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573400000018

第18章

禅人生长建昌自离尘以来久走方外遍参知识曾礼紫柏及老人于大都已三十余年复觐老人于匡山因示之曰从上出家儿皆为生死大事登山涉水求善知识决择于一言一句之下剿绝命根将百千万劫尘劳恶习当下顿断如脱韝之鹰自此不复受人拘絷即能掉臂生死路头绝无顾盻谛观传灯诸祖为人抽钉拔楔处有甚玄妙秘密耶只是学人一向单为生死一着蕴在胸中吞不入吐不出扼塞不通如丧考妣相似偶因缘时熟忽遇善知识柱杖头一拨便转更有何疑虑耶唯的信自心本有而已今人行脚走遍天涯入遍丛林眼中到处热烘烘便是好道场见粥饭精洁一顿饱齁齁的便是好知识纵遇明眼知识都被热瞒当面错过如此行脚操方较之古人岂不天壤相悬耶此何以故盖由各人本分为生死一件大事未曾把作吃紧耳然为僧行脚不为本分事便是流浪生死一生空过时光枉费草鞋钱岂不大可叹息耶禅人为生死出家行脚参知识住名山行苦行种种法行一一经历且道即今生死事毕竟如何且道前见紫柏与老人今见老人与未见时有何差别且道今在匡庐万仞峰头白云深处与王舍城中万丈红尘里境界是同是别若道是同且隔三千里外没交涉若道是别衲僧行脚眼在甚处若向这里定当得出三十年即今日今日即三十年前红尘即白云白云即红尘当处寂灭若此处寂灭则一切生死烦恼业行及种种差别境界无不触目寂灭矣其或未然今日再行脚从头起重到五台峨嵋参见文殊普贤试问何等是平等一际寂灭法门待有话会再来与老僧相见。

示崇观禅人

观禅人往来吴楚不远数千里来参一见则知其有志而未能也老人愍其远来且无可指示但因其名乃字之曰见微以众生生死根株微细流注妄想昏迷而不自知故吾佛大师设观以照之良以微非观照无以见生死之力大观不涉微无以显照用之功力能破幽微则生死可出此特教家之极则若是衲僧分上自有格外钳锤但能一念如铁壁银山塞断咽喉无吐气处直得死而复苏方有少分相应耳禅人方且波流识海未能剿绝命根他时后日苟能吐却杂毒放下身心再来参请有分。

示六如坤公

从上诸祖教人参禅虽有超佛越祖之谈其实要人成佛作祖耳未有欲求作佛祖而不遵佛祖之言教者舍教而言修行是舍规矩而求方圆也且佛教阿难开口便道应当直心净名云直心是道场马鸣大师开示修行切要须发三种心谓直心正念直如法故深心要集一切诸善行故大悲心愿救一切众生苦故是知从上诸祖未有不发此三种心者即如个个开示入门要看话头学人秪知瞢瞢的去参话头只要妄想贪求玄妙却不知是直心正念真如祖师方便法门若说真如二字学人早作道理会取去谁肯下死工夫做若只教去看话头看到话头逼拶历****根忽然断处则从来一切妄想情虑当下消灭求一念生心了不可得到此便是离念境界正所谓正念者无念也若到无念则不求与真如合而自然与真如觌体相应矣如此便是佛祖教人直心的样子也是知参禅更无别样巧法只是要人实实死做做到恁般田地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辙岂有甚秘密巧妙哉此乃第一直心修行也第二深心要集一切诸善功德此诸善功德不是外边有为的事如达磨大师对武帝云净智妙圆体自空寂是真实功德是知达磨所说净智妙圆正是马鸣直心正念真如是则马鸣之诸功德就是将直心正念去做以真如遍成一切有为事法今日要求证真如不是在死眉死眼鬼窟里求要在一切日用有为万行上求所以行上求者不是在事上别讨出一个玄妙真如来只是就将直心正念在一切事上验看可与直心正念相应不相应若事事法法都与直心正念相应则目前无一法一事不是真如境界矣所以马祖与百丈诸弟子日用中搬柴运水锄田插禾烧火煮饭事事上觌面勘验故寻常一言一句冷言热语都是要弟子入证真如之门若勘到果然一切处不昧方许有为人分若胸中丝毫未透未到无念境界便起心动念即被业转堕在生死窟中故未轻许印正此传灯千七百则葛藤皆真实印正语非玄妙机锋语如今学人不知如此都把作玄妙奇特言语蕴在胸中当作己解日用头头未曾一毫看破岂不误哉若到目前法法头头全是真如当体现前则所集何法而非功德哉第三大悲心愿拔一切众生苦故如今学人见拔众生苦是菩萨事待他日成了菩萨才度众生却不知能度众生方是菩萨度众生苦不是有了神通妙用才去度众生却就是直心正念集诸功德处就是度生事业且如世尊教须菩提度尽众生实无众生可度乃至广行六度更无一法可行乃至上求菩提佛果亦无所得且度众生岂不是集诸功德实无一法可得岂不是直心正念真如如此妙用乃自己日用神通取之无禁用之不竭则何法而非功德事哉以众生日用种种事法皆是烦恼现行今以真如一念事事法法上印破都转作真如妙用便是度自心之众生如此参学是名真参实究者不是现成端坐养懒过了三年五载便夸大口说我参禅几多时悟了多少妙处如此见识都是阎老子前吃铁棒汉返不如三家村田舍郎他倒免酬信心檀越宿债老汉看来佛祖教人原是分分明明只是后人错会所以误耳禅人既归心老人须信老人言从今将抱守琉璃瓶子一拶粉碎将从前参的都移在一片身心上向成就众生门头拼却性命去一一着实体验过发广大心能引一众生发菩提心便是拔一众生之苦则是自破一分我执损一分烦恼消得一分我见烦恼便是证一分真如境界若从此以去更发长远心即三生十劫劫劫生生行到烦恼消尽处便是度尽众生处若众生烦恼一时都尽更要成甚么佛祖。

