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31500000014

第14章 D(2)

只要主人同我一道尽兴畅饮,一醉方休,我哪管它这里是故乡还是异乡呢?这是一首抒写离别之悲、他乡作客之愁的绝妙好诗,是古代诗歌创作中一个很普遍的主题。然而这首诗虽题为客中作,抒写的却是作者的另一种感受。本诗一反游子羁旅乡愁的古诗文传统,抒写了身虽为客,却乐而不觉身在他乡的乐观情感。当李白真的碰上一位同样豪爽的主人,两下里声气相投,忘形尔汝,对酒当歌,一时兴起,自然忘了孤独寂寞;而没有了孤独之感,思乡之情当然也就抛至脑后了。其实,这两句诗中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不知何处是他乡”,并不是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是身在他乡,当然也不是根本就不思念家乡,关键在于“主人能醉客”,什么样的主人才能使李白这样的人宾至如归、流连忘返?恐怕绝不仅仅是用“玉碗盛来”一盅盅的“兰陵美酒”,往李白面前一放就可以了罢?在这首诗中,李白大力渲染的的确是酒,不过,内心所真正让他感动的,却是这位在诗中并不起眼的“主人”!正是因为他与李白情投意合,相见甚欢,才使得李白独行天下之时,在“他乡”遇上了知音。两个人一见如故,正是一场“酒逢知己千杯少”的聚会才使得李白灵感大发,忍不住“信口而成”,写下了这篇“似乎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的《客中作》。

但是好花皆易落,

从来尤物不长生

【出处】

唐·刘禹锡·《和杨师皋给事伤小姬英英》

【原作】

见学胡琴见艺成,今朝追想几伤情。撚弦花下呈新曲,放拨灯前谢改名。但是好花皆易落,从来尤物不长生。鸾台夜直衣衾冷,云雨无因入禁城。

【名句赏析】

只要是名贵的好花都容易败落,历来的绝色女子也都不长寿。尤物:优异的人或物。此处指绝色美女。

但用东山谢安石,

为君谈笑静胡沙

【出处】

唐·李白·《永王东巡歌》之二

【原作】

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

【名句赏析】

只要你起用谢安似的人,为你扫平叛军,使国家安定,不过是谈笑间的事。但用,只要。东山谢安石:谢安,字安石,东晋人,曾隐居于会稽东山。据史载,公元383年,前秦苻坚率师南侵东晋,号称百万,声势浩大,宰相谢安临危受命,被任为招讨大都督,胸有成竹,调度有方,自己却下棋自若,而竟破苻坚于淝水之上。创造了中国战争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这里李白以谢安自比。谈笑,表示从容镇定,临危不惧的大将风度。君:指永王李璘。诗人自比“东山再起”的谢安,抒写自己出匡庐以佐王师之情。可以看出李白此时雄心勃勃,自负很高。前著“但用”,后书“为君”,笔势飞动,风度潇洒,一种豪迈的气概、乐观的情绪和必胜的信念跃然纸上。静胡沙:指平定安史之乱。以“胡沙”喻叛军,形象而深刻。叛军之来,有如妖如魔,飞沙走石,席卷大地,遮天蔽日之势。既写出它不可一世的嚣张气焰和暗无天日的残暴行径,又写出徒有声势的虚弱本质和为时不长的必然趋势。“静”字,凝炼、概括,使人想见胡沙平息后的清平世界,朗朗乾坤;为君“静胡沙”又在“谈笑”之间,更见其成竹在胸,胜券在手,指挥若定,易如反掌之气概,读之心胸开阔,精神为之一振。这两句诗在表达诗人对古人的敬仰之情的同时也包含自己建功立业的心愿和积极入仕的态度。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出处】

宋·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原作】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名句赏析】

“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但愿我们健康长寿,虽然相隔千里,却仍在同一轮明月照耀之下。“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这是苏轼名作《水调歌头》的结句,表达了作者对远别的弟弟苏辙的良好祝愿,并使全词在出世入世、依违无据的困惑愁闷中,平添一种温馨的慰藉和奋发的意绪。可以说这首词是苏轼在中秋之夜,对一切经受着离别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愿。

