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22500000010

第10章 战略决策(1)

抗日战争胜利后,东北成了国共两党争夺的战略重心。

毛泽东曾经说:“即使我们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占有了东北,中国革命就有巩固的基础。”中国共产党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军占据东北,不但可以摆脱我军和根据地长期处于国民党军队四面包围的态势,而且可以依靠东北发达的工业与丰富的物产,建设成我党我军巩固的战略基地,并以此为依托,与全国各解放区相配合,坐北面南与国民党军队进行斗争,从而使我党我军处于极为有利的地位。

蒋介石也曾说,东北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接受东北是“国民革命最重大的目标和最迫切的工作”之一。为此,蒋介石不惜以损害中国主权为代价,来换取苏联承认其在东北的权利和使苏联承诺国民政府将从苏军手中接收东北。国民党认为,控制了东北,就可以南北夹击共产党的各个解放区,尽快消灭共产党。

因此,为占领东北,国共两党都提出了一系列战略决策,争分夺秒地进行了一系列战略部署。

毛泽东早在抗战中期就预计要集中八路军、新四军去东三省

毛泽东早就看好东北这片黑土地了。1942年7月9日,抗日战争还在进行之中,毛泽东和刘少奇就曾在一份电报中探讨过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为争取同国民党合作建国,把八路军和新四军集中于东三省的问题。

毛泽东这样说道:“在此国际总局势下,国民党在战后仍有与我党合作的可能。虽然亦有内战的另一种可能,但我们应争取前一种可能变为现实。因此就必须估计日本战败从中国撤退时,新四军及黄河以南部队须集中到华北去,甚或整个八路军新四军须集中到东三省去,方能取得国共继续合作的条件(此点目前不须对任何人说),如此则山东实为转移的枢纽。”(《毛泽东军事文集》第2卷,第681页,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同年11月,在中共中央六届七中全会主席团会议上,毛泽东说:中国的国土蒋介石丢到哪里,我们就到哪里。还要准备几千干部到满洲去。

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同志作政治报告(即《论联合政府》一文)

1945年4月,在苏日中立条约中止后不久,毛泽东则更加关注东北这块战略要地了。他在批转给晋察冀分局的一项指示中说:苏联中止苏日中立条约表明,苏日战争爆发已经为期不远,远东形势已发生重大变化,今后配合盟军作战,将主要配合苏联。现在即加紧进行主力军、地方军的训练与扩大,以便能抽出若干主力,用于开辟东北。

这一年4月召开的中共“七大”会议上,毛泽东在他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在沦陷区中,东北四省沦陷最久,又是日本侵略者的产业中心和屯兵要地,我们应当加紧那里的地下工作。对于流亡到关内的东北人民,应当加紧团结他们,准备收复失地。”

5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会议上又一次指出:“如果东北能在我们领导之下,我看这就可以说我们的胜利就有了基础,也就是说决定了我们的胜利。现在我们这样一点根据地,被敌人割得相当分散,各个根据地都是不巩固的,也没有工业,有灭亡的危险。所以我们也要争城市,要争那么一块整个的地方。我们要有包括东北在内的一块整个的根据地,这就全国范围来说,就是胜利有了基础,有了巩固的基础。”

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还指出:“要准备20到25个旅,15万到20万人,脱离苏区,将来开到东北去……东北四省(东三省加热河:作者注)极重要,有可能在我们的领导下。有了东北四省我们即有了胜利的基础。”

6月9日,在中共“七大”会议选举中共中央委员会时,毛泽东再一次讲到了东北,指出:“东北是很重要,从我们党的发展,从中国革命的最近、将来的前途看,东北是特别重要的。只要我们有了东北,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现在我们的基础是不巩固的,因为我们根据地在经济上还是手工业的,没有大工业,没有重工业,在地域上也没有连成一片。”

6月11日,毛泽东在《关于选举修补中央委员会问题的报告》中又进一步强调指出:“东北是很重要的,从我们党,从中国革命的最近及将来的前途看,东北是特别重要的。如果我们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当然,其他根据地没有丢,我们又有了东北,中国革命的基础就更好更巩固了。”

