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56200000028

第28章 塔桥洪家

听我奶奶说,1942年,日本鬼子挂炸弹,北街口当时一片火海,我家的房子烧了;奶奶还说我爷爷正好拉肚子,没能把她的嫁妆从房子里抢救出来,所以很生我爷爷的气。我爷爷眼见房子烧了,做点小生意养家糊口的根基没有了,又没有救出奶奶的嫁妆,很伤心,于是肚子越拉越厉害,拉到后来,自己也不看医生也不吃药了,回到乡下葛溪许家奶娘家,在奶娘温暖的农舍里离开人世。襁褓中的父亲失去了父亲,我奶奶改嫁后千辛万苦把她为洪家留下的独苗养大成人。父亲20岁时,娶了从上海落难到江西弋阳的我母亲,翌年生下我。我父亲从小失去父爱,没有父亲的记忆,以至我从小也没有爷爷的疼爱,少了些祖辈的温暖,但我父亲给了我很多很多的父爱,没有谁比他更知道父爱的温暖。

我爷爷一定恨日本鬼子,但他没有看到日本鬼子在中国的投降;我父亲从小就恨,虽说我奶奶带着我父亲把北街口的房子重修起来,但挂炸弹烧我家房子、使他父亲一病不起的仇恨是无法忘记的。这仇恨的种子也深植于我心中,打小看《地雷战》《地道战》时,就觉得特别解恨,恨不得自己到电影里去杀几个鬼子。

因为爷爷早逝,又葬在葛溪许家,虽说与湾里塔桥洪家相隔不到十里路,奶奶也带父亲回村去过,但渐渐地就少了往来,我在江西生活的30年,每年的清明,只到葛溪许家去给我爷爷和我爷爷的奶娘叫亲扫墓。离开江西到浙江舟山海岛生活也有20多年,每年清明不是我回去,就是我儿子回去,也只去葛溪许家。我从来就没有去过塔桥洪家。但我知道它的存在,心中有过念想。记得我父亲在上世纪90年代初去过老家,说是村里带信来要重修族谱,这次,在塔桥洪家的族谱上多了我和我儿子的名字。

我父亲退休后与我母亲一起去上海安度晚年。老家的消息就更少了。

弋阳城的北街口,当年住着两户洪家人。我老爷爷洪老三,住街口的东北角,而西南角是洪老四的毛竹屋。我小时候,对角洪家的老四与女儿秋菊与我一起上的小学;长子建华,从小我喊他大哥,后来我们成了画友。建华家与塔桥洪家一直有很多的联系,大概是他父亲兄弟多,又在村里的缘故。关于村里的消息,都是建华告诉我的,虽说很少,但总还是有些听闻。

我也是年近半百的人了,羁旅在远离老家的舟山海岛,20多年来,漂泊异乡,无时不在思念自己的故乡。塔桥洪家,想象着有塔有桥的村庄,该是多么诗情画意啊。老家也就常在梦里。

今年的清明,我回乡叫亲扫墓,并与建华兄相约,随他们家兄妹一起去塔桥洪家。建华告诉我,他父母都已过世,安葬在老家的雷公山上。每年清明,兄弟妹妹结伴同回,一起祭祀先人。

4月3日,我与建华一家兄妹5人会合后,由北门出城,约行30里至五里岗,离开弋乐公路向右转入新修的乡村道路,经湾里湖桥小学,再行2里泥泞村路,即到了塔桥洪家。

几只家狗聚集在村口一阵狂吠,像是在欢迎我回老家的鞭炮。跟在狗后面走出来的几个村民,远远看去就知道是留守村庄的老者。我走下汽车,环顾四周,急切地想看看老家的风景。这一带属丘陵,雷公山不高,村庄依靠在山下,一条被树木掩映的小河从村的西面由北向南绕着,几棵高大的古树与新旧农舍散布在村中。小河边有个杂货小店,卖点油盐酱醋香烟老酒,小店的门口对着一座单孔石板古桥,桥面上是农家手推独轮车几百年来轧出的几道依稀的槽轨。塔桥的桥,大概就是指这座小小的石孔古桥了。那么塔在哪里?刚认识的开小店的财旺兄告诉我,他也没有看见过塔,听上辈说,塔很早就倒塌了。

我们塔桥洪家的祖先,何时从何地迁徙到此?带着这个疑问,我在米旺兄家打开了他从阁楼上搬下来的一只大木箱,尘封多年的木箱里面珍藏着十几本线装的洪氏族谱。一时,建华兄妹几人也围拢在我身边。米旺是老村长,年轻的新村长已经到浙江义乌打工去了,村中的事务还是由米旺掌管,米旺兄告诉我,这本族谱是1993年新修的,老谱在“文化大革命”时被烧毁了。烧谱的本村族人害怕被革命,先是偷偷地把族谱藏在地缸里;革命运动越来越厉害了,到后来,再也不敢私藏老封建主义的东西,只好烧了。这一烧,烧得村民像断绝了祖先的历史、失去与祖先基因传承似的。现在的这本是1993年修的新谱,是白手起家重修的,有很多的空白与缺损。中国人的族谱,一般是20年一修,时限又快到了。

