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577200000010

第10章 敢于大胆思考(4)

顾炎武没有一天不读书,没有一天不抄书。有时朋友们来到他家做客,整天地喝酒玩乐来消磨时光,他对这种情形感到厌烦。客人走后,他总是叹口气说:“可惜又是一天白白过了。”顾炎武自幼勤奋治学,他采取了“自督读书”的读书方法:首先,他给自己规定了每天必须读完的卷数。其次,他限定自己每天读完后把所读的书抄写一遍,即使读《资治通鉴》时也是如此。当他读完一部书的时候,这部书就变成了两部书。再次,要求自己每读一本书都要做笔记,写下心得体会。他的一部分读书笔记,后来汇编成了着名的《日知录》一书。最后,他在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温习前半年读过的书籍,一边自己默诵,一边请人朗读,如果发现差异,就立刻查对原文。他规定每天这样温习功课200页,温习不完,绝不休息。

顾炎武从小读书时,只要有心得就把它记下来。如果发现书里面有错误,他都要反复考察,予以纠正。不仅如此,他还经常整理自己的笔记。有时,整理自己的心得笔记时,只要发现古人已经有了同样的认识,他就毫不犹豫地把这个认识删掉。就这样,他经过30年的日积月累,终于编成了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科技、哲学、宗教、历史、法律、经学、文学、艺术、语言、文字、典章制度、天文地理等广阔领域的《日知录》。这本书及顾炎武的治学精神,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梁启超说:“论清学开山之祖,舍亭林没有第二人。”

一个问号成就的辉煌

佚名

1921年,印度科学家拉曼在英国皇家学会上作了声学与光学的研究报告,取道地中海乘船回国。甲板上漫步的人群中,一对印度母子的对话引起了拉曼的注意。

“妈妈,这个大海叫什么名字?。

“地中海!”

“为什么叫地中海?”

“因为它在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之间。”

“那它为什么是蓝色的?”

年轻的母亲一时语塞,求助的目光正好遇上了一旁饶有兴味倾听他们谈话的拉曼。拉曼告诉男孩:“海水之所以呈蓝色,是因为它反射了天空的颜色。”

在此之前,几乎所有的人都认可这一解释。这一解释出自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勋爵,这位以发现惰性气体而闻名于世的大科学家,曾用太阳光被大气分子散射的理论解释过天空的颜色,并由此推断,海水的蓝色是反射了天空的颜色所致。

但不知为什么,在告别了那对母子之后,拉曼总对自己的解释心存疑惑,那个充满好奇心的稚童,那双求知的大眼睛,那些源源不断涌现出来的“为什么”,使拉曼深感愧疚。作为一名训练有素的科学家,他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男孩那种到所有的“已知”中去追求“未知”的好奇心,想到此,他不禁为之一震!

拉曼回到加尔各答后,立即着手研究海水为什么是蓝的。结果他发现瑞利的解释实验证据不足,令人难以信服,遂决心重新进行研究。

他从光线散射与水分子相互作用入手,运用爱因斯坦等人的涨落理论,获得了光线穿过净水、冰块及其他材料时散射现象的充分数据,证明出水分手对光线的散射使海水显出蓝色的机理,与大气分手散射太阳光而使天空呈现蓝色的机理完全相同。进而又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分别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光散射效应,被人们统称为“拉曼效应”,为20世纪初科学界最终接受光的粒子性学说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1930年,地中海轮船上那个男孩的问号,把拉曼领上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领奖台,成为印度也是亚洲历史上第一个获得此项殊荣的科学家。

科学是不能马虎敷衍的,它需要不断质疑和探索,严谨求证。而学习正是需要这样敢于质疑权威和大胆求证的精神。

多问,让你与众不同

佚名

多问几个为什么,也许生活就会与众不同;科学的道路上如果没有求真,也就没有了新的进步。

这是为什么呢?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题不放。他设计了一个碟形容器。里面灌满水,每当拔掉碟底的塞子时,碟里的水也总是形成逆时针旋转的漩涡。这说明放洗澡水时漩涡朝左,并非偶然,而是一种有规律的现象。

1962年,谢皮罗发表了论文,认为这漩涡与地球自转有关。如果地球停止自转的话,拔掉澡盆的塞子则不会产生漩涡。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而美国处于北半球,便使洗澡水朝逆时针方向旋转。

谢皮罗认为,北半球的台风都是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其道理与洗澡水的漩涡是一样的。他断言,如果在南半球则恰好相反,洗澡水将按顺时针形成漩涡,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

谢皮罗的论文发表之后,引起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兴趣,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谢皮罗的论断是完全正确的。

有一句着名的格言:“真理诞生于100个问号之后。”

其实,这句格言本身,也是一个真理。

人们总是很尊敬和爱戴发现真理的人。其实发现真理,说难也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你能不能成为真理的发现者,这要看你有没有一双敏锐的眼睛,看你有没有一个善于思考的脑子,看你有没有敢于坚持真理的勇气,看你能不能从偶然中抓住必然。

洗完澡拔掉澡盆里的塞子,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谢皮罗从看似平常的事情中,用敏锐的眼睛看到常人所不注意的细节,用丰富的联想力进行常人所意想不到的深刻的思索,终于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这偶然之中,其实隐藏着必然。化偶然为必然,那就是把100个问号拉直!

