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173000000032

第32章 王国维谈教育:怎样培养“完全之人物”(3)

王国维一生都在追求学术的独立和自由,这也培养了他淡泊的心性,对身外之事,概不萦心。在清华时除教书授课之外,他都是钻进书房潜心研究学术。但是,在求知方面,如果有人登门,不管是求教还是论辩,他从来都是热情接待,不以名节尊卑,老幼贵贱而区别对待。在探讨时,他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对于自己研究有素的问题,他还会说:“我的研究成果是无可争议的。”这其中透露着他对自己学识的高度自信。

以今人的眼光来看,王国维的言行还体现着以下几种脱俗之处:

首先,知识不是用来卖弄的。知识的最终目的是让人类增进交往并为人类谋福利。因而,知识是人类共同的财富。只有将知识用在人类的福祉上,它的价值方能体现。除此以外,拿知识作噱头,即使再多,都是一种为人轻侮的世俗之举。

其次,从学术的角度来说,知识不是用来交易的。这也是王国维毕生所推崇和追求的学术独立原则的实际体现。不能把做学问之人当作商人,也就不能把学问当作商品。只有远离了功利,学术之人才会于远离物欲中实现自我,获得更多的尊重。这也是他的美学思想所祈盼的目标。

再次,知识,人类只能利用它,但不能占有它。从发现的角度来看,知识并不为哪个人所专有,而是一种客观存在。人们所利用的知识,仅归于已发现的范畴,还有许多等着被发现的“知识”。由此,知识的所有权在于全人类,谁也无权攫为己有。

由此,则王国维的知无不言,与他的知之为知之,为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具有互补性。

其三,身先为范。

王国维在清华国学院任教时,要求他的学生做到“六不”:“不放言高论、不攻击古人、不议论他人短长、不吹嘘、不夸渊博、不抄袭他人言论”。

但在现实中,事情往往还有另一面。不妨看看生活中,有多少人把自己打扮成了古代的皇帝,自命不凡,唯我独尊,到处颐指气使,指手画脚,恨不得把自己指使别人的言论刻进石头里以求不朽。那王国维呢?首先,他是一名老师。师者,除了授业解惑外,还担有“传道”之任。故他有传教自己观点的权利,他说出这些话也就无可厚非。而他最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无论何时何地他都是自己言论的践行者。他要求学生做到的这“六点”,都是他本人严格恪守的。这就叫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由此而言,他对学生说的“不懂”,恰是于师道之上的大懂转为学问上的不懂。这同样是一种良知。

有时候,为了所谓的人格尊严而漠视内心的真实,刻意索求一种虚荣,这何尝不是一种软弱——一种向世俗妥协的软弱!只有内心强大之人,才是真正的强大。由此可见,王国维的“不懂”,丝毫无损其师德风范,而是一种严肃、认真、谦逊、务实的认知态度,在任何时候都让人肃然起敬。由此也可以说,他本人就是他主张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完全之人物”。

王国维是怎样看待小学音乐教育的?

谁都知道,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学生们所学的课本仅限于汉语言学一门,其上千篇一律都是人伦纲常之类以及依附其上的道统说教之类的内容,千百年来一成不变。在教学方法上,也是一成不变的:无外乎教学生识字,然后背诵书本上那些深奥到连一些成人也不知其云的文字。教学要求上也是一成不变的,就是让学生除了识字外,遵从书本上的说教去践行。教学手段上也是一成不变的,先生的话必须严格执行。为此,先生时刻板着面孔,高擎戒尺,随时准备落在那些不听话的孩子头上。孩子们学习的目的也是一成不变的,以学习一种超脱功利的道德说教内容来塑造一个高尚的心灵,然后去博取一个能光宗耀祖之类的充满功利的功名。至于学生的兴趣、身心成长,那就显得无足轻重了。

到了王国维的时代,西风东渐,一切都发生着脱胎换骨的变化。于是,自然科学被引了进来,学生的课本中有了声、光、化、电之类的内容,有了物理、化学、数学、天文学、地质学、航海学、生物学以及军事学等门类。

