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710200000014

第14章

疏丸潛人無礙者從五至十前局後寬謂五局全身六具分圓然唯局果七該因果然局於正八又通依然唯局於因果依正九遍入生界則寬於前十則普該可知。

鈔眾生真心下以實教義喻別教義也故勝鬘經者不變即隨緣故不染而染隨緣即不變故染而不染也皆非妄心可擬並云難可了知真心如佛隨緣如入眾生界等言若轉以喻顯者轉將海波之喻顯實教法方將前法為喻喻別教義故云轉喻若別是一喻喻佛入眾生則一何須轉字也思之言此以眾生下重顯法喻也可知。

鈔此以智身等者以智身別義潛入既爾證十身通義理准應然問若融三世間十身是能潛入更何有所潛入眾生耶荅全此全彼故言佛身隨化文處蓋多者如云普現一切眾生前而恒處此菩提座又云了知諸世間現形遍一切如此之文遍於一經故云葢多今要其潛入義顯故引出現品文疏云大海潛益喻言八十億小州者以四洲中有八十億箇諸小旱灘謂之小洲也言又云眾生下疏中是義引經正云菩薩摩訶薩應知自心念念有佛成等正覺何以故諸佛如來不離此心成正覺故等即它果在我之因非約因人自有佛性此文正辨佛菩提故。

疏善化天王等者妙嚴品文即化樂天王也疏云樂自變化作諸樂具而自娛樂又但受自化作不犯它故名為善化小現大一現多無邊品類一毛頓現故。

鈔圓通無礙下先總出意若指相別說下別示其相初總出意中言遮那佛等者全以四法界混融總為佛身而無能融之者即前總彰大意中法界無不包亦無能所包以無所不具義名為包也。

▲鈔若指相下別示其相初對全事全理故云全同法身二中初義以真為一以應為多此通同教次義唯就應中明一多自有二義初約一即是多言亦以體融者出所以也以一多之應全依真體真體既融應亦融也又即下一應重化多應也故異於前光明覺文證後義也。

鈔即依即正下第三對也亦有二義初義如前因中約體四句處明通同別二教意今取別教義也次義約融三世間說而云等者等眾生世間皆約正故。

鈔證法成人者由證無漏法成菩薩等人故法即人佛既以法為身故人即法也。

鈔不離菩提樹下前一多應身明互即此以身約處明相即言既亦下隨緣赴感靡不周而恒處此菩提座故又即此下前約一佛上論今約多佛上論以諸佛如眾燈光互無礙故自它不定異故。

鈔即非情者下有四所以一者同色性故起信論云色性智性無二性故二者以有情佛身作非情河池等故此同前依正無礙中又此身雲作一切器世間等故三非情之法是有情佛體也初約性同次約相同三約體同(體通事體非唯約性也)四蘊界入等若虗空故者三科等情緣生無性同虗空故情即非情。

鈔即深即廣下自有二釋初身同空無相故深同空包色相故廣次義合前深廣為廣離廣相故深問明品下疏云初句總標體深次句分量廣大次句釋上廣後句釋上深然有三義一約一切眾生即如來藏更何所入二約理則非即非異故云入無所入三約心境心冥真境故說為入若有所入境智未亡豈得稱入實無所入方為真入即廣之深本超言念即深之廣安測其涯出現品云下疏云虗空周遍喻況周遍十方身言非至下亦出現文具云非至非不至虗空無身故疏云由無身故無可至亦以無身無所不至如色中空空若有身身即質聚便礙於色如鐵入水水不入鐵今由無身遍入色中法准喻知言又如虗空下亦出現品義即廣也等字等取次經云而彼虗空無有分別亦無戲論即身義也或上云非色亦深義等即內等故合中經云佛身亦復如是以智光明普照一切眾生令世出世善根皆得成就廣也佛身無分別亦無戲論深也又妙嚴品下疏云初二句遍四法界則十身皆遍言無窮盡者一出現無盡若高山之出雲二非滅盡法猶虗空之常住廣也次句由無性故不可取為一異俱不俱等深也後句寂無寂相不礙大用故深也內同真性不礙外應羣機故廣也。