多问几个为什么,也许生活就会与众不同;科学的道路上如果没有求真,也就没有了新的进步。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也要多动脑筋,多问几个为什么,而不能稀里糊涂,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只有把不懂的问题打上问号,谦虚地向别人请教,才能使我们学得更深入一些,变得更聪明一些。

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现在有的孩子,问题都提不出来,那又解决什么呢?所以孔子感叹地说:“不说‘怎么办,怎么办’的人,我真不知道拿他怎么办了啊!”这就要求孩子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主动提出问题,动脑筋想办法。用孔子在《为政》篇里的说法,就是“学而不思则罔”。

李开复的茫然世界

李纯

采访李开复之前,对他的故事早已耳熟能详:天资聪明,初中学完高中课程,高中即可攻读大学课程,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地考入了卡内基·梅隆——美国最棒的大学之一,攻读计算机专业的博士。

求学期间,他叫上另一个年轻人,尝试用统计学方法来从事“语音识别”的研究。这一全新的研究方法使得语音系统的识别率达到96%,时至今日,它依然是全世界这一领域的研究基础。

读他的精彩华章,不由得好生郁闷,造物主真是偏心眼儿,造出这般聪慧绝顶的天才,映照出我侪的人生,何其平庸苍白。

天才果然是天生的吗?

且慢,有一个值得书写的细节。采访时,震惊全国的马加爵案暴发不久,我问道:“你知道马加爵吗?你一直强调‘情商与智商’,如何看待马加爵事件?”

我以为李开复会像国内的一些专家那样,雄辩滔滔,引经据典,但他的反应让人意外,那是一副茫然的表情:“马加爵是谁?我不知道啊。”我讲清此案的来龙去脉之后,他还是老老实实地回答:“这件事很特别吗?美国每天都有关于暴力事件的报道,每次我回中国,也会听到类似的事件,前几年不是还有大学生用硫酸泼熊吗?”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李开复回答得坦诚。

故事还没完呢,一个月后,再次登陆李开复的中国学生网站,我惊奇地发现,他写下了《给中国学生的第三封信》。这封信情真意切,鞭辟入里,写下了由马加爵事件引发的思考,并告诉年轻人,“成功”不是拥有名声财富,更重要的是“做独一无二的、快乐的自己”。一个月前,李开复对“马加爵”还一无所知啊,谁也不知道他认了真,留了心,闷声不响地“做起了功课”。

从最初的茫然到“思考”,再到“奋笔疾书”,“认真”成了李开复的思维方式和习惯。这也许就是天才之所以成为天才的原因。

善问的维特根斯坦

李雪峰

着名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在剑桥大学学习时,曾是大哲学家穆尔的学生。

在穆尔授课期间,维特根斯坦是最令他头疼的学生。维特根斯坦总有问不完的疑问,一个接一个,总是没完没了。常常一堂哲学课会变成维特根斯坦提出疑问,由穆尔一一解答的答辩课。甚至在休息时间,维特根斯坦也穷追不休,亦步亦趋地紧跟着老师穆尔。在剑桥大学,维特根斯坦是一个有名的“问题篓子”。

有一天,穆尔的朋友、着名哲学家罗素登门和穆尔闲聊,他问穆尔:“谁是你最出色的学生?”

穆尔毫不犹豫地回答说:“是维特根斯坦。”

罗素问:“为什么呢?”

“因为在我所有的学生中,只有维特根斯坦老是有一大堆学术上的疑问。”穆尔回答说。

十几年过去后,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界的名气不仅远远超过了自己的导师穆尔,而且也超过了大哲学家罗素,声名鹊起,如日中天。这时,穆尔拜访罗素,问:“知道和维特根斯坦比较起来,我们为什么落伍了吗?”

罗素听了,静静思忖了一会儿,回答说:“因为我们提不出疑问了,而维特根斯坦却还有一大堆的疑问。”

只有学会提出自己的疑问,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

同类推荐
  • 要学会宽容

    要学会宽容

    本书从八个方面对宽容进行全面的阐述,行文流畅优美,语言生动细腻,深入浅出。全书精心挑选诸多案例,既汇集了古今中外名人的智慧,又延伸至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以事例说理,条分缕析,详细阐述了如何学会宽容,以理动人。相信该书会让读者在尘世的喧嚣中蓦然聆听到生命的真谛,得到心灵的净化和情感的释放,用心体会到人世间最美的乐章。
  • 藏拙的智慧

    藏拙的智慧

    本书撷取了古今中外众多善于藏拙的事例典范,同时也列举了一些因张扬和卖弄而导致失败的例子,使读者在欣赏生动精彩范例的同时,体会到藏拙的智慧。
  • 能力加行动等于成功

