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83100000014

第14章 悖论与科学发展(1)

(第一节 )命题·推演·矛盾

悖论的故乡可以说是古希腊,聪慧的哲人常常提出一些幽默风趣的难题使人真假难分。例如,《鳄鱼与小孩》就是一则脍炙人口的逻辑悖论。

一条鳄鱼从一位母亲手中抢走了一个小孩,鳄鱼想吃掉小孩,又要名正言顺。于是说:“我不会吃掉你的孩子的,只要你答对了我提出的问题就行。我问你,我会不会吃掉你的孩子呢?”母亲迟疑了一阵答道:“你是要吃掉我的孩子的。”

鳄鱼想:“我要是把小孩吃掉,她的话岂不是答对了?那么,我就该放了她的孩子。如果算她没有答对,那就是说我不会吃掉她的孩子,也该放走她的孩子。”也就是说,鳄鱼无论怎么做,都无法违背自己的诺言,只有放走小孩才行。机智的母亲成功地保护了孩子。

开始,这些悖论只是作为茶余饭后的话题,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到了近代,人们才逐渐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

那么,什么是悖论呢?

悖论是逻辑学名称。在占希腊,悖论(或佯谬)被称为“疑难”,在希腊文中的意思是“无路可走”,转义为“四处碰壁,无法解决”。

现在人们对它有不同的理解。下面先介绍对悖论的几种理解,然后给出一个较为合理的定义,并举例说明。

有人认为,悖论足一种导致逻辑矛盾的命题,这种命题,如朱乐队它是真的,那么它又是假的;如果承认它是假的,那么它义是真的。

有人认为悖论是指这样一个命题A,由A出发,可以找到一个语句B,然后,若假设B真,就可推得——B(非B)真,亦即可推出B假;符假设——B真,即B假,又可推导出B真。

有人认为,如果有一个命题,由它的真可以推出它的假,而由它的假又可以推出它的真,则这个命题就构成一个悖论。

还有人认为,悖论是指这样的推理过程,看上去它是没有问题的,但结果却得出了逻辑矛盾。

上述各种说法都有合理的成分,但不够完全。因为从实质上说,任何一个悖论都相对地被包含在某个理论体系中。所以,在给悖论下定义时,应该有“相对于某一理论体系”这个前提。悖论最后总是推出矛盾,但这种矛盾的表现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它既可以表现为同时证明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也可以表现为证明了两个互相矛盾命题的等价形式。所以,我们更倾向于以下的悖论定义:如果某一理论的公理和推理,原则上是合理的,但在这个理论中却推出了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或者证明了这样一个复合命题,它发现为两个互相矛盾的命题的等价式。那么,我们就说这个理论包含了一个悖论。

在物理学中,悖论也常译为佯谬,这与英语是一致的。在英语中,悖论和佯谬都是一个单词“Paradox”(如郑易里、曹成修编,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英华大词典》第1003页)。当然也有人指出,严格区分的话,悖论与佯谬在科学使用上及内涵上都有不同。佯谬通常是指:人们从某种假设出发进行逻辑推理,却导出了与事实(或可设想的事实)不符的结论,但一时又难以确定问题出在何处:是作为出发点的假说有错误(错在哪里)呢,还是推理过程不够正确、存在缺陷呢?而悖论指,从一种或一些观点、原理出发,合乎逻辑地导出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悖论与理论不同,谬论是在相应的理论体系下以阐明其错误的原由的;而悖论却是通过其所在的理论体系无法阐明其错误的原由的。

在这里,我们还是把悖论与佯谬看做是通用的,并尊重历史上使用的习惯。

(第二节 )前提·过程·范围

在物理学的发展中出现悖论是不可避免的,是科学发展的正常现象。为什么说是不可避免的呢?这是由于科学理论总会也含内在的逻辑矛盾。事实证明,想一劳永逸地消除这种内存的逻辑矛盾是不可能的。

具体地讲,产生悖论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无限”是悖论产生的重要诱因之一

由于人们对“无限”这个慨念存在模糊的认识,所以导致许多矛盾,而且不易解决。

例如,每个人都知道“整体大于部分”,2000多年以前的欧几里德在构筑几何学大厦时,就把这个命题当成不可怀疑的公理。但是,1638年伽利略却发现了一个与这条公理不可调和的事实。

众所周知,平方数是自然数的一部分,因此,由“整体大于部分”可知,自然数集的元素“总数”比平方数集的元素“总数”要苫。但是,对于每一个自然数n,都有一个平方数n2。与之对应,因此就出现了“部分等于整体”的悖论。这就是有名的伽利略悖论。显然,这是把适于有限的公理滥用于无限所致。

