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962500000024

第24章 《档案管理学》课程教学设想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指出:“从系统工程的技术角度看,情报资料、图书、文献和档案都是一种信息,这种系统工程的目的就是信息的存储、信息的检索和提取,信息的传输和信息的显示,所以这整个技术可以称为信息系统工程。”钱学森,情报资料、图书、文献和档案工作现代化及其影响[J],科技情报工作,1979(7):7.随着我国社会信息环境的巨大变化和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向前推进,高校的档案学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目标也随之作出相应的变革。1993年,国家教委将图书馆学、信息学、档案学和图书出版发行学合并为一个学科群,归属历史学门下。1998年,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调整,档案学专业和图书馆学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一同归于管理类门下,这正体现了档案学专业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和信息管理人才培养的需要。对此,我国档案学专业教育在办学形式、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考试考核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改革,课程教学的改革自然成为每个任课教师的重要课题。《档案管理学》课程是研究档案工作的理论和方法,传授从事档案工作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它是高等学校档案学、信息管理学、秘书等专业的基础课程。目前高校关于《档案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针对档案学专业,论者就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并取得可喜成效。但恕笔者孤陋寡闻,至今尚未看到论者从秘书专业这一层面来探讨《档案管理学》课程本科教学模式的改革。而《档案管理学》也是高校秘书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随着全球信息化,社会对秘书的职业要求越来越高,本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秘书是领导的助手,作为企事业单位的秘书,不仅要能科学、规范地管理本单位的档案,还必须具有较强的档案等各种信息的处理能力,能从海量信息中分析、提炼出核心问题,进而创新性地解决问题,为领导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因此,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当是信息时代秘书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而我国高校秘书专业本科教育起步较晚(尤其是新升本科院校),教学经验有待进一步完善与提高。《档案管理学》课程在中专、大专阶段的教学模式自然不适合本科阶段的教学,而照搬档案学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显然也是行不通的。因此,笔者以为,本科秘书专业的《档案管理学》课程教学应当有别于档案学等其他专业,在教学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教材、教学方式方法、实践教学、考核形式与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研究一套全新教学模式,以符合高校秘书专业的人才培养需要。根据多年秘书工作经验与档案管理学课程的教学实践,笔者将自己的一些尝试做一总结,以期同仁共同探讨。

一、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与培养目标

《档案管理学》课程是高校秘书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教学指导思想应该以高校秘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其教学模式与档案学、信息管理学等专业是有区别的。现代秘书专业要求培养的是具有基础雄厚、知识面宽、创造性和适应性强的高素质复合人才。在全球化信息社会,作为“信息大家族中具有基础支撑性地位和作用”的档案,与其他各种各样的信息,“在曾经高度分离的基础上又开始重新融合”。冯惠玲,张辑哲主编,档案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1~2.身处信息化社会的现代秘书,他们所面对的除档案之外,还有来自各方面的信息,因此,笔者以为,信息时代秘书专业的《档案管理学》课程,没有必要像档案学专业那样要求学生完整、系统的理论学习与深入的学术研究,我们的教学目的不是培养研究型人才,而是要培养学生具备档案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现代信息管理技术的基本技能,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秘书部门、公共事业管理部门从事信息服务、信息管理工作,能有效地为决策层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的应用型人才。根据这一培养目标,制定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考核模式。

二、课程内容的确定

课程内容设置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保证。学生对本课程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了解与掌握,首先来自于课程内容。就档案学专业而言,《档案学》或《档案学概论》与《档案管理学》是针对档案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或基础入门课程,往往是设两门课程分别授课,前者以档案基础理论知识为内容,理论性强,后者主要学习档案的业务知识,实践性强。但不管哪门课程,由于受传统理论的困扰与历史档案的局限,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课程内容与档案工作实践相脱节,导致学生在校所学不能适应实际档案工作的需要。日新月异的新兴科技推动着档案工作的变革,也促进了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近年来,档案学本科教育课程为适应信息社会、网络社会的需求,内容得到更新、扩展,增添了信息数字化、网络化等现代信息技术方面的内容。此外,根据档案工作内容与工作方法变革的实际,在继承档案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广泛吸收管理科学、信息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先进理论,丰富发展档案学,并将其纳入档案学课程内容。而秘书专业有别于档案学专业,传授档案学知识仅一个学期的课时,课程内容上不可能细分为几门课程,必须有所选择,有所取舍,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调整。根据本科秘书专业的培养目标,《档案管理学》课程的主要内容应当是传授档案学基础理论与基本技能。要求学生既要了解档案基本理论知识,又必须具有档案业务的基本操作技能,还必须对最新的档案信息管理知识与技能有所了解并运用。因此,我选择了“档案基础理论知识”与“档案业务知识”两大模块,并结合专周的实践教学,作为秘书专业档案管理学本科教学内容。学生既要学习档案与档案工作的理论知识,又要掌握档案信息的收集、整理、开发、利用等业务技能,以适合现代秘书这一职业需要。