鈔若以佛身上等者菩提願化力四皆化身攝意生身約一往說亦屬化(今約此義乃屬化)若如上引配論意通它受用相好身若別配者唯是實報以約無邊相海故今約通義故通化身以三十二相亦相好故福德亦通三身今據一理故唯報化智身義通三者是四智故即理之智故義通三身若取配本佛以大圓鏡平等性智亦本有故唯局法報也有本云局唯報身以化身但是成所作智所現影像法身是所證理能所別故不取也然餘教三身有所局故不攝十身今約當教有所通故能攝十身。

鈔如來身通三身者具前十身故智身亦通三身者具四智故法身雖通教理行果然皆是法虗空雖通事空理空並是法也故當法身言餘六通法化下法身是眾生身等六身真體性故即法身隨物隨情應現國土等六身故即化身此化身義有異餘宗然上三十互攝各據一理如此配攝理實二種十身每一各具三身方為盡理。

鈔即以無障礙等者此以佛為門全收一切而不妨礙有所說之法化根等若以教為門則未有一法而非教體等。

鈔會起信唯識等文者等取對法并地經地論等也一段鈔文科分為二。

初賢首釋為它報(二)

初釋起信(三)

初起信本文明二報(二)

初標(二)

初自報身(起信)  後它報身(於色)

後釋(二)

初自報身(謂以)  後它報身(自然)

二疏引地論釋二報(二)

初釋自報(藏和)  二釋它報(二者)

三問答別會它報(二)

初問(自問)後答(二)

初正解(二)

初汎分十地(一義云)  後正要第十(然第)

後指繁(二)

初正指繁(餘義)  後鈔補釋(天宮)

二會唯識(二)

初彼為實報(唯識)後會為它報(二)

初指為它報(此示)  後會為釋報(唯識)

後清涼會為攝報(疏今)

鈔功德成滿者疏云因位窮也鈔云已具佛德進同佛位故。

▲鈔於色究竟下疏云果位彰也鈔云現十重報化萬類生彰表果位墮在佛數言一切世間最高大身者急備錄云色究竟天身量一萬六千由句(俱舍頌云色天瑜繕那初四增半半此上倍倍增唯無雲減三謂****十七天初四天各半瑜繕那至第四天方二瑜繕那此上倍增者謂第五四第六八第七十六第八三十二第九六十四第十合一百二十八由第十是無雲天欲成都數故減三也則有一百二十五第十一有二百五十第十二五百第十三一千第十四二千第十五四千第十六八千第十七一萬六千然第十七即色究竟天故身高一萬六千由旬也)自在天身量三萬二千由旬十地菩薩為大自在天王身量倍增故故云最高大也。

▲鈔謂一念相應慧者疏云一念始覺至心源時契於本覺又無間道也鈔云始本相應也言無明頓盡名一切種智者疏云無明頓盡顯照諸法名一切種智又解脫道也根本無分別智也此釋上自報自利行滿真實成佛不言方所。

▲鈔自然而有下彼科云利它德顯疏云不待功用後得智利他即釋上它報。

▲鈔地論者十地論也現報利益者彼鈔云於此身中二嚴自利功德圓成欲明因圓處即自利之報也此自報實身無有方所由義沉隱以因圓顯果滿也。

▲鈔後報利益者彼鈔云依自利報起利它報故名後報謂依前因圓所顯自利之實報起利它後報故又窮未來際故名為後言摩醯首羅智處生故者清涼釋有二義一摩醯首羅智自在故(即就攝報之身智自在故賢首品云摩醯首羅智自在大海龍王降雨時悉能分別數其滴於一念中悉辨了即其文也又百福莊嚴經云如器界將成於第四禪降大雨經五中劫不斷水遍三千上至梵世如是雨滴大自在天王悉能得知則智彌廣矣然此天何以為智處耶以下天定少四空定多以四禪中定慧均等以是****中極故為智自在天也)二攝報智滿成種智故(約未成佛但是十地攝報居彼天中智度已圓故云攝報智滿後於彼天上成大菩提具足種智故為智處然論成佛通說有三一寄化顯實在閻浮提即周法界二寄報顯實在色究竟成便遍法界三就實顯實妙出三世不可定其時處身相今就中義)。