再如,自然数的和1+2+3+4+…+n,与奇数的和1+3+5l+7+…十(2n-1),当“趋于无限时,它们哪个大?”一方面,第二个和可以看做第一个和中去掉了一些项而得到的,因此依据“整体大于部分”的公理,第一个和大于第二个和;另一方面,除第二个和的第一项与第一个和的第一项相等外,从第二项开始,以后的每一项都是第二个和的项大于第一个和中的相应项,因此第二个和应该大于第一个和,这样又出现“部分大于整体”的结论。

这两个结论究竟哪个对?显然,在有限数的和中是没有这种矛盾的。这些悖论深刻地反映了有限和无限的矛盾。它提醒人们,不要把适于有限的公理推广到无限上。

在物理学中,典型的例子就是“引力佯谬”,它是德国天文学家西利格尔于1894年提出的。经典宇宙学认为:①星体占据的空间是欧几里德空间,而且是无限的;②宇宙中有无限多个星体且均匀分布在无限的空间里,因而宇宙中的物质密度处处都j不等于零;③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适用于整个宇宙。在以上三点假定之下,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将导致引力场中任一点的场强为无穷大,因而每一个物体都将具有无限大的加速度和速度。

但是,事实上并没有出现这种情况。之所以出现这一佯谬,就是因为将适用于有限的理论外推来描述无限的宇宙所造成的。

2.逻辑错误导致悖论

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往往因为科学家思考不周密或别的m么原因犯了逻辑错误,从而导出悖论。

例如,法国物理学家朗之万提出的孪生子佯谬就是一例。根据相对论,在高速飞行的宇宙飞船里的宇航员经过较长时间的飞行返回地球时,就会发现自己比同时代的人要年轻得多。设想有甲、乙两个孪生子,在年满20岁时,甲留在地球上,而乙乘飞船以相对于地球为v0=0.99c(c为光速)的速度做星际旅行,当乙观察到时间△t0=10年时返回地面。按照狭义相对论的观点,甲在地球上看来,乙做星际旅行所经历的时间为△t=△to1-ν20/c2=101-(0.99/c)2/c2≈70(年)

也就是说,当乙乘飞船返回地球时是30岁,而他的孪生兄弟却已是白发苍苍的90岁老人了!

但是,朗之万认为这是绝不可能的事,因为根据相对论,一切物体的运动都是相对的,所以也可反过来再假定宇宙飞船不动,地球相对于飞船运动。那么,在地球运回飞船时,人们会发现地球上的甲比飞船中的乙要年轻。显然,根据同一理论不应得出两个截然相反的结论。他认为要想不犯逻辑上的错误,只有两个孪生子的年龄完全一样,所以必须抛弃相对论。这就是有名的双生子佯谬。它引起了许多科学家的关注。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原来,地球是惯性系,飞船是非惯性系,而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仅适用于惯性系,不能适用于飞船这一非惯性系统,所以把地球看成不动和把飞船看成不动,两者是不等价的。在推导过程中,一开始把地球看成不动所得出的结论是正确的;若把不动系统换成飞船,当然要得到荒谬的结论。这是在推导中犯了偷换命题的错误。

3.推理所依据的前提有问题而造成佯谬

物理学史上所谓的玻尔兹曼佯谬就是这样产生的。我们知道,加热一个物体时,这个物体的分子运动就会加速。在经典物理学中,有一条“能量均分定律”。按照这个定律,当一物体达到热平衡时,加热这个物体所消耗的热能,会迅速平均分配到一切可能的运动方向上。这样,加热一个物体时,其分子得到热能,它的运动就会加速。同时,分子内的原子也会得到一部分热能,它的运动也会加剧;而原子内还有原子核和电子,原子核内还有质子、中子,质子和中子内还有更基本的粒子,所有这些粒子都将得到热能。

照此推理下去,为了加热一块小物体,要消耗的热能会大得不可想像,显然这和我们实际观察到的事实是不相符的。为何会出现这一佯谬呢?原来“能量均分定律”的使用是有“阈值”限制的。

在宏观世界里,物体越大,要使它开始运动的最小能量(即闽值)就越大。但是,在微观世界中,情况正好相反,层次越深的粒子其阈值越大。

例如,质子、中子的闽值比电子的大,电子的阈值比原子的大,而原子的阈值又比分子的大。所以,当加热物体的热能不多时,它只能引起分子和原子的运动状态变化;只有当热能足够多、使物体的温度升得非常高时,它才能达到或超过质子和中子的阈值,从而改变它们的运动状态。因此,一般情况下加热物体时,并不影响较深层次的粒子,因而不需要巨大的能量。

4.与历史条件和人的认识水平

因为悖论是相对于某个理论体系而言的,所以悖论也总是与一定的历史条件相联系。如前所述的伽利略悖论,实际上是相对于欧几里德理论体系的,但是若把它放在集合理论中,就不成悖论了。

悖论的产生与发展,kilt人的认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局限性与相对性。

流体静力学中有这样一个问题:在如下图所示的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容器中,充入相同高度为h的水,试问:各容器底部所承受的压强和压力各是多少?

