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528200000014

第14章 动乱中的险恶官场“朕的萧何也”(1)

代宗在吐蕃退出长安之后,受程元振惑言之一就是长安缺少粮食,难以供应内宫及禁军所需。其实,移居洛阳东都也一样缺少粮食。郭子仪提出节衣缩食,偌大的皇朝内宫如何能节省得了哩!有身就得穿衣,有嘴就得吃饭。

粮食已成燃眉之急!一日三餐,顿顿少不了。满朝文武,皆为肚皮着急,缺粮担忧!国家连年征战,国库空虚;贪官污吏,乘乱肥私;黎民百姓,流离失所,以农业为支柱的大唐王朝已是赤地千里,饿殍载道。只有江南叛乱较少波及,农业生产基本稳定,唯一可行之法是立即从江南运粮至京师。可是千里迢迢,河运不通,陆运阻塞,盗贼四起,官军如匪,沿路截掠,运粮京师,谈何容易!代宗皇帝下旨,要宰相元载解决粮食漕运问题。元载越想越觉得棘手,越想越觉得难办。漕运粮食,既琐碎又复杂,既费津力又影响把持朝政,于是他想到一个两全之策,既不妨碍自己擅权朝中,又能运粮京师显示自己辅政有为。他想到的唯一可靠人选便是刘晏。刘晏素有才能,办事严谨,事必躬亲;办事认真,敢于负责;不贪私利,犹有报国忧民之心;更重要的是,这个人素有公望,委他陷入具体事务之中,可免去自己一个争权对手。何况,刘晏刚被罢免相职,再委以重任,一定会感恩涕零,效尽全力。

元载主意已定,即起草奏书,委任刘晏为御史大夫,宣慰各府州道,并领东都、江准、河南、山南转运使。代宗立即准奏,在早朝时宣诏刘晏领旨。

刘晏跪伏在地,侍御官捧着旨令朗朗念道:“令太子宾客刘晏进兼御史大夫,领东都、河南、江淮、山南转运使。”(1)

一股暖流在刘晏血管里加速流动。他知道,再受重用的日子来到了,连忙叩谢皇恩。

侍御官严肃而凝重地大声宣旨:“岁之不易,征伐繁兴,河洛肃然,江外尤剧。供上都之国用,给诸道之军需,庶务征求,未逞少息。火耕水耨,夏葛冬裘,尤馈运而屡空,一戎衣而不足。农人劳而转困,编户流而卒归。囗囗

今区宇渐宁,凋残日甚,惕然在躬,姑务息人。囗囗宜令太子宾客兼御史大夫刘晏,往诸郡宣慰。”(2)

看来,代宗还是了解情况的。形势渐趋安宁,社稷却凋零残破一日甚似一日,农民辛勤劳动却转而贫困。在这篇给刘晏的敕令中,明确授权刘晏严格督察各租庸使、大守县令、禄事参军,对百姓征役科税繁重的,人户逃亡及水旱造成的损失情况,应该一律给予帮助救济,随时处置完毕。对于“官吏之政,在邦必问,知无不为,公道斯在”。对于能够“津于政理,赋均役平”的优秀官吏,一一开列出名单,报告朝廷,以便进行甄别鉴定优劣,予以提拔重用或是另作处理。对于那些“残忍慢法,贪污赃官,有害于人,不应时务”的官吏,也一一开列出名单,具状以闻。代宗在敕令中对刘晏宣慰诸道的目的说:“四海至广,九重至深,使下情上通,常令上旨下达,务于审慎,朕之意深焉!”(3)

刘晏顿首接旨,掩泣而曰:“微臣一片坦诚,忠心可鉴,期报圣恩!”

散朝之后,刘晏感到身心舒展,步履不觉轻盈许多。元载从旁走来,嘴角露出一丝微笑:“刘御史危难受命,可喜可贺!”

刘晏抬眼一看,是宰相元载,连声拜谢:“下官曾苟同元振请天子暂居东都,犹遭官员诽谤,所幸相公始终如旧,不信流言蜚语,似贾谊复召宣室,桑弘羊重兴功利,下官怎敢不悉力报答相公所知啊!”(4)

“刘御史言之过誉!言之过誉!”元载得意地笑了起来,“宣慰事大,漕运尤重,万不可掉以轻心啊!”

“相公勿虑。”刘晏仿佛是位临阵出战的勇士,“下官愿赴汤蹈火,不辞水死!”

