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77100000015

第15章

隨州龍泉聰禪師

禪師。諱明聰。字無聞。邵武光澤奚氏子也。宗傳臨濟。師事天奇。天奇之盛化也。聯芳授受。龍象數百員。而師拔其萃。然師不就疏請。不藉檀脂。卓立當陽。開創禪社。愛以劇務繩學者。重振百丈之規。或不堪其勞而去。未期月復來歸之。以故升其堂者。皆挺特有志之士。且函丈之室如旅泊。中夜跏趺。四壁凜然。榻下咄咄之聲。常驚達旦。是以楊歧之令。至師又行焉。師初受業於講肆。精研性相有聲。同輩憚其鋒。以英邵武嘲之。師獨陰疑大通智勝佛。十劫坐道場。佛法不現前。不能成佛道。乃與義學浩浩盤桓。有曰。既是佛矣。何須更成。或曰。為度眾生故。所以不成佛。師默嘆曰。審如是乎。遂盡棄其所好。堅扣禪宗不契。忽聞馬嘶。廓然自驚。趨見天奇瑞禪師。瑞嗔目叱出(一本。纔禮拜瑞便打)。同行者曰。君與和尚無緣耶。師笑曰。真箇那是晚。瑞公問曰。今日我罵底僧。在否。有對曰。是必在。公即曳杖下旦過寮。師迎作禮。公便擊之。師進曰。適來草草。觸忤和尚。公按杖曰。老僧今日被上座勘破。師又進曰。和尚是在。世忘世在。念忘念豈被人勘破(一本云。豈能勘破)。公曰。在世忘世是如何。對曰。了物非物。曰。在念忘念是如何。對曰。於心無心。曰。心物俱忘時如何。對曰。華山高突太行峩。公休去。未幾。以化柄屬焉。且誡師曰。從上真宗有子。擔荷何憂哉。但百獸雖潛踪於獅子聲中。然千花卻發艶於象王影裡。子其勉之。師既受囑。獨入光州。山居六年。六安山又六年。復還光州舊隱。又五年。始出隨州關子嶺。建立龍泉寺。以安來學。而學者集焉。常謂眾曰。吾師天奇老人。每懼後學外著文義。內生情見。故有語云。文義者法也。情見者人也。非人何以有其見。非法何以有其文。是以。文義情見。通屬人法。人之不空。情見難絕。法之不空。文義難滅。文若不盡。見奚能盡。義若不盡。情何能絕。如是奔競。展轉無窮發之乎。文生於見。義生於情。返之乎。見生於文。情生於義。先乃所引生能。後乃能追生所。總名曰生。文滅則見滅。義絕則情亡。情不自忘因乎義忘而情忘。見不自泯。因乎文泯而見泯。統名曰死。死死生生。實可哀哉。此吾老人防微杜漸。切實至極。汝輩有志於吾宗。寧可忽諸。然食飯不咬米。行地不踏土。又作麼生委悉。是時也。師之同門諸尊宿。或隱或現。往來衲子。獨推尊龍泉。為人勦絕枝蔓。不涉離微。惟月心寶。得入龍泉之室。師甞召寶曰。玄沙不肯霛雲意作麼生。對曰。賊入空房。曰。不得草草。寶喝。師諾。寶乃辭去。歷載還侍師。又召曰。人人有箇本來父母。子之父母。今在何處。對曰。佛眼覷不見。曰。子還見否。對曰。某亦不見。師曰。子何不見。曰。若見則非真父母。師曰。如何是真父母。對曰。本來真父母。歷劫不曾離。起坐承他力。寒溫亦共知。相逢不相見。相見不相識。為問今何在。分明舉似師。師深肯之。僧問。本來面目。師答曰。石香亭。曰。便恁麼去時如何。師曰。喪卻了也。寶曰。放去較危。收來太速。又僧問。今朝天下皆慶佛誕。未審。佛於何處降生。師畫圓相示之。僧無語。寶代僧作禮云。盡界普瞻。師以大法有所倚重遂隱去。經二載還龍泉。龍泉牀曆益慎。班白者半滿其間。間有二三玅齡披田服者。皆格守律度。參請如救眉然。但師有辭世意矣。一日師陞座說法。已而擲下拄杖。儼然化去。塔於龍泉寺右。

