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87200000008

第8章 日常生活与化学(1)

灯泡的学问

晚上,我们只要拧开书桌上的台灯,就可以温习功课,既温馨又明亮。可是你知道给人们带来光明的小小灯泡为什么可以发光吗?

灯泡所以能够发光,是因为电流经过钨(W)的金属丝(又称钨丝)时产生高热所引致的。我们所以选用钨丝,是因为它是熔点最高的金属(其熔点为3422℃),在摄氏1000多度的环境下仍旧保持不变,而其他金属在这环境下早已熔掉了。

钨和很多金属一样,在高温时很快便会被氧化和烧断,所以灯泡里不能有氧气。但如果抽出所有空气令灯泡真空,高温的灯泡里不能存有氧气。但如果抽出所有空气灯泡真空,高温的钨又很容易蒸发成为气体,缩减了灯泡的寿命。

为了延长灯泡的寿命,灯泡里会载满氩(Ar)这种惰性气体,并且加了点压力,以减低蒸发的机会。此外,灯泡里还加点碘(I2),同样是为了减慢钨蒸发的速度。这是因为钨和碘在约1000℃的环境下会变成碘化钨(WI3),但当碘化钨再接触高热的钨丝时,又再变回钨和碘。这样,便可以使灯泡的寿命延长一点了。

酒后不驾车

酒精可以麻醉人的神经,所以酒后驾车是非常危险的。现在有了一种专门测试人是否喝过酒的仪器,警察利用这种仪器可以准确测出驾驶者是否喝过酒,从而避免了一些交通事故的发生。

在酒精测试中,接受测试的司机需要把呼出的空气吹进一支管里。如果司机呼出的空气含酒精成分,管中橙红色的部分便会呈现绿色。

其实这些呼气测试,是利用重铬酸钾(K2Cr2O7)容易被还原的特性。当呼出的空气内含有酒精,那么酒精内的乙醇(CH3CH2OH)便会被重酸钾氧化为乙醛(CH3CHO)和乙酸(CH3COOH),而橙红色的重铬酸钾便会变成绿色的铬(Ⅲ)离子(Cr3+)。呼出空气中的酒精含量愈高,便愈多重铬酸钾被还原为绿色的铬(Ⅲ)离子。当测试管里的重铬酸钾变成绿色,并且过了法便规定的警界线时,警察便知道司机呼出的空气里酒精含量超出标准。

酒精+重铬酸钾(橙红色)铬(Ⅲ)离子(绿色)+乙醛和乙酸零污染的汽车

为了减少汽车排出的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目前大部分私家车已经改用了无铅汽油作为燃料,而出租车的燃料也逐渐由现行的柴油改为石油气。除此之外,是否还有更环保的燃料可供选择呢?

其实,氢气和氧气也可以作为汽车的燃料。不过,它们不是靠氢气和氧气在内燃机里燃烧后产生动力,而是用作原电池的燃料,产生电力来推动汽车的。

原电池的原理是把氢气和氧气分别经过由多孔镍制造的阳极和阴极,及以浓氢氧化钾溶液作为电解质,通过电解产生动力。

阳极:2H2(g)+4OH-(aq)4e-+4H2O(l)

阴极:O2(g)+2H2O(l)+4e-4OH-(aq)

完整方程式:H2(g)+12O2(g)H2O(l)

由于排出的生成物只有水,故此汽车使用氢气和氧气作为燃料可以说是“零污染”。但是氢气和氧气的价格比一般的石化燃料昂贵。目前,只有宇宙飞船才会使用,至于氢气汽车仍在实验和测试阶段。

汽车的安全卫士

行驶中的汽车速度很大,如不甚受到撞击,则人员将受到很大的伤害。为了减少这种伤害,人们做了很多的安全措施。如:“不碎玻璃”、“安全带”“安全气袋”等等。

汽车的玻璃窗一般都采用“不碎玻璃”,其作用在于发生意外时,防止破裂的玻璃割伤车内的乘客。所谓“不碎玻璃”,其实是指玻璃受到撞击后只会裂开,而不会粉碎。

既然是“不碎”,当然就有与普通玻璃的不同之处。它是用两块普通玻璃夹着一块透明的聚醋酸乙烯酯的胶片所制成的。当玻璃受到撞击而损坏时,中间的胶片便可黏着外层的玻璃,不然它的碎片便四处飞散。

