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22500000002

第2章 三国四方的角逐(1)

中国的东北——一片神奇、美丽、富饶的黑土地。

因为它的美丽和富饶,自1643年沙俄入侵黑龙江之后的几百年,这片黑土地就不断受到列强的侵扰,特别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三省更是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为取得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彻底胜利,加快日本帝国主义投降,驱逐日寇对中国的侵略,1945年8月初,150万苏联红军攻入了东北。随着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国民党蒋介石为抢占抗战胜利果实,在美国支持下加紧向东北解放区占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为保卫人民的胜利成果,在东北自然是寸土必争。

时值东西方对抗伊始,苏联与美国为了各自的利益,还把中国的东北当成了对抗的前哨阵地。为此,三国四方在这块黑土地上展开了前所未有的较量,以至最终酿成了辽沈决战。

1945年,百万苏军出兵东北

1945年2月4日至11日,一个划时代的会议在克里米亚的雅尔塔举行。这是苏、美、英三国首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举行的一次最重要的会议,包括8次首脑全体会议、4次工作午餐或晚餐、多次外长会议。

时针指向1945年2月5日下午4时15分。

雅尔塔的沙皇宫殿在晚霞的照射下显得分外美丽。海水、山色,还有云朵、彩霞,这时已经融为一体了,来这里的人们都禁不住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此时的利瓦吉亚宫确实显得太漂亮了,以至于罗斯福对斯大林说:“我想在退休之后,用个人的名义把它买下来。”斯大林笑着回答说:“不谈这个问题。”可惜,罗斯福在退休之前就去世了。

至于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除了千岛群岛外,斯大林还要求日本归还它从沙俄手中夺走的其他权利。这些要求基本上符合开罗会议精神,所以,罗斯福也就没有提出什么反对意见。

什么是开罗会议精神?1943年11月22日至26日,罗斯福、丘吉尔和蒋介石在埃及首都开罗近郊的美纳饭店举行的会议。

在这次会议上,三国领导人就中国问题进行了商谈。蒋介石在会上提出,战后日本对中国的赔偿,一部分可以用实物支付。战争期间,日本在中国创办了很多工厂,这些工厂的机器设备,包括战舰、商船和铁路、车辆等,可以移交给中国。美中双方商定:日本从中国夺走的东北各省,包括辽东半岛,以及旅顺、大连在内,必须归还中国。

为了利于战后中美合作,蒋介石向罗斯福声明,他准备把旅顺交给中美两国共同使用。

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发表《开罗宣言》,其中提到: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三国决不为自身图利,也无扩张领土之意。三国之宗旨是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取或占领之一切岛屿,使日本把所窃取的中国领土,例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在宣言发表的头一天,斯大林对罗斯福和丘吉尔说,他完全同意《开罗宣言》和它的全部内容,并且声称满洲(东北)应当归还中国。

1943年底,美军在亚太地区同日军作战快两年了。美国人深感势单力薄,仅凭自己的力量难以在短期内打败日本。所以,美国迫切希望苏联出兵。

这年秋天,在莫斯科苏美英三国外长会议前夕,美国军事使团团长迪恩接到参谋长联席会议的指令:俄国在粉碎德国后如能投入对日作战,这对美英两国以最小的损失,更快、更彻底地击溃日本有重要的意义,而他的主要任务就是“确保苏联参加对日作战”。

10月30日,即莫斯科外长会议闭幕的当天,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设宴招待与会代表。宴会上,斯大林委托赫尔秘密转告罗斯福说:“在盟国打败德国以后,苏联将参加对日作战。”当时,斯大林并没有提到出兵的交换条件。

1944年12月14日,罗斯福让哈里曼与斯大林商谈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问题。此时的斯大林已经不再含蓄了,而是直言不讳地提出了苏联出兵的条件。他拿出一张地图,他的手从地图上指向东方,对美国大使说:“千岛群岛和萨哈林岛(库页岛)南部应当归还苏联。”此外,斯大林还想得到大连和旅顺的租借权,以及中东铁路,并希望维持外蒙古的现状。

