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480100000045

第45章

「勘本」曰:彝仲有经世之志,好奖励后进,片善必称;人多因以成材者。其所学历朝制度、昭代典章,靡不赅贯,名倾四方。书问酬答,日无暇晷。横云山人言其独处一室,志常在天下。与卧子齐名,晚节亦略相似;可谓白首同所归云。又元初诗「曾霁天颜」句,温氏原注云:「岂救松江守方岳贡事邪」?案是句未必有所实指,殆自谓入贡王廷意尔。

陈子龙

陈子龙字卧子,松江华亭人。幼时颖异,工举业,兼治诗赋、古文,卓绝流辈。以经世自任,喜纵横术;与郡人别树坛坫,立几社,海内宗仰之。与江右艾南英争名,诋讥不相下。登崇祯丁丑进士,授惠州推官;改绍兴。折节下士,叙盟社交。

东阳诸生许都者,副使达道孙也;家富,任侠好施,能得人。见天下将乱,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子弟,思得一当。同郡孝廉徐孚远见而奇之,谓子龙曰:「许都国士,朝廷方破格求材,倘假以职,隐然干城也」。子龙因与都游,数荐之上官,不能用。东阳令姚孙棐,桐城人;以备乱敛士民赀,坐都以万金,都乞免不得。适义乌奸人假中贵名招兵事发,令谓都结党逆,持之急。时都有母丧,会葬山中者数千人;令疑为变,遽告监司王雄曰:「都反矣」!雄乃遣使收捕都党,执令痛笞之。旬日间,聚众数万,下东阳、义乌、浦江,遂逼郡城。然都一无所杀掠,遣从者谢长吏而已。巡抚董象恒坐事逮,代者未至;巡按御史左光先与令同里姻连,急调抚标兵行剿。民各保寨拒敌,官兵大败。监司雄欲抚之,语子龙曰:「贼聚粮据险,官军不能仰攻,非久持不克。我兵万人,止五日粮,奈何」?子龙曰:「都,旧识也;请往察之」!乃单骑入都营,数其罪;谕令归降,待之以不死。乃挟都见雄,复挟之徇山中散遣其众;都乃以二百人随子龙来降。光先忌其功,且将以报;令竟杀都等六十余人于江浒。子龙救之不得,大恨。当是时,按臣专生杀,而光先尤庸懦。夫都以一书生能聚万众,其才必有过人者;感知己一言投戈就缚,此岂悖逆之人哉!激于贪令无以自明,不得已而走险耳。使赦其死,令率所抚众渡江逐贼自赎,将必有得当以报者;而顾令豪俊之士骈首同尽!子龙纪其事曰:「激变之虐令不诛、受降之功绩不叙,官军剿杀平民,株连无辜。贼平数月,犹骚扰不得宁」。呜呼!即此一事,知明之所以亡矣。以招抚功,擢兵科给事中;子龙痛负都,不赴也。

南都立,以原官召用。子龙疏言:「自古中兴之主如少康、周宣,皆躬亲武事。三代以后,汉之光武、唐之肃宗,莫不身先士卒,故能光复旧物;从未有深居法宫,履安处顺,而可以勘定祸乱者。臣瞻拜孝陵,依依北望,不知十二陵尚能无恙否?而先帝、先后之梓宫何在?兴言及此,陛下当尝胆卧薪、宵衣旰食,群工庶尹亦宜砥砺锋锷、奋发意志,以报仇雪耻是务。窃闻山东、河北义旗云集,咸拭目以望南师。朝廷晏然置之度外,何以收三齐抗手之雄、慰赵魏悲歌之士乎!臣恐天下豪杰知朝廷不足恃,不折而归贼,则群然有自王之心矣!伏望陛下速幸京营大阅,复弭节江浒,大集舟师,分命武臣一至芜湖、一至京口,以视险要、固根本,使天下晓然知陛下下诏亲戎六师。并发令一军由归、亳以入汝、雒,次潼关;一军由襄、邓以攻武关,出广汉;巴蜀之甲、燕晋之师则用之为奇兵,为声援。逆贼授首,可计日待矣」。又言:「臣入国门再旬矣。人情泄沓,无异升平;清歌漏舟之中、痛饮焚屋之内,臣不知其所终。其始皆起姑息一、二武臣,至凡百政令皆因循遵养,臣甚为之寒心也」!时廷臣惩刘孔昭殿上相争事,多无敢言者。太仆少卿马绍愉陛见,言及陈新甲主款事,王曰:「如此新甲,当恤」!群下愕然相顾,少詹陈盟曰:「可」。因命予恤,且追罪尝劾新甲者。子龙与同官李清交章力谏之,乃获已。未几,请召还故尚书郑三俊、御史易应昌、房可壮、孙昔等;并可之。又上防守要策,言「防江之计,莫过水师;海舟之设,更不容缓。请专委兵部主事何刚训练」!又疏备边三害,请收复襄阳:皆当时至计,而莫之能用也。

