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77100000002

第2章

紫籜山沙門自融撰

門人性磊補輯

閩莆林友王較 訂

佛燈珣禪師

禪師名守珣。號佛燈。出吉安州施姓巨族。早歲棄家。得道於太平佛鑑懃公。珣初參廣鑑瑛不契。竟謁佛鑑。佛鑑孤硬難入。珣乃封其衾而矢曰。此生不悟。不展此也。於是晝坐宵立。逾七七日。憊甚。適佛鑑垂語曰。森羅萬象一法所印。珣踴躍便出法堂。即投靈雲。見桃花頌曰。終日看天不舉頭。桃花爛熳始擡眸。饒君更有遮天網。透得牢關即便休。佛鑑曰。如何是靈雲不疑處。對曰。只今覓箇疑處。了不可得。曰玄沙道未徹在。那裏是未徹處。曰深知和尚老婆心切。佛鑑喜之。會佛果至。鑑稱珣見處穩實。且曰。此子自治。嚴刻密室。如對大賓。後當有造。佛果佯諾。乃私招珣遊山。偶到一潭。佛果推珣落水。遽問曰。牛頭未見四祖時如何。珣對曰。潭深魚聚。見後如何。珣曰。樹高招風。見與未見時如何。珣曰。伸脚在縮脚裏。佛果乃大笑。宣和改元。詔佛鑑住蔣山。佛果移書與鑑。必以珣首蔣山眾。由是湖海知名。建炎間。住天聖。開堂時。內翰王公問。三聖逢人則出話。珣笑曰。公曾閱詩否。曰舘務之暇何所不覽。珣曰。詩云。湖光瀲灔晴徧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粧濃抹總相宜。王公乃大稱。珣於朝待制潘良貴。甞以南泉斬猫話。請益於珣。珣曰。如今士夫說禪說道。秖依著義理便快活。似將錢買油糍。喫了便不饑。其餘便道。是瞞他亦可笑也。貴領旨後。以居士身。弘珣之道。珣遷何山。晚居天寧。每憐學者根器不妙。委曲援引。如瓶瀉秋河。間有竊議。不遑恤也。甞舉婆子燒菴話曰。大凡扶宗立教。須是其人。你看他婆子。雖是箇女人。宛有丈夫作略。二十年蓰油費醬。固是可知。一日向百尺竿頭做箇失落。直得用盡平生腕頭氣力。自非箇俗漢。知幾洎乎巧盡拙出。然雖如是。諸人要會麼。雪後始知松栢操。事難方見丈夫心。又舉溈山一日見埜火。乃問道吾。還見火麼。曰見。溈曰。從何處起。曰除卻經行坐臥。請師別致一問來。溈山休去。乃曰。連天野火了無涯。起處猶來辨作家。眼裏瞳人雙翳盡。面前徧界絕空花。道吾老也堪誇。且道畢竟從甚處起。汲水僧歸林下寺。待船人立渡頭沙。有僧問賓中賓。珣答。客路如天遠。候門似海深。賓中主。珣答。長因送客處。憶得別家時。主中賓。答相逢不必問前程。主中主。答一朝權祖令。誰是出頭人。僧曰。向上宗乘又如何。珣曰。大海若知足。百川應倒流。又甞謂眾曰。兄弟若有省悟處。不拘時節。須來露箇消息。會雪夜有僧。直扣丈室。珣起秉燭。震威喝曰。雪深夜半。求決疑情。因甚威儀不具。僧顧衣裓。珣便逐出。紹興甲寅。從天寧歸鄣南告寂。侍者請遺偶。珣曰。不曾做得。即逝火浴。舌根不壞。塔於寶應院。珣初在廬山日。有僧彥威。冬月用荻花絮紙衣。珣見大瞋曰。你少年輙求溫煖如此。豈有心學道耶。威大驚。退問兄弟。時堂中有荻花衣者。纔三四人。皆年七十餘矣。