苏联提出的出兵条件,牺牲了中国的利益,这就自然不能拿到桌面上讨论了。2月8日,斯大林同罗斯福进行了秘密商谈。

一开始,罗斯福就表现出非常诚恳的态度。由于美军在太平洋诸岛作战中付出了很大伤亡,所以,罗斯福迫切希望苏联能够早日出兵。他对斯大林说,日本现在还有陆军400多万人,海军有120万人,6艘战列舰,4艘航空母舰,飞机3000架;美军在太平洋和东南亚有160多万人,英军有60多万,有飞机6000架,军舰600多艘。如果这样打下去的话,盟军的损失会很大。

斯大林握着烟斗,静静地听罗斯福倾述。他赞同罗斯福的话,“我们可以订一个出兵的时间表,我看打败了德国,再有3个月的准备,苏联就可以出兵远东。”

同时,斯大林又提出了对日参战的条件。“如果这些条件不能得到满足,我们将难以向苏联人民解释,为什么俄国要参加对日作战。”斯大林继续说:“如果这些政治条件能得到满足,人民就会理解这是涉及国家的利益,而且非常容易将这项决定向最高苏维埃解释。”

听了斯大林的话,罗斯福显得很高兴。他对斯大林说:“关于苏联在远东的利益,美国政府会充分考虑的。”罗斯福打算接受对萨哈林岛和千岛群岛的领土要求。至于中国东北,罗斯福告诉斯大林,蒋介石愿意使旅顺和大连成为自由港。

斯大林将烟斗送到嘴里,很惬意地吸了一口,接着说:“会议期间,我们三国应该就上述条件达成书面协议。”罗斯福对此表示同意。

1945年2月10日,莫洛托夫将有关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草案递给了哈里曼。当天,斯大林同罗斯福再次举行会晤。对草案作了一些改动,成为协定的正式文本。商谈中,斯大林强调,大连不能成为国际港口,苏联需要旅顺港周围的海军基地。

作为三巨头之一的丘吉尔,没有参加协定的制定,斯大林和罗斯福也没有同他商量。直到2月11日,斯大林和罗斯福邀请丘吉尔在协定上签字时,他才看到文本。

《苏、美、英三国关于日本的协定(雅尔塔协定)》主要内容如下:

苏、美、英三大国领袖同意,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的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同盟国方面对日作战,其条件为:

(1)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须予以维持。

(2)由于日本1904年背信弃义进攻所破坏的俄国以前的权益须予以恢复,即:

甲、萨哈林岛南部及邻近一切岛屿须交还苏联;

乙、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以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也须予以恢复;

丙、对沟通大连与外界联系的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应设立一中苏合办的公司以共同经营之,经谅解,苏联的优越权益须予以保证,而中国须保持在满洲的全部主权。

(3)千岛群岛须交予苏联。

《雅尔塔协定》的达成,最终促成了苏联出兵中国东北。苏联红军的作战目标是日本关东军,斯大林的最终目的是要恢复沙俄在1904年战争中丢失的侵华权利。美英两国满足了苏联的要求,却牺牲了中国的利益。

蒋介石作为中国政府的首脑,却没有能够参加这次会议。《雅尔塔协定》签订1个月后,即3月12日,蒋介石从中国驻华盛顿大使那里得知,斯大林在雅尔塔会议上提出了关于远东问题的建议。读了大使的电报后,蒋介石简直难以相信,他自言自语地说道:“中国真的在雅尔塔被出卖了。”但是,蒋介石并不了解协定的具体内容。

1945年7月17日,苏、美、英三国首脑在距离德国首都柏林30英里的小城波茨坦举行了一次代号为“终点”的秘密会议。这是三大盟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召开的最后一次会议,所以称之为“终点”会议。

正是在这次会议上,确定了对日作战问题。杜鲁门在其回忆录中写道:“我去波茨坦有很多原因,但是,在我的思想里,最迫切的是要得到斯大林个人重申俄国参加对日作战的决心,这是我们的军事领袖最急于要得到的东西。我在会议的最初几天里就从斯大林那里得到这种保证。”

