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394000000006

第6章 以文替武强君权(2)

将元老重臣调离禁军以后,禁军将领都选由资历较浅的军官担任。这些人本无多大勋劳,又感激皇帝的恩遇,对皇帝唯命是从,便于驾驭。而赵匡胤对这些将领也是恩威并施,培养他们对自己的绝对忠诚,又控制和防范很严。有一次在讲武池前检阅水战演习,禁军的主要将帅都侍立于皇帝左右。赵匡胤说:“人们都说为国家要舍生忘死。但是死是人最难的一件事,哪里像说起来那么轻巧?”有个叫李进卿的禁军将领,马上走上前来,说:“只要皇上说一句,我马上就去死!”言毕,就跃身跳进池中。赵匡胤急忙让几十名水手下水救捞,等把他捞上岸,已经快断气了。还有一次,赵匡胤在许多人陪同下观看泗州新送来的一只老虎。给老虎喂了一只羊腿,老虎一下子就扑上去吞食了。然而,老虎的嘴张开了却再也合不上,原来是被羊骨头卡住了喉咙。赵匡胤朝左右看了看,问道:“有人能取出羊骨头吗?”马上有一个内侍挽起衣袖,将手伸进虎口。将羊骨头取了出来。966年(乾德四年),有人密告殿前都指挥使韩重赟私自选取亲兵作为自己的心腹,赵匡胤很生气,想杀死他。赵普劝谏道:“陛下不可能自己去统领亲兵,总是要交给合适的将领去统带。如果这次把韩重赟杀了,那么将领们都会害怕,再也没有人敢给你带亲兵了。”赵匡胤接受了赵普的意见,没有杀韩重赟,但不久还是将他调出禁军,去当彰德军节度使。忠义军节度使王全斌被委任为凤州路行营前军都部署,武信军节度使崔彦进为副都部署,王仁赡为都监,率禁军步骑及诸州兵,征伐后蜀,立了大功。但事后有人告发,王全斌等人杀死投降的后蜀士卒万余人,克扣蜀兵奉调入京的口粮,劫夺民家子女玉帛的不法行为。赵匡胤马上让中书省调查讯问,再由百官定议这几员将领都应处以大辟的极刑,最后自己才出马,下诏从宽处罚,将三人都降职处理。既严肃了军纪,树立了皇帝的声威,又收买了人心,使犯法的几位将领感恩不尽。

五代时,藩镇强横,皇帝难以控制,节度使往往父死子代,不听朝廷任命。朝廷如果要调动节度使,总是先派出军队防备,然后才下诏书。宋朝建立初,沿袭五代的情况,带有王爵和宰相称号的节度使就有好几十人。他们拥有数州之地,形同土皇帝。赵匡胤采用赵普的计策,逐渐削弱节度使的权力,防止其反叛。

赵匡胤首先采取得力措施,削弱节度使的权力,从根本上消除军阀割据的隐患。还在陆续平定各割据政权和反叛节度使的时候,就将他们所统领的州县收归朝廷直接管辖。963年(乾德元年)又下诏将各节度使驻扎州以外所兼领的支郡都收由朝廷直属,州官由皇帝任免,直接向皇帝奏事,不再从属于节度使。各州设知州管理行政事务,另设通判为其助手,但地位均等,州的文书必须有知州与通判连署,才能生效,以便二官互相牵制。而这些州官全部都由文人充当,对节度使有很大的牵制。天雄军节度使符彦卿长期在大名(今河北大名)任职,其亲吏刘思遇贪污不法,收取百姓租税时,都用大斗,百姓苦不堪言。赵匡胤就往大名派去一个文官当常参官,管理收租税的事,从此当地的斗量才公平了。