贊曰。佛燈於七七之際。頓了大事。圓悟尚剝啄之。何也。如海底珊瑚。不以鐵綱舉而出之。焉得珍灼於人間世哉。然佛燈以清簡之風震一世。足徵其源。亦不愧也矣。

圓通真際止禪師

德止禪師者。世居歷陽金紫。徐閎中之季子也。法紹寶峯闡提照禪師。照為簡州人。妙齡遊方。謁芙蓉楷公於大洪。有得而去。及楷公辭大觀之詔。而嬰難。照自三吳急趨從之。於途中大悟。楷公遂以投子之讖而系照。是照與丹霞淳輩為伯仲。淳之視師。猶子也。是師與真歇了宏智覺。又雁行焉。師生十歲。不肯知書。多私夜坐。喜公晝寢。其父戲目師。為懵然子。然師雙瞳紺碧。神光射人。出語間合聖誥。其父又鍾愛之。異於諸子。甞稱於門客曰。吾懵然不懵也。師弱冠夢異僧授偈四句。已而有以南安巖主像遺之者。其傍所載。即向夢所授之偈也。自是持念不忘。一切世典過眼即罷之。年二十。隨父任漕西洛。每閉閣凝坐。或連朝不許進食。人俱恠其所為。一夜擬吹燈就寢。忽大悟。連吐數偈。其一曰。不因言句不因人。不因物色不因聲。夜半吹燈方就枕。忽然者裏已天明。於是嘯歌自若。人益恠之。其父欲授師世軄。師固讓於從兄。乃告父曰。某方將脫世綱。不著三界。豈復刺頭於名利場中。遂力求出家。其父知師志決。不可以章綬綰也。乃旌師祝髮。具苾蒭戒。遊方數載。名振京師。政和間。機投闡提照公於楚南。宣和三年辛丑。徽宗皇帝以真際師號賜之。壬寅。適江州圓通席虗。朝旨以照補之。照辭圓通。而居泐潭。師遂應詔。代主圓通。圓通當匡廬之名剎。諸山耆德尚未足師名。領院日。俱往觀之。陞座拈提。眾耳皆聳。其語曰。山僧二十年前。兩目皆盲。了無所覩。唯是聞人說道。青天之上。有大日輪。照三千大千世界。無有不徧之處。籌策萬端。終不能見。二十年後。眼光慚開。又值天色連陰。濃雲亂涌。四方觀察。上下推窮。見雲行時。便於行處作計較。見雲住時。便於住處立窠臼。正如是間。忽遇著箇多知漢問道。莫是要見日輪麼。何不向高山頂上去。山僧卻徵宅道那裏。是高山頂上。他道。紅塵不到處。是諸仁者好箇端的消息。還會麼。長連床上佛陀耶。又曰。昨夜黃面瞿曇。將三千大千世界來。一口吞盡。如人飲湯水。踪跡不留。應時消散。當爾時。諸大菩薩聲聞羅漢。及與一切眾生。盡皆不覺不知。唯有文殊普賢瞥然覷見。雖然得見。渺渺茫茫。恰似向大洋海裏。頭出頭沒。諸人且道。是甚麼消息。若也簡點得破。許你頂門。具一隻眼。師住圓通。今古法門。所積之廢。無不備舉。而整頓之。然以身度人。使人易行。矯清賣高之條。師弗取也。選軄任事。以德不以才。甞嘆曰。寧缺人而廢事。過在一時。若能事而敗化。則遣臭萬世矣。以故衲子游泳於圓通。如魚相忘於江湖。南宋紹興五年乙卯示寂。闍維烟燄所及。悉有設利。諸方稱師身後佛事。與寶峯照公。皆乘大願而來者也。照公先於建炎二年示寂。其闍維亦得設利無數。舌齒不壞。師之設利。塔於司空山。分窆疊石原。照公設利。則塔泐潭之西峯矣。