但知家里俱无恙,

不用书来细作行

【出处】

宋·黄庭坚·《新喻道中寄元明》

【原作】

中年畏病不举酒,孤负东来数百觞。唤客煎茶山店远,看人获稻午风凉。但知家里俱无恙,不用书来细作行。一百八盘携手上,至今犹梦绕羊肠。

【名句赏析】

这诗是黄山谷被贬到黔州(今贵州),在路上写给他哥哥黄元明(大临)的。他告诉哥哥说:只要知道家里大小都健康安好,写信给我时,也就不必细行的写太详细了。

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

【出处】

五代·冯道·《天道》

【原作】

穷达皆由命,何劳发叹声。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冬去冰须泮,春来草自生。请君观此理,天道甚分明。

【名句赏析】

冯道是五代时期的五朝元老,官场不倒翁,人称“长乐老”,这首诗是他处世哲学的写照。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只管做好事就是了,不要问自己的前途如何。表现诗人乐天知命、与人为善的心态。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出处】

唐·李白·《春思》

【原作】

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名句赏析】

当得知丈夫在春风姗姗来迟地吹到燕北之地,终于开始盘算起归程之际,妻子非但没有感到宽慰与欣喜,反而觉得伤心欲绝。妻子的这一反应着实是有些出人意料之外,这“断肠”之感究竟是从何而来呀?原来尽管丈夫已经打算回家了,但是痴情的妻子却认为他到这时才想起回家,实在是太晚了,因为自己早就在朝思暮想地盼望着他回来了。诗歌开头兴起时提到的“燕草”和“秦桑”,与下文“怀归日”和“断肠时”之间微妙的内在联系被揭示了出来。虽然知道了丈夫最终要回来了,这对思妇来说无疑是一件天大的好事,但是她转而一想,又觉得委屈满腔,你怎么到这时才想起回家?我自己一个人在家里天天等,日日盼,都快望穿秋水了,想到这里,说不定还要轻轻地骂上一句:“你这个没良心的”,没准还要淌下几滴喜极而泣的眼泪呢。所以,思妇这时的“断肠”并不是真的痛断肝肠,而是一种饱含了真情的嗔怪与埋怨罢了。也许如果丈夫不说回家,她还会一直苦苦地想念、等待下去,而毫无怨言的。思妇在得到丈夫回家消息之后,这种看似不合常情的埋怨与发泄,恰恰表达了她对丈夫的一往情深,所谓爱之深,故责之切也,就是这个道理。读到这里,我们不禁又要为以浪漫豪放著称于世的李白能够对女性心理有如此细致的把握而由衷感到叹服了。

当年不肯嫁春风,

无端却被秋风误

【出处】

宋·贺铸·《踏莎行》

【原作】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名句赏析】

当年不肯委身于春风,而今没来由却被秋风所误。诗句巧妙地将荷花开放与凋谢的时节与它的生性品质、命运遭际联系一起,一方面表现出美人、君子不愿趋时媚俗的品质和严肃不苟的态度,另一方面又显示出他们年华虚度,怀才不遇的悲哀。词人由此表达了自己由于性格与当时的社会格格不入,始终仕途崎岖,命运坎坷的感慨。

当年万里觅封侯,

匹马戍梁州

【出处】

宋·陆游·《诉衷情》

【原作】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名句赏析】

这两句是作者对当年在梁州参加对敌战斗心情与生活的追述。“当年”,指乾道八年(1172年)陆游抵达南郑在四川宣抚使王炎幕中襄理军务的一段经历,这段时间不长的“铁马秋风大散关”的前线生活,为他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回忆。他胸怀报国鸿图,匹马单枪驰骋于万里疆场,确实想创立一番不朽的业绩。“觅封侯”不能单单理解为陆游渴望追求高官厚禄,因为在写法上作者在这里暗用了《后汉书·班超传》记载的班超投笔从戎的典故。班超投笔“以取封侯”,后来在出使西域时立了大功,真的被封为“定远侯”。陆游这样写,说明当年他在梁州的时候,也曾有过像班超那样报国的雄心壮志。“万里”“匹马”的强烈对比中,再现了诗人往日驰骋在抗敌前线的矫健身姿。

