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519200000011

第11章 焦耳

人们对热的本质的研究在18世纪时走了一条弯路,“热质说”在物理学史上统治了一百多年。虽然曾有一些科学家对这种错误理论产生过怀疑,但人们一直没有办法解决热和功的关系的问题,是英国自学成才的物理学家詹姆斯·普雷斯科特·焦耳为最终解决这一问题指出了道路。

1818年12月24日,焦耳出生于英国曼彻斯特,他的父亲是一个酿酒厂主。焦耳自幼跟随父亲参加酿酒劳动,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青年时期,在别人的介绍下,焦耳认识了着名的化学家道尔顿。道尔顿给予了焦耳热情的教导。焦耳向他虚心学习了数学、哲学和化学,这些知识为焦耳后来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道尔顿教诲了焦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研方法,激发了焦耳对化学和物理的兴趣。

焦耳最初的研究方向是电磁机,他想将父亲的酿酒厂中应用的蒸汽机替换成电磁机以提高工作效率。1837年,焦耳装成了用电池驱动的电磁机,但由于支持电磁机工作的电流来自锌电池,而锌的价格昂贵,用电磁机反而不如用蒸汽机合算。焦耳的最初目的虽然没有达到,但他从实验中发现电流可以作功,这激发了他进行深入研究的兴趣。

焦耳于1840年把环形线圈放入装水的试管内,测量不同电流强度和电阻时的水温。通过这一实验,他发现:导体在一定时间内放出的热量与导体的电阻及电流强度的平方之积成正比。四年之后,俄国物理学家楞次公布了他的大量实验结果,从而进一步验证了焦耳关于电流热效应的结论的正确性。因此,该定律称为焦耳-楞次定律。

提出焦耳-楞次定律以后,焦耳进一步设想电池电流产生的热与电磁机的感生电流产生的热在本质上应该是一致的。1843年,焦耳设计了一个新实验。他将一个小线圈绕在铁芯上,用电流计测量感生电流,把线圈放在装水的容器中,测量水温以计算热量。这个电路是完全封闭的,没有外界电源供电,水温的升高只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又转化为热的结果,整个过程不存在热质的转移。这一实验结果完全否定了热质说。

上面的实验也使焦耳想到了机械功与热的联系,经过反复地实验、测量,焦耳终于测出了热功当量,但结果并不精确。1843年8月21日在英国学术会议上,焦耳报告了他的论文《论电磁的热效应和热的机械值》,他在报告中说1千卡的热量相当于460千克米的功。他的报告没有得到支持和强烈的反响,这时他意识到自己还需要进行更精确的实验。

焦耳在1844年研究了空气在膨胀和压缩时的温度变化,他在这方面取得了很多成就。通过对气体分子运动速度与温度的关系的研究,焦耳计算出了气体分子的热运动速度值,从理论上奠定了波义耳-马略特和盖·吕萨克定律的基础,并解释了气体对器壁压力的实质。焦耳在研究过程中的许多实验是和着名物理学家威廉·汤姆生(后来受封为开尔文勋爵)共同完成的。在焦耳发表的九十七篇科学论文中有二十篇是他们的合作成果。当自由扩散气体从高压容器进入低压容器时,大多数气体和空气的温度都要下降,这一现象就是两人共同发现的。这一现象后来被称为焦耳-汤姆生效应。

不管是在实验方面,还是在理论上,焦耳都是从分子动力学的立场出发进行深入研究的先驱者之一。

焦耳在从事这些研究的同时,并没有停止对热功当量的测量。1847年,焦耳做了迄今认为是设计思想最巧妙的实验:他在量热器里装了水,中间安上带有叶片的转轴,然后让下降重物带动叶片旋转,由于叶片和水的摩擦,水和量热器都变热了。根据重物下落的高度,可以算出转化的机械功;根据量热器内水的升高的温度,就可以计算水的内能的升高值。把两数进行比较就可以求出热功当量的准确值来。

焦耳还用鲸鱼油代替水来作实验,测得了热功当量的平均值为423.9千克米/千卡。接着又用水银来代替水,不断改进实验方法,直到1878年,这时距他开始进行这一工作将近四十年了,他已前后用各种方法进行了四百多次的实验。他在1849年用摩擦使水变热的方法所得的结果跟1878年的是相同的,即为423.9千克米/千卡。一个重要的物理常数的测定,能保持三十年而不作较大的更正,这在物理学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事。这个值当时被大家公认为热功当量J的值,它比现在J的公认值——427千克米/千卡约小0.7%。在当时的条件下,能做出这样精确的实验来,说明焦耳的实验技能是多么的高超啊!

