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543100000010

第10章 省级爱囯主义教育基地(4)

习仲勋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陕甘边区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1913年10月15日,习仲勋生于陕西富平县淡村。1934年2月任陕甘边革命委员会主席,中共陕甘边特委代理书记、军委书记,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主席。抗曰战争爆发后,任中共关中地委书记、专员公署专员、军分区和关中警备区第一旅政委。1942年7月调任中共西北中央局党校校长。1945年6月当选为中共第七届中央候补委员。同年7月任陕甘宁边区集团军政委,与司令员王世泰率部在淳化爷台山地区反击国民党军进犯。抗日战争胜利后,曾任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1945年10月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兼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委。1947年起任陕甘宁野战集团军政委,西北野战兵团副政委、西北人民解放军野战军副政委。同年7月再次兼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委,与司令员贺龙统一领导西北地方武装和后方工作。1949年2月起任西北军区政委、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西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代主席,先后担任中宣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广东省委第一书记、省长,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2002年5月24日在北京病逝。

近年来,富平县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习仲勋陵园)以重要节日为契机,开展有影响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活动。每年清明节、“六一”儿童节、“七一”建党节、-”建军节、全民国防教育日、“十一”国庆节、十月十五日习仲勋诞辰纪念日,积极组织广大职工干部、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少先队员、驻地官兵和社会各界群众,开展以“亲怀习老丰功伟绩”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宣传活动。先后有大专院校、部队和企事业等20个单位在陵园挂牌,以此作为国防教育、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民族英雄虽死犹生——子长革命烈士纪念馆

子长革命烈士纪念馆,又名子长陵,坐落在子长县的马梁山南麓、瓦窑堡北侧的齐家湾,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300平方米,始建于1942年。1989年被列为国家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5年,子长陵被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被命名为十佳国防教育基地,2007年,被确定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景区之一。

谢子长(1897-1935年),陕西安定(今子长)县人。1925年加人中国共产党。1927年10月与唐澍等组织领导清涧起义,任西北革命军游击支队营长、副总指挥。1928年5月参加领导渭华起义,任西北工农革命军军事委员会委员兼革命军第三大队大队长。后任中共陕北特委军委委员、陕北行动委员会军事指挥部总指挥,在陕北、宁夏、甘肃等地做兵运工作。1931年9月,按照陕甘省委的指示,与吴岱峰、阎红彦一起将晋西游击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对外暂称西北反帝同盟军,(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26军),谢子长任总指挥,率部转战陕甘边,创建革命根据地。1934年后,任陕北红军游击队总指挥部总指挥、红26军42师政治委员、中共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指挥部队粉碎了国民党对陕北苏区的军事“围剿”。在长期征战中,他多次负伤,最后因战伤恶化,于1935年2月21日在安定县灯盏湾逝世,时年38岁。

毛泽东曾三次为谢子长墓题同:“民族英雄”、“虽死犹生”,并亲笔撰写了碑文。1935年5月,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决定将安定县改名为子长县。1946年,中共中央西北局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在瓦窑堡修建了子长烈士陵园,并举行了隆重的公葬仪式。1947年,国民党军队侵犯边区时,将陵园全部毁坏。全国解放后,陕西省人民政府于1953年拨款重建,1954年竣工。后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提议,将子长陵改名为子长革命烈士纪念馆。