示西印净公专修净土

近世士大夫多尚口耳恣谈柄都尊参禅为向上事薄净土而不修以致吾徒好名之辈多习古德现成语句以资口舌利便以此相尚遂至法门日衰不但实行全无且谤大乘经典为文字不许亲近故世无明眼知识卒莫能回其狂澜大可惧也智行两缺何以望法门之兴乎大都不深于教乘不知吾佛度生方便多门归源无二之旨耳世人但知祖师门下以悟为上悟心本意要出生死耳念佛岂不是出生死法耶参禅者多未必出而念佛者出生死无疑所以然者参禅要离想念佛专在想以众生久沉妄想离之实难若即染想而变净想是以毒攻毒博换之法耳故参究难悟念佛易成若果为生死心切以参究心念佛又何患一生不了生死乎惟此净土法门世人以权目之殊不知最是真实法门谛观普贤以法界为身修十大愿必指归净土马鸣传心祖师宗百部大乘作起信论究竟结归西方东土传灯诸祖虽不明言净土但悟心既出生死不归净土岂成断灭耶永明会一大藏指归一心亦摄归净土禅至中峰时在季世而极力赞扬西方况此法门乃本师无问自说十方诸佛共赞岂诸佛菩萨诸大祖师返不如今之业垢众生而妄谈耶故此法门决不必疑但在人之念佛心切不切志决不决耳净公中年弃爱出家初参紫柏大师授参禅之指今于净土一门愿修而未决请益老人因谓之曰此事不必问人只看自家为生死心何如若为生死心如救头然志要一生取办譬若人患必死之病有人觅还丹可救一人授以海上单方足以起死回生只在病者有决定心信此可服更不必待觅还丹只服此单方顿令通身汗出绝后方苏是时始知其妙但谛信此法专心一志至临命终时方自知其效耳又何必问取他人哉勉矣行之决不相赚。

示沙弥性铠

沙弥性铠来参请益老人字之曰坚忍惟佛示弟子曰着忍辱衣名坚固铠以铠为御患之具譬夫大将临敌不遭矢石之患而能全身保命有必胜之功者铠之力也且吾沙门释子蹈生死之场遇五欲诸魔之大敌非忍力坚固不足以胜之故曰忍色忍欲难忍能忍方能保全法身慧命以臻极乐之场即吾佛亦曰种种诸难皆当能忍况末法险道多诸患难苟无坚忍之力又何以克全出世之业乎。

示夜台禅人

文殊菩萨住清凉山与一万眷属常演说法故西域沙门遥礼此山为金色世界华严经云一切处文殊师利从一切处金色世界而来由是观之文殊果常住于此山耶盖众生界中烦恼所集为热恼地若行人能开智眼达本情忘知心体合则当下清凉如是则触目无非文殊化境步步不离清凉道场此所谓一切处文殊金色世界也夜台禅人久住台山夜游故得此名今来南方行脚参礼知识是必亲从文殊指点而来如善财之南询虽经百一十城未动脚跟一步如前周行十方世界未离金色界中在在知识逆顺法门无非文殊智眼今见老人于五乳峰头与金色世界是同是别这里辩得许你亲见文殊其或未然再买草鞋行脚去参参。

