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4184200000037

第37章 作品论(11)

学习欧.亨利易犯的另一个毛病就是不自然:为了把悬念编得更圆,反而露出了人工的蛛丝马迹。《紫色故事》在这一点上未能幸免。“立功证书”变成了“离婚证明”,绝是绝了,也不是没有可能,但最后短短的几句解释却给我们留下了一点疑问,经不住仔细的推敲。且不说杜三牺牲时想出这么一个点子是否可信,他的战友伪造离婚证明是否可能,这里只探究一下杜三的心理动机。按作者的说法,杜三这样做完全是出于他对杜三奶奶的深厚感情,“如果杜三奶奶知道他死了会受不了,说离婚让杜三奶奶好接受些。”往深里想想,我倒觉得恰恰相反。杜三死了,但他们的感情还在;杜三要离婚,要抛弃杜三奶奶,那么感情死了,杜三也失去了(等于死了)。虽然都是不幸,但两害相较取其轻,对于一个深爱着丈夫并且笃信丈夫也同样深爱着自己的女人来说,究竟哪一种结局会让她更好接受一些呢?总而言之,最后的解释不够理想。另外,真正标准的欧.亨利式的结尾应该是悬念冰释便戛然而止。如果你还“止”不住,还非得再解释一点什么、补充一点什么,那就说明你学得还不到家。

再挑剔一点看,《紫色故事》中比较明显“不到家”的地方是“鬼子进村”以后搜捕到杜三奶奶家的那一段,其中的描写和对话都飘散出某些抗日电影和戏剧的气味,显得概念化和漫画化,是最无光彩的段落。此外,少数语言如“杜三奶奶人高马大,肩宽体胖”,“杜三奶奶红光满面,热情激荡”之类,显然是拾人牙慧,而且与通篇极不和谐。虽然此类语言出现得并不多,基本上算得是“瑕不掩瑜”,但我想还是指出为好。因为张慧敏已经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语言,只要找准语感,自自然然地写下去,摒除杂质,不要做作,这就对了。

《红雨》的魅力不在悬念,最精彩处也不是结尾,《红雨》里没有欧.亨利。尽管读完了小说我才知道什么叫“红雨”,但那也不是悬念,而只是一种“历史”。樱子和良子最后的遇难并不出人意料,都是读着读着小说就可以预见得到的。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小说做了充分的令人信服的铺垫。《红雨》的魅力不在于结局,而在于人物走向结局的过程。

良子媳妇一上场就活鲜鲜、水淋淋——“穿一身宝石蓝的粗布衣裳,衣裳做得合体,衬得腰是腰,腚是腚的……良子媳妇好像老是在笑,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效果是因为良子媳妇的那张嘴。良子媳妇的嘴红红润润的,很小,老是闭不上,嘴角带一丝似隐似现的笑纹,那笑纹一直通到腮上面的酒窝里。”在那个桃花怒放而危机四伏的傍晚,良子媳妇就这样乐呵呵地去看“有喜了”的新媳妇樱子,俩人说了一些很女人味的话之后嬉闹着道别,然后是良子媳妇回家、睡觉,再然后是“狗子”进村,良子逃跑,直至樱子被“放天花,下红雨”……整个过程写得详略得当,三个人物虽然着墨不多但都颇为精简传神。每一个细节甚至每一句人物对话都不仅铺垫着结局,推进着情节,而且处处照应着一种对比关系,使这个自然得有些散漫的“过程”统掣于一种无形的小说结构之中,从而显得“形散而神不散”。

《红雨》的结构主要表现为作者对一种反差关系的悉心把握。这种反差又是通过良子媳妇、樱子、良子和“狗子”之间的对比“显影”出来的。归纳起来说,大致有两重反差:一是善良与残忍的反差,二是美的憧憬与美的毁灭的反差。山里的人们是善良的——最初良子媳妇警告樱子“夜里睡觉灵醒点”时,樱子满不在乎:“反正铁匠不在家,又不会抓我”;当村人们看到“狗子”刨坑时,“脸上一片迷惑”;当“狗子”将樱子埋没到双腿时,村人们仍然善意地担心“这样折腾一番,孩子怕是保不住了”;当土埋到腰时,村人们开始着急,“人快受不了啦,怎么还埋”;当“那个兵提着镐头走近樱子”时,村人们还一厢情愿地想,“那个兵是要挖开土把樱子放出来”,而“担心樱子是不是已经憋死了”,直至“兵抡起镐头,村人们才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整个天空都红了,一派落英缤纷的壮观”。就这样,“狗子”以惨绝人寰的兽行报答了人们的善良。