当时共我赏花人,

点检如今无一半

【出处】

宋·晏殊·《木兰花》

【原作】

池塘水绿春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重头歌韵响琤琮,入破舞腰红乱旋。

玉钩帘下香阶畔,醉后不知斜日晚。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名句赏析】

回想当时与我共同赏花的人,如今点算一下,剩下还不到一半。这首词一说为欧阳修作。原词是词人追忆与旧日游伴共同赏花游玩的欢乐情景,如今好友已逐渐凋零,抚今追昔之余,内心不禁兴起无限感慨。

当时轻别意中人,

山长水远知何处

【出处】

宋·晏殊·《踏莎行》

【原作】

碧海无波,瑶台有路,思量便合双飞去。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

绮席凝尘,香闺掩雾,红笺小字凭谁附?高楼目尽欲黄昏,梧桐叶上潇潇雨。

【名句赏析】

当时很轻率地与意中人分别,如今山路漫漫,水路迢迢,真不知伊人到底在哪里?这是作者怀念旧日情人,并且后悔自己的鲁莽,思念与惆怅之情显然可见。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出处】

宋·晏几道·《临江仙》

【原作】

梦后楼台高锁,酒醒帘幕低垂。去年春恨却来时,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名句赏析】

当时的明月还高悬空中,它曾照着彩云归来。此词回忆旧时生活。词人出身于宰相之家,早年曾养着名叫苹、鸿、莲、云的四个歌女,亲自教授歌曲。后来家道中落,她们都星散了。彩云,借以指美丽而薄命的女子,其取义仍从《高唐赋》“旦为朝云”来,亦暗示小蘋歌妓的身份。这两句说在当时明月照映之下,小蘋这一歌女像一朵彩云似地归来。它既是指过去,也是从现在忆起。如今之明月,犹当时之明月,可是,如今的人事情怀,已大异于当时了。梦后酒醒,明月依然,彩云安在?在空寂之中仍旧是苦恋,执著到了一种“痴”的境地。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出处】

汉·佚名·《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

【原作】

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昔为娼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名句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思妇的诗。原诗中的娼女:是指歌女、舞女。荡子:这里是指在异乡漫游的人,而不是指浪荡无行的人。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远行的荡子,为何还不归来,这冰凉的空床,叫我如何独守!表达了娼女受苦太深,希望太切,失望也因而太沉重,心灵的重压,使她迸发出“空床难独守”这一无声却又是赤裸裸的情热的呐喊。这不是“悔教夫婿觅封侯”式的精致的委婉,而只是,也只能是娼家女的坦露。也唯因其几近无告的孤苦呐喊,才与其明艳的丽质,形成极强烈的对比,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诗人在自然真率的描摹中,显示了从良娼家女的个性,也通过她使读者看到在游宦成风而希望渺茫的汉末,一代中下层妇女的悲剧命运。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出处】

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原作】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名句赏析】

清凉的南风送来阵阵稻花的芳馨,喧闹的蛙鸣好像在诉说丰收的年景。这是一首描写农村初夏月夜景色的小词,以轻快灵巧的笔调反映出作者愉悦的心情。这两句是词中尤感生动的“细节描写”,作者用拟人的手法,写青蛙也似懂得叙说丰年,以此渲染夜景的美好和丰收的喜悦。蛙声一片,稻花飘香,不仅诉诸读者的听觉,并且诉诸读者的嗅觉,给予读者多方面的审美享受。稻花飘香的“香”,固然是描绘稻花盛开,也是表达词人心头的甜蜜之感。而说丰年的主体,不是我们常用的鹊声,而是那一片蛙声,这正是词人匠心独到之处,令人称奇。在词人的感觉里,俨然听到群蛙在稻田中齐声喧嚷,争说丰年。先出“说”的内容,再补“声”的来源。以蛙声说丰年,是词人的创造。