应该说,这是现在初二以上的学生都能正确回答的问题。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却是工程师、物理学家们争论不休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当时对液体“压强”的概念理解不清,甚至是错误的。一直到1586年,才由斯特芬从理论与实验上彻底解决了这个所谓的“流体静力学佯谬”。

5.语义学方面的原因造成悖论

例如,“说谎者悖论”——“某人说:‘我说的这句话是谎话。’问这句话是真话还是谎话?”如果你认为他说的是真话,那么就肯定了他说的是谎话;如果你认为他说的是谎话,那么就又肯定了他这句话是真话。

又如,著名的“理发师悖论”——“有一位理发师给自己立了一条规矩:我只给村子里自己不给自己理发的人理发。”请问,这位理发师该不该给自己理发?如果他不给自己理发,那么他属于“自己不给自己理发”的村民,按规定他必须给自己理发;反之,如果他给自己理发。那么他属于“自己给自己理发的村民。”那么他不应该给自己理发。因此,不论怎么办,都将导致矛盾。

(第三节 )惊讶·思考·突破

历史证明,数学、逻辑学、语言学、哲学以及物理学的发展都与悖论研究有直接关系。因此,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讲,研究悖论有重大的意义。

数学悖论是数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存在形态。为了排除数学悖论,20世纪初形成了三大学派,从而推动了20世纪数学的发展。

悖论的出现,实际上就是矛盾的白热化,从而冲击人们的传统观念,引起普遍的危机感。这样的情况在数学发展史中就曾出现过三次,而且三次危机的解决都引起了数学的重大发展。

毕达哥拉斯悖论引起第一次数学危机,危机的解决导致了公理几何学与逻辑的诞生;贝克莱悖论引起了第二次数学危机,危机的解决导致了分析基础理论的完善与集合论的创立;罗素悖论引起第三次数学危机,危机的解决导致了数理逻辑的发展与一批现代数学分支的产生。

同样,悖论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并具有方法论意义。

悖论在物理学研究中的作用

(1)悖论是物理学发展的直接动因之一。物理学家常以悖论(或佯谬)的形式表示自己对一些问题的惊异看法,而悖论的解决又会促进物理学的发展,甚至导致一场科学革命。下面举例说明:①从伽利略时代起,人们就知道不论任何物体,在地球引力作用下产生的加速度都是相等的,据牛顿第二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应该有m惯a=m引GMR2。

应为一个普适常数。式中:m惯和m引分别表示物体的惯性质量和引力质量,M是地球的质量,R是物体距地心的距离,G是引力常数,a是物体的加速度。

人们已经习惯的上述关系式,却引起了爱因斯坦的万分惊奇。他队为,如果上式对任何物体都成立的话,那就意味着惯性质量与引力质量相等。他曾说:“在引力场中一切物体都具有同一加速度。这条定律也可以表述为惯性质量同引力质量相等的定律。它当时就使我认识到它的全部的重要性。我为它的存在感到极为惊奇,并猜想其中必定有一把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惯性和引力的钥匙。”

爱因斯坦用了一个佯谬的形式表示了他的惊奇:为什么任何物体的引力质量和惯性质量之比是一个普适常数,而与具体物体的性质无关?

他相信,这一佯谬的解决,一定可以揭示惯性力和引力之间必然存在的更深刻的联系。在这一信念的激励下,爱因斯坦终于创立了最杰出的物理学理论——爱因斯坦引力理论。

②由于牛顿力学的巨大成功,人们对牛顿三大定律更加深信不疑,奉为金科玉律;而且,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它的确也是无往而不胜的。但是,当逐步扩大牛顿定律的适用范围时,却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甚至被疑为陷入绝境了。

有趣的是,它起因于一件生活小事。桌上放一乒乓球,正上方放一玻璃漏斗,用嘴从漏斗对着小球吹气(如图),依照生活常识和牛顿第二定律,小球应该被紧紧地压在桌面上或者被吹走。然而与人们的预料相反,小球反而被吸进了漏斗。当吹气并提升漏斗时,尽管小球受到重力作用,以及往下吹的气流作用,但是小球并不离开漏斗掉下去,而是跟着漏斗一起上升。小球为什么会“违背”牛顿第二定律而向相反方向运动呢?