鈔寄報十王顯別十地者仁王經說十信菩薩鐵輪王王一閻浮提十住銅輪王王二天下十行銀輪王王三天下十迴向金輪王王四天下初地閻浮王王百佛土二地忉利王王千佛土三地夜摩王王萬佛土四地兜率王王億佛土五地化樂王王百億佛土六地它化王王千億佛土七地初禪王王萬億佛土八地二禪王王百萬億佛土九地三禪王王千萬阿僧祇佛土十地菩薩四禪王王不可說不可說佛土如來法界王王無量佛土說一切法門彼經有十三法師兼信十四及佛十五今此唯明十地故言十王。

▲鈔當此天王者問作此天王但是菩薩云何受佛位耶荅即轉彼菩薩身為佛身是第十重它報示成佛真佛成無方所今在彼天有所化故是知天王身有二種一已實成佛化作天王轉天王身而作第十種它受用佛身即是能化云即於彼身示成菩提等(賢首約此義也)二者第十地菩薩未成佛攝報果作此天王即是所化故云第十地寄當此王不爾誰是所化(清涼約此義)今云示成菩提即取初義也。

▲鈔天宮抄者寂照云准慈恩傳洛州天宮寺應是此寺法師所撰鈔也未見其本不敢詳定四智圓滿者即前釋摩醯首羅智處第二義也然全現行抄補別說有五義一云以二乘人報化身為真佛不信別有聖人然信第四禪是聖人生處欲令其知八相非真於彼示成也二云由三灾不及故三云由欲界****質麤是有無色界都無色質是無表離有無契中道故四云以摩醯首羅面有三眼表證三德涅槃故五云下界慧多定少上界定多慧少表定慧平等故。

鈔唯識即實報成佛者然一節鈔文諸釋不同或為天宮抄文補答前意便為會釋唯識今詳鈔大科云一會起信唯識即是大科會釋之文也屬天宮鈔之餘文殊失鈔旨或以天宮抄亦是指辭曰餘義(云云)今作二字即兩點點也即四智圓滿五字連下唯識是今抄辭亦非正義既無補義引之何為即下五字憑何而起無所繫屬故今詳即下五字是天宮抄補第二答唯識已下即是疏主對賢首起信會釋唯識義也然有問云唯識之中以為實報今釋起信何為它報耶故此會也三段如科言唯識即實報成者唯識第七云謂諸異生求佛果者定****後引生無漏彼必生在淨居天上大自在宮得菩提故彼疏云頓悟異生至八地要生第四禪得勝身已方受變易身故大自在天宮者謂淨居天上有實淨土即自受用身於彼初起證等據此即實報身也。

▲鈔唯識為引下問彼既它報唯識諸師何為實報耶答以二乘人取菩提樹下三十四心斷結成佛者為實報今唯識為引攝二乘令知彼取非真故且權指此為實報也。

鈔今抄據二文之意者或起信地論為二或起信唯識為二有以賢首天宮為二者非也天宮但釋賢首之餘文同賢首為一文也言十地經通云得一切世間最高大身故十地論科為菩薩盡即第十地疏云色形中最大故云高大故今解但是十地攝報(十地疏云酬因名報因成納果故名為攝)示成菩提非實果佛現它報身以此經云以攝報多作此天王亦不必作何定彼天成佛故云約攝報說又設居彼天智度已圓縱於彼天得成菩提具足種智亦是於十地攝報之身得也評曰上釋色究竟三師有異賢首是它報慈恩是實報清涼是十地攝報唯識三亦爾起信例應然。

鈔十事功德者涅槃二十四說一供養功德二轉法輪功德三受持功德四修行二利功德五成熟眾生功德六承事功德七淨土功德八不離功德九利益功德十成正覺功德准此則是第七功德也言悉皆平等者諸佛所變純無漏故皆稱性故言非但我今者即諸佛化身如眾燈光不相障礙隨諸眾生各見不同。