智通深禪師

禪師名景深。台州王氏子。幼喜林泉。不樂城居。每翫名山圖誌。恍若身游。年十八。竟走紫籜山之廣度院。求度於德芝沙門芝愛。其標幟不凡。即為披剃。廣度為東南禪窟。瓢笠挂搭者不絕。深輙聞少室宗風。辭芝行脚。芝難之。深泣告曰。日月迫人。速如轉轂。生死事大。敢自放乎。芝憫而遣之。深出嶺而心誓曰。此去若不發明大事。以報四恩非鬚眉丈夫也。遂扣淨慈象之室。象或垂問。深便依理而默解之。一日聞象怒叱諸禪曰。思而知。慮而解。皆鬼家活計。深悚然束包而去。西入泐潭。謁闡提炤。炤有條約。凡僧來泐潭。須隸名行單半載。方許告香。深犯其禁。直剖己見於照公榻下。照曰。此事直須斷起滅念。向空劫已前。掃除玄路。不涉正偏。盡卻今時。全身放下。放盡還放。方有自繇分。深頓領旨。炤大喜。乃擊鼓告眾曰。闡提大死之道。深闍黎得之矣。汝輩宜依之。一眾大驚。爭識深面。以故叢林共稱深。為大死翁。建炎初。出領興國軍之智通寺。紹興壬子。還台住寶藏巖。因事民其服。深恬然不辨順受之。有司知深有道。奏還僧衣。時智朋禪師。新從清涼。退居明州瑞巖。聞而嘆曰。嗟乎不陷於榮。不逃於辱。寶藏法兄。真得泐潭先師之道矣。我芙蓉師翁之風。不亦大哉。適明守挽朋。再赴清涼。朋一笑書偈。付使者曰。相煩耑使入烟霞。灰冷無湯不點茶。寄語甬東賢太守。難教枯木再生花。遂歿。深聞慟之。乃上堂曰。來不入門。去不出戶。來去無痕。如何提唱。直得古路苔封。羚羊絕跡。蒼梧月鏁。丹鳳不棲。所以道藏身處沒踪跡。沒踪跡處莫藏身。若如是去住無依。了無向背。還委悉麼。而今分散如雲鶴。你我相忘觸處玄。紹興二十二年壬申三月十三日。深為眾小參罷便告寂。有偈曰。不用剃頭。何須澡浴。一堆紅焰。千足萬足。雖然如是。且道向上還有事也。無竟斂目而逝。深自復僧衣。其陞堂入室提唱宗旨。切切無虗日。有僧問正中偏。深答。黑面老婆披白練。偏中正。答白頭翁子著皂衫。正中來。答屎裏翻觔斗。兼中至。答雪刃籠身不自傷。兼中到。答崑崙夜裏行。僧曰。向上還有事也無。深曰。捉得烏龜。喚作鱉。乞師再垂方便。深曰。入山逢虎臥。出谷鬼來牽。曰何得干戈相待。曰三兩線一斤麻。深之道眼精明。機用自在。於寶峯門下。稱賢肖焉。

贊曰。芙蓉之後。異苗番茂。而闡提炤公輩可想也。其門弟德止禪師。不假師授。神悟絕倫。傾當世有國者。時稱為太陽再世。不謬矣。至於景深禪師。則炤公獨提獎於人天眾前。師資緣會。夫豈偶然哉。及其弘道。而榮辱喧天人風。確不可撼。在往哲有所不能。而獨能之。非深得羼提三昧者。其可得歟。嗚呼二師於諸樂並作之際。而大振黃鍾。則遠錄公之功。政未替也。

龍牙才禪師

禪師名智才。姓施氏。舒州人也。進止勇猛。有囊括之志。斷髮為大僧。趨最上乘。遂得旨於佛鑑懃公。公補太平時。眾多務繁。才自典犂钁。一眾仰焉。又謁死心禪師於黃龍。死心輒拈百丈埜狐公案。以徵才。才遽對曰。入戶已知來見解。何須更舉轢中泥。曰死心長老死在上座手裏也。才曰。語言雖有異。至理且無差。曰如何是無差底事。才曰。不扣黃龍角。焉知頷下珠。死心便打。才拂袖趨去之。死心後知乃嘆曰。太平之風果不寂寥。政和初。佛鑑自太平移智海。才造省。佛鑑以智海之眾。命才首之。才辭不就。乃隱嶽麓。佛鑑遷蔣山。才又造省。時珣禪師為座元。有僧以女子出定因緣。請珣批判。珣曰。瞿曇身心如泥。女子肝腸似鐵。文殊貪尋鍋子。罔明繇來著楔。歷觀大地眾生。不解閉門作活。不動干戈建太平。雨過春山如黛潑。其僧不領。乃請決於才。才曰。女子文殊與罔明禪徒。畢竟如何委。除非格外妙投機。始信波濤元是水。僧有省。珣笑曰。須是我才蘇嚕始得。才居嶽麓時。因僧問。德山棒臨濟喝。今日請師為拈掇。才曰。蘇嚕蘇嚕。曰蘇嚕蘇嚕還有西來意也無。才曰。蘇嚕蘇嚕。故叢林稱為才蘇嚕云。才遷潭州龍牙。龍牙有眾數百。不以聲色。而出入提揭。如左右手。均勞逸預。險夷木榻之側。片笠不完。禪徒飫染其味。昂昂自若。一以胎風雨鷇之舌。敲唱玄猷。故居十三載如一日。有語曰。彈指圓成八萬門。剎那滅卻三祇劫。若也見得行得。徤即經行困即歇。若也未會。兩箇鸕鷀扛箇鱉。紹興間。退居雲溪。忽集眾曰。戊午中秋之日。出家住持事畢。臨行自己。尚無有甚虗空可覓。眾大驚。攀戀之。至二十三日。又曰。涅槃生死盡是空花。佛及眾生並為增語。汝等諸人合作麼生。良久喝曰。白雲湧地。明月當天。竟長往。火浴。收五色舍利。塔於本山。