8月6日,美国用原子弹袭击日本广岛,迫使日本不得不考虑接受无条件投降这个事实。

然而,就在日本还在犹豫,希望苏联给予调停之际,斯大林于8月7日下午4时30分,签署了苏联红军于9日0时对日本关东军实施进攻的命令,使得日本政府的最后一线希望破灭了。

此时的日本军力如何呢?从1944年底开始,日本军部的强硬派便着手实施“本土决战计划”。根据这项计划,军部将在日本本土集结53个师团、22个独立混成旅团、2个坦克师团、7个独立坦克旅团、4个高射炮师团,总兵力达225万陆军和130多万海军。

在中国的东北,早在1931年,关东军就开始修筑坚固的防御工事。14年间,关东军用刺刀逼着上百万中国劳工为其修筑了大量工事。

1933年,日本参谋本部作战科长铃木率道一行到东北察看了中苏边界线,决定在此布置三条防线:第一条防线为军事工事和军用通道;第二条防线为军事基地和特别通道;第三条防线为日本开拓团防线和移民道路。关东军还把中国东北与苏联接壤的北部和东部划为“北边地区”,作为一个大的军事基地。

为了修筑防御工事,日军抓来了大批中国劳工,用刺刀逼着他们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修筑工事。劳工病死后,尸体就被扔到山谷里,有的还没死也被扔了。为了保密,劳工们修好工事后,日军就将他们残忍地杀害。1944年,关东军强迫劳工在内蒙古呼和浩特附近修筑工事,完工后,日军将5000多名劳工全部杀死。据不完全统计,仅修建7项工程,关东军秘密杀死的劳工就达3万人之多。

14年来,关东军在中苏、中蒙边界修建了17个筑垒地域,总长达1000多公里,有8000多个永备工事。黑龙江沿岸是关东军的重点防御地带,这里的工事十分坚固。在这一带,关东军修筑了5个防御区。这些筑垒地域,有的地方正面宽达20到100公里,纵深达30到40公里。炮兵工事内的火炮全部是240至410毫米口径,工事顶层厚达十多米。在筑垒地域有410多个钢筋混凝土浇灌而成的仓库、20个地下发电站、70多个通信枢纽、90多个地下给水库,以及大量暗道、防坦克障碍物,形成了一条宽40多公里、用以对付苏军的防御地带。

在兴凯湖、绥芬河一带,关东军修筑了强大的防御体系。位于虎头一带的防御筑垒地域,宽达100多公里,纵深40多公里。其中,永久性的火力点有222个,土木火力点190个,钢筋混凝土碉堡有25个,炮兵阵地有60多个。密山县筑垒地域位于兴凯湖边界北侧,工事分布在兴凯湖伸向东北腹地和横亘于中苏边界与穆棱河之间的山脊上。筑垒地域全长75公里,有5个抵抗枢纽组成,仅永久性火力点就达420个,还有127个钢筋混凝土掩体。珲春筑垒地域的火力点多达760个,炮兵阵地106个。绥芬河筑垒地域,正面宽达40多公里,纵深30多公里。

在东部的滨海地区,关东军共修筑了8个筑垒地域。在纵深150多公里的范围内,布置了3道防线。其中有4个筑垒地域设在北朝鲜,1个在库页岛。此外,关东军还在锦州、长春、吉林和四平等城市修建了防御阵地。

关东军在东北修建了20个空军基地、133处机场、200多个起降场、400个机场点,可容纳6000多架飞机。关东军还修建了150多座医院,拥有75万个床位,容纳55至60个师团的兵营,可供180至200个师团使用的粮食、弹药和燃料。