道人有道山不孤

【出处】

宋·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勤惠恩二僧》

【原作】

天欲雪,云满湖,楼台明灭山有无。水清石出鱼可数,林深无人鸟相呼。腊日不归对妻孽,名寻道人实自娱,道人之居在何许?空云山前路盘纡。孤山孤绝谁肯庐?道人有道山不孤。纸窗竹屋深自暖,拥褐坐睡依团蒲。天寒路远愁仆夫,整驾催归及未晡。出山回望云木合,但见野鹘盘浮图。兹困游薄欢有余,到家恍如梦蘧蘧。作诗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难摹。

【名句赏析】

这两句诗赞美了二僧修养有道,声名远播。意思是说:修道的人,道行十分高深,虽然住在孤山,但却一点也不觉孤独。

等是有家归未得,

杜鹃休向耳边啼

【出处】

唐·佚名·《杂诗》

【原作】

近寒食雨草萋萋,著麦苗风柳映堤。等是有家归未得,杜鹃休向耳边啼。

【名句赏析】

等是,同是的意思。这两句诗是说:同样是流浪飘泊在外,有家归不得,杜鹃鸟啊!请你不要在我耳边一声声地叫着“不如归去”吧!这两句诗是写久客在外的人,在清明节时,深切怀念家乡亲人,却又不能回家的哀伤。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出处】

宋·朱熹·《春日》

【原作】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名句赏析】

等闲:平常、轻易。“等闲识得”是容易识别的意思。东风:春风。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很随便地便认识了东风的面目,这万紫千红的景象都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这就具体解答了为什么能“等闲识得东风面”。这两句诗是用形象的语言具体写出光景之新,寻芳所得。从字面上看,这首诗好像是写游春观感,但细究寻芳的地点是泗水之滨,而此地在宋南渡时早被金人侵占。朱熹未曾北上,当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滨游春吟赏。其实诗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是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这其实是一首寓理趣于形象之中的哲理诗。“万紫千红总是春”常用来形容春日风光,景色艳丽夺目。

低回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出处】

清·蒋士铨·《岁暮到家》

【原作】

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

【名句赏析】

同类推荐
  • 林徽因精品选

    林徽因精品选

    林徽因是我国著名女建筑师、诗人、作家。她的文学创作是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古典主义三者的交织融合,既充满了女性的温柔婉丽,又有学者式的聪慧睿智,同时还隐含了先进知识分子的忧时伤世情怀,形成了传统与现代、简单与复杂、宁静与喧哗、婉约与雄浑、静态与动态多元化的审美风格。
  •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石川啄木

    外国文学评介丛书-石川啄木

    本套丛书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形式向读者系统地介绍从古至今世界各国著名的文学作家和他们的优秀代表作品。这套丛书将引导青年朋友去漫游一番那绚丽多彩、浩瀚无边的文学世界——从古希腊的神话王国到中世纪的骑士、城堡;从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到五光十色的繁华都市;从奔腾喧嚣的河流、海洋到恬静幽美的峡谷、森林、农舍、田庄…它将冲破多年来极左路线对文学领域的禁锢和封锁,丰富青年朋友的精神生活,为青年朋友打开一扇又一扇世界文学之窗,让读者花费不多的时间就能游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浏览各国人民今天、昨天、前天直至遥远的过去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去体会他们的劳动、爱情、幸福、欢乐以及痛苦、忧伤、斗争、希望…
  • 饥渴的身体

    饥渴的身体

    本书属于“无界散文”系列之一。作者从脸、手、脚、眼睛、耳朵等入手,用细腻的笔触和富有哲理的思维揭示人类更为隐秘的情感世界,以及对于生死、悲欢直至对整个生命的看法。作品也无时不告诉读者,珍惜生命,热爱生活,感恩活着的每一天。
  • 女娲娘娘

    女娲娘娘

    女娲氏是五氏之四,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她和伏羲同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中华大地经过三皇的辛勤努力,中华世界有了很大的进步,但人们的生活依然艰难。这时,伟大的各种神祇人物,应运而生。就在三皇之后,又经过漫长的若干年代,出现了下列五氏: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五氏的“氏”的原意也是神祇,但神性比“皇”更少些,可列入第三个级别神祇。女娲氏;一位美丽的女神,身材象蛇一样苗条。
  • 走过伤心地

