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184200000010

第10章 作家论(8)

《炮群》作为朱苏进80年代创作的总结,和《绝望中诞生》一“左”一“右”的摇摆,已然昭告了朱苏进旧有矛盾格局行将打破。由于矛盾对立带来的紧张叙述,由于缺乏来自本文以外的调节机制的缓解与控驭,任其愈演愈烈的结果不是自行崩毁就是自我解脱。事实正是如此。进入90年代以后,朱苏进开始缓和“紧张状态”,主动消解“矛盾结构”。他一方面放飞自己孤傲的灵魂,让它逃离现实,完全遁入冥想的蓝天;另一方面松弛自己矜持的面孔,让它温和地正视现实,在世俗人生面前露出轻松亲切的微笑。也就是说,朱苏进的小说创作开始“一分为二”地向着理想与世俗的两极分化与推进。他创作于90年代的第一部作品《金色叶片》就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作品的取材和切入角度(以警卫员和首长千金的情感纠葛来透视司令员及其子女的感情世界)在朱苏进过往作品中甚为罕见,通篇不以“力”胜而以“情”长。“杀人如麻,战功累累”的司令员在垂暮之年陷入对被自己当年所亲手扼死的东洋兵“小疙瘩”的一种惋惜、怀念甚至是歉疚的情绪纠缠之中难以自拔。战争反思的严峻主题被缠绵的温馨平和的人情味所包笼、所化解,思想的锋芒钝化了,却变得亲切随和,反而更易于被接受了。循若此一“极”继续推进的是《咱俩谁是谁》,题目中就透着几分轻松、随便甚至是油滑,而且这种调子贯彻全篇,读来毫不费劲,亦可感受到作者在写它时的那份顺畅、左右逢源和得心应手的洒脱。三位上校军官虽然仍是“高质量”的,但并不为坚执于高远理想而牺牲现实享乐,而且恰恰相反,他们在旅途上在舞场中各逞其强尽显风流,雅俗并举自得其乐。不少人读完此篇都得一结论:朱苏进入俗了。

其实这仅仅是一个方面,而且还并不是最重要的方面。在另一个更重要的方面即“理想化”的一“极”上,朱苏进与此同时连续推出了《战争自尊者》之一、二部:《四千年前的闪击》(载《小说家》1991年第5期)和《祭奠星座》(载《时代文学》1992年第2期)。不难看出,这两部作品比上述两部作品写得更认真也更费劲,但是也更不好读。这显然是与朱苏进将它们作为“通俗小说”尝试的初衷大相径庭。情节并不一定导致通俗。这两部作品虽然情节离奇,但骨子里的孤傲却使它入俗不得。可这又确实是两部面貌新奇独特的小说,也可称得上是朱苏进的创造,我们姑且把它们称作“战争幻想小说”。其中的背景、环境、情节、人物等等无一不是超现实的,而惟有超现实的“载体”才能承载朱苏进审美理想的极致——它包括审美化地看待战争艺术、战争智慧、战争景观和战争手段;审美化地塑造集人格、理想、侠义和武功于一身的军人,并将这种军人推向为战争而战争、为对手而存在的纯粹军人境界,就像《祭奠星座》中那支蓝星部队的圣歌所唱:“假如我击败了伟大敌手/胜利后不免忧愁/从此我满载荣誉却无敌手/哦,敌手,敌手。你是我的忧愁/没有你我分文不值……”在这里,一切关于战争性质之类的现实的功利的种种羁绊统统被抖落个干净,朱苏进于冥想中放纵自己的心灵追索优美的极致,因此“在写《祭奠星座》时,他就感到无限痛快。这痛快甚至拒绝与人共享”。也可以这么说,这两部小说才是朱苏进真正为自己写作的小说,是他压抑已久的关于军人与战争的梦想的一次痛快淋漓的宣泄,是他困厄已久的灵魂大胆呓语的一次真实记录。