明年二月,以时事不可为,乞终养去。马士英深忌之,恐其奉潞藩以清君侧,未尝一日忘也。南都不守,闰六月十日松江兵起。子龙设太祖像誓众称监军左给事中,沉犹龙称总督兵部尚书,邀致水师总兵黄蜚、吴淞副总兵吴志葵、故巡抚王家瑞、苏松兵备李向中等为守城计。闽中授子龙兵部右侍郎、左都御史;浙东授兵部尚书,节制七省漕务。八月三日,李成栋破松江,子龙以祖母在,匿深山。

无何,吴胜兆之事起。胜兆提督松江,长洲诸生戴之隽客其所,教之反;阴遣人约舟山黄斌卿,令举兵内向,己可从中取事。斌卿以故所封伯印授胜兆,期于丁亥四月十五、六日以水部至。胜兆机事不密,通国皆知,海防同知杨之易、推官方重朗密揭告变于总督洪承畴。承畴未之信,即以其揭下胜兆;已又杀其部将之在金陵者毕光胜。十五日,胜兆知事泄,以令箭促之易、重朗至,亦杀之,下令入海;意翼日海兵之必至也。使中军詹世勋、都司高永义侦之,而海兵已于十四夜为飓风所没。世勋、永义登城久望,烽火寂然;遂变志反兵相向,矫令召其所亲信者尽杀之。之隽亦死,竟执胜兆送江宁穷治。其狱词连子龙,子龙亡命,同夏之旭奔嘉定,告急于侯岐曾;匿其仆刘驯家,已迁昆山顾天逵所。当事迹至嘉定,执岐曾,别遣兵围天逵家;遂获子龙,锁舟中,泊跨塘桥下。子龙乘间,跃入水死,是月二十四日也;犹戮其尸。时以匿子龙死者,延安推官顾咸正、诸生侯岐曾、夏之旭、张宽也。

「勘本」曰:卧子不独文行高迈,其见事远到,尤为人所弗及。有明庶政,以采选民间淑女为第一弊;南都数月之君,而采选令凡三见。大兵渡淮,史阁部已退保扬州,危不可支;犹进淑女于元辉殿选御,当时无敢一言及者。卧子入国门不数旬,即疏言:「近来中使四出搜巷,凡有女之家以黄纸贴额,持之即去;闾井骚然,怨讟已甚。明旨未经有司,中使私自搜采,甚非法纪」!疏入,乃有禁讹传诳惑之命。嗟乎!卧子死,而苏、杭郡县间有于明伦堂下为位哭之者,亦宜也。卧子为文以汉、魏为宗;其骈俪之体,虽徐、庾弗能过。所谓死者其糟粕,不死者其精英邪!

沉廷扬

沈廷扬字季明,崇明人。为人多智,好谈经济。崇祯中,由国子生,为内阁中书舍人。帝以山东多警,运道时梗,议复海运。廷扬生长海滨,习水道,上疏极言其便。且辑「海运书」五卷,因户部尚书倪元璐以呈,请以庙湾六船试之。不一月,廷扬上谒。元璐惊曰:「我已言公去矣,奈何尚在」?廷扬笑曰:「粮至」!已元璐即入奏,帝大喜。即授户部郎中;往登州与巡抚徐人龙计海运事。向来宁远军饷,用天津船自登州候东南风转粟至天津,又候西南风转至宁远;廷扬请从登州直达宁远。帝用其议,省费甚多。寻命赴淮安,专督海运事宜,加光禄寺少卿。

福王立,命以原官督饷馈江北诸军。乃疏言:「臣历年海运,有舟百艘皆高大完好,系臣自造,中可容兵二百人。所招水手,亦皆熟知水道、便捷善斗,堪充水师。但曩时止及于运米,故每舟不过三十人;今海运已停,如招集水师,加以简练,沿江上下习战,臣愿统之。则二万人之众,足成一军,亦长江之卫也」。疏上,不报。时廷臣有请由海道出师北伐者;叹曰:「诚使是策得用,愿为前军开道」。皆不行;但命运米十万饷吴三桂军。刘泽清在淮上,欲得其舟;廷扬曰:「须俟朝命」。泽清纵兵夺之。时漕抚田仰为马士英私人,一切军务置不问。淮上瓦解,遂率部下归崇明。