笑巖寶禪師

笑巖禪師。名德寶。字月心。生於正德壬申臘之望日。其父吳氏。乃金臺世襲錦衣也。師以父卒。銳自立。不樂嗣軄。愛遊佛地。因聽華嚴。恍如破夢。乃卸世籍。為大比丘。歷參南北知識三十餘人。然訪隱者於西山。質單丁於破院。又莫計也。卒得道於龍泉聰禪師。出世。高座牛首圓通諸處。當是時。義學紛紜。禪宗落寞。而少室一枝。流入評唱。斷橋一派。幾及平沉。雖南方剎竿相望。率皆半生半滅。佛祖慧命。殆且素矣。師力弘法柄。隨方建立。可行則行。否則默之。然剷邪劈膠。間不容髮。即據室匡徒之輩。雕龍吐鳳之儔。始與師抗。次與師游。終乃俛首。入煅死盡偷心。至於盤根固執三隅不反者。師不少假詞色。圖為孽生種草也。有廬阜五禪客。請曰。竊聞。和尚闡化多年。而得人未見其廣。況今禪社蕭然。異知殊見。茅塞宇內矣。師掌珠不展。其晚近何繇得入。伏冀。曲以垂慈。入草求人。以為何如。昔船子不得夾山。而藥山宗風。不幾掃土乎。師曰。諸公之言。不無可采。但無上佛祖心印。力荷者。畢世一人足矣。下迄曹溪。時英競發。不得已。而印可亦不繇不如是而然也。山僧秖是任分。未敢越理穿鑿。待彼自化。雖無人。未為多罪也。故師法幢所樹不定何所。有龍象八人。常隨師遊。時號八杰。師甞於楚漢兩間寓夏。新秋二日。衲子隨侍。於金沙灘頭地坐。四顧無人。忽有龐眉沙門。逼前莊立。朗聲問曰。仁者。可識從上相承密論密義否。師。從容答曰。善來仁者。密則非論。論則非義。沙門乃以錫橫肩。翹一足曰。是甚麼義。師於地書更字酬之。又以錫畫地。濶兩脛立畫上。復以錫橫按。亞身而視曰。者是甚麼義。師書嘉字酧之。又卓錫於地。兩手叉腰翹一足。切齒怒目。作降魔勢曰。是甚麼義。師書之字酬之。又分手指天地。周行一匝曰。是甚麼義。師書尤字酧之。又復進前一步。作女人拜。分手指兩衲子曰。是甚麼義。師書蚕字酧之。又遶師三匝作禮。立於師右。師書[佛/(佛*佛)/魔]字示之曰。會麼。沙門擬對。師止曰。設到此地。復書[佛/(佛*佛)/魔]字曰。更須知有者箇始得。沙門歡喜合爪。面師嘆曰。咦。真摩訶衍薩婆若上士。振錫而去。二衲子驚喜曰。彼是何沙門。所為復是何義。師良久曰。還識麼。俱對曰。不識。師曰。此乃應真聖賢。所呈金剛王變相三昧。及三昧王三昧。用來勘吾。然彼亦將有新證耳。又過潼關。禮熊耳祖塔。寺僧叱曰。憨拜空塔奚為。師指曰。空塔乎。曰。然。師曰。祖師聻。曰。擕履西逝久矣。師曰。蒼天蒼天。師甞倒握拂柄。以示僧曰。會麼。曰。某已識和尚做處也。師曰。你道荊州黃四娘。禮佛求箇甚麼。又僧問。打破鏡。未審。作麼生相見。師曰。慚愧殺人。僧頓領旨(即曇芝上座)。於是。江湖聞而慕之者雖切。然搆之者益稀矣。萬曆丁丑。燕京緇素建精舍。挽師歸隱。師既謝游轍。門無雜賓。乃整齊先覺經綸。提掇古德綱目。或徵或贊。或判或頌。高巘曉霜。千江秋月也。又五年。懸衣大寂。閱世七十一。坐夏四十八。塔於京城西直門外高浪橋之北郊。署師正宗南行者。幻有傳禪師也。代師闡化北之東臺者。瑞峰和尚也。其臥隱於優曇苑者。幻也。老宿也。識者謂。濟宗鼎峙。則師不負於龍泉矣。師前後所參尊宿。約出天奇之門。獨於襄西得謁大覺圓。圓為海舟慈公之四葉。其臘高貌碩。詞如截銕。因歷舉古公案。以詰師。師對無滯響。圓曰。若以諸方子當絕類。為不可測人。老僧却不然。再將爛熟底一則機緣問你。外道問佛。不問有言不問無言。世尊良久。外道大悟。且既不涉有無。良久亦是閒名。正恁麼時。外道悟去。悟箇甚麼。師擬對。圓急掩師口曰。止。止。師頓契其機。即以偈獻圓。圓大喜曰。奇哉。斯乃從上果地人語也。師住後。常道圓公之為人。

