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647100000024

第24章 奥西里斯的神话

相传古埃及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本领超凡的法老,名叫奥西里斯。

奥西里斯教给人们种地、做面包、打井、酿酒、开矿的技能,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人们非常崇敬他。但奥西里斯的弟弟塞特对此十分妒忌,阴谋杀害哥哥,夺取王位。

某日,塞特请奥西里斯吃饭,找了很多人作陪。吃饭时,塞特指着一只漂亮的大箱子对大家说:“谁能躺进箱子,这个箱子就送给谁。”奥西里斯在人们怂恿下躺进箱子一试,他完全没想到,自己刚一躺进箱子,箱子就被塞特关上,并加上大锁,被扔进尼罗河里去了。

奥西里斯遇害之后,他的妻子四处奔波,终于找回他的遗体。塞特知道此事,又偷去奥西里斯的尸体,剁成14块,分别扔在各处。奥西里斯的妻子又从各地找回了丈夫遗体的碎块,悄悄掩埋。

后来,奥西里斯的孩子长大成人,打败了塞特,为父亲报了仇,又把父亲的碎尸从各地挖出来,拼凑在一起,做成我们今天所见到的木乃伊。奥西里斯的遭遇感动了神,后来在神灵的帮助下,奥西里斯复活了。不过,他虽复活,但不能重返人世,而是留在阴间,做了阴间的法老,专门审判惩处坏人,保护好人。

这个传说的内容无非是为了表达惩恶扬善的主题,只是个神话而已。但埃及自上古时期就风行“木乃伊”葬俗,这倒是历史的真实。

据研究,受这个神话的启发,每一个法老死后,都要把奥西里斯的神话表演一番,首先举行寻尸仪式,随后举行洁身仪式,把死者遗体解剖开,把内脏和脑髓取出,然后将其浸入一种防腐液中,除掉油脂,泡掉表皮。待70天之后,再把尸体取出晾干,将各种香料填入体腔,外面涂上树胶,以防止尸体与空气接触,最后用布将尸体一层层裹扎起。这样,一具经久不腐的木乃伊就做成了。遗体安放之前,还要举行神秘而隆重的念咒仪式,为木乃伊开眼开鼻,把食物塞进它的嘴里。据说,这样它就能像活人一样呼吸、说话和吃饭了。最后举行安葬仪式,把木乃伊装入石棺,送入他永久的居住地——金字塔里。

如此处理尸体,未免显得过于残酷。如果不是认为这样可以防止尸体腐烂,待神灵降临之际,能够唤回死者灵魂与肉体的复活,古埃及人绝不会干这种蠢事的。

世界上许多民族都懂得尸体防腐术,这基于他们深信灵魂可以复活。那么,谁来使他们的遗体复苏呢?答案只有一个——神灵。然而,又是谁赋予他们这种超度死亡的转世观念?是古代某位法老突发奇想心血来潮的偶然想象,还是他们之中某位法老亲眼目睹神灵唤醒过某位死者而由此得到启发?

远古的事情的确难以料知。但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保存尸体和唤醒生命,办法很多。

低温冷冻可以保持生命的鲜活,并使之暂时进入一种休眠,细胞组织不仅可能复制生命,甚至还能源源不断地生产生命。科技的发展的确令人咋舌,20世纪初低温冷冻仅仅是一种幻想,如今它已被广泛地运用到精液冷冻、血液保鲜、人体器官移植等许多领域,而细胞组织运用的领域更为宽泛,从植物种苗的栽培一直到畜牧业的品种更新方面。

低温冷冻人体生命正在成为现实。美国苏联均已成功地冷冻并复苏了狗、鱼等生命。今天,细胞组培技术不仅成功运用在农林业和畜牧业上,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物质效益,而且在古生物和人体方面的试验,也日益接近突破的边界。

因此,当1963年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的生物学家郑重宣布,故逝几千年裹于木乃伊之中的埃及公主美妮的皮肤细胞还有活力时,全世界都为之震惊。这也就是说运用现有的细胞组培技术,我们可以在不久的某天唤醒美妮公主。

因此看来,埃及法老们相信转世再生绝非荒诞不经的想法,只是我们对他们太缺乏了解。

因此,考古学家曾用激动不已、甚至战战兢兢的口吻告诉我们以下事实——

1954年,美国科学家在埃及萨卡拉地区,发现了一座从未被盗的坟墓,墓中的金银财宝依然完好,在黑暗中发光。妆科尼姆教授带领考古人员,正式撬开滑动的、但不可拆卸的石棺盖时,他们惊讶地发现,棺内空无一物。

难道,木乃伊长了翅膀飞起来了吗?

难道,安葬者把大批财宝放进修得富丽堂皇的陵寝时,突然忘了放进死者?

1955年,在距蒙古共和国边界不远的地方,发现库尔干五世的坟墓。人们大为惊叹地发现,整个墓室堆满了长年不化的冰块,墓中所有的随葬物品均保持着完好状态。一对全身赤裸的男女安眠于冰块之中,宛似活人。

当你听到这些时,千万不要惊慌。因为在美洲安底斯山脉有冰坟,在西伯利亚有冰川坟,在北非和南非均发现过木乃伊。这些冰坟主人的身旁,放有珍宝和供来世所需的一切物品,所有这些坟墓都设计得精美异常,牢固难破,历千年风雨,依然坚如磐石。

不是把转世再生的希望寄托于神灵的帮助的民族,是不会如此认真地保存尸体的。

那么,这位“神灵”又是谁呢?