我在这本族谱中欣慰地找到了自己、妻子与儿子的名字,顺着族谱的体系,倒着往上找,父母亲、祖父母、曾祖父母的名字都一一找到。洪老三,我的老爷爷,也就是曾祖父,我终于知道了他的名字是洪加顺,加顺的父亲叫新发,生有六子,加顺排在第三,故叫洪老三;洪老三快60岁时剃须结婚,得独子名春生,也就是我爷爷;春生生忠清,也就是我父亲,又是独子;忠清生我还是独子;我生自然,已经是四代独子,实在是不容易。洪自然出生时,是我奶奶照顾的,她老人家抱着洪家的第四代孙,逢人便说这是洪家“金线吊葫芦”。建华的曾祖父叫加丁,排在第四,是我老爷爷的兄弟,建华的弟弟建章说是洪老三把洪老四从乡下带进县城去谋生的,据说是他父亲告诉他的。谱中还记有一事,说我老爷爷加顺还生有一女名春花,应是我父亲的姑姑,但我从未听我奶奶和父亲说起。如果真有春花,她嫁往哪里?其命运如何,倒真是谜!沿着新发公再往上找,到了元仕公,约为清康熙年间出生,谱的头序上说,是元仕公带着族人从乐平李陵迁徙到弋阳湾里,在塔桥的丘陵上初结茅庐、开山种树、耕耘收获、繁衍子孙,至今有300多年。关于洪姓的发端,宗谱的总序上说,是上古时代的治水英雄共工,后为避讳,加水旁称洪姓,至今5000多年。我们塔桥洪家这一分支,乃涓涓细流;但百川归海,世代归宗,这是一种生命的认同与种姓的归宿,是中华五千年人脉的一种传承与延续。而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这些被批判为封建文化的糟粕,被付之一炬,使多少国人失去家族的认同、断绝祖先的基因线索与文化脉络。十年“文革”的荒谬是民族的伤痛与悲哀!

这天中午,我们在银生伯伯家上了酒桌,他的儿子叫牛旺,头天就准备了一条家狗,清早又打了一石口麻子粿,牛旺的老婆把柴火灶烧得火红火红的,几个村嫂在灶间帮着烧饭做菜。酒是牛旺家自己酿的头道谷酒,青瓷饭碗里倒着,第一次回塔桥,虽是谦虚了一会,怎么的也要喝上半斤八两,就着一大脸盆的春笋烧狗肉,我与建华兄弟几个喝了个痛快!因为下午还要上雷公山叫亲扫墓,留了些酒,没有一醉方休。

雷公山就在村后,从山林中步行上山,一会就到了。其实雷公山就是塔桥洪家的祖坟山,族中先祖多数归葬于山中,建华的父母双亲于几年前也回到老家的山中长眠,听说另一房建平的父母也回来了。没有族人可以指认我的老爷爷洪老三的墓地。我把从县城带来的香火纸钱,供奉于几座祖坟的碑石之前,一一祭祀,老爷爷的坟是哪座,已经并不重要,我今天回到老家,走上雷公山,就把长眠于此的列祖列宗都一起祭祀了,感念他们的恩情。洒下酒水,点燃香火,在追思遥想之中,深感惭愧,作为塔桥洪家的后代,才第一次回乡祭祀;作为洪家的后代,没有为塔桥洪家做过哪怕一点点的事业。

在山中的古树林中,我惊奇地发现几丛兰花,是普通的春兰草,花已谢多时。我小心地用手挖出一丛,准备带回舟山,放进我的“弋海兰园”,期待着我的兰房里飘溢出乡情浸染的幽香。

下山时,又被村民请至家中,吃了两家清明粿,清明草是小河边上长的,糯米是洪家田里自己种的,馅子里的小毛笋是雷公山上挖的,腊肉是农家自己腌的,包在一起,那味道充满着浓郁的乡情。一连吃两家,实在吃不了,他们就把刚出蒸笼的清明粿包上,一定要我们带回城里。我一手捧着热热乎乎的清明粿,一手提着兰草,再次走上石孔桥,想向塔桥洪家作个告别,我想数一数村中有几棵古树,多看看村舍、田亩和桥下的小河,可是眼睛却被泪水迷糊了。

我答应聚集在村口为我们送别的村人,答应银生伯伯、米旺、牛旺兄弟,我一定会常回来看看,一定会回老家来的。人走已远,村狗的叫声还依稀在耳边。

在回浙江舟山的漫漫归途上,我写下了两首诗:

其一

清明回乡路迢迢,五里岗上望塔桥;

村中古树成先祖,家谱往事知多少?

