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904700000022

第22章 宗族主义庇护所(1)

在本章中,我们将进一步讨论弘扬公共精神文化的其他原由。

这种讨论是基于对我们时代另一个重要的全球性趋势的考察:寻求“宗族主义”庇护的行为方式。这里所采用的“宗族主义”定义,源自于马修·霍斯曼和安德鲁·马歇尔(Mathew Horsman and Andrew Marshall,1994)合着的《民族主权国家的背后:公民、宗族主义和新的世界混乱》一书。他们认为:个人退避到宗族主义这样一种共同体中,是因为人们在“宗教、文化、种族或其他一些共同体验上所具有的相似性。这种退避行为是由于恐惧和混乱状态所造成的,这种群体能够确保个人与他人之间的‘同一性’”。

我们接下来讨论:一些人为了不至于寻求或单纯寻求个人主义的策略来应对后现代性的进程,他们正在退避到各自的“宗族”中去。近来,宗族、种族和民族认同现象的复苏,排斥与歧视少数民族和移民群体的行为方式,分离主义或独立运动的活跃以及原教旨主义宗教的兴起等等,足以证明这一点。同时,在一些新的社会组织行动(如环境和生态保护运动组织等)中,我们也可以发现这一现象。

本章将从三个方面来考察这一问题。首先,我们将详细阐述所谓的“宗族主义庇护所”。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宗族主义”是为了方便描述一系列运动的一个简明词汇。其次,剖析认同政治的兴起——从某些方面来讲,它构成了宗族主义的形式——及其与现代社会发展的关系。再次,透视“宗族主义”与公共精神文化之间的关联,同时探讨后者可以避免前者所带来的一些弊端。

重返宗族

一个社会有相当数量的人诉求于宗族主义的行为方式,其必定是有很多原因的;这种现象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特定的社会现状和地方条件等因素。事实上,我们可以看到对于这种现象所做的许多解释。例如,有人认为,大众媒体在激化宗族、种族和民族之间的紧张关系方面起到了一种推波助澜的作用;又如,有人认为,冷战的终结为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势力的发展带来了自由的空间等等不一而足。然而,任何一种合理的解释,都必须考虑当前时期的各种重要的发展状况。

不确定性与社会生活的瓦解

如前所述,当前时期的主要进程——全球化、后福特主义和反传统性等——已经逐渐造就了一个“不确定性的时代”。以往那种固定的身份和集体的稳定业已消失,以至于使社会生活变得更加地支离破碎与充满变数。于是,人们在寻求个人主义的生活方式作为主要应对策略的同时,也有一种退避到宗族主义的行为方式的诉求。

一部分人为了寻求稳定性和安全感,试图在宗族、种族和民族的同一性中重新发掘从前的确定性和集体性的行为方式。关于这一趋势,鲍曼(1996)曾在他的着述中有过简明地概括:“社会生活的瓦解,促使人们去寻求宗族的庇护。由于身份的同一性使然,个人化也就容易蜕变为宗族化。”

鲍曼的观点得到了相当多人的赞同。例如,阿尔伯特·米鲁西(1989)认为:在越来越分化的、崇尚个人主义的复杂社会中,由于作为集体会员身份的基础受到了削弱,宗族认同也就应运而生了。

总之,它聊以提供某种形式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植根于人们相互之间所拥有的“共同的语言、文化和古老的历史”之中。又如,乌尔利希·贝克和伊丽莎白·贝克·柯西姆(1996)把寻求宗族认同的行为,看成是人们为了逃避这个个性化时代所导致的“危险的自由”。他们还提出了“怎样才能把高度个性化的社会凝聚起来”的问题。他们认为:民族主义和种族冲突在欧洲的死灰复燃,就是这种两难困境的一种反映。它以一种经由检验而值得信赖的途径来对付面临的挑战和困境:寻求内部的庇护——确保同一性——从而一致对“外”。

另一位学者米歇尔·维瓦卡(Michel Wievioka)也倾向于以上的观点。他试图探索最近在欧洲(尤其在法国)复活的种族主义活动的背后原因。他强调:后工业主义或后福特主义导致了我们这个“不确定的时代”;我们的时代正面临着一场重大的社会经济转型,或者他称之为的“一种重大的突变”。如我们在本书的第一章中所探讨的,后福特主义所带来的后果之一就是:每个人与同事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疏远,集体性行动变得难以实施;于是,个人就只有更加依凭于自己的奋斗精神和事业成就。在这样的社会进程中,一些人将被主流社会边缘化。正如维瓦卡所指出的:“那些被社会‘疏离在外的’或惧怕被社会疏离的人们,会感觉到社会的不公平以及从前那种社会认同的丧失。”在维瓦卡看来,通过种族或宗族认同的途径,个人又找到了集体行动和群体认同的新形式;这些形式能够使人们重新感觉到自己是一个群体的组成部分。因此,宗族行为以及种族主义行动,为重组社会与摆脱孤立的个人主义提供了某些机会。