    走过伤心地

    《走过伤心地》是著名作者张雅文的报告文学作品集。在《四万:四百万的牵挂》这篇报告文学里,她讴歌了著名心外科专家刘晓程用精湛的医技拯救着人类的生命,用圣洁的心灵净化着社会人群的精神境界。
热门推荐
  • 辟芷伊人

    辟芷伊人

    他说:“你要锦衣玉食,我就入朝为官,你要逍遥自在,我就陪你游历九州昆仑。”承诺,是唯美的谎言。“封逸尘,我不值得你为我放弃你的道,愿你的境遇,不负你一身治世才华。”选择,从来没有对错,只是失去的,你愿不愿意承受?
  • 学弟不是人

    学弟不是人

    一个家学渊源,允文允武的人,是如何在尔虞我诈的商场中确定自己的道,展示自己的法?
  • 暖袖之香

    暖袖之香

    现代女警察魂穿到一个和地球相同的平行世界,在融入的过程中发生了一系列事情。在这过程中女主收获了亲情、也收获了爱情。从一个官家小姐一路到王妃的心路历程。
  • 品质德国

    品质德国

    2006年,德国第二次举办世界杯。那一年,它在BBC的调查中被票选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国家”。这不仅是对德国经济实力的肯定,也是对德国文化、艺术等软实力的认可。近代以来,文化一直是德国的骄傲,20世纪兴起的欧洲当代哲学即以黑格尔、胡塞尔、海德格尔这三位德国哲学家为精神导师,而德国音乐也一直处于独孤求败的高峰。一个国家能获得这样惊人的成就,这中间的种种奥秘,值得中国人深思,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也许我们可以从德国这位遥远的“世界村邻居”那里学到一些得失兴衰之间的经验。
  • 武镇仙魔

    武镇仙魔

    这里有武道强者镇压天宇,有绝世神兵斩断苍穹,有凶兽吞天噬地,有仙人留世,泣血万古,有神魔禁地,谋断九州。这本书,讲述一个拥有神秘石珠的少年,一步步登临武道巅峰,镇压寰宇,揭开上古仙人消失谜团的梦幻旅程。PS:本书已渐入佳境,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仙侠世界,众生皆凡人,敢与仙魔争雄!
  • 霸主春秋

    霸主春秋

    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可谓一代霸主;秦穆公益国十二,开地千里,亦可谓一代霸主。然两国霸业皆二世而亡!唯晋国霸业,晋文始创,终春秋之世,长主诸侯盟会;南方楚国,自楚庄王以来,一直有问鼎中原的野心。直至公元前546年,诸侯弭兵盟会,确立了晋楚共霸的地位!然而,楚灵王弑郏敖之后,楚国数世不宁,至楚昭王之时几于灭国!假如,郏敖不死,那么楚国的霸业又将是怎样一幅图景?
  • 浅色时光后来的我们

    浅色时光后来的我们

    后来的我们都学会了成长,子榆可以放下执念寻找未来,欣雨也找到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至于易浅阳相信他还是和以前一样过着自己喜欢的生活,看着自己喜欢的人幸福而幸福……
  • 稚子无谋

    稚子无谋

    也许就是你的人生但也是我的人生有好有坏但勉强吞咽
  • 没有童话的鱼

    没有童话的鱼

    小小说的特点是思想清浅。半亩方塘,一湾溪水,浅而不露。小小说应当有一定程度的朦胧性。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真正对世界了解得十分彻底而且全面,但只能了解他所感知的那一部分世界。一起来翻阅《学生爱看的名家小小说:没有童话的鱼》吧!
  • 我有一只怪手

    我有一只怪手

    某个雨夜,一个老头碰瓷,我和老头的深夜发生了一些故事。咦,怎么你这个大黄狗能说话了。欺负我,你看我蟑螂大军同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