毛泽东之所以如此看重东北这一地区,这是由这个地区的经济地位和战略地位所决定的。从经济地位来看,东北幅员辽阔,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具有丰富和完整的工业体系。从战略地位看,东北地区背靠苏联,西面与蒙古接壤,东南和朝鲜为邻,南面的辽东半岛同山东半岛的胶东解放区隔海相望,西南与冀热辽解放区毗连。更重要的是蒋介石在东北也没有统治的基础。因此,如果中共控制东北,就可以变东北为可靠的战略后方,从根本上改变中国革命根据地长期以来被国民党军四面包围的被动状态,形成一个巩固的战略基地,一个革命的总根据地,以支持关内各解放区的斗争。相反,如果东北为国民党所占领,那它就能利用东北雄厚的工业基础,同华东、华中相配合,南北夹击关内各解放区。

毛泽东既然如此看重东北地区,那么在行动上,他必然有所表示。1945年8月10日,他给山东罗荣桓、黎玉等人发出了一份电报,命令关东子弟兵“万毅部东北军人数、战斗力与干部配备状况请查明,即告并待命调动”。两天以后,毛泽东又为中共中央起草了给山东分局的电报,指出:“万毅东北军速即完成出发准备,待命开往东北。”(《毛泽东年谱》下卷,第3页,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就在毛泽东把眼睛紧紧盯住东北,并有所行动的时刻,传来了苏联与国民党政府于8月14日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消息。条约表示支持国民党政府:“苏联允许把在精神上和军事上的全部援助给予作为中国中央政府的国民政府,并承认中国在满洲的主权。”(《中美资料汇编》第1辑,世界知识出版社1957年版)还明确表示,支持在蒋介石领导下统一中国。

这一消息犹如一盆冷水迎头泼来,使毛泽东非常失望。他感到东北的问题将变得更加复杂了起来。在这种情况下,东北还去不去?毛泽东决定还是去。8月18日,他在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的给罗荣桓、黎玉、萧华的电报中指出:“万毅支队即调东北,经河北至热河边境待命。该支队现有2500人,汰去老弱及开小差者外,能有1500到达目的地即好。东北干部凡能调动者尽可能调至万部”(《毛泽东年谱》下卷,第8页,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8月22日,毛泽东发出关于派人打入满洲开展地方工作给山东分局的指示:为迅速争取满洲起见,分局应即抽调大批干部在苏联红军占领旅顺、大连之后,穿便衣到满洲去,进入建立地方党、地方政权,发动与组织群众……如果苏联红军能允许山东八路军部队进入满洲(先去交涉)肃清散敌与汉奸,则应从山东抽调部队用东北义勇军名义进入满洲。

在8月23日、26日两次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泽东在谈到东北问题时说:“限于中苏条约,苏联不能直接援助我们。我们先派干部去是确定的,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军队去不去,还不一定,要看情况。”(《毛泽东传》第758页,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8月26日,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党内通知中又指出:“至于东北三省为中苏条约规定的范围,行政权在国民党手里,我党是否能派军队进去活动,现在还不能断定,但是派干部去工作是没有问题的,中央先派千余干部由林枫率领去东北。”(《毛泽东年谱》下卷,第15页,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

一切都安排好以后,8月28日,毛泽东离开延安飞赴重庆同蒋介石进行和平谈判,刘少奇在延安负责中共中央工作。

刘少奇及党中央提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战略方针之经过

1945年9月14日,苏联特使贝鲁罗索夫与曾克林飞来延安,向中共中央通报苏共及斯大林关于中共军队如何进入东北的意见后,刘少奇在正在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集中讨论了苏方意见和东北工作。