善良的人们又总是憧憬美好、热爱生活的——樱子把全部的美丽愿望都寄托在肚子里的小生命上面。在她走向遇难的全过程中,作者四次反复写到她“用手捂住肚子”这一细节,就是对这一点极具匠心的强调。良子夫妇的梦想则是一个殷实美满的小家,作者非常别致地在他们做爱时的“脑电图”上描绘出了一个“绚丽的世界”——“一会儿是他们的三个儿子,如同竹子拔节一样地疯长,一会儿是秋后金黄的粮食如同瀑布一样流进粮垛,一会儿是那双有着厚厚的跟的棉鞋,舒舒服服地套在良子脚上的样子”……实惠又实在,整个一个“农家乐”。然而,这个梦连同樱子的梦都在那场悲壮的“红雨”中遭到了无情的毁灭。也就是在“那一刻,人群一下子就成了一座红色的群雕”。

两重反差连结三个人物共同走向一场“红雨”,三个“点”互为呼应观照,形成一个艺术的“场”。精心结构而又不落痕迹,写得于净利索而又从容舒展(就是结尾时良子出场后略显拖沓,可以处理得更简洁些)。比较《紫色故事》而言,它也许没有那么“巧”和“绝”,但却更见自然、圆润和浑然整一。坦率地说,我更喜欢《红雨》。

《寻找辉煌》有点奇——二姑和同伴手拉手走到悬崖边即将慷慨赴死之际突然听从爱情的召唤抽身而走,而且竟然从六个“狗子”的枪口下死里逃生有点奇;二姑最后在枪声如豆的战场上突然跃起,面对一挺疯狂扫射的机枪,端枪疯打着迎上去“送死”的壮举同样有点奇,而且都奇得有点让人难以置信。作者的目的似乎不是让人相信实有其事,而是试图通过这两件奇事揭示出一个女战士从贪生到赴死的性格逆转的内在逻辑力量。这个有力量的逻辑就是:爱情重于生命,名誉高于爱情。

二姑因为少女情窦初开的爱情而临死求生,二姑又因为真正的战士应该有的名誉而生中寻死,她寻找死是为了那份不该属于她的沉重的荣誉和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无愧于战士的称号。为此,她选择了死,结果找到了“辉煌”。这样的抽象和提炼也许把小说弄成了一堆概念,其实小说并非如此,小说写得还是很形象、很细腻、很饱满的。二姑在悬崖上面对云雾所产生的有如棉花垛一样的联想和感觉、政委宣读文件时用石头压住一页文件的动作、二姑冲锋过程中乃至倒下前对敌机枪手“小白脸”的关注等细节都可以说明这一点。更能说明问题的还是作者对二姑复杂性格微妙变化的余味绵长的“粗略把握”。说它粗略是因为着墨确实不多,说它有余味是因为它经得住一点咂摸。比如:二姑在悬崖边上的贪生其实是怯懦中有勇敢,“怯”于未能坚定到底,而又“勇”于向着“狗子”们一路高喊着冲过去;二姑在战场上的“寻死”又其实是勇敢中有怯懦,“勇”于面对枪林弹雨义无反顾,而她猛地蹿起疯野地跑正是为了压制心中的犹豫和恐惧,最后她在薛二贵怀里也坦率地说了“其实,我不想死”。如此等等。

从短篇结构艺术的角度看,《寻找辉煌》的关节点在于一个人转变在两件奇事之间的因果关系。正是由于这样的选材和取舍,才保证了它和前面两篇一样的“短”。

我对《短篇三题》的全部评述到此结束。至于它们究竟写得如何,是否像我所说的一样,相信读者诸君自有公论。我最后还要重申的一点是:短有短的难处。张慧敏作为一个小说新手,能写出一组这么短的短篇,而且在这么短的短篇里又写出了这么多有意思的“意思”,实属难得,应该祝贺她。