1978年陵园进行了改建,1994年扩建了大门、展室、两个碑廊等。2000年制作了陈列展览,2010年对陵园进行了维修。纪念馆分为纪念区和毛泽东题词一民族英雄墓区两部分。纪念区主轴线和两侧辅轴线纪念建筑物互为对称,呈现了我国民族建筑形式。主轴线北端建有谢子长将军之墓和悼唁厅,正门厅竖立着毛泽东主席亲笔书写的3通题词碑和一道传略石刻碑。主轴线中间耸立着谢子长将军花岗岩雕像,总高6米,雕像前方是革命烈士纪念塔,总髙9米,塔身镌刻着民主革命时期壮烈牺牲的1200多位子长籍着名烈士英名。纪念塔正前方是大门,总高9.4米,正门楣上镶嵌着邓小平题写的“子长陵”三个刚劲有力的大字,两侧辅轴线上建有碑廊、八角亭和陈列室。碑廊内竖立着毛泽东、朱德、林伯渠、陈云、杨尚昆、彭真、李鹏、薄一波、徐向前、聂荣臻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题写的24通花岗岩石刻碑。八角亭内竖立着各级党政军机关题写的14通石刻碑。陈列室建筑面积408平方米,内容以陕北革命斗争为背景,以谢子长革命活动为主线,展示了谢子长领导人民创建陕甘宁革命根据地的艰苦斗争历程。

现在,陵园四季常青,环境优美,免费开放,每年接待3万多人次。

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刘志丹烈士陵园

刘志丹烈士陵园位于延安市志丹县城北的炮楼山的西面山坡上,陵园占地22亩,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刘志丹(1903-1936),名景桂,字子丹、志丹,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受党指派入黄埔军校第4期炮兵科学习。1926年秋毕业后参加北伐战争。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奔走皖、豫等地联络同志,屡谋起义未成,辗转冋陕。1928年初与唐澍等同志领导了渭华起义,起义失败后,于1929年春返回陕北,组织革命武装力量,曾先后任营长、团长、旅长等职。1931年9月,和谢子长按照陕甘省委的指示,与吴岱峰、阎红彦一起将西北反帝同盟军改编为中国1:农红军陕甘游击队,任副总指挥(后任总指挥),与谢子长率部转战陕甘边,开辟以照金、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苏区。1933年9月任陕甘边红军临时指挥部副总指挥兼参谋长。11月后历任红26军42师参谋长、师长,率部北上庆阳、合水,与地方武装相互配合,开展游击战争。1934年,刘志丹指挥部队九战九捷,以劣势兵力取得了西华池等战斗的胜利,挫败了国民党军对陕甘边苏区的第-次“围剿”,建立了陕甘边工农民主政府,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革命根据地。同年5月任中共陕甘边军事委员会主席,后兼任军政干部学校校长,与军校政委习仲勋、常务副校长吴岱峰一起亲自编写《军事教育大纲》《政治工作训令》等教材。1935年2月,刘志丹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5月,红26军、红27军会合后组成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前敌总指挥部,刘志丹任总指挥,率主力攻克延长、延川、安定、安塞、保安、靖边6座县城,歼灭大量敌军,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甘边苏区的第二次“围剿”。8月,陕北、陕甘边苏区第三次反“围剿”取得胜利后,陕北、陕甘边两块苏区连成一片,成为中共中央和各路北上抗日红军长征之后的落脚点。9月,红26军、红27军与长征到达陕北的红25军会师,组成红15军团,刘志丹任副军团长兼参谋长。10月参与指挥劳山战役。后在“肃反”中被错误逮捕,毛泽东、周恩来等迅速纠正了陕甘苏区党内“肃反”的错误,刘志丹获释。此后任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后方办事处副主任、红军北路军总指挥兼第28军军长和中共中央所在地瓦窑堡警备司令等职。1936年3月,刘刘志丹革命事逊陈列展览志丹率红28军参加东征战役,4月14日在中阳县三交镇战斗中英勇牺牲,时年33岁。为纪念刘志丹将军,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将保安县改名为志丹县,他被毛泽东同志誉为“群众领袖,民族英雄”。

志丹烈士陵园于1943年4月建成,陵园内建有纪念堂一栋,纪念塔一座,箭头碑四通,石旗杆两根,中共中央和地方党政领导人题词石刻32方。1947年胡宗南部进犯延安时,志丹陵园遭严重破坏。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指示西北军政委员会、陕西省人民政府拨款进行整修保护。1989年至1990年,志丹陵园再次进行了改建,建起了原碑陈列馆,用青色花岗岩雕塑了刘志丹将军站像一尊,并新砌了3开间牌楼大门一座。2009年,刘志丹革命事迹陈列馆改扩建后并投人使用,陈列馆分两部分并采用国内先进现代技术,集声、光、电为一体,充分展示刘志丹将军的丰功伟绩。