诚然,课程内容的确定离不开教材的选择。教材是课程的具体形态,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生获取课程知识的基本渠道。社会不断发展,教材也应当与时俱进,更新内容,吸收先进的研究成果和学科发展的前沿动态,以避免教材内容与社会工作实际脱节的现象。而我国高校档案专业的教材建设发展缓慢,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仅有几位权威、专家编撰的几套教材,没有什么选择的余地。他们各有特点、各有侧重,不是重知识层面就是重理论层面或是技能操作层面,而针对上述提到的秘书专业档案管理学的教学内容,目前还没有一套适宜的教材可供教学使用。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秘书工作实践与本课程的教学积累,围绕“档案基础理论知识”与“档案业务知识”两大模块,选择相应的教材,对内容进行必要的选择、取舍和补充,以符合专业需要。从学生学习反馈的情况看,如此选择还是比较切合实际的,笔者准备在一段时间的实践、积累的基础上,着手编撰一本适用于秘书专业本科教学的《档案管理学》教材。

三、教学方式方法

课程内容、教材的确定,仅是教学环节的第一步,因为教学内容最终是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反映的,课堂教学不能只限于讲授教材的内容,教材的内容不等于教学内容。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想学、爱学,学有所得,学而能用,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在于科学有效、切实可行的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为完成教学服务的,只有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益,保证教学质量,才有可能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传统的教学观念以教师为主,课堂为中心,采用的是填鸭式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扼杀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现代教学观念就是要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欲望和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因此,教学方式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就以下几方面做了一点尝试:

首先,改变观念,传授新知。

随着全球信息化和我国档案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课堂教学必须反映档案学理论的新发展,反映档案工作及其科技创新成果,更新陈旧观点,从学生将来的工作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认识档案的价值,使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比如强化档案意识、重视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等,改变过去重档案的保密性、轻档案利用的陈旧观念,培养学生注重信息的收集与保管和对信息的敏感度与开发信息的能力。

其次,激活课堂,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

改革过去《档案管理学》课程“教师讲、学生听、考试背书本”的传统教学模式,以多种方式激活课堂。如:1.组织课堂讨论、职场模拟训练。在教师讲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思想观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2.增加案例教学。通过实际案例,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善于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3.通过课堂训练,讲练结合。笔者将自编一本与教学内容配套的练习册,设计形式多样的训练题,有理论题,有技能题,结合具体的档案工作,让学生以秘书身份,解决实际工作问题,使学生既能有效掌握知识,又能产生学习理论课的兴趣,并通过角色换位,改变应试学习的方法,激活思维,真正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三,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