本来,各节度使总是将地方的赋税扣留大部分,只将极少的部分上供朝廷。节度使还指派心腹管理场院关市,收入全部归己。为了剥夺节度使的财权,赵匡胤听从赵普的意见,于965年(乾德三年)三月下诏,要求各州的赋税收入,除了留下必要的开支外,其余全部调送到汴京,不许占留。各地的场院关市,则由朝廷委派文臣管理。又在州以上设置了转运使,掌管一路的财政税收及水陆转运事务,以京官为转运使。所有地方官员,包括节度使、防御团练使、观察使、州刺史等,都无权干预钱粮之事,这就断绝了节度使聚敛的源流,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五代时,节度使控制了地方的司法权。他们任用将校担任马步都虞侯和判官,兼管刑法狱讼,称马步院,朝廷不能过问。赵匡胤说:“五代藩镇跋扈,有的无视法纪,随意杀人,朝廷也不加处理。人命是关天的大事,对节度使也不能姑息。”为此,他下诏要求,各州凡是审理的大辟(杀头)案件,一律将案卷抄送刑部,由刑部审查批复,以防止地方随意杀人。973年(开宝六年)七月,下诏罢免所有由地方任命的马步都虞侯和判官,改马步院为司寇院,选派新及第的进士、九经、五经及其他资历相当的文官去担任司寇参军,掌管各州的刑法。节度使再也不能专横枉法了。

赵匡胤除了解除节度使们对禁军的控制权外,还采取了许多措施,削减节度使的数量和以文臣任武职。赵匡胤让赵普为他挑选推荐有武才的文臣,让这些人去顶替武将担任武职。最先是以左补阙辛仲甫担任四川兵马都监。赵匡胤深有感触地对赵普说:“五代时,方镇残酷暴虐,百姓深受其害。我要任用一百余名干练的文臣,去分别治理那些大节度使的藩镇。这些人即使贪污,为害也不及武将的十分之一。”于是,赵匡胤找各种机会,取消武将的军职,用文臣代替武将。例如,当节度使病死时,不许其子孙袭职;当武官调任后,或年老致仕(即退休)后,其原职都改由文臣担任。969年(开宝二年),凤翔节度使王彦超以及其他节度使到汴京朝见,赵匡胤在皇宫后苑设宴招待。酒足饭饱,赵匡胤似乎很随便地说:“各位都是国家的功勋旧臣,长期在各重要兵镇任职,职务繁重,确实不能体现我优待贤能的思想。”王彦超熟悉“杯酒释兵权”的故事,知道皇上在故伎重演,马上走上前去,跪奏道:“为臣没有什么勋劳,却长期得到这么多的荣誉和宠信。现在,我年纪大了,身体也大不如前,请求皇上可怜我,让我这把老骨头回家安度晚年吧!”同在宴席的安远节度使武行德、护国节度使郭从义、定国节度使白重质、保大节度使杨廷璋等人对王彦超的话很不满,纷纷摆起自己攻城克敌、久经沙场的战功和长年守边的劳苦。赵匡胤说:“这些都是过去的事了,说了有什么用!”于是,在第二天下诏罢免了王彦超、武行德等人的节度使,给他们每人一个奉朝请的虚衔。以后,凡节度使逝世、或调离不再任命新的节度使,所以节度使越来越少,又没有多少实权,仅仅成为优宠重臣或宗戚的荣衔。

经过以上的一系列努力,赵匡胤终于削弱和限制了节度使的权力,由朝廷直接控制了州县官的任免,将地方的行政权、财税权和司法权全部收归朝廷,极大地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王朝的巩固和发展。更重要的,正如朱熹所说,赵匡胤把地方上的“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唐末五代以来,长期困扰中国社会的军阀割据混战不断的问题,使社会安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五代的统治者都是凭借武力起家,轻蔑文化和文人。当初,赵匡胤在军中手不释卷,周世宗就指责道:“作为武将,应该致力于使军备坚良,兵卒勇猛,读书有什么用?”后汉大将史弘肇也说:“安定朝廷,削平叛乱,只需要长枪大剑,像毛笔杆子有什么用处?”他最讨厌文人,说:“文人太难相处,竟然把我看成个大兵!”他处理社会治安的绝招,是不管罪行大小,抓住全都杀头。