刘晏回到私第,稍做准备,即刻离京,奔赴江淮。

行前,刘晏反复斟酌了行进线路。他不是常人所惯用的顺向思维,恰恰是逆向思维。他直奔江淮,反其道而行之,一路考察漕运,一路进行宣慰。

这种考察,看似逆向,实为顺向。漕运起点在江淮,一路漕运京师,究竟存在什么问题,有哪些至要关节?一面实地考察,一面解决存在的问题,可漕事半功倍。

刘晏对漕运实在是太熟悉了。在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就任京兆尹,兼户部侍郎、度支铸钱盐铁使;第二年虽遭严庄诬陷被贬为通州刺史,但肃宗去世后,即被代宗于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六月复任户部侍郎,兼任度支盐铁转运使。转运,主要是粮食的漕运工作。

“人生之本,食与货而已。”(5)开元盛世期间,玄宗在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就下敕书:“理国者在乎安人,安人者在乎足食。”期望“立法济时,使家有三载之储,国有九年之蓄,虽遇水旱,终保康宁”。(6)可见封建农业经济国家对粮食的极度重视,粮食既是人生之本,也是兴国之本。

《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唐都长安,而关中号称沃野,然其土地狭,所出不足以给京师、备水旱,故常转漕东南之粟。”(7)东南漕运,必经运河,而扬州是当时由长江进出淮河扼邗之处的重镇。所谓江淮漕运,即从江苏扬州运粮至唐都长安的水上通道。具体路线是长江中下游各地粮食由长江漕运至扬州,再由扬州经运河至江苏淮安入淮河,由淮河转入汴水到河陰再转入黄河,入黄河后西上经三门砥柱之险到达渭口,入渭水再输达最终目的地——长安。绵延数千里,水情复杂,水道时有淤塞,尤其是经过三门峡,常常水激船翻,运输极为困难。

漕运是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需要逐渐形成的。战国末期,秦开郑国渠,灌溉田地四万顷;西汉开白渠,又增溉田四千五百余顷。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关中、河东(今山西地区)以及山东、河南广大地区饱受战争之害,人口减少三分之二,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唐王朝在长安建立之初,所需粮食就有一部分征自江、淮地区。关于江、淮地区的漕运最早记载见于《册府元龟》卷498《漕运》所述:“高祖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八月,扬州都督李靖运江淮之米,以实洛阳。”据查,武德二年,江都当时为李子通占据,直至武德七年(公元624年)才归于唐王朝管辖,唐王朝任命李孝恭为扬州大都督,李靖为大都清长史。《册府元龟》所述稍有微误,但是,唐王朝建立初期从江、淮漕运粮食都是实事。以后唐朝统一中国,政权稳固,北方农业生产渐趋恢复,江、淮地区的农业经济更加迅速发展,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使江、淮成为稻米生产的重要基地。在高祖、太宗期间,朝政节俭,冗员不多,中央政府机构及人员都比较津干。据《通典》记载,唐太宗(公元627-649年)临朝时期,内外文武高级官吏仅六百多人,每年漕运的粮食达不过二十万石。北方如遇水旱灾害,一般临时调发江、淮粮食赈济灾民,或是令饥民就食江、淮、在高宗、武则天时期,多次发动战争,中央政权的机构日趋庞大,官吏人数激增,帝室生活亦越来越奢侈,随着首都长安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皇族、官僚、军队以及统治阶级的寄生奴仆们也游集长安,军粮、薪俸、宫廷支出越来越浩巨,所需粮食远非关中地区的农业生产所能供应,江、淮漕运粮食增到一百万斛,仍感不敷支出。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建安王武攸宜讨伐契丹,陈子昂时为幕僚,为武攸宜《上军国机要事》中说:“即日江南、淮南诸州租船数千艘己至巩、洛,计有百余万斛,所司便勒往优州,纳充军粮。”(8)讨伐契丹,兵马未动,粮食先行,一次所运租米即达百余万斛,而且是完全充作军粮,余外所需尚不在内,可见漕运江、淮粮食之巨。中宗、睿宗时期,中央机构继续扩充庞大,冗员增多,而且多为空耗长安米粮,于政事无补,造成国家巨额开支。中宗景龙年间(公元707-709年),玄宗时代著名贤相卢怀慎时任御史中丞,慷慨陈词,切中时弊,建议裁减冗吏。节约府库。他在上疏奏文中说:“臣窃见京诸司员外官,所在委职,多者数余十借,近古以来未之有也。官不必备,此则有余,人代大工,多不厘务。广有除拜,无所裨益,俸禄之费,岁巨万亿,空竭府藏而已,岂致理之基哉!方今仓库空虚,百姓调弊,河、渭漕挽,西给京师,公私损耗,不可胜纪。”因此,“有老病及不堪理务者,咸从废省,使贤不肖较然殊贯。此济时之切务也,安可谓行之艰哉?”(9)