鈔鴦崛摩羅此云指鬘經有四卷初卷中明舍衛城北有村名薩那有一貧窮婆羅門女名跋陀羅女生一子名一切世間現少失其父厥年十二聰明慧辨復有異村名婆羅訶私有一舊住婆羅門師名摩尼跋陀羅(下取意引)世間現從其受學師受王請留其守舍師婦年少染心逼之世間現不受其師婦自懸毀害師婦言世間現強逼師言汝已為惡當殺千人可滅汝罪即殺千人還歸見師師怪其存又令殺千人各取一指作鬘首冠唯欠一人母為送食便欲害母世尊現前捨母趣佛為佛所降廣顯深妙具如彼說言不言嚴淨華藏等者五段會教皆應說之。

鈔通梵網等者等取仁王經也仁王受持品云爾時月光心念口言見釋迦牟尼佛現無量神力亦見千華臺上寶滿佛是一切佛化身主(此應是舍那以舊翻為淨寶滿即淨義也)復見千華葉世界上佛其中諸佛各各說般若波羅蜜(此與鈔引梵網偈同但所說法異也)言周匝千華上復現千釋迦者千葉中每一葉是一大千世界一尊千丈化身所王總有千尊千丈釋迦每一大千界有百億閻浮提每一閻浮有一釋迦是小化身則有千箇百億釋迦也言本源盧舍那者以第二重它報是千箇大化及一千箇百億小化之源故言亦不言下約文總揀也此經述下舉況別揀也即十定品云此菩薩摩訶薩有一蓮華其華廣大盡十方際以不可說葉莊嚴等此是等覺菩薩蓮華以位中普賢即等覺故言十地菩薩之華等者即十地品但語其量不言葉數經云其最後三昧名受一切智職位此三昧現前有大蓮華忽然出生其華廣大量等百萬三千大千世界以眾妙寶間錯莊嚴乃至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蓮華以為眷屬爾時菩薩坐此華座身相大小正相稱可等言況如來耶者等覺十地之劣尚爾況如來之勝蓮華止千葉耶明知下定義也初定所為之機二地戒度圓故以初地下定能為之佛此以義說若經中不言初地百葉二地千葉等但云得百三昧得見百佛知百佛身能動百佛世界能過百佛世界能照百佛世界能教化百世界眾生能住壽百劫能知前後際各百劫事能入百法明門示現百身於一一身能示現百菩薩以為眷屬(初地既爾二地至十地但增倍數皆有上事也)今以諸事例知初地百葉華二地見千葉華等也然此所引鈔文有數字傳寫差悞如三地應云百千葉(鈔云萬葉)八地應云百萬三千大千世界微塵數(鈔云百千萬)九地應云百萬阿僧祇(鈔云百千萬億)言猶是略說者今以十地攝報果得不可說等葉望上所引受職中尚是略說爾明知梵網攝二地也。

鈔若直說下此中總有三例配釋初三大直配三身次依賢首體相二大為法身用大開報化然報唯它報三清涼相大亦是自報身用中二義初縱成它報後奪亦唯化大意如此對詳可了(初後清涼義中是賢首義)言隨勝業約自體大用等者謂報化二隨機緣勝業現麤細二用也隨地上機現細用即報身隨地前機現麤用即化身也有本云隨染業幻者彼鈔云隨所化眾生染緣起利它之業幻作六根境界等言體相二大俱名法身者以此宗如外無智不立自報唯一法身也然清涼約真報故相大為報身也。

鈔揀濫者為揀權外立實濫於會權立實也汎言三身隨根約教權也體即十身何定權耶汎言十身約教對它實也何礙三身豈定實耶或可約全揀故三身權也約全收故三身即實若一向揀權立實故失圓融宗也上皆隨義會之就佛自體孰可思議。