    能力加行动等于成功

    管理成功学是把管理学与成功学结合起来,把人的成功看成是企业成功的本质,把管理看成领导力的培养、企业家精神的形成、员工与老板一起成的、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系统工程来运筹与管理的新学科,从而使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路线图得以深化、具体化、可操作化。它既是管理学与成功学的综合学科,也是管理学与成功学的边缘学科。
  • 信念:如何实现最好的你自己

    信念:如何实现最好的你自己

    《信念:如何实现最好的你自己》是一部惊人之作。它蕴含着制定目标以及实现目标、已经经过实践检验的秘诀。人生的每个舞台上都充满胜利和失败。造就成败的原凶可以用一个词概括:信念!布里斯托坚信,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并且证明,他称之为“心理描绘”的东西,可以将潜意识想法变成实际行动。他奉劝读者在生活巾要抢占先机——这是自信者和成功者的个人特质中一种本能的积极态度。历史上最伟大的成就,并不都是由最有才华者创造的。而是由那些甘冒风险、敢于挑战并坚持到底的人缔造的。我们只有满怀信念才能做到这一点。
  • 人生哲理枕边书

    人生哲理枕边书

    让我们的一生不是因为偶然而变得重要,不是因为环境而变得重要,而是我们自己的选择,选择让自己的生命有意义。《人生哲理枕边书》通过大量生动有趣的故事和画龙点睛的点评,使读者朋友在轻松中得到有益的启示,学会从容地面对各种问题,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人生。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路之殇

    天路之殇

    天路之殇内容简介:大道无形,天道无疆....天路茫茫九重天.............通往何方?是太古?亦或是洪荒?亦还是那一片天地战场?远古惊天大秘.............是谁在造就?又是谁在遮掩?茫茫东海秀丽之波,演绎了怎样缠绵歌泣的爱情故事?蛮荒亘古无尽十万大山又埋葬了怎样的一段历史.........失落了怎样的一部传说?冰封万里的北岭又是谁在断肠哭泣?渺无人烟的西漠又是谁隔断了那一片天地?一段痛彻心扉的血泪史.........一个沉睡亿万载的惊天大秘.........一部关于天路的传说......!
  • 风回路转

    风回路转

    杨卓作为漠北彭辉的嫡传敌人,进入中原后,随即卷入了昔日彭辉和蜀州风灵的恩恩怨怨,之后杨卓化解了与波斯风灵的恩仇,创立的清卓帮,一路南下,调查离奇凶案,险象环生,最后成为一代宗师。
  • 我是骷髅我可以浪

    我是骷髅我可以浪

    我是一只来自棺材的骷髅,是兄弟就来砍我吧!(新人新书,别喷……)
  •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扑克牌

    农村文化娱乐常识——扑克牌

    文化,天地万物(包括人)的信息的产生融汇渗透(的过程)。是以精神文明为导向的融汇、渗透。文化,是精神文明的保障和导向。娱乐可被看作是一种通过表现喜怒哀乐或自己和他人的技巧而使与受者喜悦,并带有一定启发性的活动。很显然,这种定义是广泛的,它包含了悲喜剧、各种比赛和游戏、音乐舞蹈表演和欣赏等等。
  • 风中浅笑

    风中浅笑

    喜欢他七年,她没有勇气告白,因为她知道他喜欢的人不是她,跟他告白,可能连朋友都会做不成。对她来说,只要永远在他身边就好,只要他高兴她就高兴。可是,喜欢他七年了,只是甘心做朋友?拂言:亦博哥,如果手术失败了,你不要为我难过。请你记得曾经有一个女生,傻傻的爱了你七年。每个季节都有风,每个月都有风,每天都有风,哪怕是一阵小小的微风;请你记得,在风吹来的时候,有一个叫拂言的人在对你笑,她是那阵风,她在对你笑。亦博:老天,如果你听到我的声音,请你保佑她平安无事好吗?她还只是一个23岁的的女生,她不该承受这么多,她未来的路还很长。如果可以,我愿意拿我的命跟她交换……
  • 梦缘掉坑只为种田

    梦缘掉坑只为种田

    从一个现代农民变成古代农民,苏美美表示一切都能接受,一切照常皆可。不过,她运气似乎不错,还外送了一个英俊潇洒的相公。一切重新开始,看她和自己的便宜相公如何在王权社会混出一席之地。刚开始——“相公,这袋米好像还有点重啊!”巫祈:“……”(白眼)不久后——“相公,我胳膊有点酸!”巫祈:“媳妇儿,我来了给你捏捏!”(谄媚)
  • 你终将会爱我

    你终将会爱我

    讲述的是一位女孩的友谊,在交友这条路上,她很失败,一次次地被人打击报复,但她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初衷。她也正因为如此遇见了王淮这个男孩。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两个退学了。没有联系,后来她以代孕妈妈的身份出现,他以W公司总裁的身份出现。他们之间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呢?
  • 地穴与秘渊

    地穴与秘渊

    落后的文明,封闭的文化,可怖的怪物,落后的生产力,无常的上位者……到底如何才能驾驭那无边的伟力而不至于自我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