从防止割据、巩固统治的国策出发,赵匡胤建宋后,一反五代重武轻文的陋习,重视文化,重用文人。他自己一贯喜欢读书,即使在战争间隙,也随时拿起书本,并到处搜集人间奇书。当初,他回答周世宗的责难时,就说:“为臣我没有奇谋来佐助皇上,却担任这么重要的职务,总怕不能胜任。所以找这么多的书来读,是想广博见闻,增加智慧。”即位以后不久,赵匡胤就聘请了一位名叫郭无为的饱学之士,到崇政殿给他讲授经书和史籍,并且形成制度,以后的每个皇帝都有专门的侍讲官,称崇政殿说书。通过读书,对他治理国家有许多启发。读《尚书》中的《尧典》和《舜典》,他感慨地说:“尧、舜对四个坏人(四凶)的处理,只是将他们流放到边地,现在的法网是多么严密啊!”于是,他指示大理寺官员制定了新的刑律,名为《宋刑统》,又将他自己有关的诏令编集成《建隆编敕》,一起刊印,使人们有所遵循,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刑罚。他要求自己的亲属努力读书,说:“帝王的子弟,应当好好地阅读经书,知道治乱兴衰的道理。”962年(建隆三年)二月,他向开国功臣们发出号召,说:“我希望,现在的武将们,全都去读书,以便能知道治理国家的方法。”

赵匡胤特别重视儒学教育,以儒家思想去安定社会,用儒家经书去培养治国人才。刚登上帝位,他就下令增修国家最高学府国子监的房舍,在文宣王庙(孔庙)正殿里,重新塑制修饰先圣孔子及10位哲人的像,在东西两边廊庑的板壁上绘制了72位贤人和21位先儒的画像。赵匡胤亲自在孔子和颜渊塑像的基座上撰写赞辞,又要求随行大臣撰写其余贤哲的赞辞。在国子监修建的过程中,他一再亲临视察督促。962年(建隆三年)六月,国子监建成,左谏议大夫崔颂被任命为判国子监事,并立即聘请经师,招收生徒讲学。赵匡胤听说国子监已有生徒读书,非常高兴,传诏予以褒奖,派遣宦官送去许多酒果,赐给各人。不久,又下诏,按照一品大官的礼仪,在文宣王庙门前树立16根大戟,以壮声威。从此以后,社会风气开始转变,大臣百姓都以读书为荣。

读书做官是孔子和古代文人刻苦读书的动力,但是在五代,这种愿望却很难实现。赵匡胤要根除军阀割据这一毒瘤,实行的一项重大措施,就是重用文人,以文官取代武官的许多权力。他从实践中深知读书人对治理国家的重要。建宋之初,百废待举,翰林学士卢多逊担任太仆令,为他制订规划了一系列的礼仪制度和有关仪仗,并向皇帝讲解其目的与作用,使赵匡胤叹为观止,说:“选宰相要用儒者。”963年(建隆四年)十一月,赵匡胤想更改年号,交代宰相:“必须挑选自古以来未曾有过的。”于是选出“乾德”二字作为新年号。965年(乾德三年)正月,平定后蜀,有些后蜀的宫女被送来后宫,赵匡胤翻检她们的梳妆用品,在一面负镜的背面,见到有“乾德四年铸造”五字,大为惊奇地说:“今年才是乾德三年,这面镜子怎么竟是乾德四年铸造的呢?”拿了这面镜子就去找宰相们询问,竟没有一个人能解每件事,不得已,赵匡胤召翰林学士陶谷和窦仪上,窦仪说:“前蜀王衍曾经用过这个年号,此镜一定是从蜀地得到的。”赵匡胤大喜,又一次感叹说“做宰相须是读书人!”