龍池幻有傳禪師

禪師。名正傳。字幻有。應天溧陽呂氏子也。根器宏遠。慧語驚人。年二十二。荊谿沙門樂菴度之。即示師心法。師輙感奮。聞燈花爆。有省。樂菴歿。師計閱晚近禪門。方死繩墨。乃北抵神京。謁笑巖寶禪師。傾心具述所以。寶陰異之。忽趯出隻履。變色厲聲曰。向者裡速道一句。師愕然無對。寶公便起。師俛首而退。中夜徬徨。公晨出。見師猶立簷下。顏如稿木。驀喚師。師回顧公。公翹足作修羅障日月勢。師豁然。深達堂奧矣。久之辭去。公以一笠與師曰。覆之。勿露圭角。師徑往五臺。栖息秘魔巖。一十三載。會太常唐公鶴徵。問道臺山。見師如夙契。且約師還南。師以樂菴未塔聽之。至荊谿。徵以龍池延師。龍池。故一源禪師道場也。嘉隆以來。先德物故。東南法社。例如灰冷。師至。愴然念百丈大智之風。有徒數輩。一如萬指臨之。於是。志士咸集。槌拂下。多頴脫而去。僅六載謝事。復遊燕都。居普炤寺。時縉紳輩。留神空宗。日夕從師質證。師甞舉扇。示諸大夫曰。當時孔子。還知有者箇麼。皆曰。不知。師置扇曰。以我為隱乎。吾無隱乎。爾眾躍然稱謝。其揭示多類此。以故。笑巗道化。復振於燕趙。雖南北異勢。而衝寒冐暑之士。不絕足下。圍繞皆大器也。師據坐顧眾曰。是大盡。是小盡。有對曰。大盡。有曰。小盡。小師從傍進曰。敢保不在曆本上論量。師哂而休去。其徵勘。又多類此。法師月川者與師同參寶公。川左袒清凉。以非肇公物不遷論。當世莫能抗其說。師乃反覆剖析累萬言。川卒燬板以謝。其整頓綱宗。又能類此。京中有為妖書詆上者。詔捕弗獲。當事人藉口桑門。時紫栢可公逮繫矣。一時名德。引去馳師。師笑曰。學道期了生死。生死了顧反畏禍耶。高臥如故。事寢。乃赴唐公再住龍池之命。其處境安詳。又多類此。師前後京都二十餘年。當是時。兩宮奉我田服之徒。方藉以有為。師獨無所事。生平如饑如渴。一以宗旨為己任。故終師之世。陞堂入室無虗日。每以門前冷落車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話。問士大夫。般若無知。靡所不知。問。學者尠有契其機者。師曰。今時人多有說得。儘是者恰像箇膾子手何也。任他佛頭來。魔頭來獅子頭來。象頭來。牛頭馬頭人頭狗頭羊頭鵝鴨頭。到汝案上。一一儘汝破除。打發一邊去。只恐把箇死猫頭來。便茫然罔措。於此打發得開去。纔是好膾子手。有僧進曰。請將死猫頭來。師笑曰。果然不識。師處躬應物。嚴慈等之。故開遮如如。為不可測。卒以大機得人。而大振滹沱之宗。示寂之年。六十有六矣。先一日。有僧自臺山來。師欣然與劇談山中宿昔。抵暮索浴。浴出而示微疾。眾驚疑環擁之。師舉所著帽者三。眾弗敢對。師乃拍膝宴然矣。葢明神宗萬曆甲寅年二月十二日子夜也。塔建本山之左。