交通方面,关东军修建了长达13700多公里的铁路和22000多公里的公路。其中,通向中苏边界的铁路一昼夜可以发送90多列火车,可运送两个师团的兵力。

不过,关东军修筑的这些工事主要是用来进攻苏联的,其弱点在于工事太多,且紧靠国境,作为进攻时部队出击的掩体,而纵深防御工事显得很少。苏联红军一旦突破覆盖在外层的硬壳,就可以长驱直入软腹部。况且,这些工事的分布也不尽合理,主要集中在中苏边界的东部和北部。广大的西部地区,即中蒙边界工事却很少。关东军认为该地区自然条件恶劣,苏军不会从那里发起进攻。可是,事实证明关东军的判断存在着致命的失误。后来,苏军恰恰把这个地区当做主攻方向,结果关东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到1945年8月,关东军可用于对苏作战的兵力,连同北朝鲜的驻军在内,共有24个师团、11个独立旅团,90多万人,加上“满洲国”和内蒙古的15万多伪军,兵力达到120万人。

然而,此时的关东军已不再是昔日的“皇军之花”了。自日美开战之后,大批关东军被调往南方,先后共调走了13个师团。1945年年初,日本为了准备本土决战,又从关东军抽调了7个师团。至此,关东军的精锐部队差不多全部调走了。曾经在“九一八”事变中担任急先锋的第二师团被调到西南太平洋,结果在那里受到美军的重创。还有第一师团被调往菲律宾,在雷伊泰岛被盟军全歼。到苏联红军发动进攻时,关东军资格最老的师团要算第一○九师团,它也不过是一年前才编制成的。其余的师团都是当年组成的,而且还有许多老少兵和预备役人员。

关东军司令部设在长春,当时称新京。下辖第一、第三方面军,独立第四军,第二航空队和驻北朝鲜的第三十四军。为了对付苏联红军,关东军司令部将兵力作了如下部署:

第一方面军位于牡丹江,所以又称东满方面军,司令官为喜多城一大将。下辖第三军(司令官为白神中将)、第五军(司令官为清水中将)和方面军预备队,共10个步兵师团和1个步兵旅团,24万多人。兵力沿着苏联滨海地区国境线展开,主要布防于牡丹江、穆棱、敦化、图们、汪清、饶河、延吉、吉林等地,重点防卫区域是哈尔滨、珲春和牡丹江以东的吉林地区。

第三方面军位于奉天(沈阳),又称西满方面军,司令官为后宫淳大将。下辖第三十军(司令官为矢田中将)、第四十四军(司令官为本乡中将)和方面军预备队,共8个步兵师团、3个独立步兵旅团和1个坦克旅团,20多万人。兵力配置在长春、洮南和沈阳,有两个师团分布在蒙古西部边界,该方面军是关东军预备队,其职责是担任东北西部防务。

同类推荐
  • 最强猎人

    最强猎人

    (一部架构宏大的非传统军事小说,QQ群195485375)在废墟中重组的幽灵小组,这支隐藏在黑暗世界中的猎人部队有着令人闻风丧胆的战斗力。SAS特种部队、三角洲的D-BOY们只配为他们打下手,游骑兵和海军陆战队强力侦搜连只配给他们看大门。幽灵小组的队长龙云说:“我们的目标不是人,而是神!”
  • 特种兵之代号鹘鹰

    特种兵之代号鹘鹰

    他们是鹘鹰特战中队,他们更像鹘鹰一样神秘,他们是铁血战士,他们更懂的什么是战友。致永远激情燃烧的青春,致永远不离不弃的战友。
  • 尸海纵横

    尸海纵横

    丧尸如海水涌来,铺天盖地。是灭亡?亦或重生?感染如深渊,永无止境。情感的爆发,人性的无常在这里交织。到底该何去何从?是否还有勇气去寻找这源头?是乱世?是净土?还是一场不为人知的阴谋?这一切是谁的私心?导致一场无法挽回的灾难?骨堆积万千,哀鸿遍野,一片惨淡。众生的热血,是否能打动阴谋者的铁石心肠?他不是英雄,更不是坏蛋,只是一个小人物,只争一时热血,不求一世生存的小人物。
  • 中国历史战争大事详解近代史(下)

    中国历史战争大事详解近代史(下)