政治局委员们一致同意战略重点放在东北,力争在东北建立根据地。对苏联方面要求中共军队撤出沈阳、大连、长春等地的问题,刘少奇说:可采取三种方法:(一)撤名义;(二)撤小部分到乡下,主要部分留沈阳;(三)从沈阳至营口、山海关,把撤退闹得轰轰烈烈。三种撤法都用,公开撤,秘密又去。但冀热辽军区所辖的热、察是抗战以来八路军的主区域,不能撤出。由山东派4个师到东北,还是去,方针是争取东北。为了照顾苏联与蒋介石的外交关系,组织武装名义上不用八路军,但须使群众知道是八路军。

最后,刘少奇又提议,为实现控制东北的战略决策,加强东北的领导,成立中共东北局,以彭真为书记,陈云、程子华、林枫、伍修权(彭真,当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候补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陈云,当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候补书记;林枫,当时任晋绥军区政委、中共晋绥分局代理书记;程子华,当时任中共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副主任;伍修权,当时任中共中央军委总参谋部作战部副部长)为委员,立即前往东北开展工作。这项提议获得一致通过。

兵贵神速。第二天早晨,新的中共东北局领导成员彭真、陈云、伍修权和增派的中央军委后勤部部长叶季壮,便同贝鲁罗索夫、曾克林一起,乘他们来的那架小型军用飞机,飞赴东北。

新的战略部署一经确定,就要狠抓贯彻。9月15日晚,刘少奇以中共中央名义向各中央局下达指示:目前我党的任务,就是迅速地坚决地争取东北,在东北发展我强大力量。现在最需要的是派遣大批军事干部到东北,华北、华中应派遣100个团架子的军事干部,从班、排、连、营、团到事务、政治人员都配齐,迅速陆续前去东北。100个团干部的分配为华中20个,山东30个,晋察冀25个,晋冀鲁豫25个。

刘少奇在中共七大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1945年)

向全党全军提出新的战略方针,以指导各解放区、各部队的统一协调行动,已是迫在眉睫。

时机成熟了。1945年9月17日,刘少奇为中共中央起草给重庆中共谈判代表团的电报,提出“向北推进、向南防御”的战略方针。他写道:我们全国战略方针必须确定向北推进、向南防御,否则我之主力分散,地区太大,处处陷于被动,提议新四军江南主力立即转移到江北,皖南、皖中新四军第七师也向北撤退,从山东、华中抽调10万至15万人北上,以控制冀东、热河。

中共谈判代表团当天就复电,完全同意力争东北的方针,说:东北及热河、察哈尔控制在手,全党团结一致,什么也不怕。9月19日,中共谈判代表团又发来电报,再次表示完全同意延安中共中央确定的方针,并提议:在此工作紧张时期内,政治局人员分散各地的情况下,全权委托中央书记处、主席及代主席,行使中央政治局职权。

以毛泽东、周恩来为首的中共谈判代表团的意见显然相当重要。刘少奇一刻也没有拖延,立即于当天召集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重庆来电和战略方针、军事部署。

刘少奇首先在会上系统发言说,我们今天的方针,是力求控制热、察两省,控制东北。要赶快动作,利用时机,控制张家口、山海关,使蒋介石军从陆路进入东北不可能。东北海岸只要5万人在渤海湾一段被我们控制,蒋军就上不了岸。东北局已去了,再派5万军队去,同时要各地配100个团的干部,马上就去。准备11、12月在冀东屯集5万兵,在苏军撤退时宣布八路军进东北。各地不要疏忽,还有两月多。15万兵力,东北内部再组织20万武装,枪支粮食都搞好,我们就能控制东北,这时国共谈判就有希望。因此,我们要当做全党全军的任务提出,我们应向北发展,南面可采取防御。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了这一方针。会议结束,刘少奇回到住的窑洞,顾不上休息,坐下来一连起草3份电报,连夜发出。

第一份是为中共中央起草的给全党的指示,提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全国战略方针:

(一)略)

(二)目前全党全军的主要任务,是继续打击敌伪,完全控制热、察两省,发展东北我之力量并争取控制东北,以便依靠东北和热、察两省,加强全国各解放区及国民党地区人民的斗争,争取和平民主及国共谈判的有利地位。为此,特作下列部署,望坚决执行之。