威尔海姆·海特梅耶(Wilhelm Heitmeyer,1993)在分析德国的种族主义及其暴力事件(主要由年轻人施行的)日渐增多的现象时,也抱持了相类似的立场。他认为:这些现象是当代国家(如德国等)所进行的个体化过程所带来的后果。随着社会公共生活的逐渐消失,社会身份和社会认同就不再是“已知的”状态;人们不得不冒着巨大的风险去做个人的挣扎,以便获取业已消逝的生活状态。于是,德国的一些年轻人便通过种族和民族的认同来重新定义他们的身份;他们在关系紧密的种族群体中找到了某种归属感。他们中的一些成员甚至把共同参与种族暴力事件,看成是证明与显示他们同一身份的一种方式。正如海特梅耶所指出的,“一旦自然的社会成员及其认同关系丧失殆尽,以至只剩下作为德国人这一点是确定的,那么,暴力事件便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方向。”例如,在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极右势力逐渐增强,种族暴力事件日益增多。这一事实再一次证明了海特梅耶关于由个体化过程所带来后果的观点。

由于这一地区实行了全面的经济重建,社会正向着市场化转型,原先由国家提供就业机会和公共住房等制度所带来的安全感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普遍的不确定性。

作为种族或民族群体,为个人所能提供的某些庇护和稳定性,其主要途径即是以一种共同体的形式采取行动。那些具有相似观点和背景的人们,可以借此结合在一起,并从这些群体的稳定性中获得安全的保障和体验。同时,一旦归属于自己认同的共同体,人们可以不必退隐到个人主义的狭小空间,从而可以排遣个人的孤单状态和寂寞感觉。种族或民族认同的事实,也体现了人对于共同体以及相互结合的一种需求。关于这一点,我们将在下一章中加以讨论。

关于种族群体或民族是否能够作为共同体的一种形式而发挥其作用的问题,特别是关于后者的功能问题,已经引起了许多的争论。本尼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从民族心理形成的角度历史性地分析了这一相关问题。他认为:民族是一个“想像出来的共同体”。他(1983)说:即便是一个最小的民族,其成员不可能认识这个民族中的大部分其他成员,他们也不至于能够聚集在一起,甚至是互通消息。但是,关于民族的共同意象却深深烙在每个人的心灵中。

民族作为一种共同体,尽管其内部难免会出现紧张关系和不平等现象,但“民族总被认为是一种基本的、潜在的同伴关系”而存在。而且,尽管民族是一种“想像中”的共同体,但从某些方面来说,人们对待它的情感并不见得就不那么真实可靠。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认为:除了这种深切的同伴情感之外,我们对那些随时准备着为自己的民族去奉献生命的人们的行为还能做如何解释呢?

安东尼·吉登斯(1990)也强调了民族主义行动的心理因素,特别是它能够满足人们对于认同感的需求。他认为:全球化等进程已经导致人们对于确定的时空体验的“消失”,在当前的状况下,这种心理因素尤其必要。至此,我们可以回到本章的主旨:种族的、民族的、地方的认同以及其他的宗族主义形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都应该被视为对新的社会状态所做出的回应。

全球化、杂交化与他人

全球化造成“宗族”认同的另一种途径,正是在确保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他人”的过程中形成。随着民众运动在全球各地的不断展开,其内容遍及商业的、文化的以及其他的种种方面,我们大家要比过去更为频繁地接触那些来自于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的人们。这就为文化杂交、多元文化主义和无国界主义的衍生创造了机会,于是,旧的社会认同便会随之瓦解。这也迫使人们去思索“他们是谁”的问题;也就是,如斯图尔特·霍尔(Stuart Hall,1996)所说的,迫使人们要在我们与“他人”的关系之间进行认同。不过,不可避免地,一些人仍要竭力抵制由全球化所带来的种种进程,并企图拽住原有的民族认同和民族传统形式中的确定性不肯放弃。安东尼·史密斯(Anthony Smith,1995)赞同这一观点。他谈到,所谓的“种族性”——民族的种族内核——具有根深蒂固的力量,它与全球文化和无国界主义运动将产生持续性的碰撞。在史密斯看来,“种族性”起源于前现代时期,与记忆和神话交织于一体,并深深地潜藏于世界的许多地区民众的意识里。关于这一点,玛丽·卡尔德(Mary Kaldor,1996)指出:无国界主义与民族主义之间的冲突将贯穿于整个21世纪。