鈔一此三昧是法體等者十住鈔云一是所證法體欲說此法要須心冥此體二揀異未證之人亦許比量心合法故則是生滅下即淨名經(彼疏云實相幽玄妙絕常境非有心之所知非辯者之能言如何以生滅心行而欲說云乎)三絕思方說亦通未證明要亡心方能契上所證法體之義也言前約顯實此約遮過者二師異釋若寂照云前即第一約直顯所證之德此二三兩義皆約遮過同有非字故若指玄則云此唯揀別二及三也以同有非字似重繁無別之過故偏辨耳前第二表顯此三遮顯故不重也初義易知不須辨別無非字故後釋為正言然上三義下以絕思量故證證則契於法體故云後後釋於前前然上三義即十地論意也四觀根審法下十住鈔云觀根則識病所宜審法則知藥功力不觀人根不應說法不審而說理事或乖應病與藥則得服行五散心不能堪任諸佛加故言因緣和合者是入定之因緣和合方能入定從定而起方可說故言六成軌儀者十住鈔云菩薩常定但為物軌菩薩將說尚須入定況凡夫耶。

鈔今疏含具者上懸釋疏意此下方消疏文言含前四意(標也)靜者離思量(第三)鑒者證(能證也第二義)法體(第一也)靜鑒前理觀機審法也(第四也)上依指玄若寂照云靜鑒前理一句唯含三意并前示軌後徒即第六意為含四意靜者離思量也(第三意)鑑者證法體也(第一義舉能證顯所證也)靜鑒前理觀機審法也前字兼機故(第四意)若但言前則觀根也以前字含二義故云兼根謂兩兼故即第四意其第二意自在下文二釋之中寂照為正鈔文隔斷甚分明故若指玄意分離鈔文似穿鑒也然指玄破云寂照前四有第六者難用前字今以鈔文大段之前非六中之前也又破云抄別牒靜鑑前理一句如何含得第六義耶以第六在於物軌句者今詳雖別牒一句而示軌一意在前已釋故兼前段為四意也智者詳之。

▲鈔言佛加可知者即第五意易故不釋。

▲鈔非證不說者寂照即第二意指玄反結第二意不是正配第二今詳前二正文是非證不說今鈔亦云非證不說何有反結義耶若以抄有亦字為非正配者非是前文已配今又配之為亦以對下進顯一義之亦故云亦也以兩句疏文含二義故抄作兩釋故云亦也指玄又以申二解故非正配者前靜鑑二字兩用何亦正配思之。

鈔第一會下具云入一切諸佛毗盧遮那如來藏身三昧言普賢入者以說普法故顯佛普德唯普賢故心冥於境故稱為入毗盧遮那者此云廣大生息慈悲無邊故廣智慧無上故大生相已盡故云生息涅槃云離有常住故名如來萬德含攝是謂藏身即出纏之法身也三昧此云等持遠離沈掉平等持心趣一境故又云正受不受諸受名為正受又云正思瑜伽云謂於所緣審正觀察心一境性故則無正不正亡思之思但為引於邪念又不同於虗空無思強號為正思故若以光明遍照解者毗盧遮那即能觀大智如來藏身即所觀深理凡雖理有佛智方照又毗盧遮那亦通本有真實識知遍照法界義故斯即本覺迷而不知不得其用唯佛覺此能無不為故云一切諸佛揀非凡及因也顯於依正離如來藏無別自體故入此也(第一會說所信依正故也)。

▲鈔第三會下法慧入者是眾首故顯十住法慧能說故慧住深理寄圓說十心詣於法云入揀異果定故云菩薩任性能知觀解善巧故名方便十住各攝多門善巧故云無量心。

▲鈔第四會下表說十行眾德建立故揀因異果故曰菩薩(下二准思)巧順理事揀擇無礙無心成事名善思惟。

▲鈔五金剛幢下表歸向高出等故智即是體謂根本智光有三義一智光前相如明得定等此約寄位在賢終故二光即根本智用對治無明故三光即後得智了所緣故二智無礙朗照法界故此約金剛幢自體釋之。

▲鈔六金剛藏下表地智善根堅實能壞一切難壞煩惱有堅利義如金剛故含攝眾德出生因果名藏智慧是體光明就用照二無我證如名慧照事名智此二無礙見道能破見惑乃至十地斷無明故名曰光明大有二義一揀異凡小地前菩薩故名為大二能斷大惑證大理成大果故名為大(前對它名大此當相名大)智與理冥云入有本鈔略無大字。