但是,1847年,当焦耳在英国科学学会的会议上再次公布自己的研究成果时,他还是没有得到支持,很多科学家都怀疑他的结论,认为各种形式的能之间的转化是不可能的。直到1850年,其他一些科学家用不同的方法获得了能量守恒定律和能量转化定律,他们的结论和焦耳相同,这时焦耳的工作才得到承认。

凭借在物理学上作出的重要贡献,焦耳于1850年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当时他三十二岁。两年后他接受了皇家勋章。许多外国科学院也给予他很高的荣誉。虽然焦耳不断进行着他的实验测量工作,遗憾的是,他的科学创造性,特别是在物理概念方面的创造性,过早地就减少了。1875年,英国科学协会委托他更精确地测量热功当量。他得到的结果是4.15,非常接近目前采用的值1卡=4.184焦耳。1875年,焦耳的经济状况大不如前。这位曾经富有过却没有一定职位的人发现自己在经济上处于困境,幸而他的朋友帮他弄到一笔每年200英镑的养老金,使他得以维持中等但舒适的生活。五十五岁时,他的健康状况恶化,研究工作减慢了。1878年当他六十岁时,焦耳发表了他的最后一篇论文。1878年,焦耳退休。

1889年10月11日,焦耳在索福特逝世,享年71岁。后人为了纪念焦耳,把功和能的单位定为焦耳。

1887年,焦耳曾经对他的弟弟说:“我一生只做了两三件事,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相信对于大多数物理学家,他们只要能够做到这些小事中的一件也就会很满意了。焦耳的谦虚是非常真诚的。很可能,如果他知道人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为他建造了纪念碑,并以他的名字命名能量单位,他将会感到惊奇的,虽然后人决不会感到惊奇。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2020王者之证

    2020王者之证

    王者荣耀退役职业选手君临重回故里,发现海南后援团负责人胖子竟剽窃他的棉被。不由大醉,魂飞冥冥。醒来发现自己重回五年前,没有梦泪偷家,没有一诺九杀,没有元歌极限逃生……我来了,就有了,这些名场面都是我的成名战。五年荣耀,只为君临!
  • 老公,床上等着

    老公,床上等着

    夏颜一个医科界的神话没有人知道她的真实身份二十岁的花季她以落魄夏家大小姐夏倾颜的身份被迫嫁给了京城顾家二少顾简易。进顾家那天顾简易掐住夏倾颜的喉咙阴狠地说准备好做一个有名无实的顾家二少奶奶吧”当她被逼入绝境,一只大手伸向了她。她被抵在墙角“小舅舅别这样...”男人危险的眼眸直盯夏倾颜,“老婆,我是你老公,你忘了我们难忘的一夜了...”转身扑倒...【欢迎入坑??.??】
  • 帝少慢点追

    帝少慢点追

    遭遇未婚夫背叛,林薇儿出国离开,四年后带娃回归,她成为妖艳的影后,只为拿回她的一切,在虐渣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但是一不小心捡了一个总裁,谁能告诉我他是谁?“我是你儿子的爹地,你的丈夫。”
  • 神农小神医

    神农小神医

    左飞原本是农大大三的学生,也是蛤蟆坑这贫瘠的农村少见的大学生,父母对他寄予厚望。在大学期间,他交往了女友童欣雨,没想到女友却劈腿给了一个胖子。为此他揍了胖子一顿,对方放出话来要废掉他。对此,左飞倒是没太放在心上,只是觉得对不住父母的期望,在暑假期间返回蛤蟆坑,没想到在玉米地遇见了村长和女的野战,心怀不忿的左飞偷拍下了照片……
  • 夕泽图

    夕泽图

    故事发生在夕泽城,终南山守护者碟仙在那年花朝节时去到山下的小镇,遇到了夕泽城的王子,两人相爱,这时,老国王病逝,王子回夕泽城继承王位,但临走前答应碟仙会回来和她在一起。谁料碟仙没有等来王子,来的却是带着诛杀令的机甲部队,碟仙产下一女后,在夕泽城被新王杀死。婴儿在树精的帮助下,被山下四方客栈的栈主收养。十八年后,当初的孩子都已经长大,随着小镇又一次被人有意洒下蛊毒爆发瘟疫,黎诺潜在的碟仙精神爆发,用蝶魂治愈人们,随后罗刹城,画影楼和北冥宫这三股明争暗斗了几十年的组织以及其他组织的人出现在了四方客栈,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夕泽图。
  • 斗罗之系统儿子

    斗罗之系统儿子

    看猪脚带着系统在斗罗如何桑心比狂的,多多支持
  • 临武逆天行

    临武逆天行

    幼时痛失双亲爱,八岁踏上武道途;先天废体万人弃,傲骨天成与命争。不入宗门不认师,逆天独创自身道;临武大陆无限广,武道巅峰我为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16岁的少女心事

    16岁的少女心事

    最近,偶然间找到了两本高中时代的日记。16岁的我都在想什么,到底有什么不得了的烦恼呢?回头看看这些青涩的文字,只觉得感性又有趣,很多细节已经无从考证,但敏感脆弱的少女心思却跃然纸上。于是,便把这日记当成了宝贝来反复品味。还记得16岁那年的你,都在想什么吗?
  • Community: The Structure of Belonging

    Community: The Structure of Belonging

    As a response to the increasing violence in our culture, the widening ideological divides, and the growing gap in economic well-being, there is greater awareness that a deeper sense of community is desperately need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