一些学者认为:全球化进程在带来文化交融的同时,也可能导致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竞争与冲突。在欧洲,这种状况已经十分明显。全球化和移民现象给欧洲许多国家的文化造成了持续性的冲突。随着难民以及寻求其他避难的人的涌入,如何解决这部分人的问题,已经成了许多欧洲国家的一个重要的政治难题。为了缓解国内人口的就业压力与保障国民的福利条件,许多国家政府不得不千方百计地寻找各种出路。各国政府与欧盟组织一起,通过严格控制移民,限制欧洲内部的“非欧洲人”运动以及建立所谓的“欧洲堡垒”等行动,已经对此做出了大量的努力。

欧洲的极右势力在这方面表现得尤为卖力。例如,德国的共和党和法国的民族战线等政党,都主张文化的分离主义,强调人们拥有认同本民族和本国文化的权利。由乔格·海德(Joerg Haider)领导的自由党(FPO)在奥地利的政治地位日渐上升,在很大程度上凭借的是他的反移民政治纲领。奥地利从人均财富上来说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其人口失业率水平又是欧洲最低的国家之一。但是,自由党长期以来一直坚持其反移民的政治纲领,尤其是反对东欧国家加入欧盟组织。1997年的投票表决显示,42%的奥地利人在一定程度上接纳种族主义与拒斥外国人的立场;而在欧盟国家中,持相同立场的平均比例仅为33%。

我们还可以发现其他一些针对当前时期的全球化进程的反应形式。强烈的宗教认同就是其中的一种反应形式。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宗教运动正在席卷全球,例如,以色列的伊斯兰主义运动和犹太原教旨主义、美国的基督教福音书教义主义、印度激进的印度教复古主义等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些宗教追随者们维护其基本教义和传统的企图,可以被看作是抵制由全球化进程和全球性消费主义所造成的趋同性或同一性的一种反应。就此而言,弗雷德·哈利迪(Fred Halliday,1996)和约翰·埃思伯斯托(John Esposito,1992)等学者认为:近些年来,伊斯兰主义的复活,从很大程度上来说,是一种抵制西方文化和世俗主义普遍传播的防御性运动。

类似的抵制全球化进程的形式,还在许多国家政府保护国民生活(如语言、关税和文化产业等方面)的努力中明显地表现出来。

我们可以看到,法国政府不但发起了保护法语的运动,而且为了保护本土的电影产业还企图限制美国电影在法国的播放数量。加拿大政府极力限制美国的文化产业在加拿大的传媒和电信产业方面所占的份额。在英国,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关于国民生活方式受到威胁的恐怖小说,这些威胁可能招致英镑,甚至是英国香肠的消亡,等等不一而足。英国常常对欧盟组织怀有敌意,这也反映出英国缺乏清醒的意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欧盟的形成是为了应对新的全球形势的产物。

同类推荐
  • 写作素材大全(超值金版)

    写作素材大全(超值金版)

    平时勤于积累,是打开写作思路、丰富写作内容、提高写作能力的根本途径。那么,我们要如何积累素材呢?一是通过广泛阅读,积累写作的语言、技巧等前人已经成功运用过的“间接材料”,为此,平时我们可摘抄一些优美的句子、片段,对于比较好的材料事例,可摘剪下来;二是通过观察生活,积累生活中的直接素材,无论是阅读积累还是生活积累,都围绕一个核心观察世界与社会,思考自我与人生,积累生活感悟。有感悟,你的文章才具有思想性。作家秦牧说:“一个作家应该有三个仓库:一个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间接仓库,装从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语言的仓库。有了这三个仓库,写作起来就比较容易。”
  • 听任志强怎么说

    听任志强怎么说

    任志强说,收了大量出让金的商品房从来都不是给穷人的。任志强说,自然与经济规律都不会因权力者的偏好而改变。任志强说,公益不是求生的工作而要靠用心去自愿地付出。任志强说,唯有读书并学会独立思考的人才会走得更长远……有时他的话锋利刺耳,让人茅塞顿开;有时他的话诚恳透彻,观点慧眼独具。地产、财税、市场、公益、阅读、人生,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听听任志强到底怎么说。
  • 教学相长文丛-教育和弦

    教学相长文丛-教育和弦

    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彼此间进行情感交流,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与共同发展。《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节俭篇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概要-节俭篇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党全社会必须共同承担的重大任务。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切实担负起政治责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领导。要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胡锦涛
  • 斯皮瓦克翻译思想背景研究