▲鈔七如來自住下此會等覺上同佛位與妙覺同會故佛自入住即入義經云入剎那際諸佛三昧故即窮真源謂時之極促曰剎那窮彼剎那時相都寂無際之際名剎那際此就能入佛釋所以此中特名剎那際者為顯將說等覺位故菩薩地盡唯有果累變易生死生相未寂猶名識藏尚有剎那若以無間智覺心初起心無初相遠離微細念故即無剎那名剎那際此是等覺言諸佛者若入此際即見心性常住名究竟覺故云諸佛三昧此會亦說妙覺故。

▲鈔八普賢入者是會主故說普行故佛華嚴者萬行披敷嚴法身故即以法界行門心海為體三昧者理智無二交徹鎔融彼此俱亡能所斯絕故經說二千行具因果故。

▲鈔九如來下表證法界唯佛窮故以定業用從喻為名展舒四體通暢之狀即用之體寂而造極則差別萬殊無非法界即體之用不為而普周故小大相參緣起而無盡故曰頓申自在之義(前已具引)鈔未入位下以十信位性不定故猶如輕毛於資糧等五位之中未入正信故言說世間法者有二師義助正約餘教說人天因果尚須入定況此經十信耶寂照則約此經然有二義一約行布三賢有漏比觀是外凡名世間故夜摩偈讚鈔云地前名世間登地為出世故以況圓融十信為出世信該果海故下鈔云約相名世間約性為出世故二云初會世界成就等說眾生業力所感世界及華藏中雜染眾生所居末剎有漏世間尚須入定況十信中得灌頂而昇位等甚深法門耶三釋隨取但顯文缺漏耳。

疏有不入者至文當辨者名號品疏問云云何不入定答以未入位性未定故若爾後十定等豈散善耶然說法之儀通有四句一定後說如諸會二說後定如說無量義經已入無量義處三昧三定中說如第九會無出言故表唯證智能說一得永常不礙起用故四不入說如此信中及第七會諸文非一第七為表常在定故又入為受加彼不須加故說後入者說在行故將起行故是故動寂唯物聖無常規(鈔指向說唯向十信不入義也)。

鈔故下經云者即光明覺品如真應無礙中已釋但此要無相不礙相義與前不同以經含多義故。

▲鈔十地經云下下疏云證窮性相初半偈證體無相次半偈起用相也合上二無相不礙相次半偈用不離體相即無相後半偈體用泯絕以無相之義亦不當情若見無相可得亦是有相以不能亡情境牽心故豈是真無相耶真實無相寧容情擬哉。

鈔如說法華等者彼經云入於無量義處三昧身心不動是時天雨曼陀羅華而散佛上(即雨華也)普佛世界六種震動(即動地也)爾時佛放眉間白毫相光照東方萬八千佛土等(即放光也)。

▲鈔將說涅槃下即聲與光遍告也經云臨涅槃時出大音聲其聲遍滿乃至有頂普告眾生如來今日將欲涅槃一切眾生若有疑者今悉可問為最後問又於口放眾光遍照三千大千世界遇者滅垢啼集雙樹彼疏云面門放光多為授記下說眾生皆有佛性悉當作佛即普授記。

▲鈔如說般若下經云出廣長舌放無量雜色光一一光中現寶蓮華千葉金色嚴麗鮮馨華臺各有化佛說般若遍十方十殑伽沙世界等。

▲鈔六種震動者謂動遍動普遍動起踴震吼擊各如上三相疏云搖颺不安曰動自下漸高曰起忽然騰舉為踴隱隱出音為震雄聲郁遏曰吼砰磕發響曰擊唯一方動直爾名動四方動名遍動八方動名普遍動起等准知六中前三是形後三是聲各舉初一故云震動勝天王梵天經說所為有七一令諸魔怖故二為說法時大眾心散亂故三令放逸者生覺知故四令眾知法相故五令眾生觀說法處故六令成熟者得解脫故七令隨順聞正法義故若約心地聖賢地法性地亦有震動等義可以虗求。

▲鈔華雲香雲等下疏云然諸供養具皆稱雲者乃有多義謂色相顯然智攬無性從法性空無生法起能現所現逈無所依應用而來來無所從用謝而去去無所至而能含慈潤霔法雨益萬物重重無礙有雲像焉。