发生意外交通事故时,安全带是保护人们的一个有效工具。除此之外,安全气袋也同样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它可以在撞车的一瞬间立即充气,迅速地膨胀以保护前坐乘客的生命安全。

安全气袋的运作原理是在汽车内装置一个感应器和微处理器,当撞车时会产生电流,并通过一条载有叠氮化钠、硝酸钾和二氧化硅的小管,引发一连串的化学作用,使气袋充气。

2NaN32Na+3N2(300℃)

10Na+2KNO3K2O+5Na2O+N2

K2O+Na2O+SiO2碱性硅酸盐

150克的叠氮化钠便可以制造出70升的气体,令气袋膨胀,但缺点是它的毒性很强,所以在更换时必须小心处理。

火的知识

提起“火”大家最熟悉不过了,火的发明大约在公元前50万年。在北京周口店中国猿人生活过的山洞里,曾经发现有很厚的灰烬和一些经火烧过的动物骨骼化石与灰土,这证明他们已经学会了用火。

火的利用可以说是人类在化学史上的第一个发明。人类由于使用了火,不仅有了防御野兽侵害的有力武器,而且从吃生食改变为吃熟食,缩短了消化过程,从而促进了人类机体的生理变化和发展。火的利用对于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陶器的制造以及金属的冶炼都是由于使用了火的结果。

关于火的问题,在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由于欧洲冶金工业的迅速发展,要求化学家们对金属的冶炼和煅烧等现象作出解释。大约在1700年左右,德国化学家斯塔尔等人提出了一个燃素学说的理论,认为在一切可燃性物体中都含有燃素,不能燃烧的物质是因为缺乏燃素。这种错误的学说统治了化学界近一百年,阻碍了人们对火的本质的探讨,一直到1777年,拉瓦锡发现了氧,才把燃素学说彻底推翻,揭开了燃烧之谜。拉瓦锡向巴黎科学院递交了《燃烧概论》的科学报告,他指出:燃烧能够放出光和热,物质燃烧是可燃物跟空气里的氧气所发生的化学变化。

在当今社会里,燃烧广泛地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利用燃烧放出的热量,熔炼金属;在家庭生活中,烧水、做饭、取暖;利用柴油、汽油的燃烧,开动火车、汽车、飞机、拖拉机;利用火药急速燃烧而引起的爆炸,劈山开矿,挖掘隧道;在军事上,制造炸弹、炮弹、凝固汽油弹、火焰喷射器,打击来犯的敌人;而高能燃料液态氢的燃烧,能产生强大的推力,把巨大的宇宙火箭送入太空。

燃烧既能造福于人类,也能给人类带来灾害。众所周知,燃烧能引起火灾。1987年,我国大兴安岭的一场特大森林大火,燃烧了28天,火灾面积达101万公顷,使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了巨大损失。

在煤矿里,瓦斯或煤尘的急速燃烧,能造成严重的爆炸事故,生产面粉的车间,飞扬于空气中的细小面粉颗粒,在空气中达到一定含量时,遇明火也能急速燃烧而引起爆炸。

在工业集中、人口众多的大城市,煤、石油产品、天然气等燃料的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颗粒粉尘等空气污染物,危害人类健康。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每天都要同“火”打交道,烧水、做饭,样样离不开它。然而,用火必须注意防火,忽视安全,思想麻痹或缺乏防火知识,就可能导致火灾,给人们带来痛苦和灾难。

任何一场火灾的发生,都要具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如纸张、木材、棉花、油类等),助燃物(如空气)和着火源(如烟头、灰火等)。如果把这三个条件分别控制起来或隔离开,火灾就不可能发生;如果去掉其中的某一个条件,火灾也同样不会发生。

每一种可燃物都有自己的燃点和自燃点。例如木材的燃点一般在250℃~350℃,自燃点一般在350℃左右;棉花的燃点为150℃左右,自燃点约为400℃;汽油的燃点在-58℃~10℃,自燃点在255℃~530℃之间,食用油的燃点在140℃~300℃之间,自燃点在350℃~570℃之间。如果温度达到了这些可燃物的燃点时,遇到明火就会着火,当然,燃点越低,越易着火;若温度达到了可燃物的自燃点,即使不遇明火也会起火。因此,预防火灾最重要的措施是对可燃物进行妥善保存,特别的是要避免与火种接触。