9.战争巨片的探索与推进——电影《大决战》第一、二部观后

我向来认为,中国革命战争文学艺术的土壤雄厚,作家艺术家若涉足其间广拓深耕,或将有奇迹创造。但是,我们这种等待委实过于漫长了些,时至今日——长征已经结束五十五年,抗日战争已经结束四十六年,解放战争已经结束四十二年——不客气地说,文学作品中还没有出现一部能与这段历史相称的鸿篇巨制,就像《战争与和平》、《静静的顿河》。而至于电影艺术,我也曾持相同的低调评价,甚至在五年前我还撰文指出过它较之于同时期的军事文学创作更慢一拍。在那篇题为《电影模式与思维结构》的“门外影谈”中,我对当时军事题材的电影现状表示过深深的不满,和由此生发的更加深长的期待。

因为在我看来,历史,特别是社会发展重要转捩阶段的历史,毋宁说往往就是战争史了。而作为视觉艺术的电影,作为综合艺术的电影,用来再现战争历史及景观,无疑要比文学和其它艺术更容易更真实更直观地展示出战争那无与伦比的魅力。电影史上在这方面已不乏先例,以至于谈“二战”不能不谈诺曼底登陆,谈诺曼底不能不谈《最长的一日》。甚至在苏联还有这样的说法流行:年轻人欲知卫国战争么?请看《围困》、《解放》和《莫斯科保卫战》。近年来,我国电影艺术家们的战争巨片意识不断觉醒和强化,从《西安事变》到《血战台儿庄》到《巍巍昆仑》,正一步步向着真正的战争电影史诗艰难挺进,以至于使国人期盼再现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战争宏篇大著的目光渐惭聚集到电影创作方面来了。

《大决战》第一部(辽沈战役)和第二部(淮海战役)的上映,终于使我们深重的“史诗情结”得到了一次痛快的释放。我已经等不及观看第三部(平津战役),就不得不一吐为快了——因为我想,就譬如黑白对弈,如果在布局和中盘两个阶段已经大胜,那么,只要在收官阶段稍加留意,最终必胜无疑。对于历史的********来说是这样,对于电影的《大决战》来说亦当如此。

一部电影作品是否具有坚实丰广的思想内涵,往往决定其艺术品位和境界的高下。特别是对于战争巨片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很难想象一部长达十余小时的巨片,让人观后仅仅得出“场面宏伟”、“气势磅礴”等印象会成个什么样子。一部真正优秀的影片不仅要在银幕前震撼观众的心灵,击打观众的情感,更应该在他走出影院后继续震动他的思想,纠缠他的头脑。即所谓发人以深思,给人以启迪和醒悟。这就得靠思想的力量。大凡比较成功的战争巨片都曾在思想的发现与提炼上作过艰难的努力。《最长的一日》立足于这样一种战争观念:战争是愚不可及而又被不断重复的死亡游戏,个体生命在这种游戏当中收获的终究是个无。《莫斯科保卫战》张扬的是一种民族全力抗击外来侵略时迸发的势不可挡的激情,和这个激情所支撑的爱国主义精神。《静静的顿河》则着力描写战争给人类带来的一切光荣与苦难……我们可以对这些影片中表现出来的人性,战争观、人道主义等等提出质疑,但我们却不能无视它们有新意的或有深度的思想给影片所带来的独特的审美观照。

那么,《大决战》的主旨思想是什么呢?以我的眼光看来,可以借用陈毅元帅在淮海战役结束之后说的一句名言来予以表述:“淮海战役的胜利是独轮小车推出来的!”这句朴素而形象的话语实则道出了一个同样朴素而异常深刻的思想,那就是说,归根到底,********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虽然暂时地、局部地从某一个具体战斗来看,部队的多寡和装备的优劣可以影响或制约战斗的成败。但是,历史地全面地来看,决定双方胜负的最终的最根本的原因,既不是军事力量的对比,也不是经济力量的对比,而是民心的向背,即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的历史进程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而《大决战》的主创人员也牢牢地抓住了这一点,并且多层次、多侧面地给以反复揭示与形象阐释。

同类推荐
  • 精神自治

    精神自治

    透过《王开岭文集(随笔卷):精神自治(修订版)》,作为读者,我游历了一个人的精神地理,被那些从未见过的神奇风光吸引。那风光在日常的旅游地图上是见不到的。我不敢断言这样的地理绝无仅有,但我确定的是,这是当代为数不多的身兼多种文质的作家和作品。《王开岭文集(随笔卷):精神自治(修订版)》让我看到了一个智者、一位诗人、一颗良心、一个浪漫而冷峻的同时代人。这样一个夜晚,携上这样一本书,与之同行。我感到了雪的融化、心的欢愉和春天的临近。
  •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