同类推荐
  • 探究式科普丛书-运输大王火车

    探究式科普丛书-运输大王火车

    本书从火车基础知识、构造原理、发展的历程以及高新技术在列车上的应用等几个方面入手,对火车做了一个全面而系统的介绍,阅读本书,你会对火车有一个更为全新的了解和认识。
  • 生命的黑匣子

    生命的黑匣子

    《生命的黑匣子》作为《解惑天·地·人》丛书之一,全书分上、中、下三篇。分别由“人类起源的谜惑”、“生命进化的密码”、“人体生命的奥秘”三部分组成,全面地展示了人类自身对根在何方的发问:试图破解生命起源的奥秘、生命进化的法则。
  • 探索未知-读故事谈数学

    探索未知-读故事谈数学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奇特的地理现象、遗传简介、生活物理现象解读、奥妙无穷的海洋、认识微生物、数学经典题、垃圾与环境、湛蓝浩瀚四大洋、生物的行为、漫谈电化学、数学古堡探险、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古代物理知识、中国三大三角洲、中国的地理风情、多姿的中国地形、认识少数民族医学、悠悠的中国河流等书籍。
  • 科学伴你行——无畏的开拓者

    科学伴你行——无畏的开拓者

    随着历史车轮的运转,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本套书内容涉及科技、经济、环境和人类文明进步等与生活协调、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既体现了高深的学术造诣,又具有坚实的人文底蕴,旨在促进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会、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
  • 环境保护知识问答

    环境保护知识问答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环境保护知识,以法律法规为先导、可持续发展为主线,妥善处理农村环境,通俗易懂。
热门推荐
  • 佛说七处三观经

    佛说七处三观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王俊凯不可磨灭的爱

    王俊凯不可磨灭的爱

    这是我第一次写小说,希望大家支持哈!她,王源的表姐,千玺小凯的青梅竹马。期待他们会发生什么事呢?你点一下啊,点一下不就知道啥内容了嘛。
  • 星光有你才闪烁

    星光有你才闪烁

    十九岁的许梦星和二十一岁的上官烁第一次相遇,他们相遇在最好的年华,可又都太青涩,不懂爱也不懂去爱,所以在上官烁二十九岁生日宴上,分开六年的两人才重逢,可重逢后,他们是继续做熟悉的陌生人还是勇敢逐爱?——一个少年成长与追爱的故事。
  • 我眼神好

    我眼神好

    他原本是星际联邦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里搬。一不小心被压碎了。幸好自带主角光环,不仅原地复活,还获得了金手指,拥有了走上人生巅峰的本钱。然而,他只是一条咸鱼。有点佛系,有点丧,有点贪玩。
  • 穿越之轻松当甜妻

    穿越之轻松当甜妻

    岁月长河,悠悠而逝。白玉以为自己会因为这漫长的孤寂,哪怕死在这幻境里,也不会有人知道。哪里晓得,一朝出境,穿越到这茫茫人世间,遇到一个萌包子,过起了平常人的普通日子。又以为养大弟弟,将他教育成人,便是来这世间走一趟的历练,哪晓得冒出来一个黑脸的小哥哥。小哥哥是个高富帅,忠犬、体贴有人爱,白玉觉得不收了他亏了,收了他,如果命没有跟自己一样长,也亏了。奈何,还没有下定决心,就已经被小哥哥一证解决了,没白玉什么事了。当然不是这样的,白玉只要乖乖的被小哥哥慢慢宠就好了。
  •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中国传统的志人小说的名著,主要记述了汉末魏晋人物的言谈风尚和遗闻轶事。全书共36篇1130则,它涉及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学、思想等许多方面,因而也是研究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它真实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思想、生活和社会风貌的同时,更显现出来其在社会、政治、思想、文学、语言等方面所具备的很高价值。《世说新语》在中国文言小说的发展史上具有很大的影响,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早在公元9世纪末既已传入日本。1974年,《世说新语》被全译为法文。1976年,又被翻译成了英文。鲁迅把《世说新语》称作一部“名士的教科书”,把它的艺术特色概括为“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
  • 佛说大孔雀王神咒经

    佛说大孔雀王神咒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快穿之男主请别崩坏

    快穿之男主请别崩坏

    [1∨1,甜宠,欢迎入坑!]星际少女误入黑洞,在异世界中一路打怪升级,可突然冒出的BUG是个什么鬼(#?Д?)少女瑟瑟发抖ing,统爸爸,快,带我回家。【简介无能,详情请阅文】
  • 小同学借个火

    小同学借个火

    乖乖女陈佳凝×问题少年时越青春校园文,甜到你的心坎儿
  • 愿有人待你如初:细品红楼梦中人

    愿有人待你如初:细品红楼梦中人

    《愿有人待你如初:细品红楼梦中人》以现代女性视角来解读金陵十二钗,越过重重的考据,越过强加于她们头上的光环,写出她们的骄傲、辛酸和柔情,可以说既是“红楼注我”,又是“我注红楼”。这本书不胶着于考据,不拘泥于还原,而是试图走进书中和她们今古一相接,写出她们真实的人生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