水有良好的灭火性能,是最常见、最经济、最方便的灭火剂。水有很大的热容量,1升水升高1℃,能吸收1千卡的热量。因此,把水浇在柴草、木材等一般燃烧物上,能使燃烧物的表面温度迅速降到燃点以下;同时,1升水受热汽化后能产生1700多升的水蒸气,水蒸气可以稀释燃烧区的可燃气体和助燃气体的浓度,并能阻止空气进入燃烧区,从而使火熄灭。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火灾都能用水作灭火剂。例如,油类失火、电器失火等。由于油类的比重比水小,且与水互不相溶,水浇洒在燃烧的油上,会发生冷水遇高热的喷溅现象,油浮于水面,继续燃烧,并随水流溢,使燃烧面积扩大。水有一定的导电性能,用直流水柱扑救电器设备火灾,会电伤人。

一种简便,容易操作的灭火器叫泡沫灭火器,它是一个带有喷嘴、提手和顶盖的圆柱形红色钢瓶,钢瓶内盛有碳酸氢钠溶液发泡液和一瓶硫酸铝溶液,挂在墙上待用。一旦发生火灾,迅速从墙上取下,提至失火处,将灭火器倒转过来,喷嘴对准火源,马上便有大量泡沫喷出,进行灭火。因为,泡沫灭火器倒转过来以后,本来分开盛放的碳酸氢钠溶液和硫酸铝就可以混和在一起,发生下列化学反应:6NaHCO3+Al2(SO4)33Na2SO4+2Al(OH)3↓+6CO2↑泡沫灭火器内药液反应后能产生胶状氢氧化铝,它与所添加的发泡剂在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的作用下,能形成大量泡沫,这些泡沫被喷洒到可燃物上以后,在其表面形成一层较厚的泡沫覆盖层,把可燃物与空气隔绝开,因此泡沫灭火器灭火效果很好,特别对扑灭油类失火,更有独到之处。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泡沫灭火器之前,必须留心检查喷嘴是否畅通,如果喷嘴堵塞,倒转后泡沫不能喷出,瓶内压强增大,钢瓶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灭火器的种类很多,常用的还有干粉灭火器(其中的干粉灭火剂可用碳酸氢钠、磷酸铵或氯化物等)、二氯化碳灭火器(里面装的是固态二氧化碳)、四氧化碳灭火器(里面装的是四氯化碳液体)等。不同的灭火剂有不同的灭火性能,因此,在扑救不同性质的火灾时,必须选择相应的消防器材。

一谈到火,人们很自然地就会联想到火柴。小巧玲珑的火柴,一擦就着,它是人们取火最简便的方法。在火柴没有发明之前,人类只能用钻木或用坚硬的燧石(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与钢质小刀猛烈相击的方法获取火种,不难想象,这该是多么不容易。

世界上第一根火柴是200多年前在意大利诞生的,那可以说是一根巨型火柴,因为它是用一根1米多长的木棒制成的,在棒的一端粘上一个用氯酸钾、糖和阿拉伯树胶调合起来做成的一个大疙瘩,使用的时候,把这个大疙瘩浸到浓硫酸中,它就会发火燃烧起来。这是因为氯酸钾接触到浓硫酸以后,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了一种性质十分活泼的二氧化氯,二氧化氯跟糖反应,引起燃烧。这种火柴又大又重,携带很不方便,还要同时带着危险的硫酸,而且价格昂贵,所以未能推广。

到了19世纪初,瑞典人发现了摩擦火柴。摩擦火柴小巧灵便,很快在各国流行开来。这种火柴头上涂有硫磺,再覆以白磷、铅丹或二氧化锰及树胶的混合物。白磷的着火点仅有40℃,所以只要在墙上、桌面上或鞋底上一擦,就能着火。白磷点着以后,在强氧化三铅或二氧化锰的帮助下,使易燃的硫也燃烧起来,接着又引燃小木棒。