刘志丹烈士陵园建筑古朴典雅,庄严肃穆,既有民族风格,又具时代特色。陵园主要承担着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的责任,是学习刘志丹将军革命精神的主阵地。

一个漂亮的奠基礼——直罗战役烈士陵园

直罗战役烈士陵园位于延安市富县西63公里处,占地面积60亩,陵园内有唐代宝塔一座(柏山寺塔),纪念碑一座,安葬着直罗镇战役38位牺牲的烈士。

1935年11月,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国民党对中央红军进行“围剿”。毛泽东、周恩来和彭德怀同志指挥中央红军和西北红军,以葫芦河和直罗镇为战略战役枢纽,在直罗镇周围设伏,决心打一个大的歼灭战。11月21日直罗镇战役打响,经过连日激战,东北军109师和一个团被围歼,师长牛元峰被击毙。直罗镇战役的胜利,彻底粉碎了国民党的第三次“围剿”,给党中央把中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1954年春季,在直罗镇北山寺山脚下修建了烈士墓,1985-1987年进行了扩建。胡耀邦、杨尚昆同志曾先后题词“直罗战役烈士永垂不朽”、“直罗战役烈士纪念碑”。2007年直罗烈士陵园被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陵园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与部分学校结成对子开展活动,为学生来陵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做好服务。每年重大节日,学校组织学生到陵园植树、栽花,开展各种教育纪念活动,每年接待10000多人次。

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四·八”烈士陵园

“四·八”烈士陵园坐落在陕西省延安市区北7公里处的李家洼,1986年10月15日被确定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46年4月8日,出席国共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的中国共产党代表王若飞、秦邦宪乘飞机由重庆回延安向党中央汇报工作,同机回延安的还有刚被党组织营救出狱的新四军军长叶挺、出席在巴黎举行的世界职工代表大会回国的中共中央职T:委员会书记邓发及着名爱国教育家黄齐生先生等9人,因飞机失事,不幸在山西省兴县黑茶山遇难。为了缅怀“四·八”遇难烈士,延安各界群众3万多人,在飞机场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毛泽东题写了“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的题词和向“四·八遇难烈士致哀”的悼词。朱德、刘少奇等中共中央领导人亲自执绋,送灵下葬,将烈士的遗体安葬在飞机场旁边,为烈士建起了陵园。解放后,1957年党中央决定重建“四·八”烈士陵园,设在原八路军总部王家坪北侧,1971年迁至李家洼。

陵园占地面积3.6万平方米,具有中国陵园的建筑特色。宽阔的青石台阶从山下直抵墓园,一座汉白玉纪念塔高耸在墓园中间,塔高19.46米,寓意1946年,塔身前后呈4层阶梯式,塔下有8级台阶,象征4月8日。塔尖上有象征中国共产党的镰刀斧头图案,金光闪烁,塔顶最高一层四面嵌着四颗镏金五角星,代表中国人民的事业。塔身正面嵌着毛泽东手书的“为人民而死虽死犹荣”镏金大字。正面塔座上雕砌着一只汉白玉花环。塔座右侧勒记“四·八”烈士遇难碑记。陵园最高处是烈士墓台。王若飞烈士墓居陵园中轴线顶端,处于陵园的核心地位。然后依次为“四·八”遇难烈士和在延安时期牺牲的重要领导人和知名人士,如秦邦宪、关向应、叶挺、张浩、邓发、黄齐生、杨松、张思德等。

烈士陵园充分发挥了褒扬烈士、教育群众的功能,积极配合各部门、各单位及社会各界人士来陵园开展纪念活动,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