贊曰。佛鑑甞謂才公云。住持有三訣。見事能行果斷。三者缺一。則見事不明。終為小人。忽慢住持不振矣。故才公開化二十載。眾敬畏之。如羽族隨鳳懷其德也。是時死心善罵天下聾縮。獨於公。則嘖嘖延譽於不衰。豈徒然哉。

性空普菴主

禪師妙普者。字性空。漢州人也。公性少緣飾。好面折人。能與公游者。始終皆播令名。公甞以短策荷敝衲。歷諸名山。不喜同眾挂搭。或宿古廟。或寄閒房。有以耐叢林而諫公。公為諾諾而已。及見死心於黃龍。乃折策堅依之。竟得黃龍之旨。死心獨奇公。公慕船子遺風。辭抵秀水。結茅青龍之埜。吹鐵笛自娛。愛發新聲。甞歌曰。心法雙忘猶隔妄。色塵不二尚餘塵。百鳥不來春又過。不知誰是住菴人。又曰。學道猶如守禁城。晝防六賊夜惺惺。中軍主將能行令。不動千戈治太平。又曰。十二時中莫住工。窮來窮去到無窮。直須窮徹無窮底。踏倒須彌第一峯。建炎初。徐明唱叛。道經烏鎮。恣殺戮。鷄犬絕聲。公憫之。乃曳履獨往。或以險難止公。公曰。隨緣赴感。吾之願也。賊見公偉異。疑必跪伏者。執問來端。公曰。吾乃禪者。欲抵密印寺。豈有他哉。賊怒欲殺。公笑曰。大丈夫。要頭便斫去。何以怒為。願施一飯。以為送終。賊意稍解。授以肉食。公如常應供。出生畢。乃曰。孰當祭我以文。賊相笑顧不答。公曰。吾自為之。賊復相笑。遺以禿筆。公起大書於空壁曰。嗚呼惟靈。勞我以生。則大塊之過。役我以壽。則陰陽之失。乏我以貧。則五行不正。困我以命。則時日不吉。吁哉至哉。賴有出塵之道。悟我之性。與其妙心。則其妙心孰與為隣。上同諸佛之真化。下合凡夫之無明。纖塵不動。本自圓成。妙矣哉。妙矣哉。日月未足以為明。乾坤未足以為大。磊磊落落。無罣無礙。六十餘年和光混俗。四二十臘逍遙自在。逢人則喜見佛不拜。笑矣乎。笑矣乎。可惜少年郎。風流太光彩。坦然歸去付春風。體似虗空終不壞。尚饗。字勢飛動。數壁俱盡。遂舉筯飫食。賊徒爭視大笑。公食罷復高聲招曰。來來。劫數既遭離亂。我是快活烈漢。如今正好乘時。便請一刀兩段。又大呼斬斬。賊大駭異。令衛出之。烏鎮廬舍獨全。公之惠也。道俗聞益皈仰。以名剎致。公不顧。或說公從上付託之重。公輙以鐵笛揮之。紹興庚申。命造大盆。修書寄雪竇持禪師曰。吾將水葬矣。持笑曰。風流老子。灼有商量。壬戌持至。見公尚存。相敘歡甚。占偈嘲曰。咄哉老性空。剛要餧魚鱉。去不索性去。只管向人說。公笑曰。惟待老兄證明耳。令告四眾。眾集。公為說法。仍說偈曰。坐脫立亡。不若水葬。一省柴燒。二省開壙。撒手便行。不妨快鬯。誰是知音。船子和尚高風難繼。百千年一曲。漁歌少人唱。遂盤坐盆中。弄笛。順潮而下。緇素隨至。不可勝計。望欲斷目。公取塞戽水。而回眾擁觀。水無所入。復乘流而往。引聲拍掌。長歌曰。船子當年返故鄉。沒踪跡處妙難量。真風徧寄知音者。鐵笛橫吹作散場。其笛聲嗚咽。頃於蒼茫間。見以笛擲空而沒。後三日。灘頭趺坐如生。四至爭往迎。歸留五日。異香不散。闍維時有二玄鶴。徘徊空中。得舍利。大如菽者莫計。塔於青龍。其尺楮片言。流播人間。珍如珙璧。