大兵下江南,廷扬航海入浙。鲁王监国,加以户部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浙、直,令由海道以窥三吴。时田仰为相,忌之;廷扬乃至舟山依黄斌卿。唐王在闽,授官亦如之。时诸军无饷,竞起剽敓,系累男妇,索钱取赎,肆行淫纵;浙东之张国柱、陈梧为尤甚。乃密谓斌卿曰:「师以恢复为名。今若此,则贼已。将军其戒之」!斌卿曰:「军中乏食,不得不取之于民。公言固是,然将何以足食」?廷扬因为之定履亩劝输法,于是军士不复敢掠。

丁亥,松江提督吴胜兆之将举事也,送款舟山,斌卿犹豫不欲应。廷扬曰:「事机之来,间不容发。奈何坐失之」!定西侯张名振慨然请行,邀之为导。乃谓之曰:「兵至必以崇明为驻札地,禁打粮,然后可」。名振许之。至崇明食尽,名振违约登岸掠食。舟泊鹿苑,五更飓风大作,自相击,军士溺死者过半。大兵逆岸上,合呼「薙发者不死」;名振与监军都御史张煌言、冯京第杂降卒中逸去。廷扬叹曰:「风波如此,其天意耶!吾当以一死报国。然死此无名」!乃呼谓游骑曰:「吾都御史也,可解吾之南京」!时四月十四日事也。至苏,见抚军,谕之降;不可。曰:「事之不济,命耳」!至江宁,经略洪承畴与有旧,使人说之曰:「公但薙发,当大用」。问谁使汝来?曰:「经略」。廷扬曰:「经略死松山之难,先帝赐祭十三坛,建祠都下;安得尚有其人」!承畴知必不可屈。遂与部下十二人同日被刑死。其亲兵六百人,斩于苏之娄门,无一降者;时比诸田横之士云。

「勘本」曰:侍郎部下从死之士,温氏作十四人;今实考之,仅十有二:赞画职方主事沉始元、总兵官蔡德(「原本」作聪)、游击蔡耀、戴启、施荣、刘金城、翁彪、朱斌、林树、守备毕从义、陈邦定及从子甲也。「原本」:「南京失守,走还乡里」;实则,扼于田仰,其归犹甲申岁也。吴胜兆之事,即书「慨然请行」,无定西侯名。谢山全氏曰:「公上书在诸生时,倪公元璐在户部,是辛巳以后事」:温氏皆误。案甲申正月,流贼犯急,京师粮匮,侍郎乃言于尚书倪公曰:「事急矣,请以大部檄借漕粮二十万,复从海运,勿拘常期。侥天之幸,得达京师,或可以济」。倪公然之,付以檄;即驰至淮上。时漕抚为路公振飞,如数拨给。顾米甫还发,而凶报至;路公驰使追还之。其初崇祯丙子,侍郎应诏请复海运,始以庙湾六船试运,由淮河口出,七昼夜达天津。驰疏以闻,命奴子致笺户部。户部诸臣见而诧曰:「前已奏汝主人就道,奈何犹在」?奴子笑曰:「运船抵津矣」。思宗大喜。而在廷诸臣尚疑之,谓其饶于财,恐自东省买米充数;海道艰难,乌得七日即至之理!不数日,漕抚奏报拨米开洋日期、津抚奏报米至登岸日期,咸与之合。思宗出示群臣曰:「朕固知其无伪也」!遂定议,岁以春秋两运增米二十万石;经费悉委任之,运到给费如内漕之半。督运凡七年,历官主事员外郎郎中。癸未,加内府光禄少卿,驻札登州,督运如故。初,大兵之下松山也,绕出洪承畴后,围之急,援兵十三镇俱不得前;城中粮绝,道已断。思宗召之议,侍郎请行;乃由天津口出,经山海关,左达鸭绿江,半月抵松山,军中皆呼万岁。侍郎还,而后饷不继,城遂陷。此承畴之所以相识也。比侍郎执至,使人劝降,实媿与之见耳。黄斌卿本无大略,后卒以不奉监国被诛。其军之稍有纪律而民以无援者,微夫人之力不及此。故侍郎受刑后,问至舟山,哭声如雷,就地立祠以祀焉。右温氏所讹数则之仍其故者,质此,始见传信之难;特于「书后」详证之。自「南都立后,疏请招集水师」下诸文,多「勘本」补纂。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符皇