改变了西北形势的一次重要战役——瓦子街战役烈士陵园

瓦子街战役烈士陵园坐落在陕西延安市黄龙县城以北56公里的瓦子街镇。习仲勋题写“瓦子街战役烈士陵园”,王震将军题写了“瓦子街战役烈士纪念碑”。

1948年2月28日至3月1日,在彭德怀司令员的指挥下,按照毛泽东围城打援的军事战略方针,集原西北野战军一、二、三、四、六5个纵队7.2万人的优势兵力,历经三天浴血奋战,取得了全歼敌29军3万余人的伟大胜利,击毙敌国民党29军军长刘戡等多个高级将领,活捉敌团以上将领16人。瓦子街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西北战场上的一次重要战役,是毛泽东同志“围城打援”军事思想的典型战例之一,是我军由内线防御转人外线作战的第一个歼灭战,改变了西北战场的整个战略形势,打开了进攻渭北,威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33逼关中,策应中原的门户。毛泽东为人民解放军总部发言人起草的评论《评西北大捷兼论解放军的新式整军运动》中说:“这次胜利改变了西北的形势,并将影响中原的形势”。

瓦子街战役烈士陵园,始建于1949年清明节,占地17亩,园内安葬着此次战役中壮烈牺牲的5287名指战员。1982年4月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扩建维修。新建烈士纪念碑一座,碑座为正方形,四面有八级台阶,象征1948年;碑身为两个断面,象征2月;碑高28米,象征28日。扩建后整个陵园占地24亩。1984年清明节举行了隆重的纪念碑落成典礼。1985年5月,胡耀邦同志到此瞻仰并敬献了花圈。1997年9月至1998年6月,对陵园进行了全面整建,新建了战役纪念馆,并于1998年8月1日隆重举行了瓦子街战役胜利50周年庆典活动。

同类推荐
  • 刀尖上的道德:透过文本看中国侠史

    刀尖上的道德:透过文本看中国侠史

    本书共分八章,内容包括儿女英雄;“云里手”、“莫拿我“:侠耶,匪耶,抑或官耶;复仇的女人们;包公挥手侠前进;与天地相终始;英雄美人;侠客与刺客等。
  • 南宋之南

    南宋之南

    朱熹是谁?——听过,不太了解。那他平生都干过什么?——鬼才知道!大宋淳熙十五年是哪一年?——这我哪知道!现在是谁做皇帝?朝中有哪些大臣?——关我鸟事!那岳飞的生卒年知道吗?——不知道!满江红我倒是会背……你什么都不知道,你穿越来干嘛?——老天让我穿越,我有什么办法?穿越成官二代了?——不是!富二代?——也不是!小中产穿越成了贫下中农了!那你穿越到了哪个大城市?临安?扬州?苏州?成都?——不是……漳州!这地方你肯定没听说过!那里经济怎么样?——化外蛮荒之地,你觉得呢?你读过大学?有一技之长吧?准备搞点什么发明创造?——你丫上过大学吗?你丫上过大学就有一技之长吗?你准备用自己超越古人的超凡见识改写历史?——你丫脑子有坑是吧?别TMD以为每个穿越的人都牛气冲天,老子就是个普通人!张文说:别跟我谈理想!从穿越那天起,我就戒了!
  • 秦末汉殇

    秦末汉殇

    历史云烟,戈戟逆声秦二世执政,残暴昏庸,故事就是从此开始。渔村之变将少年卷入诛暴秦这纷争之中,是轮回辄轧,还是天命所向?且看不一样的秦末汉初。。。
  • 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