这一出乎预料的效应(还可举出一些实例)引起了人们对牛顿第二定律的怀疑:这可能说明流体不同于固体,它不遵守牛顿第二定律。是否需要另找一套适于流体的新规律呢?这就是有名的“流体动力学佯谬”。

为了解决上述矛盾,瑞典数学家伯努利进行了深入探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于1738年出版了《流体动力学》一书。

伯努利从牛顿第二定律这一普遍规律出发,得出了流体动力学中一个非常简洁的原理伯努利原理。用它不仅可以圆满地解释上述佯谬,而且还可预言其他新的现象。所以,人们也把上述佯谬称为“伯努利佯”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牛顿力学经历了这一坎坷之后,流体动力学却因此脱颖而出。

同类推荐
  •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明式家具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明式家具

    形态各异的家具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大致说来,世界上的家具可以分为两大系统。东方系统以中国家具为主,而西方系统则以英国家具为主。由于受民族特点、风俗习惯、地理气候、制作技巧等不同因素的影响,中国古代传统家具走着与西方家具迥然不同的道路,形成一种工艺精湛、耐人寻味的东方家具体系,在世界家具发展史上独树一帜。在中国的古代传统家具中,明式家具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家具的杰出代表,它深深地影响着世界家具及室内装饰的发展。
  • 肖像写作指导与好词好句好段(下)

    肖像写作指导与好词好句好段(下)

    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写作文可以培养广大青少年思考问题的能力、组织能力、阅读与分析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并且可以开阔思维,敞开思想,进行大胆地想象。
  • 审计学(第三版)

    审计学(第三版)

    本书按新的会计、审计准则体系的要求,全面阐述了审计的基本理论和知识,重点阐述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程序、审计测试和审计报告编制的相关知识和技能,重视风险导向在审计实务中的运用。
  • 证券投资学

    证券投资学

    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为证券投资理论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同时资本市场日新月异的成长变化也对证券投资理论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构建中国特色的证券投资学体系建立了雄厚的基础。《普通高等教育金融学专业重点规划教材:证券投资学》作者在总结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国外成熟资本市场理论,并结合多年的证券从业经验及教学实践,从全新视角构建证券投资学的理论体系,内容丰富、涵盖面广、体系新颖、理论与实践并重,更加适应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及高等院校培养人才的需要。
  • 社会新闻报道实务

    社会新闻报道实务

    本书介绍了社会新闻的特征及功能,社会新闻的发展,社会新闻采访技巧,社会新闻写作技巧,社会新闻评论写作技巧,社会新闻的编辑,社会新闻热点报道技巧,社会新闻的播音与主持等基本知识。
热门推荐
  • 人鱼小妻超凶哒

    人鱼小妻超凶哒

    要说今日最大的新闻莫过于A城的姬家夫人喜得千金,没想到数小时之后更大的新闻出现了,姬家夫人大血崩抢救无效死亡。
  • 大神也欠债

    大神也欠债

    卿欠君心之二世情债(正式名)谁说女生就是游戏小白?她就是个例外!谁说女生不能成为大神?她就君卿大神!生活和游戏同样努力地在下副本攻克BOSS……然,夜路走多了总会踢到铁板……这回遇到一个真正腹黑级大神……小女子打不过,还不能跑吗?避得远远的总行吧?然,貌似债主不允许……她在游戏里不断搏杀千军,而他却守在游戏外不断突围情敌……他:你能不能不要招蜂引蝶?她:你能不能和我保持距离?他:不能,欠债二世,此生须还!当他穿越轮回境,看到了前世的纠葛,他决心此生必须补上前世的债!
  • 息息华夏

    息息华夏

    远古华夏,炎黄九黎,几千年的传承至今!而在另一个世界,九黎与炎黄的纷争还在继续!
  • 异世之战争启示录

    异世之战争启示录

    神说:要有光!于是神被亮瞎了狗眼。撒旦说:要有女人!于是撒旦,卒。或许想要得到的,终归要付出同等的代价。天上确实会掉馅儿饼,当然也可能是带毒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龙门

    龙门

    十八年前,豪门争斗酿惨案;十八年后,天才少年出深山!探身世,报家仇,周旋于十大豪门间,纵横于军商政三界,一切皆因他而起,一切皆由他而定。“风水轮流转,今朝我称雄!”纵剑狂歌不羁路,叱咤狂澜成霸业!美女倾情环候,群雄鼎力相助,《龙门》为他而打造,世界因他而疯狂!
  • 就这么遇见你

    就这么遇见你

    顾泠然是一名记者,在未遇见厉以宁之前,过着有选题忙死,没选题死忙的机械生活,直到在一场她主持的葬礼上,厉以宁开始渐渐关注她,而在这时顾泠然又发现厉以宁的整容医院中不为人知的秘密,在渐渐的调查中,在互相猜忌中,两人的命运又何去何从呢?
  • 他是天使TFBOYS

    他是天使TFBOYS

    此书写tfboys与T3的点滴,一些真实章节,大家多多支持
  • 修真核武

    修真核武

    我是个杀手,一次失败,意外走上修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