朱苏进在《炮群》以后“两极分化”的创作轨迹已经被清晰地勾勒出来了,剩下的问题是如何评价他的这种创作嬗变?很清楚的一点是,面对这匹无羁难驭的矛盾的烈马,朱苏进不是像莫言那样贴住马背任其狂奔,更不是想方设法去加以驯服,而是逃避激烈与冲突,主动从矛盾中解脱出来,只让思想或灵魂在马背上飘然远去,而让身体退下换乘上一匹毛驴。也即是说他将矛盾的自我“一分为二”,一半去写理想,且写得更尽兴、更纯粹、更玄妙,另一半去写现实,亦写得更轻松、更自如、更圆熟,而且速度和产量都比以前有了明显提高。

然而,另一方面,矛盾的消解同时也带来了力度和深度的消解,严峻现实的迫力的消解,一种艰涩凝重的语感的消解,乃至整个过往朱苏进风格的消解。两相比较,这个代价是否太大了一些呢?当然,这种新的创作路向也为朱苏进开辟一种新的有前景的创作风貌提供了可能,但是否也传达了某种不祥之音呢?他从重体验到重玄思、从重现实到重理想的逐渐倾斜,是一种对审美风范的主动择取,还是生活感性日见稀薄以后一种别无选择的选择呢?——他于1993年初最新创作的中篇《接近无限透明》和《孤独的炮手》都是在理想这一“极”上的继续延展(前者在回忆少年生活中提供了孟中天式的“超人原型”,后者则以现代传奇的形式塑造了又一个纯粹意义上的军人李天如),这让我隐隐地产生了一种担忧:朱苏进今后能否在形而上(提炼思想)和形而下(还原生活)两个向度上继续保持平衡地向前推进?

此外还有,我曾在《半部杰作的咏叹》一文中指出的他在《炮群》中集中暴露的那些局限性,比如其中最要害的一点是他笔下人物性格类型化即“朱苏进化”的问题能否有所改观?——我之所以特别强调这一点,是因为我认定这将有碍于他大家风范的最终形成与完善。我认为有必要在此重申,在我看来,区别一个大作家和一般作家的重要一点在于:前者是人物一旦活起来便将冲出作家为之设计的轨道,使作家不由自主地跟着人物走;后者则是牢牢控制住笔下的人物,让人物自始至终跟着作家走,甚至将人物全部笼罩在自我个性的巨大浓荫之下,成为一种类型化或作家性格化的产物。

总之,90年代对朱苏进将是一个充满了诱惑、机遇和挑战的年代。

周涛:在哪里“游牧”?

1990年,散文集《稀世之鸟》悄然问世了,先是在朋友中赞誉鹊起,两年后又获全国性散文奖,但一直没有得到散文界的公开赞扬和评论。这种非正常也不公正的反应并没有影响周涛的创作激情——1990年、1991年两年间,周涛沉浸在散文长卷《游牧长城》的炮制之中,他要以此进一步向散文界挑战并彻底征服散文界。他对此极为亢奋和自信,甚至自我陶醉自我佩服得不行——“嗨,你不知道我是怎么写这本书的,我简直不能自己——****,这样精彩的语言是我写出来的吗……”

1992年,当《游牧长城》在《中国作家》第3期和《人民文学》第6期推出时,情形颇有点类似《稀世之鸟》——一方面是同道好友间先睹为快、相互推荐、竞相传阅与评说;另一方面是“散文界”继续沉默,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这下有点激怒周涛了,他再也不甘寂寞了,他要跳出来自己推销自己,自己给自己一个定位。他那一大通关于“散文的前景”的狂傲放言就多少带有这样一种情绪的发作——他讽刺散文界“是一座没有生命的橡皮城堡,沉默而又固执;你找不到门,也找不到沟通的渠道;你不知道那里面的人为什么要坚守他们的阵地、城池,而且看来他们永远还不打算投降”;他不无幽默和刻薄地给这个“界”归纳出“病人养病鸟”、“正宗丈夫心理”、“沉默主义”等八种病态;他在极力推崇贾平凹“一人之劳作足抵散文界全部人马十年之功绩”之后,又将自己和贾进行了一番“各有风格,难分高下”的比较……真是快人快语,奇文狂思!