贊曰。語云重雷發響。百里飛聲。無事之者。愕然而驚。空聞其響。不見其形。吾滹沱一宗。自元明叔季葢氷霜之際矣。笑巗父子公孫。震匝地法雷。於嚴冷之首。下開萬彙之蒙。上正千秋之統。猗歟休哉。至有覓形鏡裡。尋聲谷中。亦獨何哉。

幻也慧禪師

禪師。名佛慧。字幻也。會稽人。其先史氏。慧初生。出家行脚。俱有奇徵。乃與幻有禪師。同出笑巗寶公之門。洎住嘉禾之優曇苑。自號懶石叟。著懶石語。累萬千言。格盡物情。時共珍之。又疾當世學者走聲便輭煖。一澄之以枯淡。數十年門無宿賓。惟一能明侍者。終身料理巾瓶而已。及其法鼓乍鳴。有道緇素。爭集如雲。慧曰。四大之軀孰不有。五味之食孰能無。白玉體箇箇分明紫金身。人人可得爭柰食之不常而食。衣之不常而衣。八萬種魔。寧教易曉。四百四病。以何遣除。諸仁者不是祝髮了。呌做出家。披金襴呌作出家識文達理。呌作出家。能行苦行。呌作出家。避喧求靜。呌做出家。有人緣。呌作出家。感天供。呌作出家。緊要在著草鞋。入釋迦腹裡。屙屎****跨大步。穿達磨心中。戴角披毛。枯草拈來。直得百花相鬥。鼓動含靈。喚起維摩寂默。十方如來。密付汝印。一切天魔。自然傾膽。咦。鳥啼春晝閒彌勒。花發東風見故人。又曰。一番相見一番新。好看盋盂添柄。幾處行來。幾處險密。奇艇內藏輪海。不顧山頭月白。一任浮沉空。無柰雨脚風。清大家和會。參方衲子講席。高流居士宰官。天仙魔梵。有情無情。生一乾坤。死一乾坤。聖一法界。凡一法界。何曾謾得諸人。若也謾得。便討說箇是非好惡。賢善才能。尊卑異類。灼然些子。謾不得欠不得。你道是甚麼境界。會麼。滿目塵埃千聖眼。半身落魄五宗心。晚移燕京多寶菴。重修笑巗之令。足不越閫者。復十餘載。緇素飡風而過。從者多不堪其嘯唾而去。朝廷知而敬之。老且耄矣。忽思南歸。復止優曇。俄示疾。簡曆。謂小師曰。後二日可。小師涕泣固留。慧笑諾。為遲三日。懇再留不許。遠近從遊者聞之趨。置龕室。適工報竣。而跏趺示寂。閱世九十一。坐七十有八夏。

贊曰。明之中葉。象教崇隆之際。公則閴然一室。嗒然一我。雖德重大內。弗居也。以故。追隨於公者。皆一時賢君子。受公面折。欣如獲寶。於其鬻聲都市。駕譽權門之流。得非天壤與。公語音如鐘。足有輪紋。皤皤黃髮。齒落更生。共疑為果地人再世。豈苟然哉。

