952
  • 花千骨之遇你不悔

    花千骨之遇你不悔

    自命不凡的花千骨回归长留,却因为一些阴差阳错与白子画擦身而过,白子画在拜师大典上没有选择她,而选择了易容成她样子的仇敌――霓漫天。花千骨悲痛欲绝,回到了神界,却又接到白子画要娶霓漫天为妻的消息。她落下了泪水,本想因此放弃,却又十分不甘心,她决心破坏这个不属于自己的婚礼,她要让白子画后悔,后悔他所做的一切,最后才得知自己爱白子画已经爱到无法自拔的地步。然而这一切,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