如果说指望“乱世用重典”,沉疴下猛药,对一个萎靡疲软的“散文界”猛击一掌以求振作的话,倒也尚无不可。但为什么一定要他们“投降”呢?(这是不是有点想“入主中原”的味道?)而且你既然认定那是一个刀枪不入的“橡皮城堡”,那你为什么又对它耿耿于怀呢?说穿了,其实内心里仍然渴望得到那个“界”的承认,在豪语、激愤和不屑一顾状的另一端恰恰泄漏了浮躁和脆弱的心理,或者叫作强悍其外、脆弱其里吧。这就大可不必了。把文章做好比什么都管用,何必计较一“城”一时的褒贬呢?好文章总是有知音的,终究是不会埋没的,正所谓“甘苦寸心知”、“江河万古流”罢。

无论如何,《游牧长城》毕竟是周涛这个“从九岁起就被关在长城外的汉家牛犊”将近四十年后又以一个北方游牧者的身份——以“人面羊身怪”的眼光寻找血缘、精神和文化的根——通过审视长城解读心灵和历史,借以释放终生难解的矛盾情结的呕心沥血之作。历史给他的契机是80年代末他为大型电视系列片《望长城》撰稿。对那堵“东方老墙”整整两个月的追随、凝视、触摸,使他突然感到被某种神秘的力量所击中、所进入,有一点神明附体、精神受孕、灵魂出窍之感,于是开始在一种沉醉痴迷的情状中“生产”。可以说,这也是周涛人到中年,智慧成熟,笔力老到,精气沛然,创作心态健旺豪迈的鼎盛之作。它带来的大致是两类反应:第一类是初读周涛者不免拍案惊奇,连呼“气势沉雄,警句迭出”,颇有大喜过望之慨。这是因为他们不曾领教周涛手段如此了得。第二类是熟识周涛者兴奋欣悦之余,犹觉不够过瘾,甚至还有些微失望。这是因为他们一贯笃信周涛端的厉害,期望值太高的缘故。也就是说,在他们眼中,《游牧长城》并未达到周涛自诩和人们期待的高度。我即属于这一“党”。在我看来,《游牧长城》尚有两点不足。一是内容方面,周涛对长城总体把握、体验与洞察所达到的平均值并未超过他对“哈拉沙尔”(《哈拉沙尔随笔》)、昆仑山(《蠕动的屋脊》)和“吉木萨尔”(《吉木萨尔纪事》)的深厚积淀,至多是一次大面积大容量的平面推进,甚至还有少许篇什尚未达到先前水准。其实这也是很难苛求的,毕竟“游牧”才两个月,要对每一个景观和物事都做到厚积薄发谈何容易?二是形式方面,如此十余万字长篇,却不见与之相媲美的形式架构上的经营与创意,基本上只是一种关于长城的游记或随笔的连缀。虽然周涛关于“散文的意思就是自由文,自由是散文的生命”的主张大致不差,但这并不能否认艺术形式的重要性和独立价值,也不能成为自己疏懒于艺术形式创造的借口。

近年,周涛的重要作品还有断续发表的《读(古诗源)二十三记》,这也是值得我们特别予以重视的。如果说前者是在长城上读史,那么后者就是在古诗里读史。正如我在“中篇”里分析过的,自然与历史可以说是放牧周涛思想之马的两个雄深辽远的大牧场。他先前为天山南北雄奇壮美的自然风情而吟唱,后又为农业文明刀耕火种的历史厚壤所迷醉——无论是在对自然的礼赞还是对历史的慨叹中,他都注入人生的体验、感情和智慧,使之相沟通、相交溶、相撞击,从而升腾起一种思辨、一种哲理,给人以点化、启迪和醒悟,充分显示出作者的睿智和理性高度。这似乎已成了近年周涛散文创作的一般思路。(其实也不妨看做他当年诗歌创作“模式”的一个翻版,由此亦可见一个人要改变自己是多么难。)这个思路有效地发挥了周涛的种种优长,但也开始显露出它作为一种“定势”的局限:周涛总是先将自己定位在一个听到“神喻”的高度上,然后居高临下地开始他“以势压人”、“得理不让人”(周涛语)有滔滔雄辩,满足于一种自我喧嚣。他更像一个演讲者,乐于“告诉”你这样或那样,而不是亲切随和地向你“倾诉”他内心的感受和情绪;他又像一个健美表演者,热衷于在舞台上努力隆起全身的每一块疙瘩肉,然后沉溺于一种自我陶醉、自我欣赏之中,也许令体赞叹却难以亲近;他不是虽有内功却不事张扬而悠然自得的太极拳师,更不是和你傍肩散步娓娓而谈的老友(尽管他主张散文的“散”就是散步的“散”);他也像一匹兀立荒原的“北方的狼”,但只给你展示仰天长嗥的雄姿野性,却难得一见它蜷缩洞中时的舔伤呻吟(虽然后者的形象也很动人,就像包扎伤口的战士,亦如周涛《猛禽》中所描写的泣血的鹰);他掩饰痛苦,也善于消解痛苦,因而也丧失了部分真实和力度……