示省然觉禅人

性觉禅人中岁出家远来匡山求授具戒以有隐疾不能久侍辞归请益老人因示之曰身为大患之本众苦所聚六道生死先要识此生死苦因所谓诸苦所因贪欲为本若灭贪欲无所依止是故佛说金刚宝戒心地法门乃断欲之利具出苦之舟筏也汝今幸闻此法念念不忘心心不懈即此便是修行之要如圆觉经云当观此身四大合成我今观此坚硬归地润湿归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谛观四大各有所归今此妄身当在何处如是观察念念不忘心心不昧久之纯熟当见此身忽然脱空四大若空诸苦顿脱即此功夫便是出生死之第一妙诀也从上诸祖未有一人不从参究中来得了悟心性者未有不修而能得利益者汝当更念此身虽苦幸存一息尚可能求出之方若一失此身枉着袈裟则将来三途之苦动经长劫虽欲求出不可得也故云思地狱苦发菩提心勉之毋怠。

示难名道禅人

学人往参老人于曹溪特为发明金刚般若宗旨以六祖初闻无住生心一语即悟本来无物遂得黄梅衣钵是知三世诸佛之所证历代祖师之所传一切菩萨之所修者皆以般若为根本智所谓般若乃诸佛母是以吾人欲求出生死证真常非仗般若真因必无可行之路也所言般若者何乃一切诸佛之法身一切众生之佛性乃吾人生死业识之心体也惟此心体本来光明广大但一念不觉而为无明迷此圆明之体变成阿赖耶识而为生死根株拘此血肉之躯封固而为我执以执我故则执有人人我对待是有众生又执众生命根不断是为寿者以此四相坚固造种种业以取无量生死之苦果皆因执我之故也以此我执坚固难破非仗般若智慧莫能破之我执不破则生死难出故凡夫执我不能出生死一切菩萨着我决不能得无上菩提总之是于生死涅槃皆有住着故也故曰一切众生处处贪着是以六祖一闻无住之语即能了悟自心顿脱生死是则般若岂非断烦恼出生死之利器乎是以吾人修行不仗般若生死难出然此般若非向外别求即是吾人自心之本体本自具足故今修行但求自心更不别寻枝叶即佛祖只是教人返求自心故云识心达本源故号为沙门又云若人识得心大地无寸土以我自心元是般若光明本来无物但因一念之迷故日用而不知是以但知有此幻妄之假我即不知有本来常住法身矣即今要悟本来法身即就日用现前六根门头起心动念执着我处当下照破本来无我无我则无人无人则了无众生众生既空则生死根绝生死既脱则无寿命是则四相既除一心无寄岂非无住之妙行乎若不能当下了悟只将六祖本来无物一语置在目前但见一切境缘对待生心之时便是我执就此执处一照照破则当下情忘对待心绝即是无我无我则无人人我既空则日用身心了无挂碍以日用逆顺境界皆是生死路径若境界看破了无挂碍则生死根株亦从此倒断矣如是岂非善修般若无住之妙行乎禅人有志要出生死必以此为第一义此外别求即落外道邪径矣。

示魏圣期

圣期居士少年切志向上建立三宝延道上座为方外友顷以书来请益云某迩来虽惕然于生死大事欲随处解脱惟横逆忽来不能当下消受虽旋能觉知王人已彼牵缠矣观此来意乃真切有志于生死大事者第未遇善知识指点心地工夫故无把柄耳盖吾人从来只认妄想为心不知本有佛性故一向只在世情逆顺境界上起好恶憎爱种种分别知见以为正事殊不知此等憎爱喜怒之情念是生死根株举世之人未有不在此中一生交滚者所谓虚生浪死为日用而不知有者矣古德教人参禅了生死不是离此别有玄妙只是在此等境界上憎爱之心看破便是了生死以此憎爱妄想从来习染纯熟深厚若无方便法门岂能敌得所以参禅看话头之说正是破烦恼之利具耳所以被他牵缠者直为无此话头作主宰耳只如僧问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曰无即将此一无字怀在胸中作话头下疑情念念不忘心心不昧一切闲忙动静应酬忽遽中只提此一语重下疑情审问因甚道无即闲时回看一念起处不论善恶是非直便就当下疑问因甚道无寻常二六时中疑来疑去只有一个话头现前纵是看书才放下书本回头一看便下疑情此疑坚固切不可作道理思量解会只要一个疑念真切久久纯熟但见心中妄念起时如此一问当下冰消既于胸中敌得妄想消则于一切逆顺境界至时自然易破而心中所起喜怒只是一妄想耳以先有此话头作主宰及境界至时一到即看破当下冰消全不用力如此做工夫不但敌破境界抑有了悟之时但切不可作玄妙道理思量恐返误也。

示福敦禅人

新安禅人远参匡山求授戒法名曰福敦字曰笃如笃者敦笃纯一无伪精诚之至也然吾沙门佛子欲超生死证真常求无上涅槃之福乐苟非精诚一念纯真无妄力破烦恼之魔顿拔爱憎之根而欲顿享无为之福难矣千里之行在于初步从此戒为基本乃趋菩提之初步即此念念向前心心不退单求一念生死情根搜拔起处竟不可得然不可得处便是生死无著处矣第恐志不坚行不力耳若恐不力但以阿弥陀佛四字横于胸中以为利斧久久根株自断矣如此着力是名笃如勉之勉之。