将西方的教育学原理和方法引进中国,并为中国的教育服务,王国维在这方面站在了时代前面。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他的一生可以说都在致力于西学中用。因而,当他看到不但实用类自然科学被予以施教,连音乐这类在当时国人的心目中与现实需要相隔很遥远的学科也开设了起来时,自然是特别欣慰。他说:“今日教育上有一可喜之现象,则音乐研究之勃兴是也。”他欣喜地看到,在短短的二三年内,出版了数十本用作教材的唱歌集,大城市里的小学里,基本上都设置了音乐课,有的地方还出现了暑期音乐研究会。但是,当他看到那些用于教学的音乐教材时,发现那些提倡音乐教学、提倡音乐研究的人当中,大部分人根本不知道音乐的价值。

为此,王国维指出,小学设置音乐教学的用意在三个方面:“调和其感情,陶冶其意志,练习其聪明官及发声器是也。”他指出,上述的三项用意,第一项与第三项为音乐课本身之事;第二项则是修身课与音乐课公共之事,而音乐课的目的,当以第一项与第三项为重;就第三项来说,它是修身课的补充和辅助,着意在形式,而不在内容(歌词)上。即使是没有歌词的音乐,它本身就含有陶冶人的品性,有使人变得高尚和平的功效,因此也就不必用修身课的材料来作为唱歌课的材料了。所以,音乐教学所用歌词的标准,宁用第一项与第三项,而决不用第二项。为什么这么说呢?他进一步指出,如果只是用“干燥拙劣之辞”,用来唱述道德上的教育与培养,那么,不仅“陶冶其意志”的目的不能实现,恐怕连音乐教育本身的目的也会失去。要达到音乐教育本身的目的,就当于旋律优美的同时,增加歌词的优美。就歌词的优美来说,今人所作的自制曲,实际上不如古代的那些名作明察。有人会说古人的名作,不一定适合于小学教育的目的与程度,但是,古诗中咏自然和古迹优美的,并不缺乏这样的材料。他说:“以有具体的性质而可以呈于儿童之直观故,故较之道德上抽象之教训,反为易解,且可与历史、地理及理科中之材料相联络。”

王国维对小学音乐教材中所选歌词的批评,放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中国的教育者最喜欢板起一副面孔搞道德说教,不仅语言课本上有很多此类内容,连音乐歌词中也有很多此类内容。如果这些歌词是针对成年人的,或许有其现实意义,但它们针对的是处于启蒙阶段的小学儿童。儿童的本性是天真无邪的,他们对世间所投的都是好奇的目光。这个时期对儿童的培养直接影响着儿童以后的人生过程,包括知识、思想、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等,从心理角度上来说,儿童时期的培养,直接决定一个人的未来。可以说儿童成长的周围环境和教育在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一个和谐良好的社会关系、充满关爱的安定环境以及丰富充实的生活,都是使儿童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长的要素。与此同时,教育在其中又起着关键作用。而那些道德教训,不说其“干燥拙劣”的一面,单就其用意来说,必得经过约束的手段才能实现。也就是说,儿童本应是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茁壮成长的,现在却被人纳入成人的思想范畴来施教,其用意就只能归于好心办坏事之列——它严重背离和束缚了儿童的本性。

修身正心治国平天下,这是中国古人读书入世过程中唯一的脉络。因而,那些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教育者就会拿其中的“修身”作为人生启蒙的必修课。至于自然界那些花花绿绿的树木花草、巍峨壮丽的名山大川、千变万化的天文气象、丰富多彩的地质奇观,还有各地千奇百怪的风土人情、五花八门的古迹建筑之类的人文景观,都任其成为窗外事。如果这是成年人的选择,那倒也无可厚非,事实上却是起自孩童时。这就不能不引起人的忧虑。通过中西教育的对比,王国维显然看出了中国传统教育中的弊端,即教育并不是遵从孩子的天性出发来施教的,而仅是成年人意志的体现。音乐是表达人们的生活情感的一种艺术,是应人类的精神需要发展而来的。中国人接受西方教育的方法,将音乐用之于教学当中,当然是件好事,但是,他们仅接受了西方的形式,却没接受西方的用意,音乐应该是“调和其感情”和“练习其聪明官及发声器是也”。因而,用于教学的音乐重在其旋律和歌词的优美。