周涛什么时候能像敞开他的思想、智慧和才华一样也敞开他的内心,坦率而自然地流露他内心最隐秘的情感,尤其是作为一个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那一部分真实情感呢?(这在周涛笔下实不多见,但偶有流露如诗作《遥远》中描述的“我恰被一粒遥远的思念”所击中的那一刻,确实美丽温馨而忧伤动人)如果能这样的话,不仅会丰富他的情感层次,调适他阳刚硬猛的风格,稀释他过强过直的哲理与思辨,而且还能进一步拓宽他散文表现的疆域。我的问题或许是:周涛思想的神骏在游牧“天山”(自然)和“长城”(历史)的同时或以后,能不能再游牧到心的草原上去呢?

结语:告别“三剑客”

我的所谓告别“三剑客”,包含如下三层意思或三点希望。

同类推荐
  • 极高明而道中庸——陶渊明论析

    极高明而道中庸——陶渊明论析

    本书立意陶渊明“极高明而道中庸”的人生境界,并结合其对人生独特而超越的思考、其诗文创作的高妙意趣以及中外大量相关例证来论析这一境界的意义与价值。
  • 有间文库:老舍短篇小说集

    有间文库:老舍短篇小说集

    包括:赶集,樱海集,蛤藻集,火车集,贫血集。《赶集》收有文章15篇,包括:《五九》、《热包子》、《爱的小鬼》、《大悲寺外》、《马裤先生》、《微神》、《抱孙》、《柳家大院》、《铁牛和病鸭》等。此集子展现了老舍的现实主义风格和特有的北京韵味,情节连贯,故事性强,语言精练,通俗明白,笔下人物鲜活。老舍多描写底层市民人物形象系列,以一种深切的,忧虑的,思考的目光来同情关怀底层民众的疾苦,展示了对民族命运的关注,同时,又有一种幽默讽刺的意味掺杂在里面。他的作品对现代文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樱海集》(1935年,人间书屋社)此书是老舍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了《上任》、《牺牲》、《柳屯的》、《末一块钱》、《老年的浪漫》、《毛毛虫》、《善人》、《邻居们》、《月牙儿》、《阳光》10部作品,是老舍爱好者不可不品的琼浆佳酿,里面绝大部分作品都可称得上“人物素描”的至高典范。
  • 幽默无处不在

    幽默无处不在

    本书是吴玲瑶幽默散文选集,书稿从生活出发,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用一种或轻松、或辛辣的手法写出来,让读者忍俊不禁,同时又收获颇多。《幽默无处不在》中收录了幽默处处有、童年随想、开会睡觉、爱吃谈吃等等许多幽默故事。
  • 天边的晚霞(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天边的晚霞(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通过阅读本书,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引导读者从不同角度去品味原文的主旨、情境、意蕴,在给读者以视觉上的愉悦享受的同时,也为读者带来广阔的想像空间。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引领读者领略散文的真貌,同时启迪心智,陶冶性情,进而提高个人的审美意识、文学素养、写作水平、鉴赏能力和人生品位。
  • 笔尖的舞蹈