裁减冗吏,节省开支,革除弊政,谈何容易,真可谓行之艰哉!中宗昏庸软弱,根本不是“行之艰哉”,而是眼看行之艰难,最后干脆拒而行之,一切如旧。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常年漕运江、淮粮食已达一百万石以上。

既然要漕运江、淮米粮,就得维系水路畅通。据《册府元龟》卷497《漕运》中记载,开元二年(公元714年),河南尹李杰上奏玄宗,(黄)河、汴(水)之交有梁公堰,年久失修,江、淮漕运不通。因此请发汴、郑民丁进行疏浚,以图省功速就,公私深以为利。当年漕运粮食达到二百五十万石,其中包括山东、河北各地租米。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唐玄宗命安及疏决河口斗门,安及闻命而动,调发河南府怀、郑、汴、滑四府县三万民丁整修,旬日而毕。但这种“省功速就”的局部整修疏通,只是收效一时,并非万全之策,也不能保证全线畅通无阻。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宣州刺史裴耀卿以江南租庸调粮物布帛,每年二月至扬州人斗门常常苦于水浅,无法漕运,至四月以后,才能渡淮入汴,此时汴河又干又浅,只能停留;到六七月才能到达河口;而这时黄河水涨,不能入黄河,又须停留一两月,须等至八九月水落,才能溯河入洛,而漕路多梗,船樯阻隘,运至京城长安常常需要八九个月,备极艰辛。这种直运法带来许多问题,江南老百姓,不熟悉黄河;转雇河师,劳费又势必增加。加上沿途损耗,船翻人亡,加以成本核算,可谓“斗钱换斗米”,所运粮食“五折其一”,即损失达百分之二十。

于是裴耀卿建议采取分段漕运,在河口设置武牢(今河南汜水)仓,巩县设洛口仓,使漕运船只不入黄河,黄河之舟不入洛。同时在黄河北岸设河阳(今河南孟县)、柏崖(孟县西)、太原(黄河、渭水交汇处)诸仓,逐级转运,水通则船行,水浅则贮仓以待。这个建议没有被玄宗采纳。

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裴耀卿任京兆尹。京师雨水成灾,粮谷价格腾贵,玄宗将去东都洛阳就食,召裴耀卿复问漕运事。裴耀卿再次提出他的分段运输计划,请于河口(汴渠、黄河分水处)置一仓,纳入江、淮租米,江、淮漕运船只到此下米即回,再由官府雇船分入黄河、洛水。同时,在三门峡东、西各置两仓,漕船输入东仓,由陆路运至西仓,以避漕运三门覆舟砥柱之险。唐玄宗这一次采纳了裴耀卿开通北运的建议。裴由此得到玄宗的宠任,遂于汴水入黄河之口的河陰县置河陰仓,河清县柏崖仓,三门东置集津仓,三门西置盐仓。又在三门之北开辟山路十八里,用牛车把粮食从集津仓运出,陆路绕过三门砥柱,运至三门西盐仓,避免了船翻三门带来的损失。然后再经渭水到达关中。可以说,为了保证京城长安的粮食供应,可谓费尽心机,不惜路遥和劳力。自采用裴耀卿的分段运输法后,河北的濮、邢、贝、济博各州以及河东的晋、绛、魏各州租米,亦输入黄河北岸诸仓,转而入渭水输往关中地区。据《新唐书》卷51《食货志》记载,至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的三年间,共运粮谷七百万石,节省陆运脚钱三十万贯。

这七百万石粮食中,属于江、淮漕运的有多少,虽数目不详,但可以推断,当不会低于一半。当时,曾有人劝裴耀卿把节约下来的运费献给玄宗皇帝,进行报功。裴耀卿却说:“这是用国家的财富来媚上求宠,行吗?”他把钱全部上缴做为官商资本的“和市费”。裴耀卿的运输改革,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于关中地区的粮食供应乃至唐朝的强盛,都有重大的意义。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十一月,由于李林甫不断向唐玄宗馋言诬陷,以与张九龄结党的莫须有罪名被罢相。裴耀卿罢相后,北运不久也就停废,又继续仰赖陆运。

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关中地区丰收,太原仓积粟有余,玄宗下诏暂停江、淮运米,改用布帛代租。停止江、淮漕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裴耀卿只着力于改善河陰以西的运输,而不及时整修运河,因而由江、淮至河陰一段,依然运输困难。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润州(州治在今江苏镇江)刺史齐浣,从润州渡江北至扬州境内,须上溯至瓜步(今六合县境)沙尾,要迂回六十里,船绕瓜步,漕运船只多为风涛所漂损覆没。齐浣则改凿漕路至京口(镇江)埭,直接渡江二十里,又在江北开挖伊娄河二十五里,即达扬子。这既缩短了江南至江北的漕运路程,又免遭了漂损覆舟之患,一年还减少了脚钱数十万贯。这条新开伊娄河,当时称为新口河。自此,江南漕运由镇江直渡长江,由伊娄河进抵扬州,再经运河至淮安入淮河。