法舟濟禪師

禪師。名道濟。字法舟。嘉興人也。受業於東禪昂。以向上宗乘。走叩吉菴祚禪師。遂得道焉。是濟為無際悟之五世也。初悟以斷橋正脉。付廣善潭。潭付默菴宣。宣付吉菴祚。由潭至祚。垂百年來。其家聲幾不振矣。濟承之。出世金陵安隱。而爼豆先人於名賢之間。恢述其志。刻如履氷。每以隔宿挂上堂牌。衲子陰笑之。甞舉拂子召眾曰。見麼。又擊曰。聞麼。既是舉起便見。擊著便聞。玅真如藏。應用全彰。是汝諸人。自不丈夫。故乃傍人門戶。求知求見。韜晦家珍。甘為寒乞。將謂諸聖別有奇特事。廣額屠兒。颺下屠刀。便云。我是千佛一數。豈有曲折作知見耶。丈夫子。何不恁麼擔荷去。於是。學流愛慕而親之。吏部陸公光祖。邀濟還里。以天寧居之。祖既篤於真乘。常游天寧。恨見濟之晚。因問曰。畫前元有易否。濟曰。若無庖犧氏將甚麼畫。曰。畫後如何。濟曰。元無一畫。曰。現有六十四卦。何得言無。濟曰。莫著文字。曰。請師離文字發一爻看。濟召公。公應諾。濟曰。者一爻從何處。起公大笑而謝。自稱五臺居士。遂多出入叢林。而擊節焉。又別駕熊公南沙問曰。設有將劒來取師頭。師還避否。濟曰。若有殺人不貶眼地將軍。便有不怕死和尚。沙作揮劍勢。濟放身便倒。沙曰。好箇師僧死在劍下。濟起。呵呵大笑曰。作麼作麼。濟。任緣揮塵。惟津津焉。提唱綱宗而已。稍不如意。飄然去之。或舟或廛。或破寺村菴。前後凡遷居二十餘所。但其為人真率閒雅。胸無隱事。耳目交接。使人忘其名勢。以故。賢彥追崇之。其於院務。凡百濶略。知友常以書勉濟。濟笑曰。牙籌算計。俗尚為譏。況道人乎。古製不立烟爨。草衣樹宿。聞道益廣。行道益多。今人。動以規法相繩。禮樂鏗鏘。舉一狗子無佛性話。求其不惑者尠矣。尤云。我能據守祖庭。利其徒屬。能作能為。破律喪行。恣彼陷溺。是何益也。濟。晚年閒著異跡。機不厭繁。有道人拈拄杖問曰。者是誰底。濟曰。是山僧底。曰。既是師底。因甚在我手裡。濟呼曰。度拄杖來。道人度杖與濟。濟曰。汝底在甚麼處。道人整冠。濟曰。似則也似。是則未是。道人大笑。又指吉祥草。問傍僧曰。是甚麼。曰。吉祥草。曰。更有吉祥者否。僧以足按地。道人曰。獅子窟中。果無異獸。濟擯僧出院。又僧問。得何三昧。便乃隨波逐浪。濟曰。兩岸春風香不斷。一谿流水落花新。曰。怎柰學人不會。濟曰。蜻蜓飛尚緩。蛺蝶舞偏忙。曰。和尚莫將境示人。濟喝。僧便作禮。濟曰。啼得血流無用處。不如緘口過殘春。濟二十二出家。歿年七十有四矣。眾知濟有厭世意。請留偈。濟以手搖曳曰。何多事也。乃趨寂。時嘉靖。庚戌之秋也。得法者二人。一居胥山。曰雲谷會。一居精嚴寺。曰冬溪澤。俱以嚴標行話於世。