同类推荐
  • 单读20:新新新青年

    单读20:新新新青年

    这一辑的《单读》首先来自我们在互联网上持续了一年多的“新青年”和“公开信”计划,我们向更年轻、更广泛的写作者群体征稿,与他们通信,希望以此来追踪一代年轻人的精神轨迹。也都是有点浪漫气质的共同体行为。对一个希望借助文学向前看的思想阵地而言,这个题目的意义不言自明,我们几乎想都没想就决定了它。事实证明这几乎是《单读》最为艰难和曲折的一期。稿件来源变得更广,作者更新,如何取舍,怎样编排,与主题之间的关系,都需要逐一讨论,编辑之间出现了空前的分歧。
  • 中国人的修养

    中国人的修养

    中国人或许是最保守、最固执,亦最利己的族群,他们有着发自内心的真诚和善良,却从未试图将这种真诚和善良变成社会的公共精神。
  • 还他一个“不过如此”:谈国故与文明

    还他一个“不过如此”:谈国故与文明

    《还他一个“不过如此”:谈国故与文明》讲述胡适先生的国故与文明情节,本书收录了整理国故与打鬼、我们对于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文学改良刍议、打破浪漫病、眼前世界文化的趋向、当前中国文化问题等文章。本书宣传了胡适对世界最本真的态度和胸怀。
  • 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研究

    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研究

    《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研究》以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为主要内容,将前沿性媒体运营理念与实战性媒体运营实务相结合,涉及媒体实务、媒体运营、新媒体、传媒思想等方面。《区域性媒体运营策略研究》对区域性媒体的运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既可作为高校传媒专业参考用书,也可为传媒从业人员提供指导。
  • 陈力丹带你读新闻传播学经典

    陈力丹带你读新闻传播学经典

    恩格斯说:“新闻事业使人浮光掠影,因为时间不足,就会习惯于匆忙地解决那些自己都知道还没有完全掌握的问题。”不论外部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读书对于弥补新闻从业人员的缺陷都是必要的。为鼓励读书,自2011年8月至2015年12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陈力丹在《青年记者》主持“读新闻传播学书”栏目,形式为陈力丹导读按语+3篇学生的读书笔记,组织学生读了53本书,共发表读书笔记162篇。经过进一步筛选,《陈力丹带你读新闻传播学经典》将书目压缩至41部,新组织了2组我国新闻传播学界不熟悉的传播学格拉斯哥学派的两个系列书(共5本)的读书笔记(共5篇)。这样,本书共涉及关于46本书的128篇读书笔记,这些书的选择和关于这些书的读书笔记,对于在读的和未来的新闻传播学本科生、研究生,在读书方面会有一定引导意义。本书所列,大部分是与新闻传播专业有关的书,按大的主题分为9个专题,从马克思的经典论著到我们对互联网的认识,涉及新闻生产与传播、传播主体、传播史、传播理论、传播政策、传播现象、电视批判等方面。
热门推荐
  • 我穿越成了彪

    我穿越成了彪

    见义勇为的我挂了,嘿,我又活了。本以为是老天开恩,谁知道……我变成了一只小老虎,刚出生,还很萌的辣种。在我强烈的求生欲下,我开始为了生存而奋斗。然而……摔!凭什么我一老虎,竟然打不过一只小兔叽啊!
  • 圣职远程战士