唐代大诗人李白爇情赞颂道:齐公凿新河,万古流不绝。

丰功利生人,天地同朽灭。(10)

同类推荐
  • 耕学斋诗集

    耕学斋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刻四明十义书

    重刻四明十义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全汉文

    全汉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伤寒直格

    伤寒直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台湾资料清高宗实录选辑

    台湾资料清高宗实录选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精神分裂中二

    精神分裂中二

    精神分裂大学生日常生活。你够了,就不能想个好点的?你行你上啊。
  • 有人说灵魂也有爱i

    有人说灵魂也有爱i

    她是神秘的蓝发女鬼,她让他去帮曾经在她伤心难过时安慰她让他破涕为笑的女孩,而这个女孩却是智商高情商为零的单细胞动物,他与单细胞会产生什么不一样的人鬼之恋。。。这是我的第一次写作,写得不好,请大家笑纳,嘻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有你陪在我身边真好

    有你陪在我身边真好

    每个人青春的路上都会有一个喜欢的男孩和一群可以陪你疯玩陪你哭陪你笑的女孩。那个男孩也许不会陪伴你到未来,但是他是你对青春特有的青涩回忆。那些女孩是你在青春里最珍贵的回忆,也是你未来最有力的肩膀。
  • 神级高手在花都

    神级高手在花都

    【2016最热血,最爽爆的都市巨作】神界巨擘逍遥神遭天帝设计陷害被夺神格,但不想他道消魂未灭,灵魂重生于地球。只要拥有神力,那瞬移,隐身,透视这些都不是问题,且看一代神界巨擘如何玩转都市,赚钱,渡神、打造神级军团,最后再重返神界!书友交流群347344899,欢迎大家来玩啊!!!!
  • 你是我的草莓牛奶糖

    你是我的草莓牛奶糖

    刚出生时,因为她的哭闹,让他被所有的大人误会一场,当她上幼儿园时,她问他:"小羊哥哥你喜欢我吗,是恋人的那种喜欢哦?",故作高冷的他说:"咳咳,当然没有。",从此两个小冤家的故事开始了,俗话说得好,虐妻一时爽,追妻火葬场啊,顾澈阳:老婆!你等等我!
  • 冥王之蛇

    冥王之蛇

    这是一条蛇的故事。一条蛇在灵气复苏时代掠夺天赋,成就冥王神位的故事。
  • 重生校园之第一商女

    重生校园之第一商女

    她,安兮,是天道门的掌门,金发红眸能够一眼看透事物的真假,却唯独看不透人心。死之前,她看到一个模糊的身影,一身黑衣,崩溃的守在她濒死的身体身边。安兮认定了他,要是能够重来,这个人她一定要找到,然后嫁给他。再次睁开眼睛,她是帝城苏家大小姐,帝皇高中第一贫困丑女苏希安。那双血红色的眼睛迷倒众人,牵扯出一件和自己前世有关的纠葛。——————#震惊!安影后的经纪人竟然是那个神秘莫测的苏尘!##震惊!苏家长子竟然有一个亲妹妹!##震惊!安影后恋人疑似顾少!##震惊!安影后竟然被白帝公开告白!#郁金院内,金发红眸的少女坐在沙发上,看着面前那个跪着搓衣板的男人。“说,谁让你那么张扬的!我不是说了你要和我暂时划清界限吗?”男人无奈。他好歹也是一代白帝啊,能不能别让他跪搓衣板啊——
  • 鹿野江林

    鹿野江林

    十七岁,林鹿遇到了江野。从看见他的第一眼起,她就知道,她完了。十八岁,她被送到国外留学,狼狈而逃。二十三岁,家里出了变故,被迫与江家大少爷联姻,命运弄人,这江家大少爷竟然就是她躲了怎么躲多年的江野。二十五岁,她受不了他无休止的桃色新闻,离家出走,留下离婚协议。那一夜,江野红了眼,发誓一定要把她抓回来。
  • 万古不灭星帝

    万古不灭星帝

    作品简介:一介少年,意外进入一宗门,却因体质原因不能修炼,未能觉醒武魂,成为宗门之辱,一次任务中被门中长老暗算未死,幸得神秘传承,觉醒体质,以皓星之体,着星帝之传,一切的一切,似乎早已注定,他,注定和平凡人有着鸿沟般的距离,来实现他所需要的一切,包括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