现代信息技术环境推动了档案学和档案工作的不断变革与发展,也促进了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计算机、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改变了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单一性。通过制作有效的教学课件,利用教学音像材料和计算机软件以及网络在线训练,实现本课程的多媒体教学,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扩大课堂信息容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素材和本学科、本行业的前沿信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比如传统教学中,由于受限于档案的保密性,无法提供更多的实体档案让学生进行具体操作训练,如今,通过计算机,可以运用档案软件系统或直接上网收集电子档案以及其他各种信息,让学生直接在网络上开展信息的检索、收集、整理、归类、保存等技能训练,并通过信息的再度开发,提取有效信息提供领导参考。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让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四,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传授知识最终要落实到素质与能力培养上。由于档案具有保密性,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在本课程的学习中,学生一直缺乏实践机会,秘书专业尤其如此,仅限于理论学习,纸上谈兵,不重视技能训练和实践教学。档案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教学过程必须借助相关设备及档案实体进行操作、演练才能顺利完成教与学的任务。文书处理和档案管理是机关或企事业单位办公室的日常工作,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也应运而生并被广泛使用,目前福建省80%的企事业单位已实现文档一体化的计算机软件管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档案管理技术将与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并驾齐驱,二者不可偏废。特别是随着信息化社会的飞速发展,档案作为一种最重要的本源性信息,已成为信息大家族中的重要成员,掌握文书档案的技术处理和管理工作将是做好其他信息管理工作的基础。这就要求秘书专业的学生必须充分掌握相关知识与技能,才能胜任今后的工作,否则,理论与实践相脱离,培养出来的学生,仅有理论知识而缺乏动手能力,将被社会所淘汰。我们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学生必须具备过硬的动手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要求。秘书专业的学生在掌握应有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应该具备对各种信息的收集、分类、整理、保存、检索以及信息的再度开发和利用的能力。这是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只有在实践中,通过反复操作才能熟练掌握。因此,实践教学是本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实践形式可将校内实验室训练与校外观摩、学习相结合,实践内容以档案管理及档案等各种信息处理能力的培养为主。为此,我系创建了相应规模的文档一体化实验室配合实践教学,将本系各行政部门与各教研室可开放的档案集中整合到档案库房,这就为实验室源源不断地提供档案实体,有助于实践教学的开展。同时,通过学生实践,又能协助本系做好每年的归档工作,利于本系所有行政与教学档案得到合理、科学、规范的管理,以便更好地提供利用,从而形成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完整、规范的部门档案室,体现本系特色。此外,选择一些档案馆和企事业单位的档案室作为实习基地,组织学生参观、实习、调研,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开拓更大的学习空间。学生亲自上阵,进入实际工作状态,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学而能用。比如,掌握了文档一体化的计算机软件系统的运用,学生毕业分配到各大小企事业单位,可从事秘书工作,也可从事档案管理或其他信息管理工作,上岗即可熟练操作,无须培训,在竞争中更显优势。

通过实践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现代秘书信息处理能力和对信息资源的再开发和创新能力,也更激发了他们实践的兴趣,提高了实践能力,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档案学基础理论知识,并运用所了解和掌握的知识分析和解决档案工作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把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处世、办事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整体综合实力。

四、成绩考核方式

教育改革的成效应当是通过学生的收获来体现的,而检测学生学之所得的方式也应当是多种多样的。考试不仅是一种检测评估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而且也应当是促进学生积极学习、提高能力的手段,为使考试更好地发挥作用,就应当合理运用考试形式。笔者一般采用期末笔试与平时技能操作训练结合,闭卷与开卷结合的方式考核学生。试题既有基础理论知识,又联系实际,考查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和学以致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闭卷考试可以检测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但难以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和创新。开卷考试出题较活,可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可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习题式,一种是课程论文式。根据秘书专业的人才需求,这里的课程论文训练不要求研究型的学术论文写作,而是学生根据选题,收集信息,通过整理、分析,对信息进行深层次开发,形成自己的观点,提出有创新性的见解,从而,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敏感度,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研究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

五、课程扩展

笔者以为,《档案管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还应该改变观念,可以考虑扩大授课专业面,在学校开设公共选修课。传统的课程设置理念,专业课程仅局限于本专业内开课,限制了学生知识面的扩展。而信息化时代,学生步入社会,或多或少都会涉及个人或工作中的档案等各种信息处理问题(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实习阶段都有这方面的消息反馈)。如今,各行各业的职员在工作中都必须接触大量信息,如何合理、科学地处理信息并有效地开发、利用信息,将成为每个人做好本职工作所必备的基本技能。因此,本课程除针对秘书专业学生之外,应该改变观念,在全校范围开设公共选修课,选择适当的内容,讲授档案信息的基础知识,培养其他专业学生的档案意识和信息处理能力。学生掌握了信息处理的技能,将来尽管不从事秘书、档案工作,在其他领域同样可以发挥自己学之所长,将捕捉信息和处理、开发信息的技能运用于其他工作领域,使工作更见成效。