贊曰。濟公近繼無際。遠續斷橋。歷觀其始末。機智毫忽不爽。然前後居無定相。惟激勵學者為要務。諸莊旱損。略不干懷。可謂救時之明哲者也。尚有以不事事短之。所謂盲人問豹。與語奇斑哉。

敬畏空禪師

無趣禪師。諱如空。其先施姓。嘉興秀水人也。早歲留神內典。浮沉於理路文言。過僧舍。覽傳燈錄。心目茫然。乃執卷求老僧解。老僧曰。此歷祖真參。實悟之要玅也。非意識可能至耳。空。奮發棄家裹幘巾。同濟法舟。徧訪諸方耆宿。抵杭城。見封自然。值封簷坐補破衲。空進問曰。和尚補者箇。遮寒即是遮熱即是。封停針。熟視空曰。道甚麼。空即禮拜。封曰。點茶來。空作舞而出。如是經行八載。克志勞躬。此中尚未廓鬯。既歸秀水。不復居家。東尋西討。如游峰逐。世人多笑之。適埜翁曉禪師來東塔。空大喜。即走請益。曉以本色示空。空罔措其指。復經三年。聞鷄鳴始獲慶快。乃機投曉公。曉以斷橋真脉許空焉。葢曉遡嗣寶芳進。進嗣月谿澄。澄乃福林度之三世也。故曉為斷橋七世之苗裔。曉又囑空曰。昔六祖能大師。自傳衣法。潛隱獵隊。一十六載。方大露布。汝宜慎之。空即就秀水掩關。乃說法曰。三十餘年。參禮請益。十方宗匠。問法皆云無說。問佛皆云無相。幸得無相無說。不覺頓空伎倆。追昔脚跟。失却便宜。今喜眉毛生在眼上。從斯丟去草鞋。即便抝折拄杖。拍雙空手。入玄關。坐看陰陽消長。復有一偈。窮子還歸長者宅。善財參徧雜花林。大千收拾毫端內。推出虗空掩上門。於是。嘉禾有道之士。爭遊空之門。會正信長者。經營敬畏菴。請空弘持祖道。空乃啟關曰。自結玄關自活埋。自吾閉也自吾開。一拳打破虗空竅。放出從前者漢來。始會名宿。就菴披剃。受滿分戒。主持菴事。名傾緇素。選部陸光祖。常訪道要於空。空驀頭生按。祖嘆曰。澄之不清。淆之不濁。趣公之謂與。一日小參眾方集。空喝曰。禍出私門。便下座。乃謂性冲曰。有件不了公案。來歲中秋。汝為我來。冲應期而至。空大悅。說偈俄化。偈曰。生來死去空花。死去生來一夢。皮囊付與丙丁公白骨。斷橋隨眾呵呵。明月清風吟弄。時萬曆庚辰也。