为了得到更大的文官队伍,赵匡胤除了要求各级官司员及时向朝廷推荐人才外,自己也随时注意发现和选拔人才。970年(开宝三年),有人讲酸枣(今河南延津西)处士王昭素学问渊博、德行高尚,赵匡胤就亲自在便殿召见,让他讲乾卦。讲:“九五飞龙在天”一句时,赵匡胤说:“这样的书,怎么可以让普通人见到。”王昭素回答:“这本书里的说法,只有圣人出现时才能合符其中的卦象。而陛下正合其象。”赵匡于是向他了解民间情况。王昭素讲了不少民间的疾苦,并博引孔子、孟子的话劝谏皇帝。赵匡越听越高兴,说:“你为何不求做官,使我到今天才见到你?”又问他治世养身的办法,王昭素说:“治世莫若爱民,养身莫若寡欲。”赵匡胤觉得这句话太重要了,马上就拿起笔写到了屏风上,任命他为国子博士。

赵匡胤从一开始就很重视科举制度,用考试的办法,发现和选拔优秀人才。当时,取士分为三科:一是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二是经术优深,可为师法;三是详娴吏治,达于教化。科举向文人广泛开放,不管是内外职官,还是布衣草民,不分门第、乡里,都可以来来应试。由专门的考官考论三道,再由皇帝亲自主持廷试,决定录取。为了防止滥竽充数,赵匡胤要求很严,除了亲自主持殿试外,各科取进士的数量也少,每科仅取8—10名。还常常对考选者的情况加以过问。968(乾德六年)三月,权知贡举王祐录取了10名合格进士,其中翰林学士、南郊礼仪使陶谷的儿子陶邴名列第六。第二天,陶谷上朝谢恩。赵匡胤对左右的人说:“我听说陶谷不能管教儿子,陶邴怎么能够登第?”于是下诏让中书省官员复试,结果仍然合格。由此,赵匡胤专门下了一道诏书,指出:“士人的选拔,并不是要去树立个人的恩惠。做大官的人,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不可结党营私,互相吹嘘,互相包容。考试是国家的重要手段,怎么能私自冒充和滥竽充数!从今以后,录取的进士,凡是大官的子弟,都要由中书省复试,合格后才可赐第。”荆湖川蜀诸割据政权平定以后,参加科举的人数大增,朝廷要求各县一路上供给举人吃食。有的举人一再参加考试,不能及第。970年(开宝三年)三月,赵匡胤下诏礼部,查阅各州推举并参加过15次以上考试的举人名单,总共106人,全部赐给本科出身。这种以皇帝特恩的名义录取,是赵匡胤网罗人才的一项新举措。972年(开宝五年),主持科举的翰林学士李昉作弊,录取不合格人员。赵匡胤殿试时,进士武济川、刘睿竟胡乱回答,人才鄙陋,被当殿罢黜。正好有人上诉李昉凭关系人情决定取舍,赵匡胤于是亲自召见落第者360人,从中挑选了195人,由殿中侍御史李莹等人为考官,当殿给以笔墨纸张,进行诗赋考试。从中录取进士26人,五《经》4人,《开元礼》7人,三《礼》38人,三《传》26人,三《史》3人,学究18人,明法5人,全部赐给及第,并赐钱设宴招待。李昉因此受到处罚。赵匡胤高兴地说:“过去,科举多被有钱有势的人家垄断。我现在亲自在讲武殿考试,才革除了这一弊病。”

通过科举等各种途径,朝廷得到大量有学问的人才,并将他们充实到从中央到州县的各级政权机构,建立了庞大的封建官僚体制,有力地保证了政权的巩固。

赵匡胤建立的以皇帝为中心的封建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成功地解决了绵延数百年的军阀割据问题,巩固了封建政权,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但是,其防止军阀形成的军事体制,兵权过于集中,将不知兵,兵不识将,严重地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官僚机构庞大而互相牵制,办事效率低下。所以,以后宋朝国力渐弱,在外敌面前被动挨打,人民负担太重,阶级矛盾日益尖锐,最后在内外交困中被金人所灭,这些都是赵匡胤所始料未及的。