    1845年3月,梭罗来到瓦尔登湖,动手搭建一座十英尺宽、十五英尺长的小木屋;7月4日,也就是美国的独立纪念日,终于如愿以偿地开始了那段在后世成为传奇的独居生活。两年后,他带着在湖边生活时完成的书稿,永远地离开了那座亲手所建的木屋。之后七年间七易其稿,直到1854年8月9日才正式出版。这部著作区别于先前文学作品的第一个特征,是其对自然巨细靡遗的描摹和引申。大至四季交替造成的景色变化,小到两只蚂蚁的争斗,无不栩栩如生地再现于梭罗的生花妙笔之下,并且描写也不流于表浅,而是有着博物学家的精确。
  • 唐宋词选释

    唐宋词选释

    《唐宋词选释(最新修订本)》由国学大师俞平伯先生选注,选录唐宋词二百五十一首,分上、中、下三卷。上卷为唐、五代词,共八十七首。中、下卷为宋词,共一百六十四首。中卷题为“宋词之一”,下卷题为“宋词之二”,即相当于北宋和南宋。《唐宋词选释(最新修订本)》选词面广,力求体现词家之风格与词之发展。注释精当权威,尤其重视对词作真义的揭示和用语源头的发掘。是唐宋词的权威选本,也是不可多得的经典文学读物。
  • 故园往事·二集

    故园往事·二集

    本书是《故园往事·一集》的姊妹篇,记录了作者对自己少年时代种种往事及身边人物的深刻回忆。由“血亲”“自我”“生计”三部分构成。通过朴实流畅,生动清新的文字讲述了一个个让人感慨万千的故事,表达了浓烈、真挚的亲情与乡情。读来令人思绪万千。
  • 背面

    背面

    本书共分为四章,分别是内心的村庄、背面的忧伤、远行的足音、这些年,讲诉了作者在生活中的经历。
热门推荐
  • 弃妾难宠:绝情邪王惹不得

    弃妾难宠:绝情邪王惹不得

    她是堂堂相府千金,是燕楚国大将军的未婚妻,竟然被抓去送给敌国那冷血的王爷做侍妾?传闻这王爷残酷无情,对女人极是挑剔,从不怜惜,但女人都惊惧他的残忍,又迷恋他的魅力……为求自保,她偷偷将自己化成跛脚的丑女,成为了王府中最卑微、最低贱的女奴。众人的无情嘲讽,她死里逃生,咬牙挺过,忍受一切折磨与耻辱……却不知这最凄惨、最狼狈的悲剧尽落入她爱的人眼中。
  • 克隆日

    克隆日

    一个孤独的小男孩呆呆地坐在标号120楼的研究所内看着远处那一片茫茫的大海,视野放远,不见陆地,只有群楼林立……不安分的他在研究所里四处寻找着答案,终于获知:他被克隆了,因为末日浩劫——水城!海上水城。一片蔚蓝色的大海,海水在阳光下折射出阴冷的光,巨大的城市群在浩瀚的海面上绵延,伸出远处。海天之际,是肉眼模糊可见的空间观测站。
  • 我就是王忠义

    我就是王忠义

    忠义孝在金钱和女人只见的变化和演绎,他,他,她。三个人的成长故事,不同的人生职位,不同的信仰,确是最好的朋友,因为职位不同,信仰不同,工作不同,最终走向了不同的结局,一个谁也没有想到的结局,爱和不爱都是错。
  • 异域迷踪

    异域迷踪

    一位疯狂的科学家在一个秘密的实验基地中发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异地位面入口,在这里他发现了生物进化的秘密。他妄想创造一个属于自己的生物奇迹来向世界展现自己无可比拟的才华。却因此将整个世界拉入了血腥的地狱之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武破之乾坤

    武破之乾坤

    这个关于一个废物成长的故事,一招一式武破苍穹
  • 万世劫因你

    万世劫因你

    为你赌上千万年的修为为自己立下了万世与你纠缠不休的咒。只因只想与你一起。
  • 不需要谁懂

    不需要谁懂

    天黑了,千钟在和刚刚下游戏陪玩单的老板打着游戏,电话响了起来,是妈妈打来的,赶紧接了电话......
  • 沙漏之歌

    沙漏之歌

    去机场接人,没想到接了个完美男神;超市相遇,与学生会会长的奇遇。这是一场爱恋,永恒的爱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