    笔尖的舞蹈

    10年前,80后作为新兴名词,在青少年坊间流传;10年后的今天,80后业已成为当前社会各个层面的重要力量——他们将决定这个国家未来50年,或者更久远的命运。而80后作家和诗人,则是这个群体的灵魂。本书讲述了80后这代人心灵和思想的成长历程,同时也为读者展现了80后作家群用笔尖描绘的青春之舞。
热门推荐
  • 千古帝王梦

    千古帝王梦

    一个新的故事。希望能写的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洪荒燃灯传》

    《重生洪荒燃灯传》

    一个现代人穿越到洪荒后的生活,看他如何纵横洪荒,实现心中所求。
  • 英雄联盟之续写神话

    英雄联盟之续写神话

    野区无冕之王征战八年,黯然退役。老兵永不死,只是渐凋零。当他再次睁眼时,发现世界焕然一新,当一切重来,他是崛起还是沉沦?当他再次走向赛场时,他决定要用他的双手,捧回一个世界冠军。不,是很多个。PS:请观众老爷们收藏下,动下手指收藏下就可以了。谢谢!
  • 风雨中华帝国:帝国盛世·隋唐盛世

    风雨中华帝国:帝国盛世·隋唐盛世

    本书以讲史形式阐述自隋文帝建立隋朝至唐太宗统一地方割据政权建立唐朝之间的历史。涉及的重要人物事件有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魏征、玄武门之变、安史之乱等。本书采用亦史亦说的方式,向读者娓娓道来。把一部隋唐史叙述得生动活泼、故事性极强。
  • 足不出户改变世界

    足不出户改变世界

    江白买了个游戏机,他发现游戏能够影响现实,他发现,游戏中的身体“二重”具现到了现实世界中。他发现,妖魔鬼怪在不断出现。然而又是那么的不堪一击。
  • 创世绘

    创世绘

    公元3000年,污染严重,温室效应导致海平面上升,温度极端。人们为了活命被迫舍弃陆地,迁往在海中漂浮的巨大透明玻璃瓶——海陆隔离区。从此,陆地被称为“现世”,海下居住区称为“浮世”。几只由于非法实验室爆炸,得以逃脱的“小白鼠”随着人潮迁往海陆隔离区之一的诺亚,开始了寻找各自身份的旅途。
  • 太虚幻镜

    太虚幻镜

    仙山浩渺,云海无边。仙门之中,仙人正在给晚辈讲道。师祖,当年你是怎么开始修仙的?呵呵,当年啊,那是多少年前呢,当年一个跑堂的小厮偶然碰到了一只破烂的铜镜,我的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 这古代,我也为你穿了!

    这古代,我也为你穿了!

    一个是清浅佳人,一个是竹西才子,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奈何一别两宽各生欢喜?前世,她比谁都更想要相信沈迉筠那般作为是因喜欢二字,可她也比谁都害怕不过是自己一厢情愿。万一那不过沈迉筠对待女孩的定式万一沈迉筠只是暧昧的各中高手万一沈迉筠于她连好感都不曾有过,只为了捉弄她…………哪怕毫厘之差,她若会错了意,便什么都输了。她不是沈迉筠,有万般把握笃定他们是两生欢喜。………那日落水,魂穿邑朝。她只以为是最后一次见到他。她为他弃了王爷公子的缱绻情深,为他陷入宫墙闱斗,为他拾着一份寂静欢喜……天不绝人愿,故使侬见郎。今生偏又遇着他。“浅浅,我来找你了。”众里寻她,跨越时空浩瀚,为你,千千万万遍。——————————————————池浅浅,你只道沈迉筠是前尘往事,再无瓜葛。曾谙,我们终究是回不去了。
  • 优秀员工落实责任的24堂课

    优秀员工落实责任的24堂课

    有效落实,创造卓越市场业绩;积极担责,塑造完美职业态度!身处职场,责任无处不在。责任的关键在于落实,落实才是硬道理。本书为读者提供了落实责任的有效渠道和方法技巧,旨在提高读者朋友落实责任的能力和水平,以求在事业上迈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