贊曰。無趣。脫略墨繩。真斷橋之後也。然竟以一木而支大廈。其得不危者。幸也歟。幸也歟。

壽昌經禪師

禪師。名慧經。字無明。撫州仁和裴氏子也。九歲。誦孔孟章句。即究其義。每問。浩然之氣。是箇甚麼。或有笑者。或有訝者。公皆一舉手而去之。遂潛心內典。如獲故物。年二十一。父事廩山忠老宿。求忠斬髮。忠曰。著急作麼。待汝瞥地。我為汝師。公乃刻志苦行三載。因見雙林頌有省。輙遯跡峩峯。又三載。讀傳燈。至僧問興善如何是道。善曰大好山。又深疑之。因力撼巨石。得達其旨。乃曰。欲參無上菩提道。急急疏通大好山。知道始知山不好。翻身跳出祖師關。趨呈於忠。忠笑曰。吾不汝欺。為公圓頂。時年二十有七。復還舊隱。不下山者二十四載。遠近賢之。萬曆甲午。出住寶方有道者過訪曰。師住此山。曾見何人。公曰。總未行脚。曰。寧以一隅。而小天下乎。公敬諾。即杖笠觀方。諸尊宿皆珍譽之。登五臺參瑞峯和尚。峰出笑巗禪師之門。公請曰。某甲。於古德機緣。不盡餘疑。旦雖徧歷門墻。如窺羅縠之月。乞慈垂憫下剖愚蒙。語畢。慇勤作禮。峯嘆曰。善哉上座。以英偉之姿。銳於入道。而胸中尚有芥蔕耶。如不棄山埜。試舉將來。公曰。臨濟道。佛法無多子。畢竟是箇甚麼。曰。向道佛法無多子。又是箇甚麼。公曰。玄沙謂靈雲未徹。那裡是它未徹處。曰。大是玄沙未徹。公曰。趙州勘破婆子。未審。甚處遭他勘破。曰。卻是婆子勘破趙州。公釋然。再拜謝之。復獻頌曰。暗藏春色。明露秋光。有眼莫見。縱智難量。到家不上長安道。一任風花雪月揚。峰。深肯公語叶洞上宗旨。而公亦以紹續洞宗自任。南還。初住董巗遷壽昌。中興曹洞。其時像教相尚。公獨不攀外護。甞誡知事曰。萬般存此道一味信前緣。每同眾耕耘。耆年不怠。學侶參尋。每將钁柄為禪杖。尊賓顧訪。且就蓑衣準布袍。故有壽昌古佛之稱。益王嚮公。齎香修敬。公漠然不答。知事懼叢林所係。請稍循時宜。公曰。吾佛制。不臣天子。不友諸侯。為佛兒孫。而違佛制。是叛佛也。吾豈作叛佛之人哉。王聞而嘆曰。去聖時遙。幸遺此老。公三坐道場。殿宇禪坊。煥然鼎新。別建蘭若。二十餘所。從未隻字干及檀信。檀信自歸。有引修懺佛事於山中。公重詬之曰。汝邀一時之利。開晚近流獘之端。使禪坊流為應院。豈非巨罪之魁也。以故。公之名號所及。而古風習習。其規繩不整。而自肅。甞上堂曰。諸佛時常說法。不須擬議猜詳。是何法。天地玄黃宇宙洪荒。不論通宗透教。只貴直下承當承當。箇甚麼雲騰致雨露結為霜。蛟龍不宿死水。猛虎豈行路傍。透得者些關棙。何須願化西方。不問先佛後祖鼻孔。一樣放光。化被草木。賴及萬方。釋迦不肯洩破。達磨九年覆藏。峩峯不惜口業。一下為眾宣揚。且道。作麼生宣揚。揮几云。罔談彼短。靡恃己長。又曰。宗乘中事。難以措辭。大道門庭。爭容擬議。等閒垂一句。如大阿鋒離匣。逢之者。則死不移時。似塗毒鼓受槌。聞之者。則喪不旋踵。所謂妙峰峻仞。埜獸難藏寶樹晶光。靈禽莫泊其用也。單趂金毛歸埜窟。直追鐵額入深山。掃天下之攙搶。拂世間之孽屑。提墮坑落壍之類。揭迷封滯殼之流。其功也。使法界世界虗空界。一體同觀。佛道人道地獄道。萬法融會。雖然如是。猶未為向上事。須知更有出格在。噫。正令不行先斬首。大機一發聖賢悲。又曰。抽筋不動皮。換骨不見血。筋骨一齊空。遊行不倒跌。達磨大師。解滅而不解生。釋迦老人。解生而不解滅。要知生滅不相干。除是當年乾矢橛。萬曆丁巳臘之七日。公田務歸。顧眾曰。老僧自此不復作矣。除夕上堂曰。今年只有茲時在。請問諸人知也無。那事未曾親磕著。切須綿密作工夫。越三日告寂。眾悲惶不已。公復展目。說偈慰之。為留旬餘。裁書徧辭隣壁道俗。更自作偈。令侍僧舉火。至十七日。晨起盥漱拭身曰。不必再浴矣。乃大書今日分明。指示。擲筆而逝。其年七十有一。依命闍維。侍僧。宣公所遺之偈曰。無量劫來秖者箇。今日依然又者箇。復將者箇了那箇。者箇那箇同安樂。