同类推荐
  • 三国之意外太多

    三国之意外太多

    从天而降的学渣校草。成了刘备、关羽、张飞的大哥。从此过着刀口添血,脑袋挂在裤腰带的日子。
  • 验尸诡异录

    验尸诡异录

    为什么被埋在地下二十多年而不会腐烂的尸体?明明已经死了几天的尸体为什么会再次复活?一具骸骨为什么会走动······这诡异地事件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难道这世上真的有鬼神吗?还是另有原因?让我们跟随验尸官张轩,一同去拨开迷雾,探索尸体隐藏着秘密,还原事实地真相!
  • 仙、侠、道

    仙、侠、道

    中华哲学思想主要有道、儒、法、墨四家,儒、法、道三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得到过伸张,唯有墨家思想却一直没有得到君王得重视,本书是以秦汉时期为背景,假想墨家思想伸张后国家与人民的生活情况。本作品为王道作品,描写纯净的心里世界,弘扬传统文化的道德观念,人无善恶之分,事无对错之意,不同的民族与不同想法的人通过特殊的事件达到互相尊重与理解的过程。
  • 凌霄潜龙

    凌霄潜龙

    一个落魄的贵族子弟,一柄奇绝的利刃神兵,在群雄争霸的大时代,他本来与世无争,乐观逍遥,却总被是非左右,不能自己。他能否能以一己之力,拯救他的兄弟,他的爱人,创造属于自己的理想家园?
  • 明统天下

    明统天下

    一个自认为是二十一世纪小天才的人穿越重生了,成为了明朝一个和他同名同姓的人。思念前世的亲人,但是朱厚照知道他回不去了。所以他更加珍惜今生。顺利且幸运的成为了明朝的皇帝,重生之后的他以富民强国为己任。对内掌兵权、练新军,实行土地改革、完善种植技术使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实行经济改革富民利国,实行政治改革引领时代潮流。对外平瓦剌、平鞑靼、并朝鲜、灭东瀛、三征西亚……实在无聊的时候就发明一下蒸汽机,提出一下力学三大定律。局中局计中计,谁在局中又是谁在布计。看主角穿越之后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一步一步改造这个国家。本书是幻想之作和现实没有必然联系,大家可以把这当做是平行时空发生的事啊……新书不易,请大家能够收藏一下。感觉还行的话就再投几张票吧。书友群:219538444
热门推荐
  • 暖阳墨晨

    暖阳墨晨

    我叫苏暖,出身在模特家庭,家庭很和睦,家里除了父母有三个小孩,两个男孩,一个女孩,父亲叫苏鹏,母亲叫梁温雅,大哥叫苏辉,二哥叫苏炼,当然哪个女孩就是我,从小就被两个哥哥和父母特别宠爱,你想说这又是一个公主病的故事?nonono,往下看你就知道了。
  • 惊悚绝杀

    惊悚绝杀

    一个莫名其妙的信息,一句随遇而来的问话,一段突现书中的文字......都可能将人带入万劫不复的场地。在那里没有人为伪装,没有仁慈善意,有的只是无尽的诅咒鬼的残酷无情的杀戮。对鬼怪的恐惧感与生俱来,让人软弱,亦可强大。若想活下去,必须战胜恐惧,解开所有谜团。方可活着进入安全却又神秘莫测的三号地区。每一场鬼魅横行,步步惊心,人性在赤裸裸的绝杀面前被展现的淋漓尽致。血腥杀戮交织成一首首生命的绝唱……林凡在回一陌生微信后,被带入这神秘之地......(欢迎加群:231405329)
  • 我家王妃是女配