摩擦火柴虽然使用方便,但很不安全,因为一旦温度超过了40℃,白磷就会自己燃烧起来,而且白磷是一种剧毒物,误食0.1克就会中毒死亡。

1855年,瑞典人伦塔斯托鲁姆用红磷代替白磷,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盒安全火柴。红磷无毒,其着火点比白磷高许多,为240℃,这就弥补了摩擦火柴的不足。他把引火剂分为两部分:氯酸钾和三硫化二锑沾在火柴头上,红磷、玻璃粉、胶液涂在火柴盒侧面。擦火柴时,红磷着火,引着火柴头上的易燃物。火柴杆是用木质松软的松木或白杨木做的,前端还用石蜡和松香充分浸透,使火柴杆易被引燃。这种火柴只有在火柴盒上摩擦时才会点着,既没有毒,又不易引起火灾,故称之“安全火柴”。这种火柴很快取代了摩擦火柴并行销全世界,一直到现在。

火柴诞生已经200多年了。在这200多年中,经过人们不断改进,制造了许多具有特殊性能的火柴,使火柴家族日益兴旺发达。如防风火柴、焊接火柴、多次火柴等等。

家里煮饭、取暖,工厂里烧锅炉,都少不了火。人离了火是不行的。但是,如果用火时不小心,就会造成火灾。因此,我们必须注意防火,在发生火灾时,要会使用灭火机,及时把火扑灭。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每天都要同火打交道,然而,用火必须防火。忽视安全、思想大意或缺乏防火知识就可能导致火灾,给人们带来痛苦和灾难。

头发的护理

正所谓:“三千烦恼丝”。如果头发开叉、干燥、枯黄,一定会使你给人的印象大打折扣的。其实,令我们烦恼的还不仅是发质,头发的清洁和健康也是不容忽视的。为了照顾这“三千烦恼丝”,你会选择适当的洗发水和护发素吗?

若要使自己的头发的靓丽、健康,首先,我们必须要清楚自己的头发属于哪一种性质,然后才选择适当的洗头水。油性头发的油脂比较多,洗头水中清洁剂的浓度应较强;干性头发由于需要油脂补充,所以洗头水应含有油性护发成分,而清洁的浓度也应较低;至于中性头发,选择的洗发水则应介于两者之间。

一般来说,洗头水略带碱性的特性可使油脂容易被清洗出来。可是,头发是一些蛋白质被氢键和交联所连起的。在碱性的液体中氢键和交联会打开,头发的磷状外皮也会像鼓起的羽毛,向外张开,令头发散乱,失去光泽。所以,要护理头发,最好是在洗头后再用护发素,因为护发素略带酸性,可以中和洗头水的碱性,使头发上的磷状外皮不易分叉。

此外,头皮悄也是“三千烦恼”之一,除了增加洗头次数以外,有些洗发水加入了水杨酸、万事亨酸化硒或煤焦油酊剂,这些药物也可以有效控制头皮屑的数量。

牙膏漫谈

19世纪末,人们发明了一种刷牙的清洁剂——牙粉。它是用碳酸钙粉末掺进香料和薄荷配制而成的,能够除垢洁齿,使人感到清凉爽口。不久,维也纳人萨格制成了世界上第一支管装牙膏,并很快在世界各国流传开来。与牙粉相比,牙膏质地细腻,润滑爽口,使用方便,泡沫多,去污能力更强了。

20世纪初,我国已经生产了“无敌牌”牙粉,并风靡一时。到了20年代,我国开始生产牙膏,当年上海出产的“三星牌”牙膏,算得上是我国牙膏的“元老”了。

同类推荐
  • 中国文化史速读

    中国文化史速读

    本书将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事物或事件加以收集整理,做成一专题史。详细地阐述事件的过程和对历史产生的影响。
  • 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和《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的文件精神,结合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状况及心理特点编写的。《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阐述了高职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自我意识、人际交往、学习心理、人格塑造、恋爱心理、挫折心理、情绪与自我调控、网络心理、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危机应对与生命教育等问题,并针对高职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提出了调适方法。
  • 海底两万里(彩插版)

    海底两万里(彩插版)