鈔現相品五相者一面門光相召十方眾二眉間光相示說法主三振動剎網以警羣機四佛前現華表說依報五白毫出眾表教從佛流。

▲鈔加於妙德者即如來性起妙德菩薩也下疏云所以加此菩薩者如名所顯故性有二義一種性義因所起故二法性義若真若應皆此生故亦有釋云此云妙德即是文殊說此法門加性起稱此釋無違大理以文殊大智為能顯普賢法界為所顯共成遮那之出現故亦是解行滿故佛出現行也。

▲鈔白毫光明者白為眾色之本毫即毛也依觀佛三昧經太子初生時舒長五尺樹下之時舒長一丈四尺五寸成佛已後長一丈五尺色如珂雪皎潔分明故。

▲鈔初面門等者疏云面門即口言眾齒故表教道遐舒即教智光故言從佛口生者法華云從佛口生從法化生得佛法分故(上表教遍此表根勝)言總處者口為說法處一切法門總從此演故又表下約齒義明(上約口故)等者等取齒有四十問故。

▲鈔通表一乘下(以初會是總明九會皆然云通)於體不計有無二邊於義不著常無常等諸法相邊於行不習苦樂二邊(斷見計樂行常見計苦行)於道不住邪正二邊正因邪說無邪正不立故於人不執因果交徹故於教不說世出世二邊相待立故於諦不見真俗二邊二諦非一非異故於化不定權實二邊權實相即故故佛於眉間放光也。

▲鈔為行本者智論云身得住者皆由於足言信該果海下輪者圓無缺故。

▲鈔足指安住者足指拒地得住有力成位不退而行有恒。

▲鈔依行故者足上謂趺背行必動故背依輪指得有用故表行信解而成用故。

▲鈔膝輪等者位漸高故又表迴因向果等有屈伸進退之相故又悲智相導屈伸無住故大智照極令稱法界故伸雖廣化眾生而自智居懷故屈雖智居懷而令悲無緣故伸雖悲用外施而令智不沉寂故屈又悲智相導故或屈或伸皆不離身並向實際故無住。

▲鈔出現下表證道離有無二邊無住道離真應二邊白毫表所出現性無垢故能詮出現諸教本故入如來性起妙德菩薩頂中令請法故。

▲鈔又口放光下表教道傳通故入普賢口中教以傳故如佛說故。

▲鈔第八會下由二千行依前六會修因契果之法生智解之光方成行故不須放光或經文缺略故無也。

▲鈔表證等者令尋智光為能證故表即法界中道無漏正智方能證故言廣如下疏者即今所引者也。

鈔揀同異者若約起後是同以為教緣若約慶前是異不為教緣今取其同不取其異言說此等者疏云如來現相顯說無功用行無動之動難思議故特此現通今義兼起九地法門故為緣也。

鈔然法有四種下且就一相說教理無廢興行果有廢興理實四皆約法無廢興就人有廢興何者由人弘故教法流行由人修行理法彰顯行果亦許性具故前疏云因果眾生性有又起信說法性本無慳貪等為六行故又以三大三身是本有果故。

▲鈔今取傳化者心鏡鈔(遠公涅槃疏上鈔也)云由比丘不知密藏懈怠懶墮不能讀誦亦不為它宣揚分別是如來法將滅盡相(用涅槃經意也)。

鈔即第十六下須彌偈讚品文也本疏云闇中寶者正因佛性也圓明可貴所以稱寶居於無明五蔭室內如在闇中燈喻緣了之因下半法合無人說者闕於緣因雖慧莫了義含二意一本有慧即正因合上寶也闕於善友緣因故不能了二佛法即寶以闕善友緣因雖有修生微劣慧眼不成了因不見真性(此則喻中缺眼)。

疏今此能說通三世間者問前說主融三世間與此說人何別答前則佛為教主無法非佛雖舉佛身全收一切仍是教主為門今約能說乃通一切不必為教主與前體雖是同而義各異問正覺與眾生可名說人而器界等何名說人答菩提樹乃至四大微塵恒演法門如正覺及眾生故得名人也。