(甲)晋察冀(除冀东外)和晋绥两区以现有力量对付傅作义、马占山向察哈尔张家口之进攻及将来胡宗南由北平向张家口之可能的进攻,坚决打击傅、马及其他进攻之顽军,完全保障察哈尔全境、绥远大部、山西北部及河北一部,使之成为以张家口为中心的基本战略根据地之一。

(乙)山东主力及大部分干部迅速向冀东及东北出动。第一步,由山东调3万兵力到冀东,协助冀热辽军区肃清伪军,开辟热河工作,完全控制冀东、锦州、热河。另由山东调3万兵力,进入东北发展,并加装备。

(丙)华东新四军(除五师外),调8万兵力到山东和冀东,保障与发展山东根据地及冀热辽地区。浙东我军即向苏南撤退,苏南、皖南主力即撤返江北。

(丁)成立冀热辽中央局,并扩大冀热辽军区,以李富春为书记,林彪为司令员。罗荣桓到东北工作。将山东局改为华东局,陈毅、饶漱石到山东工作。现在的华中局改为分局,受华东局指挥,其人员另行配备。

(戊)晋冀鲁豫军区竭力阻滞并打击顽军北上部队,准备3万兵力在11月调到冀东和进入东北。

(己)全国战略方针是向北发展、向南防御,只要我能控制东北及热、察两省,并有全国各解放区及全国人民配合斗争,即能保障中国人民的胜利。

(庚)关于各区具体部署另定。

第二、第三份电报是写给毛泽东、周恩来的。其一是向他们汇报几个战略区领导人的调配情况,其二是提议长江以南部队迅速全部北撤并以此作为向国民党谈判的一个让步条件。

毛泽东也是高效率,连夜发来了回电,完全同意中共中央的部署,并且说,江南部队北撤“越快越好,此间已当做一个让步条件,向对方提出,且有好影响。”

方针、部署、计划都定下来了,现在就是要一项一项、一步一步地抓落实,一抓到底。

中共军队的大规模战略移动进入实际操作。

同类推荐
  • 春雨——潇潇

    春雨——潇潇

    基建工程兵,1966年组建,1983年撤销,是我国存在时间最短的军兵种。本文叙述的是几位青年人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基本建设工程兵部队锻炼成长的战斗经历。
  • 血证

    血证

    1939年春寒料峭,码头工江龙跳进长江,救起收集了南京大屠杀罪证的美国记者,日军抢去,失而复得。两个糙汉子、两个神秘女人,一起护送他到武汉。大使馆撤离,罪证被日本特务销毁,再去重庆。一路巧妙与军统、日寇、土匪、三教九流斗智斗勇,巨蟒、饿狼、凶豺、豹子……围追堵截;爆炸、枪击、中毒、饥寒……死里逃生;各种诡异圈套……无不险像环生、触目惊心……
  • 战炮岁月

    战炮岁月

    班长说,这里没有多多关照,只有自己关照自己!……记录炮兵连队一群士兵的往事。……致敬所有扛过枪、打过炮的战友们。
  • 反击战回忆录

    反击战回忆录

    参战老兵的亲身回忆录,对越自卫反击战的亲身描述。
  • 雷炮科技知识(下)

    雷炮科技知识(下)

    不论什么武器,都是用于攻击的工具,具有威慑和防御的作用,自古具有巨大的神秘性,是广大军事爱好者的最爱。
热门推荐
  • 第五人格之杰克哥哥你别跑

    第五人格之杰克哥哥你别跑

    第五幼稚园小园丁正抱着杰克的大腿,眼里带着些茫然地问着杰克:“杰克哥哥,你喜不喜欢我?”杰克邪魅一笑,眼里满满都是小园丁的笑脸。群号:910375923
  • 情绪掌控术大全集(超值金版)

    情绪掌控术大全集(超值金版)