其二

灶间火红蒸笼小,毛笋狗肉尽佳肴;

青瓷海碗酒三巡,乡音未改唱民谣。

2011年6月1日,于舟山弋海轩

同类推荐
  • 唯愿不相遇

    唯愿不相遇

    ”她从没奢望过自己要如此去爱一个人,爱得这么义无反顾,竟不给自己留一点后路。在西双版纳,她第一次见到他,那年,她十二岁,他十四岁。因为他,她开始颠沛流离的生活、南京、天津、青岛、武汉、无鍻……不停变换的城市让她的生活和时间脱节。十三年后,她和他再次相遇,没想到竟是一生的疼痛和留恋。爱,放在哪里才最恰当?才不会有任何个人被伤害?如果有来生,她和他,只愿不再相遇……”
  • 不悔录

    不悔录

    这部小说主人公是一位特殊身份的知识分子——从有着二十多年军旅生涯的部队作家,突然因意外情况转业,而成了地方作家协会的领导。用主人公自己的话说,论当兵,部队是正规军,地方是民兵,而论当作家,部队是民兵,地方才是正规军。本书以第一人称自叙传式的写法,描写了主人公柳直正值“不惑”之年,由“民兵”转而为“正规军”的特殊经历,及其曲折复杂的心路历程。作品大胆,真实、冷峻而又细腻地揭示了这位特殊知识分子,在自己人生转折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心电图式的心灵独自,其中既有个人与工作交织着的复杂矛盾,又有与之交错的复杂家庭矛盾,以及激烈的婚外感情纠葛。
  • 人间正道

    人间正道

    这是一部全景式反映我国当代改革生活的作品,作品以经济欠发达的平川地区为切入口,以一千多万人民摆脱贫穷落后的经济大建设为主线,在两万八千平方公里土地上,在上至省委,下至基层的广阔视野里,展开了一幕幕悲壮而震撼人心的现代生活画卷。市委书记吴明雄押上身家性命投身改革事业,在明枪暗箭和风风雨雨中为一座中心城市的美好明天艰苦地奋斗着……
  • 纽约的刺激性

    纽约的刺激性

    赴洛杉矶参加中美作家会议,之后并应邀访问美国。当我们要离开北京的时候,中国作家协会的几位负责人到机场送行。有位老诗人在同我握手告别的时候,见我的头发没有认真梳理,有一绺还竖了起来。他从口袋里掏出小梳子,替我拢了几下那不听话的头发。我知道那绺代表我个性和灵气的头发是不会倒下去。他说:“三十多年来,你们是第一个正式访问美国的中国作家代表团,加上翻译、秘书正好一行8人,可谓八仙过海。”
  • 开采光明

    开采光明

    小说讲述了在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和行业管理部门,加大对小煤矿治理整顿和关井压产的政治背景下,一位国家驻省的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为组长的省政府工作组深入冠东矿区,在开展井压产的工作中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小说情节曲折,故事波澜起伏,勇敢追求真理,坚持正义执着。通过讴歌真善美,鞭挞假恶丑,向读者讲述了关井压产的艰难,特别是监察工作人员整治小井的艰辛,同时也充分展现了新、老一代矿山人,为祖国煤炭事业无私奉献所付出的艰苦。
热门推荐
  • 13号基地

    13号基地

    本书描写的是一个关于未来世界的故事,末日危机中交织着主人公的爱恨亲仇,衷心希望大家喜欢!
  • 求医不如求己身体健康篇

    求医不如求己身体健康篇

    你了解自己的身体吗?你知道如何预防和治疗各种身体不适或疾病?你想摆脱身体衰竭的状态吗?你想拥有一份健康的保障吗?……请打开此书,从改变你的生活点滴做起,这样你的身体在生命的每一天都会显得更有活力!
  • 不败仙道

    不败仙道

    “嘭!”一个白色的光影从天而降,掀起了一阵尘霾。“Oh,thatsterrible,周末玩下电脑没想到电脑却吃人!我猜我是被电脑过热引起的磁场变异吸食然后引起穿越,最后到了这世界。可是我才读高中也没啥社会实践经验,只知道过马路看红绿灯。”
  • 至尊阴阳眼

    至尊阴阳眼

    机缘巧合之下,获得羞女的宝藏,一对阴阳眼,从此开启了堪破人世虚妄的漫漫征途。这是一个关于命运,反抗与不断超越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中国轿车风云1953-2010

    中国轿车风云1953-2010

    本书以时间为经线,历史事件为纬线,历史故事为节点,通过大量的历史事实,全景展现了中国汽车产业尤其是轿车工业史诗般的发展历程,记述了老一代汽车人创建发展中国汽车产业和轿车工业的故事,揭示了中国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对轿车工业的深刻影响,解析了中国轿车工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成绩与问题,对中国自主品牌轿车发展现状做出了理性的认识和科学的分析等内容。
  • 尼福卫潢

    尼福卫潢

    为了抵御疾病,抗击化武,人类成功研发出了自主进化的抗体,却背后隐藏的一个惊天秘密,原来这一切都是外星人入侵的阴谋。
  • 宫少宠妻无度

    宫少宠妻无度

    前世为了渣男把自己的孩子打了,把一个爱自己深入骨髓的男人为了救自己而死的男人放弃了,和渣男结婚后有了孩子,直的被渣男,闺蜜虐死才知道养了四年的孩子不是自己的。没想到自己重生了,没想到前世的自己那么蠢,放着一个,富可敌国,她老公不要,非要一个,渣男,不过自己重生了,只有两个目标,一虐渣男,二抱紧老公的大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