    本书涉及中国自原始社会以来到民国时期政治、军事、外交、社会、文化、制度的各个方面。
  • 太白金经之鬼面无常

    太白金经之鬼面无常

    五代十国时期,一本经书的斗争。没有对错,只有生与死!
热门推荐
  • 笛上春行录

    笛上春行录

    (家国天下苦,不妨碍情意深重!不虐不虐,简介什么都是浮云) 崖门海边的千孔绝壁之上,她白袍乌血、手握卷刃地立在猎猎海风中,怀中还抱着一个稚幼的孩童,身后是火光烈烈、血染狂潮、伏尸千里的海面。而她的面前却是曾经倾心以待之人,正拥握雄兵,寒甲铁蹄,弩矢冷光地与她对峙。国破城覆,无以退路。她漾出最后一抹笑,对怀中孩童道:“公主可害怕?”孩童瞪着乌珠般的眸,留着泪却固执摇摇头。“好,这才是我赵家好儿女!”她垂眸笑着赞许。再抬头,她依旧笑着,对崖那头的男子道:“识君十三载,从此碧落黄泉后会无期!”话毕,她轻轻往后退,电光火石间只见千仞绝壁、惊涛堆雪中一片斑驳白影似冬风卷起的叶直接坠落,也刺痛他睚眦欲裂的双眼------正史都是用来镌刻在丹青上一本正经教训人的,野史才是活在口耳相传、活色生香的话本子里撩动人心的。诸君要翻的便是一册野史话本子,细数的便是宋元交替年间的儿女情长之悲喜,国破家亡之恨痛。宫城、江湖、权谋、暗杀、宗族、战争,野史里烩炖的是一口润在唇舌间的津津之意,是不吐不快的快意恩仇。欢迎孩子们安心入坑,新手姐姐坑品优良,绝无半路弃坑的不良习惯!
  • 一代仙府

    一代仙府

    李飞洋本是天师府传人,还没来得及将师门发扬光大,却因一块奇异的石头丹田坍塌破碎。本以为就这样走完了一生,谁知当再次睁开眼睛时,世界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世界了……
  • 网游三国崛起

    网游三国崛起

    一款新游戏的上市导致许多玩家体验,主角也是其中,从一位小白,不断熟悉操作,不断地训练,走上了那么一条站在游戏巅峰的路………
  • 世界上最神奇的挫折教育课

    世界上最神奇的挫折教育课

    《世界上最神奇的挫折教育课》讲述了挫折,是懦夫的拦路石,又是勇士的健身器。只要能坚强面对,它便是成长的一笔财富,人生的一所学校。成长的路上,总会有失意彷徨,对挫折报以微笑,坚强的心上就总能生出无穷的力量。
  • 会计有问题找我

    会计有问题找我

    本书以最新《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密切联系会计界人员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从最基础的问题开始解决,详细介绍了会计工作如何做起,下一步做什么、怎么做。
  • OZ大乱斗之梦想的传说

    OZ大乱斗之梦想的传说

    本书虽字节很多,但是多的是对话,因为原则上就是对话多,不知道拉姐看到这部小说会有什么想法呢?注:前两章是根据主角们真是的生活和环境写的,小说中会提到一些技能之类的东西到时候自然会做出解释
  • 永恒之加入次元交流群

    永恒之加入次元交流群

    在一片虚无之地中,一道人影在里面行走,忽然,一个声音响起,“叮,诸天万界交流群邀请您加入”他停下来脚步,看了一眼,“诸天万界吗?有意思”
  • 黄小鱼的剑

    黄小鱼的剑

    我来了带着剑来带着剑走带走爱带走恨带走江湖的沧桑带走世间的邪恶
  • 食戟之丐世英雄

    食戟之丐世英雄

    “爷爷,什么是江湖?”“轻剑快马,财米油盐,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年幼天真的江云枫对所谓的‘江湖’充满期待和幻想,老酒鬼只是抿了一口葫芦里的佳酿独自黯然惆怅。时过境迁,华夏的武林人士们放下手里的兵器,拿起厨刀在烹饪江湖中继续着各门派的恩怨情仇。一系列或有意或巧合的意外让一个东渡日本散心的少年变成料理名门远月的新生,不懂法餐日料的他唯有倚靠老酒鬼留下的一本《人间堕落指南》在料理名门勉强度日....书友群:601403400(食戟之特级烹饪大师)
  • 在下魔尊

    在下魔尊

    沨源大陆,人界分为仙魔两族。傅义天在那场大战中舍命救仙族却遭背叛?重生归来的他有着天下最强的力量。且看他如何争霸天下,坐收各路仙女。“本尊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服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