    科学家阿龙纳斯先生受邀上了一艘军舰,去追捕一只神秘的海中怪物。在一次和怪物交手中,阿龙纳斯先生和他的仆人,还有一位鱼叉手成了怪物的俘虏,这时他们才发现这并不是什么怪物,而是一艘“潜水艇”。三个人被迫在“潜水艇”里,开始了两万里的海底航行。他们去了四大洋,还去了南极洲,此外还发生了很多事,有高兴的,有震撼的,有难过的,他们也渐渐认识了船长,不过他们还是想着离开,终于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逃走了。
  • 学生人生观的教育(上)

    学生人生观的教育(上)

    学生德育是指学校按照一定的社会道德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观念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学生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广大学生形成社会所需要的道德品质。学校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学校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热门推荐
  • 泪如雨下

    泪如雨下

    进过少管所的人生一定是深渊?不。十五岁的由美给了否定答案!重获自由的那天,两个神秘男子出现。由美摇身一变,成了大集团掌舵人失散多年的外孙女。真正的大小姐在哪里?为何是自己被选中做替身?……好奇心如潘多拉的魔盒,引诱着由美打开它。一边是从未感受过的爱与呵护,以及完全不同的美丽人生;一边是从未幸福过的坎坷生活,以及不可预知的黯淡未来,由美该如何选择……
  • 恋上风度翩翩帅总裁

    恋上风度翩翩帅总裁

    一个是发誓再也不要陷入有钱人爱情游戏的清纯女子,内心脆弱敏感,却处处强作坚强无畏!一个是发誓不要坠入情网的优质男人,却不经意间将注意力全部遗失在她的身上!她带给他说不尽的惊喜和触动,他给予她最温暖的陪伴与爱恋!终究,他还是误会了她,当他们再一次相遇,又要怎样去谱写恋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2017中国年度作品·中篇小说

    2017中国年度作品·中篇小说

    张悦然、陈仓、叶舟、孙频等10位作家的10部作品,或呈现主人公在路上马不停蹄的角色转换,或以艺术为基调的人生如何在现实中以激烈的打斗升华,或在姐妹行走的不同道路上再现记忆与现实的创伤,或聚焦当下,或回眸过往,叙述手法多样,故事精彩纷呈,在反映生活和刻画人性上呈现中篇小说的特质,展示出特有的优良品质。本书由小说界选家精心编选,视域广阔,旨在全景呈现2017年度中篇小说的创作实绩。
  • 怎么就火了

    怎么就火了

    沈岸回到平行世界,开启了他的剧本流演艺生涯……是《监狱生活》里,为前辈报仇的后生"沈岸"是《寄宿名流》里,为贪婪付出代价的"金彬"亦是在这个感情暧昧的时代里,千方百计找般配的——"猎心人"
  • 神途道纪

    神途道纪

    人之身体,有九亿魂星,藏匿诸天万道。每开启一颗魂星,实力便增强一分,并有机会领悟一种先天神通。星门展开,星图现,方可入神道!神道之路,精彩纷呈!强者,一双肉掌镇压天下!
  • 人文旅游(第3辑)

    人文旅游(第3辑)

    休闲与人的生活品质、生存境界内在相关,直接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所谓休闲,就是人的自在生命及其自由体验状态,自在、自由、自得是其最基本的特征,“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其最基本的规范,人生境界的休闲与社会状态的和谐内在相关。休闲文化即是人的休闲体验、休闲活动、休闲境界,社会的休闲方式、休闲状态、休闲理念所体现出来的各种文化现象。就广义的层面而言,休闲文化可以涵盖休闲理论和休闲学科;就狭义的层面而言,休闲文化的涵义侧重于社会的、现象的领域,休闲理论侧重于意识的、思辨的领域,休闲学科则侧重于规范的、系统的教育领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末世行尸走肉

    末世行尸走肉

    没有一点点防备,没有一丝丝顾虑,你就这样出现。在我的世界里,留给我惊喜,情不自已。作品交流QQ群:536537514
  • 傲世极尊

    傲世极尊

    上古龙玉之中,有万年道法凝练;远古强者传承;奇石怪铁修筑空间;十重帝级束缚链。自那次龙玉碎裂,引来惊天大变。十六岁痴呆傻儿不再痴呆傻,原本逆天五骨修炼天赋再生,为寻仇、为报恩,他茹毛饮血与天来斗,数万年的平静在悄然间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