    该书主要讲述了中国近代史上反抗列强侵略和争取土地完整的主要战争,包括收复新疆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护国战争、抗击沙俄等历史事件。
  • 导弹武器科技知识(上)

    导弹武器科技知识(上)

    不论什么武器,都是用于攻击的工具,具有威慑和防御的作用,自古具有巨大的神秘性,是广大军事爱好者的最爱。
热门推荐
  • 八戒的赘婿生活

    八戒的赘婿生活

    那时候,我跟猴子大闹天宫后来我成了八戒,当了赘婿,他被压在五指山下我们的时代似乎结束了,很多新的妖魔鬼怪神仙道佛出现,人们忘了我们可是,这一次,我们的故事不必从五百年后开始我知道我会赢
  • 仙神陵

    仙神陵

    仙缘神化,皆在一渡之间!鬼城魔道,尽属三石桥岸!
  • 赵瑜散文

    赵瑜散文

    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赵瑜散文的首次集结。赵瑜向以纪实文学力作震荡文坛。其实,他的散文同样深厚、独特而有趣。面对时下散文的疲软与苍白,赵瑜的叙述有现代气象,有北国古风,因事而作,有感而发,是将泥土夯实之后烧制而成的一块块沉砖。我们能体味到作家心灵的率性和真诚。
  • 灵武末代

    灵武末代

    江浩因为些方面异于常人而被送往疯人院,直到一个人的出现,才让他知道,他是一个在灵气复苏末代觉醒的半觉醒者。不过半觉醒者是什么意思?他们给的解释是:就像你尿到一半就突然憋住了,让你感到很是不爽,这就是所谓的半觉醒者。不过到最后江浩才明白了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半觉醒者还真是不爽!
  • 名门盛情之天后萌妻

    名门盛情之天后萌妻

    她是娱乐圈炙手可热的当红花旦,却在颁奖典礼上遭人陷害,名誉扫地。她是经济学院天资聪颖的校花,遭人记恨失足踏空与世长辞。当花旦变成校花,她又心痛又激动。她发誓,不管她是谁,有仇报仇,有恩……以身相许如何?(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其实我们都懂

    其实我们都懂

    我依稀记得那天,你看着我的眼睛对我说,我们不合适,我一直没有告诉你,其实我们都懂,只是不愿意去承认你真的不爱我
  • 异世临安

    异世临安

    “上苏,如果你想要的不过是我的命,那么我给你。这是我欠我们孩子的,也是欠你的。”他嘴角露出一抹苦笑,然后闭上那双曾深情注视过她的眼。初遇他时,他将她囚禁于扶摇阁上,然而她不知的是,他的温柔,不过是将她安放于手心里守护。再遇他时,他怀里抱着一个男孩,柔声道:“上苏,我们回家吧。”其实七年等待的苦楚,在听到这话的时候已烟消云散……她逃离一场又一场的噩梦,她以为,躺在他怀里,便能够酣然入睡,却不料,他是她的另一场噩梦。
  • 痋术

    痋术

    很少有人知道滇南三大邪术之一,痋术里的门道儿。也很少有人知道,痋术不但能害人,还能救人,更能追溯死者的死因。几乎绝迹的痋术寡为人知,说白了就是一种炼虫术,和蛊术不同的是,这种炼虫术不是靠虫类之间的彼此吞噬,而是用人体本身来炼虫!可以用死人,亦可以用活人!甚至是自己!十年前,一个孤儿的离奇经历跟痋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剥皮的生苗寨,遮龙山上的尸爷庙,湘西的“喜”神村儿,化人为蛾的邪术,还有那痋人坛里一声声的求死的哀嚎……
  • 独自流浪

    独自流浪

    在世纪之交的年份,一个少年的青春给他带来了什么。经历的一切是否就是自己所要承受的。独自一人的旅行就是那永远达不到的终点,自己只能在孤独的路上。
  • 元源

    元源

    一个梦想成为商人的孤儿,在得知自己父母为了自己而身陷囹圄之后,为了救出自己的父母,毅然踏上了追求力量的强者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