    符皇

    家族被毁,亲人失踪,婚约被撕……这个松烟城人人讥笑的扫把星,却获得百万年前荒古时期的一座神魔洞府传承!从此以后制神符,炼体魄,修无上剑道,悟法则奥义……凭借过人的胆识和逆天的机缘,在这神魔纵横,妖魅潜行的大世界中,最终踏上无尽大道的巅峰,掌控天下!
  • 往生浮梦录

    往生浮梦录

    这是一个悲剧故事。生于富贵之家,长于金玉之庭,是对他前半生的最好注解。然而世事难料,不过一夕之间他便从京城贵公子沦为丧家犬,迫使他走上颠沛流离的复仇之路。可当他真的手刃仇敌回首翘望时,一种更加深刻的、冰冷到骨髓里的恐惧,突然涌上他的心头。ps:本书支线暗线之繁杂可能远超你的想象,请读者自备小本本。
  • 真灵崛起

    真灵崛起

    1.被神秘力量带到真灵界了怎么办?2.在真灵界中弱肉强食该如何生存?3.怎样才能成为真灵界的一方霸主?【张松】是天朝中平凡的一员,在平凡生活中的某一天,他被一座五色传送阵,传送到了【真灵界】。来到真灵界后,张松发现在真灵界中可以修炼【灵力】,修炼灵力的武者,可以使用各种毁天灭地的武技。然而,也是灵力的存在,让真灵界变得十分危险。在真灵界中生存,要么依附强者,要么成为强者,张松当然不想成为依附他人的存在,为了成为强者,他决定拼尽全力去修炼灵力!哪怕修炼的道路上多艰险,哪怕会在半路上死亡,张松都不畏惧,因为那都是他不屈服,努力改变自身的证明!
  • 无敌从小千世界开始

    无敌从小千世界开始

    本书玄幻爽文!无敌文!简介就算了,想不出来太多。
  • 重生香港食神

    重生香港食神

    重生电影《食神》。带着“食神系统”,成为星爷主演的史帝芬周,开创饮食帝国。
  • 倾世妖妃

    倾世妖妃

    初见他时,她是一只小狐狸,被他捧在手中,一袭白衣胜雪,尘埃不染,犹如神邸。从此,她敛尽锋芒,只愿做他眼中天真可爱的孩子。他的目光淡然幽远,却宠溺的将她报在怀里。她暗暗发誓,要助他得天下。哪怕万劫不复,也要永远相伴。可这默然相守,终归还是走到了尽头,一次次的变故,绝情,断念,灭心。断念谷中,他的白衣浸透了触目惊心的血迹。七剑,招招要害,剖心,蚀骨。但,爱如冰凌,就算寒冷彻骨,依旧有人执着守护,悲伤至极却不肯放手。【其实不虐】
  • 星冕之王

    星冕之王

    浩瀚星河,何始何终?千星浩战,万民何从?歃血沙场,唯我独皇!千星所尊,创世之芒!
  • 剑网3之藏剑天下

    剑网3之藏剑天下

    少年叶然,因是庶出,为藏剑叶家抛弃,成为废物。历经万劫重生,学贯八大门派,脚踏正邪两极,集齐九大神功,重铸苍穹神剑,在乱世中踏出一条血路,印证自己的无上心道。九天一剑定乾坤!看藏剑叶然,剑侠情缘心,乱世江湖行!
  • 每天进步一点点全集

    每天进步一点点全集

    成功者之所以成功,不是由于比别人聪明多少,而只是因为他们每天都在坚持不懈地改进自己。每天进步一点点,会让我们每天充满信心每天进步一点点,会让我们的智慧得到不断的增讲,人生是一个不断地自我完善的过程,真正美丽的成功者之所以成功,不是由于比别人聪明多少,而只是因为他们每天都在坚持不懈地改进自己。
  • 天荒古纪

    天荒古纪

    姚杰,原本一个普通的学生,可是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在一觉醒来之后,整个世界都变了。原本平静的世界变得危机四伏,原本只存在于小说之中的武者,成为了人们最为敬仰的存在。妖魔横行,武者为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