    我家王妃是女配

    在这个快穿横行的网文界,十年小透明的沐瑶,终于凭借一部古言文成为了平台炙手可热的大神。不久,她又接到了编辑的电话,说因为她新书太过火爆,她的小说被影视公司看上了,准备拍成电视剧。她看了合同,八位数的版权费,以后她再也不用每个月发稿费的时候除了全勤就剩个两位数的稿费了,眼看就可以参加平台的年会。眼看着她就要脱单了,即将走上一屋、两人、三餐四季的人生巅峰时,她挂了,挂在了去签合同的路上。昏迷前的最后一点意识是,她瞥见好多毛爷爷长了翅膀从她手中飞走了。到了冥府以后,那些人说勾错魂了,她那口气差点就下不去了,结果冥府老大说,送她去她小说的世界,然后她就华丽丽的穿越了。再然后她穿到了自己的小说里,成了个恶毒女配,专门给男女主制造矛盾,本着亲妈的心态,她决定痛改前非,为女主制造机会,结果她越撮合男女主,男女主越远。沐瑶:……某随之而来的系统:……小剧场:“沐国公府嫡女,武艺高强,苛责庶妹,且极其善妒,日后谁若是娶了这位,只怕是家宅不宁啊!”某男主看着隔壁桌的某女道“无妨,我觉得我那家宅甚是安静,热闹些也好。”某女:……围观百姓:……
  • 最强神医混都市

    最强神医混都市

    特么穷的小乡医。城市美女闯入他的家。一本书飞进了他的头里。得到了异能跟透视功能。从而勇闯都市,坐拥美女如云。枭雄俯首称臣,屌丝装比,打脸,逆袭,扰的都市政商界地动山摇。风生水起。大少新书,劲爆来袭。
  • 陌上若清欢

    陌上若清欢

    [电竞文童颜少女vs傲娇霸道男]竹洵决定打电竞时,再次遇到苏陌.多年未见,一如既往的傲娇霸道!打游戏放水说手误,却把除了竹洵以外的虐爆了;竹洵在别人面前说只是朋友,就上前一把拢住她的腰,并眼神警告:“这种朋友”竹洵想躲苏陌时,结果还是被苏陌黑着脸,一把把人捞上沙发,脸还凑着近近的:“还跑吗?丫头~”你风尘仆仆的走向我,抵过了所有温柔,这次不会放你走了
  • 军妃策

    军妃策

    [本文完属架空,全书免费,比较快热,磨磨唧唧是不存在的。] 史上最奇葩的穿越,便是摸电脑触电挂了…… 我只是一个写书的人啊,为什么会无缘无故的穿书呢?!一句话,让乔湘南走上军师的不归路。 他为她挡的万千箭雨,她为他灭杀一国。当她重伤回归,还能再续前缘吗?
  • 莲与链

    莲与链

    我的母亲阿莲的前半生,一个可怜的可爱的人,如何在八十年代的乱世生存
  • 我以为你是我的全世界

    我以为你是我的全世界

    10年的暗恋到头来如一场梦生日当天准备告白的她却遭遇了一场还没恋爱就已经失恋的感情后来遇见了一个人又让她重新对爱情充满希望可他却又出现在她的世界里她究竟会做出如何选择....
  • 带着战灵闯异界

    带着战灵闯异界

    “笨蛋!” “猪头!” “干活了!” 穿越异世界喜获“斗萝养成系统”,可这只斗萝为什么是她啊!斗萝又名伊斯塔战灵、伊斯塔肥灵、伊斯塔废灵、61、肥萝。悲催的苏九鸣带着这么一个小萝莉开始了异界生涯。
  • 刚刚好的喜欢

    刚刚好的喜欢

    沫沫抬头的那一瞬间,便看到了一双黯黑的眼眸。“哇!睫毛好长!”心,“怦——怦——怦——”这一刻,她知道:她喜欢了……看着面前的女孩,嘴角不漏痕迹的扬了起来“终于,你注意到我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