示福厚禅人

同类推荐
  • 佛治身经

    佛治身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起信论疏笔削记

    起信论疏笔削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永济融禅师语录

    永济融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熙朝乐事

    熙朝乐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百花弹词

    百花弹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快穿大佬在线追夫

    快穿大佬在线追夫

    【1v1甜宠and一见钟情】长情是从混沌里诞生的第一位神灵,她拥有源世界的天道传承,天生被三千世界所认可。在万年后的继任大典上,天显预兆,命长情入世历练,却不曾想长情这一去,就再也不愿意回来。————深情王爷:“我只想伴你左右,护你无忧,别无所求。”傲娇总裁:“不要试图引起我的注意,除非你已经做好了随时跟我闪婚的准备。”温柔影帝:“你是欢喜,也是余生,当你出现时,我就拥有了整个世界。”偏执魔尊:“即使轮回辗转千年,本尊无怨亦无悔。”
  • 韩少请绕过

    韩少请绕过

    因为一场算计,使得他们之间误会重重。曾经最宠爱她的人却亲手把她送进了地狱。她解释,他不听。她无辜,他不信。拿着怀孕的检查结果单满怀欣喜的打电话给他,传来却是冷峻不屑的声音“打掉”在她躺在冰冷的病床上,他在外面花天酒地。爱吗?还是……恨透了。
  • 皇室公主要出逃

    皇室公主要出逃

    一个从小养尊处优,娇生惯养的皇室公主竟然要出逃!在逃跑途中遇见了他,之间又会磨出什么火花!
  • 斗罗之封号斗罗的无敌是多么寂寞

    斗罗之封号斗罗的无敌是多么寂寞

    。。。没啥说的就试试水,我也不想写简介。
  • 邪少拐爱

    邪少拐爱

    她本是个小保姆,只为生活努力;阴差阳错一纸合约成为了不能见光的情人;本有爱却无爱,本有心却迷失;为了生活她忍受了别人不能忍受的事情;本来平静的生活也是涟漪阵阵;他只是众多公子哥中的一员;深爱着自己认为值得爱的女人;他纵容她的种种行为;为博红颜一笑可以无情地伤害另外一个无辜的人;当捧在手中的明珠有一天消失了;他将她成为了泄恨的工具;她有心逃离,投入了爱人的怀里;他却步步追逐,只因一句:“我现在喜欢你”;感情的纠缠时缘起还是缘落;逃避是幸福的源泉还噩梦的开始……
  • 只不过是悲伤

    只不过是悲伤

    爱与恨的边缘,他徘徊挣扎,如果说结束是另一个开始,为什么他还穷追不舍?她因为寂寞而错爱?而他却认定了她的一辈子,是上天的作弄还是命运的安排?爱情只是生活的一部分,除了爱情,他的生活就是友情,所谓的兄弟是两肋插刀。?还是利益的合作。?痛苦,让他迷茫,背叛,让他愤怒,最后他将何去何从?
  • 千子恋

    千子恋

    改革开放后,北国的小村庄,李姓人家,以种地和卖粉格子为生,家中三儿一女,学习优秀,因母亲车祸,女儿高二辍学,加入到个体经营的洪流中,故事围绕四个孩子的婚姻恋情展开,用生活体验揭示了真正爱情,亲情,友情,以及社会的真善美.......。
  • 三姐妹的复仇之路

    三姐妹的复仇之路

    在本该享受父爱和母爱的年龄段里,她们却在为帮自己的至亲而经受这恐怖的磨练,在她们的复仇之路上又遇见了他们
  • 我的罗密欧史

    我的罗密欧史

    本书有喜悦,有伤感,还有那坚贞不渝的爱情。桃花落尽,物是人非,垂柳西湖,梦断白娘子。他山顽石,不琢不器,烟雨扬州,蝶伞俏佳人。
  • 价值伦理:关于性和谐的本体论分析

    价值伦理:关于性和谐的本体论分析

    本专著主要内容为:性和谐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凸现的一个社会问题。从文革的极端禁欲主义文化中走出的中国人,正在以一种更加反叛的方式构建自己的性价值观。传统的性伦理和性规范受到了猛烈的冲击,一些过去不可想象,不可接受的性越轨现象被接受了。这种反叛是人类婚姻制度所固有的本性与德性、人性与理性的矛盾的表现。在这样一场追求性规范“合理性”的运动中,哲学工作者应当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努力揭示性存在领域固有的、隐藏在现象内部的规律性,对传统性价值观和伦理观念做出客观的评价,分析这些观念形成、发展的原因,同时回答好这个问题:在当代中国,什么是性和谐,我们应当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实现性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