    每个人时时刻刻都面临着困惑,在对物质的占有上,在对生活的追求上,在对情感的忠诚上……其实,每个人都像在同自己战斗,情绪控制能力差的人就会在一场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迷失自己,成为彻底的失败者;而情绪控制能力强的人就能控制自己内心蠢蠢欲动的想法,能调节即将喷发的怒火,能缓解内心深处的焦虑。掌控好自己的情绪,就能保证在人生的路上不致偏离轨道太远。牧之、凤莲编著的《情绪掌控术大全集(超值金版)》从生活中的实际状况出发,剖析了人们在生活中的各种情绪困扰,揭示其背后隐藏的内在原因,同时提供了一系列调控方案,为读者提高生活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改善人际关系指明了便捷的通道。
  • 天庭八卦手札

    天庭八卦手札

    一言不合就飞升?来到天庭之后,才发现原来以前的神话故事里就是个假天庭!杨戬和哮天天天撒狗粮?哪吒是个禁欲系小哥哥?新任小阎王怕鬼?难道我来的才是个假天庭?“徒儿,你在干嘛?”头顶突然响起一个声音。“哈哈,没啥,哎呦师尊你饶了我吧……”
  • 落花纷纷

    落花纷纷

    安静祥和的小镇接二连三地出现相貌不凡、能力卓绝的少年目标都是隐居在这里的某女高中生他们曾经是叱咤风云的少年特工,以花为代号,个个身怀绝技究竟是什么引得当年队伍离散,又是什么使得他们又重新聚集到一起当落花纷纷,魔鬼与天使、正义与邪恶的较量正要开始。用爱和生命浇灌的花朵,可以开出最绚烂的风景,可以触目惊心、可以魂飞魄散,可以颠覆一个城市。
  • 嫡公子世无双

    嫡公子世无双

    这是一个惊才艳艳不染纤尘的绝美世子的故事。孟观澜本是现代的一个闲散富二代,一朝穿越,变成了孟府嫡次子。他以为自己可以继续潇洒,然而兄长早逝,他被暗定为新的继承人,在这孟府的深潭里浮沉。少时入宫,成了伴读。青年苦读,高中探花。却又牢狱蹉跎、一纸远调。这世间,总能容他栖身之所。1v1双洁,成长故事,结局不虐日更!!
  • 业务员葵花宝典

    业务员葵花宝典

    “我”作为一枚业务员,在赚钱路上打拼,阅尽都市百态,经历斑斓人事,艰辛备尝,冷暖自知。虽然机巧对人,奸滑处事,但人情愈练达,良知更固守;虽然周旋情场,放纵欲望,但内心守住一份真,情感保有一团爱。请读者诸君跟着“我”一起领略不一样的人生,非一般的喜怒哀乐吧......
  • 白色驯鹿传奇

    白色驯鹿传奇

    一群驯鹿的领头是一头漂亮而健硕的雌驯鹿,它把所有的爱和智慧都给了最宝贝的白色驯鹿,白色驯鹿跟着聪慧的妈妈学了不少有用的知识,变得越来越强大,后来有一次,人们打算在这群驯鹿里挑一头最壮实的来拉雪橇,他们选中了白色驯鹿,各种比赛也获得了荣誉。不久之后即将开展内战的消息传遍了挪威城,在白色驯鹿的帮助下,阻止了这场战争的爆发,而那个企图出卖祖国的叛徒,跟着白色驯鹿一起消失了……
  • 称职的员工这样工作

    称职的员工这样工作

    培养卓越职业精神,重塑企业员工形象。如何在企业站中战无不胜?本书独家披露:老板最喜欢的12种职业精神,员工在企业中晋升的秘密,称职员工应具备的8种特质。本书是作者多年实战经验的总结,针对企业在现代职场管理中面临的问题,提供了务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 TFBOYS:缘

    TFBOYS:缘

    穿越文,并非穿越回古代。TFBOYS~~~(具体详见正文)
  • 我的悟性很逆天

    我的悟性很逆天

    开局自由点数就全加悟性,会出现什么情况你们知道吗?今天本人就来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