    圣职远程战士

    觉醒出的稀有职业远程战士,却被人当做废物职业来看待。因为职业的特殊,想要获得技能也是一件难事,但她却从我的生命中,给了我新的希望。
  • 坠魇

    坠魇

    故事的开始在一个平凡的山脚下,是命运的安排还是上天的愚弄。
  • 我成了主角公敌

    我成了主角公敌

    系统:我们的任务是,抢主角的气运,抢主角的机缘,抢主角的一切!宁凡:???系统:放心,有本系统罩着,谁都干不过你!……当宁凡穿越异界时,好不容易觉醒了系统,结果却发现有些不对劲。当别人走上前途无量的主角之路时,宁凡却已经成为了所有主角的公敌,而且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当别人各种机缘气运不断时,宁凡却要作着大死去干翻这群得天独厚的“主角”。这一切真是……太TM的扯淡了。“大家好,我叫宁凡。因为某些不可抗的特殊原因,我成为了一群变态的公敌,并且还带了一个坑逼系统。如你所见,我的生活很刺激,极其刺激。因为有无数开着外挂的妖孽是我的敌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号——主角!”“我的任务就是……干翻他们!”
  • 我要真会除灵还当个锤子除灵师

    我要真会除灵还当个锤子除灵师

    陆鹤一到店,所有除灵师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陆鹤,你今天又被妖找上门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画两张符,要一张五雷符。”便排出百元大钞。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被妖缠上了,所以才来买符!”陆鹤睁大眼睛说,“你们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那只邪灵把你拖进鬼域里,用水果刀捅!。”陆鹤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被妖馋不能算馋……怨念!……除灵师的事,能算馋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我一纯情宅男”,什么“招灵体质我有什么办法”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注:简介也就图一乐内容害得康书嗷
  • 夏生花枝终折枝

    夏生花枝终折枝

    夏晓晴本以为这一生她会孤独平淡地走下去,她也习惯了一个人。原来夏娃是亚当的肋骨,夏晓晴也注定了是别人的肋骨。她爱不起温润,不敢再爱刘杨,却对左亦白越陷越深。清冷俊逸如他,设下温柔陷阱,只因既然你敢走进我心里,你的眼里自然也只能有我。夏晓晴崩溃:你别再撩拨我,我会认真的。左亦白说:我要得起你的认真。你的下半辈子我包了。不,你的上半生,我都包了。过往,我帮你讨回。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自此,你是我眼里最绚烂的夏花。为你,我自当不复叹岐路,马前尘夜生。
  • 探魔录

    探魔录

    故事发生在上个世纪的上海滩,探险家陈冲的女儿被一个神秘的生物控制。陈冲为了找到自己的女儿,集结了女道士周倪虹有着变异血统的神枪手苏靳严,研究尸体再生的诸葛生。这个小分队将揭开暗黑力量要统治人类的巨大阴谋。
  • 末世最强武团

    末世最强武团

    普通大学新生林枫带领一帮好兄弟从末世动乱开始一步步艰难求生最后建立新世界秩序的故事。这里有活尸!这里有变异兽!这里有吃人的怪物!但这里更有人性的光辉!不一样的末世!一样的人性!
  • 荣耀王者在斗罗

    荣耀王者在斗罗

    前世荣耀王者许陌离因“机缘巧合”来到斗罗世界;继承了曜的中二属性与技能,星辰之剑上的十二颗星星映照着他那充满希望的未来;前世书迷的他了解基本情节,在这个陌生有熟悉的世界又会闯出什么样的风采;没有系统,只有解锁召唤的一个个来自王者峡谷的英雄,陪他走完这看似艰难的路程。
  • 庶夫良缘

    庶夫良缘

    结婚当天新郎私奔表妹丢尽脸面,婚后独宠姨娘。晾她八年之久,原以为多相爱的一双人。为了求娶公主不惜一杯毒酒送发妻,那就带着你疼爱的高氏和你的性命给我徐锦之垫背!时光倒流至洞房花烛,看着眼前迷昏的夫家小叔。徐锦之蓦然有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