    斯皮瓦克翻译思想背景研究

    斯皮瓦克在各个领域都有杰出的贡献,尤其在翻译领域,她提出了非凡的翻译思想和策略。但在我国,因其作品理论晦涩难懂,把她作为翻译理论代表人物的研究更是如凤毛麟角。本研究将从她复杂的学术背景入手,研究她翻译理论的观点,希望推进翻译理论的纵深发展。
热门推荐
  • 乱世天娇之相府千金有点毒

    乱世天娇之相府千金有点毒

    她好好做着相府受宠的大小姐,谁料一夕之间竟惨遭灭门。容随心不淡定了!谷中修炼,强势回归,看她如何素手翻了这东燕的天!诶诶诶?她怎么又死了?异世重启,她看着眼前的神兽神器神丹,差点留下了口水,嘿嘿,都乖乖的进她的口袋吧。可是为什么总有人要害她呢?不怕不怕,这不还有男神在身边么!大陆异世,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本文感情纯洁,男女主一对一,无坑欢迎!(PS:塔塔是新手,有什么建议可以提哦!本文日更,欢迎收藏)
  • 白袍天下

    白袍天下

    退役特种兵柳天龙,为了一笔巨额酬金,参加了一项平行空间试验,而试验的要求是:活下去……
  • 我的空间是一座城

    我的空间是一座城

    在时空的对面有一座城,在哪里。你看可以看见任何东西
  • 抗日之活着再见

    抗日之活着再见

    不走寻常路的八路军指挥员孟占山,精灵古怪,桀骜不驯,演绎出一场场匪夷所思的战斗。撕心裂肺的血战,感天动地的爱情,撼人心魄的友情,以及……
  • 末世大亨

    末世大亨

    在空旷的超市里醒来,却未曾想身处荒芜的末世。偶然间救下的老少三人,成为末世中断不开的牵挂。吃喝不愁,那就顺带救救人过安稳生活吧……可是,这险恶的末日之途,能走的那么一帆风顺么?读者群:427498878,诚挚的欢迎各位喜欢本书的书友进群聊天。
  • 妖孽太难缠boss请止步

    妖孽太难缠boss请止步

    当遭遇丈夫和闺蜜双重背叛,她该何去何从?当她暗夜重生,未来的路该怎么走?当boss缠上她,她会如何选择?逃,逃,逃,却是终究逃不开他撒下的天罗地网!且看最终是谁收服了谁……
  • 兔子的生存守则

    兔子的生存守则

    (小学生文笔,不喜勿喷。)只是吐槽一本小说。怎么就穿越了呢?穿越,你说穿着啥不好?还穿着一个兔子!!!还得到了一个逗比系统……
  • 韩小五的妃常难

    韩小五的妃常难

    本文女主绝不是普通傻白甜,智商在线却脑回路清奇,还有些时不时莫名的小脾气(只对男主哦,偏偏男主就好这口,也是佩服)。男主属于成长型的小狼狗,一点点把女主吃的死死的,因为小心眼越来越腹黑。。。超级甜的古言哦。
  • 我想待在你的怦怦里边

    我想待在你的怦怦里边

    当暖萌妹子遇上可酷可撩又无赖的男神???一见钟情的戏码上演在学校篮球比赛他散发的独特的荷尔蒙身上?“谁说女追男隔层纱?在我面前的明明就是万丈深渊!”“都这个岁数了,你还不想着嫁给我,那你想怎样?”“都说有因必有果,我也想让你尝尝得不到的滋味!”欢迎收看,【双向互追】,甜甜的恋爱故事。(据说看过这个故事的人,都脱单了喔:-O){啊啊啊啊啊啊!你们不要看着我文笔不好看几章就放弃了,给彼此一点进步的空间和神秘嘛~}走过路过的,有兴趣的话可以来我的彩虹夸夸群看看。见证一个小群的成长也是很厉害的ヽ(???)?我们每天在里面给彼此打气,输送彩虹快乐泡泡,让我们每天过得有趣有意义。1084700360彩虹夸夸群,期待你的加入。
  • 我的丁香王子

    我的丁香王子

    有一个古老的传说:“每一株丁香的花瓣,都是四瓣,但是,有一株丁香树的花瓣却是五瓣,传说谁找到五瓣紫丁香,谁就找到了幸福。”有个定格在我脑海里的窗前沉思的美少年,他不理会我的威胁,执拗地叫我丁香;他整日以取笑我为,却饱受皮肉之苦;他向无助地我伸出手,温柔地为我穿上棉鞋;他和我迎接冬日的初雪,忧伤地陪我告别初恋。他是我的五瓣紫丁香,在我身后静静盛开。我却扔在犹豫,因为太完美而不敢将他采摘。蓦然回首,身后的丁香已经消失无踪。我还能找回他——我的丁香王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