贊曰。余考建炎之擾。高蹈物表。不無其人。普公直躡不測之壘。因機示教。布置節次。毫忽不亂。此其智力願力。可稱兩足矣。惟顛末追慕船子。雖釣盡清波金鱗不遇。而公之慈風凜然在也。

龍翔竹菴珪禪師

禪師名士珪。號竹菴。蜀郡成都史氏子。乃龍門佛眼遠公之高弟也。說法於江南浙閩諸大名坊。珪有密行。喜推獎人士。一與珪接者。皆成美名。珪初依止於大慈沙門宗雅。研究楞嚴。而雅亦僧杰也。默察珪器度宏大。意欲珪南詢。乃盛贊真歇之為人。葢歇未出蜀時。亦習講於成都大慈。珪味其指。棄講謁諸名宿。雖經賞識。未豁所蘊。晚登龍門。擬以平時所得舉似佛眼。佛眼知珪。命典堂司。不得辭。珪以未伸所解為悶。幾入方丈。多遇高菴正堂輩在焉。高菴正堂時稱明眼。珪慚乘間問曰。絕對待時如何。佛眼哂曰。如你僧堂中白椎相似。珪不領。至晚理前問。佛眼唾曰。閒言語。珪背汗淋踵。弗吐一詞而出。因嘆曰。窮諸玄辨。若一毫置於太虗。竭世樞機。似一滴投於巨壑。吾蜀周金剛不謬矣。政和間。開法天寧。浩歸湖海。馮濟川甞以珪之玄要頌舉似妙喜。妙喜稱之。及濟川除給事。珪同日受詔。住雁山能仁。時稱佛眼門下表裏二檀樹焉。真歇居江心寺。有大名聞。珪將至。恐東甌未廓所見。乃過江迎珪。大展九拜。以誘甌人。珪未視篆。有嫉者深夜縱火。能仁燬盡。珪就故址結茅。乃示眾曰。愛閒不打禾山鼓。投老來看雁宕山。杰閣嶽樓渾不見。溪邊茅屋兩三間。還有共相出手者麼。喝一喝。未幾能仁復成。初寺燬。隨珪之眾。多背去者。寺成復歸。或曰。彼彼以成敗事師。非義侶也。請勿收錄。珪曰。不然。境風所飄。力未充也。若棄之。豈慈攝之義哉。真歇移徑山。珪補江心。江心有僧。久居閒房。不預參列。值珪陞座。攙眾出問曰。如何是祖師西來意。珪曰。東家點燈。西家暗坐。未審意旨如何。珪曰。馬便搭鞍。驢便推磨。僧禮拜。珪曰。靈俐衲僧只消一箇。珪乃曰。馬搭鞍驢推磨。靈俐衲僧只消一箇。縱使東家明點燈。未必西家暗中坐。西來祖意問如何。多口阿師自招禍。其僧脫然。終其身。不露姓字。珪後住閩之乾元。有慧溫入室。珪曰。情生智隔。想變體殊。不用停囚長智。速道將來。溫有省。大笑起曰。拶出通身是口。何妨罵雨呵風。昨夜前村猛虎。齩殺南山大虫。珪諾之。又移居鼓山。進院至三門。德昇把住問曰。國師不誇石門句。請師速道。珪震聲喝之。昇亦領旨。珪既年老。罷上堂。惟臨軒隨機。不計旦暮而已。以紹興丙寅七月晨起。沐浴陞座。命聲鼓集眾。眾方集。珪顧視左右。就法座。泊然坐化。茶毗舍利無數。送者均得之。塔於鼓山。