同类推荐
  • 唐代骈体公牍文论稿:以陆贽为中心

    唐代骈体公牍文论稿:以陆贽为中心

    本书在“儒道与文学”的大框架下,以陆贽的文化品格为依托,对陆贽骈体公牍文的创作进行总体考察,进而分析了唐宋时期骈体公牍文发生的变化和陆贽在其中的作用与影响,以及在唐宋文化转型的大背景下,陆贽改革骈体公牍文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和意义。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编,共九章,分别对唐前骈体公牍文文体与文风的嬗变、唐代骈体公牍文的社会文化背景、陆贽之前唐代骈体公牍文的新气象、陆贽的政治理想与文化心理等进行了研究。既有宏观的论述,又有微观的考察,视野开阔,颇有新意。
  • 巨匠光华映钱塘:夏衍研究文集

    巨匠光华映钱塘:夏衍研究文集

    夏衍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中国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文艺评论家、文学艺术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代表作品有《赛金花》《秋瑾》《包身工》《上海屋檐下》等。本书集合了全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专家,为夏衍研究的论文集。
  • 战将楚大明(上)

    战将楚大明(上)

    《战将楚大明》是一部讲述楚大明同志一生主要事迹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这本纪实文学作品是一本有利于继承部队优良传统,激发革命英雄主义,完成军队当代职能、使命的好书。
  • 神鸟的暗示

    神鸟的暗示

    《神鸟的暗示》是向未出版的第二部诗集。《神鸟的暗示》共收录了灵悟近些年来倾力创作的230多首诗歌,不少曾在《湖南文学》、《诗刊》等媒体发表,或是对尘世的回忆,对人生的参悟,或是对禅意的感知,对生活的思考。 正如为《神鸟的暗示》作序的我国著名诗人,中国诗歌学会会长雷抒雁所说,“灵悟的诗如‘三秋树’,谢尽繁华,落尽黄叶,只留下意象和禅意。这正是他得写诗之道的功业。红尘里流行繁华琐碎、堆砌、无章、无思。向未的诗和他的人生走在一途。”
  • 哲理精粹

    哲理精粹

    在这套《中外名家精品荟萃》中,包罗了近百年来中外广泛流传的名家名作。它们的作者大都是在历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曾经影响过文坛的大师、巨匠、泰斗。这些作品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和历史的洗礼,作者的思想高度和精神内涵在岁月中不断沉淀,最终成为最美丽的琥珀。本书为其中之一的《哲理精粹》分册,书中精选了中外著名作家的有关名篇,还精选了哲学家、成功家、思想家等著名人士的哲理美文。
热门推荐
  • 快穿炮灰,boss捕捉计划

    快穿炮灰,boss捕捉计划

    (1V1虐渣甜宠文)上穷碧落下黄泉,我只有你,也只要你。夏姝穿了,三千世界,茫茫人海,只为寻他。虐渣打脸,夺运改命,有他,足以。灵魂散落,三千轮回,若她安好,灭了这诸天神佛,覆了这混蒙乱世又何妨?(新人小白,更新不定,保证不坑)
  • 我难道真是反派

    我难道真是反派

    白飞因意外穿越狐妖世界获得神秘力量,从而身怀绝世神通,可他却因意外被系统绑定,成为了一个反派,但因为“情”字给了他反抗的力量
  • 我的孤城

    我的孤城

    古有一城城有四门名为:太古混沌阴阳八方万年一转变其名四门皆为宗一宗有两人徒为守门人
  • 鬼噬魂师

    鬼噬魂师

    层次分明,校园,商场,政治,世界战争,轮回,转末世
  • 惧梦人

    惧梦人

    一个极其简短的视频,扭转了整个世界。一觉醒来,平静的世界被笼罩在浓郁的黑暗当中,孤寂的城市变得残垣断壁,大量的变异体侵袭而来。“寸心,一定要等着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九一子

    九一子

    生命轮回,转世九圣,重现仙魔大战。再次开天,造化一方灵土。
  • 挣脱鬼门

    挣脱鬼门

    人,愿力最重要!愿力强大,最终一定成功。人执着的业力也非常大,一旦执着,佛力也难改变。凡事在于心念,成佛成圣,或为凡夫,或沦为魔道,就在一念之差。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深渊守望者

    深渊守望者

    我们失去了神眷,可我们依然履行着神赋予我们的职责;我们成被认为是背叛者,可我们一直都走在自我救赎与揭开真相的道路上;即使,最后只剩下了我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