鈔為三乘者然據前後所辨智正覺或局佛以普賢等望主佛亦眾生世間攝故或普賢等亦智正覺攝以望眾生說故今通三乘聖人皆正智覺者以佛菩薩聲聞各證自菩提故凡夫未證故唯眾生攝也然又大乘分二謂因與果緣覺攝在聲聞之中亦三乘故。

音釋

蟾蜍

(下音余)。

(遠晣切拔也)。

(可皆切)。

同类推荐
  • 太上三十六尊经

    太上三十六尊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无准和尚奏对语录

    无准和尚奏对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五蕴皆空经

    五蕴皆空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佛说频婆娑罗王经

    佛说频婆娑罗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东溪试茶录

    东溪试茶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待梦录

    待梦录

    梦,是真实的吗?我该怎么去面对那荒诞的一切。置之不理?可冥冥之中,到底是什么在掌控者这一切。我好想找到那个人哪个人?我也不知道……
  • 科学文库——接触伊甸恶魔

    科学文库——接触伊甸恶魔

    本书主要讲述的内容是:爬行动物的概论、蛇类、蟒蛇、游蛇、龟鳖、侧颈龟、曲颈龟、鳖类、蜥蜴、壁虎、鬣蜥、蛇蜥、巨蜥、石龙子、鳄鱼。
  • 菜鸟的奇遇

    菜鸟的奇遇

    一个从未接触过游戏的人。在临死的时候想好好体会下生活的乐趣。没想到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不断的奇遇,不停的好运让虫子感觉这个世界真的美好。直到遇到了她。虫子才知道自己在这个世界的悲哀。想爱却不敢爱。自己能给她什么呢?(兔子最近会很忙。天天出外景了。回来还得设计客人相片。真的有点分身乏术。但兔子会尽量更新的。对于批评兔子书的人。兔子接受。兔子真的没时间更改。天天忙忙碌碌的。兔子都不知道为什么。睡眠也不好了。上班经常迷糊。唉。最后谢谢各位看兔子的书了。)QQ:413291673群:31766961
  • 毛毯猫

    毛毯猫

    NHK人气日剧《毛毯猫》同名原著小说;日本累计销量突破12万册;日本租猫铲屎官的吸猫故事,治愈你心中的“小确丧”,让你告别一成不变的乏味人生。《毛毯猫》为日本直木奖得主重松清创作的“萌猫”物语。讲述了7只裹着毛毯的猫咪,在3天2夜的租用期中,如何融入租猫者的人生和家庭,通过人与猫的相处,展现了人生困境和希望。通过审视租猫人及其家庭所存在的问题,租猫人和其家庭成员在经历了和猫的相处后重新寻觅到人生的目标,对于人生下定决心正视自己的人生。全书共有七则短篇,汇集了爱情、亲情、萌治愈等多种元素,猫咪成为各种问题解决的核心。2017年被日本NHK电视台改编拍摄成同名7集连续剧《毛毯猫》,由西岛秀俊和岛崎遥香出演,在日本获得了极高的人气,在国内豆瓣获得8.1的好评得分。
  • 醉卧美人膝:流氓邪君

    醉卧美人膝:流氓邪君

    他是异界的天才,他更是一把开天剑的主人,为朋友,他愿上刀山下火海,为百姓抛头颅撒热血!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自化龙!他更是来自现代的风流邪男,异界各路美女甘愿败在他那双温柔的双眸,“我命由我不由天,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强者为尊看我一剑挑破苍穹!
  • 人生心理学

    人生心理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生活模式的心理认知;健康情绪的心理调适;家庭亲情的心理呵护;恋爱情感的心理自制;友谊情感的心理感知等。
  • 老婆太惹火

    老婆太惹火

    她像是天使冲破他黑暗的世界。他想保护他心中最后一片净土。却不知道,她更是一个他无法想象的秘密。是冷酷无情,还是天真可爱?他已无法分辨哪一个是她!
  • 爱在情之外

    爱在情之外

    一个是青梅竹马,一个是一见钟情。爱与情对于男主角而言,是两条平行线。如何抉择,才能兼而顾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