贊曰。竹菴以魁梧奇偉之姿。初剃染。即受知於宗雅。遊方復際遇於龍門。及行道。又逢真歇而襄之。輒與高菴正堂輩。齊名海內。噫其所謂獅子乳得器。有以哉。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女配之大反转

    女配之大反转

    她是二十三世纪的全球特工顶级女杀手,也是豪门世族的继承人。因为闲着没事干,向其他普通女孩子一样,迷恋看穿越小说。正因为最近,有最热火的一本名为《夫君们都很霸气》的NP小说,在房间里看的起劲,原以为不小心被同门陷害,导致穿越到小说里,成为小说迷最讨厌的第一恶毒女配,才发现并不是那样。同样,小说里的女主也是二十一世纪穿越而来。二十四世纪的她与二十一世纪的女主,同为穿越者,谁更胜一筹?
  • 穿越后的活命日常

    穿越后的活命日常

    墨筱一直认为自己就是个第一集就领便当的群演,谁晓得竟然变成了活到最后的主角。
  • 开创不朽世界

    开创不朽世界

    世界既然可以正常衰亡,那么就能够逆转。混沌为大道世界,生盘古,盘古开天衍生洪荒,洪荒为天道世界,圣人造人,人族现,世界进一步衰亡进入地道世界,地道世界灵器流逝,众神圣相继陨落,世界衰退为人道世界,随着灵气的进一步衰退,万灵物质化,人道世界衰退为最终的物质世界。进入物质世界,由于维持世界运行的各种能量衰退一场严重,物质开始崩解诞生能量维持世界运转,当物质崩解到一定地步,再也无法提供世界运行需要的能量,物质世界崩解化为最终地奇点,然后奇点爆炸,混沌世界重生。这与那本就是世界演变的轮回。但当物质世界诞生了世界意识,它会甘心世界正常衰退消亡吗?不,它会选择一条生路,逆转世界,物质分化重新演变成最高等级的异力,逆转的目标直指混沌世界。如果它能够成功,那他就可以脱离世界,演变成一个真正的生灵,不再受世界的囚禁。但它也没想到,随着他的逆转,竟然有参悟世界逆转的过程,开创出了真正不朽的世界。
  • EXO的萝莉助理们

    EXO的萝莉助理们

    冰夏:我没有理由留下……书雪:你为什么可以离开我却不能………紫涵:乐观点了,她不会忘记我们的……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们会一个个离去……
  • 无敌练气士

    无敌练气士

    群雄龙蛇起,诸神乱天地,皇族动干戈……平静数千年岁月的神洲大陆,终于又迎来了她的危机。我唯有一口玄黄气,可平乱、定危、斩妖、除魔、封神,自成禁地,护你周全。
  • 生物奇观未解之谜

    生物奇观未解之谜

    本书为少年课外阅读,补充少年知识的教学课外辅助读物。本书选取了适合少年阅读的关于科学奥秘的知识问题。
  • 朕的王妃好诱惑

    朕的王妃好诱惑

    她,杭州纪家二小姐,天生优雅淡然,却不想却因了这份淡然遭妖孽逼婚!她躲!她跑!她女扮男装转江湖!谁料妖孽一直紧跟其后,要她嫁给自己。她不想结婚,尼玛,这些人想找死吗?
  • 道域纪

    道域纪

    在一场灭国之战中,依靠神秘道人的符隶逃过一死,机缘巧合这下踏上修炼道路,于是有了一个逆天强者崛起,踏天,诸神,弑仙,纵横三千道域.......
  • 穿成陛下白月光

    穿成陛下白月光

    穿成靖远帝白月光的沈芷芙惊艳了后宫。白月光哪哪都好,唯独就是死的早。
  • EXO之丧尸国度

    EXO之丧尸国度

    在一次无意中发现了可以让人获得超能力的东西,在预制未来后我看见了世界末日,作为一名行星饭,我决定先救下EXO。这个小说并没有像别的没是一样,有什么重生啊,或者是什么特殊技能,这个要靠女主一个一个爬上来。我个人是个话捞,可能里面会有很多吐槽的情节。个人是这样讨厌的话,可以不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