火光忽成五色。諸牙頂鬢不壞。就寢堂建塔藏之。其門人無異來。已開化博山矣。

同类推荐
  • 郑氏关系文书

    郑氏关系文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枢院都司须知令

    天枢院都司须知令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五人墓碑记

    五人墓碑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全后汉文

    全后汉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Lady Baltimore

    Lady Baltimor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九幽帝尊》

    《九幽帝尊》

    本为绝世天才,却因大道压制,自封至今。大世来临,万俟九幽强势走出,打破枷锁,登上巅峰。仙不渡我,我自成魔。九天十地,谁主沉浮?九幽一出,谁与争锋。
  • 隔壁男神是个机器人

    隔壁男神是个机器人

    你是一束光,温暖我的心!何为孤寂?清风,艳日,无笑意。可否具体?左拥,右抱,无情遇。可否再具体?无你。
  • 末日之起

    末日之起

    一道飞光飘过,银河的消失,位面的融合战争起源,却看医者的崛起。
  • 恶龙公主住在荆棘城堡

    恶龙公主住在荆棘城堡

    被病魔缠身化身恶龙公主,困在如同荆棘城堡的医院里。默念咒语,幻想会有骑着白马的王子来拯救我。
  • 我成了大唐第一驸马

    我成了大唐第一驸马

    魂穿大唐,苏文本想老老实实的做一条没有梦想的咸鱼,奈何无限作死系统傍身,总想作死怎么办?“孔先生,为什么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落魄的凤凰却不如鸡呢?”【叮.....恭喜宿主挑衅孔颖达作死成功,获得真香体验卡!】“老程你真的什么做得到?你确定?那蒸个骆驼,不要切好吗?"【叮.....恭喜宿主调戏程咬金作死成功,获得霸王之力!】从此之后,大唐出现了一位让人闻风丧胆的作死大神!”启禀陛下!公主被人亵渎了!“李二:”此贼在哪?朕要扒了他的皮!”“跑了!”李二:”公主呢?“”也跟着跑了!“李二:???????苏文:基操,勿六!
  • 蝶妆之2碎蝶

    蝶妆之2碎蝶

    一次次的死亡,使这个城市蒙上一层层阴影,所有的死者看似没有联系,但尸体之上诡异的人面蝶,终将这些死亡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最终真相浮出水面。
  • 她与他的

    她与他的

    倾心与倾沐两个姐妹花在六年前被一户人家扔到了阳光福利院门口。她们在这一年分别被两户人家领养了。在同一个学校中再次相遇,可是童年的记忆太迷茫,模糊。倾心倾沐她们错过了。只能以朋友,同学,闺蜜等身份相处!在这所学校中两位大boy与倾心倾沐的种种“纠缠”也会相继开始。最后是以错过还是相遇为结局呢?
  • 待君思念成海

    待君思念成海

    【傲娇北冥夜冥君】vs【甜咸搏击小公举】“那人告诉本君……要过平静的生活,心如止水;还要放空世界里的每一处角落,蔚蓝若海……听着不错,与世无争。不过,有趣的是,本君偏偏不愿去如此过活。”蓝若海扭头看着露久,咧嘴轻笑。看朝阳初升,露水初凝;看缕缕炊烟慢条斯理地升腾;看落日融金,夕阳西下;看芦苇翻卷着绿色的波浪涌向天边。在那遥远的地方,像星辰亲吻大海的脸颊。伊人款款而归。露久看看大海,又看看他,“心如止水,蔚蓝若海……所以你才叫……蓝若海?”
  • 大周娱乐

    大周娱乐

    “周扬是娱乐圈的一个神话!”——《世界风云人物访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